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房POP标准
振兴大药房pop标准
一、POP制作标准:
1.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有吸引力;
2.健康向上,有时代感、有创意、有特色,符合振兴大药房的形象内容; 3.视觉效果好,海报设计统一和谐;
4.注意色彩搭配,以最多3个主色调为主,颜色不宜过多,有视觉冲击力,注重版式风格和规划,能迅速、准确的传达信息;
5..涉及到专业知识的pop,内容要简明扼要的体现宣传的产品的卖点。
二、POP陈列标准:
POP的种类可分为手绘POP、爆炸卡POP、活动吊旗。
手绘POP:
1、在顾客进门3米外可见,悬在棚上适合的高度,让顾客处于处方柜前只要稍微仰头就可以清晰可见。
2、西药柜台主要陈列突破单品的POP,中药柜台主要陈列养生偏方,单味中药的陈列。
3、陈列的POP要与宣传的产品位置呼应。
4、POP上禁止有错别字,如发现要及时改正。
5、POP应张贴在橱窗或可用POP支架悬挂,但不能遮挡商品。
6、每张POP上不超过2个商品信息,张贴在透明玻璃橱窗的POP,正反两面都应有商品信息;
爆炸卡POP:内容简单明了,贴在相应的商品上,内容可以是产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提醒、温馨提示、新品上市、店长推荐等,切忌要粘到产品上不可随意插放,不可倒在桌子上。每类药柜台都要有2-3个用药提醒。
吊旗:
节日不可张贴过期的海报和吊旗,在活动后1天必须撤掉。
三、陈列注意事项
1、POP粘贴到橱窗时注意平整、无气泡鼓起、不能有卷边现象、不能使用已损坏的海报。
2、公司统一发放的海报,不可自行随意取下,或拿纸板自己写导致各店铺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影响公司统一形象,3、海报、吊旗、POP、分类标识牌悬挂必须端正,不能歪斜;
第二篇:药房验收标准专题
规范药房”验收标准(试行)
第一章 机构与人员
第一条 使用单位应成立药事管理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并由主管业务的院长(或主任)直接领导,药事管理组或药事管理委员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订本单位药事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实施。
第二条 使用单位应设置药剂科(或药学部),药剂科(或药学部)应按照《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负责实施本单位的药事管理工作。
第三条 使用单位应配备与医疗卫生业务相适应的具有法定资格的药学或医学技术人员,具体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第四条 使用单位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第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依法批准的诊疗科目和药品使用范围设置相应的药库、药房。中西药房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20平方米,仓库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中西药房合并的不得少于30平方米,中药饮片仓库不得少于10平方米。设在城区(含县城)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其营业场 所面积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以下的,应配备至少1名药师或中药师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营业场所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企业,应配备至少2名药师或中药师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经营中药饮片的企业,必须配备1名中药师或中药学(含中医学)专业中专以上药(含医)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 药品与陈列
第一条 陈列药品的货柜、橱窗应保持清洁
第二条 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陈列,并按药品的品种、用途分类摆放,标签使用恰当,放置准确,字迹清晰
第三条 处方药严禁开架自选(处方药中的维生素类和及健字号药品除外)。第四条 危险药品和特殊管理药品不陈列或只陈列空包装。
第三章 制度与管理
第一条 使用单位制定的药事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药品质量管理岗位的设置和人员职责;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等管理制度;首次供货企业和首次采购品种的审核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和处方调配操作规程;药品拆零使用管理制度;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品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制度;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相关票据、记录、台帐、档案等原始凭证及资料管理制度。
第二条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各项药事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有记录。
第三条 使用单位应根据药事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供应商以及销售人员资质审查档案;人员健康档案;药学技术人员资质和培训档案;不合格药品管理处理档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档案。
第四条 使用单位应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药房(库)温湿度记录、不合格药品处理记录。
第四章 设施与设备
第一条 使用单位应具有与开展诊疗业务相适应的药房和药库,且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无污染源。
第二条 药房(库)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应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第三条 药房(库)应配备保持药品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的地垫、药柜、药架等设施设备。
第四条 药房(库)应有避光、通风、防鼠、防尘、防潮、防霉等设施设备。第五条 药房应配备与储存药品相适应的冷藏、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施。第六条 中药房应配置调配处方和临方炮制所需的设备,计量器具应定期校验。第七条 药房内应配有清洁卫生的拆零工具。
第八条 特殊管理的药品应配置符合要求的专柜及保管用设备。
第九条 使用单位应配备计算机,并具备上网检索药品质量管理信息的功能。
第五章 采购与验收
第一条 使用单位采购药品应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及购进药品进行合法性审核,索取、查验、留存相关证明材料。
第二条 使用单位采购药品应有合法票据,并做到票、帐、货相符。第三条 使用单位采购药品应根据原始凭证,逐批验收并记录。
第四条 使用单位购进特殊管理药品,应按照特殊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执行。
第六章 储存与养护
第一条 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分类陈列和储存药品。做到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中药材、中药饮片及高危药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志。第二条 特殊管理的药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
第二十四条 药品应按温湿度要求陈列或储存于相应的库(区),其中常温库(0—30℃)、阴凉库(不高于20℃)、冷库(柜)(2—1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第三条 库存药品应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库(区)为绿色,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为黄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
第四条 药品与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距离或隔离措施。药品垛堆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第五条 药品养护人员,每天上下午应对药房(库)各进行一次巡查,并做好温湿度记录。发现温湿度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第六条使用单位应对陈列或储存的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对过期、失效、变质、霉烂、虫蛀、破损、淘汰的药品应封存登记,并按规定报告处理。
第七条 使用单位对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进行控制性管理,并存放在不合格药品库(区),有明显标志。
第七章 调配与使用
第一条 使用单位应按处方调配药品,审核和调配处方药剂人员应当是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
第二条 使用单位调配药品的工具、包装材料和容器、工作环境,应当符合质量和卫生要求。
第三条使用单位调配药品需要对原最小包装药品拆零的,拆零后的药品包装应当注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第四条 特殊管理药品应当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调配。
第五条 使用单位应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上报,不得隐瞒。
第八章 验收结果评定
第一条 现场验收时,应逐项进行检查,并逐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定。第二条 现场验收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评定为验收合格;现场验收结果有不符合本标准,或有缺项、项目不完整、不齐全的,评定为验收不合格。
第三篇:药房标准制度
质量验收员质量职责
一、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质量原则,把好药品入库质量第一关。
二、负责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药品逐批进行验收,有效行使否决权。
三、质量不合格的药品不得入库。
四、验收药品应在符合规定的待验区进行,普通药品应在到货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需冷藏药品应在到货后1个小时内完成验收。
五、应按照“药品验收抽样程序”的规定,保证验收抽取的样品具有质量代表性,验收完毕,应将抽样药品包装复原,并标明抽样标记。
六、验收时应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进行逐一检查,整件药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七、验收外用药品,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分类管理要求,标签、说明书上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要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八、验收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份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以及合法的相关证明文件。
九、验收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标明法定的药品质量内容。
十、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药品同批号的药品出厂检验报告书。
十一、规范填写验收记录,做好字迹清楚、内容真实、项目齐全、批号及数量准确、结论明确、签章规范,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质量管理员质量职责
一、树立“质量第—”的观念,坚持质量效益的原则,承担质量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在药品质量管理方面有效行使裁决权。
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做好记录。
三、在企业各部门的协助下,负责对企业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工作。
四、负责对药品养护工作的业务技术进行指导。
五、负责质量信息管理工作,定期收集药品质量信息和有关质量的意见、建议,组织传递反馈,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分析报告。
六、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控制性管理,负责不合格药品报损前的审核及报损、销毁药品处理的监督工作,做好不合格药品的相关记录。
七、按月检查陈列药品的质量状况,保证其符合规定要求;
八、定期检查门店的环境及人员卫生情况,组织员工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九、负责建立药品质量档案和收集质量标准。
十、负责各类质量记录、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保证各项质量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十一、协助企业领导召开质量分析会,做好记录,及时填报质量统计报表和各类信息处理单。
十二、负责处理药品质量查询,对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尽快予以答复解决。
十三、负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处理及报告工作。
中药饮片进、存、销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中药饮片经营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准确地经营中药饮片,杜绝销售假药、劣药,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中药饮片购进管理:
①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
②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③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④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三、中药饮片验收管理:
①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②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③验收应按照规定的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④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⑤验收记录应保存三年。
四、中药饮片储存与陈列管理
①应按照中药饮片储存条件的要求储存于相应库中,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
②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霉变等措
施;
③中药饮片应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按季度对饮片全部巡检一遍;
④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装斗复核,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好记录;
⑤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净选、过筛,定期清理格斗,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防止混药;
⑥饮片上柜应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装斗原则;
⑦每天工作完毕整理营业场所,保持柜橱内外清洁,无杂物。
五、中药饮片的销售管理
严把饮片销售质量关,销售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一、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其质量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为严格不合格药品的控制管理,严防不合格药品售出,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质管员负责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
三、质量不合格药品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不符的药品,均属不合格药品,包括:
1、药品的内在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药品;
2、药品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药品;
3、药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药品;
4、在药品验收、储存、养护、上柜、销售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挂红色标识,及时上报质量负责人处理;
5、质量负责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出具药品质量报告书或不合格药品通知单,及时通知仓储、营业等岗位立即停止出库和销售。同时将不合格品集中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
6、上级药监部门监督检查、抽验发现不合格品,企业应立即停止销售。同时,将不合格品移入不合格药品区,做好记录,等待处理;
7、不合格药品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
1)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由质量负责人统一负责,其他各岗位不得擅自处理、销毁不合格药品;
2)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由仓库提出申请,填报不合格药品报损有关单据;
3)不合格药品销毁时,应在质量负责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并填写“报损药品销毁记录”;
8、对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9、应认真、及时、规范地做好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报损和销毁记录,记录应妥善保存至少两年。
药品效期管理制度
一、为合理控制药品的经营过程管理,防止药品的过期失效,确保药品的储存、养护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药处理,验收人员应拒绝收货。
三、距失效期不到6个月的药品不得购进,不得验收入库。
四、药品应按批号进行储存、养护,根据药品的有效期相对集中存放,按效期远近依次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
五、近效期药品在货位上可设置近效期标志。
六、对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应按月进行催销。
七、对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应加强养护管理、陈列检查及销售控制。
八、及时处理过期失效品种,严格杜绝过期失效药品售出。
药品拆零销售管理制度
一、为方便消费者合理用药,规范药品拆零销售行为,保证药品销售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拆零药品是指所销售药品最小单元的包装上,不能明确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的药品。
三、拆零销售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地市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发给岗位合格证书,且身体健康。
四、营业场所应设立专门的拆零柜台或货架,并配备必备的拆零工具,如药匙、瓷盘、拆零药袋等,并保持拆零用工具清洁卫生。
五、拆零后的药品,应相对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不能与其他药品混放,并保留原包装及标签。
六、拆零前,应检查拆零药品的包装及外观质量,凡发现质量可疑及外观性状不合格的药品,不得拆零销售。
七、药品拆零销售时,应在符合卫生条件的拆零场所进行操作,将药品放入专用的拆零药品包装袋中,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及药店名称,核对无误后,方可交给顾客。
八、拆零药品不得陈列在开架陈列柜台中。
九、拆零后的药品不能保持原包装的,必须放入拆零药袋,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
十、应做好拆零药品销售记录,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拆零数量、拆零销售起止期、操作人等。
药品销售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性,确保药品销售质量,为消费者安全、合理、有效地提供放心药品和优质服务,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企业应按照依法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经营药品。
三、企业应在营业店堂的显著位置悬挂《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与执业人员要求相符的执业证明。
四、凡从事药品零售工作的营业员,上岗前应经专业或岗位培训,并经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对营业员应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五、认真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做到药品标签放置正确、字迹清晰,填写准确、规范。
六、营业员应正确介绍药品,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消费者。对顾客所购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销售。
七、拆零药品出售时应在药袋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
八、对缺货药品要认真登记,及时向采购员反馈信息,组织货源补充上柜。
九、凡经质量负责人或接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知的不合格、过期失效、变质的药品,一律不得上柜销售。
十、药品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等方式销售。
十一、企业应在店堂内为消费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指导顾客安全、合理、正确用药。
十二、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的药品宣传广告不准在店堂内外悬挂、张贴、散发。
药品陈列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陈列药品质量,方便消费者购药,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二、营业场所应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药品陈列货架及柜台,陈列货架、柜台应保持清洁卫生。
三、营业场所应配备监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施设备。每日巡回检查店内药品陈列条件和保存环境,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在规定时间对店堂的温湿度进行观察记录,发现不符合药品正常陈列要求时,应及时调控。
四、药品应按品种、用途或剂型分类摆放,标签放置正确,字迹清晰。
五、药品与非药品、非处方药分柜陈列,内服药与外用药、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的药品应分柜存放,标志明显、清晰。
六、需冷藏的药品应存放在符合规定的冷藏设施中。
七、拆零药品存放于拆零专柜,并保留原包装的标签。
八、陈列药品应避免阳光直射,需避光、密闭储存的药品不应陈列。
九、凡上架陈列的药品,应按月进行检查,并做好陈列药品的质量检查记录,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架,并尽快向质量负责人报告。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药品仓储养护管理,确保储存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二、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含)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在库药品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四、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的工作情况等。
五、养护人员应配合仓管人员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根据库房温湿度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做好记录。每日上午8-9时、下午3-4时各记录一次库内温湿度。
六、根据库存药品流转情况,按季度进行药品质量的养护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七、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方法进行养护。
八、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九、建立仓储设施设备的管理台帐及档案,对各类养护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记录保存二年。
十、对养护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销售,及时通知质量负责人进行复查处理。
十一、定期汇总、分析养护工作信息,并上报质量负责人。
药品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一、为确保购进药品的质量,把好药品的入库质量关,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质量验收应由质量验收人员负责,质量验收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经岗位培训和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验收员应根据合法票据,对到货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四、验收药品应在待验区内进行,在划定的时限内及时验收。
—般药品应在到货后1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需冷藏药品应在到货后1小时内验收完毕。
五、贵重药品应由双人进行验收。
六、验收时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证明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1、药品包装的标签和所附说明书上应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有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药品的成份、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条件等;
2、验收整件药品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3、验收外用药品,其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要有规定的标识和警示说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按分类管理要求,标签、说明书有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非处方药的包装有国家规定的专有标识;
4、验收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中药饮片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5、验收进口药品,其内外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其最小销售单元应有中文说明书。进口药品应凭《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验收;进口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应有《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
6、验收首营品种,应有与首批到货药品同批号的药品出厂检验报告书;
7、验收药品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对验收抽取的整件药品,验收完成后应加贴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行复原封箱;
8、验收药品时应检查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不得入库;
9、对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应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报质量负责人审核处理;
10、应做好“药品质量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商、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目。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11、验收合格的药品,验收员应在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单上签字或盖章,并注明验收结论。仓库保管员凭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单办理入库手续,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或破损、标志模糊或有其他问题的药品,应予拒收并报质量负责人。
药品购进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产品质量法》、《计量法》、《合同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把好药品购进质量关,确保依法购进并保证药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采购员应经专业知识及有关药品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三、严格执行本企业“进货质量管理程序”的规定,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药品购进的合法性。
四、在采购药品时应选择合格供货方,对供货方的法定资格、履约能力、质量信誉等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五、审核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并建立所经营药品的质量档案。
六、对与本企业进行业务联系的供货单位销售人员,进行合法资格的验证,并做好记录。
七、采购药品应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质量条款。采购合同如果不是以书面形式确立的,购销双方应提前签订明确质量责任的质量保证协议。
八、购进药品应开具合法票据,做到票、帐、物相符,票据和凭证应按规定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两年。
九、购进药品应按规定建立完整的购进记录,购进记录注明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等项内容。
十、对首营企业应确认其合法资格,并做好记录。购进首营品种应进行药品质量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购进。
十一、购进进口药品要有加盖供货单位质管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
十二、采购员应及时了解药品的库存结构和营业销售情况,合理制定药品购进计划,在保证满足销售需求的前提下,避免药品因积压、过期失效或滞销造成的损失。
十三、质量负责人应会同采购员按定期对进货情况进行质量评审,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药品经营质量。
营业员质量职责
一、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药品法律、法规,依法经营,安全合理销售药品。
二、营业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的有效证明后方可上岗。
四、营业时应该统一着装,佩戴胸卡,主动热情,文明用语,站立服务。
五、正确销售药品,对用户正确介绍药品的性能、用途、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根据顾客所购药品的名 称、规格、数量、价格核对无误后,将药品交与顾客。
六、认真执行处方药分类管理规定,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做好处方药的配方、审方、发药工作。
七、做好相关记录,字迹端正、准确、记录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质量负责人。
八、负责对陈列的药品按其性质分类摆放,做到合理、正确,整齐、有序。
九、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品种,应将药品的名称、数量、有效期等逐一登记并及时上报质量负责人。
十、对缺货药品要认真登记,及时向采购员传递信息。
十一、负责营业场所的环境卫生,每日班前、班后应对营业场所进行卫生清洁。
十二、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等方式销售药品。
十三、为消费者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指导顾客安全、合理用药。
第四篇:医院药房管理标准(范文)
医院药房管理标准
为了规范我院医院药房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江苏省药品使用条例》、《江苏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江苏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人员管理
一、人员档案
从事药品质量管理、购进、验收、养护、保管、调配工作的人员应当建立个人档案,包含资料有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专业技术职称复印件、业务考核表等。
二、健康档案
从事药品质量管理、调配、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当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
三、学习制度
从事药品质量管理、购进、验收、养护、保管、调配工作的人员应当接受药事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
第二章药品管理
一、药品的购进与验收
购进药品应当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从具有合法资格药品生产、药品批发企业采购药品,严格审核供货单位、购进药品及销售人员的资质,建立供货单位档案。
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收人员要逐批验明药品的包装、规格、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
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做到票、帐、物相符。购进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二、药品的保管
设置与诊疗范围和用药规模相适应的、与诊疗区和治疗区分开的药房、药库。药房、药库的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应光洁、平整,门窗应严密。
在常温(温度为0—30℃)、阴凉(温度不高于20℃)、冷藏(温度为2—10℃)条件下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对储存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包装上标注的条件及有关规定储存。做好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的,应及时调控并予以记录。
药品养护人员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养护,并做好记录,库存药品每季度养护一次,陈列药品每月养护一次,重点品种每半月养护一次;对影响药品质量的隐患应当及时排除;对过期、污染或变质等不合格产
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处理。
三、药品的调配
进行药品调配的人员必须具备药学专业技术相关资格。
调配的药品应当与诊疗范围相适应,必须凭注册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或者乡村医生开具的处方或医嘱进行,非经医师开具处方不得调配药品。
药品发放应当遵循“先产先出”、“近效期先出”和按批号发放的原则。
调配、拆零药品,应当根据临床需要设立独立调配、拆零场所或者专用操作台并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工作环境卫生整洁;使用的容器和工具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药品;拆零时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应当做好详细记录,至少保存一年。
在完成处方调配后,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处方。
四、中药饮片的管理
从事中药饮片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配和质量管理,执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
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调配每剂重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
五、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
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购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从具有相应资格的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购进。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应当设专库或专柜存放,做到双人保管,专帐记录,帐物相符。
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必须凭执业医师开具专用处方,单张处方的最大用量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方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签署姓名,并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拒绝发药。
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进行专册登记,加强管理。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
六、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山东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处置果断、依法处理的原则。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逐级报至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查清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原因,如重大药品质量事件、群体性药害事件、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重大制售假劣药品案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药品安全事件。
第三章医疗器械管理
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者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验明产品合格证明。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得重复使用;使用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作记录。
因医疗器械造成的不良反应,按有关规定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并上报
第四章有关档案、记录和凭证管理
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并严格执行。
2.相关人员、药品、购药单位等档案由专人负责保管。
3.医师处方按相关规定由专门人员保管。
4.开处方权限及医师签字,经医务科审批后,其处方签字笔迹应在药房备案。
第五章其他
1.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合格资格证书。
2.药房、药库的管理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3.医疗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相关规定处理
4.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医院药房.标准操作规程doc
药房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
门诊药房是医院提供药物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处方调配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而错发药则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不同程度的损害,并造成患者和医院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医院声誉。为进一步提高门诊药房服务水平,杜绝差错,特制定门诊药房《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如下:
一、基本配置
设发药窗口一个,配备收方调配和发药人员各一名,配读卡、记账用微机一台,备好足够的大小药袋、笔及其它调配发药工具。
另设用药咨询窗口一个,配备药品咨询服务人员一名。
二、人员、环境要求
1.药剂人员准时上岗开窗,佩带工号胸章,出示工号牌,仪表端正。岗上不看报、不大声喧哗、不与人闲谈、嘻戏、不干私活。
2.药剂人员应使用文明用语,语气、语调一律做到平顺、和蔼。不得态度冷漠,更不可与患者或其家属发生争吵,也不提倡微笑服务。
3.药剂人员应对每种药品的不同商品名、剂量、包装规格及一般用量用法有所掌握。
4.保持岗位环境卫生、整洁,药品严格按定位存放,不得任意堆放。发药桌面上不得留有与发药无关的物品。
5.药剂人员应经过专门上岗前培训,掌握国家药品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级行政部门关于药品使用的有关规定。
三、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
1.收方调配
(1)收方调配人员向取药者索取处方和磁卡。辨别医保、自费相关单据是否符合要求。辨别是本人还是家属或他人代取药。
(2)审核处方完整性,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及药名、剂型、剂量、数量和用法、合计是否清楚、正确。
(3)用电脑读卡机读取磁卡信息,对照处方姓名、药品名称、剂型、剂量、数量与电脑显示的处方信息是否一致,收费是否准确。
(4)检查所配药品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或不合理用药。对药名相近相似而
药理作用不同的药品,应问清患者病情是否与所用药品对应。若处方药品在名称、剂量、用法用量上未写清楚或与说明书所述有较大差异时,应将处方交医生请写清、更正或加盖签名确认。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应检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医药管理部门的规定。
(5)对照处方药品名称、剂型、剂量,进行药品调配。同时检查药品有否变质,包括变色、风化、潮解、破碎等;对整包装药品,应检查可打开最小包装。有效期药品应检查是否过期。需拆零药品应分别装于密封小药袋内,取剩药品保存于原包装内。无内包装的片剂、胶囊等,拆零后均应密封保存。所取同一种药品若有不同批号时,取批号最早的。取剩药品放回原位。
(6)处方调配完成后,将所取药品、处方和磁卡交给发药人员。
2.发药
(1)发药人员对照处方姓名、药品名称、剂型、剂量、数量与电脑显示的处方信息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呼叫处方患者姓名,确认患者年龄、性别无误后,将磁卡交还取药者。按处方顺序将药品逐个交予取药者,同时核对所取药品名称、剂型、剂量、数量与处方所载是否一致。贴上写有用法用量的小标签。并检查可打开的最小包装是否完整,数量是否准确,药品有否过期或变质。每发完一种药品,向取药者交代用法用量及药品应用和保存的注意事项,特别是有用药时辰要求的药品。
(2)发药完毕后,告诉取药者药已配齐,可以装袋。
(3)若取药者有疑问或要求,发药人员应认真回答有关问题。若本人解释不了或需解释的内容较多时,可请取药者取完药后到用药咨询窗口或有关医生处咨询。
(4)以上各项操作中若发现其它问题,应及时与相关处、室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