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当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学习型党组织是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基础上,顺应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而提出来的,拥有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与机制,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高校党的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是履行和实现高校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 学习型党组织 党建
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将“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反复强调。2010年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内容、原则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并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因此,在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把学习型组织理论用于党建的实际,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建的新路子,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建设得到持续加强,为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特征
建设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并不是撇开原有的党组织去创造一个新组织,而是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原有的学习理念、行为、制度等进行更新和完善,不断强化其原有的学习机能,并赋予它以新的功能。因此,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除具有一般学习型组织的共性外,还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一)具有更为浓厚的学习欲望
从高校党员个体的自我发展来讲,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教师尤其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与提高的欲望和自我超越的能力,对学习始终充满渴望,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天性与渴望更加凸现出来。因此,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更能尊重每一个党员的自我发展,并将他们的潜质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出来,使每一个党员获取新知识的内在要求和冲动更为强烈,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得自身发展壮大的动力。
(二)具有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高校是最适宜人们从事学习和研究的场所之一。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在为学校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的同时,也为广大党员群众搭建了更广阔、更高效、更便捷的学习的平台。这些年高校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表率,整合校内校外各种学习资源,拓宽学习领域,在党内积极营造浓厚的组织学习环境,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等先进的学习理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规章制度。这些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载体和学习机制等,赋予了高校各级党组织更加完备的学习功能,从而提升了全体党员的学习力。这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校的优势所在,是社会其他组织所不具有的。
(三)具有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
教育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习推动教育创新,把学习作为教育创新的源动力,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就要从传统的、已经习惯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宽广的眼界、开放的胸怀,深刻洞悉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使教育思想和理论与时代同步发展,扫除制约教育创新的观念障碍。因此,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党的各级组织,盘活现有的组织资源,就必须建立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不断在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吸纳新营养,通过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和反馈调节,增强自身的有序性和协调性,达到吐故纳新、建立良性的自我调控能力的目的。现实需要来讲,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更能体现教育创新的思想, 2
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以增强其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其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示范作用,使广大党员干部拥有更高、更强、更持久的创新功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有所发展。
(四)具有更为完善的自我调控功能
从基层党组织的功能结构上来讲,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党建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结构、功能体系和政治作用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有可能造成党员意识的弱化或者扭曲,带来组织活力的衰退,影响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影响党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功能。因此,高校要重新激活党的各级组织,盘活现有的组织资源,就必须建立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不断在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吸纳新营养,通过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和反馈调节,增强自身的有序性和协调性,达到吐故纳新、建立良性的自我调控能力的目的。
二、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必要性
高校党组织顺应形势发展要求,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党组织建设,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区别是有先进理论的武装。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创新力强等优势,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探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对策,传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对建设学习型政党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一个政党、一个组织的先进性和竞争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力上。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可以保证党的教育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能督促师生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上保持先进性,为保持师生党员的 3
先进性提供重要载体;可以引导党员干部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党员以身作则,永葆党员先进性。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教改革发展的需要
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管理,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模式,增强学校竞争力,使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学习、工作本身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认识到每次教育教学活动、每次科研活动都是发挥能力、施展才华的过程。在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适应高教改革发展的需要,为社会输送大量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促进党和国家现阶段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高校党的能力建设的需要
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特征是创新与超越,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确保党组织在管理思想、方法、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
(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形成学校共同愿景的需要
党组织肩负着带领党员和师生员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员教育和群众思想工作,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等重要职责。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将学习经常化、普遍化和制度化,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具备相适应的政治品质、党性修养和道德情操,通过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掌握人类最新文明成果,具备相应的领导、管理和创新能力,改变心智模式,实现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共同愿景。
三、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党组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更好地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 4
步伐、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看,理论武装工作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一)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认识
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还没有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摆到应有位置。个别领导干部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学风不实。有的单位对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抓得比较紧,而忽视或放松对普通党员群众的理论宣传;党政机关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抓得比较紧,而有些基层单位的理论宣传学习却往往流于形式;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重视理论武装工作,而一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抓得相对不够紧。由于条件所限,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困难,也缺乏对理论学习的重视。这些情况和问题的存在,要求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中必须增强说服力,增强针对性、主动性和灵活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让科学理论得到有效传播,真正成为指导实践的武器、发展的灵魂。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形式载体和方法手段有待进一步创新
有的单位在抓理论学习工作时,缺乏行之有效的形式、载体、方法、手段。一些部门和单位在理论宣传学习中,仍在沿袭陈旧落后的运作模式,方式不活、效果不佳,在理论学习上灌输多,缺乏感染力。灌输教育作为传统的理论学习教育方式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思想活跃,社会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灌输学习在理论学习中的作用弱化。而当前普遍的学习方式仍以灌输为主,理论学习缺少知识启迪、文化熏陶,感染力和渗透力不强。方式不多,方法不活,影响学习效果。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际贴得还不够紧
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中,一些部门和单位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有不少收获,但部分党员干部仅仅停留在了解和掌握个别论点、论断上,对整个科学理论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等往往理解把握得不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得不好,有的甚至学用分离、知 5
行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理论研究上重复的问题多,内容上理性的东西多,感性的东西少;纯理论的东西多,实际指导应用的东西少,理论研究通俗化不够,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
四、不断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
坚持运用好过去组织学习的有效做法,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方式。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学习效果。加强和改进务虚研讨,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和改进专题调研,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教育,深入解读国家发展形势和重大方针政策。加强和改进个人自学,引导党员干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和改进专题讲座、报告会、专题电视片、主题教育等学习教育方式,鼓励和支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以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覆盖面和参与度。
(二)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
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运用学习讲坛、读书会、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参观考察等广大党员喜闻乐见的手段,特别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抓手。围绕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的召开,组织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把全党思想及时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围绕“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庆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开展党的历史、新中国历史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等方面的专题学习教育。围绕纪念革命领袖、革命先烈、杰出历史人物等活动,组织学习英烈英模和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思想。围绕我国传统节日,组织学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拓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
充分发挥党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高等学校、社科研 6
究机构以及部门和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努力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充分运用好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引导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学习教育网络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物等网络学习教育平台建设,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四)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
总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学习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考勤、交流、通报等要求,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党组织集体学习制度,领导班子要定期务虚,保证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提高学习质量。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科学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理论培训等,并保证学习的学时量。建立健全党员个人自学制度,明确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强化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激发个人自学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主题教育制度,形成运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制度,通过集体交流、媒体宣传、内参反映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运用于党委和政府决策中。
参考文献
[1]王龙建.对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4):93-96 [2]陈聪诚.创建高校二级学院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07,(1):83-86 [3]徐旻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探索高校党建工作新路[J].中国校外教育,2007,(1):872-873 [4]罗辉钧,张耀武.论学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12):34-35 [5]杨茂椿,陈春生.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若干理论思考[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15 [6]吴旭正.关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9,(12):28-29 8
第二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高等院校的党组织,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思想导向和政治保障。一所合格的高校,不仅要完成教书育人、传承先进文化的基本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高校的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关键课题。
第一,端正态度,克服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认识误区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端正学习态度是基础。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必须落实到基层,每一个党组织都要认真履行组织党员学习的职责。”不断学习,是党组织保持战斗力、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前提。
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均以学习为根本形式。然而,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却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把专业以外的学习当做包袱,尤其是不愿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高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先就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学校党委中心组和领导干部应带头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自觉接受新观念,汲取新知识,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时尚;带头将推进实际工作、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养与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学习中求创新。通过示范表率作用和高效的学习活动,使全体党员树立“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的观念,强化学习意识。
第二,把握方向,发挥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理论优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我党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变,是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不断地把学习优势转化为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治校兴校能力。
在高等院校中,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与培养目标的实现;青年大学生作为教育的接受者,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其自身的成长,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与传播。因此,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党员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思维开阔、吸收新事物快、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把握和应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
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教育师生。充分利用人才、学科优势,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积极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围绕党建一系列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探索,推出更多有分量、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为党建理论研究多做贡献。
第三,创新方法,树立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典型范式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成分日趋多样,深层次矛盾日益累积,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趋向多样,意识形态领域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受其影响,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前途认识逐渐模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高等院校作为社会才智的聚集地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地,理当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学习是为了发展,发展必须要有创新。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实践,才能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首创精神,创新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和渠道;需要结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与理论创新和社会服务紧密起来;需要放眼时代和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做法、新经验,提出新思路、新对策,开创新局面、新气象,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第三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路初探(范文)
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初探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要求。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最基层的党组织,加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必然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在新时期的首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意义、学生党支部新时期建设现状,分析了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建设创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基本途径。
[关键词] 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重要的基石与堡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创建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必然选择
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所谓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指党支部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和创新知识,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并且能够不断创造未来的党组织。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更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学生党员自我成长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文化、新思路、新理念,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党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的组织形式,是高校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及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情况,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党员的学习意识、政治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大学生党员能不断完善自身素养,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掌握新知识,使之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因此,在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建设党的组织的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进步力量,优秀分子,在大学生党支部进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对促进学生党员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大学生迈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打下扎实的理论水平,具有关键作用,这也是学生党员成长的内在要求。
(三)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德育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党建工作担负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党的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高校德育政治工作正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而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德育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至关重要。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2005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这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高校通过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使学生党员队伍的数量大幅提高,质量也得到保障;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学生党支部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明显增强。
(一)学生党员队伍现状
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学生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支持党和政府在重大事件上的决策,能够理智地看待社会问题。在高校党组织把好发展关的前提下,做到党员的质量与数量相统一,而且队伍结构日趋合理。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少数学生虽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思想上并未真正入党以及党员教育方面的缺失等问题。
(二)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
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它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党在高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及其组织管理工作。学生党支部不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在做好发展党员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党组织对于学生支部班子的选拔任用更加严格,而且更加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三、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条件分析
(一)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利条件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推动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近些年,中共中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更加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学生党支部活动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在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越来
越凸显出素质教育的融入。高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普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的完善等都更加丰富了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支部的学习力和凝聚力。
2.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来,我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我党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党员们的开拓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方针政策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应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党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充分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校园文化、网络媒体平台上的优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二)建设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不利因素
1.高校对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对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不够的现象,学习型政党建设落实到学生党支部中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基层党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这对于学习型支部活动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依然单一。许多高校没有改变听讲座、开讨论会的方式,没有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涵融入其中,不能改变其固定的思维模式,一味强化理论灌输让学生党员更加反感,同时也给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埋下隐患。
2.学生党员自身的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当代大学生处于相对安逸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比较严重,政治敏锐度不高。学生党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思想与享乐主义,价值观向利益化方向倾斜,奋斗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为学习型党建工作的贯彻落实增加了难度。
3.发展党员的不均衡性制约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发展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向高年级发展的趋势,低年级的学生党员数量较少。而在党支部占多数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却往往在就业的压力下,更加倾向于为自己找工作或者考研升学等方面的努力,这给学生党支部系列工作带来困难,为数不多的低年级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团结和带动其他同学,导致学生支部组织活动难、发挥作用难。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党支部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而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仅靠少数学生党员的努力是
不够的,它需要全体学生党员的共同努力。
四、创建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基本途径
(一)建章立制,整体推进
规章制度建设是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过程中需要加强建立领导责任制、学习制度、学习激励机制和内部沟通机制。学生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贴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实际,使学习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学习、考核标准的制度,建立相应的学习激励机制,可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沟通是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联系纽带,建立和谐的交流平台和交流制度,可以培养和增强支部成员之间、大学生党员和群众同学之间内外和谐一致的先进集体和优良团队。
(二)加强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搞好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组织保障。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要重点关注三支核心队伍,即支部的支部委员、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党支部的支部委员作为大学生党支部的领头羊,在支部工作中处处发挥标杆和示范作用。党员是党支部的主体,不仅在广大青年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而且要广泛联系广大青年学生,所以党员素质高低也决定了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入党积极分子来自于青年团员,他们是党组织的坚强后备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这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党支部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三)完善组织结构建设
大学生党支部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班级和专业,为了更好地开展支部工作,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大学生党员的兴趣特长以及支部的建设目标,在支部内建立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的党小组,如以党章、党史学习为任务的学习小组,以开展活动为中心的支部活动小组,以宣传党建工作的宣传小组等,这种立体式、网格化的组织结构,不仅扩大了信息的容量,而且能组建起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库,从而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四)转变学习方式,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首先,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全方位学习的理念。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党员持续学习、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提供平台,使学习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只有在全体大学生党员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才能使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学习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是凝聚力量的主要源泉。通过团队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凝聚支部成员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
力。
其次,要转变学习方式。随着时代发展和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信息多元化、载体多样化、教育技术日益先进、学习资源丰富多彩,需要大学生党支部改变原有的学习内容、方法、机制,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学习活动载体和手段,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党员素质。
再次,要拓宽组织学习领域。一方面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党员都有专业学习的背景和专业实践的需要,所以,应以专业学习为依托,拓展视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大学生党员培养成走在时代前列的复合型人才。
(五)与时俱进,丰富组织生活
支部组织生活是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重要途径。支部通过开展丰富的组织生活,能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大学生党支部的学习能力。而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充满激情、时代气息浓厚的一代,所以,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简单地读读书、开开会,而要充分利用学习活动载体和手段,开展符合时代特点、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如通过个人学习、团队学习、专题学习、社会调研、考察实践、搭建互动平台、树立典型等组织活动形式。
(六)建立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
学生党支部要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建立适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以实现共同愿景为目标,建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考评机制,体现约束激励。并能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学生党支部内部营造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艳.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常晗.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管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3).[4] 李淑艳.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途径的思考 [J].中国林业教育,2009,(3)
[3]崔峰.关于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4]陈茵茵.试论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J].科教导刊,2010(10).
第四篇: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温景文 王淑娟
2012-12-05 10:36:15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11月21日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如何深化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大问题的系统认识与思考,对推动并真正实现高校的使命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围绕“为什么”,深化对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大意义的认识
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要认识它的意义所在,解决好“为什么”的问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可以从多种角度认识,就高校而言,其意义就在于体现党对高校的科学领导。
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看,高校只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转型、适应党的执政方式的科学化转变、适应党对高校领导方式的转变,谋划并完善治校方略,履行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各项职能。从促进高校实现内部科学化治理上看,高校只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在目前我国大学内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制度框架下,有效确定其中的四种权力及其运行机制,真正提高高校党的领导力。从肩负传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功能看,高校只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使党组织和党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传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使高校真正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和源头,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从引领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看,现在的大学生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只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学习型社会要求培养人、塑造人,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发展要求,确保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从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看,高校只有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有效架起党联系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的重要桥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造就出真正的未来马克思主义者。
围绕“是什么”,厘清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内涵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最基本的是弄清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高校应从教学、研究、服务、文化等特殊职能方面,深化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内涵建设的新认识。包括对传统与现代学习理念的新认识,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理念。重在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内在规律、目标使命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培育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对学习内容的新认识,从注重业务、专业学习到政治、业务、教育管理的综合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一般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政治信仰、政治追求的鲜明性。高校是具有特殊职业属性的群体,必须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对政治、业务、教育管理等综合学习的科学规划和全面整合;对学习形式的新认识,从关注个体到关注团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团队学习,主要目的是不断提高集体和个人的学习力。高校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充分考虑高校党员干部的职业背景、知识结构、学术科研特点,把学习的普遍性要求与特殊性要求结合起来;对学风的新认识,摆脱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不良学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致力于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发展建设的全过程,形成带着问题学、带着使命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良学风。
围绕“做什么”,明确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任务
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要促进自身发展,又要实现对全社会的示范与引领。遵循中央对学习型组织建设要“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于创新精神”的总要求,要在推进党建理论传播与创新、教育科学理论的转化与创新方面实现示范引领。按照中央强调的:“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全社会率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科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在科学审视国内外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和背景下,对高校科学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作出准确判断,努力成为国际化教育环境中的参与者和竞争者;在把握规律方面,重点把握建设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视野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视野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规律,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高校党建及历史发展中从未遇到的难题,用高校发展的新经验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围绕“怎么做”,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创新
高校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富于创新性、实践性。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制定科学的学习规划。成立校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规划领导组织,并制定总体建设规划、阶段性工作方案和学习指南,同时要建立涵盖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教育科学理论、学科专业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五位一体”的系统化的学习内容与体系。另一方面要建设科学的学习模式与管理机制。包括建设目标:构建以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为龙头、体现高校特色的各类学习团队,形成学习、研
究、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学习机制和氛围;建设思路:发挥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的带头引领作用,突出高校特点,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学习为重点,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出成果、见成效为目的,全面规划,系统设计,统筹兼顾,分层分类指导,逐年推进,形成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重点任务:建立以校、院系两级理论中心组为龙头的项目制专题学习机制与制度,组建分工负责的各类学习型团队,组织互动式、体验式、团队式学习并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与载体,建立领导、协调、目标管理与考核评价及学习成果转化机制。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学院)
第五篇:马新发:关于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马新发:关于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4日 08时34分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马新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高等学校各级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校又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和显著特征的教育教学阵地。因此,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一、科学理论武装。按照科学理论武装的要求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校党员师生头脑、指导实践。要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等形式,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学习制度、党员教育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当前特别是要深入总结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经验,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把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具有世界眼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同时也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在新的起点上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成果。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树立开放的理念、包容的心胸、开拓的视野,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熟的管理方式,参与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三、善于把握规律。建设学习型高校党组织,一方面要适应高校办学方式、管理模式以及师生生活方式的变化,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党员管理教育模式,在学习中不断深化对高校党组织建设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促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在学习中不断加深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四、富有创新精神。建设学习型高校党组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使党的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更好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如通过实施党建创新工程,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网络技术开展党员教育、干部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建论坛等,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切实增强党的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深入探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党建工作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及时总结高校党的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办法,为高校改革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理念。高校作为高知识群体和高水平知识创新活动密集的领域,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但面对知识更新大大加快的新形势,如果不加强学习,同样也会落后于时代。因此,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首先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倡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全员学习、自觉学习的理念,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团队学习、相互学习的理念,充分调动党员干部融入团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习优势、智能优势;树立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理念,以兴趣领着学,带着问题学,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二,探索与组织特征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与其他领域相比,高校的党员构成和党组织设置方式有着自身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党员队伍受教育程度较高,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党组织设置较为灵活多样,这就内在要求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改造,形成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征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讲坛、论坛等阵地,营造深入思考、相互探讨的氛围;推行“开放式学习”,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等手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学习中的作用;倡导“全面性学习”,既抓住学习重点又注意拓展学习领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论,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的基础上,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本专业和本职工作所必须的新知识、新技能。
其三,建立与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学习制度。近年来,高校在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活动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形成了许多好的制度。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要在深入总结的基础上,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长效化、规范化。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及督查,把对学习的考核结果纳入党员、领导干部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班子建设目标管理体系,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形成符合高校党组织特点和党员实际的学习考核机制,从而确保学习型党组织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系四川外语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