第一篇: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2
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
在三尺讲台,她慷慨激昂;在评课现场,她睿智而真诚。
她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不辍耕耘近一个甲子。她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近50堂公开课被录像、传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课的经典教案;她坚持真心教学,真爱育人,81岁高龄仍不舍讲台,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师生。她就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于漪用一生的实践写成这句话。
真爱育人——
“课一定要教到学生心中”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视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大上海万人空巷,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
“于老师的语文课就是有魔力,”时隔20多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老师沈一敏记忆犹新:上于老师的课,不是在学习课文,而是在跟高尚的人物谈话,是在文字的灿烂世界中翱翔。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既是于漪几十年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崭新理念。于漪常说,教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中,要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渗透其中。
几十年春风化雨,于漪教过各类学生。1975年,她带了全校最乱的一个年级。然而,在于漪眼里,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找同学一个个谈心。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100%。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孩子们的心灵。”于漪说,“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名发着高烧的学生走了十几里泥路送到医院,也曾把逃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来上课„„
教学改革——
“教育方法要随时代改变” 在教《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
从1951年站上讲台,于漪就始终在探索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方法。
“在教学上从来不重复,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反复地教,也是如此。”在教育界,于漪被公认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形象代言人。
于漪说,其实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反思。她一度认为语文只是一种交际工具,但随着时代发展,她开始思考语文的文化内涵,以及在语文教育中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问题。
1978年,于漪提出“教文育人”的思想,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1996年,她倡导“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时代在变化,学生在变化,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随着改变。”于漪说,教师对孩子们不要轻易说“不”。“一些老师埋怨现在学生太淡漠,其实他们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灌溉学生们情感这块‘盐碱地’,必须找准切入点。孩子们喜欢周杰伦的歌,我也去认真听,发现他的歌风格独特,歌词也有文化含量,最主要的是自我陶醉式的演唱适合独生子女的自我倾诉。做教育,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之余,于漪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她主编的《现代教师学概论》已成为全国教师职后进修的材料。《于漪文集》六卷本也已出版。“活的教育学”——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
“不要让题海毁了孩子!”“好好钻研学科的规律,将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无缝焊接,唤醒孩子青春的心灵„„”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于漪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回响在礼堂中每一位老师的耳畔。青年教师们说,于漪就是“活的教育学”。
“教书除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是熏陶思想。老师要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点上,将平凡的工作和孩子的今天、祖国的明天联系在一起。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于漪常常对青年教师说。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即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当老师,于漪始终忙得不亦乐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就开始“带教”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如今,她还在为上海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和上海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带教。除了担任华东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上海大学4所大学的兼职教授,81岁高龄的于漪还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的重任。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她还通过远程教育网,为云南、新疆等地教师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
“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于漪说,“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采访手记
曾多次在荧屏上见到于漪的师者风范,9月8日晚,记者终于在北京国谊宾馆和她面对面。对话从语文该怎么教谈起——
“文章是立体的,教出个性才有感染力。”于漪侃侃而谈,朱自清的《春》生机盎然,像英国的水彩画;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光影质感,是五光十色的油画„„记者仿佛置身于她的课堂。
语文要教什么?教师要干什么?教育要改什么?在同于漪老师的交谈中,记者如沐春风。
在于漪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永远的圣土。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随行的韩老师告诉记者,于漪从上海出发前半小时还在审定教材。81岁高龄还在担任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审定专家组组长的她,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在语文教材审定和教学上,干劲一如年轻时。
“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到了,我还要继续努力。”有人说,于漪是教育界的“不老传说”。诚然如此!(记者 倪光辉)
于漪:在当前这个诱惑多的社会里老师的定力十分重要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 9日上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教师于漪、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黄金莲应邀做客新华网,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畅谈她们教书育人的人生历程。以下为访谈摘要:
[主持人]我们都非常的感动,在此向二位老师表示我们的敬意。于漪老师,数年前,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大讨论,同时举行了“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活动,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一栏目里,您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也是评价最高的。那么您认为,现在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呢?一个好的老师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于漪]我做教师有一个体会,选择教师你就选择了高尚,因为这个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必须是以自己的完善的人格来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来引领孩子进入求知的领域和海洋,让孩子能够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求,能够打好科学文化的基础。作为老师应该有高尚的情操,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
我觉得一个好老师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当前这样一个诱惑非常多的社会里面,老师的定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教师的,他是育人的工作,育人首先就是育自己,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说到做到言行要完全一致,我们这个多元经济的社会,多元文化并存,作为老师确实要一身正气。
汉代有一个人叫韩婴,他说智如泉涌、思想言行可以做别人榜样的人才可以做老师。老师必须是德才兼备,品德高尚的。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就是时时刻刻心里要有别人。我们现在国家2010到2020年的中长期规划里面对教师队伍工作也提出了要求,首先就是师德高尚,因为身教高于言教,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比如说早晨6点要进行早锻炼训练,那么我5点50一定要在操场上等学生,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身教重于言教。
其次就是业务精湛,每堂课都应该让学生学到他需要的东西,因此你要真才实学。
再次就是要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充满活力。我们应该是日日行、月月行、年年行,一个老师终身学习才能充满活力,这支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以后,才能使孩子的思维受到启迪,他的长处就能够得到发展。所以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的我们教育十年行动纲领,对于好教师确实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所以我觉得好教师必须要德才兼备。我认为一个好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你讲的话能够在学生心灵里面得到共鸣,越教就要越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好教师其实就是学生成长的铺路石,人生道路的领路人。
于漪:学语文不能急功近利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内是凝聚力
[主持人]近期,许多地方的语文课本也经历了大换血,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许多篇目被删除出了语文课本,您如何看待这些变化?您认为应该如何设置语文课本中的篇目?语文课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会的话,如何影响呢?
[于漪]我不是中文系毕业的,我学的是教育,改行教语文之后,我对中国语文有一种格外的感情。因为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经济、民族文化,而民族的语音是民族文化的根。我们中华民族压不垮,打不烂的是民族文化,我们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当中,许许多多民族进来以后需要共同的民族文化来引领。由于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我们语文生存的状况不是很理想,人们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因为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内是凝聚力,我们平时就讲一个人去外地碰到了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民族的语言对民族的统一是了不起的,它不仅仅是文明的传承的问题,对外是一种屏障。
现在由于西方强势的文化进来了,我们的语文实际上已经沦落为第四、第五名了,如果高考不考语文,中考不考语文的话,大概有些人就不学了,现在是外语第一,我不排除这点,中国要走向世界,应该把外语学好,但是绝对不能以牺牲母语的态度来对待语文。现在是“学好外文,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语文是跟随人的终生的。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是要经过日积月累的,因此有人说现在是外语史,并不是外文史,因为他没有多少文化。而我们教母语是有民族积淀的,这里面的文化,我们的风俗习惯,民族的思维方式等等都在其中。
其次,语文学得好不好,一定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鲁迅先生写的作品很好,他对社会的认识程度是深刻见底的,因为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所以就要求人的文化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加。语文学会了以后,这个本领不会忘记的,一辈子都在起作用的,它是血液的一部分。而且母语的教学对人的做人关系极大,因此有人说鲁迅的作品要取消,《孔雀东南飞》要取消,我们的很多古文要取消,我是不赞同的,没有了民族文化,这个民族一定是浮萍无根,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中学名师于漪:学快餐文化长不了“脊梁骨”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 9日上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教师于漪、应邀做客新华网,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畅谈她们教书育人的人生历程。以下为访谈摘要:
[于漪]你打开民族看世界,哪一个国家不是使用自己的民族经典啊,英国文学的鼻祖就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他们的宝库,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和时间的洗礼,留下来的人类精神,我们中国的经典是中国最精髓的东西,这个是哺育我们后代生长的琼浆啊。鲁迅先生那种“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让青年走得光明”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都要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怎么能够不用呢?
人都是一代一代读经典的,经典的哺育是人生的教科书,这些丢了以后就丢了我们的魂啊。人有了脊椎才能行走,人是要有精神支柱的,这个精神支柱怎么来,当然就是当代的教育,时代的精神,传统的优秀文化精神。而经典著作这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所在,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学这些,而学快餐文化,怎么能够有脊梁骨呢?我们教育从事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滋养,有了做人的底线,有了做人的基础风吹雨打都不怕,因为他们有定力,有很正确的民族判断力,所以我不赞成取消这些篇目,谢谢。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81岁于漪教得顶好是教做人
2010年9月9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教师于漪、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黄金莲应邀做客新华网,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畅谈她们教书育人的人生历程。图为嘉宾合影留念。马上就要启程前往北京接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奖的于漪,临出发前半小时还在审定教材。81岁高龄还在担任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审定专家组组长的她,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在语文教材审定和教学上,热情干劲一如她年轻时担任语文教师之时。
她说:“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一个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
于漪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谈起教育,她总是语重心长。在她看来,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任何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都会拔苗助长,使孩子失去后劲。于漪说,要想清楚教育事业的内涵,追求的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去培养这样的人。“这是战略大事,而非雕虫小技”。
如何把育人理念贯彻在语文教学中,是于漪的拿手本领。
在59年的教学生涯中,于漪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她上课的同行,无不为她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近50堂公开课的视频被上传点击,已被奉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漪的语文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原先看到命题作文就会哭鼻子的学生,在于漪的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有一个学生在听了她的讲课后,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文艺节目剧本。甚至有一位口吃的学生,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成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
想起“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应试教育,于漪总是很忧虑。在她眼里,人是最宝贵的,每个孩子的青春只有一次,把时间耗费在无尽的练习题上,忽略了自由阅读,失去了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就是白白浪费了青春。“快乐无忧的童年,憧憬未来的少年,热血沸腾的青年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于漪认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
“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于漪当年的学生,今天的上海市文广集团副总裁、《新民晚报》总编辑胡劲军曾感慨地说。她的另一个学生曹中柱,曾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多次被媒体报道。曹中柱衷心感谢老师,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于漪深表认同。她说,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行为的有力回击,将会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育人对于于漪来说,除了教学生,还要带老师。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就开始“带教”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至今,她还站在讲台上,为上海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和上海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带教。除了听课、评课,于漪还要组织读书活动和报告会。
于漪当老师,始终忙得不亦乐乎。除了担任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4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于漪还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的重任。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传授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她还是上海市白玉兰远程教育网客座教师,为云南思茅地区、红河地区,三峡库区和新疆等地教师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
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大讨论,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一栏目里,“于漪”的名字出现次数最多,评价也最高。
这份职业为于漪带来了无数的荣誉。几乎每年都要领奖的她,拿遍了大大小小各类奖项,从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到教育新闻人物。但她总是很谦虚,在与记者讲完一段话之后,总要加上一句“我讲得不对,请你指正”。
第二篇:当我站上讲台诗歌
影子和梦想一起长大
粉笔、黑板、教科书、练习册
就高起来
高到云上
心事、眉眼、身形、姿态
低下来
一直低到尘埃里
阳光正好,洒一地金光
娃娃们瞥一眼
窗外画眉
心思活泛得像春日柔柳
星星、萤火虫
一闪一闪地放着绿光
撩乱了少年维特的烦恼
经典诵读
涂亮了心灵的想象
快节奏
给理想插上轻扬的翅膀
阴晴圆缺,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悲欢离合,是一场不管不顾的恋爱
背起行囊,揣好情书
出发与到达,懵懂与深情
看阳光妖艳
听花开瓣颤
金果果就是一张张情不自禁的笑脸
秋风起了,虫子叫了
草丛里、教学楼背后
蛐蛐黑黢黢
绿蝈蝈轻吟
青春的尾巴上写满欢喜和忧伤
雪地上
俏皮着娃娃们的诗行
诗心梨花白
起承转合平平仄仄
柔软的最深处
意象丰满,诗意盎然
行在月光水岸
徜徉于微风山谷
青蛙要变王子
丑小鸭渴慕白天鹅
快看吧,跑来了
一群
追风筝的孩子
翘首仰望
蓝天、白云朵
第三篇:2012生物国培让学生站上讲台
让学生站上讲台
我认为在我的生物学课堂上,每一个故事的表演者是我的学生和我,我们谁都可以是主演或是导演,更多时候我需要学生自我展示和讨论,让他们自己站上讲台,这是我认为的素质教育的“真理”与“创新”。学生和我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在故事中我领悟到新课程带给我的启示:教学相长,不朽园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其智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要充分利用好教学中的各种素材,尽可能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生物结论,让学生体验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生物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生物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知识。我越来越喜欢这些有故事的课堂,也更加热爱这个有故事的职业。在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有:课堂上的每一个人要保持微笑,充满自信,学会感恩。
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微笑的面对学生,从不板着脸上课,更不对学生大声训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放手让学生们创新。让他们回归这个年龄段最真实和最自然的思维形式,自由的生成一些创新的东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师要教的少,让学生学的多。如何让学生学的多,怎么样学生才愿意学。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言而喻是很有挑战的,如何在课前设计有趣味性、有探索兴趣的问题,更是这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新教材努力从生物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不一定让每个人多成功,但要保证每个人都能成才。
第四篇: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记退休科技干部赵琦
本刊记者李伟杰彭永通讯员吉展郭先瑞
不久前,在洛阳日报特约通讯员表彰会上,参会的一位耄耋老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一边翻阅着由《洛阳晚报》编辑部编著,旨在宣传和弘扬洛阳厚重历史文化的《经典洛阳》系列丛书,一边与比他年轻得多的通讯员交谈。他就是81岁的河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退休干部赵琦。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叱咤风云的豪言状语,而是凭着知识分子的一片赤诚,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奉献给基层和他毕生热爱的新闻宣传事业。从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到偏远的农村一线,从翻译领域到新闻写作领域,从服务三农、服务工业到与病魔作斗争,六十年如一日,这位已至暮年的老知识分子、科技干部始终在为党、为国家、为社会默默奉献着。让我们把记忆的时针拨回到20世纪50年代。
蒙冤下放
20世纪50年代初,赵琦就读于西北大学外语专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国家燃料工业部电建总局北京设计院担任苏联援华专家的翻译。时值“一五”时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建设任务艰巨,翻译工作的繁重可想而知。赵琦满怀着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1958年,工业基础薄弱的河南省急需技术干部,特派人员去中央请求支援“工业大跃进”。抱着支援地方工业建设的殷切情怀和美好愿望,赵琦主动向组织上提出拉家带口到河南工作。到河南后,省电业局领导听说他既懂外语又会写作,就把他留在局机关做文字工作。白天,他下基层搞调研、写材料、出简报;晚上,应工会请求,他编教材、写讲义、上大课,为机关干部补习外语,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赵琦还积极向党报党刊投稿,1959年11月23日《河南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刊发的《郑汴高压输电线送电》一文即出自他的手,此文还被新华社转发。1960年9月,受极左路线迫害,赵琦一家5口(其中一个孩子还没满月)突然被强制下放到距省会郑州数百公里之遥的南阳邓县一个偏僻农村。
“刚来到地处南阳西南部的邓县吴集公社前张大队,眼前的景象使我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儿。这里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农民的屋舍不是茅草搭起就是土坯围成,农民生活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然而,正是得益于这种磨炼,使我真正认识了身边的人,懂得了一条沉甸甸的人生真谛:奉献,并不是在人生的画幕上描绘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而是要在人生的旅途中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锲而不舍地追求,执著顽强地拼搏,具有一种九死无悔的献身精神。”赵琦说。
转眼间,赵琦从一位省直机关干部变成了农村大食堂的炊事员,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反差令人窒息,但是赵琦却从容对待,他认为,当时发生在信阳地区的“饥荒事件”正在向全省蔓延,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既然上级安排自己做炊事员,说明这个岗位重要。于是,他调整心态,一方面虚心学习炊事技巧,一方面坚持原则,杜绝多吃占现象。每次做饭,无论是粗细粮还是瓜菜,他都不厌其烦地反复用秤称量,连锅里加多少水他都一碗一碗去计量。他一身正气,处事公道,不久社员们就推选他为食堂管理员。这期间,一个大队干部仗着家族势力,横行乡里,多次从食堂偷粮食,赵琦意识到如果不刹住干部多吃多占的歪风,大饥荒的后果就会十分严重。于是,他不顾全家人的安危,挺身而出向上级反映情况,直至这个老资格的大队干部被撤职。赵琦对自己家人一点也不照顾,他3个幼小的孩子整天喊饿,但是他从来没有多给他们打一口饭。
1964年,时任邓县县长的姚敏在下乡检查四清工作时发现了赵琦一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长期下放农村无人过问,姚敏深深地被赵琦忍辱负重、为党为国分忧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这种
轻视知识、浪费人才的状况而震怒。根据中央重视知识分子工作的有关文件,姚敏当即决定调赵琦到县科教部门任职,全家恢复城市户口。
情系三农
1967年夏,邓县发生了特大洪灾。洪水犹如一群脱缰的野马肆虐横行,淹没了大片田地,冲毁了许多电线杆。自参加抗洪救灾开始,赵琦就一直没有走进家门。县城受灾也很严重自己家中也已被洪水入侵,衣物、床被、家具全浸泡在水中,但当赵琦接到上级调他去灾情最重的白牛公社的通知后,便把家赶里的事情托付给妻子樊瑛,火速赶往白牛公社抗洪一线。
已经被暴雨袭击了整整一周的邓县再降大暴雨,位于延陵河畔的白牛公社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压力:护堤的大树被洪水冲倒,多处堤防开始漫水,整个延陵河巨浪滔天,已经严重威胁到数万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形势万分危急。
冒着狂风暴雨,赵琦与公社、大队干部一起迅速将乡亲们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暂时躲避,把慌乱的群众安定下来。
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洪魔终于被驯服,鳞爪飞扬的恶龙被再次捆上了锁链,乖乖沿着延陵河河道急速流去,久违的太阳也开始露出了笑脸。
像救灾一亲,哪里工作繁忙,哪里就有赵琦的身影。
到县城工作后,赵琦听说县高中缺乏外语教师,无法正常上课,他二话不说,立即拾起教鞭走上讲台,一干就是3年。直到该校外语教师配齐后,他才又回到县直机关。当时,农业问题是邓县的头等大事,组织上发现赵琦有深厚的三农情结,就把他从文化部门调到该县粮食办公室工作。在这个岗位上,赵琦一干就是近20年,直到调回郑州。20年里,邓县几十个乡镇,数百个村庄,到处都留下了他踏实的脚印。
当年,邓县不仅农业落后,交通也十分不便,而做粮食工作要经常下乡统购统销、防灾减灾、检查粮食储存、推广优良品种。在近20年时间里,他记满了几十本工作日志,里面有生产大队乃至生产小队的基本情况,还有当地的社情民意,还有气候、土壤、灌溉、水保、养殖等,翔实的记载为邓县领导及时了解掌握三农的基本情况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利用自己下乡的间隙,赵琦经常向农民推广科学种田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农民在粮食生产上少走弯路。每当他遇到有些农户因贫困揭不开锅时,就积极为他们寻找生产自救的门路,还将身上的钱和粮票捐出来。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积极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河南省委的直接过问下,赵琦终于结束了20多年的下入生涯,回到久违的电力工业战线。
根据他的学历、资历、能力,报清上级批准,河南送变电公司给他评定了当时为数寥寥的中级职称。此时的赵琦已年过半百,但他工作热情不减,决心把失去的支援地方工业发展的时间弥补回来。他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分内工作干,分外工作照样干,不计名利,不图报酬。在搞好资料工作的同时,工会活动他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他助一臂之力,新闻报道他废寝忘食,统一战线工作他更是一马当先,电力建设系统的民盟盟员一致选举他为直属河南省民盟的基层组织负责人,负责电建系统的党外高中级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1991年,赵琦退休了,但对于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文明城市建设的问题他仍很关注,每当发现问题,就拿起手中的笔及时写成稿件,投给新闻媒体,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创建文明城市赵琦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他先后被多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平均每年发稿50篇,最多的一年发稿近百篇,年年被评为优秀党报通讯员。
坎坷的经历和超负荷的脑力劳动使赵琦健康受到重创。2000年春,他突然觉得体重下降,视力模糊,头痛难忍,被诊断为脑瘤癌变,对此饱经磨难的赵琦泰然处之。他患癌十年,抗癌十年,写稿十年。只要病情稍稍稳定,他就继续与党报、党刊联系,提供新闻线索。
第五篇: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
陈雁翎
也许是生物遗传的作用,抑或是一种“天缘”,我像母亲一样选择教书育人这个职业。1995年,我带着憧憬和幻想,跨进了教育的大门,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一群学生,一方黑板,一盒粉笔,这一站就是14年,在这14年中,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当一名好教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
有句话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呆板与严肃,但不能原谅老师的无知。有一次,学习课文《爱迪生》时,有几名同学对课文中“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试验”中的“多少”表示不满,因为有关资料已写过试验共达“一千六百多次”。同学们说:如果课文也用这样的数字,我们不就更佩服爱迪生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了吗?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思维活跃,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常常令我不知所措,被 “挂”在讲台上。传统中“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教育哲学在信息汪洋中显得底气不足。“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是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法宝。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先后自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坚持订阅《小学语文教师》,了解最新的教研动态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实录。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科协论文竞赛,将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2003年,我代表东风公司参加湖北省第七届小语优质课竞赛,获得二等奖。
当了14年班主任,平凡而有意义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根植与爱的,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因此,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运用各种方法,舍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耐心诱导,打开他们心灵深处的秘密,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改正。
这14年来,发生在我身上的都是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说句心里话:如果我取得了点滴成绩,都来源于我身边同事对我的热心帮助与支持。4月8日我儿子不慎被烫伤之后,同事们关心我,安慰我。帮我监考、阅卷、乃至上课。总之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还有学校领导对我的关心与照顾。我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中以成绩来回报帮助过我的同事和关心照顾我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