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材 三是提升各类开发园区建设水平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离不开更为宽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只有始终把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抓住决胜全面小康的内核。全市上下一定要把工作重点放到保增长、促发展上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全力主攻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为建设全面小康提供更强大动力。
一要以项目建设推动发展。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税源、就业和生产力。上半年,通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全市的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优质项目源少、项目体量小、推进速度慢,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要出重拳,强化项目引进。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要把产业链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突破口,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的前延后伸,组织各种专题推介活动,广辟项目源、客商源、信息源。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资本、产业正由分散转移向组团转移转变的新趋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城市、重点企业,敲门招商,务求突破。同时,要继续对138家央企进行分类跟踪,主动贴上去,加大攻关力度,力争有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中字头”、“国字号”的优质项目落户仪征。二是要使满力,加快项目推进。以市级领导挂钩服务重点项目、重点项目会办、重点项目定期报告、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等制度为保障,着重围绕合同履行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等问题,努力在全市营造联动抓项目、全力推项目的工作机制。当前,要加快推进双龙S100、振通公司二期铝杆及异型材、皮尔博格发动机缸盖、通程汽车悬架、舜天造船二期、通亚钢管等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提档加速,早日竣工投产。三是要动真格,严格项目考核。按照招商引资专项考核意见的要求,实行招商引资工作保证金制度,完成任务的,用真金白银进行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实行代理招商,代理招商没有成效的,一律就地“卧倒”;推行招商引资服务情况评议制度,对招商服务部门进行集中评议,但凡发现问题的,一律严肃处理,绝不手软。要进一步健全相关考核体系,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全市各园区、乡镇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挂钩,奖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要以平台打造支撑发展。园区是我们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平台。仪征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园区的迅速崛起,仪征今后的发展同样需要园区的强力支撑。要以“商务、政务、服务”协调配套为目标,大力度建设、高强度投入、全方位推进,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高地。一方面,要加快园区建设步伐。经济开发区要在全面优化园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全面加快船舶企业行政办公楼、沙河安置区、十二圩新区建设,完善商务金融、文教、居住、餐饮等服务功能,打造功能齐全的新型工业园区。汽车工业园要加快荣威大道沿线供电线路、天然气管线、上汽乘用车仪征分公司安全防护距离带等建设,启动联众热电厂东侧场地平整、5号路延伸等工程,进一步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枣林湾生态园要开工建设十五里墩立交互通改造,完成长青路和部分通村道路工程,实现园区道路的循环互通,全面拉开园区发展框架。同时,要全力服务和协助扬州化工园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另一方面,要创新园区建设机制。按照“适度超前、有序实施、债务可控”的原则,全面拓展园区开发思路,创新建设思路,在加强与银行、投融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洽谈合作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运作各种融资公司,争取早日进入资本市场,确保乡镇工业集中区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4亿元以上,三大园区完成7.1亿元融资。要按照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共建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各乡镇和园区之间合作共建,利益共享。
三要以产业升级优化发展。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实现全市产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要让仪征的主导产业更具支撑力。工业是全市经济的主体和大头。要坚持工业第一方略,以“结构调优、实力增强、质量提升”为目标,以“三重”和“双创”为抓手,充分放大仪征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为全市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要围绕上汽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沟通、协调、争取力度,推动上汽在仪扩大规模、扩张产能,确保C200等新车型尽快落户;积极融入上汽集团零部件产业规划布局,尽快形成完整的零部件配套体系。船舶制造产业要按照抓大、抓重、抓整合的要求,扶优育强金陵、国裕、舜天等一批万吨级以上龙头造船企业,全面加快船舶配套产业园建设。同时,要积极服务好化工园区发展,加快推进实友二期等项目,确保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推动仪化公司转型,促其加快6万吨工程塑料、10万吨1,4丁二醇等一批重大项目。要让仪征的新兴产业更具影响力。新兴产业是仪征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发展的着力点。要以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使他们迅速成为引领仪征发展转型、提升竞争力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循环经济产业要依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资源分会,加紧推进香港西盛再生资源、美亚达铜管、异型铜管、中江能源回收等一批项目。节能环保产业要以太阳能应用为突破口,主动参与扬州国家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化基地的分工,加紧推进二十一世纪新能源、中联科伟达、铜铟镓硒电池、索朗太阳能、非晶硅薄膜电池等一批项目,增强与扬州太阳能产业的配套能力;以史福特光电、飞利浦照明等为骨干,抢抓扬州被国家列入“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的机遇,加紧推进台湾玉晶光电、城市照明管理等一批项目,重点发展LED照明灯具、显示屏等产品,全力打造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照明产品基地。要让仪征的骨干企业更具竞争力。以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为重点,出台相关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帮助实友化工、振通铜业、舜天造船等一批骨干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挂牌上市、股权并购、强强联合等多种方式寻求合资合作,全面提升企业实力。当前,要积极抢抓国家推出创业板的机遇,进一步加快部分重点企业上市融资步伐。要按照“梯次推进、滚动晋级、分层管理”的原则,积极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企业60家以上,新增亿元企业12家以上。要进一步加大品牌申报、争创力度,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走“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发展之路,形成品牌经济的良好示范效应。
四要以自主创新转型发展。自主创新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由路径。要牢牢扣住提升自主创新这个关键,以产业为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一要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按照扬州“8631”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要求,促进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向企业集 中,鼓励企业独自建立或与科研机构联合共建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加快推动万事通通讯、杭万汽配等企业省级技术中心建设,力争年内新增企业研发中心1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品25个。二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发挥双环公司建立博士后研究站、天龙公司建立玄武岩复合材料(国家级)实验室的效应,加强与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的联系,全面加快润宽信息科技、迎江科技、家禽研究所等一批研发机构落户步伐。推动南京大学扬州化工园区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试基地等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确保年内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三要大力推进载体建设服务创新。借助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金字招牌效应,加快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建设步伐,提升创新孵化平台功能和层次,为留学归国人员来仪创业,以及科研项目、科技企业的落户发展提供优良载体,确保科技创业中心7万平方米的二期孵化工程早日建成。同时,要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加快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积极构建“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年内引进12名高层次人才。
三是提升各类开发园区建设水平,这是搞好项目建设的承接载体。园区是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平台,没有园区,项目就落不了地,产业发展就没有空间。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投入,搞好园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暖、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功能完善、设施一流、服务配套的工业开发园区集聚产业项目。要突出园区的产业特色,根据各地自身的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功能定位,打造特色鲜明、专业化分工、专业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的开发园区,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实力。要超前做好土地收储,拓展园区后续发展空间。通过老城区改造、矿山土地复垦、省市机动地指标调剂、放宽重度盐碱地、废弃地利用政策等办法,为园区吸纳更多的产业项目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使引来的项目随时可以落地,保证园区的后续发展。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增长的基础,是就业的根本,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今年是招商引资攻坚年,必然要求我们在项目建设上有所收获、有所建树。“十二五”项目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力度,扩大重点项目储备容量,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控制本级财政投资项目。一要强化项目工作的责任意识。不仅要保持实施项目的积极性,更要增强谋划项目的主动性。二要努力提升项目策划水平。结合“十二五”规划,研究国家相关政策谋项目,围绕特色资源开发谋项目,承接优势产业谋项目,着眼产业链条延伸谋项目。要力求谋划大项目、好项目。三要主动做好项目争取工作。鼓励各级各部门大胆跑省进京,加强联系沟通,挤笼子、争项目;鼓励利用各方人脉资源,加强与县外各类投资商友好交往,推来凤、引项目。四要加大项目推进落实力度。坚持“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名部门领导、一个工作专班”的领导服务机制,在谈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
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要全力打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攻坚战,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发挥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努力当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要推动三个层面高水平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滨海新区支撑和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龙头作用,提高中心城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推进各郊区县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活力。要推动三个层面合理分工协作,健全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按照规模化、专业化、协作化要求,引导各区域产业发展,加强产业对接,构筑完整的产业链、配套链、服务链。要推动三个层面优化高效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鼓励企业跨区域配置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大力实施产业提升战略,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要全力打好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攻坚战,着力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全面提升三次产业,完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国际知名品牌、大型企业集团和现代产业基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构建新的增长点和发展优势,逐步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力量。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和信息服务、创意产业、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餐饮、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抓好服务业聚集区、新型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建设,推动服务经济实现量和质的突破。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继续抓好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创新引进项目的思路招法,保证投产达产、开工建设、储备报批的项目源源不断,通过增量促调整、促转型、促升级。
一是优化工业服务环境。认真为工业发展搞好服务,在工业项目引进、建设、营运等各个阶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工业发展提供保障。实行县领导联系工业项目制度,着重协调解决工业持续发展、工业项目建设和骨干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切实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服务管理和扶持力度。着力加强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政务中心、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中心、非公有制企业侵权投诉中心“三中心”合署办公,搭建企业服务、人才培训、技术支持、法律服务、信用评价、信息资源“六大平台”,形成强大合力服务工业发展。
二是优化融资环境。成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履行国有资产的管理、营运职能,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统一管理,并合理进行市场营运。出台金融机构贷款激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工业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企业间的联保贷款机制,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有条件企业向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方式转变,通过吸收社会投资人和企业职工参股等多种形式筹措发展资金,千方百计解决工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积极引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结合工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强化职业技术培训,加快工业技术人才培养步伐。同时,选派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肯干事、能干事、工作积极性高的年轻干部到县内各骨干企业挂职锻炼,打造一支适应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四是强化工业发展基础。积极配合、支持铁路部门做好大型杂货场和大型危化物品转运站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发展壮大重化工上游石灰、焦炭等产业,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加快煤矿技改进程,提高煤炭生产能力,为重化工产业发展和轻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
一是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按照“抓前期、促开工,抓续建、促投产”的要求,确保完成年度项目建设和投资任务。
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提高凝聚产业的吸引力。要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开展“新型工业化奋进年”活动,全面实施“十亿产业工程”和“百亿产值工程”。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依托我县煤炭、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四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能源、煤化工、有色金属、氟化学等产业集群。要通过整合中小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引导推动有关企业联合重组,形成一批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要加快园区平台建设,着力提高顺利接纳产业的支撑力。要把园区作为第一平台,增强产业转移承接的载体支撑力,突出抓好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筹措、理顺园区管理工作体制、服务功能等重点。要把基础作为第一要素,增强产业转移的环境支撑力,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硬环境建设,加强以服务为重点的软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要保障要素需求,着力提高科学发展产业的发展力,要着力提高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市场拓展能力,着力提升产业协调配套能力。要加强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协调配套,不断延伸产业链。要加强服务协调配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必须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不断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储备报批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培育发展关系国家命脉、关系天津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支柱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取得重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既有力地支撑了当前增长,也极大地增强了抵御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是我们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制胜一招。
第二篇: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德水平
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德水平
育人者育心,育心者必自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建设,厉行师德规范,强化动力机制,优化制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只有让每个教师展示生命创造的价值,才能使学校每个孩子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中,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近年来,学校注重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能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投身教学教改,尊重关爱学生,遵纪守法,廉洁从教,举止文明,严谨治学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在,将我校的思考和实践做一小结。
一、加强文化引领,建立事业态度
我们深知,没有文化的学校就没有内涵。如果教师能把教书这个职业上升到是一种事业的话,这个学校就会有生机。因此,对学校的文化引领始终是我们常抓的重要工作,促进教师把职业变成事业。
、深入开展师德专项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政策法规。每学年初温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学习方法上我们采取了自学、专题讲座、网上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力求使学习收到最好的效果。同时结合本校实际,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我反省,做学生的表率。
、加强班子建设。坚持每周五的行政例会制度,各行政领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精细化管理意识,增强主动性,提高执行力,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研第一线,认真履行职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建立了一支团结务实、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为学校的师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我校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师德规范,确保师德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职工树立了教师职业的光荣感,增强了教师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党员模范贯彻执行《规范》,起好带头和示范作用行政领导班子着重抓好建章立制、考核奖惩、强化管理,制定了优秀班集体创建要求、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等,并督促执行,落实到位。工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庆三八活动、庆教师节活动等,寓师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共青团把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作为经常性的重点工作,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
和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师德演讲活动、庆元旦、迎新年活动等。
二、营造教育氛围,强化群体素质
良好的氛围能够影响人、激励人,我校一贯重视良好氛围的营造,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环境氛围。我们在学校宣传橱窗刊学校特色,教师风采在办公室布置师德专栏,让教师对规范的内容深入理解,对师德的要求耳濡目染。在教室内外、走廊布置名人名言,努力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师德教育氛围。
、文明氛围。大力倡导师生相见互相问好,促进了尊师爱生的良好展现。在校园内讲普通话,也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工作,并影响到社会,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更重要的是,校园内推广普通话,几乎杜绝了本地方言的脏话、粗话,净化了校园语言环境。
、团结氛围。在教师之间,我们一贯倡导多说人家的优点,背后不揭短的交际原则。反对贬损人家抬高自己的不良竞争。在评职、评优、评先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以师德表现工作实绩为依据,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学校一直要求教师一定要有同情心,宽容心,帮助心,师生有困难,大家齐帮助。教师生病住院,或者工作遇到困难,学校领导竭力帮助教师解决,并安排行政人员作好善后工作。
、民主氛围。根据上级的要求,学校一直坚持做到校务公开。一是公开收费项目。每学期开学收费时,公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种形式,让每一位教师了解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让教工知情知底心情舒畅地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工作。
、尊重氛围。校长尊重行政人员的意见,给其自主权,有不同意见都可以表达。教师在有些问题上有不同意见,产生争论,学校都能坦然处之,注重引导,达成共识。
、生活氛围。教师的生活是封闭的、单纯的。我校非常重视运用各种形式丰富教工生活,活跃工作气氛,强健教师体魄。如进行拔河、跑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这些活动是和谐的粘合剂和润滑剂,又使教工具有良好的情绪,强健的体魄。
三、注重师德实践,体现群体素质
教师的师德水平,最终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校努力把教师的敬业精神、博爱之心引导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把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平时的师德实践之中。
、每学期开学初前,全校教师提前到校,整理教室,布置
欢迎同学们安全返校的电子屏、黑板报,以整洁明净的校园迎接学生,以温馨、洁净的教室拥抱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状况更趋复杂化,为此,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及时帮他们解除心理障碍。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为广大学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成了他们快乐成长的热土。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师德的一块试金石。勤家访,多沟通。我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对学生家访,一学年至少普访一次,每学期开举行家长会。家访或家长会时,不告状,多表扬,缩短教师与家长的认识距离。
、不歧视,多关爱。在班级的各种活动中,为特困生、问题生创造更多的参予活动的机会。我们认为,保证每一位儿童能正常入学,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最起码的人文关怀的本质体现。
、相信每一个学生: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美好的情感。尊重每一个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特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污辱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就是弯下腰来甚至蹲下身来,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乃至批评。全校广大教师以金子般的爱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宽容和理解。以我们的真诚、我们的爱,帮助学生找回自尊、找回自信、找回健康的心态、找回学习的动力。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座位每周轮换一次,课堂发言学生机会均等,班队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班队干部竞选轮岗,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舞台。
四、抓好典型活动,促进师德提升
我们在深入分析了解教师师德表现和思想情况后,除了开展好上级规定的师德建设活动以外,结合学校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本校师德教育活动,让教师不断提炼良好的品性,提高自己的德行。
、组织师德学习活动。我们组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学习,依托爱国、勤学、文明、守纪的校风、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教风,使广大教师教有准绳,并把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的发生作为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
、组织好三八节专题活动。年,学校教职工聆听了江阴市委党校杨赟教授的时代女性:流动的风景线的精彩讲座。杨教授用生动鲜活的例子,风趣幽默的语言,从心理、家庭、社会、生活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时代对女性素质的要求。女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慢慢的蜕变成为一位魅力女性。只有丰富的文
化内涵所赋予女人的气质和修养才是无与伦比的恒久魅力,它可以使女人美丽一生。精彩的讲解赢得了在座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年,学校举行新时期的女教师庆三八演讲比赛。她们有的立志做一个诗意而快乐的老师有的高唱爱的赞歌倡导一切从爱开始有的用笑颜如花书写一名女教师的教育姿态有的挖掘身边的魅力女教师形象,表达对教育的执著和工作的热、抓好廉洁从教活动。年,学校举行教职员工的廉政承诺活动,我们要求教职员工做到十个不,即不接受学生家长的吃请,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搞有偿家教活动,不乱收费,不向学生推销教学辅助资料,不呵斥来访的学生家长,不在课堂上接听或拨打手机,不在酒后进课堂,不向学生家长和他人索要礼品、礼金或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不在上班时间串岗、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玩游戏,并要求教师写好承诺书,定期进行总结反思。
、举行感动山小教师颁奖活动。年教师节,学校举行感动山小模范教师颁奖典礼。首先,由一年级新生手捧康乃馨献给学校每一位老师。然后,由校长室和部门人员为位老师宣读颁奖词、授奖。获奖老师即席发表感言,他们的话语发自肺腑、真情流露,令师生感动。最后,颁奖活动在同学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声中结束。
、组织校外辅导站活动。年,响应市政府、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关于教师义工进社区的号召,我校制定了方案和实施计划,主动与城东街道关工委、山观社区居委村委取得联系,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积极组织本校教师义务参与社区校外辅导站活动。去年暑假社区夏令营共安排了三大板块的活动,一是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和交通法规教育,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小公民意识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行书画、文艺表演培训,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特长,拓展文化视野三是开展看家乡巨变,品幸福江阴实践活动,游历敔山湾新城景貌,感受家乡的美好,体验生活的幸福。丰富的活动使得本次夏令营成为了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课堂,成为了他们生命成长的舞台。
、举行庆元旦、迎新年表彰活动。从年开始,连续两年学校组织庆元旦、迎新年表彰活动,目的在于丰富全校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展示教职工的精神风貌,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重点表彰我校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新风貌、新成果。活动以快乐为主线,放飞了心情,增进了感情,鼓舞了士气,营造了团结和谐的精神氛围。
师德是每一个教师立身之本、为师之魂,教师作为一种与时
俱进的职业、一种向上向善的职业,尤其需要铸就高尚的师德。在今后的师德教育中,我们将继续夯实我校师德建设的基石,把我校的师德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
爱。选手们的演讲,发自肺腑、真情流露、引人入胜。
第三篇:组织部2022年开发园区整合提升工作思路
组织部2022年开发园区整合提升工作思路
2022年,组织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开发园区整合提升工作主线,力争工作标准不降、队伍不散、思想不松、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绩效不减。具体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学习教育
1.加强思想引领。深入开展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十九届X中全会和二十大精神,精心组织谋划学习教育活动。始终把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摆在首要位置,做到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2.夯实基层基础。发挥基层支部在推动改革发展中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围绕支部建设标准化,继续做好星级评定工作,分领域开展支部“重点抓强”行动,机关基层党组织“重点抓强服务”,直属企业基层党组织“重点抓强领导”,两新基层党组织“重点抓强基础”,全面提升支部党内组织生活质量。注重党建阵地建设,以两新组织为培树重点,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示范带动各企业支部整体提升。
3.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三支队伍”。深化“头雁”党建培训,配强支部“带头人”。探索党务工作专人专职工作机制。抓实党员队伍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探索以“党员锋领指数”为助手的质量评估行动,落实开展违法违纪党员集中排查,完善不合格党员集中处置工作机制,保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
4.提升服务效能。以“三为”专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破解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提炼“甬保初心”党建品牌,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注重党建带群建、党建引领工青妇,积极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群团推优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更好为企业职工、青年、妇女服务。
二、以整合提升为主线,做稳干部人事工作
1.做细做实前期准备工作。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等上级部门做好人员编制、身份薪酬等干部人事相关的数据整理统计汇总等工作。不推、不拖、不错、不漏、不留历史遗留问题。
2.做精做专基础工作。以干部人事档案集中保管移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个人基本信息。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干部任免文件等基础性业务档案资料的梳理和完善,提高基础性工作的精细度和完整性。
3.做好做实稳定工作。根据整合提升总体方案,配合抓好机构设置、职能划转、转隶组建等关键环节,确保职能平稳交接。做好园区整合提升后续工作,重点突出干部队伍稳定工作。一是做好动员教育,大道理讲通,小道理讲透。二是开展向组织说说心里话,持续关注、及时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确保整合提升期间和整合后干部队伍平稳过渡、工作平稳推进。
三、以引育用留为理念,推动人才工作发展
1.统筹合力引人才。一是抓好项目引才。加大引才精准度。围绕区域产业特色发展,引进培育一批急需紧缺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重大引才平台建设,对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引才政策。二是做精做强平台引才。加强与百度云智xx大数据产业基地、云制造示范基地和金融科技(区块链)产业园联动,围绕数字
贸易人才学院定位和功能,发挥好学院引才平台作用。三是实施好招聘引才。组织实施好“我选甬保保我甬现”等活动,力争到年底实现合作院校xx所、合作企业xx家、引进学生及各类人才xxx人、搭建数据库xxxx人次。
2.拓宽渠道育人才。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鼓励推荐各类人才参加各类高研班、学历提升、素质提升班,挖掘储备一批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省、市各类人才计划。二是拓展技能提升维度。完善技能人才政策措施配套操作细则,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加大资助奖励力度,加强企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性引导。三是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全面推广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深入探索“互联网+”等新型融合式培训,力争完成各项考核目标。
3.提振产业园能级激活力。一是强化产业园功能定位。加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规划,服务和推动全省数字外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与数字外贸产业协同发展。二是加强产业园规范管理。落实制度,加强监管,实现有序运行,不断引入大平台,大机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三是持续提升产业园的效能。力争实现产值xxx亿--xxx亿,税收xx-xx亿。
四、以和谐发展为导向,深化劳动关系构建
1.巩固创建成果。深化“无欠薪xx保税区”活动,完成“无欠薪xx保税区”各项考核复检任务。
2.强化“化矛盾”举措。完善劳动仲裁无接触式网络仲裁服务,改造仲裁庭设施,提升执法效能。加大规范用工巡查力度,重点关注因企业关停并转引发的各类群体性劳资纠纷。
3.提升“讲法制”水平。探索建立人力资源产业的监管的新制度、新体系,运用法制化手段督促人力资源产业的迭代升级。有效落实行政执法的“三项”制度,加大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培训,正确把握新颁布的法律法规。
五、以提质做强为重点,夯实社会保险体系
1.做好政策过渡。根据省、市国统工作的安排,做好企业职工全国统筹和城乡养老保险省级基金统筹各项衔接工作。根据省厅城乡省级基金统筹工作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提升“风控”水平。持续推进各类审计、抽查的整改落实,全面梳理岗位权限,杜绝出现岗位兼任、业务通办等情况。
3.提升服务能力。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确保人社、医保事项收件占比通过考核。科学确定适合区域实际的社银合作事项清单,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好办易办”。结合人社业务技能比武活动,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规范业务经办流程。
六、以筑牢廉洁为底线,推进清廉园区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清廉园区建设,积极开展各项日常教育培训,做好监督检查。
二是配合纪检组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在区域整合过程中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不发生违法违纪事件。第四篇:园区调研素材
今后发展
围绕一个中心
管委会始终抓住实现园区跨越式、超常规发展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建设省级一流工业园区,为争创国家级工业园区奠定发展基础这个中心,狠抓园区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土地收储、企业服务、融资等工作,为实现园区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突出一个特色
特色是园区赖以生存的根本,管委会紧紧抓住园区发展“九大优势”,突出“园中园”建设特色,围绕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招商。吸引国内外具有资金、有先进技术、有管理优势,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开发项目入园发展。努力形成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托园区“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园”、“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兰茂药物园”等“园中园”的开发建设,按照分类入园、分产业进园的要求,分门别类优先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品质。
与此同时,嵩明杨林工业园区的九大优势即: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优越的经济发展优势、充裕的人力人才优势、优质的基础教育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优惠的投资政策优势、高效的团队服务优势已成了园区的亮点。抓实两大基础
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园区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关健要素,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2009年,园区将投资 9082万元完成南环路、投资1083万元完成东环路、投资5598万元完成景观大道改扩建一期工程、投资950万元完成北干道一期毛路工程建设。并协调省、市、县电力部门,推进麦地塘110KV变电站主控室建设及影响、制约园区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杨林Ⅰ、Ⅱ回线、嵩杨牵线、嵩杨线的迁改。并全面完成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同时,年内将启动园区中心商务区东西向中心路、东环路二期及其它项目建设,为实现园区土地分割,便于开发利用奠定发展基础。
抓实土地收储工作。土地收储,是实现园区发展的根本,是项目设施建设的先导。只有确保土地供给,园区发展才能实现突破。2009年,园区应实现土地收储2570亩,基础设施建设“五通一平”面积1000亩的目标任务,熟地面积应超过建成区面积的30%以上。截止6月,园区预收储土地3597亩,占市下达任务2570亩的139.96%,其中,上报土地部门批准的254.79亩。“五通一平”完成1298.19亩,占考核目标1000亩的129.81%。园区熟地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的22.99%。为提高园区土地开发效益,稳步推进园区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强四大支柱
没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柱,园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结合杨林工业园区实际,园区管委会依托园区“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园”、“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兰茂药物园”等“园中园”的开发建设。
按照分类入园、分产业进园的要求,分门别类优先发展优势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突出新型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包装印刷和生物制药产业。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园招商、以商建园等招商模式,充分发挥推介招商、媒体招商、会议招商等形式的招商引资作用,吸引国内外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小、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落户园区、努力引进一批如沈机集团昆明机床有限公司12万吨/年铸件及重型机械加工、装备一体化和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做大做强园区支柱产业,为实现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工业园区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应以县域或有条件的建制镇为依托,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为需要,以培育新增财源支柱,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工业化水平为目标。尊重经济规律,借鉴成功经验,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体现区域比较优势,采用以市场运作为主的新办法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和促进各种要素向工业园区与城镇聚集,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树立规划先行的新理念。工业园区是工业布局调整的载体。园区规划必须服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环保等规划。立足于先规划,后建设。注重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有机结合,做到长规划、短安排。作为城镇发展的新区,工业园区用地要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园区规模要适度,与城镇规划相协调;园区的选址要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功能分区要求。县域原则只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需要可以一区多园。要切实避免遍地开花、浪费资源和无序竞争。要实行规划设计招标、规划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切实保护天然水面、自然山体,注重城市绿化和美化。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控制要求。控制在园区内建设分散的住宅、办公楼、公共基础设施等非生产性建筑,防止土地和投资浪费。强化园区规划用地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对进园区企业要严格把好项目审查关,禁止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危及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黄、赌、毒”项目进入园区。
采用市场运作为主的企业化开发建设新办法。要改变政府主导模式,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结合的运行机制,既可筑巢引凤,亦可引凤筑巢,引进外来投资者对园区进行总开发,组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进园兴办实体。在园区开发中,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最好是将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
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要明确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可接纳的工业门类,规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指标、绿化指标和污染控制要求,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环保措施,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资源,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效益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构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人居环境,对入园企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和上交税收等,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已征用而尚未开发的土地,要督促抓紧开发建设;对没有能力开发或不准备开发的土地要将其收回,以盘活土地资源;对征用后不开发,用作抵押的要妥善处理,防止土地“征而不用、多征少用、征作他用”等问题的出现。
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要切实打造园区的软硬环境,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园区管理模式。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适宜于企业创业发展,能把企业引进来、留得住的园区。要坚持体制创新,实现园区项目法人制。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对政府管理园区相关的事务性工作,要通过扶持和发展教育投资、创业投资、物业流通、旅游投资、置地建屋等多种经济组织去承担。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园区现代化,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的要求。要进一步搞好相关配套服务,加强管理指导和协调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做好单个企业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要根据园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分布情况,举办一些专业论坛、专业会展等,促进产业集合型园区向产业结合服务型园区转变,逐步构筑为园区企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工业园区聚集整合和产业化建设。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为纽带,形成一个符合工业发展实际、体现集聚效应和协调一致、布局合理的工业格局,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相结合,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和环境,承接支柱产业和相关企业,以及有潜力产业进入园区发展。产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园区产业化规划和建设要抓好产业定位。产业发展决定全局的发展,产业定位决定园区的主题。园区建设要有意识地根据产业关联度培植企业群,乃至发展园区产业集群,形成主导产业区。其特点是:有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主导产品;围绕主导产品发展一系列生产和服务;企业之
间关系紧密,既有竞争又有协作。从上述特点出发,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坚持抓好产业规划的实施。要以特色产业为主,形成产业的群体规模优势,加强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使量大面广、规模普遍较小的同类型企业聚集,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要求,更好地发挥产业群体的规模效益。
增强吸引力
进一步完善圩镇的道路、水沟、学校、医院、旅业、餐饮、娱乐等功能建设,搞好美化、亮化工作,与园区实现无缝对接。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推进园区中心大道两旁商住区、商业服务小区、市职校园区分校和园区垃圾填埋场等重点项目、重要平台建设,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增强招大商、引大资的吸引力。
物流产业升级,道路交通完善,设施配套健全,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一是完善园区堤路工程。清水川集中区堤路要建成投用;皇甫川集中区建成河堤和路基工程,启动建设综合服务楼;庙沟门集中区入园配套道路要建成通车。二是加大实施供水工程。郭家湾集中区建成南段堤路工程和北段路基,蓄水库要完成70%的工程量。要进一步加快水源井和供水管网建设,开工建设清水川、皇甫川集中区和段寨电厂供水工程,确保园区项目用水需求。三是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结构。年内在建的3个110千伏变电站要全部建成投用,协调供电部门新上1个330千伏变电站和4个110千伏变电站。
一是完成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修编和用地布局调整,二是科学规划
四是充分利自身资源
五是要认真探索建立园区管理机制,推进相关产业和项目加速聚集,促进园区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科学设定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健全园区服务体系,发展园区生活服务、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建设投资环境。
第五篇:大力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大力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目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政府管理领域,许多国家都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电子政务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推动了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我国现在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第一,发展电子政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理论、制度、科技等全方位创新,其中政府管理创新起着保障、推动、示范的作用。而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形式,通过推行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地扩大政府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提高社会信息传播效率,进而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效率,改善社会管理运行模式,推动社会管理流程再造,形成对社会创新的示范效应。因此,发展电子政务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第二,发展电子政务是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些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后推进信息化的,而我国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同时推进的双重任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任务更为艰巨。电子政务既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又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信息网络技
1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审时度势,大力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在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发展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正处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为社会、为企业、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优质、方便的服务。服务型政府建设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电子政务建设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和便利条件。在当前电子政务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应当围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构建服务型政府这条主线,大力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
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是:网络基础设施形成规模,基本能够满足电子政务应用的需要;重点业务系统建设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综合效益逐步显现;政府网站体系初步形成,网上服务质量稳步提高;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政府网站已经成为联系公众、企业、社会的桥梁和窗口,提高了政府服务水平;各级公务员信息技能明显提高,利用电子网络提升了行政能力。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软件、硬件基础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重要核心业务系统为突破口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经从部门办公自动化、普及政府网站和重点业务电子化,开始步入深化
应用、突出效能、全面支撑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阶段,正在由技术导向向业务需求导向转变,由被动跟随式发展向自主发展转变,由纵向建设为主向纵横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电子政务对各级各类政务业务的支撑广度和深度较为有限,综合服务能力尚待提高;电子政务管理机制的不适应问题越来越突出,协同发展能力受到制约;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不高,集约发展能力需要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所必需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受制于少数跨国公司,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愈加突出。这些情况说明,电子政务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必须大力推进和提高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为电子政务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几个重大问题。一是进一步明确发展电子政务的目的。发展电子政务是手段,抓好电子政务的应用才是目的。要树立科学的电子政务发展观,把发展电子政务真正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用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价,提高利用效率和应用效果。二是进一步明确电子政务发展的道路。电子政务建设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各地各部门特点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道路。要做到低成本高效
率,关键是建设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一体化电子政务、“跨部门、无缝隙”的协同电子政务、突出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以人为本的政府门户网站。三是进一步明确制定电子政务发展规划。要认真总结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深入研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制定新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规划,重点研究解决电子政务发展的目标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等关键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进一步明确发展电子政务的原则。坚持使用重于建设,着力提高电子和政务的融合发展能力;坚持制度重于技术,着力推进制度和技术的相互促进;坚持国内技术重于国外技术,着力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坚持内部的创新动力重于外部的技术条件,着力激发从领导人员到普通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使用和创新的热情,消弭“数字鸿沟”。五是进一步明确发展电子政务的重点。深化以服务为导向的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大幅提高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根据轻重缓急和工作基础,重点推动就业、医疗、教育、人才服务、社会保障、交通、纳税、工商登记等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电子政务服务。中央和省级电子政务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应当突出提升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能力,地市县级基层重点加强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行“平台上移、服务下移”,更加重视推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做到电子政务服务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