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吉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1999年11月27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三次会议通过
1999年11月27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
号公告公布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司法鉴定工作,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法对案件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并作出结论的活动。
司法鉴定包括司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物证技术鉴定、司法会计鉴定,诉讼中涉及的产品质量、建筑工程、资产评估、价格、知识产权鉴定,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以下简称司法机关)认为诉讼中应当进行的其他鉴定。第三条 司法鉴定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
第四条 司法鉴定实行回避、保密、时限、错鉴追究制度。
第五条 司法鉴定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办法。
第六条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法独立进行司法鉴定,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第七条 凡持有司法鉴定相关资料的部门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向鉴定机构提供该资料并保证其真实性。
第二章 鉴定机构
第八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是县以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的鉴定机构。人民法院的鉴定机构负责审判、执行过程中各类案件涉及的鉴定。
人民检察院的鉴定机构负责刑事自侦案件,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案件中涉及的鉴定。
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负责刑事侦查、治安行政案件中涉及的鉴定,以及其他司法机关委托的物证技术鉴定。
第九条 社会专业鉴定机构是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设立的行业鉴定机构。
法律、法规已明确授予司法鉴定权的社会专业鉴定机构从事司法鉴定活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其他社会专业鉴定机构从事司法鉴定活动,需向本行政区域市(州)司法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由省司法行政部门确认其司法鉴定资格。省司法行政部门可以直接受理不属于市(州)管辖范围的社会专业鉴定机构的申请。
第十条 省、市(州)司法行政部门要定期对由省司法行政部门确认司法鉴定资格的社会专业鉴定机构进行资质考核。不符合条件的,由省司法行政部门取消其司法鉴定资格。
第十一条 省政府指定医院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负责刑事案件中人身伤害医学鉴定有争议的重新鉴定、精神病的医学鉴定,以及为罪犯保外就医开具医学证明的医院。
第十二条 省、市(州)设立司法鉴定委员会,由省、市(州)人民政府负责组建。司法鉴定委员会由本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司法鉴定专家组成。司法鉴定委员会按照行业设若干专家鉴定组。
司法鉴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
第十三条 司法鉴定委员会的职责:
(一)监督、指导、协调司法鉴定工作;
(二)组织制订司法鉴定业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三)对有异议的保外就医医学证明进行审查复核;
(四)组织本行政区域的国家权力机关交办或者司法机关委托的重大、疑难案件的终局鉴定。
第十四条 鉴定机构不得超出各自职责范围从事司法鉴定,不得从事与自身技术能力不相称的司法鉴定活动。
第三章 鉴定人
第十五条 鉴定人分为资格型鉴定人和授权型鉴定人。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社会专业鉴定机构、省政府指定医院的鉴定人和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组的鉴定人,为资格型鉴定人。
鉴定机构以外,受司法机关临时聘请或者委托就案件中的某一专门性问题进行司法鉴定的人,为授权型鉴定人。
第十六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的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由本系统省级司法机关考核合格,确认其司法鉴定资格:
(一)具有司法鉴定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二年以上的;
(二)具有司法鉴定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三年以上的;
(三)具有其他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五年以上的。
第十七条 社会专业鉴定机构、省政府指定医院的人员和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组的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经所在部门推荐、主管部门审核,由省司法行政部门确认其司法鉴定资格:
(一)具有所从事行业执业资格的;
(二)具有所从事行业高级职称的;(三)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专门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五年以上的。
第十八条 授权型鉴定人由司法机关比照第十七条所列条件临时授权确认其司法鉴定资格,委托的鉴定事项完成后,其司法鉴定资格终止。
第十九条 鉴定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要求委托人无偿提供鉴定所需的资料和必要条件;
(二)根据鉴定工作需要,进行勘验、检查和询问;
(三)对不合法、不具备鉴定条件或者超出自身职责范围、鉴定能力的案件拒绝鉴定;
(四)共同鉴定时,可以保留不同鉴定意见;
(五)对侵犯鉴定人独立鉴定权的行为提出控告;
(六)按规定取得鉴定报酬;
(七)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条 鉴定人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法鉴定和按期完成鉴定;
(二)对鉴定结论负责;
(三)依法出庭作证;
(四)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当事人隐私保密;
(五)依法回避;
(六)妥善保管送鉴的检材、样本和资料;
(七)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鉴定人或者当事人申请,由鉴定人所在鉴定机构负责人决定,鉴定人应当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五)是本案办案人近亲属或者与本案办案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第四章 鉴定程序
第二十二条 司法鉴定可以由司法机关依法自行决定进行,也可以由当事人、律师、诉讼代理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委托鉴定机构鉴定。
鉴定申请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第二十三条 司法机关决定不予鉴定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鉴定申请人说明理由。申请人不服的,可以向其上级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十日内作出答复。
第二十四条 需要委托省政府指定医院进行鉴定的,由司法机关鉴定机构委托。
省政府指定医院出具人身伤害医学鉴定后,司法机关鉴定机构或者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法医学专门问题的鉴定。
第二十五条 司法机关需要委托社会专业鉴定机构鉴定的,由其内设的鉴定机构委托,办案部门不得自行委托。
第二十六条 司法鉴定的受理,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查验鉴定委托书;
(二)听取委托机关或者委托人介绍与鉴定有关的情况和鉴定要求;
(三)审查、核对送鉴的检材、样本和资料;
(四)决定受理的,填写司法鉴定受案登记表。
第二十七条 司法鉴定需要损毁、用尽检材的,应当征得委托人书面同意。
第二十八条 司法鉴定运用标准化检验技术的,应当按照现行的技术标准进行。司法鉴定采用仪器设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质量认证,方可出具鉴定有关数据。
第二十九条 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时,应当根据鉴定工作需要确定鉴定人人数,但至少不得少于两人。对女性进行身体检查时,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第三十条 鉴定人在司法鉴定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经所在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中止鉴定:
(一)在鉴定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
(二)确需补充鉴定资料而无法补充的;
(三)被鉴定人不配合的;
(四)委托鉴定的司法机关或者鉴定申请人要求中止鉴定的。
第三十一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不得联合鉴定。确有必要需聘请其他司法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参与鉴定的,须征得鉴定参与人所在单位的同意。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律师、诉讼代理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提出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申请,由司法机关决定。司法机关决定不予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说明理由。申请人不服的,可以向其上级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十日内作出答复。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机关应当决定进行补充鉴定:
(一)发现新的相关鉴定资料;
(二)原鉴定项目有遗漏;
(三)其他需要补充鉴定的情况。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机关应当决定进行重新鉴定:
(一)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司法鉴定资格的;
(二)送鉴资料失实或者虚假的;
(三)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
(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鉴定结论不正确的。
重新鉴定不得由原鉴定人进行。
第三十五条 省政府指定医院出具的鉴定结论需要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司法机关只能另行委托省政府指定的其他医院进行。
第三十六条 同一案件出现两个不同鉴定结论需要重新鉴定的,由司法机关委托市(州)或者省司法鉴定委员会鉴定。
侦查工作涉及的特殊专门性问题需要重新鉴定的,不受上款规定限制。
第三十七条 司法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司法鉴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终局鉴定。
第三十八条 本省技术力量无法解决或者因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委托省外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的,由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并征得本系统省级司法机关的同意,报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审批。
侦查工作涉及的专门性问题,需要赴省外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不受上款规定限制。
第三十九条 司法鉴定费用的收取应当依法进行。
第五章 鉴定文书
第四十条 司法鉴定结束后,应当出具鉴定结论,制作相应的鉴定文书。
第四十一条 制作鉴定文书,应当严格执行各自行业规定的鉴定文书标准。
鉴定文书应当做到文字简练、描述准确、内容全面、论证充分、结论明确,并按照需要附图片、照片和说明。
鉴定文书不得使用方言和土语,不得涉及国家机密和不宜公开的侦查手段,不得涉及鉴定的专门性问题以外的内容。
第四十二条 鉴定文书形成后,鉴定人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以鉴定机构名义出具的鉴定文书,应当加盖司法鉴定专用印章。
第四十三条 鉴定机构应当对司法鉴定中涉及的各类鉴定资料及鉴定文书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检验(查)鉴定档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社会专业鉴定机构擅自进行司法鉴定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其撤销司法鉴定结论、返还鉴定费用;拒不执行的,司法行政部门除责令其撤销司法鉴定结论、返还鉴定费用外,可视情节处以鉴定费用一至三倍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司法机关鉴定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由其所在司法机关责令其撤销司法鉴定结论、返还鉴定费用,并按照违法办案责任追究办法追究其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社会专业鉴定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其撤销司法鉴定结论、返还鉴定费用;拒不执行的,司法行政部门除责令其撤销司法鉴定结论、返还鉴定费用外,可视情节处以鉴定费用一至三倍的罚款,取消其司法鉴定资格,并责成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省政府指定医院、司法鉴定委员会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由省人民政府责令其撤销司法鉴定结论,返还鉴定费用,并追究其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十六条 鉴定人作出错误鉴定,应当返还鉴定报酬,并依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鉴定人违反司法鉴定程序、操作规程或者工作不负责任导致司法鉴定结论明显错误的,由其所在机关或单位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后果严重的,取消其司法鉴定资格;
(二)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取消其司法鉴定资格。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鉴定人依法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或者对送鉴的检材、样本和资料管理不善,致使其损毁、灭失、无法鉴定的,或者不履行保密义务的,由其所在机关或者单位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司法鉴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对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行政复议的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吉林省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吉林省司法医学鉴定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司法鉴定管理
议司法鉴定工作
检察机关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需要对侦查中的鉴定结论进行审查、确认或重新鉴定,且检察机关侦查部门还担负着一部分案件的侦查工作,在侦查过程中,鉴定是调查取证的重要手段,是准确、及时查明案件的重要保障。所以,做好检察机关的司法鉴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检察技术部门按照上级对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履行职能,为检察机关业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全体检察技术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兢兢业业,勤奋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打击刑事犯罪、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实施法律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困难
(一)鉴定门类不完整,制约检察技术工作整体发展。我检察技术部门虽设有法医类鉴定,但仅包括法医病理鉴定和法医临床鉴定,而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医毒物鉴定不涉及;虽设有物证类鉴定,但仅包括文书鉴定和痕迹鉴定,而不涉及微量鉴定;设置了司法会计、心理测试等技术门类,却还没有声像资料鉴定这个门类。技术门类不完整,严重制约了检察技术工作在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司法鉴定人员整体素质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期待、执法新要求还有差距。
一些鉴定门类还缺乏具备相关鉴定资格的技术人才。以中江县院为例,虽有文痕检、法医、司法会计等技术门类,但取得鉴定资格的技术人员仅有1人。虽新招录了一批技术人员,年轻人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短时间内难以获得鉴定资格,办理案件很多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同时检察机关对技术人员也没有健全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没有相应的鼓励机制,影响了鉴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鉴定人员技术能力难以得到提高,难以满足执法要求。
(三)司法鉴定工作受硬件条件的制约。仪器设备是用于检验鉴定必要的技术手段,有些鉴定业务类别比如法医物证、毒物毒品检验、微量物证检验、文件检验、声纹鉴定以及电子证据检验,必须依靠专业性比较强的技术设备,得出定性结论和定量的数据,供司法鉴定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越是大的城市,需要技术鉴定的案件往往越多,案情常常更复杂,需要依赖的仪器设备更多。而这些设施花费比较大,司法鉴定业务经费在财政方面难以得到充分支持和保障,无法配备充足的设备,办理案件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二、发展我市司法鉴定事业的主要对策和几点建议
(一)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1、人才“引进来”,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司法鉴定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鉴定人是以专家身份提供证据,为保障司法鉴定意见客观、准确、公正,鉴定人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执业道德和鉴定的法律意识。
采取公招、选调、聘用等方式,积极引进技术人才,注重利用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检察技术专业指导小组以及检察技术人才库 的专家资源。做好人才储备,为司法鉴定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2、人才“育出来”,加强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各级院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人业务技能和司法鉴定公信力。司法鉴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很难形成鉴定人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不仅要从外引进相关技术人才,还要注重培养现有的技术人才。鼓励司法鉴定人自学先进的技术,同时统一组织对检察技术人员进行高层次的培训,例如:组织各技术门类研讨会、聘请社会鉴定机构的专家讲座、典型案例分析等。
3、人才“走出去”,整合不同侦查机关的技术人员资源,提升检察技术工作整体能力。鉴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技术要求很高的活动,不同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由于在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差异,技术特长都不一样,如公安部门的鉴定机构对弹痕、毒物等方面的鉴定能力很强。遇到相关案件,检察技术人员主动走出去,联合公安机关技术人员,共同完
成检验鉴定工作,保障案件质量。
(二)建立物质条件保障机制
1、加强司法鉴定实验室的建设,改善行业技术条件,提高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水平和资信能力。建议有关领导从长远着眼、从大局出发、从速解决司法鉴定管理中物力、财力上存在的问题,增加专项资金,配备仪器设备,为推进市一级的依法行政工作努力奠定基础。鼓励有条件的鉴定机构加快鉴定设备的更新换代,更多第采用新产品、新设备开展鉴定工作。
2、整合技术装备资源,改善行业的装备条件,提高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水平和资信能力。检察技术工作中的某些技术门类需要投入价值较高的技术装备,基层院广泛配备将造成资源浪费。为避免盲目甚至低水平设置鉴定机构,由上级院统一配备,基层院共同利用,在遇到涉及难度较大或涉及新领域、新技术的专门问题,上下级院互动,下级院可以依托上级院的技术力量,技术设备。
(三)建立案件质量管理机制
1、强化对鉴定人的监督,建立健全的鉴定人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系统的考核制度,是不断提高鉴定人员技术水平,使鉴定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严格按照高检院核准的人员名册和从业范围开展检验鉴定工作,坚决杜绝检察技术人员在社会鉴定机构兼职从事鉴定业务,加强对挂
靠鉴定人、助理鉴定人的监督管理,防止主体不适格,超范围鉴定等问题发生。建立司法鉴定职业活动监督、检查和评价制度。
2、强化对鉴定机构的监督,建立司法鉴定机构内部规范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检验鉴定工作,坚决杜绝鉴定机构擅自增加鉴定业务或者扩大受理鉴定业务范围。
3、强化对案件质量的监督,建立案件质量控制体系。鉴定结论直接决定案件的定性,设计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和身价姓名。司法鉴定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大局和检察机关的形象,关系到司法公正,社会的公平及和谐稳定。建立案件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好案件质量关。
第三篇:2011年吉林省司法鉴定工作要点
2011年吉林省司法鉴定工作要点
2011年司法鉴定工作总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吴爱英部长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进义厅长在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的工作任务,紧紧围绕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实施“富民强省”等重点工作,努力建设符合吉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司法鉴定服务体系,加强司法鉴定执业监督,规范执业行为;加强司法鉴定服务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司法鉴定两支队伍素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开展行业党建工作。为保障司法公正,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全年要做好下列十一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执业监督,保证鉴定质量维护执业秩序
1、根据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一次司法鉴定执业活动大检查。对不合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法进行处理,维护正常执业秩序。
2、根据“能力验证”、“司法鉴定服务质量评查”和“司法鉴定执业活动大检查”的情况,对鉴定能力较差、鉴定水平不高、执业行为不规范的司法鉴定机构,加大监督指导力度,敦促其限期改正,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要求,劝其退出,保证司法鉴定执业质量。
3、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办法》。探索 1
行政处罚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惩戒机制,提高投诉处理效能。
4、认真执行《司法鉴定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加强对重大案件的指导、督查力度,保证重大案件的鉴定质量。
二、加强司法鉴定服务领域开拓,充分发挥司法鉴定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作用
5、继续贯彻落实《吉林省司法厅关于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意见》(吉发[2010]5号文件),组织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积极配合人民调解组织,在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工伤赔偿、农民维权等领域,充分运用司法鉴定特殊作用,界定双方当事人的责任,从而达到化解矛盾纠纷目的。并努力探索与调解机构建立起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常态化配合衔接机制。
6、贯彻落实《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关于开展“幸福尊严法律援助应援尽援”活动实施方案》,公开司法鉴定援助电话,完善司法鉴定援助工作制度,对具备司法鉴定援助条件的案件,由市州司法局指定、监督、指导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做到应援尽援。
三、加强司法鉴定培训,提高司法鉴定人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7、举办法医转岗培训班、司法鉴定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初任培训班,采取多种形式对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进行培训,不断增强司法鉴定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
8、举办司法鉴定管理人员培训班,请部局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讲座,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开展行业党建工作
9、组建两级司法鉴定协会纪律委员会,制定《司法鉴定行业惩戒办法》,开展行业惩戒工作。建立司法协会法律顾问制度,以市(州)司法鉴定协会的名义聘请若干名律师担任协会法律顾问,为协会处理行业惩戒、重大案件指导和其他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供服务,保证协会依法办事。
10、加强司法鉴定专业委员会建设,吸收相关部门、相关领域的非执业人专家进入专业委员会,研究制定专业委员会工作制度,保证专业委员会在教育培训、技术指导和鉴定仲裁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1、开展司法鉴定行业党的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司法鉴定协会党组织,对于独立设立或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司法鉴定机构,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创新司法鉴定行业党建工作机制,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司法鉴定行业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司法鉴定机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司法鉴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篇:司法鉴定机构管理
司法鉴定机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
第95号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六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批准,于2005年9月30日公布实施,2000年8月14日公布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62号)同时废止,司法鉴定机构管理。
部长吴爱英
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适应司法机关和公民、组织的诉讼需要,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司法鉴定机构从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二条规定的司法鉴定业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司法鉴定机构是指从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二条规定的司法鉴定业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司法鉴定机构是司法鉴定人的执业机构,应当具备本办法规定的条件,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在登记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内,开展司法鉴定活动。
第四条司法鉴定管理实行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及其司法鉴定活动依法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司法鉴定行业协会依法进行自律管理。
第五条全国实行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人审核登记、名册编制和名册公告制度。
第六条司法鉴定机构的发展应当符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有序发展的要求。
第七条司法鉴定机构开展司法鉴定活动应当遵循合法、中立、规范、及时的原则。
第八条司法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组织所属的司法鉴定人开展司法鉴定活动,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执行统一的司法鉴定实施程序、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
百分网第二章主管机关
第九条司-法-部负责全国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全国司法鉴定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
(二)指导和监督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的审核登记、名册编制和名册公告工作;
(三)制定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资质管理评估制度和司法鉴定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并指导实施;
(四)组织制定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实施程序、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等司法鉴定技术管理制度并指导实施;
(五)指导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引进与推广,组织司法鉴定业务的中外交流与合作;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省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本行政区域司法鉴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司法鉴定机构的审核登记、名册编制和名册公告工作;
(三)负责司法鉴定机构资质管理评估和司法鉴定质量管理评估工作;
(四)负责对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五)负责对司法鉴定机构违法违纪的执业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六)组织司法鉴定科学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协助办理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有关工作。
第十二条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监督指导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依法开展活动。
百分网第三章申请登记
第十三条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事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鉴定机构负责人、资金数额、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司法鉴定人、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等。
第十四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
(二)有不少于2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
(三)有明确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四)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必需的仪器、设备;
(五)有在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
(六)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3名以上司法鉴定人。
第十五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申请表;
(二)证明申请者身份的相关文件;
(三)住所证明和资金证明;
(四)相关的行业资格、资质证明;
(五)仪器、设备说明及所有权凭证;
(六)检测实验室相关资料;
(七)司法鉴定人申请执业的相关材料;
(八)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材料;
(九)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负责。
第十六条申请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除应当提交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申请材料外,还应当提交司法鉴定机构章程,按照司法鉴定机构名称管理的有关规定向司法行政机关报核其机构名称。
第十七条司法鉴定机构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的,分支机构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并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后,方可依法开展司法鉴定活动。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的,除应当经拟设分支机构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外,还应当报经司法鉴定机构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意。
第十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参加司法鉴定执业责任保险或者建立执业风险金制度,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机构管理》。
百分网第四章审核登记
第十九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行政机关不予受理,并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一)法定代表人或者鉴定机构负责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公职处分的;
(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条司法行政机关决定受理申请的,应当出具受理决定书,并按照法定的时限和程序完成审核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对申请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必需的仪器、设备和检测实验室进行评审,评审的时间不计入审核时限。
第二十一条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颁发《司法鉴定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司法鉴定许可证》是司法鉴定机构的执业凭证,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持有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准予登记的决定及《司法鉴定许可证》,方可依法开展司法鉴定活动。
《司法鉴定许可证》由司-法-部统一监制,分为正本和副本。《司法鉴定许可证》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为5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
《司法鉴定许可证》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机构名称;
(二)机构住所;
(三)法定代表人或者鉴定机构负责人姓名;
(四)资金数额;
(五)业务范围;
(六)使用期限;
(七)颁证机关和颁证时间;
(八)证书号码。
第二十三条司法鉴定资源不足的地区,司法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审核登记司法鉴定机构。招标的具体程序、时限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百分网第五章变更、延续和注销
第二十四条司法鉴定机构要求变更有关登记事项的,应当及时向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经审核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五条司法鉴定机构变更后的登记事项,应当在《司法鉴定许可证》副本上注明。在《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内获准变更的事项,使用期限应当与《司法鉴定许可证》的使用期限相一致。
第二十六条《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届满后,需要延续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使用期限届满30日前,向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审核办理。延续的条件和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按照本办法第三章申请登记的有关规定执行。
不申请延续的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届满后,由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二十七条司法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负责登记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一)依法申请终止司法鉴定活动的;
(二)自愿解散或者停业的;
(三)登记事项发生变化,不符合设立条件的;
(四)《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届满未申请延续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百分网第六章名册编制和公告
第二十八条凡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人,必须统一编入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并公告。
第二十九条省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报司-法-部备案后,在本行政区域内每年公告一次。司-法-部负责汇总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编制的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在全国范围内每5年公告一次。
未经司-法-部批准,其他部门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名义编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或者类似名册。
第三十条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分为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版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公告,纸质版由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司法鉴定机构在有关媒体上公告并正式出版。
第三十一条司法机关和公民、组织可以委托列入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的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在诉讼活动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二条所规定的鉴定事项发生争议,需要鉴定的,司法机关和公民、组织应当委托列入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的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第三十二条编制、公告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的具体程序、内容和格式由司-法-部另行制定。
百分网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统一部署,依法对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司法鉴定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第三十四条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就下列事项,对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二)遵守司法鉴定程序、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的情况;
(三)所属司法鉴定人执业的情况;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查阅或者要求司法鉴定机构报送有关材料。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三十六条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司法鉴定机构的正常业务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司法鉴定机构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第三十七条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资质评估,对司法鉴定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百分网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登记,从事已纳入本办法调整范围司法鉴定业务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停止司法鉴定活动,并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
第三十九条司法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
(一)超出登记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开展司法鉴定活动的;
(二)未经依法登记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三)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
(四)出借《司法鉴定许可证》的;
(五)组织未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的人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司法鉴定委托的;
(七)违反司法鉴定收费管理办法的;
(八)支付回扣、介绍费,进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行为的;
(九)拒绝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检查或者向其提供虚假材料的;
(十)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条司法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3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处罚;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一)因严重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二)具有本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登记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条司法鉴定机构在开展司法鉴定活动中因违法和过错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按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司法鉴定机构对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百分网第九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所称司法鉴定机构不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七条规定的鉴定机构。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0年8月14日公布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62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XX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总结
XX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总结
XX年,我局司法鉴定管理处深入贯彻全国人大《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和《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坚持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提升管理水平。以规范管理和基础建设为重点,加强沟通协调,加大管理力度,促进司法鉴定步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轨道。
一、基本情况
截至XX年1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的7家司法鉴定机构,共有执业鉴定人95名,比去年增加了10名,鉴定人助理28名,比去年增加了10名。全市7家鉴定机构共已办结的鉴定案件5149件。全市的业务收费总额是896.5万多元。
二、主要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指导认证认可工作。我局将认证认可作为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司法鉴定的目标考核,积极推进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工作。认真组织司法鉴定机构管理人员和司法鉴定人学习认证认可知识,研究相关政策,提高司法鉴定人员对认证认可工作的认识。市局按照鉴定机构的规模和业务量大小,分类指导,分批、分期做好认证认可申报工作。指导鉴定机构了解和掌握认证认可 适用规范以及操作要求,改善鉴定技术条件,鼓励由高等院校设立的、基础好的鉴定机构申报国家级资质认定和认可;引导中等规模鉴定机构申报省级资质认定;帮助规模小的鉴定机构通过鉴定能力验证,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创造申报省级资质认定条件。截至目前,XX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检查机构认可、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四类司法鉴定项目评审。这是我省第一家通过国家级的 “三合一”评审的司法鉴定机构。XX律证司法鉴定所、XX康宁司法鉴定所已通过省级计量认证,XX东海司法鉴定所已申报评审,其他鉴定机构也纷纷启动认证认可工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引进鉴定人才,加大资金投入,配置先进仪器设备,改善执业条件。
深入监管,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行为。我局根据去年制订的《XX市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日常监督管理办法和《XX市司法局司法鉴定工作百分制考核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对各司法鉴定机构的执业进行具体监管。并要求各机构认真贯彻省厅下发的司法鉴定机构受理委托规则,以现场检查或抽查卷宗的形式监督各机构对该规则的执行情况。今年三月,省厅下发了《关于建立司法鉴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通知》,我局要求各机构确定重大事项报告第一责任人,及时上报重大事项。同时,我局对各机构上报的重大事项,比如不同的鉴定机构对同一鉴定事项鉴定结论相差两级以上 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咨询有关专家,查询有关资料,使重大事项得以妥善处理。对于涉及到其他地市鉴定机构的案件,上报省厅请示,工作态度严谨,得到省厅领导的肯定。
全面管理,建立司法鉴定信息系统。针对司法鉴定管理人员对各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人具体信息了解不够全面,不够详细,各机构对执业许可申请不及时等问题,市局于今年初研制开发了司法鉴定人信息管理系统,将全市各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的详细信息输入管理系统,便于统计鉴定人的鉴定类别、职称等级、继续教育完成情况等,并增加了提醒功能,在执业证有效期限届满40天前系统会自动提醒工作人员,通知机构着手准备延续申请材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该系统的建立,可以完善原有的司法鉴定人诚信档案,让纸质的诚信档案变成电子版的诚信档案,内容更新更及时,涉及面更广。市局所开发的这套信息管理系统比省厅刚刚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更经济、更实用、更省空间。
积极组织,抓好继续教育工作。按照《司法鉴定人教育培训规定》和省厅《关于做好XX司法鉴定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局分阶段组织司法鉴定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确保每位鉴定人每年继续教育达40个学时以上。三月份,组织鉴定人参加在XX大学举办的全市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培训,11月19日 组织全体司法鉴定人和助理 参加在顺生大酒店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为办好这次培训班,管理处经过周密的安排,邀请法律专家讲解司法鉴定相关法律、法规。另外,市局还先后六次组织司法鉴定人参加省厅举办的培训班。为严肃司法鉴定教育培训纪律,市局对去年6位鉴定人未完成继续教育学时任务,进行了通报批评,要求其做出书面承诺,保证完成XX年的继续教育学分任务并补上XX的学分,否则,市局将建议省厅不再将其便如司法鉴定人名册。
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为了深入了解司法鉴定机构的实际情况,全面把握全市司法鉴定的现状,今年初,市局开创性地开展了下派工作人员蹲点调研活动。针对各机构的特点,工作人员设计不同的调研提纲,为以后的管理提供依据。蹲点回来后,工作人员分别对调研进行思考、分析、总结,写出调研报告。提出各个机构值得肯定的地方及不足之处,特别对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思考。通过蹲点调研,管理人员既进一步了解了鉴定业务,为加强平时的监管打下基础;同时,也宣传了司法鉴定政策法规,指导司法鉴定机构规范执业。
高度重视,加大投诉查处力度。市局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根据司法部出台的《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办法》,落实对投诉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有诉必查”的社会承诺。加大对投诉件的查处力度,设专人处理司法鉴定信 访工作。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来信、来电超30人次,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认真聆听、耐心劝导、详细解答、机制调解,将绝大多数投诉件成功化解。最终只受理了1件投诉案件,由于案情复杂,投诉人性格偏执,致使工作人员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人员细心研究案卷,咨询有关专家,查询相关资料,设计谈话笔录内容,耐心劝导投诉人,确保投诉件得到公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