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实施《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04:4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实施《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实施《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通知》。

第一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实施《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通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京地税法„2010‟64号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实施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通知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1号,以下简称“•规则‣”)已经公布,并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地税系统行政复议机关及其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开展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依照执行。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新•规则‣在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的定位、办理程序、工作要求等方面均有重大变化。各级税务机关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规则‣内容,充分 认识到进一步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新形势下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责任,要切实增强做好税务行政复议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应切实提高对复议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听取行政复议工作汇报,研究重大疑难案件,解决行政复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支持和督促行政复议工作机构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三、采取措施,有效落实。各级税务机关应结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行政复议工作的意见‣(京政发„2007‟5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意见‣(京政发„2007‟29号)、•北京市行政复议听证规则‣(京政法制发„2009‟51号)、•北京市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听取典型案例评析制度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规定‣等文件规定,切实采取措施,有效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和市政府关于行政复议的各项工作要求,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推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四、健全机构,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行政复议人才的培养,保证行政复议案件至少有2人承办,使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配备与所承担的行政复议工作相适应。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 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学习法律和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

市局将于近期另行下发重新修订的税务行政复议文书样式。

附件: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二○一○年三月二十四日附件:

国家税务总局令

第21号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已经2009年12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第2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

二○一○年二月十日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作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 行政复议,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事项,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机关),指依法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税务机关。

第四条 行政复议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和便民的原则。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坚持有错必纠,确保法律正确实施。

第五条 行政复议机关在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请求范围内,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行政复议决定。

第六条 申请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条 各级税务机关行政首长是行政复议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九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为申请人、第三人查阅案卷资料、接受询问、调解、听证等提供专门场所和其他必要条件。

第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加大对行政复议工作的基础投入,推进行政复议工作信息化建设,配备调查取证所需的照相、录音、录像和办案所需的电脑、扫描、投影、传真、复印等设备,保障办案交通工具和相应经费。

第二章 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

第十一条 各级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起草行政复议决定。

(四)处理或者转送对本规则第十五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对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规则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向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六)研究行政复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机关或者部门提出改进建议,重大问题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报告。

(七)指导和监督下级税务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

(八)办理或者组织办理行政诉讼案件应诉事项。

(九)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赔偿事项。

(十)办理行政复议、诉讼、赔偿等案件的统计、报告、归档工作和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事项。

(十一)其他与行政复议工作有关的事项。

第十二条 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研究重大、疑难案件,提出处理建议。

行政复议委员会可以邀请本机关以外的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

第十三条 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相适应的品行、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取得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资格。

第三章 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第十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一)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

(二)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

(三)发票管理行为,包括发售、收缴、代开发票等。

(四)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

(五)行政处罚行为:

1.罚款;

2.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

3.停止出口退税权。

(六)不依法履行下列职责的行为:

1.颁发税务登记;

2.开具、出具完税凭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3.行政赔偿;

4.行政奖励;

5.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七)资格认定行为。

(八)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行为。

(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

(十)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行为。

(十一)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十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第十五条 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的,可以在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以前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其他部门的规定。

(二)其他各级税务机关的规定。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规定。

(四)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定。

前款中的规定不包括规章。

第四章 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第十六条 对各级国家税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一级国家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七条 对各级地方税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选择向其上一级地方税务局或者该税务局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对地方税务局的行政复议管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对国家税务总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十九条 对下列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省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二)对税务所(分局)、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所属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三)对两个以上税务机关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共同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四)对被撤销的税务机关在撤销以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 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五)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对已处罚款和加处罚款都不服的,一并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有前款

(二)、(三)、(四)、(五)项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转送。

第五章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条 合伙企业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为申请人,由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代表该企业参加行政复议;其他合伙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合伙人共同申请行政复议。

前款规定以外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代表该组织参加行政复议;没有主要负责人的,由共同推选的其他成员代表该组织参加行政复议。

第二十一条 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认为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可以以企业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

第二十二条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 制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申请行政复议。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生合并、分立或终止的,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关认为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第二十四条 非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但其权利直接被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剥夺、限制或者被赋予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相对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第二十五条 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的,应当推选1至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

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第二十七条 申请人对扣缴义务人的扣缴税款行为不服的,主管该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对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的代征行为不服的,委托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共同的名义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共同被申请人。

税务机关与其他组织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第二十九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经上级税务机关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

申请人对经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程序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审理委员会所在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第三十条 税务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以自己名义对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第三十一条 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申请人、第三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告知行政复议机构。

被申请人不得委托本机关以外人员参加行政复议。

第六章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请人设置障碍等原因耽误法定申请期限 的,申请期限的计算应当扣除被耽误时间。

第三十三条 申请人对本规则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人按照前款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先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才可以在缴清税款和滞纳金以后或者所提供的担保得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应当对保证人的资格、资信进行审查,对不具备法律规定资格或者没有能力保证的,有权拒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应当对抵押人、出质人提供的抵押担保、质押担保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抵押担保、质押担保,不予确认。

第三十四条 申请人对本规则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以外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应当先缴纳罚款和加处罚款,再申请行政复议。

第三十五条 本规则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二)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三)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在邮件签收单上签收之日起计算;没有邮件签收单的,自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之日起计算。

(四)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五)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申请人,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申请人收到税务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六)被申请人能够证明申请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应当向申请人送达法律文书而未送达的,视为该申请人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十六条 申请人依照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八)项、第(九)项、第(十)项的规定申请税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税务机关未履行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依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有履行期限规定的,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没有履行期限规定的,自税务机关收到申请满60日起计算。

第三十七条 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对申请人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第三十八条 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可以采取当面递交、邮寄或者传真等方式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有条件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接受以电子邮件形式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对以传真、电子邮件形式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审核确认申请人的身份、复议事项。

第三十九条 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件号码、工作单位、住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

(三)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四)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五)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

第四十条 申请人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依照本规则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事项,当场制作行政复议申请笔录,交申请人核对或者向申请人宣读,并由申请人确认。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明材料:

(一)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提供要求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而被申请人未履行的证明材料。

(二)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提供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证明材料。

(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申请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二条 申请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错列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变更被申请人。申请人不变更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第四十三条 申请人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申请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第七章 税务行政复议受理

第四十四条 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受理:

(一)属于本规则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

(二)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

(三)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规定的被申请人。

(四)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五)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六)符合本规则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条件。

(七)属于收到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责范围。

(八)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体就同一事实提起的行政诉讼。

第四十五条 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以后,应当在5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对不符合本规则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以后未按照前款规定期限审查并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视为受理。

第四十六条 对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四十七条 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表述不清楚的,行政复议机构可以自收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通知应当载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

补正申请材料所用时间不计入行政复议审理期限。

第四十八条 上级税务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可以督促其受理;经督促仍然不受理的,责令其限期受理。

上级税务机关认为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第四十九条 上级税务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可以直接受理或者 提审由下级税务机关管辖的行政复议案件。

第五十条 对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以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依照本规则第八十三条规定延长行政复议期限的,以延长以后的时间为行政复议期满时间。

第五十一条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第八章 税务行政复议证据

第五十二条 行政复议证据包括以下类别: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第五十三条 在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第五十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法全面审查相关证据。行政复议机关审查行政复议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定案证据应当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

第五十五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合法性:

(一)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二)证据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三)是否有影响证据效力的其他违法情形。

第五十六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真实性:

(一)证据形成的原因。

(二)发现证据时的环境。

(三)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四)提供证据的人或者证人与行政复议参加人是否具有利害关系。

(五)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

第五十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关联性:

(一)证据与待证事实是否具有证明关系。

(二)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

(三)影响证据关联性的其他因素。

第五十八条 下列证据材料不得作为定案依据:

(一)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二)以偷拍、偷录和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三)以利诱、欺诈、胁迫和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四)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五)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复制品。

(六)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七)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八)不具备合法性、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行政复议机构依据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二)项规定的职责所取得的有关材料,不得作为支持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第五十九条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第六十条 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取证。

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时,可以查阅、复制和调取有关文件和资料,向有关人员询问。调查取证时,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被调查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得拒绝、阻挠。

需要现场勘验的,现场勘验所用时间不计入行政复议审理期限。

第六十一条 申请人和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第九章 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第六十二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对国家税务总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由原承办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关机构向行政复议机构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第六十三条 行政复议机构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应当由2名以上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参加。

第六十四条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 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应当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第六十五条 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第六十六条 行政复议机构决定举行听证的,应当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具体要求等事项通知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第三人不参加听证的,不影响听证的举行。

第六十七条 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六十八条 行政复议听证人员不得少于2人,听证主持人由行政复议机构指定。

第六十九条 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应当确认听证笔录内容。

行政复议听证笔录应当附卷,作为行政复议机构审理案件的依据之一。

第七十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全面审查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证据、法律程序、法律依据和设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的合法性、适当性。

第七十一条 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以前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行政复议机构同意,可以撤回。

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 行政复议申请。但是,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七十二条 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但是,申请人依法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除外。

第七十三条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依据本规则第十五条规定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7日内按照法定程序逐级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第七十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审查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7日内按照法定程序逐级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第七十五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审查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四)被申请人不按照本规则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第七十六条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但是行政复议机关以原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决定撤销的,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除外。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决定;但是行政复议机关以原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适用依据错误决定撤销的,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除外。

第七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变更:

(一)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

(二)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是经行政复议机关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第七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一)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以后发现该税务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以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规则规定的受理条件的。

上级税务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应当责令限期恢复受理。行政复议机关审理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应当扣除因驳回耽误的时间。

第七十九条 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中止:

(一)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尚未确定是否参加行政复议的。

(二)作为申请人的公民丧失参加行政复议的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

(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作为申请人的公民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五)申请人、被申请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参加行政复议的。

(六)行政复议机关因不可抗力原因暂时不能履行工作职责的。

(七)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八)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其他案件尚未审结的。

(九)其他需要中止行政复议的情形。

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消除以后,应当及时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行政复议机构中止、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应当告知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

第八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终止:

(一)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准予撤回的。

(二)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

(三)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

(四)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依照本规则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经行政复议机构准许达成和解的。

(五)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以后,发现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先于本机关受理,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依照本规则第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中止行政复议,满60日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未消除的,行政复议终止。

第八十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应当在60日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经行政复议机关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期不得超过30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被申请人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八十二条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行政复议机关对符合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应当赔偿的,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被申请人依法赔偿。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税款、滞纳金、罚款和对财产的扣押、查封等强制措施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退还税款、滞纳金和罚款,解除对财产的扣押、查封等强制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

第八十三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 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期,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期不得超过30日。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行政复议机关印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八十四条 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被申请人不履行、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第八十五条 申请人、第三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章 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

第八十六条 对下列行政复议事项,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以前可以达成和解,行政复议机关也可以调解:

(一)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核定税额、确定应税所得率等。

(二)行政赔偿。

(三)行政奖励。

(四)存在其他合理性问题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八十七条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达成和解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准许。

第八十八条 经行政复议机构准许和解终止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申请行政复议。

第八十九条

调解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尊重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意愿。

(二)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进行。

(三)遵循客观、公正和合理原则。

(四)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九十条

行政复议机关按照下列程序调解:

(一)征得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同意。

(二)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意见。

(三)提出调解方案。

(四)达成调解协议。

(五)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

第九十一条 行政复议调解书应当载明行政复议请求、事实、理由和调解结果,并加盖行政复议机关印章。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行政复议调解书不生效的,行政复议 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第九十二条 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调解书的,由被申请人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一章 税务行政复议指导和监督

第九十三条 各级税务复议机关应当加强对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监督。行政复议机构负责对行政复议工作进行系统督促、指导。

第九十四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本单位目标责任制。

第九十五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职责权限,通过定期组织检查、抽查等方式,检查下级税务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并及时向有关方面反馈检查结果。

第九十六条 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关发现被申请人和其他下级税务机关的相关行政行为违法或者需要做好善后工作的,可以制作行政复议意见书。有关机关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意见书之日起60日内将纠正相关行政违法行为或者做好善后工作的情况报告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构发现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制作行政复议建议书,向有关机关提出完善制度和改进行政执法的建议。

第九十七条 省以下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定期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交行政复议、应诉、赔偿统计表和分析报告,及时将重大行 政复议决定报上一级行政复议机关备案。

第九十八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将行政复议案件资料立卷归档。

行政复议案卷应当按照行政复议申请分别装订立卷,一案一卷,统一编号,做到目录清晰、资料齐全、分类规范、装订整齐。

第九十九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定期组织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一百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定期总结行政复议工作。对行政复议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和被申请人在税务行政复议活动中,违反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规则规定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一百零二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适用本规则。

第一百零三条 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工作中可以使用行政复议专用章。行政复议专用章与行政复议机关印章在行政复议中具有同等效力。

第一百零四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规则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5日”、“7日”的规定指工

作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

第一百零五条 本规则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2004年2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8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税务行政复议

规则

贯彻

通知 抄送: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2010年3月29日印发

第二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北京市地税系统税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税务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及《北京市地方税务系统档案管理办法》,结合北京地税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税务档案,是指本市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在依法开展税收征管评查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电子等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税务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保管的原则。即税务档案工作由市局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筹规划并实施监督指导,由市、区两级分别保管。

第四条 税务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任务是,收集、整理、保管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积极开展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为征收管理、纳税评估、税务检查和开具涉税证明等工作提供基本依据,为社会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提供基础信息。

第二章 税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

第五条 税务档案归档范围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向税务机关提供的各种资料,以及税务机关实施各项具体征管评查行为所形成的记录材料。根据其反映内容不同主要分为七类:登记类、申报类、缴款书类、税费管理类、检查类、发票类和其他类。

税务档案归档范围(暂行)见附件一。

第六条 税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注销、吊销企业登记类档案从注、吊销起保管20年,期满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税务档案保管期限表见附件二。

第三章 档案的立卷和归档 第七条 按规定应归档的税务资料由档案的受理部门或指定部门收集齐全并整理立卷,在规定的时间内移交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集中管理。

第八条 归档的税务档案应是原件。凡纳税人提供的复印件,经办税人员核对确认签注“经确认与原件内容完全一致”字样后加盖企业公章。纸质资料破损的应该糊。字迹扩散的应复制并与原件一并保存。

第九条 税务档案以“卷”为单位进行整理归档。分别采用一户一档、一事(案)一档和序时归档的方法进行立卷归档,一档可立多卷。

登记类档案按照一户一档方法进行立卷归档。

申报类档案按照按户序时或按年一户一档方法进行立卷归档。

缴款书类档案按照按月序时方法进行立卷归档,不同月份的缴款书类资料不能立为一卷。

税费管理类、发票类、其他类档案按照一事(户)一档、按户序时或分类序时方法进行立卷归档。

检查类档案按照一案一档方法进行立卷归档。

第十条 税务档案应按不同类别,于次年三月底前立卷归档。申报类档案按入库立卷归档,检查类档案在结案年立卷归档,其他类中的土地增值税档案在办结年立卷归档。

第十一条 税务档案的卷内资料排列应按形成时间进行排列。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税务机关形成的文书、表格在前,其相关材料和纳税人提供的其他资料在后。

第十二条 卷内资料按顺序用铅笔编写页号(申报类、缴款书类除外)。卷内凡有图形或文字的页面均应逐页标注页号,不得重号、漏号、空号,页号标在页面正面的右上角、背面的左上角。

第十三条 税务档案案卷内的排列顺序是: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资料、卷内备考表。卷内目录一般应由计算机打印。

缴款书类和发票类中的工本费收据档案不打印卷内目录。各类税务档案的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样式见附件三。

第十四条 税务档案应使用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装订材料装订。档案装订时应将案卷左上角戳齐并装订,不得压字、掉页、倒页。序时立卷归档的档案按1.5cm左右厚度装订为一卷。

缴款书类、检查类档案按照市局计会处、检查处的要求装订。

第十五条 税务档案必须使用市局统一印制的档案装具。案卷封面应按要求据实填写完整,并与卷内资料内容一致,有关卷内资料的情况说明,应逐项填写在卷内备考表中。字迹要求工整、清晰,字迹材料应耐久保存。

第十六条 需要保密的税务档案应在该卷封面标明保密级次,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由档案生成部门按有关规定注明,并按规定保管。

第十七条 档案管理人员接收税务档案时,应对案卷认真检查,办理交接手续。发现归档案卷内容短缺不全的,应督促经办人补齐,补齐后的才准予归档。

第四章 档案的整理、保管和利用

第十八条 市局档案管理部门按照“保管期限----机构--类别”分类法对税务档案进行分类、排列。各区县地税局、分局(即同一全宗内)的档案应按“保管期限----类别”分类法进行分类、排列。排列顺序应保持先后一致,不得任意变动。其中登记类档案按照计算机代码升序排列。

第十九条 档案管理部门按分类对税务档案案卷统一编号,在案卷封面标明档号。档号由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组成。登记类档案一户一号。

税务档案档号的编制方法见附件四。

第二十条 税务档案应装入市局统一配发的档案盒(箱)内,填写档案盒(箱)封面。顺序编制档案盒(箱)号。

第二十一条 税务档案应按不同类别编制案卷目录,同一目录号的案卷目录按顺序l00页左右装订成一册。案卷目录应以纸质和电子双重方式永久保存,集中存放。各类档案案卷目录样式见附件五。

第二十二条 税务档案应按照排列顺序上架,档案柜(架)应编号,注明存放税务档案的、机构和类别,以便查找。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应设专用库房保管税务档案,税务档案与其他档案分别存放。档案库房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做好库房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库房管理按照《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执行。第二十四条 税务档案的借阅、利用本着档案形成单位优先使用的原则。本单位人员到档案管理部门查阅税务档案原件的,必须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外单位人员需查阅的,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档案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同意后,方予查阅。具体要求按照《档案借阅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税务档案的保密工作按照《档案保密制度》的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 登记类档案立卷归档后一个月内由各区县地税局、分局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市局集中保管。申报类、缴款书类、税费管理类、检查类、其他类(除其他税务资料外)的档案在各区县地税局、分局集中保管满三年后向市局移交,由市局集中统一保管。移交时应随档案实体同时移交一份纸质和电子形式的案卷目录,以及登记类和按户序时归档案卷的电子形式的卷内目录。发票类、其他类中的其他税务资料由各区县地税局、分局集中保管。

第二十七条 各区县地税局、分局间转户的企业,在转出前形成的税务档案由转出局负责整理、保管并向市局移交,转出后形成的档案由转入局负责整理、保管并向市局移交。转出局应在转出企业登记类案卷目录“备注”栏中注明转入局名称和转出时间。

第五章 档案的鉴定、销毁

第二十八条 市局定期组织对集中统一保管的已超过保管期限的税务档案进行鉴定、销毁,成立由市局档案管理部门和税务档案移交单位的档案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鉴定工作。各区县地税局、分局定期组织对本单位保管的已超过保管期限的税务档案进行鉴定、销毁,成立由本单位局领导、档案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鉴定工作。具体要求按照《档案鉴定、销毁、移交制度》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2003年底前形成的税务档案按照市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附件一:

税务档案归档范围(暂行)

一、登记类(一)开业登记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登记表》 2.营业执照或其它核准执业证件复印件

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它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复印件 4.有关机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文件 5.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6.银行帐号证明 7.住所或经营场所证明 8.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复印件

9.《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证件遗失声明登记表》 10.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 另: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资料: 1.工商登记证副本;

2.首席代表的身份证或外籍人员的护照(或回乡证)、工作证 3.技术监督局核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4.银行开户证明 5.房产证明或租房协议 6.承包合同 7.金融许可证

外籍个人纳税登记资料:

1.《个人所得税登记表》和《个人所得税月份申报表》;

2.由总公司出具的工资、薪金证明,需说明纳税人在境内外的任职是否有兼职及收入情况,并说明取得收入的时间和个人所得税的负担方

3.有关部委批准任命的证明复印件及与公司签定的雇佣合同复印件 4.工作证完整复印件

5.护照(或回乡证、台胞证)完整复印件,包括空白页 6.记者证完整复印件(针对在新闻机构任职的外籍个人)7.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二)变更登记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变更税务登记表》 2.营业执照及工商变更登记表复印件 3.纳税人提交变更内容的决议及有关证明文件 4.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三)停业复业登记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停业登记表》 2.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停业的批准文件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停业文件 4.《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复业单证领取表》 5.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四)验证换证登记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登记验证(换证)登记表》 2.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五)非正常户登记资料 1.公告资料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非正常户认定登记表》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解除非正常(吊销)户认定登记表》 4.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六)注销登记资料

1.上级主管部门批文或董事会(职代会)的决议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清算申报表》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人税收征管档案资料移交清单》

4.原发放的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及《税务登记表》)5.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七)《自然人税务登记表》 1.《自然人税务登记表》

2.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八)税收证明管理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登记表》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出外)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 4.《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外埠)5.《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外埠)6.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

二、申报类

1.《企业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 2.《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3.《北京市查帐征收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4.《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收入申报表》

5.《联营、股份、中外合资、投资企业收入纳税计算表》 6.《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代售代征代扣税款申报表》 7.《查帐征收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申报表》 8.《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申报表》 9.《北花税纳税申报表》

10.《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申报表》 11.《企业基本财务指标情况表》

三、缴款书类

1.税收缴款书(银行返回联)2.完税证 3.收入退还书

四、税费管理类

(一)税收征收方式管理资料

1.《定期、定额、定率征收核定表》 2.《北京市地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表》

3.《企业所得税定额定率征收方式纯益率、定额核定表》 4.《北京市地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变更表》 5.《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税款征收方式鉴定表》 6.《定额征收个人所得税核定表》 7.《委托代征、代扣、代售单位核定表》 8.《重点税源户核定表》 9.《税款入库方式认定表》 10.《特殊税(费)征收率核定表》 11.《预算级次核定表》 l2.《税种缴纳次数认定申请表》

l3.《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营业税征管界定表》 l4.《特殊企业认定表》 15.信誉等级评定

l6.《记录纳税人报备的财务会计制度表》(二)税源登记管理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应税房屋税源登记(变更)表》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应税土地税源登记(变更)表》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城市房地产税税源登记(变更)表》 4.《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费征收方式、费额、费率核定表》 5.《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应税车船税源登记表》 6.《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应税车船税源变更登记表》 7.《北京营业税税源登记(变更)表》 8.《纳税核定变更申请审批表》(三)减免税审批管理资料 1.各类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纳税单位减、免税申请审批表(通用)》

《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减免个人所得税申请审批表》 《技术性收入免税申请审批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校办企业免征营业税申请审批表》 《民政福利企业免征营业税申请审批表》 《单位房改售房营业税免税申请审批表》 《个人销售普通住宅营业税免税申请审批表》

《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购买先进技术和专利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明细表》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申请审批表》 《企业所得税汇总缴纳企业情况申请审批表》 《北京市个人所得税减免税通用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残疾人申请减免税(单位代为填报)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残疾人申请减免税(个体户或承包单位代办)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残疾人申请减免税(残疾人个人办理)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非残疾人)减免税(个体户办理)申请审批表》 《个人所得税科技成果转化减免税(单位代为办理)申请审批表》 《房产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申请审批表》 《契税减免申请审批表》及其附表

《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免征营业税申请审批表》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二)》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三)》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四)》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报告书(五)》 2.减税免税报送资料附件 3.行政审批受理通知书

4.行政审批项目补充有关资料通知书 5.行政审批项目中止审批通知书 6.主管税务机关的请示 7.减税或免税批复 8.终止减税(免税)事项通知书

9.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减免滞纳金申请书 l0.补缴欠缴税款税收缴款书(复印件)1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当期银行对帐单及财务报表 l2.税务机关减免滞纳金批复

l3.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四)欠税审批管理资料 1.补缴欠税入库凭证复印件 2.退税申请表及核减欠税手续

3.《追缴欠税(滞纳金)事项告知书》及《送达回证》 4.《呆帐类型转换申请审批表》 5.不动产或大额资产处分报告 6.合并或分立报告

7.税收保全、强制执行过程中的法律文书 8.《欠税核销处理申请审批表》 9.《欠税情况认定书》

l0.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五)退税审批管理资料 1.《退税申请表》 2.《退还手续费申请表》

3.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六)所得税税前列支审批管理资料

1.《集体、私营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 2.《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财产损失申请审批表》 3.《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申请审批表》 4.《企业弥补亏损申请审批表》

5.《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弥补亏损申请审批表》(七)延期申报审批管理资料 1.《延期申报申请审批表》 2.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八)延期缴纳税款审批管理资料 1.《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 2.《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滞纳金)3.补缴欠缴税款税收缴款书(复印件)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相关资料 5.税务机关批复

6.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

五、检查类

按照市局检查处的有关规定归档和保管。

六、其他类

(一)听证、行政处罚资料(二)开具涉税证明及附列资料(三)土地增值税项目资料(四)其他税务资料

1.《校办企业认证情况表》

2.《安置随军家属企业认证情况表》 3.《安置随军家属企业年检表》 4.《福利企业年检表》 5.《劳服企业年检申请审批表》 6.《监狱、劳教企业年检表》

7.《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主辅分离或辅业改制表》 8.《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表》 9.《特殊企业年检表》

l0.《企业主管部门收取管理费资格申请表(表一)》 3.补缴欠缴税款税收缴款书(复印件)4.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相关资料 5.税务机关批复

6.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

五、检查类

按照市局检查处的有关规定归档和保管。

六、其他类

(一)听证、行政处罚资料(二)开具涉税证明及附列资料(三)土地增值税项目资料(四)其他税务资料

1.《校办企业认证情况表》

2.《安置随军家属企业认证情况表》 3.《安置随军家属企业年检表》 4.《福利企业年检表》 5.《劳服企业年检申请审批表》 6.《监狱、劳教企业年检表》

7.《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主辅分离或辅业改制表》 8.《安置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表》 9.《特殊企业年检表》

l0.《企业主管部门收取管理费资格申请表(表一)》 11.《企业主管部门管理费支出计划审批表(表二)》 l2.《企业主管部门管理费收取计划审批表(表三)》

七、发票类(一)发票审批资料

1.《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人发票及税控装置选型申请表》 2.发票核定信息变更资料

3.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二)发票管理资料 1.《购领发票审批单》

2.《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暂停供应发票通知书》 3.《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暂停恢复发票通知书》 4.《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缴销(销毁)发票申请表》 5.《发票挂失声明申请丢失毁损审批表》 6.《发票担保书》 7.《发票担保财产清单》 8.特种票(交通运输业)的资料 9.换型(注销)收回税控密码器和IC卡 lO.《企业自印发票审批表》及其附属资料 11.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其它资料、证件(三)工本费收据(发票购领凭单)11.《企业主管部门管理费支出计划审批表(表二)》 l2.《企业主管部门管理费收取计划审批表(表三)》

第三篇:沈阳市地方税务局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实施办法

沈阳市地方税务局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税务机关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各级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税务复议机关应依法行政、有错必纠,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行政复议活动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均应设立税务行政复议委员会(以下简称复议委员会)。复议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及委员组成。主任由局长或副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副局长担任,委员由负责法规、税政、社保、征管、发票、监察、稽查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复议委员会下设复议办公室,负责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复议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部门。第五条

税务行政复议案件需经税务行政复议委员会集体审理后,作出复议决定。

第六条 复议委员会成员和 复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案件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夫妻关系;

(二)直系血亲关系;

(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四)近姻亲关系;

(五)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第七条 复议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一)审理税务行政复议案件;

(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第八条 复议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提报复议委员会审理;

(四)处理或者转送对•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第九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对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六)组织召开复议案件审理会议;

(七)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八)按照职责权限,督促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

(九)对下级税务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赔偿事项;

(十一)办理行政复议、诉讼、赔偿等案件的统计、报告和归档工作;

(十二)负责复议委员会审理会议记录,制作行政复议决定文书;

(十三)负责承办复议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第九条 复议委员会委员的工作职责:

复议委员会委员在接到复议办公室转来的案件资料10日内,根据本岗位职责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条 复议机关受理申请人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一)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

(二)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1.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存款; 2.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三)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保全措施,使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

(四)税务机关作出的强制执行措施:

1.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2.变卖、拍卖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五)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 1.罚款;

2.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

(六)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者答复的行为: 1.不予审批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 2.不予抵扣税款; 3.不予退还税款;

4.不予颁发税务登记证、发售发票; 5.不予开具完税凭证和出具票据;

6.不予核准延期申报、批准延期缴纳税款。

(七)收缴发票、停止发售发票。

(八)税务机关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或者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有效的行为。

(九)税务机关不依法给予检举奖励的行为。

(十)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十一)税务机关做出的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社会保险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经费等,以及加收滞纳金的行为。

(十二)税务机关作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第十一条 对各级地税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一级地税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沈阳市地方税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辽宁省地方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二)对各区、县(市)地方税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沈阳地方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三)对税务所(分局)、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主管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四)对扣缴义务人作出的扣缴税款行为不服的,向主管该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作出的代征税款行为不服的,向委托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五)国税局(稽查局、税务所)与地税局(稽查局、税务所†分局‡)、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联合调查的涉税案件,应当根据各自的法定职权,经协商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得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对国税局(稽查局、税务所)与地税局(稽查局、税务所†分局‡)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对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六)对被撤销的税务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除不符合法定申请条件的,税务复议机关必须受理。

第十三条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

(一)申请人具备申请资格;

(二)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规定的被申请人;

(三)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四)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

(五)属于规定的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六)申请人就纳税发生争议,已按规定缴清税款、滞纳金,或者已按规定提供担保;

(七)属于收到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机构的职责范围;

(八)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体就同一事实提起的行政诉讼。第十四条 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请人设置障碍等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十五条 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二)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三)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在邮件签收单上签收之日起计算;没有邮件签收单的,自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之日起计算;

(四)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五)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六)被申请人能够证明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应当向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送达税收法律文书而未送达的,视为该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

第十六条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依照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八)项、第(九)项、第(十)项的规定申请税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税务机关未履行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依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有履行期限规定的,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没有履行期限规定的,自行政机关收到申请满60日起计算。

第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纳税担保人对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和第(六)项第1、2、3目行为不服的,申请人按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方可在实际缴清税款和滞纳金后或者所提供的担保得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及质押。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应当对保证人的资格、资信进行审查,对不具备法律规定资格,或者没有能力保证的,有权拒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应当对抵押人、出质人提供的抵押担保、质押担保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抵押担保、质押担保,不予确认。第十八条 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所、邮政编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邮政编码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

(三)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四)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五)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

第十九条 申请人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办公室应当当场制作•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登记表‣交申请人核对或者向申请人宣读,并由申请人签字或盖章。

第二十条 复议办公室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如下处理:

(一)对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予以受理,并制作•受理复议通知书‣,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送达申请人。

(二)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并制作•不予受理决定书‣,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送达申请人。

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未按前款规定期限审查并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视为受理;对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自复议机关法制工作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二十一条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复议办公室可以自收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通知应当载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补正申请材料所用时间不计入行政复议审理期限。

第二十二条 在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复议办公室按规定的职责所取得的有关材料,不得作为支持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复议办公室认为有必要时,应当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第二十四条 复议机关审理重大、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税务复议听证可以依申请人申请或者由行政复议办公室决定举行。第二十五条 复议机关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证据、法律程序、法律依据及设定的权利义务内容之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全面审查。

第二十六条 复议办公室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制作•提出答复通知书‣,连同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登记表‣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第二十七条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登记表‣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被申请人不按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和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第二十九条 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可以撤回,但不得以同一基本事实或理由重新申请复议,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由复议办公室制作•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送达申请人,行政复议终止。

第三十条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依法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复议办公室应当在7日内制作•规范性文件转送函

(一)‣,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60日内依法处理。

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由复议办公室制作•行政复议中止通知书‣,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送达申请人。

第三十一条 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复议办公室应当在7日内填制•规范性文件转送函

(二)‣,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由复议办公室制作•行政复议中止通知书‣,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送达申请人。

第三十二条 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但是,申请人依法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除外。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对税务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达成和解的,应当向复议办公室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复议办公室应当准许。由复议办公室制作•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送达申请人,行政复议终止。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复议办公室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一)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对税务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二)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经复议机关签批后,由复议办公室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行政复议请求、事实、理由和调解结果,并加盖行政复议机关印章。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前一方反悔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第三十五条 复议办公室应在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20日内将案件材料送交复议委员会成员,复议委员会成员应根据职责分工,书面提出审理意见。复议办公室综合复议委员会成员的意见,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40日内书面提出初步审理意见,提报复议委员会审理,并在复议委员会开会审理5日前,将案件材料送交复议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

第三十六条 复议委员会会议由复议委员会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复议委员会会议必须有2/3以上复议委员会委员到会。

复议办公室的有关人员,可列席会议。第三十七条 复议委员会会议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复议办公室汇报案情及审理意见;

(二)复议委员会委员就审理情况提出意见;

(三)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第三十八条 复议委员会审理复议案件应充分听取各委员的意见。做出审理决定时,应实行表决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复议委员会各委员有权参加表决。

复议委员会委员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可授权他人参加,并可代委员行使表决权。

第三十九条 复议委员会主持人可视案件情况决定采取下列方式表决:

(一)复议案件情况简单,各委员无不同意见,采用表态方式表决;

(二)复议案件情况较复杂,各委员意见不统一的,采用举手方式表决;

(三)复议案件情况复杂,各委员意见分歧较大的,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第四十条 复议委员会应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对被申请人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一条 行政复议机关在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请求范围内,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行政复议决定。第四十二条 复议办公室根据复议委员会作出的复议决定,制作•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书‣,报经复议机关负责人签批后,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三条 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由复议办公室制作•决定延期通知书‣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第四十四条 复议机关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十五条 复议机关在受理、审查、决定税务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可使用行政复议专用章。行政复议专用章与行政机关印章在行政复议中具有同等效力。

第四十六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办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5日”、“7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沈阳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关于印发†沈阳市地方税务局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沈地税发„2002‟37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函告、约谈工作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地税检[2003]543号 【发布日期】2003-09-30 【生效日期】2003-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函告、约谈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地税检[2003]543号)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市局各业务处室:

为规范我市税务函告、约谈工作,与《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进行有效衔接,结合当前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市局制定了《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函告、约谈工作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在执行中发现问题,请即时报告市局。

二○○三年九月三十日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函告、约谈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一般涉税违法行为,推进诚信纳税,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 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税务函告、约谈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评估提供的涉税问题和疑点,通过信函或约请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到税务机关面谈的方式,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解释说明相关问题和疑点,督促其自觉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工作方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市地方税务机关纳税评估专业税务所是税务函告、约谈的实施机构,对有关工作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处理。

第四条第四条 本市各级地方税务机关税务检查部门是税务函告、约谈的管理部门,负责对税务函告、约谈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第五条 纳税评估专业税务所应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规程》(以下简称《纳税评估工作规程》)的规定,结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税务函告、约谈对象。

第六条第六条 实施税务函告、约谈前,应认真分析《纳税评估意见书》的各项内容,确定具体函告问题,或拟定约谈提纲、明确约谈重点。

第七条第七条 实施税务函告时,可采取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税务函告通知书》及《纳税情况报告表》发送给函告对象。

第八条第八条 实施税务约谈前,应向约谈对象发出《税务约谈通知书》,约请其财务负责人或单位负责人就有关涉税问题进行面谈。

第九条第九条 税务函告、约谈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使用《提供纳税资料通知书》,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有关涉税资料。

第十条第十条 税务约谈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税务人员在税务机关固定场所进行,并出示税务检查证。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在税务约谈过程中,由约谈人员对约谈情况进行记录,并将记录内容交予被约谈人确认后签字。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经税务函告或约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查出涉税违法问题并主动消除涉税违法行为后果的,按照《纳税评估工作规程》的规定,经函告、约谈管理部门审核后,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做补缴税款处理,由税务人员填写税收缴款书并加盖“约谈补税”戳记。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根据税务函告或约谈结果,按照《纳税评估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税务函告或约谈结束后,将函告或约谈的主要情况以及分类处理结果填制《纳税评估意见书》,并报送机构负责人及管理部门审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税务函告、约谈资料随同纳税评估资料一同归档,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归集整理工作规则》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归档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凡税务机关人员违反本规程,发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行为的,应按照《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收执法过错追究暂行办法》(京地税法〔2001〕48号)文件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原《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检查约谈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文件

京地税票„2005‟446 号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启用税控投诉模块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为了全面加强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的监督管理,保证纳税人正常使用税控装置开展经营活动,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规定,市局决定在Tax861主页建立税控投诉模块,并于2005年10月10日起正式使用。现就税控投诉模块操作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依照执行。

一、税控服务投诉模块操作规程

税控投诉模块由市局票证管理中心负责维护与管理,各局征收管理科负责承办与处理投诉案件。

(一)受理投诉

市局通过Tax861网站接到纳税人投诉后,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的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预审处理”模块中对投诉信息进行预审分拣,对于无效的、匿名的、未提供联系方式的投诉不予处理;对于可以当时答复的投诉件,市局予以答复;对于需要各局进一步核实的投诉件,由市局按照被投诉者的所在区域移交所属各局处理,同时根据投诉的情节与具体内容,确定各局处理时限(规定处理时限为3至20个工作日不等)。

(二)核实处理

各局接到市局移交的投诉单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投诉人取得联系,询问服务商违规的具体内容(如需要,各局应上门进行实地核查)。对于确实存在违规行为的服务商,各局应根据《通知》第四条规定,对服务商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填入投诉单,同时根据服务商的实际违规类型选择“定性服务投诉类型”;对于无法找到投诉人或投诉事项不存在的,各局征管科应将具体情况填入答复栏中,上报市局。

(三)审核处理

市局进入系统的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发布信息”处理模块,对各局提交的投诉处理单进行审核,对于经过各局核实处理,确实存在服务商违规行为的投诉单,市局进行“同意发布”处理,在我局外网进行公示;对于不存在违规行为的投诉单,市局进行“禁止发布”处理;对于各局处理不当或未完成处理的投诉单,市局通过“重新审核”,返回各局重新处理。

(四)统计整理

市局根据工作要求,进入程序类税控投诉服务的“统计信息”模块,可以根据购机地区、税控代理服务商、投诉时间、投诉类型进行统计查询。根据查询结果对于存在投诉信息的税控服务商,市局根据《通知》建立税控代理服务商行为规范不良记录档案,作为考核税控售后服务的依据。

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各局要严格执行《通知》,加强与服务商的联系,全面掌握本区域内税控服务商的服务情况。

(二)各局应设专人负责接受和办理税控投诉,在接到投诉单后,应立即与投诉人取得联系,获取服务商的违规证据,对于经过调查情况属实的,应根据《通知》第四条规定对服务商进行相应处罚,并填写《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或《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送达服务商,同时报市局备案。

(三)各局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投诉件进行处理,如发现投诉情况较复杂、处理难度大的,应及时报告市局或申请延长处理时限。

附件:1.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

2.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

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附件1:

附件2:

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警告告知书

经核实,你公司在(区、县、地区)的税控装置服务过程中出现以下违规行为(在违规类型前划“√”):

1、乱收费

2、服务态度恶劣

3、服务咨询电话不畅通

4、未提供上门服务

5、未统一着装、佩戴胸卡

6、未进行操作培训

7、其他违规操作: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第四条的规定,现我局决定对你公司进行警告,要求你公司在天内提交书面说明和整改措施。

地方税务局

年月日

税控代理服务商违规停售告知书

经核实,你公司在(区、县、地区)的税控装置服务过程中出现以下违规行为(在违规类型前划“√”):

8、乱收费

9、服务态度恶劣

10、服务咨询电话不畅通

11、未提供上门服务

12、未统一着装、佩戴胸卡

13、未进行操作培训

14、其他违规操作:

根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实施对税控代理服务商监督管理的通知》(京地税票„2005‟304号)第四条的规定,现我局决定对停止你公司在天,要求你公司在停售期间保证对已售出税控产品的服务和维护工作,同时将整改情况书面上报我局。

地方税务局

年月日

主题词:发票;管理;通知

抄送:12家税控代理服务商、恒信恒安公司(由票证中心提供)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下载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实施《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实施《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