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粉尘用纺织材料的发展现状

时间:2019-05-13 04:5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过滤粉尘用纺织材料的发展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过滤粉尘用纺织材料的发展现状》。

第一篇:过滤粉尘用纺织材料的发展现状

过滤粉尘用纺织材料的发展现状

2011-9-27 11:23:07 摘要:分析了粉尘的性质及其危害性;介绍了各类过滤除尘用纺织材料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各种功能性除尘纺织材料的主要特性及其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指出了过滤粉尘用纺织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粉尘,过滤用纺织材料,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S156.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93(2011)01-0001-06 大 气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粉尘,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工业、生活、交通和建筑等各类排放源排放了大量的烟尘和粉尘,使大气中粉尘颗粒物急剧增加。由粉尘而引 起的各种隐患,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身体健康。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对个人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越 来越关注能安全防护粉尘的材料,并进行开发和应用。随着除尘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展,对应用于除尘行业的纺织品在数量、品种和 质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使得应用于过滤除尘的防护纺织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1·粉尘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粉尘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国际标准化组织将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污染控制中,依照粉尘的不同特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粉尘颗粒大小分类方法[1],粉尘可分为三类:(1)可见粉尘,用眼睛可以分辨的粉尘,粒径大于10μm;

(2)显微粉尘,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分辨的粉尘,粒径在0.25~10μm之间;(3)超显微粉尘,在超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可分辨的粉尘,粒径在0.25μm以下。

在 人类活动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产生大量粉尘,尤其是建材、冶金、化学工业以及工业与民用锅炉产生的粉尘最为严重。粉尘的危害表现在危害人体健 康、影响生产和污染环境三个方面。粉尘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粉尘的化学成分、粉尘的颗粒度和粉尘的浓度。有毒粉尘(铅、砷、汞、铬、锰、镉、镍等)能 引起中毒;对人的五官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会引起炎症;各类粉尘进入人体肺部会引起尘肺病等。对于生产的影响主要是粉尘会降低机器工作精度,降低产品质量,降低光照度和能见度,从而诱发事故。粉尘污染环境易造成空气能见度降低,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有些粉尘还会造成火灾及影响人体健康。2·过滤除尘用纺织材料 2.1纺织材料的特点

纺 织材料用于过滤除尘历史悠久。由于纺织材料的结构是具有无数微小孔隙的纤维三维网状结构,尘埃微粒必须沿着纤维弯弯曲曲的网状路径行进,随时都有可能与纤 维发生碰撞而被截留,因此过滤效率很高[2]。近年来对滤料的研发进展迅速,一般纺织滤料可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制得,其类型有机织物[3]、针织物[4]和 非织造布[5-7]。其中,在气体过滤中以非织造布应用最为广泛(占所有滤料的70%左右)[8]。非织造滤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滤料,以其优良的过滤效 能、高产量、低成本、易与其他滤料复合且容易在生产线上进行打褶、折叠、模压成型等深加工处理的优点,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机织和针织滤料,在各行各业得到了 广泛应用,用量越来越大[9]。随着现代工业需求及工业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纺织滤料有以下几点要求[10]:(1)透气性能好,易清灰,滤尘阻力低;(2)滤尘效率高,过滤后排放的空气含尘浓度须符合国家环保和纺织行业对滤尘设备空气排放标准的要求;(3)阻燃和抗静电性能必须符合纺织行业滤尘设备阻燃防爆的要求;(4)具有防水、防油和抗黏结性能,使滤料抗板结、易清灰,使用寿命延长,可适应滤尘设备在棉纺、化纤纺、毛纺、麻纺等不同行业和工况条件下的应用,以扩大滤料及其滤尘设备的应用领域。2.2除尘用纺织材料

除尘用纺织材料广泛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目前粉尘防护类产品主要以口罩、防护服、除尘器三大类为主,用于如发生火灾的场所、扬沙天气环境以及冶金、钢铁、水泥等工业粉尘含量很高的特殊场合。2.2.1口罩及防护服

口 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防尘类口罩滤料的材质有多种,包括普通织物,动物毛,非织造布等,目前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是一种由合成纤维制成,经 过静电处理的非织造布。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口罩生产商3M公司的颗粒物防护口罩就是采用静电滤棉,用特殊的静电纤维制成,能够高效防护有害颗粒,过滤超细粉 尘。目前市场上各类型号的粉尘防护服则主要由DuPont,Lakeland,BaCou和3M等公司研发制造。2.2.2除尘器

在我国颁布的《工厂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对车间空气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作了具体规定,见表1。

冶金、钢铁、水泥等工业粉尘含量很高的场所需要使用合适的除尘设备和进行有效除尘才能达到国家标准。对不同除尘要求的场合使用的除尘设备不尽相同,各类除尘器的过滤效果也有所差异。各类不同介质除尘器的过滤效率见表2[8]。

在 各类除尘器中,纺织滤料除尘器在处理的粉尘颗粒尺寸和过滤效率两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类别的除尘器。纺织材料能用于气体过滤主要是因为其孔径的大小和纤维的 形状可广泛地进行选择,并能进行结构设计。采用不同的纱线和编织方法可生产出织物组织松紧度不同的机织滤料,并可确定孔径的大小;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 维可以形成一种机械性能和过滤性能俱佳的织物/非织造布复合滤料,具有任何单一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成为目前及至将来滤料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各类纺 织滤料除尘器中,以袋式除尘器应用最为广泛。

袋式除尘是利用三维立体多孔过滤介质来分离捕集气体中的粉尘,对捕集细粒尘的过滤效率一般可 达99.99%以上,即使是对亚微米级的粉尘也具有较高的捕集效率;不受粉尘比电阻等性质的影响,适应性强,设备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不耗水也不形成二 次污染,便于直接回收物料,被广泛用于水泥、钢铁与有色冶金、火力发电、汽车[11]、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袋式过滤器是目前空气净化领域最为广泛使用的 除尘设备。袋式除尘是治理大气粉尘污染的主要手段,其优越性正在逐渐显露,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发达国家袋式除尘器的增长最为迅速,并早已占据市场的主导 地位,我国近年来也发展迅速。3·功能性除尘纺织材料

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如钢铁、化工、电站、焚烧、冶金、医疗等行业,普通过滤粉尘的材料不能达到这些行业的要求,为此而开发的一系列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防静电、阻燃、防水防油、除菌及消除有害气体的安全防护纺织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3.1耐高温纺织材料

常 规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等合成纤维的使用温度在120~150℃,只适用于一般烟气的处理。用于钢铁、电站及焚烧等工业废气过滤粉尘的滤料,能够耐高温是 其必备的基本条件。耐高温纤维滤料品种繁多,几种常见高温材料如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84)、聚四氟乙烯(PTFE)、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Nomex为其中一种产品的商品名)和玻璃纤维的主要性能比较见表3。

1973 年美国菲利普石油和纤维公司首先实现了PPS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用PPS纤维制成的过滤袋使用温度可达到190℃,瞬间温度可达230℃,有相当长的使用 寿命。目前PPS纤维制成的过滤袋已成为电厂燃煤锅炉烟气除尘和城市垃圾焚烧炉废气处理的首选材料之一。当前PPS纤维的生产技术几乎全部由日本的帝人、东丽,美国的FIT及法国的Nexis等几家公司掌握,而国内由于PPS原料的研究开发落后,无法满足纺丝要求,虽建有很多PPS纤维和非织造布生产厂,但基本都是依靠进口原料纺丝。

从1985年底起,许多各种不同的滤料生产厂已开始采用P84纤维。用P84纤维针刺毡制成的纤维袋,具有 良好的耐高温性,在250℃下加热10min其热缩率小于1%,连续使用最高温度240~260℃以上,最高瞬间工作温度可达300℃,已成功地在电厂及 炼钢厂使用。目前P84滤料已广泛应用于高温烟气过滤,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海一家公司研制的PPS与P84纤维复合耐高温针刺过滤毡,在以PPS机织 布为基布的上下面对称粘贴PPS与P84混合纤维层。该复合材料有显著的耐温性,作业温度为190℃;良好的抗化学性、耐腐蚀性;过滤效率高,运行阻力 低,使用寿命长。

DuPont公司推出的Teflon纤维[12](PTFE纤维)以其较好的耐高温性得到用户的好评。PTFE针刺毡滤 料是一种具备耐高温的高性能滤料,耐用温度可达260℃。PTFE纤维过去只有奥地利和日本的两家公司批量生产,价位很高,目前国内已有公司生产该产品,在垃圾焚烧炉袋式除尘器和火电厂燃煤锅炉袋式除尘器上都有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玻璃纤维滤料用于空气过滤于1940年10月在美国 取得专利。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一直被认为是优质的耐高温滤料,是处理高含湿量、高温烟气的较理想的滤料。奥地利一家公司开发的玻璃纤维针刺毡可长期在 260℃左右的高温下使用,使用寿命在两年以上,是脉冲喷吹除尘和反吹风除尘的优质滤料[13]。采用90%左右的玻璃纤维与10%左右的P84纤维进行 复合而成的材料,可广泛用作钢铁、水泥等行业除尘设备的滤料,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均大大优于其他类型的滤料。玻璃纤维膨体纱过滤布是在连续玻璃纤维平幅 过滤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织物,与连续玻璃纤维过滤布不同之处在于纬纱全部或部分由膨化纱组成,由于纱线蓬松、覆盖能力强、透气性好,因而可提高过 滤效率,降低过滤阻力,且除尘效率高(可达99.5%以上),过滤速度在0.6~0.8 m/s(比织物滤料的过滤速度提高1~2倍),是一种高速高效的 耐高温滤料。我国用玻璃纤维作为滤料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玻璃纤维的特性并克服其脆性,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共研制成功四代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和配方工艺,取 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13]。

Nomex是美国DuPont公司的专利产品,由于Nomex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阻燃性、良好的尺寸 稳定性、较好的机械性能、手感柔软、可纺性好等特性,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耐高温纤维,用其制成的滤袋能经受200℃的高温烟气,瞬时耐温能达到 250℃,大量用于水泥回转窑窑头、窑尾高温烟气除尘工程中。国外除在各种工业炉窑烟气净化中普遍应用Nomex滤料外,在燃煤锅炉烟气净化方面也已取得 满意效果。国内企业在2004年也已经成功地实现了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短纤的产业化,而且在长丝以及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美国唐纳森公司研发的耐高温褶皱滤料,其过滤面积比普通滤料大许多倍,而今已经能够过滤数百摄氏度的高温烟气。2004年俄罗斯研制出的新型耐高温非织造布采用进口含氟制剂喷洒和含氟制剂涂覆两种方法,将产品的使用寿命从循环3.5万次提高到6.5万次[14]。

目 前我国耐高温纤维的研制仍处于初级阶段,国产的耐高温合成纤维较少,多数依赖进口。火电厂用的PPS滤料,水泥厂用的P84滤料、玻璃纤维覆膜滤料,垃圾 焚烧炉用的P84滤料、PTFE滤料、玻璃纤维覆膜滤料等附加值比较高的高端滤料市场主要被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滤料公司所垄断,国内芳香族聚酰 胺、PPS、P84和PTFE纤维等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耐高温合成纤维原料是我国的一大薄弱环节,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共同开 发的芳砜纶(聚砜酰胺纤维)[15]及其滤料产品是唯一的国内开发项目。以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为主体原料开发的非织造材料可以作为高效空气滤料,利用纤维本 身的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等性能,用针刺、水刺等工艺进行加工。该材料具有过滤精度高、流量大、耐腐蚀等特点,可以满足特殊情况下的过滤需求。中国烟台氨纶 集团于2004年实现间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目前年生产能力达到4 300 t,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DuPont公司[13]。3.2耐腐蚀纺织材料

燃 煤锅炉、垃圾焚烧炉排放的废热烟气中一般都含有SOx、NOx、HCl等气体,这些腐蚀性的烟气会严重影响除尘器滤料的过滤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该类烟气 的过滤不仅要求滤料耐热性能好,而且还要求滤料兼具耐化学腐蚀、耐水解等性能。PTFE、PPS[16]、P84、玻璃纤维等除了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外,都具有一定的耐化学腐蚀性。PTFE纤维具有极强的耐化学腐蚀性,由其制成的滤料是目前耐化学腐蚀性最好的一种滤料,可耐受各种酸碱及强氧化物的腐蚀,水 解稳定性和阻燃性都很好,同时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良好的清灰性能,即使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表面也只黏附少量的灰尘,具有很高的性价比,适合在各种炉窑 特别是电力燃煤锅炉、垃圾焚烧炉上使用;PTFE滤料的缺点是抗拉、耐磨和抗折性较差,且价格较高(相当于玻璃纤维滤料的10倍);PTFE滤料在国外使 用很多,在国内多用于复合滤料中。玻璃纤维滤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耐腐蚀滤料,是过滤含有腐蚀性化学成分烟气的较理想的滤料;由美国Midwesco公司提 供的玻璃纤维滤料具有极好的尺寸稳定性,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很适合在高温、腐蚀性强的烟气中使用;玻璃纤维滤料已在国内大面积推广使用,取得了巨大的社 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意大利Monte公司生产的Ricem纤维是一种高性能均聚型100%丙烯腈系纤维,有极好的力学性能,优 异的耐水解性能,很好的耐热性能,较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和极好的耐晒性、耐气候性、耐霉变性和抗细菌性能,由其制成的滤料最主要应用于过滤有腐蚀性的气体 [2]。

3.3抗静电及阻燃纺织材料

在粉尘与纤维的碰撞、摩擦过程中会产生静电,一般的工业粉尘在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后,如遇外界摩擦放电产生的火花或外界点火等因素,能引燃除尘器中的可燃粉尘,容易导致爆炸和火灾。为降低不必要的损失,需要滤料具有抗静电和阻燃性。目前一 般使滤料具有导电性的方法有[17]: ①在机织滤料的经纱中间隔布入导电纱线;②在针刺滤料基布的经纱中间隔布入导电纱线;③在针刺滤料的纤网中混入导电纤维。

通过在滤料中添加导电物质使滤料具有导电的能力,当易荷电的粉体聚集在纤维表面时,表面的电荷可通过接地的除尘器壳体释放。

P84 纤维滤料因其具有突出的耐高温性、难燃性、电绝缘性和耐辐照性,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P84纤维是一种难燃材料,发烟率低,具有自熄性,且电绝缘 性优良,由P84纤维制成的滤料有很好的阻燃性。日本东丽公司最早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聚酰胺纤维Paral是最早出现的抗静电纤维。法国 Kermel公司生产的Kermel纤维滤料[18],连续使用温度可达260℃,短时间使用最高温度为460℃,连续使用温度比同类产品高出30%,用 于烟尘过滤可提高过滤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由于Kermel纤维是一种从本质上不燃的聚酰胺氩氨材料,因此其阻燃隔热性能是持续保持的,可作为高温行业(如垃圾焚烧站、电站)使用的除尘滤料。Visil纤维[19]是一种新型耐高温阻燃粘胶纤维,是由纤维素和硅酸盐组成的纤维。Visil纤维中加入 25%~30%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不仅可保证其阻燃效果,而且解决了耐磨问题。德国BASF公司的Basofil纤维[20-21]也是一种可耐高温及 防火的热固型三聚氰胺纤维,适用温度达200℃。该纤维阻燃性能高、热传导性低、热稳定性优良,是可以应用于耐焰领域的除尘用纺织制品。3.4拒水拒油纺织材料

空 气中的粉尘含水含油,具有吸湿性和潮解性,在分离过程中粉尘极易黏附在滤料表面,发生黏袋现象。黏袋将引起除尘设备清除滤层困难,阻力上升,甚至使设备无 法正常运转而必须停机换袋,因此要求过滤含水含油气体的滤料能够拒水拒油。降低材料的表面张力,使其小于水和油的表面张力,才能使滤料在一定程度上不被水 或油润湿。拒水拒油整理一般有两种方法[22]。一是反应法,使防水油剂与纤维大分子结构中的某些基团发生反应,形成大分子链,改变纤维与水和油的亲和性 能,变成拒水拒油型纤维;另一是涂敷法,用涂层的方法来防止滤料被水或油浸湿。1969年美国Gore公司首创制取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薄膜的 工艺方法,GORE-TEX薄膜非常光滑,与水100%不浸润,具有良好的拒水性。国内多用含氟类防水防油剂对纺织材料进行涂覆,使材料具有拒水拒油的功 能。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研究人员提出的纳米界面结构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具有超双疏界面性能(同时具有超疏水性能及超疏油性能)材料,具有较强的拒 水拒油性能。3.5抗菌(病毒)纺织材料

无论是在医院、食品行业还是一些特殊的场合,对有害病菌和病毒的含量都有严格的 控制。有害病菌和病毒大多是依附于空气中的粉尘而进行传播的。抗菌纺织材料可以通过采用功能性整理或直接采用抗菌纤维加工的方法,使具有抗菌灭菌作用的化 学制剂牢固地吸着在纺织材料的纤维上,因而使材料具有显著的抗菌灭菌效果。Amicor抗菌纤维[23]是全球最大纤维生产公司英国Acordis公司发 明的新型抗菌纤维。与一般抗菌产品相比,Amicor纤维有着对人体安全性高、耐洗性好、抗菌针对性强、效果显著且永久、不会使细菌产生抗性的优点。添加 纳米氧化钛[24]、纳米银与纳米氧化锌[25]于纺织材料中,不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人体基本无毒,安全性能强。美 国3M公司的N95口罩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防H1/5N1流感口罩,对流感病毒的最低过滤效率大于95%,其生产的医用1860口罩能够针对某些微生物 颗粒(如病毒、细菌、霉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进行有效过滤。美国NanoHorizons公司和GJ Littlewood&Son公司开发了一套 将SmartSilver[26]的抗菌性能结合到产业用纤维中的工艺,研制出一种持久性抗菌纤维。国内也有大量研究单位研究抗菌类纺织品,如东华大学 [27]、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28]等。东华大学研制的AB抗菌系列产品,具有较好的抗菌功能。由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 的永久性抗菌纤维,采用对人体无害,与纤维用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可抗革兰氏阳性菌、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真菌、抗霉菌)的抗菌剂,经数 十次标准方式洗涤后仍可保持90%以上的抗菌率,纤维特性与常规纤维相同,使永久性抗菌纤维的研究和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4·展望 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于纺织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也提升了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全球对滤料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1)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新型纺织材料的品种越来越多,非织造布逐渐取代传统纺织材料,产品由单一型走向多元复合型。

(2)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功能性纤维纺织材料作为过滤技术使用的关键性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功能性滤料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3)纳米纤维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取得长足的进步,静电纺纳米纤维以其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极高的过滤精度等优势而得到滤料研究者的青睐。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 纤维将逐步应用于粉尘滤料,成为今后纤维除尘材料发展的一大方向。我国除尘技术起步晚,经过数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大多数高性能纤维滤料仍然需 要进口,高性能纤维产品有待进一步研发。参考文献

[1]王希鼎.粉尘及其危害[J].玻璃,1997,24(2):38-40. [2]马会英.纺织过滤材料[J].天津纺织科技,2000(3):13-15.

[3]李淳,郭雅琳.多层机织过滤材料的研制[J].纺织学报,2001,22(2):37-39. [4]杨丽芳.纺织品过滤材料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地位[J].非织造布,1995(3):40-42. [5]杜晓明,徐忠厚,韩春媚.静电纺丝过氯乙烯纳米纤维膜对PM10去除效果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46-48.

[6]SHIN C.Filtration application from recycled expandedpolystyrene [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6(302):267-271. [7]GOPAL R,KAUR S,MA Z.Electrospun nanofibrousfiltration membrane [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6(281):581-586.

[8]KUAMR V,张威.纺织品过滤材料及其应用[J].国外纺织技术,2004(1):34-40. [9]李冶,王伟民.21世纪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非织造布,2003(1):13-15.

[10]仲瑞龙.纺织滤尘技术的发展及过滤材料的应用实践[C]//2008年全国过滤材料和工业呢毡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交流会论文集.上海:全国产业用纺织品科技情报站,2008:103-106.

[11]田彩虹,靳向煜.功能性车用非织造过滤材料[J].产业用纺织品,2006,24(5):35-38. [12]王维一,丁启圣.过滤介质及其选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35. [13]王璐,于斌,祝成炎,等.耐高温空气过滤材料的发展现状[J].产业用纺织品,2010,28(3):1-5. [14]俄罗斯研制成功耐高温无纺布[J].江苏纺织,2004(12):51.

[15]班燕,张玉华,任加荣.芳砜纶在耐高温滤料中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06,24(12):33-36.

[16]李熙,靳双林.PPS纤维及其在袋式除尘领域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07,25(4):1-4.

[17]孙熙.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1. [18]纤维滤材[J].国外建材科技,2005,26(6):46.

[19]冷纯廷,唐淑娟,程宏,等.Visil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J].非织造布,1996(2):23-25.[20]蒋红.Basofil纤维性能研究[J].合成纤维,2003(4):18-20. [21]EICHHORN H D,王妮.用Basofil纤维生产的消防服和阻燃防护服[J].国外纺织技术,2001(4):23-26.

[22]黄翔,顾群,狄育慧.功能性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应用[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3(3):38-42.

[23]闫珂,李文婷.功能性纤维———Amicor纤维[J].河北纺织,2010(2):34-37. [24]赵桂珠,徐水凌,黄佳.纳米氧化钛纺织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8(6):22-24.

[25]周少余,徐水凌,王晓凑,等.纳米银与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抗菌作用的研究[J].棉纺织技术,2008(3):27-29.

[26]NanoHorizons公司开发出新型纳米级抗臭/抗菌添加剂SmartSilver[J].钟少锋译.公司塑料助剂,2006(4):49.

[27]李雪莲.抗菌及抗菌防臭纤维的研究(续)[J].上海丝绸,2005(4):7-19. [28]王建平.抗菌纤维的最新进展[J].针织工业,2000(5):27-29.

第二篇:中国高温过滤材料的发展现状

中国高温过滤材料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政府和民间资本在这一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大,环保产业因而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钢铁、冶金、水泥、化工行业以及电力和垃圾焚烧炉等的烟气中的粉尘治理大量采用和准备采用袋式除尘法,这给高温滤料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2008年我国袋式除尘行业的滤料总产值为 29.1 亿元,比2007年的 22 亿元增加 7.1 亿元。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和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总产值为 24.1 亿元,虽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高温过滤材料大幅增加,尤其是高端产品发展较快。

2009年,过滤材料行业效益较好的企业主要是那些为新型行业配套的厂家,如能够生产高端过滤材料,为燃煤电厂、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窑尾、窑头袋式除尘器配套的生产企业以及为垃圾焚烧行业配套生产的企业。

1袋式除尘用过滤材料的分类

按照过滤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产品形式,滤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如下产品:(1)208涤纶绒布;(2)729机织滤料;(3)针刺毡滤料;(4)覆膜滤料。

其中,针刺毡滤料以基布为基础,在其上将纤维通过梳理成网或气流成网,通过针刺机将纤网进行针刺,形成上下勾连、具有三维结构的非织造滤料,再经烧毛、轧光、热定形等后处理制成成品。针刺毡纤维呈三维立体结构,过滤效率高,透气性好,阻力低,在过滤过程中阻力增长慢。在经过先进技术处理后,凭借细纤维和高密面层三维结构可具有更高的捕集效率、低阻力和堪比覆膜滤料的清灰能力,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在业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目前袋式除尘器滤料的主流。针刺毡的出现开创了我国非织造滤料的时代,技术研发与成品改良层出不穷。目前,针刺毡按纤维材质结构等可分为 10 余个种类、百余个型号。

覆膜滤料是以机织滤料或针刺毡滤料为基底,在其表面上覆一层经过双向拉伸制作成的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滤料覆膜后形成以表面过滤为主、疏油、疏水的过滤材料,具有过滤效率高、易清灰等特点。

2我国高温滤料的市场格局

2008年,我国滤料总产量中低端滤料约占 40%,中端滤料约占 40%,高端滤料约占 20%。从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高端滤料的增幅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也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我国各工业领域烟气和废气除尘主要采用电除尘和袋式除尘技术,早期使用的电除尘器设计指标和使用水平要求较低,排尘浓度在 400 mg/Nm3左右,己难以满足排尘浓度在 50 mg/Nm3以下和削减PM 2.5(直径小于2.5 μm)以下颗粒的要求,这给袋式除尘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发使用寿命更长、净化效率更高的特种高性能纤维和滤料成为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各行业对烟气处理中除尘器的核心部件 ―― 滤料的技术和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以及医疗垃圾焚烧、发电等领域,特殊的高温、高湿、高腐蚀环境对滤料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温滤料市场。鉴于此,跨国滤料生产企业从2000年开始就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因此目前的高端高温滤料市场基本还是国外企业占据主要份额。

近年来,国内企业逐渐成长并开始与国外企业竞争,在电力工业、水泥工业、垃圾焚烧业等领域占据了不少份额,国产高温滤料也已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各种烟气除尘的要求,如世界最大的两台 600 MW发电机组、2 100 t锅炉袋式除尘器所用超过 15 万m2的PPS覆膜滤料就是国产产品。一些生产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装备水平和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如际华三五二一公司、厦门三维丝等。目前,整个中国的高温滤料行业呈现出由国内外 7、8 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格局。图 1 是近几年我国高温过滤材料的产值情况。

3高温滤料的技术发展特点

3.1 高性能纤维的开发

随着应用领域要求的日益严格,高温滤料将继续向耐高温、耐高腐蚀、耐久性,低运行阻力、低能耗以及功能性方向发展。

在高温滤料的成本中,原材料占了很大的比重。目前应用较多的新型高性能纤维包括PPS、芳纶、PTFE和P84等。其中,前 3 种纤维自成功国产化后,价位有较大下降,高温滤料价格也有大幅度下降,性能基本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虽然如此,高端滤料市场不管是火电厂用的PPS滤料,还是水泥厂用的P84滤料、玻纤覆膜滤料,垃圾焚烧炉用的PTFE滤料、玻纤覆膜滤料等附加值比较高的滤料,主要还是被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滤料公司所垄断,在新建的大型项目上更是如此。

3.2 设备及工艺进步

我国滤料制造行业从最初的国产化到目前年产值超 30 亿元,产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企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些老式梳理、针刺设备已被淘汰,新型梳理机、针刺机得到推广应用。

在开松、梳理和铺网工序上,由老式的机械棉箱改进为气压棉箱,并采用大毛仓,梳理机由单锡林单道夫改进为双锡林双道夫,并有少数企业采用带有自动称重和不匀度自动调整系统的梳理机械。由于梳理设备的进步,纤网不均匀度已可达到 1% 左右。针刺机的针刺频率已达到 1 500 次/min,布针密度达到 5 000 针/m,针板已采用重量更轻的铝合金材料,整机由单针板改进为双针板。针刺机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速度和滤料的制造质量,降低了能耗、占地面积及噪声。

在ITMA ASIA + CITME 2010上,由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四针板对刺针刺机首次亮相,其针刺频率可达 1 600 次/min,比之前的针刺机效率提高了25%,针板上下运动采用扇形齿轮握持型,避免了漏油;四板对刺提高了针刺效率,减少了工艺配台数量,节约了设备投入,且对刺动作在一台机器上完成,避免了对针刺布的意外牵伸,保证了针眼位置的准确性,提高了针刺布的质量。这种针刺非织造布适用于合成革基布、土工布、过滤材 料等。

后处理已由过去的分单元进行烧毛、热定形、轧光、浸渍、涂层、干燥等处理改造为连续进行各种后处理工艺的一条龙后处理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后处理的品质。

后处理的烧毛机由单火口发展为双火口,可以更好地调整烧毛的温度、速度,控制烧毛的强度。轧光机由原来的双辊轧机发展到三辊轧机,轧辊表面温度达到 300 ℃,不均匀度小于 1 ℃。

热定形设备由蒸汽加热变为燃气加热,有的还辅以红外加热,热定形温度普遍可达到 300 ℃,定形机内温度不均匀度小于 5 ℃。

滤袋缝制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晶花产业用布厂采用三针缝纫机三线同时缝制。现在所有制袋企业基本采用三针缝制。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已采用自动缝合(热合)生产线缝合滤袋,缝合速度达到 15 m/min。标准化的滤袋缝制车间也已经有好几家建成。

4中国高温滤料行业的瓶颈及市场预测

由于我国在客观条件上的限制和行业的特殊性,行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国滤料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资产量不高,难以同时承担多个大型项目,亟待快速发展,扩大生产能力,扩充资金来源;另外,滤料行业高水平管理人才及技术人才奇缺,以致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总体上不高;由于人才缺乏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人才流动性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国内一些大的用户(如电力行业、垃圾焚烧行业)对我国滤料行业的发展情况不了解,以至于在滤料采购时片面强调进口产品,影响高端滤料的发展。事实上,最近几年,国内几家有实力的滤料生产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装备,保证我国生产的滤料品种种类和产品质量基本上与国际水平同步,能够满足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

日前,随着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差别化、功能化过滤材料的研究已提到日程上来。我国同时去除二英的垃圾焚烧用过滤材料和同时去除重金属的过滤材料正在研制当中。超高温过滤材料也在研制中,其中玄武岩纤维已有初步进展。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涌现出一批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型过滤材料。

高温滤料市场服务的核心在于规范化、标准化与规模化。高温滤袋产品的维护、保养、更换等比较复杂,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因此,对于价格昂贵的高端高温滤料产品,优质、专业的服务将减轻用户的后顾之忧,减少厂商的损失,是差异化市场战略的重要部分,而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将是高温滤料生产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未来几年将有越来越多的滤料厂商加入到市场竞争的行列当中。只有在不断提高高温滤料产品质量和寿命的同时,加强对服务体系的建设,并不断降低服务成本,才能满足客户在服务方面的要求。甚至全方位地为用户单位进行专业服务,帮助他们运转、保养、维护整个除尘系统,提供所有配件、易损件,包括滤袋,彻底解决用户单位的后顾之忧,这将是高温滤料厂商取得竞争优势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考虑到各种有害气体的特性,为提高净化处理的技术水平,在国外各种新技术不断被开发和研究,已经在应用的技术包括:(1)带催化剂的功能滤料;(2)在双层滤料中填充催化剂,使滤袋具有多重功能,可对二英气体进行分解,给除去NOX和对二英气体带来了希望,但滤料和催化剂最佳使用温度不同的问题有待解决;(3)与其它设备的合用滤料,如袋式除尘器+水洗+催化剂反应器可高效率除去二英、HCl和NOX,袋式除尘器+放射线可以高效率除去氮氧化物;(4)垃圾焚烧炉尾气净化袋式反应器用滤料;(5)收集高浓度产品用过滤材料,在水泥和超细硅微粉行业,袋式除尘器用来收集产品,入口浓度达到 1 600 g/Nm3,要求直接处理超高含尘浓度废气,使用寿命长,运行可靠性佳。

我国早期的滤料企业通过资金的积累已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相信在未来 10 年将会有一批企业走进国际市场大显身手。

第三篇: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1)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约4.1万户总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97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纺织行业的主要产品在产量的增幅回落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程度数据比,规模以上人化纤增长了11.9%,布增长了12.9%,印染布增长了10.5%,纱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这些准确的数据比较说明了纺织行业的整体局面呈现复苏之态,对服装行业的发展有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2)调研发现纺织行业由于近5年出口受阻,在国内推行产品的内销政策。2012年纺织产业的内销增速也出现了相对的回落之态,增幅则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我们获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零点调查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服装鞋帽针纺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

2.3%,比2011年一季度提高了3.2%,比2012年二季度提升了0.9%,比2012年三季度提升了1.1%。比2012年四季度提升了1.3%。纺织产业规模以上的内销产值为42107.2亿元余下为出口额。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不佳,外部环境较差,内需不振,不确定因素众多,纺织品行业都面临寒冬。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6%,这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数字。具体来说除了化学纤维以外,其他各大行业利润率都有很显著的上升。但在产品出口方面的形势不太乐观,2012年纺织品行业出口总值下降了约1500亿美元,拉了我国出口的后腿,这在近10年不曾出现过。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杨世滨

分析,出现该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经济环境不振,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服装产业产能过剩。服装行业如何创立品牌扩大市场需求是发展关键。

二、中国服装行业现状:

1)我们针对中国服装行业做了调查,在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服装行业步入了调整期,出口下降。2012年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约18253亿,占纺织行业工业总值30.6%。服装企业必须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营结构,扩大品牌内销。调查显示2013年前两个季度我国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56.41亿元,同比增长0.48%。产值前十省份中广东份额最大,浙江居次,福建、江苏、四川下降。行业利润总额860.16亿元,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这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市场同比下滑5.67%-6.25%。预计2013年中国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将达19000亿元左右,总额比去年增长2%左右,利润下滑4%-7%左右。

2)深圳是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的区域,2012年实现产值1700多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深圳主要以时装为主,在国内大城市一类商场占有率达50%以上,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线品牌稳步发展,自主创新和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与我们交流表示,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深圳时尚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已形成了良好的整体形象和明显的市场回报。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上,深圳没有简单

地将之看成传统产业转走,而是以打造“时装”产业聚集区为基础,鼓励企业走时装设计、品牌输出之路,才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3)通分析服装行业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服装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中国服装出口额为6087亿元,2012年中国服装进口额为8122亿元。这组数字说明中国服装消费的能力再不断上升。出口与进口的差额说明服装消费市场对品牌的需求在不断升温。展望服装企业2013年的发展,出口方面,尽管我们遭到了东南亚国家的阻击(帖牌生产成本更低),所以尽管压力比往年大,但有品牌、有渠道的企业前景还是乐观的。

4)我们对国内服装经销商做了部分调研,10%-20%的范围被认为是安全库存,如果超过了这个库存,对服装商来说,就不是可控制的范围了。10%-20%的库存,也就是说生产10000件衣服,其中上线销售的是8000-9000,剩余的全部会放进仓库,这也是服装业这些年来的规律。不过随着这几年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时出口受到国际上的影响,遭遇到了不少国外采购商毁单的情况,导致2012年服装企业出现了大量的库存,甚至有些企业“服装库存够卖三年了”。也引发了市场对服装企业运营模式的质疑和对行业未来的担心。

5)很多中国的服饰企业近年来被卖不出去的衣服和鞋子逼上了绝路。调研数据显示,90%的服装企业被库存搞的很头痛。2012年线上服装零售却出现了井喷趋势,一举占据了服装销售15%。对服装企业来说,2012年是个“调整之年”,一方面他们得应对遭遇订单下滑带来的影响,同时想法设法去库存,而线上销售的高速增长是一个好的机遇,去库存不能只靠在线下打折促销,更应该把产品搬到线上去。当然只是放到线上,并不代表就能够得到好的销售,还得做好营

销等的工作,但放到线上销售,抢占线上销售市场,却是企业必须做出的调整。

6)2012年,零售业有三个数字震撼人心:一个是双十一淘宝和天猫交易额达到191亿;一个是11月30日,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10000亿;另一个是经济人物马云和王健林就十年后线上零售能否占整体零售额50%的亿元赌约。服装企业还应该记住一个数字:15%。2012年国内整个社会零售额约23万亿,整体鞋服零售消费额约占社会零售额的10%,即2.3万亿;当前网络零售占整个社会零售额约5%左右,即1.15万亿元,鞋服零售约占整体网络零售份额的三分之一,照此测算,线上鞋服零售额约3450亿左右,约占到整体鞋服零售额的15%左右。2012年,线上服装城扎堆的开,京东商城推出服装城,当当网推出线上自有服装品牌和服装城,优购网推出服装频道,苏宁、国美由专业电器电商平台转向综合电商平台,还有天猫的淘品牌和传统服装品牌的众多旗舰店,服装销售成为线上零售的重要组成单元。

7)受到高库存的影响,2012年服装企业利润陡降,以下是我们调研的一些现状:森马服饰利润减少了38%成为首负,数据显示,34家服装类上市公司中,已经有25家企业披露2012年业绩公告,其中20家业绩大幅下滑,亏损比为6成。而这些上市企业预计2013有60%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0%-30%;40%则预计公司2013年业绩同比下降2%至8%。2013年7月20证监会发布中国服装上市企业通告显示,2013年中国服装上市企业公司净利润下滑1.5亿元,亏损4800万元-5900万元。在此情况下,服装部分企业另寻出路,预计,传统服装市场眼下终端零售仍无明显好转,短期难以复苏。进入到2013年后,全球经济依然是复杂多变的,各国

都在为了经济复苏寻找路径,并会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之一的服装产业,深受着中国经济走向的影响,展望2013年服装企业发展的方向,服装企业必须挺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库存大是中国服装业不争的事实。但是,服装是一个细分的市场,粗略可细分为中老年装、西服、便装、童装、运动装、休闲服装、内衣、男装、婚纱、新娘装、唐装、旗袍等类别,库存大是一个群体,并不代表这每个细分类别都存在着高库存问题。一些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服装类别库存确实比较大,多数企业的库存都在10:1以内,但婚纱、新娘装、唐装、旗袍等类别企业库存产品为传统服装企业库存的10%。由此发展新类别服装品牌是当务之急。

8)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中国是13.4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目前整个产业由于生产要素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这种改变可能是由于原来所依托的条件、基础和环境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面对新的发展时期,要从内生的动力上看待未来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一再提高,是一个必然趋势,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成本提高之后我们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服装的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要求趋向于个性化、专业化、特色化、方便化。服装产品除了面料与设计以外,主要是品牌、做工、质量等附加值。高品牌高附加值的企业利润空间其实较大。服装企业想要发展必须建立品牌高度、抓住市场机遇,完善品质。服装企业要想获得高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三、服饰消费市场现状:

1)2013年前半年在经济不甚景气、人民实际财富缩水、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服装自然不能独善其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2年1~7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53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0122亿元,同比增长14.7%;服装类商品零售额8181亿元,同比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不足14%),较上年同期下降7.7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10.34%。由于春节前后气候异常,春季南方雨水多等不利天气伴随上半年服装销售。商务部重点监测的30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服装服饰消费增幅持续走低。行业总额降低11%。但预计下半年能增长16%左右。

第四篇:轴承用材料质量现状与发展

轴承用材料质量现状与发展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材料专业委员会 雷建中

一 我国轴承工业面临的形势

轴承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机械基础件,其技术、制造水平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对主机的性能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效、节能、环保、长寿命、高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主机制造厂家对与其配套的轴承在各个方面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苛刻的条件、低廉的价格是轴承行业及相关行业(例如轴承钢制造业)目前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我国轴承工业经过五十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通过从“六五”到“九五”期间的二十年的建设和技术改造,目前已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技术、质量水平。具有一定规模的轴承生产厂家由解放初期的十几家发展到1500余家;职工人数从不足千人壮大到近80万人;轴承年产量从1949年的13.8万套增加到目前的20多亿套;轴承品种累计从100多个增加到7000多个,规格多达28000多个。随着我国轴承工业的迅猛发展,加之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近几年来吸引了包括国外轴承知名公司(例如SKF、FAG、NSK、NBM、KOYO、TIMKEN、TORRINGTON等)先后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在我国投资办厂。随着国外知名轴承生产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对我国轴承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生产装备水平的现代化、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在去年顺利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对我国轴承工业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入世”必将大大地促进我国轴承工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因为只有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技术进步的投入,才能迅速提高我国轴承生产企业的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轴承产品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即保住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又不断扩大出口,这是我国轴承工业在今后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我国轴承生产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外知名轴承公司的激烈挑战和竞争,其结果必将加速我国轴承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总而言之,“入世”对我国轴承工业真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生存与发展同在,如何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在生存的同时如何求得不断地、快速地发展是摆在我国轴承行业面前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目前,我国生产的轴承产品可以满足国内所需品种的70%以上,数量达90%以上的要求,每年的轴承出口量也以较高的比例递增,我国已跨入世界轴承生产大国的行列。目前,我国轴承产量达20亿套以上,产值200多亿元,年出口7.7亿套,出口创汇约达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4。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轴承工业低、散、差的问题依然存在,普通微型、小型、中小型深沟球轴承仍在大量低水平地重复生产,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轴承生产企业(尤其是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较差的中小企业)为了求得一席生存空间,只能在产品销售价格上大做文章,导致我国绝大多数生产企业不得以而为之,价格大战愈演愈烈。如果这种情况较长期地持续下去,势必要影响到整个轴承行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将严重地制约我国轴承工业的健康的发展,严重影响我国生产的轴承在国际上的声誉。

对轴承产品质量要求严、技术附加值高的轴承,例如轿车轴承,高速、准高速铁路轴承,各种进口设备维修用轴承,部分高精度、高附加值和在特殊工况条件下使用的专用轴承供应缺口较大,仍需要大量的进口。例如,1999年我国进口轴承成品高达6.4亿套,占我国轴承产量的32%,占我国轴承消费总量的42%。目前,我国生产的轴承产品在性能与价格比、高精度、低噪音、长寿命与高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知名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九五”期间,在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的领导下,经过众多轴承生产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使我国生产的轴承在高精度和降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大缩短了与国外轴承之间的差距。“十五”期间,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提出了将“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作为奋斗目标之一是十分正确的,而且多次指出:轴承用材料的质量和轴承零件热加工(包括锻造、热处理)质量的提高是完成“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的工作重点。下面针对轴承用材料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在“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计划制定发展规划如下。

二、提高轴承钢材料质量是当务之急

(一)我国轴承钢材料质量的现状

轴承钢材料的质量高低对轴承产品的加工质量、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轴承工业的迅猛发展,轴承产品无论与国内主机生产厂家配套的数量或对外出口的数量,每年都以较大的增长速度递增,使轴承钢的需求量同样以较大的比例递增。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轴承钢的需求量达到100万吨左右(包括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不锈轴承钢及特种轴承钢),其中:高碳铬轴承钢每年用量约93万吨,渗碳轴承钢用量约5万吨,不锈轴承钢、碳钢及特种轴承钢约2万吨。另外,在每年的高碳铬轴承钢的用量中,大型轴承用钢(钢材棒料直径大于100毫米)约占20%,即18~20万吨;中小型轴承用钢(热轧不退火钢材直径20~90毫米)约占65%,即60万吨左右;滚动体及微型用料(包括热轧退火、冷拔轴承钢材小于20毫米)约占15%,即14万吨左右。

二十多年来,经过我国冶金行业和轴承行业共同的努力,使我国轴承钢材料的质量有了明显地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碳铬轴承钢》国家标准(GB/T18254-2002)和《高碳铬轴承钢丝》(GB/T)的制订和实施,加上许多特殊钢厂引进了国外的先进工艺及设备,使我国轴承钢的冶炼水平、冶金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在一些技术和质量指标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例如,大多数国家重点特殊钢厂生产的轴承钢的氧含量都能满足新国家标准的要求,生产轴承钢质量好的特殊钢厂生产的模铸轴承钢的氧含量能控制在9-13ppm范围内,连铸轴承钢中的氧含量能控制在6-10ppm范围内。由此可见,我国重点特殊钢生产厂家生产的轴承钢中的氧含量已接近国外生产轴承钢先进国家的水平。

另外,近几年来上钢五厂将自己生产的模铸轴承钢送到SKF公司检验并得到了该公司的认证。江苏兴澄钢铁有限公司也分别得到了SKF、FAG、NSK、NTN等世界知名轴承公司的认证或允许他们在我国开办的轴承生产厂家使用该厂生产的轴承钢加工轴承零件。

但是,在看到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对我国轴承钢质量的现状保持非常清醒的认识。从我国轴承钢生产的整体质量水平和各个厂家生产轴承钢的质量稳定性而言,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质量水平存在有较大的差距。

(二)对轴承、轴承用钢及冶金质量的基本要求

滚动轴承零件要在拉伸、压缩、弯曲、剪切、交变等复杂应力状态和高应力值之下,高速而长时间地工作。因此,对滚动轴承要求具有:

1)高的抗塑性变形能力 2)高的抗摩擦、磨损性能 3)高的旋转精度及尺寸精度 4)好的尺寸稳定性

5)长的使用寿命和高的可靠性

为了满足以上对滚动轴承所要求的性能的要求,对轴承钢材料提出了以下一些基本的性能要求:

1)高的接触疲劳强度

2)热处理后应具有高的硬度或能满足轴承使用性能要求的硬度 3)高的耐磨性、低的摩擦系数 4)高的弹性极限

5)良好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7)良好的防锈性能; 8)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

根据以上对轴承用钢的基本要求,可以对轴承用钢的冶金质量提出以下的基本要求:

1)严格的化学成分要求

2)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对于使用在高速镦锻机上锻造的热轧退火棒料,应该对其尺寸精度有更高的要求

3)特别严格的纯洁度要求

4)严格的低倍组织和显微(高倍)组织要求

5)特别严格的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要求:表面缺陷包括表面裂纹、表面夹渣、毛刺、折迭、结疤、氧化皮等;内部缺陷包括缩孔、气泡、白点、过烧、严重的疏松和偏析、显微孔隙等。

6)严格的碳化物不均匀性要求 7)严格的表面脱碳层深度要求

8)其他要求:例如轴承钢的冶炼方法、氧含量、退火硬度、断口、残余元素、火花检验、交货状态等。

(三)我国轴承钢材料研究及冶金质量等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生产的轴承用钢研究及冶金质量等方面存在有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下:

1.缺乏冶金行业和轴承行业之间的紧密合作

不断提高轴承的加工质量、使用性能及寿命和可靠性是世界各国轴承行业永远不变的追求。轴承产品质量的方面提高要求轴承钢材料质量也要不断提高,轴承行业与冶金行业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只有轴承行业的不断发展,轴承钢的需求量才能不断扩大,冶金行业才能得到不断地发展;只有冶金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轴承钢材料质量得以不断地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轴承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轴承行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两行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基础之上的。

长期以来,两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我国轴承钢材料的冶金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往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轴承钢标准的制订、新材料的开发、关键军工轴承用材料冶金质量的提高及部分钢厂轴承钢材料质量的全面检验等方面,但在如何不断提高民用轴承用材料的冶金质量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针对不同工况条件下使用的轴承特性进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以提高其使用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近几年来,国际上先进国家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的工作),共同研究《高碳铬轴承钢》国家标准中遗留的、新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标准等方面缺乏全面地合作。在美国、瑞典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研究提高轴承钢冶金质量方面的工作都是由轴承生产企业根据主机厂家对轴承提出的服役条件要求,轴承和冶金两行业共同进行材料方面的研究,因为轴承钢材料冶金质量是否能满足轴承的要求,并不是仅仅靠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冶金质量指标就能完全说明问题,真正的、唯一的衡量标准是能否满足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要求。另外,共同的合作弥补了双方的不足,使冶金技术人员知道轴承的特性及使用的工况条件,根据其特性有针对性地改进材料化学成分、冶炼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控制指标,最终的考核均是以轴承寿命试验机或接触疲劳寿命试验机的实验测试结果来评价,例如日本研制的长寿命轴承钢(Z钢)及超长寿命高可靠性轴承钢(EP钢)、提高在污染环境条件下轴承抗表面疲劳剥落的NSJ2轴承钢、提高冷加工性能和寿命的KUJ2轴承钢、KUJ7中温用轴承钢等均是双方合作研究的成果。第三,由于双方共同开展的新材料研制或提高轴承钢材料质量的研究是为了满足轴承生产企业的具体需要,加快了产业化的步伐。

以前,我国轴承钢生产厂家和轴承制造厂家之间的关系仅仅是简单的供需关系,与洛阳轴承研究所的合作也仅仅是建立在国家科研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只在本部门中合作等传统观念仍没有太大的改变。有时,一个或几个钢厂联合完成国家关于改进轴承钢冶炼方法或提高其质量项目后,最终的科研成果仅仅是一个或几个有关质量指标的改进报告,很少进行轴承寿命的试验验证,造成科研与生产应用的严重脱节。例如,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轴承钢冶炼技术和设备改造一直围绕着如何降低氧含量、提高钢材的纯洁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国轴承钢中的氧含量从八十年代的20ppm以上降低到15ppm以下,甚至质量好的特殊钢生产企业在氧含量控制指标方面以接近或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但为什么我国生产的轴承钢加工成轴承后,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与国外的产品存在有明显的差距,为什么我国生产的轴承钢的质量在国际上没有令人满意的地位,难道这不令我们深刻地反思吗?

2.观念仍需更新、增强危机意识、适应市场经济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各个轴承钢生产企业而言同轴承行业一样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甚至挑战性更大。钢铁生产属于规模经济,需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先进的工艺装备、丰富的技术经验、严格的质量控制、优质的实物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来保证。从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水平而言,在全方位上我们都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有一定的差距,加上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顽症仍未完全消除,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轴承的特点,对轴承钢的质量要求是在所有钢种中要求最严的一种,有人将轴承钢的冶炼技术和质量水平比喻为代表一个国家的冶金技术水平的标志。由于轴承工业属于传统产业,发达国家有向劳动成本低廉的国家或地区转移的趋势,因此我国在近几年内将成为世界主要的轴承生产基地,随之成为轴承钢主要的需求国已是不争事实。国外先进的轴承钢生产企业将会瞄准这一庞大的市场,充分利用他们的技术、质量以及价格和性能比优势抢占市场。从轴承钢的冶炼技术、实物质量水平来比,我国轴承钢生产企业的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从价格与性能比而言,我国仍处于劣势;单就价格而言,我国目前存在有一定的优势,但与日本、韩国、巴西等国的轴承钢价格相差不大,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延长,关税将进一步降低或取消,而且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面临着增值的巨大压力。考虑到以上的综合因素的影响,预计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国外优质的轴承钢价格与我国生产的轴承钢价格相比将不处于劣势。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提高轴承产品的质量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尽快使我国由轴承生产大国转变为轴承生产强国是中国轴承工业的发展目标。由于世界轴承生产基地建立在我国,国外知名轴承公司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将全面进军我国的轴承工业领域,抢占我国轴承市场。在这种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必然促进我国轴承工业进行重大的机构调整,采用“强强合作”、“强弱兼并”等形式组成具有竞争势力的轴承集团,以抵御外资企业的冲击。外资企业的进入,除给我们带来市场冲击外,将对我们的传统管理、质量、经营等理念带来更大的冲击,尤其是经营理念。长期以来,我国众多经营者认为价格是经营的唯一法宝,低价位战略是迅速占领市场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忽略价格与性能比、价格与产出比这一最为重要的因素。

对我国传统经营理念的冲击,必然给我国轴承工业带来重视产品质量,重视价格与性能比、价格与效能比的经营新理念,使我国的轴承工业能尽快摆脱重复生产、低价劣质、优质低价的恶性循环的“怪圈”,重新塑造中国轴承产品在世界上的新形象。要想提高我国轴承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除了各个轴承生产厂家加强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提高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外,对轴承钢材料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并不是像极个别轴承钢生产企业的少数人认为轴承行业对材料质量的要求是过分苛刻,这是轴承工业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必然需求,是每一个生产轴承钢的企业必须面对、接受的事实。目前,我国生产的轴承产品价格仅是国外同类轴承产品价格的1/10左右,除其他原因外,材料质量不稳定也是一个影响轴承价格的重要因素。

另外,由于国外知名轴承生产企业的进入,以及我国轴承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我国轴承制造的轴承产品中,像汽车轴承、铁路轴承、机床主轴轴承、冶金机械、家用电器用轴承等高技术附加值的轴承所占比例将大幅度增加,由于这些轴承高精度、低噪音、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必将对其所使用的轴承钢的冶金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希望我国各个主要轴承钢生产企业应根据轴承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转变过去的满于现状、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如果我国生产的轴承钢仍停留在目前的冶金质量水平,就将在不久的时间里被国外产品占领我国轴承钢市场的预言成为现实。目前我国每年的轴承钢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就是一个很有力的佐证。因为,市场是没有国界的,在质量面前也是没有国界的,以“要爱国”为借口来保护落后的时代将成为过去。

3.全国各大特殊钢生产厂家企业的轴承钢材料冶金质量水平不均

目前,我国年生产轴承钢材料超过1万吨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江苏兴澄钢铁有限公司、大钢集团、辽宁抚顺钢铁有限公司、大冶钢厂、上钢五厂、郑州永通钢厂、齐齐哈尔北满钢厂、西宁钢厂、大连特殊钢厂、无锡钢厂、重庆钢厂、山东莱芜钢厂、、本溪钢厂、长城钢厂和浙江滚动轴承有限公司等。由于这些主要轴承钢生产厂家在冶炼装备、冶炼方法、冶炼水平、检测手段、技术水平、质量意识、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生产出来的轴承钢冶金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另外,因一些中小型轴承生产企业和轴承钢管坯、锻造、车加工套圈及滚动体用冷拔钢丝等企业缺乏对轴承钢材料质量复检、材料标准规定的认识,以及缺乏必要的检测仪器和有关的检测人员,只考虑到材料价格的因素和盲从材料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书及宣传,使大量不合格的轴承钢材料通过这些企业得以流通,甚至流入中大型轴承生产企业及对轴承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的关键产品中,严重影响我国轴承的产品质量、使用寿命和可靠性。4.各大钢厂冶金质量存在着不稳定性

我国生产的轴承钢的冶金质量的稳定性较差。国外主要靠控制轴承钢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有目的的控制轴承钢的冶金质量,据了解我国有些生产企业是靠随后的检验来决定所生产的材料质量是否合格,而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不同批次或炉号的产品在质量方面的差异较大。这固然与我国绝大多数轴承钢是用废钢冶炼等原因有关,但应该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我国生产轴承钢的冶金质量稳定性得到提高。

5.没有正确处理好效益与质量的关系,内部质量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生产的轴承钢产品冶金质量在近几年来是有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例如像钢中氧含量指标的降低,表面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等),但是在过去很少出现的非金属夹渣、缩孔、非金属夹杂物大量出现等问题经常出现,这些质量问题的大量出现与钢厂盲目追求成材率,该切掉的冒口没有切掉所致,更为严重的是在有些采用连铸方法生产的轴承钢产品上也发现了这些现象。另外,轴承生产厂家与钢厂之间关于化学成分不合格、非金属夹杂物严重超标(尤其是点状夹杂)、碳化物带状严重、碳化物堆积、退火组织不合格、脱碳层超标、表面裂纹、疏松、折迭等冶金质量问题的争议呈明显的递增趋势,这充分说明我国轴承钢的实物质量水平总体有下降的趋势。有些钢厂的少数人认为出现这种下降趋势是由于轴承钢目前的价格偏低、钢厂的生产设备陈旧,无钱更新改造等原因所致,这可以算做一个站不住脚的理由,但这绝不是造成质量下降的借口。目前,轴承行业也正处于用户对轴承的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的特殊时期,有的轴承产品的价格每年以10~15%的比例递减,难道轴承行业也要找价格低、设备陈旧的理由而放弃对自身产品质量的严要求吗?目前轴承钢总体质量下降的趋势应引起各个生产轴承钢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造成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盲目地追求成材率,简化和缩短正常的工艺流程,放松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出厂前质量检验与把关等环节的管理等原因所致。如果一个国家重点特殊钢生产企业连一个化学成分都检验不准,可见我国轴承钢的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和监督、把关等环节的管理已差到什么地步。6.对标准规定的理解和把握不一

由于近一两年来我国轴承钢的实物冶金质量水平有所下降,供需双方的质量疑义增多,对标准中的一些指标及规定的理解和把握的差异显现出来,例如如何进行复验取样、非金属夹杂物如何进行复验、大颗粒点状夹杂物如何评级等。因为我国各个轴承钢生产企业之间的质量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按《高碳铬轴承钢》国家标准(GB/T18254—2002)中关于采用模铸方法生产的轴承钢材料,其非金属夹杂物的检验应在钢锭上进行检验,用户无须在钢材上进行复验的规定。对于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较好,质量管理严格的国家重点特殊钢生产企业,这条规定的可操作性是无可置疑的。但对于生产质量较差、技术水平较低、质量管理不严的企业,这条规定正好为其开了绿灯。另外,在新国家标准中所采用的非金属夹杂物检验方法和判断原则是等效地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其检验方法和判定原则是合理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由于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轴承钢生产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生产与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与监督等方面都存在有较大的差距,国外的产品质量是靠生产过程中的严格控制来保证的,随后的质量检验只是起到监督把关的作用,而我国的轴承钢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随后的检验。另外,从近几年的国内外轴承钢材料的实物质量分析中发现:国外生产的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无论在颗粒大小及分布的均匀性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优于我国生产的轴承钢产品。在国外生产的轴承钢中各类非金属夹杂物绝大多数都是呈细小、弥散、均匀的状态分布,尤其对于严重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氧化物、点状不变形夹杂物更为如此。而在我国生产的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颗粒大小、分布状态很不均匀,有的视场一颗非金属夹杂物都没有,有的视场则大量出现,点状不变形夹杂不仅出现的概率频繁,而且颗粒尺寸较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我们国家用同一炉号的材料,用同样的加工设备生产出来的轴承产品在使用寿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轴承高低寿命之比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目前,在全面贯彻执行轴承钢材料标准方面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高碳铬轴承钢而言,《高碳铬轴承钢》(GB/T18254—2002)版标准是对《高碳铬轴承钢》(GB/T18254—2000)版标准的第一次修订,增加了连铸轴承钢材料的有关检验内容。《高碳铬轴承钢》(GB/T18254)自2000年正式实施之日起,原《机械工业部与冶金工业部关于高碳铬轴承钢临时供货协议》(YJZ—84)技术条件则同时停止使用,但新的国家标准已实施近两年,个别轴承钢生产企业仍在给用户的质量保证单上填写的检验标准是YJZ—84技术条件,并不是这些轴承钢企业不知道新标准已经实施,而是考虑到自己的生产工艺不符合新标准中必须真空脱气的有关规定,继续使用作废的标准迷惑对标准不了解的轴承生产企业。所以,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希望轴承钢生产企业端正工作作风,事实求实为轴承生产企业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

另外,像上钢五厂、江阴兴澄钢厂等特殊钢生产企业参照国外标准而制定优质轴承钢材料企业标准,以较高的价格供给需要优质轴承钢的轴承制造厂家其作法是可取的。通过洛阳轴承研究所的接触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江阴兴澄钢厂生产的优质轴承钢的接触疲劳寿命比一般轴承钢的接触疲劳寿命高20%以上。由此可见优质轴承钢在提高轴承寿命和可靠性方面的确效果比较明显,但目前缺乏统一的、经过轴承行业认可的优质轴承钢标准或供货协议,对轴承生产厂家采购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且也不利于优质轴承钢的推广应用。

所以,能否完全相信钢厂在模铸轴承钢锭上检验的非金属夹杂物的结果一直是轴承行业关心的问题。看来只有通过冶金行业加强行业管理,发挥对所属企业的生产质量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监督职能作用,对不能保证轴承钢产品质量的企业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限制其生产。另一方面,轴承钢生产企业应提高轴承钢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与水平,花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非金属夹杂物颗粒及分布状态不均匀的老大难问题,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加强内部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允许出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现新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才能真正发挥新标准控制质量的作用。7.对非金属夹杂物、碳化物的颗粒大小及分别状态缺乏深入地研究

前面已经提到,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冶金方面取得的较大进步主要是采用了真空脱气冶炼方法,使轴承钢中氧、氢和氮的含量有了大幅度的降低,甚至有些国家重点特殊钢生产企业生产的优质轴承钢中的氧含量已接近或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但在非金属夹杂物、碳化物颗粒的尺寸大小及分布状态等方面并没有开展较为深入地研究。这也难怪在轴承行业中有的检验人员反映目前在这方面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些退步,新的国家标准在控制这些指标方面还不如YB9—68严格。这些反映可能言过其实,但从一个侧面证实我国生产的轴承钢要真正的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花大力气、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衡量轴承产品质量的优劣,除轴承的加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外,可靠性的高低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产品的使用者对产品的挑剔程度越来越苛刻,非常重视选购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这就使得需要轴承为之配套的产品生产厂家对轴承的使用性能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为对许多机械产品而言,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地决定着其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所以,在“十五”期间提高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是轴承行业主要奋斗目标。

影响轴承产品使用性能和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但轴承钢材料质量的优劣则对其有着直接影响。换句话说,如果轴承钢材料自身的质量存在有一定的不足,想大幅度提高轴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将成为一句空话。

轴承钢中氧含量的多少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含量的降低对提高轴承产品的使用寿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对提高轴承产品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我国长期使用制造军用轴承产品的轴承钢是采用电渣重熔的冶炼方法生产的(检验标准为军甲—61),其中的含氧量高于采用真空脱气方法冶炼的轴承钢,但其使用寿命、尤其是可靠性方面大大地优于一般真空脱气轴承钢,原因是电渣重熔钢的结晶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的颗粒大小及分布状态优于真空脱气钢。由此说明,钢材的结晶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的颗粒大小及分布状态是目前影响我国轴承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另外,在《高碳铬轴承钢》(GB/T18254)中关于非金属夹杂物检验评级是采用ASTME45中的图iii,即改型的JK图片,在钢坯上检验。但从国外有关非金属夹杂物检验及对轴承使用寿命影响等有关资料报道来看,这种评级方法对于低氧量、高纯洁度轴承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不能准确地评价轴承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国外已采用其它的检验方法进行评级,例如SAM方法等。所以只有在以上方面有所突破,我国轴承钢的质量和轴承产品的质量才能真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希望轴承钢生产企业在这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8.表面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生产的轴承钢材料的表面质量问题(尤其是制造滚动体用的冷拉退火材的表面裂纹)一直是轴承行业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其直接影响到轴承材料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是一个比较直观、容易发现、无法扯皮和推脱责任的问题,但长期以来该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自从1998年开始制订《高碳铬轴承钢》和《高碳铬轴承钢丝》新的国家标准以来,轴承行业将这一问题作为一个主要方面多次强烈提出,要求轴承钢生产企业全力进行解决。随着轴承钢生产量供过于求,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特殊钢厂开始重视表面的质量问题,积极地采取了控制钢锭的表面质量,加大对钢锭表面缺陷的修磨,改进轧钢工艺,以及增加在线对钢材的探伤检验等措施,使钢材表面的裂纹出现率由过去的5%以上下降到1~2%。另外,近几年来部分特殊钢生产企业投入财力引进国外的连铸连轧生产线,这也是我国材料表面质量得到较大改进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从总体而言,我国生产的轴承钢表面质量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根据调查轴承生产厂家从国外进口的钢材表面质量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棒材、还是线材的表面质量非常好,表面缺陷出现率几乎为零。而由于我国生产轴承钢的企业众多,各厂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人员素质、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有的钢厂根本就没有涡流、超声探伤设备,有的钢厂有这些设备却没有充分地利用,甚至当成摆设,所以各厂生产的材料表面质量存在有较大的差异。据行业做的一些统计数据表明,江苏兴澄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的轴承钢表面质量较好,平均表面裂纹出现率都在0.7%以下。

目前,最令轴承行业头疼的表面质量问题是线材。由于国家重点轴承钢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用量大的棒材、锻材及热轧盘圆,由于生产设备、能力及价格的限制,生产的冷拔钢丝量(盘圆和直条)只占轴承行业需求总量的30%左右,其它都是由民营或个体企业生产,其中个体企业占大多数。由于这些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材料质量检验手段,技术水平较低,有些厂家的质量意识及管理较差,导致生产的钢丝表面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直接影响滚动体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9.缺乏主动开发轴承新材料的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满足对轴承为之配套的主机有高质量、长寿命、节能及环保等要求,轴承设计向单元化、轻型化、高强度化的方向发展,使轴承在承受更大的负荷或更高的温度的条件下工作。为了满足新条件下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要求,一般轴承钢已不能完全适用,近几年来国外(尤其是日本)的一些大的轴承公司与钢厂合作,通过对普通轴承钢的化学成分进行部分调整,开发适用于不同工矿条件下使用的新钢种,例如KUJ2、GT、NSJ2等。

由于我国长期形成部门的界限以及只有国家出经费才根据项目开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等传统观念的影响,轴承与冶金行业之间近几年关于新材料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轴承与冶金两行业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虽说在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和中国特殊钢企业协会中都设有专门从事轴承钢材料研究与应用的下属机构,即材料专业委员会和轴承钢专业组,各自负责本行业的有关轴承钢材料方面的组织和学术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相互之间缺乏密切地联系和沟通。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材料专业委员会每年都要组织召开有关轴承钢材料质量方面的工作会议,向主要的轴承生产企业负责材料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通报轴承钢冶炼技术的新发展,国外轴承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方面的动向,讨论在对轴承钢材料质量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虽然两分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没有对轴承钢材料质量现存的问题及对策、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等内容进行通报和交流,导致各个特殊钢生产厂家对轴承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轴承行业对材料质量的意见及呼声、轴承行业急需开发和应用的新材料等方面了解甚少,不利于轴承钢材料质量的提高和新材料的开发。希望两个分会的领导认真考虑一下如何能够在今后更加紧密地合作,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定期共同举行有关轴承钢材料方面的会议,为两个行业有关的技术人员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2)冶金企业缺乏新材料开发的积极性

在国外轴承生产企业和轴承钢材料生产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有关新材料的开发都是由双方共同进行的,其开发经费由钢厂提供,因为新材料开发成功及推广应用后,钢厂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轴承生产厂家参与新材料研究的全过程,并对新材料的性能、轴承的加工工艺(包括冷、热加工)研究、轴承的寿命考核等方面提供便利,及时就出现的有关问题与钢厂进行沟通,并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我国长期以来新材料的开发都是根据国家下达的重点攻关项目(例如《准高速、高速铁路客车轴承的研究》,《提高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和可靠性的研究》等)的要求进行研究与应用的,很少有轴承和材料生产厂家共同进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方面的工作,材料生产厂家对没有科研经费的新材料开发缺乏一定的积极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钢厂众多,由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生产轴承钢材料的企业越来越多,不仅现有的特殊钢厂生产轴承钢的能力已大大地超出轴承行业的需求量,市场已严重地供大于求,而且一些普钢生产企业也正在采取措施和进行技术改造,准备生产轴承钢,有的已开始少量的生产,由此导致长期以来为轴承钢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国家重点轴承钢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一定的冲击。另外,由于材料工艺和技术保密性较差,通过简单地测试就能将其化学成分、冶炼方法等搞清楚,其它的质量控制指标与普通轴承钢一样,使在新材料研究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厂家不一定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反而没花一分钱研究的企业可以生产同样的新材料。研究轴承用新材料需要先进的工艺装备、丰富的科研经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只有国家重点特殊钢生产企业才能承担这方面的工作,如何从知识产权方面保护开展新材料研究和开发的企业应得利益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轴承钢是在所有特殊钢种中对质量要求最严的钢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新材料被不断地研制与应用。所以,各轴承钢生产厂家应看到与国外存在的差距,认真研究进一步提高轴承钢材料(尤其是连铸轴承钢)冶金质量的工艺技术,争取且在“十五”期间使我国生产的轴承钢水平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

三、“十五”期间有关材料方面的工作计划及目标 1.加强标准的宣贯力度,维护轴承生产厂家的合法权益

《高碳铬轴承钢》国家标准已实施两年多,2001年材料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两次标准宣贯会议,一百多家骨干企业参加了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就该标准的制订过程、国外轴承钢标准的情况、国内外冶金技术和轴承用新材料的发展现状、标准的主要内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详细地介绍和说明,并组织与会代表就标准的内容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为该标准的广泛地实施,轴承生产厂家正确使用标准来严把材料进厂质量关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但从全国1500多家轴承生产厂家的总数而言,目前已接受标准宣贯的厂家不到10%,很多厂家尚对该标准不甚了解,甚至个别厂家还不知道有该新标准,宣贯工作十分繁重。另一方面,由于轴承生产厂家大部分为民营或个体企业,这些企业在有关材料方面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尤其是那些中小锻造、冷拉钢丝及生产轴承钢无缝钢管厂更为如此,他们只顾盲目生产,只考虑材料的价格因素,很少重视材料质量。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轴承行业生产的轴承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必须要使各个轴承生产厂(尤其是配套厂家)都重视轴承钢材料的质量,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标准的实质内容及有关注意事项,才能正确地使用标准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为完成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制定的“十五”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材料基础。

根据目前标准宣贯的紧迫性和存在的问题,材料专业委员会准备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

1)在2003年~2004年的期间里,加大新标准的宣贯力度,采用分区划片的方法,争取使50%以上的轴承生产企业的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得到宣贯。2)希望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根据我国轴承生产厂家众多,尤其是生产轴承钢管、锻件及冷拉钢丝等绝大多数为个体企业(轴承钢材料的部分质量是否合格只能在这些厂家检测),大部分厂家缺乏必要的检验人员和检验的设备仪器的情况,出台对进厂材料必须全面复检的强制管理措施,对不具备检验条件的有关企业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这些配套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必须参加新标准的宣贯会议,使他们了解材料质量对轴承产品的重要性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从源头把住材料质量关。

3)加大对各个生产企业有关从事材料检验方面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使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标准中所采用的国内外对各项质量指标的检验方法,提高检验的水平。

2.利用已组建的轴承行业内部的“轴承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技术咨询网”,增强整个行业在材料质量控制、新材料开发和解决供需双方等方面的协调能力。

因为我国轴承生产企业众多,其人员结构、技术水平和能力各不相同,加上近几年来又不断增加了许多新的厂家,他们在有关材料技术、质量控制及轴承钢生产企业的生产水平和质量状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息渠道。另一方面,众多的材料生产厂家,生产水平及质量方面的差异,以及对标准和用户服务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轴承行业不仅对各个钢厂的质量情况缺乏定量的评价,而且对供需双方出现质量疑议时,不能详细地了解具体的疑议所在,很难给轴承生产厂家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咨询服务,协助其解决存在的质量疑议。所以,已建立“轴承钢材料质量技术咨询网”是十分必要的。该网的主要作用如下:

1)为入网的轴承生产厂家提供关于轴承钢材料标准内容的答疑,协助解决质量疑义和制定材料供货技术条件。因为新的轴承钢材料国家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有一些技术指标需要用户根据自己产品的要求而具体提出,经供需双方协商确认后,以供货技术条件或在合同之中注明而确定下来,例如轴承钢中残余元素的含量、非金属夹杂物如何检验等。目前,许多轴承生产厂家由于采购人员对标准不了解,只是在合同上简单地注明标准的名称和标准号,甚至有的连标准号也不写,导致不仅没有利用好标准赋予的权利,而且给解决质量疑义造成一定的困难和麻烦。

2)组织入网单位对各个轴承钢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进行全面地、科学地、长期地质量统计,定期真实地评价出各个钢厂实际质量水平,并将评价的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入网单位。这样不仅使轴承生产厂家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选择质量好的钢厂,而且强化了行业在材料质量监督方面的作用,对钢厂提高产品质量也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3)为入网的单位提供有关国内外轴承用新材料的发展状况,协助轴承生产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与钢厂共同开展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3.加强与冶金行业和各钢铁企业间的合作

近两年来,除与冶金行业在制订《高碳铬轴承钢》、《高碳铬轴承钢丝》等国家标准方面的合作外,洛阳轴承研究所代表行业先后与江苏兴澄钢铁有限公司就“提高连铸轴承钢质量”、与大钢集团就“提高冷拔钢丝的表面和内在质量”、与抚顺钢厂就“50SiMo钢的研制”等项目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并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在“十五”期间,由于轴承行业将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轴承钢材料和热处理质量等方面,所以必须加强与冶金行业及轴承钢生产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解决材料质量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和开展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研究。

四、“十五”期间轴承钢材料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

材料表面质量较差一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表面质量的好坏,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而且直接影响轴承产品的产出率和产品质量,影响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所以各个轴承厂都将材料表面质量,尤其是表面裂纹的多少作为评价材料质量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希望每个轴承钢生产企业应对此给予高度地重视,并采取增加在线探伤装置、增加探伤的次数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我国生产的轴承钢材料在表面质量方面较差,除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意识的问题,是对用户负责态度的问题。因为材料裂纹的检验是可以在生产线上进行的,直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易控制。国外生产的轴承钢材料表面质量之所以那么好,是因为在轧钢生产过程中每以根材料都要经过磁粉、涡流及超声等多道工序的检验,本着对自身名誉的重视和对用户高度负责的态度,绝不允许有裂纹的材料出厂,如果轴承钢生产企业通过必要的探伤设备将有表面缺陷的轴承钢材料及时地检验出来,可以通过清除表面缺陷或改制的方法加以挽救,不会给钢厂造成大的损失。而我国有部分轴承钢生产企业不是在技术改造,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和用户至上的观念上下功夫,总是强调设备或资金困难等站不住脚的原因,这样不仅给自己的质量信誉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由于表面质量问题到用户处理质量疑义的费用、消除表面缺陷的费用,甚至用户退货所造成的损失将是很大的。

目前,表面质量最差的是滚动体用料,表面划伤、凹坑、裂纹等缺陷经常出现,尤其在个体企业冷拔的钢丝上尤为突出。材料专业委员会在“十五”期间将提高滚动体用料的表面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2.提高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的形态及分布的均匀性是“十五”期间轴承钢材料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1)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改善夹杂物的构成及分布状况

细小、弥散、均匀分布的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是轴承产品所需要的最佳组织形态,是轴承高精度、高使用寿命和高可靠性根本保证。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型特殊钢生产企业生产的轴承钢中的氧含量指标基本上都能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如上钢五厂生产的轴承钢、江苏兴澄钢厂生产的连铸轴承钢中的氧含量已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但与国外先进国家在钢中氧含量控制指标相比,我们不是靠工艺来保证,而是靠检测结果来确定,导致工艺重现性差,同样的生产工艺生产出来钢中的氧含量有较大的差距,有时相差达5ppm以上。无论如何,在“十五”期间各轴承钢生产企业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稳定工艺方面,只有通过工艺的稳定,才能保证氧含量的进一步降低。

轴承钢中氧含量的大小只能代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的多少,不能说明非金属夹杂物的颗粒大小及分布状况。众所周知,非金属夹杂物对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脆性夹杂物(包括氧化物、点状不变形夹杂物)。脆性夹杂物颗粒越大,越不规则,由于轴承高速运转时承受高的交变应力作用,在这些夹杂物处容易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而形成疲劳源,导致轴承产生早期疲劳失效而报废。细小、弥散、均匀分布的脆性夹杂物,即使其数量较多(即钢中的氧含量较高),但在每一个夹杂物处产生的应力集中较小,则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较高。

我国生产的轴承钢在非金属夹杂物的颗粒大小、分布均匀性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着非常明显地差别。在对国外进口材料进行检验时发现在每个视场都能看到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存在,而且大部分都颗粒细小,呈均匀、弥散分布。而在检验我国生产的轴承钢材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时发现,有的视场一颗夹杂物也没有,而有的视场出现大颗粒的夹杂物,甚至有的视场出现大颗粒夹杂物的堆积。另外,点状不变形夹杂物的颗粒大小对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国外对其的存在和尺寸大小控制的十分严格。在进口的钢材中,很少能发现点状不变形夹杂物的存在,即使发现,则其颗粒比较细小,很少或几乎不出现大颗粒点状不变形夹杂物。而在我国生产的轴承钢材料中经常在用户复验是发现有大颗粒点状不变形夹杂物的出现,很难用新的国家标准进行评定其级别。如此颗粒大、分布不均匀的非金属夹杂物必然导致我国生产的轴承产品的可靠性很差,在用同一炉材料、相同的加工工艺生产的同一批轴承,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有的轴承使用寿命比国外生产的轴承寿命都高,但有的轴承的使用寿命非常低,甚至使用几个小时就产生早期失效。从现代衡量产品质量好坏的标准而言,除高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外,高的可靠性则更为重要。所以,要想提高我国轴承产品的可靠性,首先应提高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细化及均匀分布等方面的问题。关于出现大颗粒点状不变形夹杂物的问题应该引起各个轴承钢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仅在去年共有三十多家轴承生产厂家向材料专业委员会反映在所采购的轴承钢材料复验时发现大颗粒点状不变形夹杂物存在,无法按照标准进行评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研究改进冶炼工艺,采用先进的冶炼方法来改善非金属夹杂物的构成和形态,尽量消除和减少此类夹杂物的存在。大颗粒点状不变形夹杂物如何评级一直是争论较大,因为新的国家标准在非金属夹杂物评定方面是等效采用美国的ASTM标准(国际标准的编号为ISO497)中的方法,其评定级别的大小是根据在评定视场中一定尺寸的点状不变形夹杂物的颗粒数的多少而定,因为国外先进国家生产的轴承钢材料中几乎不出现大颗粒的此类夹杂物,故对如何评定大颗粒点状并不变形夹杂物没有明确地规定。但对我国生产轴承钢的质量具体情况而言,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定。至于如何评定,材料专业委员会计划将在4月份洛阳会议上与冶金行业的研究和生产单位认真讨论协商,并广泛征求轴承行业各单位的意见,最后形成行业内评定原则。不管两行业最终的协商结果如何,但轴承行业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为了提高轴承产品的使用性能、寿命和可靠性,根据我国生产的轴承钢中大颗粒点状不变形夹杂物出现率较高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其的检验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检验标准应建立在不低于YB9—68标准水平的基础之上。2)对新的非金属夹杂物检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在前面已经提到现行的JK方法对定量、准确地评定非金属夹杂物(尤其对B、D类夹杂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首先对我国生产的优质轴承钢进行新检验方法的系统研究,以确保优质轴承钢材料的质量,进一步扩大优质轴承钢在我国每年使用轴承钢中的比例,确保我国轴承的加工质量、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得以较大的提高。

2.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改善碳化物的分布状况

除了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大小及分布状态对轴承产品的加工质量、精度、噪声、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及可靠性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外,钢中碳化物的颗粒大小及分布状态同样也有很大的影响。过去,由于我国冶炼轴承钢的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水平不高,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影响远远大于碳化物的影响。所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以全面提高我国轴承钢的冶炼、技术、装备及质量水平,降低钢中氧含量为主要目标,对碳化物方面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生产轴承钢材料的整体质量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钢中的氧含量大幅度得以降低,轴承钢质量有了明显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钢中碳化物的颗粒大小和分布状态对轴承质量的影响显得越来越突出。

制造滚动轴承用的材料绝大多数采用高碳铬轴承钢,其基体碳的含量在1%范围内。碳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轴承零件的热处理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等。在通常的热处理时,大约0.5%左右的碳固熔到马氏体中,另外的0.5%左右的碳则以未溶的二次碳化物的形式存在。轴承钢热处理后的未溶碳化物的数量、大小及分布与轴承钢中的碳化物均匀性有很大的关系,导致轴承产品的质量、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及可靠性的高低与钢中的碳化物的均匀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国内外的研究证明,细小、均匀、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可使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提高50%以上。在现行的轴承钢材料标准中,仅对网状碳化物、带状碳化物及液析碳化物进行控制,而且目前连这些最基本的碳化物不均匀性方面的实物质量在近两年来也出现明显下降,不合格率有较大幅度地增加,这是全国生产轴承钢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就碳化物不均匀性对轴承加工质量、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影响程度而言,严重的带状碳化物的影响最为显著。因为在碳化物带上与带间存在着较大的碳浓度差,该浓度差不仅造成轴承钢材料在机械性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各相异性,而且导致轴承零件经热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出现不均匀现象。众所周知,由于轴承的特性所要求,在《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JB/1255)标准中对热处理后的组织、硬度及硬度均匀性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热处理后的组织级别是按所有检验视场中最差的组织来评定的,而且热处理后组织的粗细、硬度的高低及硬度均匀性的好坏与碳浓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严重的碳化物带状组织将使轴承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无法同时保证组织、硬度和硬度均匀性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由此在生产过程中导致大量的不合格品产生。对于不太严重的碳化物带状组织而言,即使通过复杂的热处理工艺调整,勉强使热处理的质量满足JB/T1255标准的要求,但由于大量碳化物带的存在,在带上由于碳化物的大量聚集,而且碳化物自身的硬度高且脆,在轴承磨削加工时容易产生磨削烧伤,甚至产生磨削裂纹。如果碳化物聚集严重且颗粒较大,在磨削加工过程中还可能使这些大颗粒的碳化物在磨削力的作用下产生剥落,由此影响轴承零件的加工精度,使轴承的噪音增大,甚至产生异音。碳化物带状较严重材料制造的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带上产生疲劳裂纹源导致轴承的早期失效。所以希望各轴承钢生产企业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加大工艺过程控制,保证高温扩散退火的时间和大的轧制比,以保证产品质量。江阴兴澄钢铁公司在今年将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来从根本上解决碳化物不均匀性的问题。

在轴承零件中粗大、封闭的网状碳化物的存在将极大地影响轴承的抗冲击性能,所以在轴承钢材料标准(对退火材料)和热处理标准中对网状碳化物的级别都有严格地要求。对轴承钢退火材料而言,轴承钢生产企业的网状碳化物的质量控制是不错的。但在现行材料标准中明确规定,对热轧轴承钢材料中的网状碳化物的级别不予控制,仅对用于车削加工的热轧退火和制造滚动体的冷拉退火钢丝等轴承钢材料中的网状碳化物级别进行控制。这些规定主要是考虑到热轧不退火材料全部是用于锻造轴承套圈,锻造加工时高的温度、较长的加热保温时间及合适的冷却速度等因素可以改善热轧材料中的网状碳化物。随着轴承零件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锻造采用中频感应、轴承钢管车制套圈、热轧钢球及热轧钢丝等新工艺、新方法正在轴承行业普遍采用,从而导致在这些加工过程中不能使热轧材料中的严重的网状碳化物充分溶解到基体中,遗传到轴承零件中。例如,我国高质量、长寿命轴承套圈在今后的主要成型是采用中频感应加热、高速镦锻加冷碾,因为高速镦锻机的速度很快(120~180套/分),热轧不退火棒材被感应加热的时间较短,并且棒材的表面和心部的温差较大,既是棒材距表面的一定区域达到了碳化物全部溶解到奥氏体中的温度,其心部却未达到所要求的温度。另一方面,碳化物溶入奥氏体的过程是一个扩散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足够高的温度,温度越高或保温时间越长,碳化物溶解地越充分。通常网状碳化物的颗粒较大,溶解相比较困难,所以经常出现热轧不退火棒材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后锻造的轴承套圈上发现网状碳化物的级别超标,尤其在套圈的内侧(即棒材的心部部位)更为严重,热轧钢球及轴承钢管制套圈也有此类现象发生,经常给轴承零件生产厂家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采用正火工艺消除网状碳化物)和经济损失(一旦在半成品或成品零件上发现网状碳化物组织超标,则该批轴承零件将全部报废)。所以,为了满足轴承行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需要,从现在起轴承行业与冶金行业应共同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钢厂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热轧不退火轴承钢材料中的网状碳化物的级别符合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并制定出相应的检验方法及标准,以便供需双方检验时使用。轴承行业应对感应加热等新工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尽量保证足够高的加热温度和足够长的加热保温时间,并采取尽量快的冷却速度,以降低网状碳化物的级别。同时,轴承材料专业委员会还将组织技术力量对在球化退火组织下如何评定网状碳化物的级别,并找出其与现行标准中网状碳化物级别中的对应关系,尽量将网状碳化物的级别评定放在退火工序后进行,如果检验发现网状碳化物的级别超标,可以对零件通过正火工艺消除粗大的网状碳化物,而现行轴承钢材料和热处理标准的网状碳化物的评定级别图片是淬回火后进行评定,一旦发现有粗大的网状碳化物存在,因加工留量、变形等原因而无法采用正火工艺进行消除,严重时只能报废。

除了要严格控制钢中的网状碳化物、带状碳化物的级别外,严格控制轴承钢中碳化物的颗粒尺寸及分布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滚动体用钢更为如此。因为碳化物颗粒大小及分布的均匀性不仅影响轴承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均匀性,还将很大的影响钢球的承受压碎负荷的能力。另外,大颗粒碳化物不仅对轴承零件的加工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同非金属夹杂物一样,在大的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在大颗粒碳化物处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产生疲劳裂纹源,导致轴承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降低。

我国生产的轴承钢材料中的碳化物的颗粒尺寸的分散度大,分布也非常不均匀,不仅碳化物带状较为严重,而且有时出现有碳化物堆积现象。据我们对从日本进口材料的碳化物作的一些分析数据可以发现,碳化物尺寸的分散度比较集中,而且其分布比较均匀,并有标准图片进行控制。采用同样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用日本材料加工的轴承零件的硬度的均匀性基本在0.5HRC左右,而用我国生产的材料加工的轴承零件的硬度均匀性在1HRC左右,在有的零件上的硬度不均匀性超过1HRC,按JB/T1255热处理质量标准 进行评定则不合格。另外,用日本材料制造的钢球的压碎负荷比我国材料的钢球高出50%以上(在日本材料钢球的硬度高于我国的情况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生产的轴承钢材料在碳化物颗粒细化、尺寸及分布均匀等方面与国外存在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轴承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一个主要原因。希望我国轴承钢生产企业对这个问题有着充分地认识,并给予高度地重视,从冶炼工艺及高温扩散工艺方面进行深入、认真地研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使我国生产的轴承钢在碳化物尺寸及分布均匀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另外,希望我国根据日本等国家轴承钢材料标准中对碳化物颗粒大小及分布状态的质量控制情况,尽快在我国轴承钢材料标准中增加这一部分的内容。

3.深入开展连铸工艺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我国连铸轴承钢的质量 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的连铸轴承钢生产量快速增长,在1998年以前,全国连铸轴承钢的年生产量不到10万吨,而2002年的全国连铸轴承钢生产量已在50万吨左右,占我国轴承钢的总需求量的50%左右。

连铸轴承钢以其低的氧含量(一般连铸轴承钢中的氧含量比模铸轴承钢中的氧含量低3ppm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在《高碳铬轴承钢》(GB/T18254-2002)版中对连铸轴承钢中的氧含量规定为不大于12ppm,对模铸轴承钢中的氧含量规定为不大于15ppm的原因)、高的纯洁度及价格比模铸轴承钢低等特点将被更多的轴承生产厂家所选用。在日本连铸轴承钢所占的比例高达90%以上。

目前,我国生产的连铸轴承钢发展势头和前景很好。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生产的连铸轴承钢技术水平及实物冶金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中心碳偏析较为严重

由于连铸轴承钢在冷凝过程中的结晶特点,完全消除中心碳偏析现象的存在目前尚不可能,只能尽量减少碳偏析量的程度。连铸轴承钢材料中的严重的中心碳偏析使得该区域的带状碳化物也较为严重,对于锻造加工的轴承零件,因为在加工成型过程中要切掉料心和随后的车削加工余量较大,从而中心碳偏析的影响不大。但对于用连铸坯冷拔或轧制的管材,中心碳偏析容易在靠近管内表面的区域内存在碳化物带状组织,带状碳化物的严重程度与中心碳偏析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严重的中心碳偏析还容易导致管材在成型过程中产生裂纹。

连铸轴承钢材料中的中心碳偏析可以通过采用液—固面的电磁搅拌、大的压缩比等措施来加以改善,目前在我国连铸轴承钢的生产企业中只有个别厂家开展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技术改造,例如江阴兴澄钢厂,从而保证所生产的连铸轴承钢中碳偏析的程度较小,而有的生产企业没有电磁搅拌装置,坯到材的总面积压缩比较小,甚至只有5:1,不仅中心碳偏析情况严重,而且整体材料中的带状碳化物严重,极大地影响轴承零件的加工质量及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为了保证连铸轴承钢材料的质量,充分改善中心碳偏析程度,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材料专业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在连铸轴承钢生产过程中,必须对钢液进行充分地电磁搅拌,尤其是在冷凝结晶过程中液—固面的电磁搅拌。

--必须保证大的总面积压缩比,对于管坯和锻造用材的总面积压缩比不低于10:1(电磁搅拌)。对于冷拉滚子用材料的总面积压缩比不低于100:1(电磁搅拌)。2)疏松较为严重

在轴承钢相关材料标准中,疏松是指中心疏松和一般疏松,其产生是由于钢锭内的树枝状晶内和晶间偏析引起的化学成分不均匀而造成的,是轴承钢中允许存在的低倍缺陷。

一般情况下,连铸轴承钢中心疏松比模铸轴承钢严重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迄今也未发现中心疏松对轴承使用寿命有不利影响的结果,所以日本在对连铸轴承钢材料中心疏松的级别控制的也不是十分严格,这从我国进口的日本钢材检验结果有时中心疏松级别不合格(按GB/T18254—2002检验)可以得出此结论,因为在GB/T18254—2002标准中低倍组织评级图片是我国自行制定的,与日本的标准存在差别。2001年下半年洛阳轴承研究所、万向集团和江阴兴澄钢厂共同对暴露在轴承零件表面的中心疏松进行了轴承的寿命试验,结果满足轴承的寿命要求。另一方面,在GB/T18254—2002标准中规定“连铸轴承钢仅用于轴承套圈,不推荐为滚动体用材料”,由此根据国外连铸轴承钢钢材的实物质量、有关研究的试验结果报道和国内的试验结果,在GB/T18254—2002中在中心疏松检验方面,连铸轴承钢比模铸轴承钢的检验标准放宽0.5级。但对于轴承钢生产厂家或轴承钢使用厂家而言,应该对中心疏松的问题保持清醒地认识:钢铁企业应采取措施(增加电磁搅拌和总压缩比),尽量降低中心疏松的出现级别;轴承生产企业和钢管加工企业应加强低倍组织的检验,对中心疏松较为严重的材料作为内套圈材料使用。

对于一般疏松的评级标准,连铸轴承钢与模铸轴承钢是一样的,因为一般疏松面广且缺陷多,对轴承零件的加工精度、防锈性能及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

3)虽说在《高碳铬轴承钢》(GB/T18254—2002)中明确规定了“不推荐连铸轴承钢为滚动体用料”,制定该规定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是首次将连铸轴承钢材料纳入《高碳铬轴承钢》标准中,考虑到当时我国生产连铸轴承钢企业较多,在工艺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及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实物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也考虑到滚动体(尤其是钢球)的加工和使用特点,所以在标准中暂时进行了强行规定。

在日本轴承钢质量强国生产的滚动体用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连铸方法生产的,因为日本通过对连铸轴承钢的认真、科学地研究,全面掌握了减少中心碳偏析的有效方法,由于滚动体材料的尺寸较小,中心疏松在大的轧制比的情况下将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中心碳偏析对轴承滚子的加工质量及使用寿命影响甚微,但对钢球的加工质量及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所以,在目前情况下,连铸轴承钢用于滚子材料是基本可行的,但中心疏松必须满足模铸轴承钢的要求。

洛阳轴承研究所正在与江阴兴澄钢厂合作开展“连铸轴承钢材料用于钢球材料可行性研究”课题,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4.轴承和钢铁行业紧密合作,加速我国新材料开发和应用的步伐

随着用户对轴承质量、性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越来越苛刻的要求,通常使用的轴承钢材料已不能满足其要求,只有开发新的材料以满足要求。例如,日本通过改变GCr15钢中的部分合金元素的含量开发出的耐200度使用温度的KUJ7中温轴承钢用于汽车、冶金等中温条件下工作的轴承,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得以大幅度地提高,接触疲劳寿命提高20倍左右。

在“十五”期间,轴承行业希望与冶金行业及各个轴承钢生产企业进行紧密地合作,共同致力于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工作。5.加速GCr15SiMo、GCr18Mo、GCr4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

在《高碳铬轴承钢》国家新标准的制订过程中,根据我国在“八五”和“九五”新材料的研究成果,将GCr15SiMo、GCr18Mo、GCr4三种新材料纳入新的标准中,以推动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在新标准颁布后的一年多来,这三种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除与新材料的宣传介绍需要加大力度外,另一贯主要原因是用户在进行新材料认可时需要作少量轴承产品进行实验检验,但因为所需材料较少,钢厂很难提供。

材料专业委员会计划在近两年内,加大对这三种新材料的宣传力度,并与有关钢厂协商解决试验用料组织生产和销售之间的难题。

五、轴承行业在轴承钢材料采购及质量检验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轴承生产厂家对材料质量对轴承产品的加工质量、使用性能、寿命及可靠性的影响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厂家的领导者对材料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就目前全行业的情况而言,在材料采购与检验等方面存在有以下主要的问题。

1)各企业管理者对材料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正确处理钢材价格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虽说大部分轴承生产企业的管理者对材料的质量的重要性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能够处理好材料价格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但仍有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由于对材料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材料标准知之甚少,只考虑材料的价格问题,谁的价格便宜就买谁的材料,尤其是一些制造轴承钢无逢钢管和锻造轴承毛坯的企业,不仅缺乏懂得材料技术和标准的技术人员、必要的材料质量检验仪器,而且只关心其经济效益与材料的价格有着之间的关系。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根本不考虑出来的质量问题,采购价格低、质量差的钢材进行加工,甚至有时采购的材料既无生产厂家,又无出厂检验报告,而且有些被具有材料质量检验能力的中大型轴承生产企业判定为不合格的材料,钢厂不是将这些不合格材料回炉重炼,而是转手卖给没有检验能力的这些企业。这就是一些小型、质量差的小企业仍有市场的主要原因,这些低劣质量的轴承钢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一些钢管和锻造企业以产品的形式进入轴承生产企业,甚至进入到国家重点轴承生产企业。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每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如果以降低产品质量来保证效益的企业是不会健康发展的,反而会被淘汰。例如有的企业只考虑钢材的价格,而不考虑钢材的质量,在购买钢材是每吨是节省了100元左右。但由于钢材价格低劣,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量的废品,钢材的利用率较低,综合算起来每吨钢材的价格则高于优质的钢材价格。而且,如果在用户使用时出现由于材料的质量问题造成质量事故,不仅其信誉受到很大损害,还将赔偿用户的经济损失。在两年前,有个别轴承生产企业的管理者一时对我国生产的轴承钢表面裂纹问题失去信心,从国外进口了一些钢材,虽说每吨比国内多化了200元左右,但从总的效果来看,生产成本反而并没有增加,并且略有降低。2)有待提高材料采购人员对材料标准的理解

只有对标准内容的全面、正确的理解,才能在实际应用时维护自身的利益。在我国轴承行业普遍存在负责材料采购的人员只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只记得标准号,对标准的实质内容及注意事项知之甚少(大部分采购人员连新的轴承钢材料国家标准与现在仍在使用的YB9—68轴承钢材料标准之间的差别都不清楚),从而在签定供货合同时出现失误或没有充分利用标准规则维护自身应得利益。希望各个轴承生产企业的领导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加强对材料采购人员在标准方面的培训。

高碳铬轴承钢(GCr15)自1905年由德国用于滚动轴承制造后,仅15年间就被世界各国轴承工业界广泛采用,迄今为止一直是世界轴承工业中用量最大的主要轴承钢材。冶金质量在近3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精练技术、真空脱气技术的发展,使轴承钢的纯洁度大幅度提高,轴承的寿命也有了显著的增长。1.真空脱气钢

轴承钢的真空脱气技术开始应用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常见的炉外真空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方法:真空循环脱气法(RH法)、真空提升脱气法(DH法)、ASEA-SKF钢包精练法、真空电弧加热炉外真空处理法(VAD法)和SKF-MR法。2.电渣钢和双真空钢

可靠性要求极高的滚动轴承,例如航空发电机、高速列车等重要的滚动轴承,通常采用电渣钢或双真空钢。

(1)电渣钢(ESR)由电渣重熔法(ESR)生产的轴承钢简称电渣钢。它是由电炉轴承钢(或脱气轴承钢)先制备成钢棒作为电极,在特殊的渣洗池内重新起弧融化精练,并重新分区域结晶成锭,特点是进一步减少了夹杂物含量,消除了粗大夹杂物并大大改善夹杂物的分布。钢材致密度高,组织较均匀。

(2)双真空钢(VIM+VAR)用真空感应(VIM)炉将轴承钢的精料熔炼并铸成轴承钢棒作电极阴极,随后在真空自耗炉内使该电极重新起弧熔化,实现区域熔炼并重新结晶成锭,即所谓真空自耗电弧重熔(VAR)法。此方法生产的轴承钢俗称双真空钢。特点是纯洁度极高,偏析很小,组织致密均匀。必要是也可采用多次真空自耗冶炼生产超纯轴承钢。

第五篇:中国纺织企业现状分析

中国纺织企业现状分析

纺织074-15 黄成国际经济危机之中,作为轻工业老大的纺织,无论是国内纺织企业还是国外纺织企业都纷纷受到打击,中国纺织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但是我国的纺织业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击败的,那么下面我来分析下中国纺织业现在的状况

中国纺织的竞争力究竟如何?相信这是我们大家现在最关注的一个问题。首先,中国纺织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是无可取代的,由于原料价格低廉,劳动力富足,致使产品价格便宜,即使出口,价格也比当地低很多。其次,技术方面虽说好多都是从国外引进,但也是很有竞争实力的。但是随着“疯狂棉花”这一原料价格上涨的上演,纱线价格的飙升,直接导致服装成本上升,据调查依据这种涨势,服装出厂价涨幅至少在15%以上,并且还在上升。这就使得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大大下降,我国纺织品无论出口还是内用销售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的竞争力在逐年下降。

面对我国纺织业竞争力的下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在改革运行模式,改进生产技术,适当调整纺织品价格,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改善竞争力。

首先,开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中国纺织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能力的优化升级。加大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纺织机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着力做好开发、生产、销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起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系列整体的开发体系,又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设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其次,创新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21世纪的经济是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撑起来的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品牌经济,中国纺织服务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出口产业链,积极与国际采购商、国际知名厂商合作,积累技术与资金、吸取经验,并尽快创建自有品牌体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信息差异、技术差异,使品牌产品在最初级的研发阶段能够与国际品牌同步,使品牌产品能够形成自我的个性特点及时尚前瞻性。

第三,必须建立起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现代流通体系犹如一座桥梁和纽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设计网页,构建网站,全面做好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依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市场。

第四是高素质的人才,上诉内容都离不开人的管理与操作。所以高素质人才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如今,正时国际金融危机泛滥阶段,中国纺织品又遭到反倾销的困境,许多纺织企业关门大吉,而一些企业逐渐开始关注内销,积极投身国内市场之中。

纺企纷纷从外贸转内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外贸收到阻碍。众多周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日本等国外纺织市场开始萎缩甚至一蹶不振,很多出口国外的企业接不到订单,就等于失去了国外发展的市场。对外贸易受到阻碍,很多企业积极回应,开展内销。具调查显示国内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块大蛋糕就成为众企业争抢的甜品了。

2008年下半年,我国连续4次提高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从11%提高到16%;2009年4月,国务院又公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纺织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取得了明显效果,生产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行业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回升。

但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金融危机的减轻,今年上半年纺织企业对投资前景的信心逐渐恢复。加之受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改善,使得纺织行业的投资增速较年初大幅增加。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近日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6月,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47.79亿元,同比增长6.3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了7.89个百分点,但较今年1~5月投资增速继续加快0.65个百分点,也是今年3月以来持续第4个月回升。从时间段上看,今年我国纺织投资增速,1~2月为-9.78%,1~3月为-2.05%,1~4月为1.61%,1~5月为5.70%,1~6月为6.35%(该数据来自网络)。

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国纺织工业投资增速呈现逐月加快的势头,也充分反映了企业对市场前景信心的恢复。

随着企业信心的恢复,中国纺织企业正以良好的势头迎接下半年的挑战,但风险犹在。

从国际上看,欧、美、日经济与贸易依据低迷,从国内情况看,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加上部分外贸企业转向内销,市场压力还将加大。即使如此,原料的价格的上涨依旧是无可非议的,据专家分析,下半年的原料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降价,因此这些不定因素依据消极的影响纺织业。

纺织品内销的同时,又拉动了西部的经济发展,其中新疆是受益最明显的地区。新疆作为优质棉产地,再加上棉价格的上涨,新疆发展转好。与此同时,也正因国内市场受原料价格不断攀升,纺织用人慌等问题的严重,纺织行业的发展顺利仍需时日。

总体来说中国纺织业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是困境中求发展,从以上的分析中可看出中国的纺织行业受到倾销打击,竞争力下降的问题冲击仍然积极面对,找出良好应对方法,并在上半年中有明显的好转,所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一定会迎来光面的未来。

下载过滤粉尘用纺织材料的发展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过滤粉尘用纺织材料的发展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现状

    郑州纺织服装产业园现状(2011.5.30) 一边是高喊着优势明显、优惠多多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一边是服装企业仍然向着都市村庄迁徙,两个鲜明的表情让人们看到了郑州服装产业遭遇的尴尬......

    纺织行业现状的调查

    《纺织企业管理》--- 纺织行业调查中国纺织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纺织技术的出现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纺织行业所涉足的领域更加开放化,技术手段......

    纺织行业现状的调查

    《纺织企业管理》--- 纺织行业调查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纺织技术的出现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纺织行业所涉足的领域更加开放化,技术手......

    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2011)

    纺织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税郭镇党委、政府税郭镇位于枣庄市东部,总面积69.1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人口4.3万,是省级中心镇,全省经济改革试点镇。 近年来,税郭镇党委、政......

    2011年我国纺织行业的现状

    2011年我国纺织行业现状、趋势、风险 2011年03月15日 星期二 17:29 1、行业状况 在中国纺织服装业不仅是传统优势产业,并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全球纺织服装业的国际转移,中......

    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时间(精选五篇)

    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时间 1 车用锂离子电池材料 1. 1 理想的车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要求 电池材料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决定了它的性能,理想的车用锂离子电池材......

    高炉用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高炉用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摘要:介绍了我国高炉用耐火材料的历史进程,以及高炉大型化的建设状况,重点介绍了高炉各部位用耐火材料情况,我国大型高炉耐火材料应用发展情况,......

    泗阳县纺织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泗阳县纺织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纺织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了我县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现已形成了以棉纺织、绢丝制造为主,兼有毛纺、针织、服装行业等渐趋完备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