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分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范文

时间:2019-05-13 04:1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省分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省分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范文》。

第一篇:江西省分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范文

分宜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历 史 试 卷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A.农业发展迅猛 C.郡县制度形成

B.分封制度崩溃

D.官吏待遇下降

2、福清县王荣家庭,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经济目的是()A.抑制土地兼并

B.稳定小农经济

C.限制家庭手工业 D.保证家庭财产共享

3、某书以“崩溃与重建”为题,阐述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发展变化,结合下面目录分析,这里的“崩溃”是指()

A.孔孟儒学

B.汉代经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4、古代希腊社会推崇沟通技巧,一些深谙沟通技巧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而被推选为首领。而一些品质败坏的演说家往往会蛊惑人心和破坏民主。这反映出古希腊()A.直接民主的弊端已充分暴露 B.美德是城邦民主制度的核心 C.人品对民主政治有重要影响 D.民主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

5、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也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广东这一小撮士人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了。”“这一小撮士人”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比洋务派更加爱国 C.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D.摒弃了儒学的束缚6、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认为当时并存的三个圆环将西方串联起来:第一环是英联邦;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这体现了英国()A.迈出了西欧联合的关键一步 B.对美国有利用与轻视的心态 C.强调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 D.力图保持自己昔日大国地位

7、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 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 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

8、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的重要地区之一。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这表明()A.江南地区农业已经完全商品化 B.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商业化 C.江南地区精耕细作技术的突破 D.江南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9、“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10、1969年,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东方的谅解,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面,加强东西德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据此,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A.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 C.调和美苏之间的敌视关系

D.德国摆脱冷战的影响

11、西周“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 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12、元代修史,朱熹及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列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B.明代理学取得突出的成就 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13、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

B.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 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

D.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 14、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 C.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

15、“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 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

16、《旧唐书·韦坚传》记载:天宝二年(713年)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郡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船,即京口绫衫缎”。材料主要说明唐代()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17、《欧美文学》在讲述某一文学流派的思想基础时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下列哪部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A.《哈姆雷特》

18、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19、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福建人开创的。明清之际,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这说明古代闽商()A.具有开放意识和拓展精神 B.专注于海外市场而没有开拓国内市场 C.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 D.不堪忍受国内封建压迫而移民海外

20、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统治者还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改革。这反映出当时北宋()A.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 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人间喜剧》

C.《巴黎圣母院》

D.《老人与海》 C.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 D.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 21、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该现象的出现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临瓦解 B.世界金融中心再度发生转移 C.美国经济衰退丧失主导权 D.欧洲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

22、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23、毛泽东在某文中说道:“(湘南特委)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所谓‘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于是改变原来前委的领导人……湘南特委提出的‘一切工厂归工人’的口号,也宣传得很普遍。”毛泽东的这一说法()A.旨在维护湘南特委的正确方针 B.体现了党中央实事求是的作风 C.反映了湘南特委的“左”倾错误 D.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4、汉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许“名田(占有土地)”,“犯者以律论”;不许被“推择为吏(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这些规定()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C.表明商人富而贱的窘境 D.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5、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由此可见,六科制度()A.奠定内阁制度的基础 B.是对三省六部制的丰富发展 C.发挥了改善朝政作用 D.成为废除丞相官职的导火线

二、非选择题

26、(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7分)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8分)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8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今之辩”和“中外之争”。梁启超曾说:“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严复认为:“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王国维认为:“学问之事本无东西。”孙中山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之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编练新军当然是为弥补庚子之役后中国防力量的不足,但是也不能否认晚清政府意欲军事集权的企图。军事集权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是当务之急。在前期设立的商部、银行等机构的基础上,1906年11月,清政府成立度支部,积极致力于财政整顿、税务管理,以及财税机构整合和财务人员培养。1907年开始度支部建立造币总厂直辖各省分厂,逐渐收回了中央的造币权。1909年3月,又开设财政学堂,颁布《财政学堂章程》,学分三等,中等科、高等科与别科,同时设立税务专科和银行讲习科,为税务系统和银行系统培育人才。后又设立印刷局,统一纸币的印刷;在各省设立调查局,在各部院设立统计处,统计全国财政。在统一地方财政机构的过程中,度支部还向每省派出两名专任财政监理官,会同清理财政,负责向度支部汇报当地的财政状况,绘制《财政说明书》。虽然在推行清理财政的过程中,财政监理官的工作遭到督抚们或明或暗的抵制,在晚清中央的强烈支持下,地方的财政改制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摘编自吴园林《清末的财政集权与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清政府财政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财政改革的作用。(9分)

分宜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历 史 答 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反映的是报酬方式的变化,并不能表明农业迅猛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再以土地为标准”,表明原来通过“授土”“授民”的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报酬方式的变化,并不能体现行政区划、官员任命方式的变化,故C项错误;土地和粮食两种报酬方式,并不能简单作比较,其中更多反映的是一种中央集权的萌芽,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小农经济造就了封建大家庭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的特点,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统治者表彰这类家庭的经济目的主要是稳定其统治的经济基础,故选B。

3、【答案】B 【解析】据目录可知“儒家经学途穷”的原因在于“异端学说发难”“自然灾异作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佛教传入、道教产生,对儒学产生一定的冲击,魏晋时期天灾、人祸不断,但侧重构建人伦关系的汉代经学无法应对这一危机,最终遭到扬弃。B项与材料反映一致;A、C、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匹配,排除。

4、【答案】C 【解析】古希腊直接民主的弊端充分暴露是在民主政治的发展达到黄金时代,权力被滥用和误用,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城邦民主制度的核心是直接民主,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故B项错误;民主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康有为”等内容可知,“这一小撮士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与洋务派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主张从制度上进行变革,C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可以看出英国对自己大国地位的迷恋,故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材料是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作用,故A、B项错误;材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该体制改革对于粮食产量提高的影响,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营重点逐渐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江南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转变,故选B。从材料看,农业经营只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农业生产并未完全商品化,排除A;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江南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

9、【答案】D 【解析】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判断该思想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后,民主思想就已经传入中国,A项错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加强与东方的谅解”“加强东西德之间的联系”可知,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故A项正确;多极化格局只是一种趋势,还没有形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目的是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不是调和美苏之间的敌视关系,故C项错误;1969年冷战局面还存在,德国没有摆脱冷战的影响,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秦灭六国疆域辽阔,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秦代的郡县制取代西周的分封制,标志官僚政治逐步确立,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观念逐渐消亡,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政治制度的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宋代理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故A项错误;明代王阳明发展心学,促进了理学的繁盛,“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道学的批判,故C项错误;道学是理学起源时期的名称,在宋代它只是理学主流学派程朱理学的特称,不包括陆九渊的心学,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材料中“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本质上反映出征服者罗马被希腊先进的文化所征服,与希腊与罗马矛盾激化无关,故A项错误;影响罗马人的是希腊的文化,并非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万民法兼顾被征服者利益,只能缓和彼此矛盾,不能解释罗马人“成为俘虏”的原因,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背后隐藏的是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的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中宗时,权臣打破官吏任命规则,依然借助于皇权,故皇权被削弱错误,故A项错误;中宗时的权臣弄权,故B项错误;宦官指太监,不属于官僚系统,而题目中是权宠,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据题干材料“广陵郡……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京口绫衫缎”等信息,可知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手工业产品,表明唐代形成了不同的手工业专业性生产区域,故选C项。

17、【答案】B 【解析】“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剖析与批判,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B项正确;《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18、【答案】D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指新中国成立,故A项错误;八大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不是导致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19、【答案】A 【解析】材料虽然反映了闽商重视海外市场,但不能由此判断他们忽视国内市场,也不能说明他们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B、C两项曲解题干内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闽商大量移民海外的原因,排除D项。20、【答案】A 【解析】根据提供的这几本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都侧重于对历史的总结反思,故A项正确;几部史书的编修,不能确定是否重文轻武,故B项错误;材料既然有改革的说法,说明是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故C项错误;宋代的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但从材料的三部史书无法证明,故D项错误。

21、【答案】A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诺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材料中美国黄金储备和存量不足以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国际责任,故A项正确;二战后,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后,目前再未发生转移,故B项错误;二战后至今,美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欧洲经济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苏格拉底强调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进行客观认识人的无知并进行反思,体现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故B项正确。

23、【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表明毛泽东维护湘南特委的方针,故A项错误;湘南特委不能代表整个党中央,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批评我们太右”“烧杀太少”“一切工厂归工人”可知其“左”倾错误,故C项正确;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未建立,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题干材料表明汉朝政府颁布法令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地位的提高,广大商人虽富却贱,C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A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25、【答案】C 【解析】六科制度和内阁制没有关联,故A项错误;和唐代三省六部制也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丞相制度废除的导火线是胡惟庸案,故D项错误;六科制度改善了朝政,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制度:察举制。

说明:察举孝廉,崇贤、举善、黜恶,教导人们向善。(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

弊端:中正官可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败坏社会风气。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7、【答案】示例1:中华文化在近代逐渐从传统向现代化过渡。传统文化核心为儒学,强调伦理纲常,植根于自然经济,主要为封建专制服务。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华文化逐渐增添了民主、自由、法治、宪政等现代化因素,传统文化中强调尊卑等级和血缘关系的成分逐渐减少。中华文化走向进步。

示例2:近代以来,中华文化以自身传统和西方近代文化逐渐交融、结合,呈现兼收并蓄的发展趋势。鸦片战争以后,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从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重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立足于传统,兼采中外,贯通古今,以批判性态度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指出其自身局限,用西学中的积极因素来改造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8、(1)、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的影响;加强国防力量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新政提供财政支持;应对庚子战争的巨额赔款。(2)、为军事改革提供财力支持,加强了国防力量;培养了大量专业金融人才;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第二篇:2012——2013九年级第一次段考试卷Doc1

2013—2014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试题总分:145分卷面分: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题)(6分)....6..

①俱怀逸兴壮思飞。(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②,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 雪》)④,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⑤山舞银蛇。(毛泽东《沁园春 雪》)⑥足蒸暑土气。(杜甫《观刈麦》)⑦右手秉遗穗。(杜甫《观刈麦》)⑧,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2)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后四句。(4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守望田野

土地荷起深夜的风景,以稚nèn的星光打进真实。

佝偻的父亲,每天将黎明吵醒后,便从土地的这头走到那头。一年四季尾随他的老黄牛,把厚厚的沉默,踩得粉碎又温暖。

深入青黄不接的时节后,父亲便发现禾稼离自己很近。多少年过去了,朴实的禾苗,有浪无声总深蕴着一种絜机。劳累的时候,看着镰刀躺在粮食旁的姿势,无论昼夜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智慧积在手上,就适于翻耕泥土,或者去扶一株dǎo伏的庄稼。只是父亲的动作越来越慢了,守望在黄昏田野的父亲,我无法仰及他的光芒。(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荷起()深蕴()..稚nèn()dǎo 伏()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3)“青黄不接”的意思是:;“奢侈”的意思是:。(2分)

(4)请根据上文在空白处填上一句。(1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火烧草料场”,私放晁盖的故事。

(2)“吃到半酣,只听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喳喳叫个不停,吵得人心烦。泼皮们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树去拆掉老鸦窝。他跟着他们来到树下,打量了一下那棵绿柳树,把衣服一脱,弯下腰去,两手抱紧树干,腰一挺,竟把那棵大树连根拔了起来。”在上文中“他”的绰号是,叫这绰号原因是。

4、九年级开展以“安全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3分)

材料1:据报道,2012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城2012年上半年有8位行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2:《安徽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 %人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3: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 %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2)下面有三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哪一条?请简述理由。(4分)建议一: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建议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

观点理由:。

(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5分)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实做到文明出行。

①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____”删去,把“。②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与[]调换。(只填序号)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0分)给人生加个意义

毕淑敏

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从我的演讲一开始就不断的又纸条递上来,纸条上提的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我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我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说真话。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

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的对大家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没有任何意义!这句话说完,会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是我在演讲中得到的最热烈的掌声。在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是一个拙劣的比喻。但这一次,我相信了。我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是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

我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个人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

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到了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他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的意义的答案,淳淳教导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又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是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生的决心?

那一天结束演讲之后,我听到又同学说,他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亲口说,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其实,不单是中国的年轻人在目标这个问题上飘忽不定,就是在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很多人也在青年时代都未确立自己的目标。我看到一则材料,说某年哈佛的毕业生临走出校门的时候,校方对他们做了一个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27﹪的人完全是没有人生目标,60﹪的人有近期目标,只有3%的人有着清晰长远的目标。二十五年过去了,那3﹪的人不懈的朝着一个目标坚韧努力,成了社会的精英,而其余的人,成就就要相差很多。

5、文中两次鼓掌的含义有什么不同?(4分)

6、“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是作者对“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思索的结果,从全文看你认为作者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7、怎样理解“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他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这句话?(4分)

8、第六段加横线的“这”指代什么内容?(3分)

9、你认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生最有意义?简要阐述理由?(5分)[二](20分)

小扇轻摇的时光

丁立梅

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的。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面种一些。待得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碧润可爱地在地里面躺着,专等我回家吃。

天气热,我赖在空调间里怕出来,故回家的行程被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

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首先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赖下去的理由了。遂带了儿子,冒着大太阳,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庄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了,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笑着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妈啦?我笑着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孝顺,一点不忘本。心里面刹时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一看,竟被村人们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的把瓜摘下来,放在井水里面凉着。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又把家里惟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我儿子吹。

我很贪婪地捧了瓜就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一边就说,田里面结得多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母亲就惊诧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也没有呢。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妈你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母亲没再说什么,一头没进厨房间,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房内,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儿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到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惊喜不已,忙不叠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执一把母亲递来的蒲扇,慢慢摇。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升起来了,盈盈而照,温柔若水。恍惚间,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扑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母亲在一旁开心地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重重复复的,都是些走过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潋滟,我的心放松似水中一根柔柔的水草,迷糊着就要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当然记得,那个粗眉大眼的女人,干起活来,大男人也及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呢,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到田里面锄草的,还没走到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还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日,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日,好好握住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0、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4分)

11、你对选文中加点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4分)

12、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

1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

14、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三)(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会天大雨 .(2)等死 .

(3)为天下唱 .(4)扶苏以数谏故 .(5)宜多应者 .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发闾左適戍渔阳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7、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舞人心、树立信心,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2分)

18、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三、作文

19、请以“文章。(55分)要求:

(1)请你从“风景”“ 感动”“ 和谐” “竞争”四个词语中选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第三篇: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沈阳市第一七〇中学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闫振宇审核人:钱丽雪

4.“被民族主义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动员起来的新老社会利益集团,在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中缺乏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合法性渠道,也难以找到可靠固定的集团代言人,于是就发生了间歇性的‘参与爆炸’。”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参与爆炸”意义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5.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B.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D.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6.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旗袍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的转变。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近代思想解放的洗礼B.吸收欧美服饰的特点 C.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D.摆脱了宗教观念束缚

7.中共三大上,陈独秀和马林认为:全体共产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全力进行国民革命;凡是国民革命的工作,都应参加国民党组织进行,即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能够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情B.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 C.高估了无产阶级的作用D.致力于开展民族民主革命

8.为发展农业,中共中央于1978年决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和1993年,又两次做出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决定。下表包含了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成果,你可以从中确定的是

第Ⅰ卷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这实际上反映了春秋时期

A.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认识到统一军事指挥权的重要性 C.国家要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D.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性

2.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3.日野开兰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雕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A.应鼓励开垦荒地以增加土地供给B.延长承包期限的收效在逐步递减 C.新科技革命有利于农业机械投入D.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 1页(共4页)】

9.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10.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作战失败。芬利坦言:“如果这样的事情能发生在伯利克里身上,其他人还有谁能幸免呢?”这意味着

A.讨论战争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重要议题B.审判政治家的做法违背了雅典民主原则 C.民主政治有效运转需要高素质的参政者D.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鼎盛 11.主持制订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他主要想说明

A.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B.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12.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 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13.列宁说:“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关系占优势,还是小农经济占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可能的。没有这种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列宁这一认识

A.否认俄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B.为斯大林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C.推动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针对现实思考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4.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林肯为了反对落后的奴隶制度,与南方分裂势力进行战争 B.杜鲁门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援助欧洲各国 C.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D.富兰克林•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国家,美国加入同盟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5.图9为我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一幅时政漫画作品。该漫画主要 A.强调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悲苦无奈 B.说明西欧各国国际影响力江河日下 C.揭露美国援助西欧实质和真实目的 D.讽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貌合神离

16.下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

1997年2006年

A.美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B.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 C.美国经济以外向经济为主D.美国丧失了世界制造业的优势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18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做答。第19~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对于英国外交,基辛格博士曾深有感触,认为其“具有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不寻常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8年10月9日,在保守党的年会上丘吉尔正式抛出其“三环外交”的方针。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如果它们连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联合的力量足以推翻他们,或者甚至向它们挑战。……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这个岛位于许多空中航线的正中心,我们有机会把他们全部连结在一起”。

——汉里德,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

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丘吉尔曾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他说:“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任务。我们与欧洲大陆相联,但并不包容在里面。我们是和欧洲在一起,而不是属于它。我们同它利益与共,但并不被它吸纳。”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降到第五位,增长率直线下降。……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英国于1960年1月为了抵制六国经济共同体而组织的非欧共体国家的七国自由贸易区)也远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英国从七国贸易中得到的好处根本比不上它不参加欧共体所带来的损失。欧共体六国之间由于互减关税,实行了人员、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其经济迅

猛发展,远非英国所能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的重点也转向欧共体。……法国打算把欧共体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想法更让英国寝食难安。此时英联邦对英国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英国的均势政策也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英国决定向欧共体寻找出路。1961年9月正式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提出“三环外交”方针的背景及其主要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欧共体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在五四之后其刚萌生为一个学科时就有不同观点。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学者注重从近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就是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是整体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飞跃,革命以及政权鼎革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主线研究》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19、20、21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夫民之从事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故民壹务:其家必富,而身显于国。……治国能抟(tuán,集聚)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商君书〃壹言第八》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

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1)概括材料中商鞅的观点。(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商鞅的观点。(10分)

20.(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百官。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国约法》

(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8分)(2)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认识。(7分)

2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在英、俄支持下入侵新疆,并建立政权悍然称王。残酷压迫各族人民,掠夺财富。……1876年左宗棠抬棺西征以示决心,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实际制订了“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战略战术,并指示各军:“回部为安酋驱迫,厌乱久矣。大军所至,勿淫掠,勿残杀。王者之师如时雨,此其时也。”清军所到之处,当地人民“望风授命”,“……携酒酪,献牛羊,络绎道左”……1878年1月清军收回除伊犁外新疆领土。

——摘编自《中华百年祭〃军事卷》

材料二

针对“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的严重被动局面,1864年,左宗堂在闽浙总督任上,积极筹备自造轮船。1866年,设立马尾船政局,以便“师其长以制之。”正式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的新式造船厂。但因分辨不清兵船和商船的区别,以为轮船平时可供运漕,战时则可供战阵,所以船政局所遣轮船系半兵半商式样,企图兼顾兵商“两用”,结果是“运货不逮商船之多,战阵不若兵船之劲,是欲求两便而适以两误也。”出任陕甘总督后,对洋务运动仍然抓得很紧。1871年,在兰州建立甘肃制造局,制造枪炮等新式武器。1880年,他又创设兰州机器织呢局,他还鉴于西北地区旱灾频仍水利不修的严重情况,多次托人在上海购置西

洋开河、凿井等新式机器,运到甘肃,以发展甘肃的农田水利事业。

——摘编自《左宗棠与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左宗棠的西北军政活动。(9分)

第四篇:2013届高三文科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3届高三年级文科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邵筱洲

温馨提示: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2、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一;

3、正式开考前,请在规定位置填写姓名、班号,正式开考后才允许答题。

4、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第Ⅰ卷(客观性试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只有一项是最佳选项)(共48分,32×1.5=48分)

1、《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2、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3、2011年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早在汉代,政府就大力推广《孝经》,以孝德为推选官吏的主要标准。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其真实意图的是

A.家齐而后固治,国治而后天下平B.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C.忠臣之事君,尤孝子之事父也 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4、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①宗法观念 ②忠孝观念 ③等级观念 ④神道观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秦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A.开辟了沟通南北的水陆交通

B.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夺回河套地区 C.统一了度量衡

D.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6、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7、《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C.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8、《宋史纪事本末》卷二载: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太祖)故人,有功,典禁卫兵。赵普数以为言。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耶?”普曰:“„„熟观庶人者,皆非统御之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行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而耳。”帝悟。赵普的意图是必须

A.制钱谷 B.收兵权 C.任能人 D.分相权

9、下列关于汉唐明清中枢的演变图例正确的是 A.御史台——内朝——军机处——内阁 B.内阁——中书省——内朝——军机处 C.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 D.丞相——三省六部——中书门下——内阁

10、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11、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12、公元前594年,对中西方而言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年份,这一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在经济上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雅典开始了著名的“梭伦改革”,在政治上引导了西方的民主方向。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5世纪末

B.公元前5世纪初

C.公元前6世纪末

D.公元前6世纪初

13、“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轮番而治

C.选举制

D.代议制

14、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最大区别在于

A.决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不同 C.行政方式不同 D.机构性质不同

15、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权力。下列具有此特点的文献或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度 ②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6、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为西方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所津津乐道。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 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17、“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所说的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18、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20、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21、红歌是当代对革命年代或者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社会主义歌颂的歌曲代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十送红军》就是一首典型的红歌,其中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

A.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收复长江以南地区

22、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3、、2008年5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时 指出“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这一应该牢记的历史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2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5、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26、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A.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27、2010年农历春节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看望台商时说:“现在两岸正在商谈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是一件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好事。在商谈过程中,我们会充分考虑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农民兄弟的利益,把这件好事办好。”这表明()A.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已经形成 B.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D.祖国统一障碍彻底扫除28、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9、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19日晚巴黎峰会上,欧盟及美国等与会各方决定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其后,英法美等多国出动战机、巡航导弹对利比亚政府军地面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抓获后因伤重不治身亡。以上材料表明了

A.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弱 B.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 C.平等协商,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 D.美国强权政治完全操纵国际政治格局 30、2011年10月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与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1、2011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圣彼得堡出席了某组织成员国第十次会议并发表讲话“该组织成立十年来,朝着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的既定目标稳步迈进,为我们今天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维护共同利益奠定了基础。”该组织应是

A B C D

32、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句名言:“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2006年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多数民众认为苏联解体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68%的人不相信各加盟共和国可以联合。苏联解体的历史参与者在回望那段岁月时,竟都宣称自己当时之举是要挽救联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的普遍想法是:①俄罗斯人为苏联解体而惋惜,想恢复昔日的苏联 ②苏联解体是一个历史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③俄罗斯人不相信各加盟共和国可以联合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重要原因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33.(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期间,英、美、德、法四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 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材料二三四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美国和德国各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3)19世纪70年代以后,代议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4)材料四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5)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4分)34.(14分)阅读下列图片

左图一《共产党宣言》

右图二巴黎公社

左图三攻占冬宫

右图四革命根据地建立

请回答:

(1)图二事件对图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图三和图四事件的背后反映了怎样不同的革命道路?(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不同革命道路出现的主要客观原因是什么?(4分)

(4)综合上面四幅图片,从唯物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的史学角度可看出一个怎样的历史发展进程?(四种史学观点选答二种观点)(4分)35.(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的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9月13日

(1)材料一、二、三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理解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当时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3)请举出两个实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4分)(要求:以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3届高三年级文科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只有一项是最佳选项)(共48分,32×1.5=48分)

(机读卡填涂)

二、非选择题(共52分。33题20分,34题14分,35题18分)

33、(1)(3分)

(2)(3×2=6分)

(3)(2×2=4分)

(4)(1+2=3分)

(5)(2×2=4分)

34、(1)(2分)(2)(2×2=4分)(3)(2×2=4分)(4)(2×2=4分)

34、(2分)

(2)(4×2=8分)(3)(2×2=4分)

(4)(2×2=4分)

2013届高三年级文科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只有一项是最佳选项)(共48分,32×1.5=48分)1-5: DCCCD

6-10:DCBCD

11-15:CDADB

16-20:BBBBD 21-25:BDDAD

26-30: BBCBC 31-32:AA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33题20分,34题14分,35题18分)33.答案:(1)《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确立了共和政体,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3×1=3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3×2=6分)

(3)积极作用:使政治民主不断扩大;从而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2×2=4分)

(4)容克(贵族地主)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2=3分)(5)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2×2=4分)

(或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民主形式可以根据国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4.(1)影响:巴黎公社的实践活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2分)

(2)道路:图三是走城市中心的道路;(城市中心的武装暴动的道路)图四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2=4分)

(3)道路不同的原因:俄、中两国国情不同(或俄、中两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当时敌我力量对比不同(2×2=4分)

(4)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发展壮大(或走向胜利)的过程;(2分)

革命史观: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胜利;(2分)

全球史观: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两种制度长期交织着斗争;(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2分)现代史观: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2分)35.[答案](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2分)

(2)中美关系由“冷战”到开始走向正常化。(或由敌对的紧张状态到开始缓和);(2分)

美国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2分)中国方面: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分)

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3)①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7年为缓解东南亚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中国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4分)(4)观点一:“多极合作时代”能够实现。(2分)

理由: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2分)观点二:“多极合作时代”不可能实现。(2分)

理由: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解决一些地区矛盾。(2分)

第五篇: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

2014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高三了!

作为高三23班的一员,我们都是这个集体的主人,共同担负着建设这个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我们承载着含辛茹苦的父母的希望,社会的关注,老师的期望和自己的未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为这个集体,为父母、为老师、为关心我们、为关注我们的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我们要努力营造出一个环境宜人,学习气氛浓厚、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让你们每一个人都享受学习,享受学习带给你们的收获,快乐,享受学习带给你们的聪明和智慧。

在高三的这个起始阶段,你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明年高校中的一个好苗子,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两年前你们满怀信心兴高采烈地走进砺儒,而一年后却带着遗憾垂头丧气地走出去,我更不愿意!

回顾过去,我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的历程是无悔的;展望未来,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现在到了这个真正出成绩的关键时刻,机遇与挑战并存,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有丝毫的懈怠,我们不能让曾经的付出付之东流,而是要更加顽强地书写我们精彩的人生篇章。

高三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

高三对每一个学子来说,她是人生的重要旅程,我们注定要去攀越书山,跨越题海,这将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能吃苦,能忍耐的精神,还必须保持一种有信心,有志气,一定要有作为的状态。

高三是一种在信念支撑下的执着与顽强。

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www.xiexiebang.com)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回避挫折,但你可以东山再起,从头再来。高三是紧张的,也是让人向往的;高三艰苦的,但也一定是收获的,发言稿《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无怨无悔的拼过一次,也许是人生最难得的财富。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高三意味着科学与高效。

高三不同于其它年级,繁重的学习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科学而高效学习方法。我们都知道,模仿一个成功者的全部,未必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但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认识别人的缺点,根据自身特点来规划自己的高三,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体现科学与高效,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策略。有人说:“人不怕自己腿瘸,就怕瘸了还不会用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们必须走科学、高效的学习之路,才能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

我们都是集体的主人,我们都对建设集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大家是这个家庭的成员那我就是这个家庭的掌柜,我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也必须瞄准这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统一的协调和安排下用充足的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赢得胜利,从而实现自己心中那个埋藏已久的梦。

最后我以这个家庭掌柜的身份再提几点要求:

第一、学习扎实一些,生活俭朴一些,日常节约一些,把你钟爱的Mp3和手机先存起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扎扎实实地完成第一轮复习,以坚实的基础构建知识的高楼大厦。

第二、调整心态,排除各种家庭、社会和外界因素带来的一切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们生活的环境避免不了要遇到这样那样的琐事,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处理好学习与生活。让一切因素都成为我们学习不竭的动力。

第三、用愉快的心情学习,用钻研的态度学习,用坚强的意志学习。

高三是艰苦的,但高三一定是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也许开始的时候,你是凭着一股冲劲,雄心勃勃,希望无穷,然而,经过长途跋涉,精疲力竭,信心开始动摇,意志渐渐放松,不免对自己怀疑,对前途绝望,许多人因此不能坚持到底,以致前功尽弃。我希望我们能以坚强的意志学习,不论路途多么艰难崎岖,不论身体多么困乏疲惫,我们都要勇敢地走下去。

第四、正确处理好与任课老师的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我们和老师打成一片,和谐而愉悦地合作才能更加高效地复习,避免走很多弯路,请大家记住:在学习中,老师永远不会过时。

总之,高三比拼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比拼,也是斗志与决心的比拼,我们要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以必胜的心态走过高三的每一天,用心中的理想指引前进的方向,只要这样,我们的高三就是充实的,我们的高考就是无悔的,我们的高三也一定是成功的,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2014年的高考中,高三23班一定会硕果累累,我们都会成为那一刻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2013年7月31日晚笃行楼 《2014届高三第一次班会发言稿》

下载江西省分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省分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中国&世界古代史 一、 单选题 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

    高三第一次段考作文题目:超级IP西游记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伏妖篇》、《悟空传》„„这一部部西游题材的电影不断掀起观影的热潮,也引发了关于《西游记》这......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此次期末联考试卷考试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三个模块的全部内容。命题在坚持考查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刘雪萍 一、试卷总的特点: 本次期中考试是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从总体上说,题型基本稳定,难易度把握与高考接近,知识考查的覆......

    高邮中学2018届高三10月历史试卷[精选5篇]

    历 史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 2.位......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合集)

    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 1阿......

    2015-2016学年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高一6月段考政治试题

    新余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段考 政 治 试 卷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津河中学2017-2018高二年级第一次段考

    津河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 程能斌 审核人: 胡智毅 2017.10.13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