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沪委发[2009]9号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着眼于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现就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
(一)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围绕本市产业发展重点,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九大领域,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本市产业结构优化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责任部门: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等)
(二)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建立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加快决策和协调。明确项目推进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责权统一的责任机制。(责任部门:市经济信息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等)
(三)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设立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该企业、政府、社会共同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机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统筹和管理,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聚焦投入。加强监督和评估,建立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
(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根据重大项目技术路线图,制订并实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前瞻布局,组织开展科技攻关。(责任部门: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等)
(五)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围绕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根据产业化要求,研究制定产业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等)
二、鼓励和促进科技创业
(六)设立“创业苗圃”。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设立“创业苗圃”,为创业者完善成果(创意)、制订商业计划、准备创业提供公共服务。(责任部门:市科委、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等)
(七)加强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鼓励和支持区县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器,拓展孵化空间。改进孵化器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孵化服务质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建立“创业导师”队伍,指导和支持创业者,提高科技创业成功率。(责任部门: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各区县政府等)
(八)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停薪留职创办科技企业,允许其3年内保留与原单位的人事关系。进一步鼓励大学生科技创业。(责任部门: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九)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奖励机制,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加强专业化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创新,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责任部门:市科委、市财政局等)
(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加快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鼓励发展各类非营利组织和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推进“创新驿站”建设,拓展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技术经纪人的培育,完善政府购买科技中介服务的政策,促进技术经纪人队伍发展。(责任部门:市科委、市教委、市工商局、市社团局等)
三、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
(十一)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组织实施国有企业中长期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其建立和完善技术体系。强化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创新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政策,对技术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负责人和重要技术骨干,可以延长任期。(责任部门: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等)
(十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企业研究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按照企业自主立项、税务机关受理登记、企业自行申报扣除的办法操作,优化操作流程,建立争议协调机制。(责任部门: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科委等)
(十三)加强企业研发队伍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导,加大本市各类人才计划对企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体系,解决技术难题,研制创新产品。落实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技术入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责任部门:市科委、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等)
(十四)促进企业研发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机构。(责任部门: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教委等)
(十五)培育创新产品市场。细化和落实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办法和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操作规程,实现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和政府采购产品目录的对接。加大政府采购实施力度,切实发挥政府采购对于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培育的引领作用。(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十六)提升企业创新管理。实施“企业加速创新计划”,引导企业运用先进的创新管理方法,瞄准创新目标,制定创新战略,逐步提升创新能级。(责任部门: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
(十七)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方式,加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应用“专利地图”、“技术路线图”等工具,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责任部门:市知识产权局等)
(十八)促进国际合作交流。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购并海外研发团队、品牌和技术型公司提供一定的融资渠道和担保支持。在加强资本项下先进技术引进和再创新。进一步吸引外资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入驻,促进与本土机构合作交流。(责任部门: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金融办等)
四、培育和发展创新集群
(十九)实施创新热点计划。聚焦创新热点,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人才流动、信息交汇和资源共享,支持企业间开展合作交流和购并重组,完善产业链,培育和壮大创新集群。(责任部门: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区县政府等)(二十)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强化对高新区各分园的指导、协调、督办和服务职能,统筹协调高新区各分园的发展。推动区县政府加强对高新区各分园的管理,减少管理层次,提高政策执行力和服务效率。实现政企分开,理顺高新区各分园行政管理机构和开发公司的职责关系。(责任部门: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土资源局、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浦东新区政府等)
(二十一)加强高新区评估。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制定并执行张江高新区考核评估实施方案,加强对高新区各分园的评估指标,引导和鼓励各分园错位发展、形成特色。(责任部门: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等)(二十二)促进区县科技创新发展。加强市区联动,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区县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区县基础条件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责任部门:市科委、相关区县政府等)
五、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公益性服务
(二十三)优化研发基地布局。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基地的统筹布局,明确各类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实行科学评估、动态调整、政府扶持的机制。(责任部门: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等)(二十四)深化应用型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加强对应用型科研院所“创新能力点”的识别和挖掘,对具有较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点,通过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方式予以重点支持。对具有较好条件的应用科研院所,探索实施整建改制和调整,优化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增强共性技术研发和行业标准、检测等技术服务能力。(责任部门:市科委、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二十五)发挥高校创新资源优势。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学位点设置和教育高地等建设计划与本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对接。加强对地方政府投入高校经费的绩效考核,引导高校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施知识转移计划,推广学术休假制度,改革完善高校支撑职称评聘制度,促进高校和企业间的人才流动。(责任部门:市教委等)(二十六)建立政府科研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政府科研项目共享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政府科研立项信息采集、检索、维护和共享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提高财政投入绩效。(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
六、推动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
(二十七)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或私人资本投资“天使基金”,开展“天使投资”。改革国有创业投资企业考核方式,引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机制,简化投资和退出审核程序,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提高运作效率,发挥引导作用。(责任部门:市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
(二十八)鼓励股权投资发展。研究制定促进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对股权投资企业及股权投资企业管理人才给予奖励和支持,研究拓宽外资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空间,优化股权投资企业的发展环境。(责任部门:市金融办、市商务委、市工商局、浦东新区政府等)(二十九)加强和改善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研究制定鼓励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商业银行设立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探索开展投贷结合的融资服务。(责任部门:市金融办、上海银监局、市科委、市财政局、浦东新区政府等)
(三十)建设柜台交易市场。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以合格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人的非公开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柜台交易市场。实施科技企业上市路线图设计,支持企业上市融资。(责任部门:市金融办、上海证监局、市工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等)
(三十一)推进金融创新服务。研究制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扶持政策,加快推广和发展科技保险,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优化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流通平台,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研究制定科技企业信用互助实施方案,开展科技企业信用互助试点。(责任部门:市金融办、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上海保监局、浦东新区政府等)
(三十二)发展担保机构。研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担保市场发展。建立担保机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引导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担保机构做强做大。探索建立再担保公司。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写写帮整理)
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沪委发【2009】9号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绿色青浦”建设,着眼于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现就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
(一)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贯彻实施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规划,围绕本区产业发展重点,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五大产业领域,择机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制造业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本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责任部门:区经委、区科委、区发改委等)
(二)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建立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加强决策和协调。明确项目推进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建立责权统一的责任机制。(责任部门:区经委、区科委、区发改委等)
(三)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设立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共同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机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统筹和管理,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聚焦投入。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评估。(责任部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经委、区科委等)
(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根据重大项目技术路线图,制定并实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前瞻布局,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发挥技术标准在企业中的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定和修订。(责任部门:区科委、区经委、区发改委、区质监局等)
(五)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围绕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根据产业化要求,研究 1
制定产业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责任部门: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等)
二、鼓励和促进科技创业
(六)设立“ 创业苗圃”。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设立“创业苗圃”,为创业者完善成果(创意)、制订商业计划、准备创业提供公共服务。(责任部门:区科委、区财政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
(七)加强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鼓励和支持产业园区建设科技创业孵化器,拓展孵化空间。根据孵化服务质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大政府资助力度。建立和完善“ 创业导师”队伍,指导和支持创业者,提高科技创业成功率。(责任部门:区科委、区财政局、区工商局、区税务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
(八)鼓励科技人员创业。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停薪留职创办科技企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科技人员来青创办科技企业。进一步鼓励大学生科技创业。(责任部门:区人保局、区工商局、区税务局、区科委等)
(九)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奖励机制,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加强专业化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创新,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责任部门:区科委、区财政局等)
(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加快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鼓励发展各类非营利组织和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推进“创新驿站” 建设,拓展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技术经纪人的培育,完善政府购买科技中介服务的政策,促进技术经纪人队伍发展。(责任部门:区科委、区工商局、区民政局等)
三、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
(十一)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组织实施国有企业中长期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其建立和完善技术体系。强化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创新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政策,对技术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负责人和重要技术骨干,可以延长任期。(责任部门:区国资委、区政研室、区委组织部、区人保局、区科委、区知识产权局等)
(十二)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企业研究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按照企业自主立项、税务机关受理登记、企业自行申报扣除的办法操作,优化操作流程,建立争议协调机制。(责任部门:区税务局、区科委等)
(十三)加强企业研发队伍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本区人才计划对企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建立技术体系,解决技术难题,研制创新产品。落实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技术入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责任部门:区人保局、区科委等)
(十四)促进企业研发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机构。(责任部门:区科委、区经委等)
(十五)培育创新产品市场。落实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措施,认真做好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实现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与政府采购产品目录的对接。切实发挥政府采购对于自主创新产品市场培育的引领作用。(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等)
(十六)提升企业创新管理。实施“企业加速创新计划”,引导企业运用先进的创新管理办法,瞄准创新目标,制定创新战略,逐步提升创新能级。(责任部门:区科委、区知识产权局等)
(十七)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方式,加大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应用“专利地图”、“ 技术路线图”等工具,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责任部门:区科委、区知识产权局、区工商局、区质监局等)
(十八)促进科技合作交流。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购并海内外研发团队、品牌和技术型公司提供一定的融资渠道和担保支持。进一步吸引高端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入驻,促进科技合作交流。(责任部门:区科委、区经委、区财政局等)
四、培育和发展创新集群
(十九)实施创新热点计划。聚焦创新热点,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人才流动、信息交汇和资源共享,支持企业间开展合作交流和购并重组,完善产业链、培育和壮大创新集群。(责任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工业园区、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
(二十)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按照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总体规划部署,进一步完善中纺科技城的管理体制,统筹协调中纺科技城发展,提高政策执行力和服务效率。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执行张江高新区考核评估实施方案,加强对中纺科技城的评估指导,引导和鼓励中纺科技城进一步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责任部门:工业园区、区科委、区发改委、区规土局、区财政局等)
(二十一)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加强市、区、镇(街道)、工业园区联动,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镇(街道)、工业园区科技服务分站建设,加强科技公共服务。结合本区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责任部门:区科委、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等)
五、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公益性服务
(二十二)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创新资源集聚。发挥区产学研资金引导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基地的统筹布局,明确各类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实行科学评估、动态调整、政府扶持的机制。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学位设置和教育高地等建设计划与本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对接,实施知识转移计划,促进高校和企业间的人才流动。引导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本区经济发展。(责任部门:区科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人保局等)
(二十三)建立政府科研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政府科研共享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政府科研立项信息采集、检索、维护和共享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提高财政投入绩效。(责任部门: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科委、区经委等)
六、推动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
(二十四)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或私人资本投资“天使基金”,开展“天使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发挥风险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实施青浦区推进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相关政策,促进科技企业上市。改革国有创业投资企业考核方式,引入公共财政考核评价机制,简化投资和退出审核程序,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提高运作效率,发挥引导作用。(责任部门:区发改委、区科委、区国资委、区财政局等)
(二十五)推进金融创新服务。引导商业银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股权投资发展。优化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建立知识产权流通平台,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研究制定科技企业信用互助实施方案,开展科技企业信用互助试点。(责任部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科委、区知识产权局等)
(二十六)发展担保机构。研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担保市场发展。建立担保机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引导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担保机构做强做大。探索建立再担保公司。(责任部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
附:名词解释
1、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2、创业苗圃——创业苗圃是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内辟出专门的创业场地,让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幼苗”得到创业辅导、政策、服务等各种“养分”浇灌,从而健康快速成长。创业苗圃通过营造微观创业环境,让不成熟的科技创业项目逐步完善并具有商业价值,让有创业意向的科研人员及大学生逐渐转变为具有一定创业技能的创业人才。
3、天使投资——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的一种,由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天使投资是权益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在西方非常流行,但国内的天使投资行为还较少。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正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或私人资本投资“天使基金”,在“种子期”,即初创期,扶持一些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4、科技综合服务平台——2007年3月,青浦区率先在全市建立了上海技术交易所分支机构(青浦创新驿站),并以此为核心,建成区科技综合服务平台。两年来,平台不断加强功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手臂,形成青浦特色。目前,平台已汇聚市级8 大服务资源,并在各镇(街道)、工业园区分别建立服务分站。共培养技术经纪人58名,走访企业305 家,成功帮助企业解决需求65项。2008年,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在青浦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介科技服务青浦模式。
第三篇:珠海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
珠海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粤发„2014‟12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粤府„2015‟1号),优化全市创新创业环境,特制定以下若干政策措施。
一、探索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 突出港澳特色,发挥高新区创新驱动龙头作用和横琴新区的政策优势,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构建更加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权、外资人才中介设立、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争取先行先试的政策。
二、实施普惠性企业研发补助
认真执行《珠海市企业研究开发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珠科工贸信„2013‟230号),在落实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基础上,市区财政通过预算安排,对已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按税法规定税前可扣除的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额为参考额度,对企业实行普惠性财政补助,引导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
三、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
— 1 — 市政府发行创新券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创新券分为一般券和专项券。一般券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科技成果或技术创新服务,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转化。专项券用于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包括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根据试点工作情况,对创新券适用范围进行调整。具体实施细则由市科工信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
四、探索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政府购买实际需求,推动落实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政策。发挥政府购买和公共财政的引导功能,通过远期约定政府购买,为当前的创新主体和未来的创新需求搭建桥梁,降低创新风险,激发创新活力。参照省具体实施方案,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科工信局牵头制定我市落实方案。
五、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政策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全市计划用地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用地基准地价执行我市基准地价政策修订后新型产业用地的地价标准,在基准地价修订前执行工业用地的地价标准。允许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用于研发总建筑面积的50%,在不改变孵化器用地功能的前提下,其载体房屋可按幢、层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分割销售和转让。已出让且建成— 2 — 运营的孵化器项目,在通过认定并经市政府批准后,可依法办理土地用途的变更手续,办理土地变更登记。鼓励通过“三旧”改造建设孵化器。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国土资源局及市城市更新管理办公室分别牵头落实。
六、构建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
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和扶持办法,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一次性财政奖励。对新建或改扩建新增孵化面积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符合条件的给予财政补助。科技企业孵化器,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营运情况良好的,可给予30-50万元孵化奖励。对各区(功能区)认定的孵化器,市财政按区财政补助额的50%给予联动支持。进一步完善促进创业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在珠高校建设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并给予一定的创业培训补贴、租金补贴和优秀项目资助。支持举办或参与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鼓励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由市科工信局和市人社局分别牵头落实。
七、建立对科技企业的投融资补偿和引导制度
建立面向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风险补偿金,对天使投资失败项目给予一定补偿;对在孵企业首贷出现坏账项目,给予一定比例本金补偿。支持我市创业投资机构向国家、省申请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子基金”,支持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起设立主要投向科技企业的子基金。由市金融局会同市科工信局和市
— 3 — 财政局落实。
八、落实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 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可自主决定科技成果的实施、转让、对外投资和实施许可等科技成果转化事项,不需报请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由市教育局协调落实。
九、落实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管理政策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在珠海转移转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全部留归单位自主分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用于人员激励的支出部分,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暂不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由市教育局协调落实。
十、落实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约定政策
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知识产权、工商、监察等部门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约定和确认应当予以承认,并就确认方式和程序制定配套规定,落实国有资产确权、变更,知识产权、注册登记等相关事项。税务部门落实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个人奖励时,获奖人可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十一、落实科技人员职称评审政策
将专利创造、标准制定及成果转化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依据。科技人员参与职称评审与岗位考核时,发明专利转化应用情况与论文指标要求同等对待,技术转让成交额与纵向课题指标要求同等对待。由市人社局牵头落实。
十二、加大新型研发机构扶持力度
落实《关于推进珠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智能环保家居、软件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通过财政资助、空间支持、人事待遇等政策杠杆,引导和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对首次列入培育计划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补助,用于补贴其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购置等。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经考核评价后,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经费补助。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可按“一事一议”方式经市政府同意给予支持,不受上述额度限制,并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持续支持。
税务部门按规定落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优惠。依法落实省政府重点扶持且纳税确有困难的新型研发机构,可酌情给予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优惠。
十三、完善高层次人才安居保障政策体系
高层次人才住房以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可通过租房补贴、购房补助和租住人才周转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的方式分类
— 5 — 保障。市、区政府可以通过集中建设或购买商品住房等多渠道、多形式筹集高层次人才周转住房。市引进高校可以利用政府划拨的教职工住房用地,建设本校教职工住房,统筹解决教职工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支持市引进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骨干企业可以利用自有资金购买或租用商品住房出租给高层次人才居住。高层次人才周转住房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按照我市的相关规定执行。
十四、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落实市政府与省科技厅签订的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联合推进工作协议,对获得省重大专项支持的项目给予不低于50%的财政资金配套支持,由市区财政1:1分担。围绕我市智能环保家居、软件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智能机器人等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需求,遴选4到5个重点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市级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十五、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市、区财政对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各级税务机关确保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服务机构建设,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材料组织、研发费用辅助账设置、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辅导服务。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并择优向科技部和省科— 6 — 技厅推荐,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十六、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给予支持,经认定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分别给予最高500万、100万和30万元的财政补贴,用于支持企业购置研发、检测设备。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最高70万元的补助。支持方式按照创新券制度实施。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研发机构的,简化审批流程,减免相关规费。企业在工业用地范围内建研发大楼,工业用地性质不变。土地配套政策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实施;扶持政策由市科工信局牵头制定。
十七、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围绕我市现有优势产业和布局发展的未来产业,对创新创业团队,给予包括项目启动补贴、项目投资和担保贷款等最高2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扶持。鼓励创新创业团队申报广东省创新创业团队引进计划,成功入选的,按照1︰0.5的比例给予配套资助。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创业类),以创业项目经费资助(最高200万元)、场地租金补贴和研发费用补贴的形式给予扶持;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创新类),以工作津贴的形式给予扶持。对经我市推荐,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领军人才”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入选国家、省创新创业资助计划的留学人员,按所获得国家和省的扶持额度,市财政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扶持。
十八、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
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横琴特色试点平台,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和跨境交易等特色业务,为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提供新机制和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和执法能力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由市知识产权局负责推进。
第四篇: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政策意见
县政府关于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
各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创新型海安建设步伐,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由区镇投资与高校院所共建的产业研究院,经区镇申请,县科技局
会同财政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建设要求并正常运行的,报县政府同意,由县财政按区镇现金投入的40%给予奖励。
二﹑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的企业研究院,符合建设要求并正常运行的,经现场核查,奖励5万元。
三、高校院所来海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年服务企业10家以上且取得实效的,资助运行经费10万元,由县财政和区镇各承担50%。
四、对当年产学研合作经费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企业实际支付金额的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五、设立科技创新项目优秀奖50个,奖励项目实施单位每项1万元。评选20名“科技功臣”,颁发奖章。
六、对市委、市政府授予“2014年南通市科技兴市功臣”荣誉称号的人员,奖励5万元。
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研发平台建设标准,企业研发投入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当年开发省认定的新产品2个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件以上,新增发明专利2件以上,正常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且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相应条件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将享受税收政策减免的税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
八、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九、经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所取得的项目资金,企业按科技项目资金管理要求使用且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
十、当年获得发明专利(新授权或引进),对专利权人每件奖励1万元。企业申请PCT专利,每件补助3万元,授权奖3万元。国家知识产权局按规定收取的发明专利年费,按实际发生年费(不含滞纳金)的70%给予资助,并拨付给所在区镇。发明专利申请加快程序,待授权后给予每件专利1500元补贴,并拨付给所在区镇。对省知识产权局给予的发明专利和PCT专利补贴,同一件专利按就高原则,不重复奖励。
十一、对新认定的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奖励1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当年立项的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奖励3万元。对新认定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奖励1万元。对新认定的省高新技术产品奖励1万元,其中县财政和区镇各承担50%。
十二、凡未建立研发机构、当年无产学研合作和未申请发明专利的企业,不得申报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县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海政发〔2013〕49号)的奖励按50%兑现。
十三、政策兑现由科技局会同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联合核实,形成兑现建议方案,在海安政务网上公示后,报县政府审定后兑现。
十四、本意见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原相关政策意见与本文件规定不一致或重复的,以此政策意见为准。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科发火〔2011〕2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我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将有关进展情况及时报我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特此通知。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二O一一年七月四日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落实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就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火炬工作是依靠科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
1.火炬工作有力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火炬计划工作开展二十多年来,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决策,积极引导全国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建设与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培育科技型企业群体,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创业,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
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探索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的一面旗帜。通过对火炬计划的深入实施和开拓创新,我国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建设载体、培育主体、推动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创新服务和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火炬工作构架。
2.新形势下加强火炬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步入攻坚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在技术体系、产业形态、竞争格局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待发。高新技术产业化,特别是科技创新和技术创业的发展路径、组织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新形势下,火炬工作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模式的需要,是调动地方产业化力量、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新时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应该继续高举火炬旗帜,把加强火炬工作作为依靠科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3.明确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的思路。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火炬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按照“深化改革、加强统筹、需求导向、重点突破”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注重集成创新要素资源,注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主体,发展一批具有整合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能力的科技服务机构,加速推进技术转移和技术市场建设,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环境,不断开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开创火炬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建设
1.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水平。开展“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建设工作,加强对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的指导。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国家高新区的重要任务,完善高新区考核评价体系,将高新区纳入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式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方式。
2.着力建设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和产业基础,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实现科学布局和有序发展。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作用,按照专业特色和产业链关系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完善产业培育体系,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以国家高新区为主要载体,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重要抓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挥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作用,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建设一批对区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
3.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国家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供技术源头。加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区域孵化服务网络,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加强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探索依靠市场机制促进科技企业做强做大的新模式。加强特色产业园建设,形成集成优势,促进企业集群化发展。
(二)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主体培育
1.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环境,加强对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的支持,提升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支持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群体和具有原创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
2.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按照市场规律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发挥创新型企业的示范作用。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产业发展需求和节能减排等政策导向,继续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推动企业强化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配套,按照产业技术创新链建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
(三)加速推进先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1.完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实施“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引领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加大力度发展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国际化发展机构及其他科技服务机构,加强分类指导,实现骨干服务机构在高新区的重点布局。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培育科技服务新兴业态。鼓励公益类科技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市场化条件下新的管理模式。鼓励各地方和高新区通过服务外包等形式,探索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创新发展的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树立服务品牌。鼓励科技服务机构建立各类服务联盟,开展国际业务,促进科技服务机构的市场开拓、优化整合、做好做强。
2.加强现代技术市场建设。加强技术(产权)交易所等技术交易机构和技术交易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发展和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建立全国技术交易指数、技术交易评估报价系统、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活跃技术交易。探索建立技术市场信誉体系,规范市场秩序。通过技术市场向社会发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财政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通过技术交易机构挂牌、拍卖、招标等公开交易方式,加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探索建立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绿色通道。
3.强化需求导向的技术转移机制。深入开展“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依托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创新服务网络(创新驿站),集成信息资源、服务能力与合作渠道,开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服务。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鼓励高新区和产业集群加强产业技术中试与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技术熟化、工程化、集成化与转移;开展高新技术及产品应用推广示范,以市场需求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
(四)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
1.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推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技术转让、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税收优惠政策和科技兴贸相关政策,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和评估。推动国家高新区先行先试有关创新政策,并适时推广。积极推动地方探索出台促进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发展和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2.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环境。落实“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
方案”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地方科技主管部门、高新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以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的创业投资机构,建立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吸引各类投资、金融和相关中介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鼓励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支持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区内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公开转让。扶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3.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环境。根据需求积极开辟国际合作渠道,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国际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的能力,部署和建设一批国际化发展服务平台。加强与世界先进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国际合作机制。大力吸引国际研发机构入驻国家高新区,积极推动国际联合研发和产业化合作,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鼓励国家高新区设立海外发展服务机构,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4.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文化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广泛宣传,形成社会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共识。开展火炬文化建设活动,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不断丰富创新创业文化内涵,树立火炬品牌形象,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加强统筹,强化火炬工作组织与管理
1.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政府和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围绕新时期火炬工作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筹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相关计划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探索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资源在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机制。坚持精简高效和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赋予国家高新区有利于其发展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职能。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千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人才计划的实施,着力加强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科技服务复合型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引导国家高新区积极建设“人才特区”,完善有利于引才、育才、用才、成才的环境条件和事业平台。加强火炬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促进科技管理部门与高新区之间干部交流。
3.做好管理基础性工作。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重大决策、重大议题持续开展战略研究,扶持相关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发展。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管
理人员和相关机构的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强化总体设计、完善工作流程,进一步做好统计、评价、督察、信息交流等工作,建设和管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专门业务平台。
4.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科技部火炬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火炬工作的重大问题,统筹火炬工作,制定工作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部门应建立本地区火炬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科技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推进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部门要加强对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