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时间:2019-05-13 04:4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制度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制度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第一篇:以制度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以制度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摘 要】加强制度建设,是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建立完善工作领导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师德建设主题活动机制、民主评议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教育;高职院校;制度;师德建设

【Abstract】Strengthe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s’ mora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choice.Because the system has the fundamentals,the overall importance,the stability and the long-term characteristic.To set up a proper leadership,learning mechanisms,building thematic mechanism,democratic appraisal mechanism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social monitoring mechanisms,through institution-building,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eachers’ moral construction will improv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Key words】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 Teachers’ moral construction; Way

高校教师承担着实现教育目标,完成大学使命的神圣职责。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目标任务,是新形势下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德建设,路径选择很多。通过制度建设,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则是重要的路径选择。因为高校要管理好教师队伍这个整体,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立完善工作领导机制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关键在领导。领导重视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组织保障。领导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师德建设的效能。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缺少领导重视这个条件,师德建设的内因动力就会不足。因此,院校领导班子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关系教育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总体规划,列入重要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党政工团合力抓,层层有人管,一级抓一级。一是要形成教学、科研、师德建设一体化领导格局,改变重教学科研、轻师德建设的倾向,把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基础环节,把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的全过程。二是要把师德师风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校风学风,以优良的校风学风来规范师德师风,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校风学风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三是要把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把加强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形成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完善的工作领导机制,是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政治保障。建立完善学习培训制度

要建立教师岗位培训制度,集中教育制度,政治学习制度,业务进修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师德建设研讨制度等,对教师的学习培训作出统筹安排。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教师弘德、强能的自觉性。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学习培训的必修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遵守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学习培训机制,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的社会使命感,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建立完善师德建设主题活动制度

要紧密结合形势,围绕师德建设主线,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主题活动的目的,就是坚持知行合一,把师德建设落实到教学科研的具体活动中。要坚持实践标准,师德建设的规划、计划、方案都要在教学科研的实践中抓落实。要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月”、“师德建设大讨论”、以及演讲、征文、晚会、板报评比、班会、研讨、宣讲等活动,来体现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推动教学科研向高水平发展。要营造浓厚氛围,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建立活动长效机制。要深入开展向高教战线先进典型孟二冬教授、方永刚教授以及我省优秀青年教师冯赫南同志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努力争做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要完善制度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师德标兵、服务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先进事迹。要充分利用院报、学报、标语展板、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高校师德榜样的典型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方向。通过榜样的力量,弘扬正气,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以师德师风带动教风、学风、校风,使全校教师师德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完善民主评议制度

以强化师德教育、严格师德规范、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建立师德建设民主评议制度,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在政治思想、教育观念、学术诚信和个人修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开展师德建设民主评议的目的,在于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深化对教育目标、高职院校使命和教师职责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建立完善民主评议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置于民主监督之下。要把开展师德建设民主评议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教职员工修师德、强技能、创佳绩。评议是一种激励,评议是一种约束,评议是一种监督,要通过民主评议这种形式,强化师德意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社会监督制度

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或征求意见表以及谈心交心、设立监督电话、意见箱等渠道,并且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学生的反映和家长的诉求。要通过社会监督,组织广大教师认真查找自身在政治观点、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关爱学生、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抓好集中整改,提高广大教师的水平、境界和能力,促进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工作评价制度,促进师德建设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要通过建立完善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指导广大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师德建设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要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指导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以自己的学术造诣和优秀品格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完善的制度机制,可以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培养好的教师,实现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承社.论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7(8).[2]李东坡.浅谈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2011(3).[3]常江.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9(5).[责任编辑:汤静]

第二篇:浅议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

浅议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孔繁晨

[摘要]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本质需要,也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和高职院校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教师 师德建设 现状 对策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各种利益日趋多样化,这些必然要影响到高校;二是在校生生源地扩大,生源结构多样化,学生思想复杂化,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三是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居多,教学改革力度增大,教书育人任务加重。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提高,特别是师德水平要提高,否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为此学校党组织应该把师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千方百计地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下面我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多数教师热心于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同时,他们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能够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教师爱岗敬业,师德是比较过硬的。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办学层次、办学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也出现了一些以前不存在或不明显存在的问题,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必须引起重视。

(一)当前高职院校在师德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在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后,一些教师放松对理想的追求和世界观的改造,政治方向迷失。尤其是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缺乏奉献精神。有的利用教师自主支配时间比较多的条件,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兼职或商业性服务活动,因而对教学的精力投入减少,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课堂上照本宣科,一份教案、试卷沿用几年,考前给学生“点题”,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使学生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2.重教书,轻育人。部分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往往不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专职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在这一部分教师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忽视自身的师德修养,致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失偏颇,在与学生交流时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宣传一些不科学的、不正确的东西,误导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对学生缺乏爱心。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少数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更是一无所知,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遇到学生出了点问题,便不分青红皂白指责埋怨学生;少数青年教师素质低,自控能力差,把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成见、怨气撒到学生身上;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公平地看待学生,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讥讽或歧视学习不佳或表现较差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4.思想认识滞后,服务意识淡薄。在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教师是由原中专学校转化而来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完全得到实质性提高,知识结构单一。许多教师的学历职称已不适应高职院校的要求,但他们仍安于现状,不重视学科研究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思想僵化,总是以师道尊严的面目对待自主性、个性极强的高职学生,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与学生的沟通,造成教育服务不到位,工作责任心欠缺。

(二)违背师德规范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完善,许多制度尚不健全,存在一些负面现象。这些负面现象也影响到高职院校。个别教师受社会上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理想情操失落,道德观念下降,过分讲实惠、讲自我,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师自身忽视师德修养。少数教师重技术业务,轻政治思想,不注意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松懈,律己不严,服务意识淡薄,育人观念欠缺。

3.教师负担过重的影响。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较快,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师的教学、教研任务普遍过重,许多教师处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精力比较分散,以致少数教师忽视了师德的修养。

4.教师编制不足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规模扩大后,教师编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新进校的教师多数还人不了教师编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5.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导向的影响。学校在职称评定中虽然对师德也有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偏于看重参评者的科研成果及论文著作等“硬件”,对其师德表现和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情况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大错就行了。

6.学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健全。一些学校还没有把师德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没有建立和实施师德建设的有关制度,比如师德教育学习培训制度、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等,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二、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采取以下几点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对师德重要性的认识

国家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职院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要以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这既是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根本要求,又是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培养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工作重中之重,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保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学校要从对教师关怀人手,从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人手,注重与教师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制定出各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人性化的实施方案。各有关职能部门抓落实、抓督促、抓效果,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大师德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社会各界要广泛发动,坚持团结激励、正面宣传的方针,形成关注师德、宣传师德的共识,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造就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作为学校,要在学报、校报、宣传栏上开设“名师”专栏,建立师德教育网站,扩大师德宣传网络的覆盖,每年利用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举办师德报告会、师生座谈会,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在全校积极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营造出良好的崇尚师德的环境。

(三)制定体现时代特点的师德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队伍中出现的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谈理想等问题不可回避,也不容忽视。因此,首先,必须根据时代变化,制定出新时期教师的行为准则,不断完善师德规范,使广大教师能够强化基本的善恶观和是非观,趋利避害。其次,发挥道德评价的导向功能,依据师德规范,加强师德评价。对符合师德要求的行为和品性给予肯定和赞扬;反之,则给予否定和谴责。以此向人们昭示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应当积极追求的东西,什么是必须舍弃的东西。这种评价虽然一开始是针对特定的评价对象而言,但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可以触类旁通,形成社会覆盖面,客观上具有一种“抑恶扬善”的作用。只有不断提高社会对师德评价的权威,才能增强师德建设的感召力度。

(四)必须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良好师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实行长效管理。(五)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自身的修养

大学不仅是有大楼的地方,而且是有大师的地方,而没有良好师德的老师是称不上大师的。因此,高职教育者需要适应学校发展,积极调整心态,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良好师德的表率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通过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以提高高职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以身作则,确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一身正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严慈相济,为学生创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总结

育人关键看校风,校风首当看师德。搞好高等职业教育,每一位高职教育者都负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让每个教师都能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学,成长为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就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三篇:以反腐倡廉思想推动师德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多次的强调,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教师肩负着言传身教、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而反腐倡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师

德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和树立党的反腐倡廉观,更应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反腐倡廉观的楷模。学校和教师更有义务按照反腐倡廉的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的师德观,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一、反腐倡廉提出了师德建设的新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动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准则去对学生、同行以及其他人,去处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干好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责。

反腐倡廉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新的师德观,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理应弘扬和践行反腐倡廉,切实发挥好引领和示范及辐射作用。**县教育局开展的“三问三制一创建”正是反腐倡廉的具体体现。

站在反腐倡廉的历史高度,就要求将师德建设作为科教兴国、创新国家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要求将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反腐倡廉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反腐倡廉为师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师德建设的顺利实施,关键在我们的党,党是国家安定和和谐的根本保证。搞好师德建设,要求我们的党员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教育事业危害极大,与党的性质格格不入,如果任其发展,会侵害党组织的健康肌体,影响和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动摇党的教育基础和执政地位。1993年8月,江泽民在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就明确指出了党内腐败的严重危害性,他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县教育局开展的“三问三制一创建”就明确要求:把增强教师魅力活动和“三问三治一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增强人格魅力。激励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并且,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就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建立在反腐倡廉的基础之上。因此,反腐倡廉为师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反腐倡廉开启了师德建设的新思路

反腐倡廉为师德建设开启了新的思路,建构与社会主义开放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一个健康、理性、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宗旨。也就是通过道德意识信念教育、道德理想提升,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健全科学发展的道德要求。

反腐倡廉饱含了鲜明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一书中,就列举了道德意识的具体要求,以为当前的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荣”,表达的是以祖国利益、人民利益为最高的社会主义利益观;“以崇尚科学、辛勤劳动为荣”表达的是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新型道德意识,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当代继承;“以团结互助、诚实守信为荣”,表达的是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理解;倡导“以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这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法制社会复兴伟大民族事业的思想道德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反腐倡廉中提高道德境界,树立反腐倡廉的思想,加强道德修养和人格修炼,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以促进社会主义师德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四、反腐倡廉要求教师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坚持反腐倡廉,形成褒荣贬辱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任务。

坚持教育与管理的统一,把社会主义反腐倡廉思想内化为人们的坚定信念,进而外化为高尚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就必须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上下工夫,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成功的教育总是和严格的教育管理结合在一起的,忽视管理的教育就会滋生腐败的温床。要加强教育的管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褒奖“八荣”,贬斥“八耻”,激励教师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帮助教师明辨是非、抵制假恶丑,努力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落实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坚持典型示范与教育实践的统一。树立反腐倡廉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率先垂范,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利益观,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做反腐倡廉的积极实践者。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必备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第四篇:试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摘要:本文从对目前高职院校中学风状况的分析入手,从学校、教师、辅导员、学生、家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创建优良学风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途径

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群体行为,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与思想道德的体现。优良的学风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连年攀升,每年向社会输送一大批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社会、企业也对高职教育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获得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引进、积蓄可靠的人力资本。但是,纵观近年来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风气和学业状况却难如人意。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消极怠学现象,对学习缺乏热情,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大,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抄袭作业、逃课现象、考试作弊等现象屡见不鲜。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来,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一些消极的、陈腐落后的东西也随着市场经济直接或间接渗透到学校中来,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此外,社会上普遍的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或多或少的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信念。高职学校普遍办学时间不长,发展速度过快,在人文底蕴积累和师资力量上有所欠缺,自身教学改革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挫伤了部分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内容老套,方式呆板,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缺乏理想和抱负、缺乏时代使命感、缺乏努力拼搏精神的现象。学生不能合理的自我定位、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没有目标和计划等。加之当代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带有盲目性,通常在家长的要求下或分数不够等原因,填报了或被调剂到自己并不了解或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考生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基础,也缺少兴趣爱好,经常会有进错门或选错位的消极情绪,往往陷入一种被动、消极的的学习状态中。

二、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需要在课堂、宿舍、各种活动场地全程参与,需要学校、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四方的共同发挥作用。

(一)学校的作用。

学校在高职学风建设过程中起着总领全局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校园软硬件建设以及合理开展学生活动三个方面。

1、规范学生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学风建设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奖学金条例》等学生激励机制和《学生纪律处分条例》等学生约束机制,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和警示学生严格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有针对性地选取学风状况观测点,对学风进行动态监控,重点考察到课率、作业上交率、考试不及格率、各种资格证书通过率等,对晚自习进行严格的考勤和管理,确保自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优化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美丽幽静的校园生活环境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外部客体。它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拼搏进取。高职院校宣传栏内的内容要有教育意义,而且要经常更换。教学楼、图书馆悬挂科学家和伟人的画像、名言警句。此外,高职院校要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更新实验实习设备,增加图书藏量等方面上,为建设良好的学风提供物质保障。坚持全员育人,学院领导、各职能部门、系分工负责,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合理开展学生活动,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途径。

学生活动要开展得好,要想与教学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将学生活动场所纳入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努力建设一批条件完备、设施齐全、相对独立的学生活动场所,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内在需求。

(2)开展各类有利于专业教学的学生活动,围绕思想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三大主题,重点扶持开展以锻炼专业技能、服务专业教学为目的的学生活动。

(3)通过就业竞争教育,让学生了解目前人才市场供需情况的严峻形势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习,从而深入推动学风建设。

(二)专业教师的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

专业教师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对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认真做好专业前景与发展的教育工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校举办学术报告会、专业座谈会、人文讲坛等,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企业和单位,使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让学生看到社会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复杂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让学生认识到个体与外界需求之间的差异的存在,促使其产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专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只有现在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施展才华,发挥作用。

2、严格教风促学风。

教师的思想行为、学识水平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严谨的教风具有启动、导向、激励和约束功能,必然对学风直接产生深刻的内化感染作用。教风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质量,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教师应善于掌握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规律,认真备课,教学内容紧扣行业现实,不断更新教学组织形式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教务处、系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关于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师更好的从事教学活动。

(三)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通过深入课堂、寝室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学业动态,同时了解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使他们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的互帮活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对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辅导员在发现情况后,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单独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敦促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竞赛、学习研讨等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橱窗和校园网等形式营造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加强学风建设的宣传;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措施带动学风建设的发展,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稳定的健康的学习状态。

(四)学生的作用。

1、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问题,是良好学风建设的基础,要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高职阶段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遵守纪律、自觉学习。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要尊重学生的自我与独立意识,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毅力,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主管理能力,将“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逐渐走上奋发向上、积极自主的良性发展轨道上。

2、重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作用。

高职院校要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必须以抓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和学习上的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大多数学生形成符合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对个别学生产生影响力和感染力,使之逐渐同化。一旦某种行为表现为习惯,成为一件愉快的体验,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乐学”的境界。如建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联系制度,每一名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联系一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导,潜移默化地对周围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加强学风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要锲而不舍,长抓不懈。一个学校的优良学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学院一切工作都要以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风建设为出发点,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促进学风建设,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第五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申请

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申请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幸福**建设能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办〔2014〕15号)精神,我们认为这是学院迎来跨越式发展的一次难得机会,打算申报此建设项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并请示如下。

一、我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情况

国家是从2006年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什么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呢?通俗地讲,就是高职院校中的“211”,即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建设100所具有示范作用的高职院校,我省**职业技术学院、**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此殊荣;2010年,国家又启动了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我省**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防职业技术学院位列其中。在国家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同时,我省从2008年开始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高等电力专科学校、**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航空专科学校、**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8所学校是省级示范,今年,我省再次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确实是我院没有想到的一次难得机会。1

二、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意义

抓住省教育厅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可能争取到相关项目的经费支持,因为我院是市属高职院校,不属于省管院校,上级即使有相关经费,也因渠道不畅,到不了我们头上,这次如果能够获得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争取经费支持就有了理由;二是争取到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可以提高学院在全省的软实力,解决招生难问题,因为在社会上,考生和家长比较认可示范校这块头衔;三是通过示范校建设,可以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学定位将更加准确,专业设置将更为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将会得到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四是可以提升市委市政府在全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五是实现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在五年内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目标的迫切要求,这是学院这届班子向全院教职员工做出的庄严承诺。

三、我院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可行性

2009年以来,学院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克难攻坚,后发快进,率先突破发展,率先在陕南建成新校区,率先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领导班子建设、办学水平、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办学特色、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省教育厅的一致好评,为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的护理、临床医学、机电一体化、初等教育、建筑

2工程管理、学前教育、医学影像技术7个专业从2009年至今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具备了良好的建设基础;学院办学规模由2009年初的2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人,具备了建设的规模要求;实验实训条件达到了国家办学标准,“双师型”教师达到 %,前校后院、导师制、实习就业直通车等办学模式得到省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在教育厅举办的屡届大学生就业创业博览会上获得赞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5%以上,符合建设的基本条件;另外,在陕南三市中,至今还没有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我们有着努力争取的机会。应该说,我院确实具备申报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条件。

当然,在全省独立设置的38所高职院校中,除过已经获此荣誉的14所以外,虽然难度很大,但作为敢于拼搏、不愿服输的**职业技术学院来讲,我们绝不会轻言放弃,我们一定要努力争取。

四、需要得到市委市政府支持的事项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办〔2014〕15号)精神,“学校主管部门(地市政府),要在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政策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学校办出特色”之规定,需要市委承诺扩大办学自主权,即中层以下干部由 3

学院党委考察任命,机构在批准的指数内,由学院自主设置;需要市政府承诺按照生均9000元的标准拨付办学经费,积极化解学院建设债务。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学院一定会顾全大局,配合做好相关工作,恳请市委市政府给与大力支持。

特此请示,请批准。

**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6月114日

下载以制度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制度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基本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思考 新生来自全国大部分省份城市,成长环境差异明显,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按照成绩、地域等因素分班以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在自然班中搞好班级建设,尽快的形成良好......

    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摘 要】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务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单位,2010年底,改革项目获批立项。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摘要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特点,提出了建立院校级信息化领导机构、确定数据标准、建立门户网站、长远规划校园网络、实时收集信息提高信息......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随着我国教育的迅速发展壮大,高职院校也同样得到了飞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层次逐渐拉开,生源多样化,这就给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迫于压力......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03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在2010年7月23日的“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系主任年会”中,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全国......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机制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机制 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总结报告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以提高质量为中心,高职教育质量决定于师资质量,师资质量建设核心是师德建......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摘要 近年来,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党在新时期执政的重要目标。这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和......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与师德师风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与师德师风建设 蔡敬文刘宏文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 要: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获取知识信息和查阅资料的重要场所,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