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好干部 矿工的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
矿工的贴心人
——记**公司党员示范岗先进个人***
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是一位战斗在基层的支部书记,危难时刻冲在最前面,做思想工作如春风化雨,职工有难处总在第一时间解决。提起***开拓**队的党支部书记***,矿区的人没有谁不称道的。
在***担任支部书记的 **年里,他加强党性和道德修养,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群众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他胸怀矿区生产建设,心系矿工冷暖安全,在***矿工心中,他不仅是一名好领导,又是贴心人。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长期和一线工人打交道,对工人的喜怒哀乐,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队里新分配的技校生**和**,他们曾经读过大学后改读技校。**到掘进工作面后,感到收入和工作环境与自己想象的差别很大,思想上有了走的想法。李书记认为:现在矿上留住有文化的年经人不容易,这样的人才不能流失,他一次次地给小孙做工作,给他讲年经人从业后首先应适应环境,从小事做起,充实自己,然后再做大事。还安排他俩在队里,先从队部内业做起,让他们尽快适应煤矿要求,并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他们的思想有了根本转变,决心留下来继续为煤矿服务。工人王某是一个脾气比较倔强的人,在分工时,只要他认为不合理的,不管是区长书记他都敢跟你顶下去。遇到这样的职工,***不是以一罚了之或一扣了之来处理问题,而是顺着他这股牛劲,抓住他的性格特点,和他沟通,讲道理,摆事实,让他自己心服口服,使他的这股牛劲转化到工作当中去,充分发挥他能干肯干、肯吃苦的优点,这名同志后来很快得到群众的认可,现在已成为开拓**较为出色的综掘司机。去年,综掘****巷,该队初使用***综掘机,又遇到了顶板破碎,岩性较硬,综掘机截齿损耗严重等前所未有的困难,职工工资也比原来降低了一大截。李书记知道钳工罗某、王某家庭的生活困难,带头并组织全队职工进行捐款,同时,从积蓄中拿出一部分钱,借给急用的工人。他们说:“李书记,你开的工资也不多,你还从家里拿钱给我们,有你这样的好书记在关心我们,工作上困难再大,我们也能克服”。2011年以来,***均超额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轻伤及各类生产事故比以前同期年份下降了90%,消灭了工亡事故。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最喜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干工作,用真诚平等的爱心来对待职工。只有宽厚待人,严谨做事;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从容应对一切,才能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用自己无声的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二篇:党的好干部 群众贴心人
群众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
--记武功县武功镇羊圈村驻村干部杨普社
(此文刊载于咸阳党建网“党员队伍”栏目)
杨普社,48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武功县长宁镇寨杨村人。1982年,高中毕业回乡的他,担任了寨杨村团支部书记兼村文书,因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陕西省农民文化教育先进个人、武功县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1月被咸阳市人事劳动局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同年5月分配到武功镇人民政府工作至今。先后担任武功镇党委组织干事13年,曾连续3年被评为机关优秀公务员。2007年至今被组织下派到武功镇羊圈村驻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驻村期间,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切实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热心为群众搞好服务,努力推进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先后2次被群众披红戴花推为“人民满驻村干部”,连续4年被县委考核评为“优秀”等次,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他的事迹先后被咸阳日报、陕西农村报、武功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网站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为民服务暖人心
羊圈村地处武功县武功镇东塬,西宝北线以北3公里处,距离镇政府5公里(途中要翻一道近1公里长的大坡),全村共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443户1820人;党员23名。
驻村以后,他挨家挨户走访,迅速熟悉了村情,转换了角色。在农村,由于群众习惯于收工回家才去村委会办事,这在机关已是下班时间,他深知农村情况特殊,不分上下班,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24小时“坐班”,热心为群众服务。羊圈村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人多,家里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到镇上办事费时费力,十分不便。看到这一情况,他就主动承担起了为群众汇款、取款、交话费,领取身份证、代办合法证件等工作。驻村4年,先后义务为群众领取发放二代身份证1763张,交话费326次,送取包裹216件,汇取款9.6万元,且无一例差错。在办理合作医疗、人口普查等工作中,坚持利用晚上和吃饭时间,逐家逐户进行统计,经常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羊圈村2008、2009、2010连续三年群众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名列全镇第一。
2008年4月,村民党小平的女儿在浙江打工期间,不幸遭遇车祸住院,丈夫远在陕北打工,8000多元的治疗费成了最大的困难,在得知还有4000多元缺口时,杨普社毫不犹豫取出仅有的3000元积蓄,又向朋友借了1000元,当天就
汇到医院,使孩子得到及时就治。在平时,村上老党员,困难群众患病住院,只要他知道,都会自费准备一些营养品抽时间到医院或家里去看望,几年间先后看望患病的党员群众69人次。村民张存得从小身患小儿麻痹,行走不便,2008年5月又不幸摔伤,他当即和村干部商量雇车送往县医院。在回家疗养期间,又细心照料,积极联系民政部门为他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2010年10月份,70多岁的刘风英老人家里养的一头参加保险的母猪突然死亡,老人束手无策。他得知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急忙赶往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理赔人员很快按照规定进行了财产赔付。老人非常感动,逢人遍说:“驻村干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胡明德夫妇二人因在外住院,回家后错失了办老年证的机会。老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杨普社,他通过查询后,得知市老龄委在相距20多里外的另一个村子时,二话没说,就拿上老人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自费乘车赶往办证点,为老人办理了老年证。退伍军人白明杰,由于爱人前几年突患脑血管病做了手术,体质一直较差,不能干活,2010年春节前又患病做了肌瘤手术,家里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当他得知情况后,立即为老人送去生活营养品,并多次到家中看望,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白明杰逢人便说:“这样的好干部,打着灯笼也难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刻内涵。
发展产业助民富
羊圈村一直有养奶牛的传统,但一家一户的零散养殖导致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又污染了生活环境,成了群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产业。他结合线上产业结构调整,和村“两委会”一班人,经过走访群众,咨询专家,查询政策,确定了“做大做强奶牛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思路。通过逐家逐户做工作,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引导40多户群众集资,建起了羊圈村生态奶牛养殖小区,所产的鲜奶全部由银桥集团收购,奶农收入稳定可观。2009年,他经过亲朋好友牵线,和西农大园艺学院建立了联系,争取到西农大苗木繁育基地项目。目前,首期投资480万元,建起了占地186亩的苗木繁育基地。基地建设所需的机械和人工全部羊圈村解决,帮助50多名农民找到了就业岗位。同时,充分利用优越的水利条件,建起了30亩的蔬菜大棚20座,发动群众联片种植380亩澳洲青苹,为群众依靠产业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好基础解民难
群众的呼声,就是他努力的方向。面对村上灌溉水渠和生产路多年失修的实际,2010年,他积极跑项目、争资金,争取到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实施暗管输水lO公里,新修沙石路5公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会一班人团结谋事,勤奋务实,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羊
圈村5公里通村路和23条村间街道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并全部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新打机井6眼,为全村群众拉通了自来水管道,建起了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和卫生室、图书室。针对村上账务不公开、不透明问题,他积极督促和监督村两委会,公示了村上帐目,并建起了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制度,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在“三夏、三秋”工作中,他坚守田间地头,日夜巡逻在生产第一线,全力保护群众的劳动果实,帮助群众抢收抢种,抗旱浇地,保证了羊圈村连续4个夏收期间未着一把火,未冒一缕烟,粮食丰收,民心安定。
现在的羊圈村已旧貌换新颜,班子谋事,群众干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20元,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第三篇: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贴心人
——盐湖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高炳蔚,男,1968年9月出生,本科文化程度,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多年来,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集贸市场、产业园区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并充分发挥班子的作用,团结和带领一班人,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2009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1元。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一是勤于学习,不断提升服务党务工作的能力。他勤于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经常主动参与党建知识方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党务工作的能力。他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学习教育,党员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恪尽职守,当好党员管理工作的把关人。他十分重视全镇党员干部的管理,坚持原则,恪尽职守,不怕得罪人,敢于开展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经常与党员干部谈心,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得到全镇党员及干部职工的高度肯定。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他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对不太成熟的同志,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并鼓励继续努力。
三是心系百姓,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十分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渠刘村贫困户陈春花一家,家庭十分困难,高炳蔚自己在拿出300元钱慰问的同时,又四处联系为陈春花有唇裂的儿子进行劳务输转,解决就业问题,他积极动员党员干部为陈春花一家人提供帮助,即输血又造血。在他的带领下,全镇机关党员干部共确定25户联促对象进行结对帮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是抢抓机遇,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他把实现富民兴镇作为首要任务,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使全镇经济社会建设都取得长足发展。他先后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川区2000余户居民的人饮工程,硬化村庄道路15000余米,新修维修产业区道路20.6公里,渠道22公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养殖,建成了九龙山44万只蛋鸡自动化养鸡场和张白1、2、3号专业化养猪小区;发展规模种植、建成了威龙葡萄基地和九龙山苹果示范基地,发展缑杨种植大棚200亩,发展高效露地蔬菜200亩。同时依托项目,先后建成村级组织阵地11处,极大地改善了党员学习和活动条件。
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中,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倾注了对党务工作的忠诚与热爱,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科学发展。
第四篇: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先进事迹材料
2007年2月5日,落雨的日子,他最后一次回到虎城。22天前,也是这样一个雨天,他在桑田中突发急病,被抬上车,离开了虎城。
那一天,他是怎样地不舍:“我不走!不走„„”
现在,他可以永远地不走了。重回虎城,这位还差3天满51岁的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已是女儿怀中的一捧骨灰„„
一群又一群乡亲赶来,从院坝里赶来,从田间赶来,从河沟旁赶来„„他们挤满了连接县城公路的镇场口,挤满了通往五角村邓家老屋的七里长街,这支没有人召集的上万人的队伍,在风雨中伫立着,接他们的邓书记回家„„
邓平寿同志简历
邓平寿,男,汉族,1955年12月17日(编注:此记录的出生日应为农历)出生于梁平县原虎城乡上丰村。
1962年9月至1968年8月:在原上丰村小学和原虎城乡中心小学读书。
1968年9月至1971年8月:在原虎城镇中学初中毕业(此为邓平寿接受的全日制教育最高学历,其后曾在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现代乡村综合管理,学制3年)。1971年8月初中毕业后务农,其后到生产队的面房加工挂面,并负责账务。
在一份写于1977年11月27日的《关于对邓平寿同志选干的调查报告》中,有这样的记录:1975年,邓平寿带领生产队的广大群众大搞科学种田,试验小麦亩产达500斤,在生产队面房工作后,群众说:“我们这个面房换了几个人都没搞好,只有邓平寿把它管好了。”
1975年8月8日:邓平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入党志愿书》中,邓平寿有这样一段朴实的话:我入党以后,要积极参加党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党组织的一切活动,按时交纳党费,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优良作风,去掉不良作风,有事同群众商量,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群众意见。我一定要向刘胡兰、杨子荣等英雄学习,学习他们专拣重担挑在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我要求入党,不是为了名誉好听,不是为了给人民当老爷,而是为了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安排,党叫我干啥就干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1976年11月15日至1978年4月1日:在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团工作,后在工作团任组长。
1978年4月1日至1981年:在原虎城区波漩乡任团委书记。1981年至1989年11月23日:任原波漩乡乡长。
在一份写于1983年3月24日的《关于邓平寿提任职务的考察报告》中,有这样的记录:该人在管计划生育工作时,多数时间就在各大队与计划生育干事一起工作,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住,计划生育抓得好„„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不搞歪门邪道。
1989年11月23日至1992年11月8日,在原虎城区楚家乡任党委书记兼乡长。
1992年11月8日至1998年12月27日:任虎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1998年10月25日至2007年2月1日:任虎城镇党委书记。2007年2月1日病逝。
“我入党以后,一定要向刘胡兰、杨子荣等英雄学习,学习他们专拣重担挑在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我要求入党,不是为了名誉好听,不是为了给人民当老爷,而是为了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安排。党叫我干啥就干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这段朴实的入党宣言,写在1975年的夏天,当时的邓平寿还不到20岁,正是个干劲十足的热血青年。
2007年2月1日,这位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的党委书记、甘为人民公仆的好党员终因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永远地停下了他忙碌的步伐。
32年来,一心为民办实事的邓平寿,无愧于他入党时写下的话。邓平寿,用短暂而有价值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心系群众、一心为民 邓平寿生于农村,长在农村,有着农民的纯朴与豁达。他最懂得老百姓的苦,他有着血浓于水的农民情结。他经常对干部说:“农民的事也许在我们干部眼中是一件小事,但对于群众来说就是大事,工作做好了99%也许大家很满意,但对于那剩下的1%的群众来说,就是100%,群众还是不满意啊!”为此,他经常深入农家小院,与农民促膝谈心,近40本工作笔记,记录下了农民的冷暖与群众的呼声。
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是邓平寿毕生的追求。为了争取到重庆市首期欧盟援建社区减灾项目,他亲自上山寻找饮用水源,用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欧盟官员的赞赏。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一有空就往项目村跑,帮助群众转运材料,检查工程质量。在他的指导下,千丘村孙泽寿建起了重庆市唯一的花园式样板旱厕,大荣、千丘两村共修建生态厕所680户,直接受益人2718人,其中大荣村205户农民家庭安装上了自来水,1000余人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要想富,先修路。”几年前,虎城只有一条10多公里长的连接县城的水泥路,镇内机耕道全都坑坑洼洼,车辆难以通行,镇内运送农副产品和生产生活资料主要靠肩挑背扛。邓平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组织镇党政一班人认真研究,作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硬化村组公路的决定。邓平寿和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一起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征求群众意见并签字,镇里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做到专款专用,由县交通局统一发包工程项目,由群众推选党员和本镇的县、镇人大代表进行质量监督,工程完工后邀请县纪委、监察局、审计局核查帐目,最后向群众公开帐务。2002年,在上丰村二组,虎城的第一条村级水泥路诞生了。全镇迅速掀起了大办交通、硬化村组级公路的热潮。邓平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千丘村组级公路硬化现场,他像年轻人一样搬石头、抬水泥,还要指挥大家协调一致,由于过度疲劳晕倒在修路工地上。经抢救苏醒后,他不顾家人的劝阻,说了句“我没事”,便拖着病体离开医院赶回了工地。邓平寿对公路质量十分较真。他说:“老百姓筹两个钱不容易,我们要对得起他们。”通过公开投标取得了虎峨公路B段承包权的刘某,在工程中心里打起了小九九,和邓平寿拉起了兄弟关系。邓平寿批评他:“如果你真要成为我的兄弟,那就不要搞些小名堂,老老实实地把路修好,质量上你还应该比别人高,才说得过去。”为此,刘某没少挨过骂,大荣村一段近30米路还被邓平寿要求强行返工。历经六年的艰苦努力,虎城基本实现了县道连村道,村道连组道的水泥路交通网,工程总投资2560万元,硬化村组级公路48条,108公里,达到了100%的村,85%的组通水泥路,受益群众近4万人,多数群众过上了“走路不湿鞋”的生活。虎城修路又多又好,传遍了县内外。2005年2月28日,四川省达县何县长专门率领县交通局、农业局、企业局、以工代赈办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以及该县南岳、百节等乡镇负责人20余人到虎城参观考察村组公路建设,对虎城交通取得的成绩十分赞赏,并表示要“把虎城的经验带回去发扬光大”,还提出了“学虎城、赶虎城、争取三年超虎城”的口号。
邓平寿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时时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紧贴群众的心,把握群众的脉,办好群众的每一件事,做好每一项工作。在虎城,哪里的群众有困难,邓平寿就向哪里伸出援助之手。
家住赵家沟老店子后面半坡上的杨嗣才,家里十分贫穷,几间矮小的瓦房十分破烂。邓平寿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到他家与其谈心,还给他出点子帮他致富,动员他修蚕房专业养蚕。在邓平寿的帮助下,杨嗣才家的蚕房于1993年搬到了罗家梁天桥边,每年都能喂上六七张蚕,年收入上千元。邓平寿还经常到他家了解养蚕情况,遇到蚕子生病,邓平寿就帮助想办法,很快,杨嗣才便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蚕专业户。1994年,在邓平寿的鼓励下,杨嗣才将蚕房进行了扩建,修成一楼一底的楼房,楼上养蚕、住宿,楼下安装做面的机器。面厂投产了,由于对面团的干湿把握不准,又加上用的是本地面粉,做出来的面不好吃,销路打不开。邓平寿又到他家,给他做示范、鼓劲,还鼓励他去买北方面粉,这样可以提高面的质量。杨嗣才没本钱买面粉,面厂面临了倒闭,邓平寿给他打气,多次鼓励和帮助他。如今,杨嗣才的面厂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了,年销量达40吨以上。
今年30多岁的唐书全,从小残疾,只有一条健全的腿。1988年,唐书全在镇上开起了理发店,带有10多个徒弟,生意红火。时任虎城镇长的邓平寿,专门到店里看他。1998年4月,邓平寿找到唐书权说:“虎城现在交通通讯都搞好了,可经济要腾飞,必须要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你来办企业吧。你行!”接下来,邓平寿就派企办室主任陪他出去考察,选项目。当唐书全瞅准当时整个梁平西部都没有的页岩砖厂时,邓平寿便主动帮他选址,协调用地用电用水。建厂缺钱,邓平寿找来镇农村信用社主任,请求房屋抵押贷款,他拍着胸膛说:“他还不起的,我邓平寿还!”砖厂启动了,然而,第一炉砖出来,见惯了青砖的老百姓不接受红砖,邓平寿就在随身背的帆布包里加了块砖,逢人就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个新事物。如今,唐书全的砖厂生意红红火火。
聂家村的小女孩罗洪静,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邓平寿从资金上、物质上帮她完成学业。罗洪静顺利地读完职高,如今已在广东一家电子厂就业,每年春节她都会为邓平寿寄上一张热情洋溢的贺年卡。八林村的廖国孝,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窘迫,邓平寿见其有一手弹棉絮的好手艺,劝他夫妇俩上街开棉絮作坊,缺少资金,邓平寿主动垫上3000元帮助买回弹棉机。如今,廖国孝已在虎城镇街上购置了门市,生活殷实。2005年春一个晚上11点多钟,邓平寿下村归来,路过五角村,发现一名中年妇女被狗咬伤,邓平寿立即让驾驶员停车,将她及时送到镇中心医院医治。千丘村六组的周勋科外出务工没有路费,邓平寿主动给他200元;陈家村村民黄成元到四川达州打工缺路费,邓平寿送去30元。邓平寿还经常到家境贫寒的余烈友和滕中祥家,帮忙栽果树、嫁接桑树,甚至喂猪煮饭,帮孙泽寿示范修桑枝。平时在路上,他只要遇到挑担吃力的农民兄弟,都会主动上前帮着挑一肩。
2003年5月,虎城正是春耕大忙时节,而此时又恰逢“非典”肆虐。刚做完肺部肿瘤切除手术三个月的邓平寿一面与病魔作斗争,一面日夜奋战在“非典战场”第一线。他精心部署、率先垂范,带领全镇党员干部扎实开展“助耕”活动。千丘村4组70多岁的村民曾三杨,一家六口,两个儿子和媳妇都在广东省打工,只有老俩口在家务农,老俩口找不到人栽秧,十分着急,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邓平寿和千丘村两委的同志带着50公斤化肥来到曾家,一行人连茶也没喝一口就扎起衣袖卷起裤脚扯秧栽秧。半天多时间,曾家4亩多水田全部插满秧苗。曾大爷拉着邓平寿的手,感激不尽,连声说:“多谢了!多谢了!”沙石村唐洪厚在外打工,由于厂里停工两个多月,未给家里寄钱,年迈的父母为无钱买化肥而发愁,邓平寿得知情况后,马上叫车就近到自己家里拉来一包化肥送到唐家。
每逢赶场天,邓平寿的办公室常常挤满了群众,有背背兜的、挑箩筐的,有抽旱烟、抱娃儿的。老百姓来了,邓平寿总是热情接待,群众也早已将这位书记当成自己的老大哥。由于接待群众多,天长日久,他办公室的沙发早已磨破了皮。下村归来,他挎包里的“内容”很多,那是百姓硬塞给的李子、柑桔和花生。
由于邓平寿工作十分出色,组织上多次调他进城工作,2002年镇乡换届,县委拟调他任县交通局长,2006年又拟提拔他任县人大副主任或县政协副主席,他都婉言谢绝道:“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
“把致富路通到家门口”
“梁平大西北,好路也没得,下雨无客车,急死过往客。” 这几句顺口溜,真实地反映了10年前虎城镇交通差、老百姓心里着急的真实状况。
1997年以前,这里公路很少,连一条贯穿虎城境内的通县公路都没有硬化。农民的粮食、柚子、肥猪,山外的肥料、建筑材料运出运进很不方便,老百姓备受肩挑背磨之苦。
邓平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组织镇里的党政干部认真研究,下决心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哪怕勒紧腰带,也要千方百计把致富路通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这句话,成了他当时的口头禅。
1998年,虎城镇连接县城的公路开始硬化,工程启动后,邓平寿身先士卒,与村民一道挖路基、抬石头、搬材料,样样都抢着干。2002年,虎城镇上丰村的第一条村级公路变成了水泥路。随后,全镇迅速掀起大办交通的热潮。
2003年初,陈家村修的公路要经过村民刘久星家的后山,刘久星认为修路会破坏他家的风水,死活不准施工。当时邓平寿刚从重庆做了肺肿瘤切除手术回来,得知此事立即赶往刘家。
看到手捂胸口,脸色苍白,直冒虚汗的邓平寿,刘久星感动了:“邓书记为我们修路,命都可以不要,我如果再不答应,还是人吗?哪怕占我的田、砍我的树,破我家的风水,我也毫无怨言。”
就这样,一条长2公里、宽4米的公路顺利修到了村口。后来陈家村的这条水泥公路成了村民的一条致富路。2006年3月,投资600万元的梁平县洪泰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正是看中这条路,才落户到陈家村,不但解决了陈家村的剩余劳动力,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这里务工。今天的虎城镇基本实现了县道连村道、村道连组道的水泥路交通网,共硬化村组级公路48条,108公里,达到100%的村、85%的组通水泥路,多数群众过上了“走路不湿鞋”的生活。
而全镇每一道田坎边,每一条乡村公路上,也都留下了邓平寿深深的足迹,他也因此被老百姓们亲切地称呼为“田坎书记”。
“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如今的虎城镇,柚果飘香,桑树青翠。柚子和蚕桑是虎城的传统产业。早在1993年,镇党委政府就提出“耍好一条龙,壮大一根虫”的发展思路。“一条龙”即柚子带,而“一根虫”则是指蚕桑。
前些年,由于市场行情的影响,蚕茧价格逐年下滑,有些老百姓的信心开始动摇了,有的甚至挖桑树。邓平寿带着镇里的干部天天下村组,给群众做工作,还在自己家里带头栽桑养蚕,为村民做示范。
在虎城镇群众眼里,邓平寿像大哥,像兄弟,有时又像严厉的老师,但就是不像个“官”。穿身布衣服,肩上背个洗得发白的军用挎包,是虎城百姓心中“标准”的邓平寿形象。在养蚕的季节和桑树冬管嫁接时,他的挎包里总是带着蚕药、桑剪,下村时随时可以帮助解决一些蚕农的难题。
一次,在千丘村二组,邓平寿听说养蚕大户罗立德家的三张蚕不吃桑叶,他便立即赶去,蹲在蚕房里仔细观察,最后确定是轻微农药中毒,马上从挎包里拿出蚕药救治。半天工夫,蚕子就恢复了正常。后来,这三张蚕卖了1000多元。每次罗立德见到邓平寿,都要伸出手拉住他:“这一千块钱是你帮我捡回来的!”
为了让农民的蚕养得更好,邓平寿还请来蚕桑技术员讲课,在虎城成人学校办了蚕桑专业班,定期组织蚕农去培训。
“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还不让群众富起来,我们就对不起他们哪!一定要让虎城百姓都过上巴巴实实的好日子啊。”这是邓平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决不让镇里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读不上书”
“巍巍猫儿寨,悠悠施家河。川渝交界处,耸立新小学。教育添佳话,群众心欢乐。”这是沙石村小建好后,当地老百姓编的几句顺口溜。
沙石村小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经过几十年风雨浸蚀,校舍变得陈旧不堪。看到这种情景,到村里检查工作邓平寿眉头紧锁。他想,一定要把虎城的学校建好。在他的倡导下,虎城镇借助学校布局调整的机会,按照“建一校、富一村、兴一方”的原则,加快了村小建设工作。
2005年9月,改建的沙石村小竣工了。学校的教学楼有8间教室,有标准的学生食堂,活动面积足足有400平方米,还有崭新的课桌,铝合金的窗户。师生们笑得合不拢嘴,村民们放起鞭炮、敲起锣鼓来镇上感谢政府。
因为他对教育的重视,1998年至2006年,虎城镇的教育工作在梁平县的教育督导评估中连续9年获得一等奖。虎城镇成人学校还在2000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中华扫盲奖”。困难家庭的孩子读书难,也是邓平寿时常牵挂的问题。“决不让镇里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读不上书。”他暗下决心。1997年秋季,他与五角村贫困学生罗洪静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帮助罗洪静从小学直到读完职业高中。
资助个别学生入学容易,解决全镇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难。邓平寿深深意识到这一点。1998年,在他的发起和倡导下,虎城镇有了自己的“希望工程”,每年全镇都要为“希望工程”捐一次款。参与捐款的,有干部职工、有农民、有教师,慷慨解囊的人越来越多。
截至2006年12月,虎城镇的希望工程共收到捐款54036.83元,资助贫困学生272名。因为希望工程的实施,全镇适龄人口中无一人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虎城是距离梁平县城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没有几个干部愿到这里来,来了的干部也没有几个不想走。对于进城是不少干部求之不得的好事,但邓平寿却两次放弃进城升迁的机会。
“虎城的事一天没做好,我就一天不离开虎城。”这是邓平寿对虎城镇四万乡亲许下的承诺。
如今,他用生命践行了诺言,永远的守护在了这一方他为之魂牵梦萦的土地上,守护在了他的百姓身边。他要看着虎城的百姓“都过上巴巴实实的好日子”。
第五篇: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最后稿)
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贴心人
――记克山县西城镇兴胜村原党支部书记陈玉宵
陈玉宵同志是克山县西城镇兴胜村原党支部书记,他1974年3月入党,1968年开始担任村干部,1979年起担任同兴村(兴胜村前身)党支部书记,直到2009年10月去世。在30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历程中,陈玉宵同志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一腔热忱,勤奋敬业,克己奉公,鞠躬尽瘁,使兴胜村由79年就负债40万元变成现在有集体积累165万元、林木资产近千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789元的富裕村。而且,30年来,村集体累计投入资金265万元,为群众兴办公益事业17项。30年,他用自己模范的言行践行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真心爱戴,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励精图治,他给兴胜村建起了“绿色银行”
1979年,陈玉宵受命于危难接任同兴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同兴村不但班子涣散,干群矛盾突出,而且村集体负债高达40多万元。面对满目萧条、举步维艰的局面,陈玉宵没有被吓倒,更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直面和担当。在村两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陈玉宵语重心长地说:“群众选我们当干部,就该真心实意地给老百姓做事儿,否则对不起大家的信任,也对不起群众给我们发的工资,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那以后,陈玉宵每天挖空心思想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带领村民发展生产。当时的同兴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到处是荒山荒坡,春季小麦刚播下地,一场大风种子都被刮跑,陈玉宵看在眼里,疼 在心上,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陈玉宵下定了决心,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以林保地、以林促增收的造林绿化治理荒山的奋斗之路,并且一直坚持至今。为设计好造林规划,陈玉宵带领村班子成员起早贪黑,不辞辛苦,用脚探、用腿量,踏遍了全村大大小小的荒山、荒地、荒沟。村里没钱买树苗,他就自己东拼西凑借了1000元钱,从外地买回一批小树苗,先自己培育,长成大苗后再往山上移。在买苗过程中,每一棵苗他都要精挑细选,从不花一分冤枉钱。在造林过程中更是严格把关,每次造林前,都要亲自到造林现场先栽几棵给大家做示范,然后再让大家按照他栽的标准栽植,达不到标准,一律重来。这样一年年的造,这样一年年的增加,现在全村造林面积已达到2600亩。在30年的造林实践中,他成功创造出了“挖大坑,放当中,浇满水,踩实成,不透风”的15字造林法。如今,这个方法已经作为植树造林成型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和应用。陈玉宵造林造出了名,2008年,县委、县政府实施“两湖两河”治理工程,县领导点名要请陈玉宵来栽树,当时,陈玉宵已被确诊患了肝癌,但他二话没说,带领40个村民立即来到县里勘测、规划、选苗、挖坑、栽植、浇水……样样陈玉宵都干在前头,有时一干就到晚上十来点钟,而且别人睡了以后,他还要自己熬药,打针,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含着眼泪对他说:“老书记,您歇歇儿,您指挥就们干就行了,”他却说:“县里把这么大的事交给了我们,我不亲自干不放心啊!”这就样,在他的带领下,兴胜村的这些人硬是在90天就把12万棵的栽树任务全部干完,成活率达到100%,不但圆满完成了县里交给的任务,也给村民带回去了37万元的收入。
陈玉宵不仅积极造林,更善于护林。他常说:“造林不护林,等于挖个坑埋钱,有多少钱也不够埋。”所以,在造林之初,他就聘用了专职护林员,专门负责看护林木,并且制定了《兴胜村林木管护 和牲畜家禽管理公约》,对乱砍树木、乱筏树枝、在林地内放牲畜等行为,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为真正护好林建立了制度保证。为真正发挥《公约》的作用,他严格执行,不打折扣,极其较真,就连他的亲侄子开拖拉机损坏了一棵路边树,陈玉宵也硬让他向村里交了100元的罚款。开始时有很多村民都不理解,认为他不尽人情,可正是由于他这样视树木为生命的严管,全村的林木年年才没有什么损坏,当大家看到一排排树木茁壮成长的时候,对他的误解也就没有了,代之而来的是对他发自内心的敬佩。为加强对林木的管护,陈玉宵本人更像着了魔一样,每天都要骑自行车上林地转上几圈,久而久之,连哪棵树歪了,哪棵树受损了,哪棵树有虫蛀了,他都了如指掌,特别是清明前后,他要连续几天全天上山巡林防火,由于身体不好,经常一路上歇上几歇,可他仍然坚持,即使在生病期间也毫不例外。他老伴劝他说:“你已是60多岁的人了,身体也不好,别干了,”可他就是放不下,几十年来,寒来暑往,始终如一。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如今,爱护林木已成为兴胜村所有村民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行为,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公约,自觉参与管护,为林木的健康成长创建了良好的氛围。
几多艰辛,几多收获。在陈玉宵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兴胜村当年那些裸露的荒山已变得风光秀丽,满目葱翠,成为全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全村森林覆盖率已由三十年前的6%提高到现在的26%,而且2600亩的林地大部分都已成材,总价值达上千万元,年可增值26万元。在2008年全县林改期间,有的村干部建议把村里的林带卖一部分,可他毅然回绝了,他说:“我们绝不能为眼前利益所动,这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说什么也不能卖”,即使在哈尔滨住院期间,他还经常嘱托这件事。由于他在造林护林上的特殊贡献,2005年,他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护林员。
艰苦奋斗,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了大家
担任村干部40多年,陈玉宵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用自己的模范言行,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了榜样。
陈玉宵刚当村干部的时候,村里财务管理极其混乱,村干部花钱手脚大,用公款吃喝是常有的事,他非常看不惯,用他的话说,“这不是在吸老百姓的血吗?”他担任村支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村里的小食堂,而且规定村干部外出一律不准雇车、不准下饭店,并先后建立了财务管理、机动地发包、来人招待、干部外出等十几项制度。从那时起,不管是哪个部门领导来兴胜村检查工作,他都尽量不招待或少招待。确实需要招待,就是对口负责,由村干部按工作分工往自家领,而且村里不给一分补助。开始时村干部很不理解,认为公家的事凭啥自己搭钱,陈玉宵就认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他说:“凭什么?就凭咱们是共产党员,凭咱们是村干部。”为做出榜样,他亲自带头往家领。熟悉他的领导都知道,只要领导不上车,他是从不说留吃饭的话,时间长了,大家都称他为“陈小抠”。镇党委书记薄海方说:“陈书记任职30年来唯一请我们吃的一顿饭还是他用自家的狗到饭店换的”。翻开兴胜村的帐,09年的招待费为0、08年的招待费为0、07年的招待费为0、06年的招待费为0……,这就是陈玉霄“抠”的结果。
陈玉霄不但对别人抠,对自己更抠,他每次到乡里开会,从不坐小车,从不下饭店。有一次,村民黄万方用摩托车带他到镇里开会,散会后,和他开玩笑说:“陈书记请我吃顿饭呗,人家都去饭店了,我们也去吧?”陈书记脸一沉,“没到吃饭的时候,去什么饭店,回村正好回家吃饭。”05年,他带领村干部到省开发办办事,办完事后他把客人安臵到宾馆,自己却带领村干部住每宿五元的澡堂子,客人得知后十分不好意思,对他也十分敬佩。就这样,在他担任村支部书记的三十年间,他和他的村干部从未下过一次饭店,到县乡办事从未报过一次旅差费,仅这两项每年就可为村里节省资金数万元。而且,为了节约资金,几十年来,村里的所有建设项目,不论是安装自来水,建学校,还是改造电网,硬化道路,等等,都是他带领村民自己干的。他常说:“肥水不留外人田,自己的事自己干,一是可以节省资金,二是可以保证质量,再就是自己的钱哪能让外人挣呢?”这些年来,仅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项他就为村里节省资金达100多万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也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能用则用,在村里建学校时,他亲自选址,亲自设计,亲自带人施工,用料都算到骨头里,哪怕一块小小的砖头和木块他也要用上,决不浪费,在整个工程结束时,在工地竟然找不到半块没用的砖头和一锹剩余的砂石,群众无不树起大拇指来佩服。如今,这座当年陈书记亲自带人建设的校舍,历经16年,仍然坚固如初,墙上一道裂纹都没有。
陈玉宵不仅在工作上精打细算,而且在生活上更是勤俭节约。生活60年来,他从未穿过皮鞋,从未穿过西服,春秋冬夏始终是那套老式的灰色中山装。有一次小女儿看爸爸的衣服实在是太破了,就花了200元钱给他买了一套西衣,陈玉霄知道后大发雷霆,严历的数落了小女儿,说她不会过日子,小女儿委曲的哭了好几天。陈玉霄出殡那天,村民们说老爷子这辈子没穿过西服,要凑钱买一件高档西装。小女儿却说,“爸爸一辈子没穿过西服,还是让他穿中山装走吧。”而且陈玉宵每次去乡开会或下村检查,代步工具就是自行车,直至病故已经骑坏了四辆,村民们最熟悉不过的就是他骑着 自行车后面绑个打气筒的场景,2005年得了肝癌以后,实在骑不动了,才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干了三十多年的支部书记,家中的住房也是几经修缮才变成“一面青”,家里除了一台女儿给买的电视机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像样的家用电器。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家称为“小抠”的村官,就是这样一个对家人几近“苛刻”的家长,就是这样一个从不贪图享受,让自己苦了一辈子的共产党员,却用他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为兴胜村足足节省了近400万元的开支,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让人感到为之动容和钦佩。
开拓进取,他使兴胜村发生了巨变
陈玉宵不仅持家是把好手,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头头是道,用他的话说,光靠“攒”攒不成大富,光靠“抠”抠不出大钱,还得苦干加实干,经济发展了,什么都好办。而且别看他年龄大,可思想意识却相当超前,不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都走在了别人的前头。
为解决大豆品种单一,效益低下的问题,他打破传统,改善粮种品质,带领班子成员亲自到北安农研所串换高产品种。种子引进后,广大村民第一年还不认识,认为现在的品种都已经种几十年了,年年不也丰收吗,换种不是瞎折腾吗?为给大家做示范,他首先鼓励全村党员干部和亲属带头先试种,当年单产比传统大豆品种高出40公斤左右,效益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实实在在的效益让村民深受教育。第二年,这些高产品种不用费力就在全村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如今,适时更换种植品种已成为全村所有村民的共识,每两年都要更换一次,确保种子的更新换代,保证增产增收。别看陈玉宵平时不爱言语,但他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十分准确,善于与时俱进。1994年,他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现代化的机遇,积极争取,在全镇第一个组建了农机作业合作社,购进大型农机具2台套,总价值达14万元,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机械化水平提高后,全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于是他又积极鼓励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动员他们把手中零散的土地流转给当地种粮大户,扩大种植规模,同时使自己实现土地外包和外出务工的“双赢”。在他的倡导和积极努力下,兴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也不断扩大。如今,全村外出劳动力达645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年可实现劳务收入700多万元;流转土地45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31%,涌现规模经营大户8户,养殖大户5户,农民致富步伐不断加快。2007年,他还争取50万元,引进喷灌设备10台,打机电井5眼,建蓄水池3个,使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当时,引进喷灌设备这在全县还是首例,解决了6000亩农田靠天吃饭的问题,占全村农田总面积的50%。
几十年来,在以陈玉宵为首的两委班子的辛勤努力和苦心经营下,兴胜村真正富了起来,家底厚了,老陈和他的两委班子又开始筹划着践行他们当初的诺言,那就是兴办公益事业,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1992年,为解决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村里投资18万元为全体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1994年,为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4万元兴建了一所建筑面积840平方米的小学校舍,并购买了幻灯机、投影仪、实验器材等先进教学设备,同时把原有的破烂不堪的学生桌椅进行了全面更新,使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1999年,为解决电力设施老化,用电不足、安全性低的问题,又投资11万元将全村电网进行了改造,极大地满足了全村的用电需求。1996 年,村里又投资15万元,无偿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均达100%,成为全县第一个看上有线电视和接通电话的村。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里对公益事业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2007年,投资50万元为全村修建了5公里的白色路面,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投资4万元为农民修建了52个沼气池,使村民用上了经济、清洁的生活能源。所有这些项目,村民没拿一分钱,而且村里还出台了对全村孤寡老人、五保户、特困户实行免费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实行资助等政策。如今的兴胜村,村容整洁,道路宽敞,房屋红砖碧瓦,大地绿树成荫,社会秩序良好,村民安居乐业,到处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每当说起这些,村民无不发自内心地说:“这都多亏了我们有一位能正事的好书记呀!
心系群众,他把全体村民时刻装在心里
“心里装着百姓事,注定是个操心命。”在大家的记忆里,陈玉霄的中山装口袋总是装得满满的,左边是张家的药费报销单据、李家的孩子落户证明,右边是王家的房产审批手续、陈家的贫困救济申请,一样一样陈书记分得清也记得牢,每次到县乡办完公事,他就一个一个地办他口袋里的“私事”。用陈玉霄的话说,“我人头熟,省事。等老百姓找准哪管的功夫,我就把事给办了,更何况他们来一次还得花车费,我开会顺便办了不一样吗,他们还能省俩钱儿。”简单的一句话,为百姓着想的情怀彰显无遗,也践行了他上任之初的承诺——以人民利益为重,不为自己打算盘。
有人说,“宁带一个军,不领一个村”,意思是说村里事杂,村支书难当。然而陈玉霄却凭着一颗为民尽责、为党尽忠的赤诚之心,在村里到处问事、找事,给大家办事。
高喜林和展长存是兴胜村的两名五保户,生活窘困,靠政府的补贴和救济生活。陈玉霄每逢年节都带领村干部去探望两位老人,送去必备的生活用品,就在他病重的两年里都不曾间断。他还交代女儿每到过年都要给两位老人送饺子,女儿回忆说,“饺子必须要保证两位老人吃到正月十五,有一年没包够数,还被父亲狠„尅‟了一顿”。
“别给老百姓办点事,就挂在嘴上,我是支部书记,党培养我干什么,不就是让我替党为老百姓办点实在事吗。”陈玉霄经常跟家人和村干部们说。三十多年来,为百姓办事,他搭了多少钱,他不让说,也不让算。给自己添件衣服都舍不得,可为百姓他从不考虑钱的问题,多少他都舍得。2002年春节前,兴胜村三社王洪义家不慎失火,家中物品和所备年货损失殆尽,60多岁的陈玉霄指挥救火、安顿王洪义家人,整整忙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陈玉霄还来不及休息,就又带着全体村干部,带着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鱼肉等年货来了。村民说,直到陈书记去世后,我们才知道这些东西是谁花的钱,那是陈书记两个月的工资钱。王洪义说这辈子他也不能忘记那年的春节,更不能忘记陈书记。
都说不攀穷亲戚,怕穷亲戚上门。而老村民曹正理认为这话不对,陈书记就不怕,而且不管这穷的是不是亲戚。1999年,曹正理的孩子考上了哈工大,但学费就要8千多元,几年来老两口生病,家里早已一贫如洗,亲朋好友都已经借遍了,一家三口着急上火就是想不出来办法。最后确定了两个选择,要么是孩子重读或辍学,再就是找村里试一试,没抱多大希望的老曹随口和陈玉霄说了这事,结果换来了一顿批,“孩子上学是正事、是大事,没钱就打退堂鼓,你这当爹的不合格。你去办别的手续吧,我去给你办贷款。”非亲非 故的陈玉霄没有怕老曹还不起贷款而惹麻烦上身,自己担保为他贷了款,把老曹的孩子送进了大学校园。现在,曹正理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在无锡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他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陈玉霄书记。在他的心里,现在每年挣的8万多元,都不如陈大爷给贷来的8千元分量重。2008年11月10日,又是一个曹正理不能忘记的日子,老伴患严重的胸腔积液,在哈尔滨住院花了3万多,虽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却不知道该咋办理报销,结果还是重病中陈玉霄听说后主动找上门,“我明天去哈尔滨做手术,从县里走,你告诉老嫂子,我在汽车站等她们娘俩,她们从哈尔滨回来,下车就和我直接去办报销,办完了我再走。”曹正理的老伴真的下车就看见了冷风中的陈玉霄,被病痛折磨得非常憔悴的陈玉霄带着他们到农医局,一次性办理完报销手续,解决了她后期在家用药的资金问题。
在哈尔滨手术住院期间,陈玉霄心里仍惦着村里,想着百姓。去哈市手术前,村民黄万芳的儿子闹离婚,他没调解完就匆忙看病走了,住院期间一直放不下,苦口婆心电话遥控调解,为这事长途费就花了一百多元。听说和自己患癌症已经病重的贫困户丁万生有个想看奥运会的愿望,马上嘱咐大女婿,把二女儿家出门打工时留下的电视机和有线电视设备搬过去,了却了丁万生生前最后一个心愿。看完病回到克山,陈书记又自己花钱给丁万生带回了10斤他爱吃的速冻羊肉馅饺子,而自己却没舍得在外面吃。
做一两件好事容易,做三十几年好事难;一时一刻想到百姓容易,时时刻刻惦记着百姓就更是不容易。但是陈玉霄做到了,他把全村的百姓当成了自己的至亲,在百姓的心中,也把陈玉霄当成了他们至亲至近的人,陈玉霄就是他们心中的一团火,一座山,一个希望。陈玉霄出殡那天,天空虽然下着毛毛细雨,但全村百姓依旧自发的冒雨为老书记送行,兴胜大地一片悲声。
大公无私,他为所有党员树立了一面旗帜
无私生公正,无怨则无悔。陈玉霄任书记30年,是伴随兴胜村由穷到富的30年,是伴随兴胜村快速发展的30年,他为兴胜村的发展壮大,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党员群众的认可和赞许,为所有的党员树立了一面旗臶。兴胜村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清正廉明、克己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书记。
他是一个一切为了工作的人,更是一个工作起来要样不要命的人。2006年春季,他患病之初,准备到哈尔滨去看病,就在他去看病的前一天,镇政府通知全县的造林现场会在西城镇召开,他在会议上做典型发言。他接到通知时正在县里的旅店,陪她去看病的小女儿劝他把这个发言交给村委会主任或者其他人来做,但他认为镇政府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在全县的会议上发言,一点都不能马虎,因此他不顾劝阻毅然地改变了去哈市看病的计划,忍着病痛改了一夜的材料并参加完会议以后才到哈市去看病。他在哈市住院期间,他躺在病床上不是在想自己的病情如何,而是经常打电话关心村里的工作,当他听说村里正在修的水泥路路面出了问题时,他马上给负责监工的村委会主任打电话,询问原因。他出院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冒着伤口开裂的危险到新修的路上实地踏查,到施工的料场看拌料,查质量。看到一切都没有问题后才满意地离去。他在执行党委决议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不打折扣,并能创造性的、超标准的完成工作任务。在2007年的备耕生产中,镇党委要求各村对新引进的种子都要做发芽试验,当时其他村都是按照镇党委的基本要求做的,只有陈玉宵在党委要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自制了发 芽试验的器皿,各种作物种子的发芽率一目了然,得到镇领导一致认可。就在他临终前几天,镇里领导到家中探望,他躺在病床上还在关心全镇的秋整地、秋季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的进展情况,关心兴胜村的工作党委是不是满意,感动得在场的所有镇村干部都流下了泪水。他工作经验丰富,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尤其是在被选举为镇人大副主席后,更加努力工作,镇党委在重大决策前都要征求他的意见,遇到难题找他一起研究解决的办法,被镇党委称为“放心书记”。
他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是一个要工作不顾亲情的人。1997年,村里树带更新需要伐掉一些林木。从山东同他一起背行李卷到兴胜村落户的老哥们的弟弟找到他,要承包伐树带的活,并给他拿了1000元钱。他不但回绝了他,并说“树是大伙的,是集体的,我不能拿集体的财产交人情,而损害群众的利益,更不能拿昧良心的钱。”2003年6月,他最小的女婿承包的林地在合同兑现时,发现有近600棵死树,这时工作人员说“自家的孩子,象征性的交点罚款就行了。”他不但批评了这位工作人员,并说到“如果我放过了自己家的孩子,别人的怎么办,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我亲爹也不行。”最后,他的小女婿还是按规定交了900元的罚款,一分没有少。陈书记的大女儿家境不好,孩子患有罕见血管瘤,为治病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并欠外债近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她找到父亲想通过父亲的关系进行捐款时,做父亲的他狠心地没有同意。这时陈书记心里非常难过,但他没有用自己的影响去让群众捐款,而是把自己辛苦积攒的5000元钱拿给了大女儿。当他得知外孙不治离世时,这个在手术时没有掉一滴眼泪的山东汉子落泪了。他的二女儿中专毕业后,凭他的影响完全可以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他没有这样做。小女儿在县麻纺厂下岗后,镇党委给他的小女儿安排了打字员的工作,他 拒绝了。正是因为他为人正派,坚持原则,处事公道,30年来,他和他所带领的班子深得民心,群众信服,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威望。2000年,镇党委考核班子时,兴胜村群众看到邻村一些年龄较大的村干部相继退下来,十分着急,担心陈书记也会这样,于是就主动找镇党委建议,他们说:“只要陈书记身体行,我们就坚持让他干,即使我们给开资都行”。
他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是一个要团结不要小圈子的人。2004年,他所在的同兴村和联胜村合并,在选举新班子时,联胜村的干部心里不托底,担心落选。陈书记以一个党员的坦荡胸襟,着眼全局,亲自作党员、群众的工作,要他们从大局出发,要讲团结,在选举时,使得联胜村的干部全部当选,赢得党员群众的赞誉。兴胜村有一位在文化大革命是迫害过他的村民,2005年,这位村民患上了胃癌,由于家境贫困,只能在家保守治疗,他知道后,将大夫请到家里为他诊治,并帮助协调治病所需的药费,感动得其家人热泪盈眶。孩子们不理解,他对孩子们说“咱们不能和他一样,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了,我都忘了,他现在最需要帮助,我们就不能小肚鸡肠。”30年来,他用一名共产党员博大的胸怀换来了班子的团结,换来了淳朴、和谐的民风。
作为百官之末,百姓之首的村官陈玉霄,以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全体村民的无限真情,用自己无私而平凡的工作,在兴胜村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几年来,兴胜村先后获得市级红旗党支部、市农村合作经营管理一类村、市五个好党组标兵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护林员、全市四好党员标兵、全县第二届十佳公仆等国家及省市县荣誉40余项。在3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公仆的真正内涵,用坚强的党性和人格的魅力赢得了党员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陈书记留下的精 神将永远激励着兴胜村的党员群众,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走下去,兴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