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摘要: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在适合的温度、土壤湿度及光照下,农作物才能更好的生长,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气象变化异常,一些极端天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常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发生。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希望对于气象工作及农业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问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3.3;s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64
气象部门是一个服务部门,主要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气象服务,而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倾向于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许多方面都开展了丰富的气象服务业务,农业气象服务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以国家、省、地、县的四级机构组成,提供多样化的气象服务体系。例如天气预报、人工增雨、防灾减灾、农业专业气象等方面的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对于气象服务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气象部门要认真分析气象服务现状,改善工作方法、途径,与时俱进,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不断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气象需求。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基础业务有待提高
高质量的农业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天气预报的准确程度、精细化水平、时效性及预警能力都直接影响气象服务的水平。当前气象服务的主体仍然是以提供常规农业气象服务为主,相对比较单一,这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及作物种类日益丰富的现代农业来讲,已明显表现出不适应,所以提高农业气象基础业务水平,提高针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以及异常气候的预报及评估能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仪器陈旧,现代化程度低
近些年,我国的气象服务工作,在经济水平提高及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先进的科技设备投入到气象台站,使得气象服务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匀,各地的情况有千差万别,需要改善的地方仍很多,同国外先进的气象服务手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农业气象服务方面,虽然能掌握大量的气候资料,但在同步农业生态环境观测方面却存在不足,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仪器设备陈旧,现代化程度低的情况,再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以及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许多地方还存在观测手段和方法简单的问题,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总体提高仍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
1.3 创新研究方面发展不够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农业气象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子,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在对农业气象研究时不能孤立的只研究一个方面,而是要把诸多因素进行通盘考虑,突破学科限制,进行大胆的创新,跨学科研究,在业务服务方面要进行大胆拓展,避免过多的低水平重复。全方位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农业气象学科与综合项目方面进行各学科交叉相融的研究,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
2.1 做好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动态预报
加大农作物发育期预报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完善综合观测体系,分阶段建立当地主要农作物发育期气象业务预报的记录系统,在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在动态预报方面,需大力发展长期有效的相关动态预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积极拓展普及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产品产量预报技术,努力发展机理性强的作物产量预报模型,为指导农业生产和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信息。
2.2 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
气候的变化对于粮食生产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而粮食的稳定又影响到的国家粮食安全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对于气象变化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要,气象部门要加强气候灾害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做出分析和评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气象工作还要深入研究气候的变化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极端天气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提高农业气象的服务能力,为农业生产布局及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要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信息在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地位。
2.3 加强农业灾害的综合减灾能力
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离不开良好的气象条件,但是近些年由于气候的变化,一些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气象、生物、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影响到农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农业气候条件异常。所以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的提高,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测报,为综合减灾提供服务。应积极开展干旱、霜冻、冰雹、暴雨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服务,对于重大农业灾害进行预警与评估,及时传递气象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加强气象监测点建设,及时获取有效的气象信息资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作者简介:倪秀国,本科学历,铁岭县气象局,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气象。
第二篇: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农村经营体制怎样有活力——建立健全现
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农村分散经营有其不足之处。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势单力薄,无力抵制因市场竞争、需求变化带来的巨大市场风险;农户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市场行情,在生产经营上往往彼此模仿,造成结构趋同,同步动荡;分散农户的商品交换,交易费用高,在市场上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往往是低价卖出农产品,高价买进农业生产资料,利益大量流失。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出上,把家庭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村经营体制,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加快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要进一步发挥好村集体组织在统一经营和服务方面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各国,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是我国农业体制创新的方向所在。要切实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落实政策、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落实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扶持合作社发展,提高其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服务组织。
要大力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健全机构和队伍,潜力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科技进村入户,下大功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强化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两个机制的作用,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搞好信息、技术、购销、金融、农机等全方位服务。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决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准备。
第三篇:完善现代农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围绕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明显改观,但与农业大市的市情、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农民的要求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机构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应从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入手。
加强统筹,系统推进。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把加速建设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目标,系统统筹人员、资金和设备布局。在实际推进工作中,应突出强化体系观念、系统思考和谋划,针对所属领域、区域中的实际情况,固强补弱,缺什么补什么,哪方面差就强化哪方面工作。要注意从根本上、深层次解决问题,着力增强工作的实效。当前,要突出围绕加强资金投入、破解农业信贷和保险难等问题,探索尝试、攻坚克难,以难点的克服带动整个体系建设的加强。
积极完善公共服务机构体制模式,围绕“市场化”目标,采取托管、承包等手段,强化技术成分,去除行政色彩,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实体。要精兵简政,围绕搭建和维护信息平台,开展农业科技宣传、统计和反馈农业一线情况、组织重大疫情防控等工作,改革现有农业服务机构体制,将节省出的人头费、机构费转用到转型的服务实体基础设施建设上。
制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专业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按照环节上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地域上覆盖全区域,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有风险保障、有信贷资金、有专项扶持的目标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出台更大力度的扶持政策措施。具体实施过程可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一是把现行的一些作用不大的涉农项目资金取消,设立专门扶持农业专业性服务组织建设的资金;二是改革现行的种地补贴、良种补贴等补贴方式,由过去的补助农户改为地谁种补给谁,谁经营补给谁;三是将现行的农业扶持项目实施向有实力、有意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农业公司结合倾斜,如农机项目、粮食存储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
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效模式。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三农”战线和农村基层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着眼点,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要求,认真探索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新的服务模式,研究和试点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的方式方法。
提供平台,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基础。围绕发挥好政府的服务和保障职能,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信息网络技术建设,抓好经纪人的培训和专业人才的引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组建专门的金融和保险公司,抓好仓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土地流转政策等,努力为农业社会化体系建设提供载体、支撑,营造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基础环境。(作者单位:市委农工委)
第四篇:县工商局三项机制促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吉木乃县工商局三项机制促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今年以来,吉木乃县工商局积极创新农资市场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完善农资商品质量“准入过滤机制”、“问题发现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构建了“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农资市场监管网络,较好地筑起了农资市场监管安全屏障。
一、抓主体,建立“准入过滤机制”
1、建立“四个一”工程,夯实监管基础。针对农资经营主体点多、面广、监管难的问题,该局建立了农资市场监管“四个一”工程,即“一图”、“一档”、“一账”、“一库”。“一图”即绘制一张本辖区农资市场监管责任“网格”图,详细标注农资经营户数及分布情况;“一档”、“一账”、“一库”,即按照经济户口管理和企业、个体户信用分类监管的相关要求,完善监管档案、台账和数据库,把辖区再细分为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确定责任人,明确职责,量化指标。
2、建立培训制度,提高农资经营者法律意识。充分利用“3.15”等有利时机,印制发放《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200余份,使广大农资经营者和农民消费者对工商总局最新颁布这一规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分批组织农资经营主体开展集中学习培训,邀请农业、质监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授课;开展农资科普知识、识假辨假知识“进村庄、进田头、进农户”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农资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二、抓防范,建立“问题发现机制”
1、强化制度建设,完善追溯制。一是建立完善农资经营台帐。根据《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督促农资经营单位建立完善购销台账、索证索票制度。二是建立“一户多档制”。指导督促经营者在进货时查验供货商的合法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标识,索取产品检验报告,索取商品销售发票或其他销售凭证等相关票证,实现问题农资的可查、可控、可追溯,有效防范假劣农资入市。
2、创建诚信载体,实现守信自律经营。积极组织开展“农资经营放心示范店”创建活动,建立完善农资经营主体信息采集工作机制,引导鼓励农资经营者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表彰守信企业,依法查处严重失信企业,确保上市农资商品质量。
三、抓维权,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1、倡导“先行赔偿”,畅通消费维权通道。向全市农资经营户发出倡议书,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对老百姓不满意的农资商品,可以凭《农资商品信誉卡》和销售票据实现“先行赔偿”。
2、推行不合格商品退市机制,强化质量监管。结合重点农时,突出“三个重点”,即重点区域、重点品牌、重点环节,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制售过期、失效、变质农资商品以及农资商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利用变相进口的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对查办的大要案进行曝光,及时向广大农民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不断提高合格农资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有力地促进了吉木乃县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全力确保敏感节点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 全力确保敏感节点
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为深刻领会地区强基惠民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积极贯彻落实浪卡子县强基惠民活动第四批驻村工作推进会议精神,2015年8月9日上午,驻张达乡巴多村第四批工作队召开了全体会议,传达了地、县两级重要会议精神,并针对当前一段时期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再强调、再安排,全力确保8月10日至10月10日期间各项驻村工作圆满完成,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圆满完成献礼。
结合地、县两级会议精神及驻村联系点实际,会议指出:一是继续建强基层党组织,加快完成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任务,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二是狠抓维稳工作,完善维稳工作制度,加大重点人员管控,提升安全隐患排查等级,加强责任区域巡逻,多措并举,保障社会局势稳定;三是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要保质保量完成民情台账、驻村日志等,严格遵守驻村工作队请销假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流程层层报送《驻村干部外出审批表》;四是积极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营造浓厚节日氛围,组织全村农牧民群众开展“歌唱祖国、歌唱西藏”庆祝活动,让农牧民群众在歌唱祖国、歌唱西藏的同时,感受自治区成立50周年以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次活动也将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感恩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