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时间:2019-05-13 04:5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第一篇: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学科名称:材料加工工程 学科代码:080503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首席学科带头人:许并社 教授

许并社:男,1955年12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4年3月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做博士后和研究员工作。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兼任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材料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和理事,《电子显微学报》、《复合材料学报》、《新型炭材料》、《金属热处理》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作为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纳米碳功能材料、光电材料、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和材料界面结构计算模拟等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 并承担纳米SiO2、Al2O3、纳米光电材料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工程。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和被他人引用200余篇次;申请和授权多国专利100余项;被国际有关科技报报道过的研究成果6项;著书10部。1999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先后六次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个人荣誉奖励。2004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 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2006年成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7年荣获中国侨联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科技创新人才奖”。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王文先 教授

王文先:男,1963年12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4年8月毕业于太原工学院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8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材料加工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8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二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山西省焊接学会理事长,山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焊接职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为国际焊接工程师。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参加2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第一作者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获天津市(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授权专利7项;省级鉴定成果4项;书籍3本。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5年获得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奖教金,2007获得山西省“三育人”优秀教师,2008年获得太原市科技明星荣誉。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唐宾 教授

唐宾:男,1964年2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5年太原工学院材料系本科毕业并留校表面所从事科研工作;1995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材料系(MTM)从事薄膜力学性能方面的博士后研究。现任太原理工大学表面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近年来,在离子渗/镀金属、无氢离子渗碳渗氮等工艺及其对耐蚀和抗高温氧化、摩擦磨损性能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和完成科技部863高技术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项目的大力资助下分别研究了离子注入、IBED对轴承钢及钛合金摩擦学、电化学性能及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其中IBED CrN、Cu-Ni-In及MoS2等耐磨减摩镀层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反应,部分研究结果已得到应用。获200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3篇,EI收录50篇。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二、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纳米材料加工、材料表面改性、传统材料加工新技术及新材料等的应用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加工

本研究方向以“电致发光材料及其产品,纳米抗菌功能材料的制备、抗菌机理,纳米碳功能材料和纳米晶块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着手,解决材料中的物理化学问题,探讨各种材料的制备和功能机理,实现材料的功能化,进而使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等离子表面冶金新技术 本研究方向以“钢铁材料等离子表面冶金及性能,钛合金表面改性及性能和薄膜制备及性能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当今先进的真空等离子合金化及离子束增强沉积等表面改性技术,在金属表面制备扩散层及薄膜改性层。研究表面改性层的组织结构及其性能,包括摩擦学性能、薄膜/基体结合强度、高温氧化性能、电化学性能等,了解不同金属材料适用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探索金属材料改性层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关联系。

3、高强度轻合金制备及加工

本研究方向以“高品质镁铝合金的产业化,高强度镁合金,耐高温钛铝基合金,纳米晶高强度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内容,在轻质高强度合金制备及加工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及产业化的研究;采用等通道弯角挤压新技术,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开展对纳米晶高强度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结构分析、形成机理及性能测试方面的研究,获得性能优异的纳米晶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通过对TiAl基合金的渗硅处理, 获得优异的抗高温循环氧化性能。

三、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获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26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4人,硕士研究生157人。本学科先后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重油残渣高附加值利用新途径的探索)1项、国家“863”专项子课题(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表面高性能钛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2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碳纳米材料修饰与功能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纳米洋葱状富勒烯/金属插嵌物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研究)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低温下洋葱状富勒烯物质的宏量制备与物性研究)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纳米碳功能材料)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和省部级项目共计50余项,科研经费2500万元。五年来,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共发表论文7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引用300余篇次,出版专著14部,申请和授权中、日、韩等多国专利100余项。

第二篇: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一、学科及代码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概况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2002年首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个工科类国家级重点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起开始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联合或独立培养博士生27人,1998年获“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6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讲师18人,博士生导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

学科点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及模具CAE技术、新型合金及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高温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等方面研究及开发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包括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载人航天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杰出青年基金等在内的科研开发项目100余项,独立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

学科点实验室面积12000余平方米,拥有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GPC分子量测定仪、热分析系统(DMA、DSC和TG等)、流变仪、偏光显微镜、万能电子拉力实验机等材料分析、测试和加工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已形成“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及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一体化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地。支撑本学科的主要科研基地有:

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成型过程与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温功能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模具、材料工程及装备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铝合金材料及加工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镁合金及制品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汽车材料郑州市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材料研究中心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带头人

(1)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模具技术

本方向主要从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

塑料成型过程及模具设计中的数值模拟技术。针对塑料主要成型加工方

式和模具技术,以材料性能表征─成型过程模拟─微观结构演化─模具优

化设计─制品性能控制为主线,沿着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的技术路线,研究塑料成型过程的物理、力学机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开发相

应的CAD/CAM/CAE集成化软件。

塑料成型过程及最终制品的多尺度关联模型和相关的多尺度算法。重点

开展模塑过程中宏、介、微观耦合的过程动力学、非平衡热力学、复杂

流体动力学问题的多尺度关联模型和高性能计算方法等问题的研究。

国家战略用塑料制品的制造和结构性能分析。航天用恶劣环境下防辐射

和高光谱透过率塑料件成型、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高铁用高低温环境

下的高抗冲击性能塑料件成型、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等。

塑料微成型和微加工理论和技术。重点开展微注塑模拟理论及方法,微

制品的可成型性和可复制性理论等问题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申长雨,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63年6月出生于河南南阳,1990获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目前担任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第一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青年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模具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塑料加工学会应用工程塑料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塑料学会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分子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模具协会理事长、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河南省青年科协主席等职。并兼任《化工学报》、《应用数学

与力学》、《中国塑料》、《模具工业》、《塑料》、《工程塑料应用》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塑料、橡胶等材料的加工理论和方法、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拓展了我国塑料成型宏观和微观模拟仿真新领域,发展了具有自主产权的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CAE软件;建立起航天用结构塑料件制造新理论和方法,为2008年我国神七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所带领的团队,作为全国20个获奖集体之一,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励;主持建立了我国首批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4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展了一系列塑料先进成型理论、方法和模具设计技术,为我国塑料加工、模具制造及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共出版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EI收录论文117篇,SCI收录论文33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并获2008年河南省最高科技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主要团队成员:陈静波教授,刘春太教授,赵振峰教授,曹伟教授,王亚明教授,李海梅教授等。

(2)新型合金及加工技术

生物镁合金材料研究:本研究的重点为新型生物镁合金的制备和性能优

化、表面改性处理及形成机制研究;亚快速凝固工艺对新型生物镁合金

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新型生物镁合金体外、体内降解规律及生物相

容性研究;新型生物镁合金心血管支架设计与加工;新型生物镁合金骨

固定器件设计与加工等。

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包括高性能变形镁合金材料的开

发及其成形技术、耐热镁合金与高性能铸造镁合金。

高性能铝合金板带箔及细化剂研究:本研究的重点为高性能铝合金板带

箔的加工成型,包括6000系铝合金汽车车身板材、高压电子铝箔、哈兹

列特连铸连轧铝合金板带、电解铝液直接铸轧生产PS板及铝合金细化

剂的研究与开发等,研究高性能与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生产中的关键技

术问题,实现生产过程的短流程与节能降耗。

大块非晶合金研究: 制备含有准晶相、高熔点金属相、陶瓷颗粒以及

片状石墨的大块非晶复合材料,对这些不同种类第二项影响大块非晶塑

性变形行为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合理设计合金成分,成功研制出具有

高强度和塑性的CuZr基金属玻璃材料,其断裂强度达1800 MPa以上,同时具有一般非晶材料中不具备的加工硬化效应;研究发现这种合金中的非晶基体在保证提供高强度的同时,生成的马氏体相将阻碍剪切带的快速蔓延,并提供塑性变形。

学术带头人:关绍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材料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届全国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材料成型过程与模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南省镁合金及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铸造学会理事,中国镁业协会专家,河南省铸造学会理事长,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和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编委等职务。

一直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项目等19项,通过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鉴定12项,其中8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8篇,被SCI、EI收录65次,撰写学术专著5部;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14人(其中8人已毕业获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46人(其中31人已毕业获硕士学位)。

主要团队成员:孙玉福教授,赵红亮教授,李庆奎教授,刘胜新教授,李福山教授,孙玉峰副教授,王利国副教授,朱世杰副教授等。

(3)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光电转换高分子材料:通过运用能带隙工程来调节聚合物的光吸收和把

光富集染料引入聚合物的主链或侧基上,设计并合成了含苝酰亚胺的聚

合物材料B12B,其吸收光谱在400-800nm之间,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其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光,是理想的n型半导体光吸收材料。通过在分

子主链中构筑Donor-Acceptor交替结构,有效地降低了聚合物半导体的能带隙,得到了两个在可见光区具有宽吸收波段的共轭聚合物材料

PQS和PQSe。利用这些材料作为光活性层构筑电致发光器件和太阳能电

池器件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新型尼龙类工程塑料:开发出“中华牌”的长碳链尼龙,在长碳链尼龙

合成路线上另辟新径,以石油副产品轻蜡经微生物发酵得到的长碳链二

元酸为原料,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攻克了原料提纯、腈化、胺化、成盐、聚合等多个技术难题,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开

发出一套新工艺,合成出了一系列石油发酵长碳链尼龙。以其中尼龙

1212为例,它是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的第三个长碳链尼龙、第一个双号码

长碳链尼龙,也是我国至今唯一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碳链尼龙类

工程塑料品种;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首次发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高分子材料表面的同质诱导附生结晶现象,并首次引入溶度参数的概

念来讨论超临界二氧化碳、插嵌单体的相对溶解度以及在聚合物基质上的协同分配乃至竞争问题,这些研究对于在超临界条件下实现无污染、高效率、分布均匀和过程可控的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改性具

有创新意义。

学术带头人:曹少魁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出生,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1994年在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材料学部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河南省化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化学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由分子设计出发进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迄今已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有10篇、被EI收录的有15篇。

主要团队成员:赵清香教授,许群教授,朱诚身教授,刘民英教授,石军教授,王玉东教授等。

(4)高温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高温功能材料。立足我国耐火材料资源优势,研究开发优质合成耐火原

料,并开展特种高温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与高温性能的研究,以

满足高温工业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已开发出有特色的矾土基优质合成原

料、电熔改性料、氮化还原转型料。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特种功能耐火制

品,、主要用于滑动水口、连铸水口、透气塞、精炼包衬渣线、特种窑

具和高温耐磨部位等。

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利用河南的资源优势,通过掺加引导性、功能性组分及应用特殊工艺,制备高性能与复合功能水泥基材料,尤其

在引导性和功能性组分的改性与功能引入机理以及结构特征对水泥基

材料性能影响、功能发挥与损毁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生态环境材料的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煤矸石、低品位尾矿)和建筑垃圾等资源的高附加值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全部资源

化利用的深加工机理和用途开发研究。

学术带头人:钟香崇,中国科学院院士,1921年11月生,194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1963年开始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并任所长、总工程师;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被评为联合国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的杰出终身会员并任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

钟香崇院士从事耐火材料工作50余年,是我国耐火材料专业的首席科学家,在耐火材料的组成、结构和高温性能方面的系统研究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他组织指导了我国铝镁砖和高铝砖、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以及耐火纤维和绝热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在耐火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在内容和水平上居国际前沿。为我国冶金工业和耐火材料研究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

主要团队成员:叶方保教授,叶国田教授,贾晓林教授,徐恩霞教授、葛铁柱副教授、李素平副教授等。

第三篇:水工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申请报告

水工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申 请 报 告

单 位

名 称:西安理工大学 申请学科名称:水工结构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

2007年6月9日

目 录 学科简介....................................................................................1

1.1 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1 1.2 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2 1.3 本学科点的国家需求分析和发展前景..........................................6 2 学术团队....................................................................................6

2.1 本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6 2.2 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情况..................................................................9 3 科学研究....................................................................................9

3.1 本学科点科学研究情况..................................................................9 3.2 本学科点的科学贡献(或社会服务贡献)情况..........................9 4 人才培养..................................................................................11

4.1 本学科点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已取得成效 12 4.2 本学科点培养博士的规模和优秀博士毕业生简介....................12 5 学术交流..................................................................................13 6 支撑条件..................................................................................14

6.1 本学科点教学科研条件基本情况................................................14 6.2 本学科点相关学科支撑情况简介................................................15 6.3 本学科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15

学科简介

1.1 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西安理工大学水工结构工程学科源于1937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水利系,历经西北工学院、西安动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陕西机械学院,发展成为现在的水工结构工程学科。该学科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经原机械工业部批准获部级重点学科、1998年转为陕西省重点学科,1995年获准设立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获准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设。在老校长、著名水利工程专家田鸿宾教授的带领下,张海东、戴振霖、刘景翼等教授在水工隧洞与地下结构研究领域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知名学者王克成等教授较早开展了拱坝抗震研究;杨菊生、陈才旺等教授在国内较早地应用电算进行了坝体应力分析与体型优化;黄松梅等教授是我国最早应用离心机、光弹试验进行坝体应力试验的学者之一;孙振天、蒋长元、杨全民等教授在国内最早开展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和坝工防渗技术应用研究;张彦法等教授是我国有影响的较早开展坝体温度应力分析的学者之一;谢定义、巫志辉等教授在土石坝与工程抗震、土石坝动力稳定分析、基础液化分析与处理措施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水工泄洪与消能工领域,李建中、闫晋垣、赵修荣等教授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砌石坝建坝技术、黄土地区辐射井研究、水坠筑坝及水力冲填技术、定向爆破筑坝技术等5个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改革开放后学科培养的一批中青年学者秉承老一代的优良学术风格,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形成了水工隧洞与地下厂房结构、混凝土高坝应力分析与防渗技术、土石坝

验的方法,对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群(水工隧洞、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展了以围岩损伤力学为基础的裂隙化洞室围岩力学机理与变形规律的研究,以仿真试验为基础的洞室围岩喷锚支护加固机理与优化设计研究以及围岩应力场、渗流场和温度场三场耦合为基础的深埋长大引水隧洞设计新方法,已引起了一些院士、专家关注,国内首创的“隧洞自动化分析与设计软件系统”(版权号:200517479)受到同行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结合向家坝、下坂地、思林、拉西瓦等水电站地下厂房分期开挖围岩稳定分析与支护结构优化,系统研究了高地应力、大跨度、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标准与支护结构优化设计原则。

近10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项目(子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科院院长特别基金等15项;承担了国内80多项大、中型水电工程的洞群稳定分析与优化设计等项目,获批发明专利“一种SCS组合式水电站压力埋管的设计方法”(ZL200510042844.3);在《Int.J.of Rock Mech.and Min.Sci.》、《水利学报》、《水力发电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刊物上表相关论文263篇,其中SCI、EI收录67篇,出版专著5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

1.2.2 混凝土高坝应力分析与防渗技术

该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混凝土高坝静、动力分析、温度应力分析,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坝基坝肩渗流、应力与温度耦合作用的理论研究。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结合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对混凝土坝应力分析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的考虑扭转系统的拱冠梁法及分析软件,在80年代拱坝设计规范中推荐应用;结合三峡工程温度应力分析子课题、“八五”、“九五”攻关等项目,开展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水化热温升过程与热传导规律研究,提出了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薄层单元分析法和浮动网格法,解决了200 米级高碾压混凝土坝模拟施工过程和环境条件以及热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数值模

双能γ射线三轴测试设备、水气运动规律测试设备,对非饱和土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新的固结理论和本构模型,应用于黑河、恰甫其海、下坂地等土石坝的静动力稳定性分析研究。

近10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项目20多项,总计到款71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12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46篇,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

1.2.4 泄水建筑物消能理论与技术

从上世纪50年代,对水工建筑物的各种消能问题展开研究。60年代建起了高速水流实验室,七十至八十年代,结合刘家峡、乌江渡、龙羊峡、安康、柘林水电站等工程,对高坝紊流边界层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消能工-柘林掺气消能墩,对窄缝消能工、宽尾墩消能工进行了研究,成果应用于30多项水电站工程,收到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该研究方向在高坝水流紊流边界层、新型消能工水力特性、破坏机理、掺气水流特性以及泄水建筑物数值模拟方面展开了研究,从高坝紊流边界层的理论研究——揭示其水反弧段空化机理、紊流边界层缩尺影响,到消能工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一种新型消能工-掺气分流墩和齿墩掺气坎;从300米级高水头大流量作用下的新型消能防冲结构-反拱水垫塘破坏机理、底板缝隙中的水力特性的研究,到高水头作用下的两种新型消能工——竖井进流水平旋转内消能泄水道、旋流阻塞复合式内消能泄洪洞的研究等。这些丰富和发展了消能工的理论,有效地指导了工程设计,研究成果先后在小湾、溪洛渡、拉西瓦等多个高坝工程中得到应用。

近10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8项,大型水电工程课题40多项;发表论文116篇,其中SCI、EI收录35篇,出版专著5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

工学博士,现为水工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在地下洞室数值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理论、裂隙岩体力学方面有深入研究,分别提出了裂隙岩体爆振细观损伤模型、往返振动下岩体疲劳损伤、动荷下细观断裂损伤、裂隙局部化损伤等四大模型,以及裂隙围岩中水工隧洞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开发了“隧洞自动化分析设计平台”,提出了隧洞安全评价新方法,建立了隧洞仿真反演分析与强度参数反演理论与方法;发表学术论文211篇,被三大检索收录80余篇,专著及合著5部。在洞室工程与围岩力学特性研究方面获省部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专利3项;承担并完成了水工隧洞与地下厂房方面的科研项目83项。

柴军瑞 1968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分别在日本京都大学、福井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各一年,曾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水工结构渗流力学与数值仿真、岩土水力学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特别在高坝工程渗流力学非线性问题分类体系、高坝岩体水力学基础理论、高坝工程渗流应力耦合理论与数值求解、高坝工程渗流分析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共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已收录30余篇次,论著被他人引用300余篇次。

邵生俊 1964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黄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理事、《岩土工程学报》编委等。1999-2000年到日本福井大学访问进修。在土石坝及其抗震工程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饱和砂土的物态变化机理,建立了砂土的物态本构模型;开发了新型传动机构的压扭双向

2.2 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情况

水工结构工程学科点始终拥有一支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学术团队,其学科梯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术带头人均为学术上颇有建树的教授、博导。

学术团队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人员4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讲师9人。学科所有研究人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32名,占71.1%。学术团队年龄结构合理,35岁以下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 师9人,36-45岁教授9人、副教授14人,46-55岁教授8人、副教授1人;56岁以上教授2人。在外校取得学位24人,占总人数的53.3%。科学研究

3.1 本学科点科学研究情况

6年来,完成各类科研课题590项,总计到款8816.5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27项,558.0万元;省部级课题39项,370.9万元;其它纵向课题67项,176.3万元;横向课题351项,5758.8万元;设计咨询106项,1952.5万元;出版专著等15部;发表论文738篇,SCI、EI检索133篇;获省部级奖15项。目前,在研项目119项,经费达2327.7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3项。

3.2 本学科点的科学贡献(或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1)节理裂隙围岩体介质动力学性质研究:通过系统模型试验与数值试验对动载下节理岩体介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提出了裂隙围岩爆振损伤、断裂损伤、振动疲劳损伤与裂隙细观损伤四大力学模型,发表在《Int.J.of Rock Mech.and Min.Sci.》vol.38(7)、vol.40(1)、vol.40(2)、(7)土石坝抗震的液化理论研究:揭示了饱和砂土的初剪缩、次剪缩、剪胀、弹性剪切、反向剪缩的物态变化特性等;建立了饱和砂土液化破坏分析的瞬态极限平衡理论、瞬态有效抗剪强度准则、物态变化规律与判别准则及物态本构模型,为土动力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将这些理论应用到三峡工程高土石围堰、吉林台大坝以及下坂地土石坝等工程地基、坝壳液化可能性及稳定性的评价和论证。

(8)土石坝的变形分析研究:重点开展了湿化变形及非饱和土固结理论研究,揭示了力、水耦合作用下土的增湿变形特性及结构性变化特性,建立了增湿弹塑性本构模型及结构性参数本构模型;从混合物理论出发,建立了非饱和土的混合物固结理论,解决了当时国内最高粘土心墙坝-黑河土石坝以及目前国内最深的覆盖层-下坂地土石坝坝基覆盖层的沉降变形预测及坝坡稳定性等问题,相关成果正在报奖中。

(9)掺气分流墩水力特性研究:提出了新型消能工-掺气分流墩、齿墩掺气坎,原型运用证明具有显著的掺气消能效果,通过系列研究获得其墩头动力特性、空化特性、水舌扩散特性和消能特性,提出了掺气分流墩的附加动量理论,揭示了掺气分流墩消能掺气机理,获2003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人才培养

学科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思想品德合格、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甘于根扎西部、勇于吃苦耐劳的高层次复合型研究人才。2002年,我校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获陕西省名牌专业。本学科已培养博士30人,硕士165人。目前在读博士生23人,硕士生185人。张平、柴军瑞的博士论文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本学科所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之中有许多学生已在我国许多著名高校、设计院以及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单位担任重要的职务。

1至2002年5月在四川大学水电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曾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平,男,1975年3月生,2000年9月至2004年10月在西安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裂隙介质静动应力条件下的破坏模式与局部化渐进破损模型研究”,建立了能模拟软化(损伤软化、减压软化)、硬化过程的局部化渐进破损模型,推导了可应用于裂隙岩体的局部化渐进破损宏观模型,在校期间发表SCI检索论文4篇;获2006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任湖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瑞典Lulea Univ.of Tech.大学访问学者。学术交流

西安理工大学水工结构工程学科始终重视学术研究交流,充分关注国内和国际坝工界的研究动态和新的研究热点,积极承办本学科相关的高规格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及时了解和学习兄弟科研院所以及同行学者专家们的研究进展与最新成果,通过各种学习交流进行取长补短,有效促了进本学科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在国内学术会议承办与组织方面,我校水工结构工程学科受中国水利学会委托承办了2005年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论坛(2005.7),主办了“中国水问题论坛第三届学术研讨会”(2005.12),受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委托,主办了“第七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2002.09),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办了“第五届中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2005.10)等全国性学术会议8次。

2001年以来,本学科先后邀请了国内外50多位院士、著名学者来校访问交流。其中有:奥地利国家电力公司坝工部主任G.Zenz博士、国际岩石力学与坝工著名专家R.Zimmerman教授,国际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

36.2 本学科点相关学科支撑情况简介

多年来,水工结构工程学科与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省级重点学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工程防护等学科在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拓宽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探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途径,有力促进了我校水工结构学科的发展。

6.3 本学科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我校水工结构工程学科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先后投入学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08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500万元,主管部门投入200万元,地方政府投入100万元,学校自筹280万元。其使用情况具体为:各研究方向学术梯队建设120万元,人才培养72万元,设备仪器购置550万元,实验室更新改造260万元,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78万元。

第四篇:重点学科简介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简介

学科名称: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科代码:080501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首席学科带头人:许并社 教授

许并社:男,1955年12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4年3月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4月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做博士后和研究员工作。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兼任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材料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同时兼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和理事,《电子显微学报》、《复合材料学报》、《新型炭材料》、《金属热处理》等杂志编委会委员。

作为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纳米碳功能材料、光电材料、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和材料界面结构计算模拟等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 并承担纳米SiO2、Al2O3、纳米光电材料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工程。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和被他人引用200余篇次;申请和授权多国专利100余项;被国际有关科技报报道过的研究成果6项;著书10部。1999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先后六次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个人荣誉奖励。2004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 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2006年成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7年荣获中国侨联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科技创新人才奖”。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带头人:卫英慧 教授

卫英慧:男,1966年7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8年7月太原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1年7月于太原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4年2月至1997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9月到2005年8月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西省333人才工程,是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体视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等。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编写著作(教材)6部。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纳米晶块体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等。

二、学科研究方向简介

1.金属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

本方向应用各种先进的表征手段,研究金属材料的原子排列,缺陷结构,微区成分特征等,以揭示金属材料微观结构与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之间关系,2.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的物理化学问题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是一门由材料、冶金、化学、电化学、物理、力学和微生物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渗透所形成的边缘性的技术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3.材料计算科学

计算模拟研究是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是与试验研究和探索新材料相辅相成的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方向有以下两个特色:(1)多层次、多尺度的模拟计算,为试验研究和探索新材料提供理论指导;(2)致力新材料设计,结合试验,深入进行理论研究。

4.材料服役安全评价

实际工况的复杂环境和复杂载荷将导致工程结构产生失效分析,往往造成灾难事故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安全服役是对工程结构材料的基本的要求,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项科技基础之一,主要以工程零件或构建的运行安全性为突破点,通过加速试验、分析表征,揭示和掌握构建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的失效规律及机制;建立材料失效、结构损伤、参数和性能蜕变等广义失效模型以此掌握材料、结构、参数和性能等广义失效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工程构件安全评价和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三、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1999年材料物理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0年材料化学本科开始招生。2003年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05年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批准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该学科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近五年本学科承担国家基金、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SCI论文65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3项,授权专利13项,出版著作(教材)6部。

第五篇:我国国家医学重点学科

我国国家级医学重点学科

第一军医大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消化病、国家骨质疏松症诊疗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南方医院 国家级重点学科-消化病研究所、国家骨质疏松症诊疗研究中心、拥有中医肾病学、中医脑病学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第二军医大学

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12个)

生理学、遗传学、免疫学、航海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外科学(骨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烧伤)、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理学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在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领导下,从 1958 年成立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开始,经过 40 多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由一个小组发展到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院、所合一国内惟一的专科医院,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第三军医大学

拥有烧伤外科、肝胆、防原医学、野战外科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西南医院 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烧伤、肝胆),新桥医院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防原医学 大坪医院 国家级重点学科(野战外科学)、第四军医大学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人体解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航空航天和航海医 学、口腔科学、(骨科、胸外科、脑外科、传染科、神经科学,创伤骨科学,心血管外科,)

西京医院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神经科学,创伤骨科学,心血管外科,唐都医院 骨科、胸外科、脑外科、传染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睡眠失调专病中心为国家专病中心,秦都口腔医院,是我国著名的口腔医学界院校之一,是我国从事口腔医学教学科研、医疗的重要基地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口腔医学研究所,301医院 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外科学(骨科)和老年医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军区总医院 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具有国家重点学科点18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卫生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哲学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9个。有国家级研究基地和中心17个。

首都医科大学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生命科学院、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祖国医学研究所、临床疾病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和北京市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等。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基础免疫学、实验寄生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和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学科的研究和医疗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北京中医药大学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部局级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医学部由中国政府创立的第一所医学院校,有1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卫生部级重点实验室,11个联合研究中心,学科及专业齐全,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含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妇幼卫生)、口腔医学、药学(含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现有3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培养本科生、研究生为主体,同时又是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基础医学院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基础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211”工程重点学科5个,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3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肿瘤、结石、男性疾病、普通外科分流术、门静脉高压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甲状腺手术、大肠癌、大面积灼伤、妇科疾病、神经内科各类疾病、神经外科各类手术、眼科青光眼、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神经、小儿肾脏、小儿心血管等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均居国内前列或世界先进。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国家心血管病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医院心血管外科是我国最大的心血管外科中心,也是世界大型心血管外科中心之一。是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国家心血管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所在地。北京协和医院是一所以医疗为基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协和医科大学的临床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是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危重病诊断治疗中心之一。医院有国家重点学科三个:心内科、血液内科、临床核医学科;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学科八个:内分泌学科、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妇产科、基本外科、皮肤科、放射与超声诊断科、病理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一个。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该院是我国最大的癌症防治研究机构,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协作中心之一。

北京大学药学院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即药物化学和生药学。

中国医科大学设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设有卫生部直属日语培训中心和中国乡村医生培训中心。小儿内外科疾病的诊疗技术和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是全国儿科和新生儿的急救中心之一。内科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小儿先天畸形实验室、免疫皮肤病学实验室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等3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3个国家培训中心,2个国家药品研究基地,1个全国儿童抢救中心;

复旦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有1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9个“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10个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在科研方面,分子遗传、分子病毒、神经生物学、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在临床医学研究方面,肝癌临床、新喉再造、颅底显微外科、臂丛根性撕脱伤等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肝癌、肾脏和肺部疾病诊治是医院的重点和特色,诊治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手外科、中西医结合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传染病学和抗生素、肾病科、心血管科、影像医学和核医学、普外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瑞金医院3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医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内分泌与代谢病重点实验室、人类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医院在肾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高血压、中医伤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生殖医学等学科中颇具特色,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1963年陈中伟教授、钱允庆教授等在我院成功地施行了国际医学史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从此医院被誉为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20世纪五十年代末周永昌教授等开创了超声医学事业,被誉为“中国超声诊断发源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她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西医医院之一,是中国近代医学的摇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个为国家教委行政重点学科,天津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卫生部俄语培训中心 重庆医科大学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即传染病学;

南京医科大学 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基础医院、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建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卫生部德语培训中心设在我院。

中山医科大学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眼科学、寄生虫学、内科学(肾病)

白求恩医科大学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卫生部批准的和15个吉林省批准的研究所,在免疫学、病理学等学科领域具有国内领先地位。

华西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口腔科学(口外、口矫)其牙科在中国设立最早,是中国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培养了大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口腔医学教授、研究人员和专科医师,是培养中国口腔学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湖南医科大学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医学遗传学)、2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癌变原理、心血管研究)、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病理生理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临床药理、英语、医疗仪器设备维修、肝胆肠外科、医用高压氧、医院感染控制等7个国家或部级培训(研究)中心。

湘雅医院 国家重点神经病学

江西医学院设有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分中心,

下载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考研:北大国家重点学科浏览

    2018考研:北大国家重点学科浏览 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学科代码:0201),经济学院下设6个二级学科: 政治经济学专业(学科代码:020101) 经济思想史专业(学科代码:020102) 经济史专业(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将材料加工......

    材料加工工程

    专业差额复试成绩要求研 材料学、 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320 (47478080 ) 33623 037 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 305(47478080)网络督察 33623 037 二、各专业复试安排 专......

    材料加工工程[精选]

    材料加工工程是研究材料的外部形状、内部组织结构与性能以及材料加工程控制的应用技术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是将原料、原材料(有时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转变成实用材......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无线电探测与通信技术中期检查报告 一、项目建设情况 (一)子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和主要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1、子项目......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简介(大全五篇)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隶属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重庆市特色重点学科。目前有正、副教授1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

    玉器加工简介

    南阳玉器厂现已更名南阳拓宝玉器有限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企业,当之无愧是南阳玉雕业的龙头,该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工艺精湛,产品达九大类3000多个品种,远销30多个国......

    2006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与申报

    ★★★★★ ★★★★★ 2006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与申报 参考资料汇总(八) ●兰州大学安排部署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做好我校国家重点学科考评与增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