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建设四基地五产业为突破口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群
平远县以建设“四基地五产业”为突破口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群
2007年9月16 日
梅州日报
本报讯平远县努力在优化结构、加快转型、提升实力、增强后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上下功夫,以建设“四基地五产业”的工业发展格局为突破口,做大做强特色工业产业群。平远作为欠发达的资源型经济县,如何在实践中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好”与“快”两者的辨证关系,推动“生态经济县”建设,成为县委、县政府急需破解的重大课题。为此,该县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乡村、厂矿调研,结合实际,经过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重新科学定位,即以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东石、石正、河陂水三个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建设“四基地五产业”。“四基地”就是以恒明汽车底盘公司和时汇五金为龙头,着力打造精密铸造基地;以宜华汇胜木业为龙头,着力打造高档家具制造基地;以广晟富远稀土公司为龙头,着力打造稀土新材料生产基地;以广东新大地、南台药业、飞龙果业、梅州金穗公司为龙头,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该县以此为依托,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木材资源等,培育做大新型磁性材料,稀土机械制造,木材,建材,电力等“五大产业”。为做大这“四基地五产业”,该县采取资源整合,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内涵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外延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据统计,上半年这五大产业实现的税收占全县税收的七成以上。
第二篇:发挥闽北特色优势做大做强茶产业
发挥闽北特色优势 做大做强茶产业 副标题:
作者:黄智源 文章来源:市农业局党委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9-5-2
2我市是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又有一批历史名人的传承,颂扬,形成了“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茶历史文化,包含了北苑茶文化、武夷岩茶文化、小种红茶文化等,成为我市独有的特色文化。闽北是多茶类产区,茶类之全居全省之首。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全市形成了4大茶区,即武夷山、建阳、建瓯的乌龙茶区;松溪、政和、邵武、浦城绿茶区;政和茉莉花茶区;建阳、政和的白茶区,及武夷山、政和的红茶区,各茶区优势产品突出,布局日趋合理。闻名国内外的茶叶产品有大红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闽北水仙、白牡丹、正山小种、政和工夫。但总体看,茶叶产量的增长高于消费的增长,供大于需的局面近期内难以扭转,因此同业竞争将更趋激烈。虽然我市茶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腾飞基础,但与闽南、云南、浙江等茶叶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费群体,特别是海外华侨,对家乡的茶叶情有独钟,这对茶叶出口的稳定增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推进深加工开发
茶类突出“特”:在现有乌龙茶、绿茶各半的情况下,加大特种茶的比例,调整优化茶类结构,调减绿茶比例,增加乌龙茶等特种茶比例,红、白茶产量从6%上调至 15%,乌龙茶产量上调至50%以上。增加名优茶比重,名优茶产量从现有的20%增加至45%以上,产值从30%提高到75%。从乌龙茶占43%、绿茶占51%、红、白茶占6%,调整为乌龙茶占50%、绿茶占35%、特种茶占15%的格局。
品种突出“早”:茶树品种从中晚熟品种为主,调为加大早熟、特早熟品种的比例,选择适制性强、早芽、高香型品种。绿茶以九龙大白茶、元宵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台茶为主;乌龙茶以丹桂、黄观音、茗科1号、白芽奇兰、肉桂、水仙、黄奇为主,并选用兼制性强的品种,如黄旦、奇兰、毛蟹、梅占、台茶等。要 加大茶树良种的培育、繁殖和推广的力度,加快良种化茶园建设,进一步完善茶苗良种繁育体系。可以在武夷山、建瓯、松溪、顺昌、邵武建立茶叶良种繁育基地,培育适合闽北种植的优良品种,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改善品种结构,提高茶园素质和茶叶品质。
产品突出“深”:开发茶产品深加工,组织科技攻关,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竞争力。开发特种茶、特色茶、茶饮料、保健茶、茶食品、茶用品等系列产品,延伸茶加工的产业链,增加茶叶附加值。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建立质量监测体系
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农业、质监部门要依托茶叶龙头企业,加快制订茶叶产品标准体系和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步伐,包括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目前“政和工夫”已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松溪绿茶”也正在申报之中,让标准化贯穿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指导茶农按标准组织茶叶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加快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要把标准化生产与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全市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茶园的建设,目前我市已在武夷山、建瓯、政和、松溪建立2万亩的标准茶园基地建设(其中:武夷山7700亩、建瓯6500亩、政和4600亩、松溪4500亩)。通过建设茶园机耕道路、种植茶园遮荫树、行道树与茶园防护林等林业措施,在茶园梯壁及园面种植绿肥、日本草等草业措施,通过增施专用有机肥,平衡施肥,改善土壤结构,调整土壤PH值等土壤改良措施,以增强茶园水土保持能力和增加土壤肥力。加快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茶叶质量监控体系,在茶叶主产区建立和完善产地检测机构,即:武夷山、建瓯、政和、松溪、邵武各建立一个茶叶农残检测中心,购置从终端产品质量检测逐步过渡到“生产、贮运、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我市茶叶产品安全、卫生,从源头上杜绝各类农残超标。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
在政策上,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若干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工业的决定》,在企业征地、税费、信贷等方面为其创造宽松环境。
在基地建设上,扶持龙头企业组织农民按照企业茶叶产品种类,实行标准化生产,引导茶农采取股份合作、承包、出让等方式,建立高标准、有规模的茶叶基地,推进茶叶生产集约化。
在加工能力上,扶持引进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如:自动化精制生产流水线、色选机等,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档次。
在企业扩张上,鼓励通过采取控股、收购、兼并和联合等形式,扩大现有规模,增加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打造知名品牌 加快消费市场开发
近几年,我市十分重视茶叶品牌的建设和宣传,明确了以武夷山大红袍为主导品牌,带动其它地方优势品牌共同发展的品牌发展思路。建瓯主打建瓯水仙;松溪主打松溪绿茶;政和主打政和白茶、政和工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品牌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净化市场环境、挖掘茶文化内涵。
强化品牌的策划、推介。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以“大红袍”“松溪绿茶”“正山小种和政和工夫”“白牡丹”为代表的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品牌格局,但在品牌的知名度上,“大红袍”是一枝独秀,要做到四大茶类齐头并进,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品牌、产品的策划。围绕大武夷的品牌,涵盖闽北四大茶类,使生态、文化、卫生与茶叶融为一体;同时,要开发、创新相结合,突出产品的个性,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如鼓励茶农、茶商到国内大中城市去开设茶庄,建窗口,通过参加各种茶王赛、擂台赛的形式,把闽北茶叶品牌打出去,提升品牌影响力。
联合同类企业,共同打造品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同类企业逐步走向联合,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益的必由之路;例如:武夷山符合条件允许生产“大红袍”的厂家已近百家,可以学习“铁观音集团”的做法,整合资
源,规范产品,组建“大红袍集团”,形成合力打造品牌,以获取更大的效益。强化市场整规,维护品牌信誉。武夷岩茶知名度提高、价格攀升,市场上也出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行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给大红袍等岩茶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必须加强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分阶段、有重点地对茶叶市场开展清理和整顿。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要加大茶叶加工、销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武夷大红袍”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取缔无照经营企业,严历打击生产经销不合格产品、掺杂使假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茶叶生产经营秩序。
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把大武夷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茶产业的发展与品牌树立、茶文化的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宣传茶叶对人类健康的功效,实现茶产品与茶文化的一体化经营。
第三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访问次
2009-11-16信息来源:山数:
东省食用菌工10作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承载了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就必须大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在我国未来发展中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保护国土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众所周知,食用菌以其“天然、营养、保健、味道鲜美”而著称,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山珍”,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继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之后的第三大食物来源。食用菌生产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占地少、用水少、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能把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成为可供人类食用的优质蛋白与健康食品,其培养废料(菌糠)又是良好的农业有机肥料,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和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可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在发展都市农业、效益农业的今天,食用菌产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近年来农民增收的一大新亮点。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秸秆栽培食用菌在生态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问题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省是秸秆出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秸秆资源非常丰富。据测算,全省每年生产可利用的农作物鲜秸秆数量总计为9526.94万吨。若按照秸秆露天堆放储存时的平均含水率17%计算,作物秸秆总量为7036.15万吨,综合利用率在60.4%左右,另外,还有近40%的剩余秸秆资源得不到科学利用。大部分被焚烧,造成了大气污染、土壤矿化、火灾事故等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利用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可改变资源浪费型传统农业,实现“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为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最为有
效、持久的捷径。
我省传统的食用菌栽培多用木屑和棉籽皮,利用秸秆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极大地节约了木屑与棉籽壳资源,避免了过度砍伐木材等问题,对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生产鲜菇后剩余的蘑菇糠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也可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这项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农业资源多级增值,既可大量利用作物秸秆,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增加农民收益。如2005年,全省用于食用菌生产利用秸
秆221.3万吨,产菇后的培养废料(即菌糠)达110多万吨,如果全部用作肥料,肥效可相当于100%碳肥约190.4万吨,100%氮肥2.56万吨,22万公斤复合肥或800万吨的优质土杂肥。若利用出菇后的菌糠低温发酵技术,在配料时,适当添加尿素、麸糠等,利用大棚低温发酵,还可直接获得粗蛋白含量在18-20%的无污染的高蛋白饲料。菌糠饲料利用后再次进入新的生物循环,形成了多梯级循环、多层次搭配、多效益统一和生物多次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体系,有效地延长了食物链和生态链,实现了大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协调发展。秸秆种菇不仅生态效益显著,而且也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根据近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半亩地的菇棚,每年将消耗15-20亩作物秸秆,产生1万公斤的鲜菇,形成2万元左右的产值效益。
二、我省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发展概况与主要成绩
我省作为食用菌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九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食用菌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食用菌产业得到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我省种植业中继粮、棉、油、菜、果之后蓬勃兴起的第六大产业,产量、产值、出口创汇等指标,由2000年的全国中游水平已跃居目前的全国第3位,据初步统计,2005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达130万吨,比2000年的72万吨提高了80.6%;总产值60亿元,比2000年的26.19亿元提高了129.1%,出口额1.2亿美元,比2000年的4863万美元提高了150%;消耗农作物秸秆、农产品下脚料、废弃枝条和木屑等农业废料221.3万吨,比2000年的109.1万吨,提高了102.8%;涌现出一批如莘县、定陶、惠民、新泰、邹城、武城、牟平、苍山、栖霞、淄川、利津、莒县、台儿庄、滕州、临朐、寿光、齐河、历城、文登、鱼台等年总产值超过2亿元的食用菌主产县,建成了以烟台九发、聊城奥登、泰安天野、菏泽利得尔、济南奥利、济宁华源、淄博七河、滨州科力等20多家国家级、省级大型食用菌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了全省300万农民致富,菇农户均增收8000元。这一切,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省厅领导们的充分肯定,更是得到了行内同仁的普遍认可。2005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单位。2003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视察我省定陶县马集镇双孢菇生产基地时,对该县以食用菌为突破口,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在陪同胡总书记视察定陶双孢菇生产现场后,在山东会堂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也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成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也曾强调指出,“食用菌在我国既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应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贾庆林、回良玉、俞正声、王兆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出了重要指示。我们的辛勤、努力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农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与高度信任,2003年
5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下达农业部第四批部级质检中心筹建计划的通知》(农市发〔2003〕5号),批准我站筹建“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全国第二处)。项目建成后,将负责长江以北十八个省市的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任务。目前,该项目的筹建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并将于今年8月份前通过国家验收。
三、秸秆栽培食用菌 “十一五”规划及今后工作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实现我省食用菌产业的新突破,做大做强秸秆种菇产业,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新的力量,我们认真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具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总产值、出口量分别实现10%以上的年增长率,每年开发利用作物秸秆250万吨,“十一五”末,总产量达200万吨,总产值达100亿元人民币,出口量达20万吨,出口创汇3亿美元,开发利用秸秆1250
万吨。
2006年主要工作目标:产量力争达140万吨,产值65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利用作物秸秆250万吨。
要完成上述任务,实现宏伟目标。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及政策配套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协调、指挥与引导作用,使产业完成“十个转变”: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耗费林业资源向秸秆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使用传统的低产劣质菌株向优质高产菌株转变;由单
一、普通的栽培品种向传统品种与名优特品种共存的多元化转变;由一年单茬栽培向多茬栽培、周年生产、反季节栽培转变;由单纯地搞生产向生产、加工、流通一起抓转变;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由局限的地区市场向多元化国际市场转变。要根据全省发展实际和各地特点,制订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理顺食用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食用菌产业组织管理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信息引导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良好的服务。在立项、资金、贷款、税收等方面,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给予重点扶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领导扶持力度。其次,要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普及。要通过立项实施、成果推广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加快新成果、新技术的研究和普及,不断提高食用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提高百万菇农的科技致富与创新意识。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我省食用菌品种由目前的6大主导品种发展到8个,每个主导品种选育、确立出当家品种2-5个,新引进并实现规模栽培珍稀品种4个,全省食用菌平均生物转化率水平提高10%以上,深加工出口级产品占加工总量的30%以上,攻克目前对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10种,培训菇农10万人次,培养技术骨干2万人。第三,要强化菌政管理。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阻碍产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些菌种厂根本不具备生产菌种的条件,非法生产劣质菌种,制作虚假广告,坑农害农;有些单位或企业无证经营菌种,无质量保证,无售后服务;有些
民办科研单位或生产、经营菌种的企业,对菌种名称随意命名,制造假象,故弄玄虚,夸大其词,误导菇农,以致造成同种异名、同名异种,名称管理混乱;还有的生产单位或个体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违禁施用各种消毒剂、灭菌剂、添加剂、防腐剂,造成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甚至危害人们的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劣质菌种给菇农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亿元以上。省站每年都要解决几十起因食用菌菌种或生产引起的各种纠纷,以保护菇农及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维护农村政治稳定。为此,我们要依据《种子法》和新颁布的《全国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加快制定出台《山东省食用菌菌种具体管理办法》。实施资质审查与审批制度,严格产品生产程序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食用菌品种保护专利制度等。第四,要加强龙头体系建设。在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推进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现有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为核心,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采取联合、参股、兼并、租赁等方式,培植发展壮大一批大型食用菌龙头企业,增强其竞争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不断升级。要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民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争取70%以上的菇农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要建立健全食用菌生产管理综合指标体系,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样板。力争“十一五”期间,60%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培育省部级食用菌龙头企业5个,市级龙头企业20个,县级龙头企业40个,打造省级食用菌名牌产品20个。在继续抓好 “全省14个食用菌科技强县”和“万棚亿元”工程建设的同时,通过项目扶持与引导,今后5年,再培植各具特色的30个“万吨县”、200个“千吨镇”、1000
个“百吨村”。
要做大做强我省食用菌产业,进一步推动全省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完成省委、省政府及省农业厅提出的全省食用菌产业“十一五”规划目标与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深入研究、探讨加快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再创佳绩。
第四篇: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把中心镇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第一期青干班第五组学员苏卫哲
在长三角城市化与社会管理创新专题研修班的教习中,专家们重点阐述了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理论结合实践,关于连云港中心镇建设的实际,如何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谈几点想法:
一、制定中心镇发展的定位规划。一是所有的中心镇应该自身的区位、产业、文化、历史等特点,放在县、市甚至更大范围来找准位置,评估自己在连云港重要枢纽城市的功能定位中扮演什么角色。城镇规划应有多层次的规划组成,建议中心镇在编制规划时能把战略性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城市设计和重点区域招商意向设计等汇集成一个文本,不但节省成本而且实用性强。三是在规划评审中也尽量的邀请职能部门和周边县区规划局总工参与,适当减少专家的比例,提高规划的操作性。避免小城镇规划太像大城市,而应体现各自特色。
二、中心镇的产业集聚。一是要盘活存量土地。青湖镇通过腾笼换鸟,不到一年回收土地近200亩。二是要推进产业集聚。我们开工建设3万平方米的双层标准厂房,可以转移集中10家左右的作坊式小企业,并且有希望让毛绒玩具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三是要招商选资。要能守得住宝贵的土地资源不轻易落户企业,多方位考察,只选择最需要的项目。四是适当布局高效农业亮点项目。因为农业项目土地政策控制不是很严格,高标准的建设多功能性的农业项目在镇区附近,有利于做美城市拓展功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现代化规模
示范经营。
三、中心镇的建设管理。一是必须集中乡镇班子一半以上精力抓落实,要在城镇建设质量上下功夫,还要不断注重城市内涵提升,严格的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各项内容。二是重点考虑公共设施、公益空间的布局和建设。三是要敢于突破村级管理的模式,加强党建创新、居委会自治和社会组织建设。
第一期青干班第五组学员苏卫哲
第五篇:涪城区以“五在农家”为突破口 推动新农村建设
涪城区以“五在农家”为突破口 推动新农村建设
1998年,涪城区委、区政府针对全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泛,农民文明素养、思想道德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在全区农村开展了“学、富、乐、美”文明在农家活动,用以承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总结经验,针对农民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更加迫切的实际,提出丰富文明在农家活动的内容,把“德”在农家活动列入其中,形成现在的“学、富、乐、美、德”文明在农家活动,推动全区新农村建设。
一、做到三个坚持,文明在农家活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驱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涪城区把统筹城乡文明进步作为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委一班人认为,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根本。区委、区政府三管齐下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即,重视义务教育,全区6万适龄学生中,普及率达到100%,同时,区上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年为上不了高中或大学的适龄青少年补助2000元学费,鼓励其到职业技术学院学一门专业实用技能。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作用,把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培训纳入工作范围。
涪城区还注意激发农民的内在活力,重点培养“领头雁”的致富本领。区委、区政府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大等高校联合办学,加强对村社干部和种养大户的培训,全区村支书和村主任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石洞乡戴家林村党支书把所学习知识转化为农民增收的潜力,把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变成树木成林,瓜果飘香的经济村,收到了“学”长智慧的效果。团区委在青年农民中开展培养致富能手活动,大大激发了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关帝镇青年农民企业家林登富把关帝土鸡做成了名牌,一大批青年加入了土鸡产业化生产行业。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互动,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到“五在农家”之首。近年来,先后涌现了无公害蔬菜、奶牛、土鸡,戈家桃林、回龙山观光旅游等农业产业化集群。绵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龙门镇小桥村,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让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2005年,全区农民收入达到4300多元,较1997年增长2倍。收到了“富”增收入,生活宽裕的效果。
衣食足而礼仪兴。涪城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有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又有农民的自发行为。文明在农家活动的发源地塘汛镇,便是农民自费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点燃全区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而且农民还“送文化进城”。当前,区委、区政府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做到了有班子、有专人、有经费,区财政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费用达300多万元,在城乡社会规划发展,环境建设等方面精神文明都有一席之地。
——坚持从环境卫生入手,改变生活陋习,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在新农村建设中,最艰难的是农民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的提高。涪城区委、区政府先后提出了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意见》,下发了在全区农村开展清洁大行动的《通知》,并以文明在农家活动为载体,开展了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把全区“一池三改”与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培养文明素质结合,全区到处吹起了文明风。金峰镇开展“干净厨房,清洁厕所,整洁院落,清理家畜禽圈舍”等活动,在公路沿线的穿心店村、大廓庙村、项家庙村的农户中实行垃圾袋装,统一清运,集中填埋,已经成为农民的自学行动,收到了“美”展新貌,村容整洁的效果。
二、搞好三个结合,文明在农家活动促进农村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做好三个结合,文明在农家活动在农村唱起了大戏。涪城区委认为,针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空洞说教,而是要探讨适合农村新形势的方法。因此,区委首先把“文明在农家”活动同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克服了过去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枯燥无味的做法。在农民中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由开坝坝会改为唱坝坝戏,寓教于乐。乡镇还利用调频广播每天分三个时段开广播会,宣讲党的政策。二是“文明在农家”活动同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建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指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部门在工作中的对象、责任具体明确,促使他们“沉下深水”解决问题,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干部作风得到转变。三是文明在农家活动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克服了过去经济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两张皮的弊端。把“学、富、乐、美、德”的创评内容细化为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在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明确,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效融合,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内在的有机统一。同时,在农村普遍开展的创评“五星户”的过程,就是党和政府引导和带领广大农民求学、求富、求乐、求美、求德的过程。
——文明在农家活动,促进部门工作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各涉农部门由相对各自为政、高耗低效向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协调有序、低耗高效转变,农村经济文化事业由相对独立发展向协调有序发展转变。涪城区文明在农家活动、新农村建设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凡事都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形成了一盘棋的运作模式。区委农办、区水利局、区农能办等单位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改变农民的卫生习惯,省级文明村——城郊乡戈家庙村,实施改水、改厨、改厕的三改工程,使村容整洁,农房与自然山水相辉映,成为绵阳最具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景点。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由重思想引导向重行为引导的转变,传统的单纯说教方式取而代之以服务引导,三个文明建设由分离向有效融合、有机统一转变。区委宣传部、区妇联以开展“巧媳妇文明之家”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富裕文明新生活为目标,直接对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行引导和服务,教育农民从个人洗澡,修胡须、起床要整理被子等个人卫生做起。为培养农民的公共服务意识,区文明办、爱卫办等单位,从抓农民家庭卫生做起,开展卫生达标活动,金峰镇评估农户卫生实行月检查,月评分,并公布上墙。这些做法超越了单纯思想引导的局限,容易捕捉到农民的兴奋点,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农民更容易接受,收到了农村文明建设一箭三雕的功效。三是从道德品质上引导农民由低素质向高素质方面转变。区文明办、区教文体局以“学、富、乐、美、德”文明在农家活动为载体,把传统的孝道文化、诚信文化等与现代文明生活融合。开展了“学之星”、“乐之星”五星级农户评选和争当“孝敬之星”等学教活动。为推动平安涪城的创建,在全区开展了以处理好“三大关系”(婆媳关系、弟兄娌妯关系、邻里关系)为核心的“德在农家”活动。塘汛镇实施“川妹子”培训工程,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保姆培训班,将传统美德教育、守法教育贯穿到培训班不同类型的班次中,使这个镇由过去丢包诈骗、游手好闲、偷盗小摸、操黑社会的现象大为减少。如今,这个镇已成为人们羡慕的美丽富绕之地。当年的“黑老大”,如今已改造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涪城区不仅坚持送文化下乡,更注重乡土文化的培养,先后出现了金峰雄狮、塘汛腰鼓等一批乡村特色的文化队伍。杨家镇高山寺村党支书带领村川剧团的“编剧班子”,将农村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改编成现代川剧到本镇各村演出。石塘镇范家村自编自演了《四大妈学法》、《党的恩情》、《好政策》等节目。收到了“乐”爽精神,“德”兴风尚,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效果。
三、实现四个突破,涪城新农村建设万象更新
涪城区开展“文明在农家”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找到突破口,使全区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四个突破。
一是探索产业互动模式取得突破。涪城区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镇工业的同时,积极探索一三产业互动模式。戈家庙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土地流转、集体资产管理、农民培训与转移等方面作出了探索与尝试,小桥村农民土地股份化方面的探索,找到了一二三产业互动的模式。
二是探索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取得突破。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的要求,发展农业,大量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按照把涪城建成半小时经济圈(行程)要求,公路实现村村通,70%的行政村通达公共汽车,为村容整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川西民居风格,完善内部功能,美化前厅后院三位一体的要求实施农房改造,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满足了农民美化家园、改善生活的需求,农民的思想观念、文明习惯逐步和城市文明接轨,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变化。
三是新农村建设投入渠道取得突破。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民投入为主的思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激发农民自主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去年,全区农民各项事业投入近1.5亿元。戈家桃林建设,农民个人出资近500万元。远郊农房改造,区上一户补助2000元,农民个人出资在2—3倍以上。对乡村道路建设,区上每公里补助3—5万元。教育、卫生、农民用水等公益事业捆绑投入,新的投资方式带来突破性变化。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重点围绕解决困难群众“五难”问题,初步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67名农村“五保”人员全部纳入财政供养。完成60户、209人扶贫攻坚任务。区上每年拿出100万元实施农村“安身工程”,免费培训失地无业农民,免费为全区农民群众体检,贫困农民就医和子女入学得到充分保障。2006在新农村建设中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代表的石洞乡爱民村、河边镇项家庙村,涌现出了以生产发展、管理民主为代表的龙门镇小桥村。在去年四月份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上,省文明办领导又给予了高度评价。
(胡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