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法治意识贯彻工作始终
让法治意识贯彻工作始终
现今,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法制正在不断完善的时代。转变执法观念、端正执法思想,保证执法公正,是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意识、权利至上意识、程序公正意识、为民服务意识的观点。认真审视、转变观念
法治,究竟是束缚我们手脚的羁绊,还是保护我们执法行为的保护伞?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的一个问题。在抱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工作规范给工作带来压力、甚至有时候显得不近人情的同时,我们也当去清醒地认真一点:我们的每一个执法行为都收到约束的同时,也是对我们的执法行为从法律角度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护。审视自我、查摆问题
对症下药、强化意识
人民警察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因此,人民警察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与深刻内涵,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自觉坚持并运用法治理念指导公安工作,运用警察权力,努力树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治理念,以此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 经过端正执法指导思想、规范执法执勤活动的专题教育和实际锻炼,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发生了新的变化,取得了新的进步。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基层法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正视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部分领导对基层法治建设和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过分注重于考评的名次, 注重于个案的办理,忽视对基层法治建设和执法工作的整体了解与全局把握,缺乏针对性、有效性的领导和关注。同时,片面追求破案率的错误思想过份地将个案办理放在首要位置。这种错误的做法,直接导致的危害结果是放松对法治建设的投入特别是执法队伍的教育培训, 使执法人员的基本素质难以适应任务的需要。
其次,执法规范机制尚不完善。现阶段执法规范机制的漏洞在于:围绕接警、受理、采取强制措施、调查取证、鉴定等容易出现问题的执法环节,围绕执法职责不明确、职能交叉及工作推诿、协调不畅等突出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各执法环节程序性规定,没有将每个执法行为纳入制度的有效约束中;在落实执法责任制方面,不注重执法质量考评和个案评判。缺乏执法规范机制,无异于缺乏一根教鞭,导致的结果是警察法治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再者,人民警察自身缺乏良好的法治意识。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的重任,警力配置与工作繁重之间矛盾十分突出。许多警察在工作中无暇顾及法治所提出的一些要求,办案子单纯讲速度和数量,不注重方式方法,片面讲究业绩,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做法。同时,法治社会要求和群众法治意识增强对基层执法工作提出新的标准,许多人民民警的能力和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些年来,网络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的传递速度,社会舆论的熏陶使得老百姓的思想觉悟和法治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警察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然而警察的法治意识还是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直都在蓬勃发展,领导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执法进行监督,对案件实行网上办理,对民警的执法效果进行考核等措施都能够较好的规范公安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由此,各地关于案件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对公安机关的投诉明显减少,执法规范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也似乎走到了瓶颈,虽然颁布了执法规范化的诸多规章,如《公安部关于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关于县级公安机关建立完善法制员制度的意见》《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但是这些并不是法律只是部门规章,对执法程序的约束作用大不如正式法律那样深刻,执法规范化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未深入发展。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内涵
关于法治,在其经典著作《政治学》里,亚里士多德给出了关于法治的经典语义解释:“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因此,法治的要素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个要素,一是法的执行遵守,二是良法的存在。由此,要使执法规范化达到法治社会所要求的标准,执法规范化建设就必然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执行法律的过程中一定要依照法律;其二促进执行的法律的完善。既包括立法的规范化和执法程序中的规范化。从广义上讲,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是在执法程序中要依照法律,更为重要要依靠立法层面上的保障。否则,即使执法程序中遵守法律但法的不完善与不规范,仍不能达到其实质的目的。所以,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属于公安法治建设的范畴,而且是最终实现公安工作法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讲,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是把执法观念所蕴含的内容与对警察权力的限制通过技术性的操作, 设计执法的规范程序,使其一切执法活动都能按照法律所规定的规范展开。
三、法治角度下的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原则
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145-02 法治应该包含的要素历来众说纷纭。法治并不只是依法治国,法的统治,我们更应该将法治看为一种文明民主进步社会的一个总体特征。“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是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今天,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才会有的放矢,蓬勃发展。而从社会主义的法治角度来看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把其纳入到法治建设的轨道上来,在遵从社会法治理念的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规律,用法律的有效机制来约束和促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包括政治原则,法制原则,人权原则等三个原则。其中, 政治原则是其基本保证,法制原则是其必然要求,人权原则是其追求的价值标准和目的。
其一,政治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有重大的领导作用,因此,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也应坚持党的领导。当前社会主义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党对国家的领导应该集中在宏观领导上,集中在大政方针上,公安机关属于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不能对其工作过多的干预,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改革,一定要注意其适当的独立性,尽量避免党政府的过多干预,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原则。
其二,法制原则,就是要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对执法的过程进行规范。随着“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我国的立法进程开始大步加速,弥补了各方面的漏洞与空缺。但是,近几年来各地政府也可以制定颁布地方法规对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进行调整改革,使得各地的法律规章层出不穷,以致各地的执法规范化进程不一,好坏不一,影响了工作的统一进展。而对于国家立法层面上而言,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过于宽松,虽然给警察自由裁量权留有了较大的余地,但是没有就具体情况做以说明,当警察自由裁
◆政法论坛
2012 · 01(中)增强法治观念,规范执法行为
于涛王林王维
摘要近几年来,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亟待解决。比如,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采取搞运动的方式,虽然一时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难以持久。通过增强法治观念,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如政治原则,法制原则,人权原则,对执法行为的规范起着重要作用。法治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开展法律法规条例的检查;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扭转民警的传统执法理念,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加强执法主体建设;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等措施公安执法规范化必将深化发展。
◆政法论坛
量权过大时,势必就导致公民的人身权利过小而受到侵犯,所以在国家立法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实现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在一定条件下成反比例关系,即警察权的扩大意味着公民权的缩小,警察权的滥用往往使公民权化为乌有。由此可见,这里存在一个警察权的悖论:一定限度内的警察权是为保障公民权所必需的,而超出这种限度的警察权,则有侵夺公民权之虞。因此,如何勘定警察权的边界,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其三,人权原则,公安执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人权的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优劣的重要标准。公安机关通过打击犯罪,对犯罪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实现人权的保护。现今,公安执法过程中侵犯人权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违法拆迁的过程中,动用公安执法,对被拆迁人员的人身与财产权利带来不小的侵害。因此,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也应遵循保障人权的最终目的。
四、公安执法规范化的措施
1.开展法律法规条例的检查。公安执法规范化不能仅仅依靠公安机关自身的力量,还需要党政机关的领导,人大的监督,但是人大对公安机关的日常执法行为进行监督还有这不小的难度,可以通过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过程的法律法规条例文件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违法行为的漏洞。
2.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扭转民警的传统执法理念,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特别是一些民警思想中依然还存在着传统的执法观念,认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会妨碍他们打击犯罪,过多地在程序上耗费大量的精力不如实行简单的程序方便,达不到对犯罪分子惩治,从而使犯罪率上升。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现在法治强调“程序正义大于实体正义”,而当程序正义得以实现时,就能确保让每一名违法法律的人都能受到应有的惩罚,使每一名无罪的人不被错误地制裁。实现对人权的保护,让每一名公民不用心惊胆战担心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样警民关系才会改善。现在执法行为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在于思想的认识程度不够。只有让每一个民警都能认识到规范化执法的重要作用,相信执法规范化必定进一步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和最后底线。
3.加强执法主体建设。执法主体合格是执法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虽然公安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逐步清退治安联防人员,但是实践中依然存在大量使用联防人员的情况。究其根本在于联防人员不是正式
2012 · 01(中)的公安干警,工资低,出了问题予以辞退就可,并不对此深深追究。但是,联防人员普遍素质低,法治观念淡薄,并无执法权,作为一个并无执法权的主体在实践中依然行使着执法权,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对警察的形象都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不招收联防人员,公安干警的人数太少,无法胜任大量的警务工作,况且公安经费一直不足也难以支撑大量正式的公安干警的工资。但是从长远来看,用正式的公安干警取代联防人员必定是大势所趋。2010 年,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制度,只有经过考核的民警才能参与执法,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同时,应该建立民警执法考核记录,对每一次的执法都记录在案,对于执法考核记录良好的民警给予奖励,对于执法记录差得民警吊销其执法资格证。
4.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公安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各地各级公安机关都要抓紧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执法标准,完善防止随意执法的各种管理制度,明确各执法岗位的职责要求……”但是,从国家层面上对执法规范化留下空白与不确定性,而让地方各级公安机关自己去建设规范制度在一定意义上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各地对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不一,很难对执法规范化有深入的全面的理解。各地可能处于自己利益的需要而对规范化建设消极怠工。所以,很有必要由公安部统一层面上对执法制度进行设计,让各地予以执行。5.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增强执法的透明度,让群众对执法过程都能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积极整改。把执法质量与公安机关、领导、执法民警的考核挂钩。加大法律审核的力度,对所以的执法案件都要一一审核,对不合法的案件坚决予以纠正。建立良好的媒体监督机制,通过新闻媒体,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公安部门可以开设警务节目,定期将自己的工作成绩、工作目标发布给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提问与质疑。
五、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从 2008 年起,公安部大力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各地已经出台了不少的文件及相关政策狠抓规范化建设的情况下,应该从国家层面上继续推行执法规范化建设,以巩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公安执法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因为传统的执法观念依然存在,各地对公安执法规范化的理解不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安执法规范化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阶段,公安工作复杂多变,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深化发展。
第二篇:让法治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让法制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让法制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自2001年起,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确立为法制宣传日。在这天,全国的司法系统和社会各机构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意在让律至上、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普世价值观走进每个公民的心灵深处,增强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法制思维,培养公民自觉形成法律是红线的底线意识,从而成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时到今日,法制宣传日已走过了十五个春秋。每年的这天,学校都要对大家进行一次普法教育,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熟悉法律的先行者、运用法律的实践者、宣传法律的传播者。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处事行为能多几分法律的考量,不干违法之事。
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本质界定的就是什么不能干,什么可以干,它统摄的是所有公民行为的最低限度。法律的意识基础是社会公理,维护的是基本的社会良知。在一个法治的国度了,不懂法律,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会带来两个后果:其一,自己的人身、财产权受到侵害,其他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其二,自己所做的事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违法而不觉,最终会受到法律惩罚。无论哪种结果,都是我们不愿经历和体验的。因此,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当是一个法制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
前不久,湖南某地一学校的三名学生,年龄大致11到13岁,在周末翻墙进入学校盗窃学校财物,被学校一住校女老师发现,三位学生为了掩盖和隐匿自己的犯罪事实,残忍地将女老师杀害,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第一时间破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目前案件正在审理当中。这起事件的起因还是因为这三个学生上网缺钱,遂产生偷窃学校的想法所致。
这是一起很典型故意杀人的案件,而且发生在未成年人的身上,就是因为他们的无知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而将遭受到法律的严惩。他们的动机并不复杂,理由也很简单,但造成的后果也怕是他们都没想到的。很显然,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高墙大狱。
据司法部门的有位负责人介绍,近些年,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呈上升趋势,而且倾向于低龄化,案件性质往往恶虐、案件发生的动机单纯但结果严重,案件的当事人往往不懂基本的法律常识。这种类型的案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既要防微杜渐,更要认真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做任何事要多点是否违法的考量。
为了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我倡议,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多渠道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在校期间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各种要求。更要理解每种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并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
2、多认真听取各种典型的法律案例,形成对自己的一种警示教育作用。在现时代,法律就像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多获取间接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防范力和免疫力。
3、在生活中、学校里、社会上,做每件事都要有权衡利弊的思维。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小事冒出的不良苗头,如果不及时纠偏和改正,迟早会发育成走上人生歧途的起因。
4、要形成崇尚法律、法理至上的人生信仰。法律的诞生是人类文明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明成果,它是调节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平衡和杠杆。因此,作为当代的中小学生,我们必须从小树立这样的观念。
同学们,法律条文乍看起来是抽象的、枯燥的,法律的惩罚措施听上去是冰冷的。但,当你真正理解法律存在的真正内涵意义后,你又会觉得它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体温的。让我们从现在起,让法制意识扎根到心灵深处,让法律这柄大伞为我们撑起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蓝天。
谢谢大家!
2015年11月30日
第三篇:离退休干部工作始终坚持贯彻以人为本
离退休干部工作始终坚持贯彻以人为本
xx交通厅老干部处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如何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指导老干部工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老干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老干部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各个方面的工作,更加关心老干部,更加理解老干部,更加爱护老干部,让老干部满意,促进社会和
谐。
具体结合学习活动和工作实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要重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重视“做人的工作”,必须把它摆在老干部各方面工作的首位。这项工作实际上是对老干部政治上、思想上的关心和爱护,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思想更加活跃,兴趣和需求更加多样化,想法多,议论多,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某种行为的偏差。针对这一新特点,必须始终重视做好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经常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到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做好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好老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以支部为单位,及时传达中央、省委等重要会议精神,传达省委老干部局、交通厅党组文件,通报交通工作情况,定期组织老同志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导他们不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组织老干部学习。二是要不间断地在老干部中进行集中的思想教育。根据老干部实际有重点、有侧重地选择学习内容;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举办党的知识答卷、讲座、交流等适宜老同志的形式和方法;集中教育可采取每年一个主题,以党日活动或参观学习的形式围绕教育主题进行;采用能够发挥老干部特长、投其所好等老同志易接受的形式,引导他们,开展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参加厅直党委开展的集中教育活动,如今年根据厅党组的部署,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老干部的经常性思想工作。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对生活困难的老同志,给予更多的关心,疏通了解老干部情况的渠道,以通讯、网络、活动等直接与间接的方式尽快掌握老同志的需要;对老干部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思想问题,做深入了解,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发挥老干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采用更适合老同志实际特点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要抓好活动中心建设。
活动中心不仅是老干部娱乐、健身的场所,学习知识的课堂,老有所为的阵地,安度晚年的乐园,更是领导与老干部加强联系的一个平台。活动中心的建设要把握两个问题:一是要建设好。建设好老干部活动中心,是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为此,在厅党组重视和支持下,我厅先后投资380余万元,新建了厅老干部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于2001年投入使用。近几年来,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逐步完善”的原则,动脑筋,想办法,不断筹措资金,完善活动中心基础设施,扩展服务功能,先后增置了健身器材、台球桌、钢琴、专业音响、电脑、数字影像、医疗设备等设施,截止目前活动中心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设有会议室2个;阅文室1个;阅览室1个、图书室1个(内设报纸10余种、杂志20余种、藏书1000余册、电脑2台);书画室1个;棋牌室3个;台球室1个;乒乓球室1个;健身房2个(拥有健身器材10余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办公室2个;关心下一代办公室一个;多功能厅(集电视录象、卡拉ok、教室、会议室、文艺室、多功能展厅为一体)1个;卫生所1个(拥有简易病房床位20余张,列为省直医保定点门诊);活动中心院内设有羽毛球场,并配有多种室外健身活动器材。中心门前通过整治,增设了花坛,与滨河公园相连,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已成为老同志学习、活动、健身的良好场所。我厅老同志们深有感慨地说:“厅党组、老干部处为我们老干部活动创造了这么舒适的活动空间,让我们在这里颐养天年,真是我们的福气啊”。二是要管理好。在建设好的基础上更要加强管理,活动中心建成后,我们就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老干部,为了老干部的一切”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为了规范工作人员服务行为,对活动中心日常工作实现有效管理,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制定了《交通厅老干部活动中心管理暂行规定》及各活动室管理制度,保障各种设施、设备、器材安全完好,正常使用;制定了《交通厅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员工岗位责任制》、《交通厅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工作人员考勤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目标、任务,坚持做到以制度建设促管理,以高效管理促服务,以优质服务显成绩。
三、坚持以人为本,要满足老干部精神需求。
老同志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以活动中心为主阵地,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年文体团队为依托,以开展政治、文体活动,满足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在老干部活动内容和活动项目设置上,坚持开拓创新,全方位拓展活动领域,丰富活动内容,在活
动形式上采取动与静相结合;学习与娱乐相结合;日常活动与节日大型活动相结合;自娱自乐与竞技比赛相结合;单位内部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不断满足老同志的精神需求。
一是满足老同志“乐”的需求。要确保老干部活动有声有色、健康开展,关键要有固定的群团组织和一支文体活动骨干队伍,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我们先后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老年书画协会、钓鱼协会、中国牌协会、象棋协会、台球队、乒乓球队、时装模特队及厅老同志合唱团。通过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一方面广泛发动并吸纳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到文体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培育老同志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坚持适其所需,授其所宜,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老同志充分展示精神风貌,真情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着力培育一支文体骨干队伍,把具有一定特长爱好、热情高,组织能力强的老同志及时充实到骨干队伍中,以此带动整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几年来每逢重大节日老年书画协会都会举办大型书画展,如今年以迎奥运、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举办了交通厅“迎奥运、庆改革开放30周年”老年书画摄影展;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型交通厅老年人运动会;每年元宵节活动中心都要举办灯谜游艺活动,为老同志增添节日快乐的气氛。实践证明,建立激励机制,为老干部参加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对激发老同志参加活动的热情,是有成效的。比如,厅老同志合唱团先后参加了全省交通系统“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一举荣获全省交通系统特别荣誉奖的最高奖项;参加了全省离退休干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革命歌曲合唱比赛,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大合唱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和组织奖第一名,同时作为此次比赛活动的优秀节目,我厅离退休老同志百人合唱团参加了在省人民会堂的汇报演出,受到了省委领导和观众的一致称赞。演出结束后,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副书记王全书、陈全国等省领导接见并与我厅老同志合唱团合影留念。合唱团为我厅争得了荣誉,树立了河南交通人的良好形象,也充分展示了交通厅老同志与时俱进、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是满足老同志“为”的需求。我厅许多老同志退而不休,他们时刻关心着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情系下一代,关心下一代,积极发挥其政治优势,利用暑期,组织一些老同志担任义务辅导员,向青少年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党史、法律;举办手工才艺比赛,帮助青少年学生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举办迎奥运知识竞赛和向灾区小朋友献爱心捐书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在愉快、健康、科学、文明、安全的环境中度过暑期,深收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四、坚持以人为本,要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
服务是老干部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重任,做为老干部工作者,要想干好本职,就必须树立高度的事业责任感,时刻以儿女之心、公仆之情关心爱护老干部,要以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爱心,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急、帮老干部所需、解老干部所难,全心全意为老干部真情服务,用“心”做好老干部工作。
一是要具有为老同志真诚服务的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要以干好老干部工作、让老干部满意为荣,以干不好老干部工作、没为老干部服好务为耻,时刻以老干部利益为重,处处为老干部着想,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切实为老干部办实事、办好事,认真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真正为老干部服好务,让他们放心,使他们满意。
二是要拥有视老干部为父母的孝心和善良淳朴之心。做为老干部工作者,要满怀感情,尊老敬老爱老,常思“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视老干部为父母,以儿女之心、公仆之情为老干部真情服务。只有从感情上拉近和老干部的距离,思想上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以诚相待,孝善并举,才能使老干部真正体会到亲人般的呵护和温暖,内心深处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温馨与幸福。
三是要有倾听老干部心声的耐心和无微不至服务的细心。干好老干部工作光有干好工作的满腔热情还不够,在工作中需要我们明察秋毫、心明眼亮,有些老同志耳朵背,唠唠叨叨,言语表达含糊不清,这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耐下性情,千万不能粗枝大叶、盲目行事,否则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
四是要有迎难而上、拼搏进取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怕的是我们畏首畏尾、停滞不前,我们要迎难而上,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认真查找问题的原因,寻找问题的根源,找准、抓住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都需要我们平时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把握全局、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等。只有拥有了为老干部真情服务的强大思想根源,具备了驾驭老干部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扎扎实实用“心”去做老干部工作,才能不断推动我们的老干部工作走向前进。
第四篇:让爱贯穿始终范文
建构和谐师生关系-----让爱和尊重贯穿始终 做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整日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的怎样、是否融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生活的是否愉快,学习是否顺利,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成绩和管理成效,当然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心情和生活质量。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怎样做到使学生“亲”自己呢?这和我们现今时代所提倡的和谐师生关系是相通的,说白了就是建构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师,进而才会信师,你所传授的知识,方法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要尊重学生。
事件:在一节“老师,我有话向您说”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正襟危坐,甚至有部分学生提心吊胆的等待主持人点名让自己发言向任课老师“请教”问题。部分任课教师也庄重的予以“解答”。学生对老师的“解答”也一味的点头应是,一副必恭必敬的样子。主题班会变成了新闻发布会。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我及时做了如下调整:把黑板上的题目改成了“有话您向老师(朋友)说”,并特意把“您”字加粗了一下。同时,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老师愿做您(加强语气)的倾听者,不必拘束,让我们敞开心扉交流。”简单的用心一变,气氛慢慢变的活跃起来,师生交流得以顺畅热烈的进行。
感悟:做为个体,学生是个人,人和人是平等的,理应相互尊重,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而把他们看成孩子,只一味的要求他们尊敬师长,那样就人为的和学生之间设立了交流的障碍,使他们感到压抑。而如果自已蹲下身来,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言行,平等待之,他们就少了距离感,多了亲近感,自然就愿意和你交流。只有真正的情感内心交流,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
基础。
二、课堂上注意语言艺术和行为艺术。
事件:课堂上,某两生听课的注意力明显不集中。他俩前后位,私底下搞了小动作。我边解释课文内容,边装做随意的“精心”走到他们跟前,在最小的影响范围内轻拍了一下后坐同学的肩膀,也轻点了一下前坐同学的课本。这之后的多半节课,两位同学一直都很用心的听课,积极的讨论,踊跃的发言。
感悟: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言行举止恰当得体,给学生以感染力和亲切感是最成功的课堂。让他即知道老师在关注他,也同时感到老师在给他保留脸面,相比你提名批评等方式,学生会更易接受。情感上接受了老师的行为,思想上当然相得通,不会有抵触情绪。你幽默的语言,略带滑稽的举止会使学生觉得亲近,一堂课下来,效果自不必说,师生之间的和谐情感交流会使师生均感愉悦。
三、课下应适度收起为人师的脸孔。作为个体的人的交流,你和学生都是社会的一成员,不一定非要学生先给你问好打招呼,当你主动的抢在学生前面,给他打招呼的时候,学生哪种眼神中透出的兴奋也会传染给自已的,这时你的教导性的,甚至是批评性的语言他也会欣然接受,如果是一般性的交流,那一定是顺畅的,更是心情愉快的。这不用刻意构建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
当然,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皆须用心去思考,切实去履行实践的。让我们一起努力,使师生和谐之花在学校这片沃土中绚丽开放。
第五篇:烟草三个始终五种意识心得
“两个至上、三个始终、五种意识”
心得体会
刘廷凯
当前,行业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通过学习,对国家局提出‚践行‘两个至上’、做到‘三个始终’、树立‘五种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深刻认识,主要体会如下:
烟草行业工作不论是卷烟销售还是烟叶生产,其工作的终端都是销售市场,而销售市场面对的主体就是广大消费者。烟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的发展则离不开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是支撑整个烟草行业的根基,烟草行业只有在满足市场需求、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国家利益。只有确保了国家利益,我们自身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这三种利益关系是一种依次递进的逻辑联系,行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三者必须相互统一,不能对立排斥,更不能本末倒置。在培养共同价值观的实践中,必须同各项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必须将‚两个利益至上‛的要求贯穿于行业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坚持两个利益至上,必须树立五种意识:
一是强化‚勇于担当‛观念,践行‚忧患意识‛。要求我们广大干部员工对当前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保持清醒的认识,克服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思想,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坐不住的危机感,警醒奋进、积极作为。
二是强化‚率先垂范‛观念,践行‚责任意识‛。要求我们要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作好表率,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以自身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员工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三是强化‚以人为本‛观念,践行‚公仆意识‛。与人为善,严格管理,在带好队伍上做文章;坚持机制创新,在激发队伍活力上求突破。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拓宽员工的发展空间,为实现‚由大变强、跻身先进‛目标打牢根基、夯实基础。
四是强化‚敢为人先‛观念,践行‚创新意识‛。打破思维定势、摈弃墨守成规,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品牌培育、市场监管、考评考核、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潜力点,动脑筋、想办法,创新举措打造亮点、凸显特色。
五是强化‚尽忠职守‛观念,践行‚责任意识‛。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每个岗位都应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高。
坚持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是我国烟草行业20多年的发展经验的价值凝结,它是行业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行业形象的立足点和结合点,更是增强行业竞争实力的着力点和支撑点。现阶段,烟草行业正处于重要调整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行业平稳发展‚第一要务‛,切实把‚两个维护‛作为行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协调好国家、消费者、烟农、零售户等各方利益,努力构建和谐烟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树立行业形象,才能确保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才能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利益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