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5)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0〕92号),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根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制定本方案。
一、需求与现状
(一)需求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职能和作用。构建适应农业防灾减灾、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需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推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迫切要求开展全方位、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当前,我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要求针对现代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及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都市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开展全方位、精细化的农业气象保障服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迫切要求围绕粮食生产全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在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的发展目标,在商品粮基地建设、核心产区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后备产区生产潜力的挖掘等方面,都需要农业气象围绕增产和减灾两大目标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需要围绕农业生产的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运、加工等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迫切要求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加大,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呈现增多、并发和加重的趋势,农作物产量波动加大。迫切需要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对策研究,进一步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增强农业抵御气象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徽,迫切需要加强农村气象生态监测服务体系建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为合理地利用气候生态资源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省建设,需要加强农村气象生态监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业务,开展农村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气候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能力。
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带来了新机遇。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滞缓,既滞后于综合观测体系的发展,也滞后于预测预报体系的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发展,是农业气象业务在新形势下适应我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体现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现状分析
一是初步建立了农业气象观测网络。我省建立了包括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2个、省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0个和1个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2个省级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二是省、市、县三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各市均开展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除马鞍山、芜湖、铜陵、巢湖、淮南市外,其余各市均有农业气象业务,农业气象已成为我省发展最早、相对成熟的专业气象业务。
三是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我省各级农气站点不仅为各级政府指挥农业生产、组织防灾减灾等提供决策农业气象服务,而且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作物病虫害气象业务服务等方面不断拓展,服务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已成为国家和各地党政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
四是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不断深化,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应用推广逐步发展。通过大别山区气象科技扶贫,开展了优质茶叶引种和高产栽培、山区水稻高产栽培、脐橙种植技术等开发及应用推广。积极开展设施农业小气候试验研究,推广温棚果蔬花卉高效栽培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精细化区划,粮食生产气候承载力评估等。有效提高了我省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是建立了安徽农网和覆盖全省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网。安徽农网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普及包括农业气象和气象防灾减灾等信息在内的农村综合信息的重要平台。通过多网合一,加强内涵建设,全省1327个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已经成为集“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型气象为农服务载体。
六是培养建立了一支有一定数量、一定水平的农业气象专业队伍。通过有计划地引进应用气象专业毕业生,定期开展农业气象业务培训和竞赛,加强农业气象科研和技术交流等手段,我省农业气象业务技术队伍初具规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推动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面对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省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发展需求的问题。
一是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分布不合理,观测内容、方法和手段有待调整、改进、充实和完善。我省农业气象观测站点明显偏少;农林小气候、设施农业小气候、特种种养小气候的观测还几乎是空白;农业气象观测项目偏少;观测仪器更新换代速度缓慢,观测能力明显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共享、标准化处理和传输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料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气象试验站发展十分缓慢。
二是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薄弱,农业气象业务产品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我省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精细化不够、实用性差、服务形式单
一、服务领域不宽,已经不能适应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等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
三是农业气象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乏力。农业气象科技开发领域拓展不够,高效优质农业的气象保障技术、粮食生产安全气象保障技术研究较少;农业气象服务缺少系统的指标体系支撑,分析评估产品定性多、定量少,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仍显落后。
四是农业气象业务力量薄弱,业务规范管理不适应发展需求。全省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人员总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基层农业气象业务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农业气象业务规范管理不适应发展需求,农业气象业务与天气气候业务有机结合不够,在共同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科学发展方面不能充分形成整体优势等。以上问题亟需通过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现代农业为导向,坚持把气象为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结合安徽实际,依靠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试验、预测预报、分析评估等业务能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优质高效农业气象服务,为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以现代农业需求为牵引,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明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从实际出发,根据安徽农业布局地区差异和天气气候的区域特征,构建具有安徽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坚持突出重点,集约发展。以农村防灾减灾、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以客观、定量、动态、精准为业务技术发展思路,突破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优化业务环节与资源配置,强化市、县等基层农业气象业务,实现集约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使我省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方向明确,结构更加优化,优势更加突出。以稳定现有农业气象业务为主,科学谋划,分步推进农业气象新业务。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安徽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与整个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协调发展,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省、市、县三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实现传统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向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转变。
(二)分项目标
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完成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与试验站布局优化和任务调整,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观测体系;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观测、试验、示范和推广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观测自动化、资料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装备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预报技术系统。拓展农用天气预报、作物发育期预报、作物最佳播种期和收获期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物候期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等预报业务,实现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产品的多元化,提高预报产品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精准化水平。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分析评估业务。实现我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风险分析和预警预估、灾中跟踪监测诊断、灾后评估分析,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与规范的业务产品,灾害评估的范围和种类明显拓展,定量化程度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农业防灾减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保险的需要。
发展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业务。农业气候资源评价达到客观化、定量化、动态化,实现农业气候区划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能力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等基本形成业务能力和较为规范的服务产品,基本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完善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以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机构为研究开发核心,以农业气象试验、观测站为试验示范基地的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各具特色、上下协同的省、市、县三级业务布局体系。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建设和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依托安徽农网和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网,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用户的广覆盖。
四、主要任务
(一)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
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立完善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实现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逐步建设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农田实景观测试验示范;逐步建设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温棚小气候观测试验和服务示范;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能力建设,面向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示范,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完善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实验平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试验室,开展农业气象移动观测和野外调查;发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技术,建立完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模型;开发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技术,改进农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完善省级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平台,建立市、县级农业气象监测服务平台。
(二)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分工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主要由省农业气象中心(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情报技术,提高农情、灾情和农业气象观测信息定量分析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技术,提高农业气象预测服务能力;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定量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系统,加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监测评估、预警以及防御对策服务;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能力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动态监测和评估和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加强对市、县的业务指导,下发业务指导产品。
市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主要是加强农情、灾情收集上报能力建设;建立市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在省级业务产品基础上,开展市级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加强主要农事季节和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评价和对策服务;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示范、推广。
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主要是完成农业气象观测业务,开展农情、灾情和野外调查;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上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进行订正、延伸;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解释应用工作;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示范、推广。
(三)服务重点
1.农业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围绕农业防灾减灾,在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诊断业务系统;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标准和灾情调查规范,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立体化监测与诊断,发展多种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立体化实时监测与诊断分析业务服务;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发展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定量评估业务,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灾前预估、灾中跟踪评估、灾后实况评估服务。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省、地、县三级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效果评估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增强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
2.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配合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建立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的决策服务业务。针对冬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大宗农作物,开展不同区域的作物产量精细化预报,为粮食生产储运提供气象保障服务;针对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量提升行动、玉米产业振兴计划,开展专题专项农业气象保障服务。
3.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开展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以及气候资源承载力精细化评价,完成省、市、县级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逐步发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动态评价业务;开展种植基地建设、种植制度调整、新品种引进、重大耕作栽培措施和灾害防御措施的选择,以及农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产生影响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专题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为农业生产结构与作物布局以及优势品种选择等提供评价分析报告和依据。加强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预评估,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利弊影响的诊断分析,提供防范农业生产长期气候风险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等业务产品,为各级政府在农业生产规划、布局和应对措施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4.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强化面向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开发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重点加强对重要农事活动、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农业气象要素预报、农作物发育期预报,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加强对各种农事活动的气象指导;强化精细化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建立农业气象科普基地,开展农业气象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农民利用气象信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和防御灾害能力。
依托公共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综合运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
5.面向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建立面向大型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县乡政府及村委会的气象服务模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化服务,建立需求调查和服务反馈机制。提供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生产过程,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专业农业气象服务;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示范和咨询。依托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产品,进行满足专业用户需求的服务产品深加工。开发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技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系统,制作农业保险气象服务产品。
五、重点建设内容
(一)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系统
1.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在全省39个站点布设49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站点布设优先考虑粮食主产区、江淮分水岭易旱区、粮食生产大县(市),兼顾站点代表性、空间分布均匀性。2010年底前完成由69套固定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8套便携式土壤水分观测仪组成的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网建设。
2农业小气候观测和农田实景观测系统。依托宿洲、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针对主要农作物开展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点建设;选择具有区域代表特色、城市蔬菜花卉基地开展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点建设;在我省山区茶叶生产基地及水果种植带尝试开展茶树、果树小气候观测。制定作物生长实景观测试验方案,开展农田实景观测试验示范。
3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平台。以小型越野车为载体,经适当改造,除配备常规观测设备仪器外,需分级、分区、分类配备车载设备、新型便携式设备等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设备;制定农业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建立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资料处理与传输平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试验室,以开展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理影响试验分析,提高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能力。
4气象卫星农业遥感监测平台。配备热红外辐射计、红外光谱仪、土壤温湿度测量系统、植物冠层分析仪等遥感监测产品的地面验证设备,试点开展遥感监测地面真实性检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作物长势、作物估产、作物分类等遥感监测方法、指标、模型等监测试验,建立地面特征样方及业务服务系统。完善卫星遥感资料接收处理和分析应用平台,建立卫星遥感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卫星遥感与GIS技术应用,开展作物长势和估产、农业气象灾害、土壤水分、巢湖蓝藻、林火和秸秆焚烧、地面温度等方面的定量化、动态化遥感监测和服务工作。
(二)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
根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业气象实验室和试验场地,配备基本试验设施与仪器设备,建立试验设备保障体系。调整与优化试验任务,宿州、合肥(寿县)、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分别按照面向干旱多发的沿淮淮北一年两熟旱作区、旱涝多发的江淮分水岭稻麦一年两熟区、洪涝多发的沿江江南单双季稻区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示范,为建立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和科研开发提供支持。强化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试验、示范、推广功能,开展农业气象科研成果的中试转化、示范。
在宿州市农试站现有的观测试验研究基地基础上,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在试验场配备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仪、农田蒸散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农田小气候监控系统等大田固定观测仪器;改造扩建现有的农业气象实验室,改造与扩建面积50平方米,增加配备人工气候箱、光合速率仪、土壤养分测定仪、显微镜、叶面积仪、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实验工作台等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仪器与设备。同时,配备野外观测调查车1台,农业气象观测调查便携式仪器设备5台(套),农业气象灾害现场采集设备1套等,定期进行农田野外调查与作物观测,不定期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现场调查等。
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拟建立皖南区域性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平台,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试验研究重点围绕宣城农业生产具有代表意义的水稻和烟叶的“两高一优”生产而开展。组建宣城市农业气象试验中心,配置先进的农业气象监测实验仪器,开展水稻、烟叶光合、呼吸、蒸腾速率监测分析,水稻、烟叶作物模型研究、气候生产力分析、土化测定分析。建设水稻和烟叶两个试验研究基地。
(三)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系统
根据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总体规划和布局,制定粮食生产核心区水稻、小麦、玉米系列化、个性化服务技术流程和不同气候区粮食生产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建立省级和市、县级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开展针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性农业气象条件诊断分析和预测服务。以农业气象指标、农业气象诊断技术为核心开展农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土壤墒情监测预报、主要发育期预测、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分析、粮食作物产量预测、收获期预报、全生育期长势定量监测评价。并在发育期预报的基础上,开展未来天气气候条件对重要农事活动和作物发育关键期可能的影响以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与否做出诊断与分析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在建立粮食加工、仓储环境适宜气象指标的基础上开发粮食加工、储运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四)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分析评估系统
综合卫星遥感、天气监测、农业气象观测等多种信息,开发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技术和新一代农业气象灾害预测模型,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完善粮食作物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制定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灾损调查方法,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价模型,实现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化评估;发展粮食作物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估,为粮食生产规避气象风险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五)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全省市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价和分类农业气候区划等,建立安徽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利用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产品,开展省、市、县三级应用。做好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分析,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适用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辐射,为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种植制度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熟制搭配与品种选择、优良品种引进、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对气候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利用率。
重点开展小麦、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水稻高温、冬小麦干旱、涝渍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
(六)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建设
根据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总体规划和布局,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功能区为重点,完善淮北地区人工防雹增雨基地、江淮分水岭地区人工增雨基地建设,建立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达到396套(门),标准化作业点200个,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和为农服务的需要;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支持平台,实现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信息充分共享,提高安徽省人工防雹、增雨抗旱能力和水平。
(七)现代农业气象指标研究
开展种植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的农业气象田间试验和农业气候分析,建立适应我省区域农业和气候特点的大宗农作物、经济作物与特色农业的农业气象适宜指标和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开展设施内外气象条件对比观测,进行设施农业气象指标试验,逐步建立设施农业气象适宜指标和灾害(含病虫害)指标。明确各种指标的适用条件和时空范围,开发农业气象指标管理和应用系统,建立综合性、规范化、共享性的基础农业气象指标库。包括:
1建立我省主要粮油作物气象指标。针对我省主要粮油作物(一季稻、冬小麦、玉米、油菜),根据目前种植的作物品种和生产布局开展气象指标研究,初步建立我省主要粮油作物生育期气象适宜性指标、气象灾害指标等。为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2尝试建立我省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气象指标。针对我省特色农业(茶树、梨等)、设施农业(大棚蔬菜等),尝试开展其生长发育期气象适宜指标研究和气象灾害指标研究,为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保障。
(八)农业气象科研开发能力建设
安徽省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技术 依托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和农业气象预报,以现代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气象指标为依据,建立判识农事活动适宜程度的模型,利用模型判定农事活动适宜气象等级,分析未来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事活动的影响,提出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的建议。重点开展主要农事活动的适宜气象等级预报,制作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指导市、县级气象部门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农区针对主要农作物及特色农作物播种、施肥、中耕、喷药、灌溉和收获等各种农事活动对天气条件的要求,设施农业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农业气象条件调控及防灾的需求等,制作发布短、中、长不同时效的农用天气预报。
农业气象专题情报制作与作物动态定量评价业务技术。加强不同农业区域农业生产气象影响分析,建立适应我省区域农业和气候特点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气象影响评价模型,研发针对不同目标对象的专题农业气象情报制作技术。研发大宗农作物生长发育综合动态监测技术,开发气象条件对大宗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定量评价技术。为开展全程性、多时效、多目标、定量化的农业气象情报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1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技术。建立农用天气预报指标库,研发融合现代天气预报、数值预报产品、气候预测技术的农用天气、气候预报业务技术。以统计、作物生长模拟、遥感、农学模型等多种产量预报技术为基础,发展大宗农作物产量动态定量预报系统。以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分析研究为基础,建立物候期气象预报动态模型。研发土壤墒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模型,建立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发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指标,建立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预报模型。
2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及灾损定量评估技术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作物生长模拟技术,结合现代农业气象指标,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价模型,实现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化评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预估方法研究,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能力。
六、实施步骤
(一)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系统 1.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
2010.01-06:编制下发《安徽省第二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建设方案》,完成站址选择;启动新建站点水文常数测定工作;完成设备招标;
2010.07-08:完成观测站建设,完成设备安装; 2010.09—2011.09:完成对比观测和设备标定; 2011.10:投入业务应用。
2.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和农田实景观测试验
2012年,完成农业小气候观测站试点站建设,开展试验运行;
2013年,在试点基础上完成农田、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点建设;完成合肥、宿州、宣城三个农试站农田实景观测试验; 2014年,完成果树小气候观测点建设。3.农业气象观测信息共享系统
2010.11-12:完成农业气观测信息共享方案设计。2011.01-06:完成农业气象观测信息共享系统开发。
2011.07-09:农业气观测信息共享系统业务试应用,修改完善; 2011.10:正式业务运行。
4.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平台
2010.10:完成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平台设备采购; 2011.06-12:制定完成农业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2011.10:完成农业气象灾害试验室建设
2012.06:完成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资料处理与传输平台建设。5.农业卫星遥感监测平台
2011.06:完成农业卫星遥感监测平台设备采购; 2011.10:完成农业卫星遥感应用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2011.06-2012.12:开展农业卫星遥感监测方法、指标、模型等监测试验野外试验。
(二)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
2010.06-11:分别按照面向沿淮淮北一年两熟旱作区、江淮分水岭稻麦一年两熟区、沿江江南单双季稻区,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示范的要求,完成宿州、合肥(寿县)、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设计;
2010.06-2011.06:分别对宿州、合肥(寿县)、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业务试验任务进行调整与优化,形成调整与优化方案;
2011.06-.12:开展宿州、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 2012.06:开展合肥(寿县)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 2012.06-2014.12:建设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设备保障体系。
(三)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系统
2010.06-11:制定粮食生产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制定完善水稻、小麦、玉米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业务流程;
2011.01-2011.06:建立市、县级各具特色的农业气象情报信息分析与诊断系统业务平台,完善省级平台;
2011.06-.12:完善省级现代农业气象预报综合业务平台,建立市级现代农业气象预报综合业务平台。
(四)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风险评估系统
2010.06-2011.06:制定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灾损调查方法,研究开发新一代农业气象灾害预测模型,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
2010.01-2014.12:研究开发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价模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评估业务系统。
(五)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
2010.06-2011.06:建立网格化农业气候基础数据集,完成全省精细化农业气候总体区划和专项区划;提交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评估报告;
2011.12:完成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建设,2012.01-2014.12:建设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六)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建设
2010.08:完成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激光雨滴谱仪、雾滴谱仪等设备选型; 2010.12:完成全省装备火箭120套、高炮76门,标准化作业点60个;完成2套双偏振多普勒雷达、4套激光雨滴谱仪、1套雾滴谱仪建设任务;
2011.12:完善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建设,基本实现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信息充分共享;开展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研究工作;
2011.01—2014.12:每年年均增加火箭50套,新建标准化作业点35个;完成无人驾驶飞机作业系统和地面燃烧炉作业系统建设;完成2套微波辐射计、36套激光雨滴谱仪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建设任务。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要求和部署,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同推进气象为安徽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合作协议》以及省政府召开的”气象为农业服务“会议精神。坚持气象为农服务是气象工作重点的方针不动摇,把农业气象业务作为专业气象业务发展的最优先领域,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安徽省气象局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准确把握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强化科技支撑能力,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形成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强大合力。市、县气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特点,在本方案的指导下,认真梳理本地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地方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规划,进一步制定实施方案,并加强组织实施,切实把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管理机构和岗位建设。省气象局、市气象局设置专职农业气象业务管理岗位。加强农业气象业务实体和专业技术岗位建设。加强对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分工合理、资源集约的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体系。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迫切需要人才队伍的保障。要大力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技队伍与专业研究团队建设。强化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机构,整合农业气象科技人力资源;增设市(地区)农业气象业务机构,科学设置基层台站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岗位,在新增农业气象观测站和增加了农业气象观测项目的台站相应增加农业气象业务人员编制,大力扭转基层台站一线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人员短缺的局面,加强对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分流转岗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骨干人员进行统筹调整,鼓励回归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岗位。
采用不同形式加强对全省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技能考评,激励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成长,形成省、市、县三级相对稳定的农业气象人员队伍。
(三)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是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保证。要在充分核定农业气象业务任务的基础上,核定农业气象业务单位的业务运行维持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保证常规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的顺利运转。
加大对农业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建设力度,加强农业气象基础条件建设和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为农业气象业务建立稳定的经费预算和投入机制,保证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的顺利运转;加大对农业气象试验研究的投入力度,为农试站建立稳定的经费和项目安排,加大对农业气象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专项投入,推进农业气象科研和技术开发,促进农业气象科研成果转化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强化科技支撑
本方案的最终实现,将有赖于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主要包括(1)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及其业务应用;(2)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的建立;(3)现代农业气象动态化、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4)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定量化评估和风险分析技术方法;(5)卫星遥感定量监测技术方法;(6)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估方法与风险应对技术;(7)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环境气象监测与保障服务技术;(8)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与试验站布局和任务的科学调整与优化等。同时要进一步组织农业气象试验和观测仪器研发,加强农业气象观测试验保障,大力开发农业气象业务专用GIS系统,开发农业气象业务专用软件、各类模型软件库,加强农业气象科学数据平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建设。
气象业务单位的科技力量要直接面向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中的核心技术,大力开展技术开发,建立一批农业气象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部门重点实验室。省气象局在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农业气象的科研项目,加大对农业气象研究和开发的立项支持。加强市以下的农业气象技术开发支持,同时完善以业务和服务效益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快农业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五)建立有效的开放合作机制
为了又好又快地推进我省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必须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省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农、林、畜牧、水产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农业气象信息和技术服务,以及农业气象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辐射。与高校、研究院所等开展科技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建立部门内部有关业务单位的技术合作和业务服务协作机制,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和业务服务水平。加强部门内科研、业务单位的合作交流,鼓励业务和科研人员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天气、气候等业务的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水平。
(六)加强业务管理
加强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市(地区)级气象部门业务管理机构中设置农业气象专职管理岗位,做好基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
落实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各项任务,要加强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理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中预报预测、综合观测业务和服务业务的互动关系,理顺相关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和业务分工,建立运行顺畅、高效的农业气象业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建设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规范与标准化体系:包括完善业务规范与技术规程,完善业务质量考核、评估体系,以及建立农业气象业务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气象业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篇: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开办农业保险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其目的在于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村灾害损失,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扎实有效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是将党的这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进入千家万户的关键举措之一。为此,省分公司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全省系统各分支机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的和意义
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党和政府交办公司的一项政治任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关乎公司发展大局和长远利益。因此,全为抓好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首先是公司放眼未来,统筹发展的战略安排。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消费水平在发生显著变化,保险需求不断增加.广阔农村具有良好的保险市场成长性。农业保险基层专业队伍和服务网络是我们占领广大“三农”市场,实现公司在县域经济板块可持续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同时,也是我们实现营销政府,搭建平台,全面发展目标的生力军。其次是保证农业保险依法合规经营。实现公司农险业务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电于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的差异性、农村地域的宽泛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以及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决定了承办农业保险情况复杂、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有一支熟悉农村基层情况、精通农业生产业务、掌握保险专业知识的队伍以及相适应的服务网络承担农业保险基层服务工作。再次是完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和赔款支付流程的重要保证。农业保险线长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必须有专业的队伍和服务网络。才能贯彻落实中国保监会“五公开,三到户”(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的工作要求。为此,我们要举公司之力,用心打造全新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延伸公司服务“三农触角,充分发挥宣传农业保险的阵地、服务农民兄弟的窗口、联系农村工作的桥梁作用。
二、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
(一)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包括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在内的网络建设;二是包括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在内的队伍建设。
1、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要求 乡镇农业保险机构名称确定为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全称为“XX县XX乡政府农业保险办公室”(详见附件1)。凡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乡镇必须设立农业保险办公室。在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具体事务中,要认真落实“八个一”建设标准。
(1)落实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保险领导小组。(2)成立一个乡镇政府农业保险领导小组。(3)悬挂一个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牌子。(4)配备一名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专(兼)干。(5)制定一套工作制度并悬挂上墙。(6)配备一套办公室桌椅。(7)安装一部固定办公电话。(8)设置一个宣传信息发布栏。
2、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要求
凡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乡镇,必须聘请一名保险专(兼)干。开办种植业保险的村,必须聘请一名协保员。只开办养殖业保险的村,聘请包村防疫员为村级协保员。
(二)乡镇专(兼)干、村级协保员选聘标准和程序
1、乡镇专(兼)干选聘标准和程序
根据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专(兼)干岗位职责要求,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专(兼)干从乡镇财政所所长、农技综合站站长、动物防疫疫站站长中选聘。具体选聘的程序为:本人填写《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乡镇专(兼)干审批表》(详见附件2)、乡镇政府推荐、县市区支公司初审、市州分公司审核批准方可聘用。鼓励乡镇专(兼)干参加保监部门组织的代理人资格考试,在没有获得个人代理资格证书之前,只能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不得办理群常规性商业保险业务。
2、村级协保员选聘标准和程序
根据村级协保员岗位职责要求,村级协保员从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中选聘,要优先聘请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群众支持率高的人员从事协保员工作。具体选聘程序为:本人填写《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村级协保员审批表》(详见附件)
3、所在村推荐、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县市区支公司初审、市州分公司审核批准方可聘用。鼓励村级协保员参加保监部门组织的代理人资格考试,在没有获得个人代理资格证书之前,只能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不得办理常规性商业保险业务。
(三)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职场布置标准 农业保险办公室职场布置要求(详见附件4):
1、“农业保险办公室”标牌悬挂在办公室大门上方或左右。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2、办公室室内配备一套办公桌椅、安装一部固定电话,办公桌上分别摆放“咨询服务”、“承保受理”和“理赔受理”三个工作桌牌。
3、办公室墙面悬挂“公司简介”、“乡镇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名单”、“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职责”、“种植业保险投保须知”、“养殖业保险投保须知”、“惠农政策保费补贴标准”、“农业保险理赔流程”、“农业保险“五公开、三到户”的主要内容”等8块模块(详见附件5),张贴省农业保险办公室标牌制作标准(详见附件6)。
4、摆放承保理赔及保险宣传资料,如承保登记薄、理赔登记薄、报案登记薄,以及水稻保险、棉花保险、油菜保险、森林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育肥猪保险等宣传资料。
(四)加大对乡村农业保险队伍的培训力度
2011年省分公司将举办两期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培训班,市州分公司全年对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培训师不少于4次,县市区支公司全年对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培训不少于6次。同时,省分公司组织编印适合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农业保险工作手册》,为基层一级人员提供理赔工具书支持。
(五)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制度建设
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乡镇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工作职责,组织管理架构,业务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办法。
1、乡镇专(兼)干工作职责
乡镇专(兼)干在县市区支公司和乡镇政府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职责为:
(1)统一协调财政、农业、林业、畜牧、保险等部门工作,完成农业保险工作任务。(2)负责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具体措施与办法。(3)负责本辖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和投保组织工作,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实务具体要求,防止投保逆选择。
(4)负责向协保员收取政策性农业保险费,核对(填写)分户清单,办理相关投保手续,发放保险卡。
(5)负责受理协保员或农户的报案并向公司转报案。
(6)负责协调落实公司赔款定损到户,协助农户办理理赔手续,配合公司将赔款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直接转账至被保险人的“一卡通”账户或保险人的其他银行账 户。
(7)负责组织开展农业保险防灾防损(防疫病)工作。(8)办理上级政府和公司交办的其他农业保险工作。
2、村级协调员工作职责
村级协保员在县市区支公司和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具体职责为:
(1)负责本村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和投保组织工作,防止投保逆选择。(2)负责向农户收取政策性农业保险费,收齐投保农户基本信息、填写投保单与分户清单,发放保险卡。
(3)负责接收农户报案并到现场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转报案。
(4)负责协调落实公司赔款定损到户,协助农户办理理赔手续。配合公司将赔款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直接转账至被保险人的“一卡通”账户或保险人的其他银行账户。
(5)负责组织本村开展农业保险防灾防损(防疫病)工作。(6)办理公司和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农业保险工作。
3、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组织管理架构
省分公司农业保险事业分部,负责全省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标准、流程、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全省系统的组织推动。各市州分公司农业保险事业分部负责对本辖区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的审核确定、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聘用审批、工作经费的使用监管、业务培训和业务工作推动等。各县市区支公司农业保险部负责对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业务的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推动、绩效考核、工作经费发放等。县市区支公司提请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对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日常事务进行协调管理(组织管理架构图详见附件7)。
4、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业务工作流程(1)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承保流程为:(2)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理赔流程为:
5、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绩效考核办法
为加强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省分公司制定《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绩效考核办法》。分基本工作经费和浮动工作经费两大部分进行考核。浮动工作经费分保费任务、理赔情况和优质服务三大部分量化考核(详见附件8)。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农业保障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抓好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事关能否经营好政策性农业保险,事关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各分支公司务必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立足自身实际,全力完成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服务“三农”大局,从公司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认识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抓好抓实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强化责任。各分公司,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抓好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省分公司成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总经理徐如财任组长,副总经理周有颖任副组长,农业保险事业分部总经理宁松、办公室主任唐松青、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向颉、财务会计部总经理申娥英、客户服务管理部总经理杨建雄、理赔管理部总经理伍可平、销售管理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黄辉、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赵智国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办公室,宁松兼办公室主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农业保险事业部牵头,各部门相互协作、组织推动的工作格局。各分支公司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辖区内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三是细化工作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抓好农业保 5 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落实。
(二)积极营销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开展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的组织推动至关重要。在开展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时,坚持把依靠政府作为一项关键工作来抓,主动向政府领导及其职能部门汇报工作:讲解建设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县市区和乡镇政府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进行布置。并在办公场所和人员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扎实有效推动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
(三)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实施步骤及时间要船
省分公司要求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在2011年3且31日前全面完成,其具体实施步骤为:
l、省分公司出台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进行宣讲布置。时间为2011年1月17日至2011年1月27日。
2、市州、县市区两级公司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细化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并下发文件。时间为2011年1月28日至2011年2月20日。
3、乡镇政府召开会议,布置安排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确定办公场所、保险专(兼)干及协保员推荐名单。时间为2011年2月21日至’2011年3月5日。
4、县市区支公司对乡镇办公场所进行初审,填写保险专(兼)干及协保员审批表,进行初审并上报市州分公司。时间为2011年3月6日至201_1年3月15日。
5、市州分公司对支公司上报的办公场所、保险专(兼)干及协保员名单进行审批。时间为2011年3月16_日至2011年3月20日。
6、县市区支公司根据市州分公司审批通过的办公场所及人员名单以文件形式进行确定并正式聘用。同时。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按省分公司“八个一”的要求进行建设。时间为2011年3月21日至2011年3月31日。
(四)加大对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各分支公司要充分认识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对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以倾斜,确保资源配置到位。
(五)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检查验收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检查验收含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检查验收和乡镇农业保险队伍建设检查验收两个部分。具体 分三个阶段实施:
1、县市区支公司初检阶段(2011年3月25日一2011年4月5日)。支公司按照建设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步骤和时间要求。在完成乡镇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后,由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填写《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及人员选聘验收申请表》(详见附件9)。根据申请表,支公司按照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八个一”标准和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选聘标准进行初审,发现不合格的要进行整改,不予申报。
2、市州分公司复检阶段(2011年4月6日一2011年4月15日)。各市州分公司根据各支公司申报的<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及人员选聘验收申请表》进行复审,并将复审合格的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及人员花名册上报省分公司农业保险事业分部。
3、省分公司抽查验收阶段(2011年4月15日一2011年4月30日)。根据各市州分公司上报的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及人员花名册,省分公司组织人员对部分县市区支公司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及人员选聘情况进行抽查。
(六)实行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责任追究制省分公司要求,各分支公司必须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不得打折扣,走过场。同时把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纳入对分支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对于检查不合格的乡镇办公室和没有按要求完成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省分公司将严格追究责任。
第三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系部名称:食品系 专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 年级:2011级 班级:02班 姓名:高小云 学号: 113470204 实践时间: 2012年8月4日 至 2012 年8月6日 共 3天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人才等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1、学历和职称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562人,大学本科占16.4%,大专占38.2%,中专以下占45.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总数的1.8%,中级占15.6%,初级以下占82.6%。
2、编制及从业人员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共核定编制654人,实有从业科技人员562人,其中农业核定编制285人,从业人员234人,林业核定编制97人,从业人员96人,畜牧业核定编制114人,从业人员70人,水利水产业核定编制59,从业人员58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
根据调研,全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
1、是政府主导服务型。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是目前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主管部门管理。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将农技、水保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员和经费由乡镇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农牧局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职称评审。林业、水产、畜牧在乡镇单独建站,人员、经费、业务指导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农机部门类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属差额事业单位,从2007年开始,财政只负担人员工资的80%。这些推广机构,在全县农业、水利、农机、林业、畜牧、水产技术的开发、引进及推广应用,指导农户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的转化和附加值,创办经营服务实体,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开展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等科技推广服务方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作用。
2、是政府引导服务型。主要是把县级科技推广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派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也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目前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48名,累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35个,探索出了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形式的运行机制。
3、是自发组织合作型。主要是由民间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构成,其服务对内为会员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对外则以市场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已发展到81个,会员(社员)达14170多人,带动农户导向,为自身的积累和为会员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商业操作。全县目前获得认证的3.8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业机械等领域,协会对发展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直接起着作用。
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一)体系建设得到领导重视。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际,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生产第一线,坚持走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农民,形成了主要领导重点管、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定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开展调研、现场办公,促进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调查显示,各地主导型农技推广网络已经形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农科站为基础新组建的跨乡镇中心区域站为辐射,以村级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带动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得到加强,办公场所和人员得到落实,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有了保障。许多基层服务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逐级咨询解决,还可通过“农业信息网”和拨打“农业118”服务热线等方式查询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使服务质量有所提升,有效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信息技术需求。
(三)新技术推广有了较大进步。各县(市、区)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许多新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积极加强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民间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协作配合,广泛开展良种引进、典型培育、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工作,加快了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黄牛冻配改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了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率,提高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新技术推广,全市畜牧业实现了传统养殖向现代综合技术配套养殖,单家独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传统饲养向新技术饲料饲养的“三个转变”,取得了饲养规模、配套技术、品种质量、安全水平的“四个提升”。全市粮食和畜牧良种利用率分别达到96%、90%以上。
(四)农业科技服务形式灵活多样。一是干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新技术推广由于受季节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少,作物种植面积广、养殖户分散的客观条件限制,县、乡两级服务机构为广泛开展新技术推广,采取优先培训基层干部,由基层干部分区包片带领群众种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既抓住了季节又保证了技术,还有效解决了人员少、技术推广进展缓慢的难题。二是大户带动作用成效显著。通过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同类产品及技术的产量、质量形成的鲜明对比,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广度进一步加深。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广校、科技示范基地,扎实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
三、农业科技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依靠项目支持县乡农技中心(区域站)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还是办公等基本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区域站,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不大,专业技术设备基本还是空白,有些检测检验必须依靠市级,有的甚至要依靠省里来完成。有些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报酬也未得到落实。
(二)人才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有些地方农技部门都存在编制空缺现象,主要是受到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政策限制,新人进不来,农业科技人员断档较为普遍,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三)科技服务手段落后,创新方式不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合协作不够,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创新不多,仍停留在办班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材料、示范带动等基本层面上,科技推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村一级除一些种养业发达地区成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为会员服务以外,大部分村没有服务网点和信息网络服务。
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尽完善,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一)创新服务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单纯政府型的服务机构和公益性的服务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已迫在眉睫。政府要统一规划,科技部门牵头,农、林、水等涉农部门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市场主导经营性服务的科技服务网络,既发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又拓展经营农资企业的参与;既发挥专家型人才的作用,又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要利用政策导向,吸引壮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补充基层科技力量的不足,逐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形式、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网络建设中,县、乡服务机构建设虽然还很薄弱,但有机构、有人员、有基本的服务设施,而相当一部分村组网络建设还是空白,县、乡服务缺乏承接。为此,要在继续重视加强县乡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主攻点应放在村一级。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的村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支持和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组织与其他人员以自愿联合、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民主管理和平等互助的原则,组建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其他类型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地处偏远或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村组,要扶持发展农资经营户、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联系点,对经营者和种养户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担当起对当地农户的基本生产技术指导,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办好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和“农业科技118”服务热线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专家咨询的服务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细胞,他们的活力决定农业科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调整配备好农业科技专业人员,通过内部调整优化人员专业结构,使农技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比例最低达到70%以上。同时要重视补充新鲜血液,在坚持农业科技人员全员聘用制,公开招聘、凡进必考、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人事制度的前提下,人事部门在制定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计划时,应把农业科技人员列入计划,适当放宽招考条件,把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进农业科技人员队伍。要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鼓励通过自学、进修深造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要重视农业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定向委培等形式,解决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工作绩效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福利补贴挂钩,对有突出贡献者政府应给予重奖。
(四)转变服务方式。要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养殖大户和产业化基地签订技术推广、承包合同,积极探索按合同要求提供规范化的有偿技术服务途径。通过以资金入股、项目技术参股等形式领办创办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等经济实体,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回报新机制。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促使科技服务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信息、技术、购销一体化综合服务转化,向农科教一体化转化,通过整合资源,引导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协会等途径,提高技术的集成化水平,降低推广成本。
(五)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服务当作公共事业来办,把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逐年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乡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化和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建设上的扶持政策,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四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经营为格局的新模式、新机制。
第四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系部名称:食品系专业: 食品营养与检测
年级:2011级班级:02班姓名:高小云
学号: 113470204
实践时间: 2012年8月4日 至 2012 年8月6日 共 3天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创新机制、创新条件、创新人才等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1、学历和职称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562人,大学本科占16.4%,大专占38.2%,中专以下占45.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总数的1.8%,中级占15.6%,初级以下占82.6%。
2、编制及从业人员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共核定编制654人,实有从业科技人员562人,其中农业核定编制285人,从业人员234人,林业核定编制97人,从业人员96人,畜牧业核定编制114人,从业人员70人,水利水产业核定编制59,从业人员58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
根据调研,全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
1、是政府主导服务型。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是目前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主管部门管理。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将农技、水保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员和经费由乡镇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农牧局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职称评审。林业、水产、畜牧在乡镇单独建站,人员、经费、业务指导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农机部门类
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属差额事业单位,从2007年开始,财政只负担人员工资的80%。这些推广机构,在全县农业、水利、农机、林业、畜牧、水产技术的开发、引进及推广应用,指导农户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的转化和附加值,创办经营服务实体,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开展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等科技推广服务方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作用。
2、是政府引导服务型。主要是把县级科技推广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派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也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目前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48名,累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35个,探索出了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形式的运行机制。
3、是自发组织合作型。主要是由民间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构成,其服务对内为会员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对外则以市场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已发展到81个,会员(社员)达14170多人,带动农户导向,为自身的积累和为会员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商业操作。全县目前获得认证的3.8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业机械等领域,协会对发展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直接起着作用。
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一)体系建设得到领导重视。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有关精神,紧密结合本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际,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入生产第一线,坚持走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农民,形成了主要领导重点管、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定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开展调研、现场办公,促进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调查显示,各地主导型农技推广网络已经形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农科站为基础新组建的跨乡镇中心区域站为辐射,以村级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为带动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得到加强,办公场所和人员得到落实,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有了保障。许多基层服务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通过逐级咨询解决,还可通过“农业信息网”和拨打“农业118”服务热线等方式查询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的灵活多样性使服务质量有所提升,有效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信息技术需求。
(三)新技术推广有了较大进步。各县(市、区)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许多新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积极加强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民间新技术推广体系的协作配合,广泛开展良种引进、典型培育、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工作,加快了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黄牛冻配改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了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率,提高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新技术推广,全市畜牧业实现了传统养殖向现代综合技术配套养殖,单家独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传统饲养向新技术饲料饲养的“三个转变”,取得了饲养规模、配套技术、品种质量、安全水平的“四个提升”。全市粮食和畜牧良种利用率分别达到96%、90%以上。
(四)农业科技服务形式灵活多样。一是干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新技术推广由于受季节及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少,作物种植面积广、养殖户分散的客观条件限制,县、乡两级服务机构为广泛开展新技术推广,采取优先培训基层干部,由基层干部分区包片带领群众种植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既抓住了季节又保证了技术,还有效解决了人员少、技术推广进展缓慢的难题。二是大户带动作用成效显著。通过产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同类产品及技术的产量、质量形成的鲜明对比,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广度进一步加深。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广校、科技示范基地,扎实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增强致富能力。
三、农业科技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几年,依靠项目支持县乡农技中心(区域站)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还是办公等基本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区域站,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不大,专业技术设备基本还是空白,有些检测检验必须依靠市级,有的甚至要依靠省里来完成。有些县农业技术人员的报酬也未得到落
实。
(二)人才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有些地方农技部门都存在编制空缺现象,主要是受到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政策限制,新人进不来,农业科技人员断档较为普遍,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三)科技服务手段落后,创新方式不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合协作不够,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创新不多,仍停留在办班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材料、示范带动等基本层面上,科技推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村一级除一些种养业发达地区成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为会员服务以外,大部分村没有服务网点和信息网络服务。
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尽完善,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一)创新服务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单纯政府型的服务机构和公益性的服务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也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已迫在眉睫。政府要统一规划,科技部门牵头,农、林、水等涉农部门配合,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市场主导经营性服务的科技服务网络,既发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又拓展经营农资企业的参与;既发挥专家型人才的作用,又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要利用政策导向,吸引壮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补充基层科技力量的不足,逐步形成服务主体多形式、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网络建设中,县、乡服务机构建设虽然还很薄弱,但有机构、有人员、有基本的服务设施,而相当一部分村组网络建设还是空白,县、乡服务缺乏承接。为此,要在继续重视加强县乡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主攻点应放在村一级。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的村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支持和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组织与其他人员以自愿联合、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民主管理和平等互助的原则,组建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其他类型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地处偏远或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村组,要扶持发展农资经营户、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联系点,对经营者和种养户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担当起对当地农户的基本生产技术指导,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带动千家万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技术,办好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和“农业科技118”服务热线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专家咨询的服务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员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细胞,他们的活力决定农业科技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切实调整配备好农业科技专业人员,通过内部调整优化人员专业结构,使农技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比例最低达到70%以上。同时要重视补充新鲜血液,在坚持农业科技人员全员聘用制,公开招聘、凡进必考、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等人事制度的前提下,人事部门在制定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计划时,应把农业科技人员列入计划,适当放宽招考条件,把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选拔进农业科技人员队伍。要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鼓励通过自学、进修深造和短期培训等形式,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要重视农业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定向委培等形式,解决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工作绩效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福利补贴挂钩,对有突出贡献者政府应给予重奖。
(四)转变服务方式。要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养殖大户和产业化基地签订技术推广、承包合同,积极探索按合同要求提供规范化的有偿技术服务途径。通过以资金入股、项目技术参股等形式领办创办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机构等经济实体,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回报新机制。通过转变服务方式,促使科技服务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信息、技术、购销一体化综合服务转化,向农科教一体化转化,通过整合资源,引导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协会等途径,提高技术的集成化水平,降低推广成本。
(五)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服务当作公共事业来办,把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逐年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二是积极争取项目,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乡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产业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信息化和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建设上的扶持政策,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鼓
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四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经营为格局的新模式、新机制。
第五篇: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潜心十年,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公司以 “产学研政用”模式为基础,构建农业领域面向农业气象、土壤、植物生理、植物保护等农业生态和食品领域精准农业仪器装备,成为涵盖气象、农业、林业、农产品检测的“大农业”全领域信息化仪器解决方案提供商。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不可分,中国气象局曾提出了《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近年来,更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气象为 “农业两区”服务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在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其中气象试验基地大田固定观测仪器包括建设“三站合一”气象站(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土壤墒情自动观测站)以开展物候期观测,小气候观测(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生长状况、生长量的测定(叶绿素测定仪、叶面积测定仪、植物冠层分析仪等),土壤状况观测和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观测。在农业气象实验室的建设中包括人工气候箱、光和速率仪、土壤养分测定仪、显微镜、叶面积测量仪、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实验观测台等仪器成为必配仪器。
托普仪器作为项目仪器的研发生产单位,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全套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项目》配套仪器,如果贵单位有相关项目,希望给我们一个机会,您可以来电咨询一下,我们可根据您的具体需求,提供配置方案、产品选型及专业采购等服务。
具体可来电咨询:0571-86823770,86056609,86059660
86055117,86054117,85819217
最后,祝愿您和您的亲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