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3 03:4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第一篇: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编者按:

在4月13日召开的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文海英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省科技兴贸8部门的领导也分别就本部门如何落实会议精神作了发言。应广大会议代表的要求,我们节选编发文海英副省长和8部门领导讲话材料,供大家学习;同时我们还节选编发合肥市外经贸局、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市科技局、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4家单位在大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大家交流。希望通过学习和交流进一步贯彻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科技兴贸战略深入开展。

文海英副省长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各项经济指标稳步上升。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94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7.5%;全省59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的有99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省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努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在我省优势技术领域中,培育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出口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出口企业,保持了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2001-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30%,2003年达到5.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的比重提高到17%。可以说,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差距较大。一是总量小,出口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少;二是比重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占全国的份额就更低;三是方式单一,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很少,与沿海省市形成较大反差;四是高新技术外资企业少,对全省高新技术出口的贡献度小。因此,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树立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任重而道远。

根据国家科技兴贸战略,结合我省实际,我认为,当前我省做好科技兴贸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带动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带动一般商品出口的新局面。力争2-3年内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由现在的17%提高到25%。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深入学习,抓好落实。去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年初,国家还专门召开了科技兴贸工作会议,吴仪副总理对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作了具体的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后,省政府还将批转我省8部门联合制定的《安徽省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这些文件对新形势下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如何吸引外资投向高新技术领域、如何加大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等问题,都有明确的政策要求,有的政策含金量很高,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用足用好。应该说,现在对科技兴贸工作来讲,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已经有了,关键是各地、各部门狠抓落实。我们有很多工作不是少了部署,而是不够落实;不是少了号召,而是少了贯彻。不抓落实,再好的思路、再好的举措只能作为口号喊喊,不会有任何的成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也等于不抓”。我希望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中,要摒弃这种浮躁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喊口号,多干实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你们一定要成为抓落实的表率,要加强对科技兴贸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深入企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把科技兴贸落在实处,抓出成效。

第二,突出重点,搞好服务。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面向市场、发挥优势”的指导思想,力求实现重点突破。省商务厅根据以往的出口实绩,结合我省“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划,排出了20家重点出口企业和26种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这20家重点企业要自我加压,力争在2—3年内,实现2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亿美元、6家超五千万美元、12家超千万美元的目标。各有关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些企业和产品上,重点扶持,大力培育。要加强跟踪服务,了解企业和产品在出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融资、市场开拓、标准论证等方面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健全机制,协同作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加强部门的协作和配合,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关键。应该说,这方面我省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省商务厅、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等四部门已经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现在8部门又将建立新的联合工作机制,这有利于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心气顺,劲头足,形成合力。希望这种联合工作机制和协同作战的精神巩固和发展下去,并贯穿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也希望这个联合机制定期研究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的问题,关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各个环节,群策群力,把科技兴贸这件大事抓好。

省商务厅助理巡视员王土清 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我厅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四个依托:

以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以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四个高新行业为依托,以厅招商网、商品网、业务网为依托。争取商务部的支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集中现有资源,建立我省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系统。

做好“五个结合”:

1)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对国外资本有吸引力的外资项目,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招商。

2)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走出去”结合起来,针对海外投资、组装办厂的项目需要长期保险,拟邀请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举办一期政策性长期保险培训班,为项目单位专业人员讲授操作程序,掌握保险政策。

3)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技术更新改造结合起来,本着扶优扶强扩大出口的原则,积极准备2004年高新技术企业技改贴息项目,力争多上项目、争取资金。

4)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扩大企业融资渠道结合起来,继续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出口信贷。5)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结合起来。积极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工作,适时举办质量管理认证内审员培训班,促使出口企业内部管理达标。

省科技厅助理巡视员任鸣

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我们将遵照“创新、产业化”的方针,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精神,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上进行战略部署,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组织实施《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03_2007年)》。加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在一些优势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出口经济增长点。

2、加强协作,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继续与有关部门搞好协作,积极推荐我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

3、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努力扩大重点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

4、扶优扶强,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再上新台阶。排出重点高新技术出口企业,从政策上支持、项目上倾斜。

5、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建立全省“招商引资项目库”,支持我省科技兴贸信息网建设,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施简捷便利的网上贸易、网上招商。

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王洵

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当前科技兴贸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国家8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我厅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的基础上,根据本部门的工作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筹规划,密切合作,营造高效的运行机制

建议省政府统筹规划,明确职责,由省商务厅牵头,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形成贸易、海关、金融、税务、科技、信息、质检等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科技兴贸联合工作机制的作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及时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和资本、技术引进中遇到的问题。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的产业的主力军,我厅将努力创造更多的条件引领优势企业“走出去”,把国际上先进技术“请进来”。

二、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基地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兴贸的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省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下一步将继续鼓励和促进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若干个研发中心,逐步建立和培育铜陵电子元件园、合肥软件园、家电产业园、芜湖华夏工业园、中国电子集团38所产业园等五大信息产业园,推进安徽省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外向型经济,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培育新的 出口增长点。

三、加快推进“数字安徽”建设,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渗透

四、扶持一批信息产业重点出口产品和企业

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广寿

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为进一步加大科技兴贸的工作力度,下一步将按照文海英副省长的讲话精神和本次会议的要求,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并参与制定我省的“具体实施意见”。积极支持和推动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特别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大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关键设备力度,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我省总出口中的比重。要根据财力状况和世界组织所允许的原则,制定扶持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财政政策。

二、进一步完善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千方百计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我们最近印发了《关于我省2004年外贸促进政策的通知》(财企„2004‟138号),其中规定对2004年一般贸易下出口本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给予3分钱左右的补贴;出口其它本省产品(含本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每美元给予2分钱左右的补贴;通过在本省加工贸易中出口产品(含本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补贴为一般贸易下本省产品出口补贴标准的50%,这些补贴标准比以前提高了,补贴范围比以前扩大了。

三、结合财政政策,各地财政要增加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手段。要运用中央、省及本身的财政政策促进为外贸发展基金,促进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引导企业形成自主投资科技产业的机制,增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水平。

省国税局副局长汤志水

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当前,省国税部门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进度

今年是国务院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的第一年,部分产品的退税率作了调整,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除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组合机床、印刷电路、航空航天器等继续维持17%的退税率外,其他产品的退税率调整为13%,下调了4个百分点,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各级国税机关要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即报、即审、即批、即退”,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进度,缩短出口退税资金占用时间,消化因调低退税率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

二、做好出口退税管理软件推广应用工作

应用出口退税管理软件审核、审批退税是出口退税管理手段的重大改革。各级国税机关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推广经验,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完成新版软件企业端和税务端的安装、调试和应用工作。

三、加强协作,全面推进科技兴贸进程

科技兴贸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各级国税机关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长远观念,加强与外经贸、海关、外汇等部门的协作与联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推进科技兴贸进程,为我省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合肥海关副关长俞圣乐

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一直是合肥海关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合肥海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树立品牌服务意识

加快“中国电子口岸”的推广应用步伐,实现政府对企业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出口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设置便捷的通关渠道

成立了合肥海关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便捷通关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促进我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以及特色工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拓展外贸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急待出口的货物,经预约核准,提供24小时“全天候报关”服务,确保货物及时出运。

3、支持出口加工区发展

合肥海关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加工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在确保区内进出口货物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确定空运、邮运货物入区的具体通关作业流程。实行对不同运输方式进口货物“直提直放”便捷通关模式。

4、依法减免,加大企业技改力度

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程杰

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今后,将从8个方面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根据高新技术产品风险情况,实施不同的检验检疫措施。合理开展“前移”、“后推”检验检疫业务,缩短报检周期;

2、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给予优先检验检疫、优先出证,加快检验检疫及核放速度;

3、施“绿色通道”制度,加大对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协助“绿色通道”企业的申报,帮助企业达到绿色通道企业的条件,加快内地货物通关速度。目前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马鞍山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已获得绿色通道的受牌;

4、强各有关部门在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的信息交流与配合,及时收集、通报国外技术法规及产品标准的变化信息;

5、用掌握的技术资料、技术标准,积极帮助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6、帮助企业开展产品和体系认证;

7、大力宣传和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利用普惠制,提高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8、大电子报检辐射范围,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电子报检点,方便报检,就地检验、就地通关。

省商务厅副厅长王亚非

在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节选)

通过这次会议,我省将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其主要做法是:

一、进一步修改完善由商务厅等8部门联合提出的《安徽省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尽快报省政府批转实施。

二、扩大联合工作机制。早在2001年我省就制订了《科技兴贸行动计划》,提出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这次大会后,将在原有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发挥8部门联动作用,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加强联络、研究情况,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协调解决重点企业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三、继续抓好20家重点高新技术出口企业和26种重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扶持工作,力争在2—3年内,实现2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亿美元、6家超五千万美元、12家超千万美元。加强对这些企业和产品的跟踪服务,了解企业和产品在出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融资、市场开拓、标准认证等方面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支持力度。一是省财政从外贸促进政策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结合外贸出口促进政策的调整,对本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补差,2004年对安徽省一般贸易项下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由省财政按每美元的比例给予补贴。

五、继续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站和报刊进行系列报到,介绍一些科技兴贸好经验、好办法;二是抓紧建立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库,储存一批好的项目,积极做好项目的推荐工作;三是多渠道地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动把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推荐给银行、国外客户、投资公司和其它融资渠道。

加快发展 坚持推动我市科技兴贸工作争先进位

合肥市外经贸局

(节选)

推动科技兴贸工作的主要措施是:

1、成立协调指导机构和经办处室

我市2002年7月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科技兴贸领导小组(包括8个部门和3个开发区),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外经贸局。

2、制订《科技兴贸行动计划》

2000年12月25日,发布实施《合肥市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并正式上报原外经贸部科技部。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围绕电子信息、新医药、机电一体化、新型家电、高科技农业、精细化工、新材料等方面确立了7个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一批重点出口企业及产品。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出口规模

4、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5、部门之间配合,为高新技术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6、搭建平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三、几点建议

1、尽快出台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专项资金。

2、请省商务厅向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反映,尽快将03版《出口目录》与海关统计数据统一起来。

3、给予江淮汽车产品市场认证补贴,以及科大恒星软件成熟度(CMM)认证费用补贴。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蚌埠市科技局

(节选)

科技兴贸的主要做法: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我市分别出台了《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意见》、《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资金扶持上,市政府每年把有限的出口退税资金,优先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企业。

2、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我市积极培育扶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不仅在科研经费上给予支持,还帮助指导企业规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作,目前我市已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其中丰原生化股份公司的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已经成为我市区域性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3、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并重

4、积极实施火炬计划,促进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发展

几年来共承担省、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6 项(国家级12项,省级4项),其中8个项目已实施完成,实现销售3亿多元,利税4700万元,并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消防设备厂生产的中低压消防车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后,产品市场逐年扩大,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786万元,出口创汇120万美元,利税680万元。

5、实施高新技术重大专项,扶持优势产业发展

市科技局组织实施了精细化工科技重大专项,对我市的的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进行重点扶持。2003年科技局共安排资金50万元,用于支持丰原化工股份公司、天润化学工业公司、环球药业股份公司等企业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研制工作。

6、加强对外宣传,开拓国际市场

7、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我市大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均申请了专利保护。我市多次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并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奖励支持。

明确方向 持续努力 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节选)

在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具体做法上,公司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1、重点扶持加决策倾斜

公司每年从利润中切出一块,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发展基金。经营上确定重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扶持。决策上有意识地向高新技术产品倾斜,在交易会摊位、出国参展、开发基金拨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领导挂帅,持之以恒地重点开发船舶、汽车、家电、信息设施等类别的产品。

2、努力培育新人

3、制定有力措施,有效开拓市场

一是以老带新,推动新品销售;二是培育自身出口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4、运用科技强化贸易手段 今后的发展思路:

致力于两个保证。一是保证思想上的统一。二是保证决策上的继续倾斜。坚持五项措施。一是保重点市场和产品;二是积极开展技工贸易,努力扩大规模;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四是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外贸代理制;五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力度。

以科技为核心 在创新中发展

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节选)

丰原的做法: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1994年,实现用玉米粉直接发酵生产柠檬酸新工艺,为我国柠檬酸传统工艺的变革,实现了一项重大突破。并以此为依托,向发酵领域的纵深拓展,在有机酸新工艺的延伸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突破,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综合实力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是加强市场开拓 三是加大投入,持续发展

二、丰原下一步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丰原依据“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继续发挥其在农产品综合深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沿着农产品综合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以“大规模、高技术、高速度、高起点”为目标,扩大产品品种和规模,为人类提供“高品质、低成本、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和日用品,改变我国粮食加工业水平落后、规模小、档次低的落后局面,把我国农作物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和推动我国粮食市场化,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目前,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正在陆续紧张实施,到“十五”末期,丰原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之一。

三、希望政府给予的支持

1、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扩大出口退税指标。

2、进一步加强行业宏观管理,杜绝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

第二篇: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2009上半年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新材料)(以下简称基地)在国家、省、市商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突出产业特色,加大建设力度,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实现新材料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5多亿元(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利税11多亿元,出口创汇6000多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

年企业进出口均有所下滑。2009年,基地特色企业增势较好,骨干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20%以上。

二、具体工作落实情况

(一)高度重视,抓新材料基地建设

我们将新材料产业列为**高新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把基地建设作为**高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抓手,放在第一位,扩大基地发展空间,在产业用地上向基地特色产业倾斜。在国家实施土地新政、产业用地减少的情况下,新增骨干企业产业用地2000多亩(其中博云新材料200亩、大陶科技500亩、晟通科技1000亩、科力丰500亩),扩大基地发展空间,企业总投资达50多亿,预计投产后可形成100多亿的产值。

同时,我们也启动了“**高新区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科技产业园”建设方案,拟拿出3000亩地建设新材料产业中小企业产业园。

(二)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第一,坚持并强化产学研结合,整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建立了新材料领域的校(大学)园(园区)合作长效机制。

如: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领衔的c/c航空复合材料项目已在基地落户总投资3亿元,现已建成年产1万盘c/c复合刹车片生产线,预计达产产值在10亿元以上;

博云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究浸渍用专用树脂控制技术,树脂反复浸渍次数由三次提高到五次,树脂利用率由研制前的29%提高到40%左右,生产成本降低了5%;

**杉杉与中南大学联合承担的微掺杂型钴酸锂、高振实密度高活性四氧化三钴、锰酸锂、三元系等项目先后投入产业化,各项目近三年累计新增利税5000万元以上,人均利税27.78万元;

五强集团与中南大学合作成立了研究院等。

第二,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提高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对新设立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工程中心、实验中心和检测中心给予10-30万元的资金奖励。

如以科力丰、力元新材等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国家高技术(863)**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研究开发中心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使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的研发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博云公司联合中南大学与俄罗斯宇航总局复合材料研究院在耐烧蚀功能涂层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上开展了合作研究。双方签订了“航空航天用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协议,该合作研究刚起步,正在实施中;

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隆平技术中心、李清海教授领衔的衫衫动力电池技术中心等十多个工程(技术)中心正在筹备或申报之中,可以预计随着这些工程(技术)中心的功能的完善,必将对基地的产业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完善产业政策机制。我们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善并出台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八大系列优惠政策,预计今年高新区财政直接支持将达到4000多万元。

(三)完善产业联盟,突出重点,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一是由**高新区发起组建了以科力集团、力元新材、杉杉新材料、科力远、科力丰等三十家企业、院校及科研院所为载体的**先进电池材料产业联盟。

二是分别组建了电池材料、硬质材料和复合材料三个行业分会和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的聚集效应,整合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形成行业竞争合力。

三是巨星轻质建材股份公司在国内独创gbf系列高墙薄壁轻质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其无梁楼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几十栋高楼,是国内唯一的无梁楼盖技术拥有者和gbf系列高强复合薄壁管的生产企业,4480多项的专利产品年专利保护费达上千万。支持有“中国专利大王”之称的邱则有发起组建设了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空心楼盖专利联盟,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空心楼盖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遍布全国二十九个省(直辖市)。

(四)整合资源,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一是**留学生创业园作为**先进电池材料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已经通过科技部基金中心其对初创型中小企业服务资格认可,并获得了科技部部资金补贴。同时**高新区财政也对其进行了补贴。

二是先进电池材料产业联盟对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开放的第三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表示了很大兴趣,拟以 “会员制”方式实现设备信息共享,建立重点(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相对集中、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的仪器设备资源,整合提高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利用率,加大和提升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数量和质量。现在整合力元新材、科力远、科力丰新材料、衫衫新材料等新材料企业现有仪器设备、整合省轻工研究所检测中心资质和新材料专刊杂志资源等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在**高新区**高新区投资60多万元建立了**高新区科技兴贸与产业发展网。一方面为基地企业及时发布国家、省、市有关科技计划申报信息,为企业积极争取各

类科技计划资金支持,2006年基地企业获得各类科技计划资金支持3000多万元;另一方面实现了与国家、省科技兴贸信息网和国家其它政策性网站互通交流信息,达到宣传基地出口企业和实现网上资源共享的目的,有利于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基地企业快速实现市场化、国际化。同时随着基地的发展,拟对该网站进行升级改进。

四是组建了融资平台----**高新区产业促进公司,以此作为借款主体,并由高新区管委会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风险准备金,对融资平台经办的贷款企业按银行贷款利息额的40%进行补贴,根据银行贷款实际到位资金,按5‰比例奖励给借款主体。目前新材料出口创新基地内企业通过融资平台已获得贷款资金4000多万元,高新区管委会正在着手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授信额度预计可达10亿元。与其它国际性投资担保公司的合作也在进一步洽谈中。

五是支持博云公司与世界著名的汽车、飞机和工程机械等摩擦材料产品和制动系统检测检验提供商及测试设备制造商——美国link工程技术公司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到目前为止国家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200万元引导资金、**市财政局100万元配套资金已到位,公司从美国link公司购置的检测设备大部分已购置完毕,三台主要设备正在进行安装和调试。同时,该项目还取得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分行贷款2000万元的授信额度。

(五)建设标准厂房,启动电池材料专业孵化器工程

为解决配套企业落户问题,正着手建立标准厂房6万多平方米,吸引企业进入基地发展,有利于形成新材料中小企业群。同时,按照电池材料产业的特殊要求,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运行与发展模式,借助专业孵化机构推进电池材料中小企业的聚集发展。目前园区共有孵化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其中电池材料企业达到5万平方米。

(六)发挥技术优势,扩大国际合作

在国际合作方面,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出口模式,包括产成品和原材料出口、承包工程、合资公司出口加工、境外投资或设立厂房及研发中心、留学生企业出口加工、国际订单扩散出口加工模式等,并重点培育了10家新材料出口重点企业及企业集团,形成了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中坚力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建立基地企业联络员制,对基地情况定期汇总总结;

2、加强创新基地的项目评审,特别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3、积极配合部里做好与双边合作工作,将基地建设推向国际;

4、在高交会上做好创新基地的宣传专区,展现基地的成果;

5、进一步做好出口创新基地的宣传推介。

第三篇: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2009上半年工作报告

内容提要:今年以来,**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新材料)(以下简称基地)在国家、省、市商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突出产业特色,加大建设力度,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2009年实现新材料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

今年以来,**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新材料)(以下简称基地)在国家、省、市商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突出产业特色,加大建设力度,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实现新材料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5多亿元(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利税11多亿元,出口创汇6000多万,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2009上半年工作报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企业进出口均有所下滑。2009年,基地特色企业增势较好,骨干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20%以上。

二、具体工作落实情况

(一)高度重视,抓新材料基地建设

我们将新材料产业列为**高新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把基地建设作为**高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抓手,放在第一位,扩大基地发展空间,在产业用地上向基地特色产业倾斜。在国家实施土地新政、产业用地减少的情况下,新增骨干企业产业用地2000多亩(其中博云新材料200亩、大陶科技500亩、晟通科技1000亩、科力丰500亩),扩大基地发展空间,企业总投资达50多亿,预计投产后可形成100多亿的产值。

同时,我们也启动了“**高新区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科技产业园”建设方案,拟拿出3000亩地建设新材料产业中小企业产业园。

(二)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第一,坚持并强化产学研结合,整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建立了新材料领域的校(大学)园(园区)合作长效机制,工作报告《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2009上半年工作报告》。

如: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领衔的C/C航空复合材料项目已在基地落户总投资3亿元,现已建成年产1万盘C/C复合刹车片生产线,预计达产产值在10亿元以上;

博云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究浸渍用专用树脂控制技术,树脂反复浸渍次数由三次提高到五次,树脂利用率由研制前的29%提高到40%左右,生产成本降低了5%;

**杉杉与中南大学联合承担的微掺杂型钴酸锂、高振实密度高活性四氧化三钴、锰酸锂、三元系等项目先后投入产业化,各项目近三年累计新增利税5000万元以上,人均利税27.78万元;

五强集团与中南大学合作成立了研究院等。

第二,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提高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对新设立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工程中心、实验中心和检测中心给予10-30万元的资金奖励。

如以科力丰、力元新材等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国家高技术(863)**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研究开发中心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使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的研发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博云公司联合中南大学与俄罗斯宇航总局复合材料研究院在耐烧蚀功能涂层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上开展了合作研究。双方签订了“航空航天用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协议,该合作研究刚起步,正在实施中;

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隆平技术中心、李清海教授领衔的衫衫动力电池技术中心等十多个工程(技术)中心正在筹备或申报之中,可以预计随着这些工程(技术)中心的功能的完善,必将对基地的产业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完善产业政策机制。我们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善并出台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八大系列优惠政策,预计今年高新区财政直接支持将达到4000多万元。

(三)完善产业联盟,突出重点,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一是由**高新区发起组建了以科力集团、力元新材、杉杉新材料、科力远、科力丰等三十家企业、院校及科研院所为载体的**先进电池材料产业联盟。

二是分别组建了电池材料、硬质材料和复合材料三个行业分会和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的聚集效应,整合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形成行业竞争合力。

第四篇:市外经贸局召开宁波市北仑新区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

市外经贸局召开宁波市北仑新区科技兴贸

出口创新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

3月10日下午,宁波市北仑新区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在市外经贸局召开。出口创新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外经贸局李新华副局长,出口创新基地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经发局分管局长和外贸科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外经贸局机电处牵头召开。

出口创新基地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经发局分管领导总结、汇报了2007年出口创新基地工作,提出了2008年工作思路与安排。宁波市北仑新区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是商务部第一批授牌的国家级出口创新基地,授牌一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开展顺利。主要工作有: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市外经贸局主要领导和三区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市外经贸局分管领导为主任和三区经发局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制定出口创新基地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建立联络员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加强对出口创新基地指导和管理,确保我市出口创新基地工作的顺利起步。

二、加强调研,制定出口创新基地发展规划。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合作成立了规划编制课题小组,完成宁波市北仑新区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2007-2010建设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对出口创新基地的要求和宁波出口创新基地的实际,本着创新发展的主导思想,摸清情况,理清思路,认真做好基地的发展规划,制定近、中期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三、结合三区产业特色,提出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精密机械产业集群、新能源与节能产业机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服务业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集群。

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多种途径,与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宁波工程学院、浙大

宁波理工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广泛的科研项目合作和人才引进、培养,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五、积极引进设立各类研发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加快推进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07年引进设立海天塑料机械研究院等34家研发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研究所等10家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专利服务中心等2家公共服务平台,出口创新基地的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宽。

六、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特色产业。2007年出口创新基地在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特色高科技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全年进出口呈现高速发展势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84.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3%,高于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18.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2%,高于全市出口总额增长20.2个百分点。特色产业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53.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6.2%;其中出口2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9%。远高于全市和出口创新基地进出口总额增幅。

出口创新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外经贸局李新华副局长对2007年出口创新基地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008年各项工作任务很重,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基地,要有所作为,要积极推进出口创新基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使出口创新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也为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起示范带头作用。下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任务。要按出口创新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和各区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2008年工作目标任务,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二、健全组织。市局和区经发局部分人员调整后,要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职责,加强对出口创新基地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使我市出口创新基地工作正常开展。

三、推进项目。各区经发局要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作,加强项目跟踪和工作联系制度,积极推进重点项目。

四、争取政策。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进一步制订、完善促进科技兴贸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五、加强宣传。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出口创新基、加大对科技兴贸工作的宣传,以此提高企业科技兴贸意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工作。

会上,还对各区加强重点企业联系、信息报送制度和加快推进出口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出要求。每个区要按主导产业特色,确定20-30家重点联系企业,以此作为一个工作抓手,推动出口创新基地工作;要求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及时掌握出口创新基地工作动态,加强相关信息报送工作。

宁波市北仑新区科技兴贸

出口创新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3月13日

第五篇:科技工作会议

科技工作会议 资料之二

创新驱动 服务发展 奋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在2013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3年5月10日)

老师们、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会议作科技工作报告。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4年来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分析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一、过去四年科技工作回顾

2009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牢牢把握科学研究这个强校之路、社会服务这个兴校之策,坚持把学术为天的理念贯穿到改革发展各方面,按照“创新驱动、服务发展、人才支撑”的基本思路,致力于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科技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明显成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学校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授牌,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称学校的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四川农大的雅安模式”。

4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服务区域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以创新平台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科技成果为重点,以机制改革为动力,统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协同创新,构建了以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为核心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4年共投入6000万元实施“211工程”科研平台建设计划,强力推进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先后组建了动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生态林业、果蔬、生态环境和园林等6个研究所,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正式运行,合作共建了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研究基地、水稻和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茶检中心(四川)川农大研发中心,新建农业部和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环保厅重点实验室(中心)13个,杂交水稻、小麦、玉米等“2011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培育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崇州现代农业研发、试验与示范基地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二是科研项目经费跃上新台阶。大力拓展纵向项目领域和空间,密切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实现大幅度、持续性、宽领域增长。4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累计达112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0项(含重点项目1项),“973”和“863”二级课题、国家科技支撑 计划项目等科技部来源项目86项,国家转基因重大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农业部来源项目49项,博士点基金项目等教育部来源项目41项。4年到校科研项目总经费达5.37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2.41亿元,占总经费的44.9%;2012年国家级项目经费比2008年增加了2.01倍。

三是科研成果产出实现新突破。紧紧围绕“三农”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科研成果。4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9项(次),其中李仕贵教授、陈代文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分别获2009、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学校还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3项。学术论文和专著产出增势明显,在SCI、EI和ISTP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219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年均增幅达30%,特别是2012年发表SCI收录论文406篇,其总量与平均IF分别是2008年的4.7倍和2.6倍;出版学术著作79部。紧扣产业发展强化应用技术研究,审定新品种(系)与新兽药93个,其中川早1号人工杂交核桃、天府肉猪配套系和天府肉鹅配套系分别是四川省首个国审经济林新品种、生猪培育新品系和水禽培育新品系;新获授权专利249项,其中2012年获得授权专利126项,数量是2008年的18倍。

四是科研机制改革呈现新气象。以协同理念推动机制改革,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完善科研工作业绩评分标准,建立起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增加专职科研人员编制并为其发放坐班津贴,增设论文、专利、品种和获奖成果等后补助,调整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分配等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与科研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和有利于激发活力的激励机制。

五是哲社科学研究迈出新步伐。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学校成立了社会科学联合会,在科技处增设了社科科。4年来,获省部级哲社奖励14项,其中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10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4项;累计到校项目经费995.38万元,年均经费增幅30%以上,其中2012年项目经费约为2008年的4倍;出版专著21部,发表学术论文1172篇,其中SSCI收录论文2篇、CSSCI收录论文216篇;一批哲社成果、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被有关党委政府采纳应用;公民文化普及基地入选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入选省社科优秀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入选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社科联被省社科联表彰为2011-2012省先进高校社科联。

(二)致力服务发展,成果推广转化成效显著

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针对科技成果成熟不够、转化不力和转移不畅的瓶颈问题,推进农科教联合和产学研结合,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4年来在全国20余个省市区推广科技成果400余项(次),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70多亿元。2012年学校经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为全国首批探索新农村建设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

一是科技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按照“1422”(一院四体系两基地两创新)的思路,以超常规速度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其中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率先启动,试点建设已初具规模和初见成效。依托学校科技学科人才的综合优势,搭建了以“农业科技110”、“农业科技网”为主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免费为广大农户和基层农技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依托设在学校的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农民创业培训基地,构建了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迄今共举办各级各类技术培训班600余期,培训人员超过10万人(次)。依托设在学校的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搭建了决策咨询服务平台,积极为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建议。

二是科技服务模式深入拓展。在坚持“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三结合的基础上,与地方政府共建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园区,同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工作站,建设具有地 方特色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参与实施科技包村行动,向地方选派科技副职和科技特派员,鼓励科技人才创办、领办和参与科技型企业,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以上这些方式方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4年来,先后与全省50余个市县区、60多家企业新建或续建合作关系,新建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工作站16个、科技专家大院9个。

三是科技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制定完善了社会服务工作政策及业绩评分标准,明确把参加成果推广转化和社会服务的工作量及绩效纳入工作考核和业绩奖励范畴。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保障机制,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校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启动资金,4年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7项,校内遴选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4项。调整科技成果转化经费分配比例,把职务发明成果转化(让)经费的绩效支出费提高到55%,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投身科技服务。

(三)强化人才支撑,科技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牢牢抓住人才资源这个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这个第一战略,坚持引进、培养、稳定和使用四位一体,着力建设与“211工程”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科技队伍,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012年学校获准成为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首批10个试点单位之一。

一是人才引进成效显著。坚持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主方向主抓手,多渠道多平台先后发布《诚聘海内外英才公告》、《海归人才招聘公告》,持续实施博士招聘计划,面向海内外广泛吸引和积极延揽人才。4年来,共引进高端人才5人、拔尖人才2人、优秀人才21人、学术骨干6人,公开招聘博士196人,其中具有1年以上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者69人,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5人。

二是人才水平全面提升。坚持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实施了“211工程”双支计划,累计投入约6800万元、资助892人,入选双支计划层次人员从最初的180人增加到384人,其中二、三层次领军人物增加8人。实施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累计投入770万元、资助11人,2010年李仕贵教授获国家杰青基金资助,实现了学校在该人才项目上的突破。与此同时,抓好创新研究团队培育组建,支持各类人才申报人才项目、加强合作研究和提升学历学位。通过一系列综合配套的“组合拳”,4年来,新增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0人和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19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5人,新增农业部等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

三是人才活力充分焕发。修订完善了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评分、津贴奖励等一系列人事分配制度,健全了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和激励保障机制。特别是《教职工奖励办法》,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极大地调动了人才 队伍的积极性。4年来,共投入2063万元用于教职工奖励,其中科技类奖励1026万元。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激励,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研究团队脱颖而出,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而且提高了科研反哺教学和学科的贡献度。

总结回顾过去的四年,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等方面采取了有力举措、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些成绩是广大教师发扬“川农大精神”,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结果,在此,向广大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薄弱环节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科技资源整合不足,创新能力仍待增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的培育筹建急需加快,科教深度结合、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偏少,承担的国家重大研究课题数量不多,科研对教学和学科的支撑力贡献度还不够。二是成果转化尚需加快,服务水平仍待提高。科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与企业行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还需加大力度,新型综合科技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仍需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机制有待健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拔尖创新人才数量不足。专职科研人员、学术型教师总量仍然不足,且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协调、发展不平衡。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和国家杰青人选等领军人物依然紧缺。创新团队建设水平不够高、方向不够凝练,对多学科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度和吸引力较低。

以上这些问题和不足,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科技工作水平,制约着全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正视存在差距,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差距变为潜力、把压力化为动力、把挑战转为机遇,推动科技工作提质量、上水平、增效益。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教技[2012]4号)、《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为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难得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着力提升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提升服务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创新团队,全力构筑人才高地

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发展政策措施,紧扣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突出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研究团队。一是重点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方向凝练的创新团队,探索柔性加入、短期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通过长期稳定支持和持续不断建设,力争再有1-2个创新团队入围教育部建设项目资助计划,争取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的突破。二是继续实施海归人才和博士招聘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具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学缘结构和层次结构。三是深入实施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在过去良好基础上,完善层次资助、专项资助、后补资助等资助体系,加大对支撑人才的科研专项支持力度,推动学科、人才和科研三者的良性循环,促进创新能力和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四是积极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四川省百人计划等人才项目,力争在高层次人才项目上有新的突破。五是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在项目经费、导师遴选和参与科研团队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他们在科研和服务的实践中尽快成长。

(二)强化平台建设,努力夯实条件基础

按照用好现有平台、整合重点平台、打造高端平台的思路,坚持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继续实施好“211工程”科研平台建设计划,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催生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成果推广转化创造条件。一是扎实开展国家重 点培育实验室创建工作,加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 构建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知识与技术创新平台。二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积极推进雅安市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崇州现代农业研发、试验与示范基地二期建设,合作共建一批新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博士科研工作站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三是加强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干部教育和科学普及、技术指导,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技术培训平台。四是抓好农业科技

110、农业科技网等建设,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三)面向重大需求,极力提高科技产出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和创新引领的原则,瞄准农业科技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争取承担更多重大项目,取得更多重大成果。一是面向产业需求,围绕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生物安全、农林生态保护等优先领域和主攻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科技问题,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二是结合“4·20”灾后重建需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地缘优势,紧扣动物疫病防控、农业生产恢复、灾区生态保护、县域重建规划和园村设施建设等,集成组装一批灾区急需的成果和技术,在灾区恢复重建中主动作为、积极贡献。三是组织承担更多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力争在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等重大项目上有更大突破,实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双进步双增长。四是把国际科技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所、学术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实质性合作,支持教师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下功夫提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数量和质量。五是健全与立项相衔接的成果培育机制,切实抓好科研项目的总结、验收和成果鉴定,挖掘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力争获奖成果数量和等级以及SCI、EI收录论文有新突破。六是结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重点抓好主导新品种新产品以及主推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力争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等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四)推进多元协同,着力完善科技体制

强化校内协同,推进外部协同,改革科研管理和资源配置模式,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促进科技与教育、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一是把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瞄准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打破校区、院所、学科界限,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多形式建立校内外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实施科教协同育人,拓展科教结合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培养人才,鼓 励教师将最新科研进展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形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新机制。三是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加强科技服务的组织领导,支持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迅速有效转化,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机制。四是深化科技工作评价改革,更加注重科技的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评分、奖励办法等政策的杠杆作用,建立健全导向明确、重在激励、公平竞争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引导教师面向社会开展研究,面向需求进行攻关,面向市场进行转化,面向企业开展服务。

(五)注重特色发展,大力繁荣哲社科学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适应发展需要、具有行业特色、彰显学校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其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等独特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大哲社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支持形成特色鲜明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专业品牌,使其尽快成为新的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推动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多点多极协调发展。二是大力加强公民文化普及基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社科联等的建设,为哲社研究提供更好基础条件平台。三是积极组织承担更多哲社研究项目,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哲社科研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设立专项支持哲社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四是完善哲社人才 队伍培养体系,开展哲社教师研修培训、实践教育和挂职锻炼,通过《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教职工奖励暂行办法》,加大对哲社人才的资助奖励力度,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哲社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五是以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主阵地,深入研究、及时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形成有针对、有价值、有份量的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六)优化学术环境,奋力营造创新氛围

大力弘扬对工作敬业奉献的品德和对科学孜孜探索的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着力营造崇尚科学、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环境。一是持续推进科学道德建设,固化学术规范教育制度,把科研诚信教育纳入职前职中培训内容,与职业理想、道德规范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引导教师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二是切实加强科研过程管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出台学校《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全面强化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促使教师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勿碰“高压线”。三是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以继承和发扬“川农大精神”为主要抓 手,倡导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勇于探索的创新思维和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积极构筑培育创新人才、造就拔尖人才的精神家园。

老师们、同志们,科技发展水平深刻地反映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学校事业的内涵式跨越性发展,就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把社会服务作为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强力推进科技工作。让我们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学术为天的理念,毫不动摇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矢志不渝地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开拓进取,奋力开创科技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而奋斗!

下载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省科技兴贸工作会议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创新交流材料

    自主创新天宇亮剑菏泽天宇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菏泽交通集团总公司的控股公司,是以生产泡沫镍新型电池材料为主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建于1998年,创业之初,仅有1个生产......

    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xx和xx市第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作出《xx》,xx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技术教......

    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淮北市烈山区任楼学校过去的2019年度,任楼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一些成绩。为了更......

    借鉴环保工作会议交流材料(精选)

    会议交流:彭阳县环境保护工作交流材料发表日期:2009年8月3日【编辑录入:骆安胜】共有 90 位读者彭阳县人民政府(2009年8月)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土地总面积2528.......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夯实基础 加业发展 **乡党委、政府 ( 年 月)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口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以发展现代农......

    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201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交流材料电化教育交流材料我县有个自然村,总人口26 万人,全县有县属学校 所,乡镇中心学校 所,村小 所。民办学校 所。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

    高考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求真务实 科学规范 确保高考质量稳中有升 县一中交流材料 一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本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定不移的推行高效课堂改革和实施......

    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芜 湖 县 人 民 政 府 (2012年3月31日) 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芜湖县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