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济困为民解忧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夯实基础3.4

时间:2019-05-13 04:2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扶贫济困为民解忧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夯实基础3.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扶贫济困为民解忧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夯实基础3.4》。

第一篇:(扶贫济困为民解忧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夯实基础3.4

区委调研第三分组调研材料之四

扶贫济困 为民解忧 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夯实基础 区民政局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努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民政局作为社会保障部门,如何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使贫者有所济,灾者有所救、残者有所助、孤者有所托、老者有所养,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夯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弱势群体的现状

我区弱势群体以低保对象为主,2004年1至5月份全区累计发放低保金218.3万元。目前,5月份低保人数为4562人,1935户,当月发放低保金44.1万元,人均92元,其中省、市属下岗职工1573人,发放低保金11.3万元;区属下岗职工447人,发放低保金3.9万元;纯居民2542人,发放低保金28.9万元。低保面达1.38%,居五城区之首,已成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弱势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1、近年来,工业的衰弱、各公办大型企业不景气,造成下岗工人之多,可提供再就业的机会较少,使之他们也成为了弱势群体。

2、原居住民择业观念陈旧。目前,我区低保户中原住民约占56%以上,发放金额约占总数的65.5%以上。这些原住民多聚居在我区沿

江一带棚屋区,祖祖辈辈在解放前多为城市贫民、无业游民,经济文化等综合底子薄;建国后执行多年的计划经济又使他们固化平均主义大锅饭观念,多数下岗失业者抱着“等、靠、要”态度,宁愿吃低保也不愿积极再就业。

3、社会老龄化趋势。无劳动能力的老人逐年增多,其法定的扶养人和赡养人因下岗、失业、疾病等家庭困难无法履行法定义务,许多老人因贫病交加成为低保户。

4、低保工作力量薄弱。我区申请低保金对象多、人户分离现象多、工作量大,而工作人员少,对低保对象动态跟踪管理难以到位,影响了低保对象的核减或核销。

三、对策及举措

1、要进一步强化城市低保工作。将城市低保工作作为社会救助体系重点来抓。首先,要抓好低保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议成立“低保”科,核定事业编制若干名。加强低保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基层低保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确保低保工作的质量。其次,要坚持低保工作在应保尽保基础上加大低保动态管理跟踪力度。对低保对象家庭定期走访,检查复评,及时办理低保对象收入发生变化后的停发、减发或增发手续。同时,及时将因各种原因导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做到低保对象能进能出,确保“一个不漏,一个不冒”。第三,要进一步完善低保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实际收入计算家庭收入,规范低保入户调查、审批工作,建立和完善低保对象档案管理。第四,要抓好城区特困居民 2

医疗救助工作,全面落实我市《城区特困居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审核把关,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城区低保对象重病住院的医疗救助工作。

2、要扎实做好灾民救助工作。一要及时掌握全区受灾情况,主动核查灾情,做好灾情的汇总上报工作,合理分配、调拨救灾款物,做好灾民救济工作和转移安臵工作,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二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州市自然灾害灾民救助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三要认真落实贯彻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分配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福建省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暂行规定》精神,加强救灾资金申请、拨付及使用的管理,抓好救济款分配“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使救灾款物发放、使用更公平、更透明、更规范。四要建立救灾专户,规范救灾款物的使用和管理。

3、要继续完善社会捐赠制度。为了向更多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应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立足基层,面向社会,联系群众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救助困难群体,大力弘扬团结互助,奉献爱心的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发展我区慈善机构和公益性民间组织,进一步完善集中性和经常性相结合的社会捐赠制度。捐赠活动要充分发挥社区作用,使我区捐赠工作步入网络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要加强对经常性捐赠款物管理,保护捐赠者的热情和意愿,及时公开捐赠款物的接收和去向情况。

4、要努力改善养老院设施。对养老院进一步改造、扩建,在抓 3

好软件建设同时,继续抓好福利院、老人公寓硬件设施建设,为老人提供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对五保户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方式,妥善安排全区22位五保人员生活,提高五保户供养水平。

5、要积极引导各界参与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救助是政府责任也是社会义务。要坚持在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救助体系建设,继续发挥社区组织、民间慈善机构、人民团体作用,对各界、各部门资源(如职工帮困基金、助残基金、助学基金等)进行组合配臵,互相促进;发挥各方面社会力量,在医疗、教育、住房、司法救助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服务,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完善救助体系建设中来。

第二篇: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中共靖边县委 靖边县人民政府

2011年,我县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工作措施,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现代特色农业,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农业农村工作各项任务。全年共投入10亿元扶持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全面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实现总产值25.2亿元,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7.9%。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9元,位居全市第三,比2010年净增加2090元,增长27.5%,分别高出全市、全省、全国水平3169元、4661元、2712元。据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乡镇达10个,占全部乡镇的45.5%;全县214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万元的达到90个,占全乡行政村总数42%,其中突破2万元的乡镇5个。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实际,高点起步,制定科学合理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为了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我们抽调全县涉农以及有关部门骨干,由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县级领导带队,组成靖边县农业农村工作调研组,深入全县22个乡镇开展了多次农业发展大调研,经过仔细研究,认真讨论,反复酝酿,制定了靖边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规划立足全县自然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了生产区域,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产业发展兼顾规模与效益,按照“大规模、小群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马铃薯产业围绕“鲜薯商品化、种薯脱毒化、品种专用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努力开发高淀粉、专用薯品种,实现以商品薯生产为主,专用薯、种薯生产为辅的协调发展格局。蔬菜产业按照“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提高效益”的思路,坚持高标准大田和拱棚、温棚建设并举,推进东坑镇、红墩界镇“万亩万元”设施农业示范田建设,带动宁条梁、张家畔等有条件的乡镇大面积推广。小杂粮产业由传统种植向“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实践证明,一个好的规划,对工作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投入,把握关键,夯实特色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为此,我们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来抓,不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继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加强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电网和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积极争取中、省、市专项资金,并与我县项目建设捆绑、配套使用,加强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三是充分调动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避免了政府大包大揽、单打一的弊端,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2011年,解决了农村2.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和80个自然村农网改造问题;全县通村油路达到75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13万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打机井383眼,发展节水灌溉8.31万亩;完成了6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任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切实加强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强力推进马铃薯良种基地建设,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走种薯、专用薯、食用鲜薯“三薯”协调发展的路子,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夏马铃薯达到10万亩,建成原原种繁育基地50亩,原种繁育基地5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8000亩。稳步推进蔬菜产业,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在北部和中部滩涧地区进行规模种植。在种植结构上,由传统蔬菜生产向“精细蔬菜”生产发展,积极发展“反季节蔬菜”;在种植方式上,坚持了以大田生产为主,拱棚、温棚生产为辅,走大田、拱棚、温棚蔬菜生产相结合的路子,真正形成了“季季有产品,月月有收入”的生产格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达到5万多亩,蔬菜温室大棚达到8350个,大、小拱棚达到16114个。大力发展羊子、生猪养殖,羊子饲养量达到175万只,生猪达到48万头。小杂粮产业以榆荞-4号荞麦、伊选红糜、伊选黄糜、晋谷

29、秦谷5号、英国红芸豆等小杂粮优良品种为主,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15万亩,产品很受欢迎,效益也很可观。实践证明,“基础强则农业丰,农业丰则农民富”。只有把基础打好了,特色农业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是一句空话。

三、依靠科技,推广科技,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支撑 我县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从长远看,仅靠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只能是短期的,不能长期站稳市场,只有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科技,才能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加大了羊子、生猪、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投入,全年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0多项,推广各类新品种40多种,推广应用新技术16项,全力提升了特色产业的品质和效益。一是实施了良种工程。发展特色农业,良种要先行。2011年,全县推广脱毒紫花白马铃薯新品种40万亩,总产值3亿多元。推广种植的紫花白马铃薯亩产可达5000斤,而南部山区种植的虎头、山杂等老品种平均亩产仅为600斤。选育推广的紫皮高桩洋葱,1995年第二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后稷金像奖”。推广的保加利亚、万丰系列、海丰系列等辣椒新品种具有色泽好、品质好、风味独特的特点。推广的龙洲葱、杨虎台蒜具有口味浓、品质优、保健性强的特点。王则镇闫米洼村引进榆荞-4号荞麦优良品种种植,亩产达400多斤,而老品种亩产仅为100多斤。二是实施了新技术推广工程。我们把特色产业的规范化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作为科技兴农的关键来抓,大面积推广机械化作业、立体化种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以及垄作栽培等新技术,着力提高了特色产业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全县推广旱地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种植3.4万亩,平均亩产达到833.2公斤,在农技部门指导下建立的靖边夏马铃薯生产基地,亩收入1700多元,加上回茬秋菜1000多元,亩收入可达2800元。东坑镇伊当湾村仅夏马铃薯一项户均收入逾万元的就有300多户,该村村民殷海彦种植夏马铃薯100多亩,年收入在20万以上。积极推广10大类40多种新型农机具5511台,农业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是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以杨桥畔、红墩界、高海则高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创建特色产业无公害生产基地。认真执行质量生产认证标准,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建设,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靖边县高海则、涌泉居专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种植的马铃薯,平均亩产9000多斤,最高的突破10000斤,年纯收入达300多万元。全县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5万亩,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5万亩,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基地3万亩。马铃薯远销广州、长沙、武汉、太原、上海、济南、青岛等大城市,更是西安市场的抢手货;辣椒、洋葱等被山东视为珍品;小米、杂豆极享盛誉,特别是龙洲小米以色泽金黄、颗粒均匀、营养丰富以及能解渴消暑而享誉陕北,荞麦由于品质优、无污染而成为出口创汇产品。席麻湾马铃薯己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并注册了“统万牌”商标。成功打造了鸿丰牌蔬菜、万丰牌辣椒、华兴牌羊肉等十大名优农产品品牌,新田源集团的荞麦淀粉己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科技,应用科技,推广科技,才能真正实现与市场对接,农民才能增收过上好日子,否则靠勤劳、务实只能解决温饱。

四、做强龙头,狠抓营销,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农业产业化,根本出路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我们用抓工业的方法来抓农业,用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农业,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产业。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把分散的专业户、专业村,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带领农民闯市场。目前,我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己发展到197个,促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发展一批种养大户,建立一批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目前,己兴起了榆林新田源食品厂、神源淀粉加工厂、涌泉居马铃薯生产基地等一批优秀企业,与种养大户、生产基地有机的链接起来,延长了农民增收链条。为调动农民种养积极性,我们对发展“一村一品”的乡镇、村和种养大户进行大奖。三是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将农业信息网络向种养大户和运销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延伸,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四是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我们在开发、建好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同时,还注重开发了境外销售市场,重点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交易网点,使它们成为我县农产品的宣传窗口和销售平台。不断强化品牌建设,以品牌吸引消费,以名牌抢占市场。从几年的实践来看,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抓好农产品的营销,是农民增收又一主渠道,也是推广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成为打造我县农业品牌的窗口和平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尽管我县特色农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与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和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发展规模还不够大,农产品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力争使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有新的突破。

第三篇:强推质量安全认证夯实基础做大做强屏山茶叶产业

强推质量安全认证 夯实基础做大做强屏山茶叶产业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程培光

茶叶产业是屏山县确立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目前已成为支撑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台柱子”,数以万计茶农茶商脱贫致富的“命根子”,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牛鼻子”。茶叶产业发展事关广大茶农茶商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2005年1月起,国家对包括茶叶在内的13类食品实施质量安全(英文缩写为QS)市场准入制度并发布了相应的审查细则,按照有关规定,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对茶叶等13类食品生产,必须标有QS标识,否则均不能在市场上销售,销售无QS认证茶叶的企业,将会受到质监和工商部门的严肃查处。如果茶叶企业不能顺利取证,将波及大批茶农利益,势必对我县茶叶产业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正确看待茶叶QS认证,变挑战为机遇,做大做强我县茶叶产业,让广大茶农茶商分享QS认证带来的积极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实施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的重大意义

茶叶QS认证是国家强制实施的法律制度,就我县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茶叶质量安全认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茶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饮用品,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益身体健康、有质量保证的茶叶产品,那种生产工艺简单、质量低劣的茶叶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可以说,实施茶叶QS认证,既是满足农产品消费需求,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要我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对待,必将促进我县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二)实施茶叶质量安全认证,是提高茶叶企业综合实力的现实需要。全县现有茶园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5万亩),茶场(厂)188个,制茶机具763台(套)。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条件限制,我县大多数茶叶企业的生产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质量检测手段落后,有些企业根本不具备茶叶企业生产的基本条件。QS认证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它包含了世界先进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核心内容,不仅对生产企业的“硬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还对茶叶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科技投入等“软件”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这就要求生产条件较差的企业主动整改,使之达到认证的要求。因此,通过QS认证,茶叶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根本提高,茶叶产业将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三)实施茶叶质量安全认证,是改善茶叶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县茶叶市场比较混乱,有不少流动商贩、“简易上马”的小作坊销售质量低劣的茶叶产品,或在本地茶叶市场低价购买外形相近的普通茶叶,直接分装出售,扰乱了茶叶市场,对正规经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巨大冲击,甚至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就是采用技术安全的标准为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的平台,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所有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政府只是制定安全、可靠的制度标准,同时监督这个制度的执行,起到“市场警察”的作用。因此,实施茶叶QS认证,对规范市场和政府行为将起到积极作用。

(四)实施茶叶质量安全认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屏山正面临移民迁建大好时机,在各类经济要素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必然之时,茶叶作为代表屏山形象的龙头产业,具有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回报快、提供就业机会多、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目前加大国民经济调整力度、培育经济后发优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实施茶叶QS认证,将全面促进屏山茶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这对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富民强县、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茶叶QS认证,提高茶叶产品质量、打造产品品牌,可有效提高屏山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引进,又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有效推动整个屏山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茶叶市场准入的具体要求,我县大多数茶叶企业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生产企业积极性不高,不愿进行质量安全认证。国家从2005年1月出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到现在已有三年多时间,对于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来说,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申报质量认证,但由于大多数茶厂负责人对国家政策认识不够,对市场规律把握不准,始终持等待观望态度。全县除龙湖翠、水中韵、林峰公司等26家茶叶企业已办理QS认证以外,其他企业均未获得QS认证。目前春茶已全面上市,质监和工商部门也正在对茶叶产品进行检查,对未获证的生产企业进行查处,这一举措势必造成茶叶“卖”难现象,茶农利益受损,影响茶叶产业发展。

二是企业设备条件落后,资金严重不足。目前,我县的茶叶加工企业主要以小户为主,分布分散,没有垄断企业;多数是集鲜叶生产、茶叶初制和精制为一体,自产自销,生产规模小而内容全的小型茶厂。如果申报茶叶QS认证,企业的加工车间和生产设备需要更新改造,工艺需要改进,检验设备需要添置,技术人员需要培训,发证产品需要检验费用,这对于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的茶叶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加之目前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涨,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甚至保本生产。因此,认证所需资金问题将是绝多数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是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标签标识不够规范。我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88家,取得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季节性务工的农民,在茶叶采摘和加工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办法,理论水平不高,对制茶要领掌握不全,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差别较大。由于采摘标准、制作技术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不同茶厂之间生产的同级茶叶差别很大,口感、外观、内质、整齐度良莠不齐,很难收购到同一标准的批量产品,导致很多企业在经营包装上大做文章,大肆倒卖包装,不管茶叶质量是否合格,市场上只要有包装,就能装茶叶,外地茶充本地茶、陈茶充新茶、低档茶充高档茶,扰乱了市场,影响了品牌,丢失了信誉。

四是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行业资质人员缺乏。目前,全县相对固定的茶叶从业人员有近15万人,但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廖廖无几;季节性工人2万多人,初中以上学历人员不足30%。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而茶叶QS认证不仅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新要求,而且要求产品出厂时要有具备国家“评茶员”资质的专业检验人员自检后才能出厂,这无疑又给绝大多数茶叶企业提出了新的考验。

三、对策与建议

应当看到,实施茶叶QS认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QS认证带来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因此,面对眼前的困难,既要抓住根本,通过加强监管、严肃查处,在发展中化解矛盾,又要抓住关键,整合企业资源,增强人员技能,塑造产品品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宣传,正确引导。要坚持把宣传作为提高茶农茶商认识,促进茶叶QS认证的有效途径,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增强生产经营者的紧迫感,另一方面让广大消费者知晓,学会识别,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县茶办、质监、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下乡宣传、集中培训、印发资料等方式,认真讲解QS认证的有关知识,让农民和企业了解QS认证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企业主体主动进行QS认证的自觉性。同时,要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导茶叶产业升级换代,使产业分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真正做到“采茶不制茶、制茶不销茶、销茶不种茶”,使市场准入制度的影响集中在制茶环节,不影响广大茶农和经销商的利益,促进QS认证得以良性发展。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我县大多数茶叶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薄弱,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技术力量,无论是资金保障,还是人员资质,在短期内都难以达到QS认证的要求。因此,建议茶叶加工企业要量力而行,灵活采取合并、合作、挂靠等多种办法,加大企业整合力度,共同应对QS认证。一是申报一批。鼓励和支持企业规模大、经营理念好、技术力量强、厂房设备优、人员素质高的茶叶企业抢抓机遇,严格对照QS认证的具体要求,加大投入和整改力度,确保年内获得QS认证,避免对企业造成大的损失。二是合并一批。对有一定基础的小型加工厂,可由数家或数十家茶叶生产企业整合成较大的企业,配备一套与QS认证相适应的设备,联合申报QS认证,待企业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后再独立申报QS认证。三是挂靠一批。对目前尚未获证且一时难以获证的企业,可以在质监、工商管理部门的指导下,逐步改善条件,挂靠到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作为获证企业的初制车间,与获证企业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通过获证企业的检验后投入市场。总之,要通过实施茶叶QS认证,整合我县茶叶加工企业,改造一批基础条件好、产品质量高、运行机制活的企业,淘汰一批证照不全、基础条件差、产品质量低劣的小企业或小作坊,促进茶叶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产业化经营,彻底改变以前“千家万户搞加工,千军万马跑市场”的落后局面。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实施QS认证,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人才是支撑,技术是保障。县农业局、茶叶产业协会要结合QS认证,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在培训对象上,主要侧重于长年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民,挖掘现有的技术人员,不断增强本领,提高专业技能,为企业乃至生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培训方式上,一方面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优势,利用自身生产设备,聘请专家现场讲解、现场操作,提高从业人员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使企业本身成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从业人员尤其是业务骨干外出深造学习,并在专业院校和管理部门取得相应资质,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在培训重点上,要根据茶叶加工环节需要,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骨干;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综合型管理人员;根据茶叶出厂自检需要,培养一批具备产品检验资质的检验人员。

(四)加强监管,严肃查处。由于我县大多数茶叶企业达不到QS认证的要求,这些企业将面临着产品无处销售的困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形难免

出现,劣质茶叶可能假冒认证产品,混入市场。因此,在对茶叶企业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茶叶行业要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诚信经营”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要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出台茶叶品牌、包装、质量、市场等具体管理办法,重点加强质量检测管理,严格执行抽样检查,规范产品标签识别,严禁未经QS认证的茶叶进入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净化茶叶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我县茶叶品牌形象和声誉。要通过加强监管,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食品安全条件的企业,最终达到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

第四篇: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中共武汉市委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12年第1期 ——经济建设

2011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支点武汉”、“龙头武汉”,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中心城市”的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克难奋进,顽强拼搏,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超过6700亿元,增长13%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3亿元,增长39.9%;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250亿元,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5亿元,增长17.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左右和15%以上;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2.29万套,超过“十一五”时期总和。

一是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成立市工业投资促进委员会,出台加大工业投资力度的意见,每月召开“工业倍增”计划调度会。拓展工业发展新平台,六个新城区各规划建设一个2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示范园区。大力推进80万吨乙烯、东风本田二厂、神龙三厂、富士康科技园二期等一批投资过50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工业投资1200亿元,增长39%。千亿元产业达到4个,比去年增加3个。预计工业总产值超过8500亿元,增长21.3%。二是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重组市区招商机构,组建专业化招商引资队伍,突出招大引强,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家,与10多家央企和国内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全年新签约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9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三是扎实推进两大国家战略。出台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资本特区”的系列政策。建设启用光谷资本大厦,7个金融要素市场进驻。新增上市企业5家。股权激励试点企业增加到30家。获批建设东湖综合保税区。制定实施“两型”社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成立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

四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拓宽融资渠道,全力保障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武汉大道、白沙洲大道、东沙大道、二环线汉口段及武昌东段、水果湖隧道建成通车,二七长江大桥将于12月31日通车。开工建设四环线。6条地铁线同步加快建设。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楚河汉街、首义文化区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强力推进“城管革命”,市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五是扎实开展“治庸问责”、优化环境活动。公开承诺整改市民关注的10个重点问题,开展“电视问政”,严厉查处“庸、懒、散”和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政风行风明显好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从748项减为339项,审批时限与法定时限相比整体压缩50%以上,免征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完成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并向服务业、建筑业延伸。

刚刚结束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2012年,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强投资和项目建设;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突出发展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深入实施两大国家战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加快推进武汉跨越式发展。初步安排,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突破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突破5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

一是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抓好101项投资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设,确保投资166亿元的8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中交,投资60亿元的东风本田二厂、投资52亿元的东旭玻璃基板、投资50亿元的武船双柳基地、投资30亿元的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工业投资力争超过1600亿元,增长36%以上;今后五年全市工业投资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至少保持前3位。夯实工业发展战略平台,每个新城区工业示范园区10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七通一平”,落户一批企业和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25%以上。

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一批突破性的改革创新举措。在“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上先行先试,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争取设立武汉国家碳交易中心。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争取获批部属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以及资本市场“新三板”试点,争取国务院批复同意东湖高新区比照中关村执行有关财税试点政策。创新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面向境内外公开选聘经营管理者,从审计、监察部门选派人员参与监事会。

三是开展“大武汉、大商机”主题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要求每个区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设立招商引资机构,东湖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区还将在境外设立招商引资机构。三大开发区和各新城区努力引进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各中心城区力争引进20亿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开通武汉至巴黎、美国等国际直达航线,启动领事馆区规划工作,确保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年内建成、投入运行,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四是持续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加快迈入“地铁时代”。全面提速6条地铁线建设,2号线一期建成通车。推动汉宜铁路、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建成二环线水东段、中北路延长线、八一路延长线等8条城市主次干道。加快鹦鹉洲长江大桥、江汉六桥、四环线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杨泗港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大桥、三阳路长江隧道、东湖通道、长江大道。建设首条城市绿道——东沙绿道。加快武汉新港建设,推进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第二跑道、第二通道建设,开工建设机场交通中心。

五是纵深推进“治庸问责”工作,持续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继续把“治庸问责”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在解决好10大突出问题的基础上,2012年继续解决第二批10个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半年完成对建筑业和服务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的优化工作,同时将审批流程再造延伸到政府所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纵深推进“城管革命”,推广使用“汉版城管手册”,开展城市综合管理立法工作,基本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城市环境根本性变化。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社会保险新增参保42万人次,建设和筹措12.26万套保障性住房。■

第五篇:夯实协会党建 做大做强潭溪烤烟产业

“支部+合作社”——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平台

我乡烤烟产业从2004年起步,经过7年的时间不断发展、成长、壮大,已从当初的1600亩发展到了今年的5000余亩,效益是一年比一年好,烤烟产业已成为我乡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民生产业。随着烤烟生产的不断发展,在享受到富裕喜悦的同时,烟农逐渐被一些新的问题所困扰。由于规模小、种植分散、管理和技术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烤烟质量、单产、效益一时难于提高。一些烟农不仅没有赚钱而亏本,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为避免发展危机,乡党委批准成立烤烟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单打小闹、分散生产经营的烟农组织起来,纳入烤烟产业链条,有组织地带领烟农闯市场,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提升了增收水平,壮大烤烟产业。如何把传统的烤烟生产发展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潭溪乡党委因势利导,以产业协会为载体,把党组织设在农业产业链上,以“党建带产业,抓产业促党建”的总体思路,成立了烤烟专业合作社党支部。

基本概况:目前我乡成立了两个烤烟专业合作社,一个是河塘村烟草专业合作社,一个是新庄现代烟草农业烤烟合作社。河塘烟草合作社组建2008年8月,合作社由20位年轻化烟农组建,有基本烟田1000亩,可轮作面积500亩。有大型烘烤工厂一座,设烤房20座,农机服务专业队,有农机12台,起垄机、耕田机、培土机、剪叶机、编烟机,可服务面积300—500亩,育苗工场 一座,可育苗面积1000亩。在此主要介绍下新庄现代烟草农业烤烟合作社:新庄现代烟草农业烤烟合作社创建于2010年12月,覆盖新庄、三都、芦陂、幸福、长洋、大芸、河溪七个村委会,拥有耕地面积1.63万亩,人口11619人,其中劳动力5800人。合作社坚持党政企群和谐发展、农工商协调发展、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烟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客户满意为核心,以基本烟田整治保护,烟水烟路配套建设、标准化烤房、育苗设施建设、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基层烟站建设等为重点,坚持因地、整体规划、综合配套、生态优先、适度超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示范区按照“两年轮作”要求,规划基本烟田1.2万亩,年种植烟叶6000亩,收购烟叶20000担以上。规模建设总投资5360余万元,分三年实施,其中烟草行业投资3000余万元,政府部门2000余万元,兴建排灌渠道103条、总长85.01千米;建设烟田机耕路50.52千米;新建烘烤工场4处、大型密集烤烟225座;新建育苗工场两座、面积8000平方米;新购臵农用机械105台。

主要做法:

烤烟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以“科学发展,合作富农”为主题,充分发挥合作社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合作社党员围绕中心任务,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一)发挥支部的引领作用,以服务促发展。从理论上讲,支部是一个政党的基层组织,合作社是烟农自治组织,如何使两 个不同性质的组织成为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有机结合体,而不是简单凑合的两个概念,是衡量“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成败的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注重和善于发挥党组织在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如果支部起不到应有的引领作用,甚至仅仅是一个摆设,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就会成为一个包袱,阻碍合作社健康发展。我们认为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应强化如下指导和服务功能:(1)要综合发挥党组织宣传动员、协调服务和统筹规划的作用,调动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源来扶持和服务合作社;(2)注重在合作社中培育党员队伍,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注重动员在烟农中能较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加入合作社,把一些在合作社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会员吸纳进党组织,把一些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干部推向合作社领导岗位,强化党组织对合作社的统领作用;(3)合理设臵党组织的类型。对于合作社中党员数量不够,或者其中的党员无法起到模范带动作用的,不一定需要马上设臵党组织,而是通过培育壮大合作社中的党员队伍,条件成熟时再组建。对于一些对组织建设有抵触情绪,一时想不通的合作社,也应该放慢步伐,待条件成熟时才组建,切忌“牵牛上树”、“拉郎配”,影响基层党组织和合作社的健康成长。

(二)发挥支部的沟通联系作用,以服务促合作。把为社员和农户搞好服务作为合作社的基本任务之一,党支部积极加强与农村信用联社的联系,争取贷款扶持,为社员提供低息贷款,帮助扩大黄烟生产。同时,还经常聘请烟草公司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生产阶段对入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选派技术人员包村包 户,对烟农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实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开通了一条集统一组织采购、供应所需农业生产资料、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等高效便捷的专业服务通道。目前,共统一组织采购化肥、豆饼、农药等生产资料150多吨,举办烤烟加工、烟叶分级等技术培训、咨询活动130余次,解决各种技术难题50多个。

(三)发挥支部的协调服务作用,以服务促提高。合作社成立之初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组织松散、服务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合作社对烟农的吸引力很小。为此,合作社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保证、协调服务、宣传动员”作用,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把工作重心放在教技术、搞服务上,有效解决了烟质差、销售难、增收难的一系列难题,提高了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广大烟农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烤烟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为提高科技含量,合作社党支部免费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在各个主要生产环节,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培训,组织烟农到示范区观摩,并确定50名科技“二传手”,把种烟技能传授给新种烟户和贫困户,并大面积推广漂浮育苗、地膜覆盖栽培、平衡施肥、四段式烘烤等新技术,让烟农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下载(扶贫济困为民解忧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夯实基础3.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贫济困为民解忧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夯实基础3.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