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时间:2019-05-13 04:0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典型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典型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第一篇:典型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典型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摘要:居家养老服务受到福利类型的影响。根据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对于福利国家类型的划分,文章以美国、德国、瑞典、英国和日本为例,比较不同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地点、服务责任主体、服务内容上的差异和共同点,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一般性规律。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老年人住房、整合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四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责任体系、转变居家养老服务理念和在满足服务数量的基础上提升服务质量等完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典型福利类型;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4-0119-08

DOI:103969/jissn1000-4***3

一、引言

居家养老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一种养老方式,因其既能降低养老成本,又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受到广泛的欢迎和重视。在我国,由于在家庭中居住更加符合老年人的传统心理和情感需要而为多数老年人所选择[1]。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居家养老被视作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部分。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有关居家养老的研究和讨论,而有关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则主要兴起于2000年以后。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办公室的定义,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的一种服务形式参见:《关于全面推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8]4号)。但事实上,在已有的研究中,针对老年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也涵盖在社区老年服务、安老服务、社区福利、社区养老服务等范围之内[2-3]。由于语言的差异和阐述重点的不同,在国外的研究中,居家养老服务也被纳入“社区照顾”、“家庭关怀”等意涵之中。本文所讨论的“居家养老服务”并未严格区分上述概念之间的差异,并且以我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定义为基础,涵盖了最为广泛的含义。

在国外,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往往与社会政策相结合,国际间的比较主要分为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这两大类[4]。在我国,对其他国家经验的借鉴和比较多是从实践角度和操作层面进行,这其中以对英国、美国、日本这三个国家的借鉴较为常见,此外,德国、瑞典和新加坡也是被进行对比的对象,法国、荷兰、意大利也偶尔被提及。在比较和借鉴了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为适合的居家养老服务,学者们也提出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专业服务队伍、加强制度保障、培育社会组织等诸多良好的建议和办法[2,5-7]。

对不同国家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研究,总结各国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可以为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丰富的经验。但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不同国家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与该国的福利政策、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是密切相关的[8],并非所有的经验都可以用“拿来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上面提及的各个国家,其福利制度类型不尽相同,文化传统也有所差异,仅仅根据他国的经验而建议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很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而笼统地讨论“西方”与中国的差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不同国家的区别与特点。因此,对国外的经验进行比较和借鉴时,还应当总结去除了国别的特殊因素后能够被广泛应用的一般性规律。

通过大量的实例得出普遍性的概括说明是进行国际间比较的重要问题[9],本文也希望能够通过比较尽可能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类型以总结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规律性因素。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Gosta EspingAndersen)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将福利国家划分为三种典型的体制类型及两种交叉类型,其中,美国、德国、瑞典、英国和日本在各自所属的类型中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10]。与此同时,这五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世界上居于前列。因此,本文希望透过对这五个国家的比较,认识这些国家在居家养老服务上存在差异的同时,总结出可以广泛应用的一般性规律,从而为完善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经验。

二、典型福利类型下的居家养老服务

在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对福利国家的划分中,美国、德国和瑞典分别对应自由主义型、保守主义型和社会主义型,英国倾向于自由主义型但同时具有社会民主型的特征,日本则对应保守社团主义型和社会民主型的混合类型。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福利中的子系统,会受到福利类型差异的影响。以下将以这五个国家为例,分别从在哪里养老――服务地点,谁来养老――服务责任主体,如何养老――服务内容这三个维度进行比较。

1.服务地点

顾名思义,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场所就是“家”。但是从这五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看,“家”对于不同国家的老年人而言有着不同的含义,因而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地点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美国和瑞典,“家”的含义更多体现为住房或可以安身的场所,而不强调住房的产权以及与家人的同住。因此,“居家援助式”老年公寓、祖母套房等都可以被称作是“家”。在这个“家”里面,可能是老年人独居、与配偶同住,也可能是与其他非家庭成员同住;这个住房可能是临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正是因为信奉“住房即家庭”,美国的老年人也会选择异地养老、旅游养老,并将所到之处的住房看作是获得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地点。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了退休社区,许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后离开原来的住房,迁移至配有娱乐场所和其他辅助设施的退休社区,住在退休社区提供的公寓或护理院内接受居家式的养老服务[11]。

在德国和英国,“家”的含义更多体现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地点是社区内的家庭或是社区内的小型机构。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开始鼓励小型养老机构融入社区,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服务和短期照料服务,帮助老年人在社区内接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在英国,为了避免入住福利机构,老年人可以根据身体机能的情况在社区内选择入住不同类型的住房。例如,上下楼梯不便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入住底层小单元,残疾老年人可以申请入住配有相应服务设施和呼叫系统的轮椅住房,失能老年人可以入住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和专门设施的特别收容所。

与上述几个国家有所不同,对于日本老年人而言,“家”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们或者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血族

根据日本旧民法的规定,血族是血统相联者的关系。因此,日本老年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地点就是自己拥有所有权的、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住房。在日本老年人的观念里,居住在其他社区或小型福利机构,很难让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居家养老”。

2.服务责任主体

家庭、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

我国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组织”的概念,涵盖了原有的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公益团体等概念。在其他国家,类似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称谓和评判标准,例如美国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第三部门,在英国主要称为慈善组织,日本称为NPO,等等。为了能够与我国的情况进行统一,在本文中统一使用了“社会组织”的概念。被看作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责任主体,这也是福利多元主义的重要表现。但是在不同的国家,这四个责任主体所承担责任的程度有所不同。

在美国,由于受到新教伦理观点以及新右派思潮的影响,宪法限制了中央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干预,政府在福利体制中仅仅扮演辅助性角色,并不直接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相比之下,个人和家庭成员需要承担较多的养老责任,尽管“家”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但家庭仍然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来源,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是居家老年人获得长期照料的主要渠道。在家庭之外,市场和社会组织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美国在服务供给上引入市场机制,严格按照标准为穷人提供最低限度的补贴,同时鼓励大多数人通过市场解决自己的问题,民间服务机构承担较大的责任;另一方面,美国的社会组织发育成熟,是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主要力量,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中,社会组织的比例约占25%―30%[12],非营利性质的医院占到了美国医院总数的一半以上。尽管美国政府并不直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从中完全剥离,他们往往通过购买服务或提供资金支持的形式推动市场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服务[13],并对难以从市场和家庭中获得服务的贫困老年人提供补偿性救助。

德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主体以家庭和社会组织为主,政府的作用比较有限。一方面,受到保守派政治阶层区别和天主教会有关家庭责任的双重影响,德国在社会福利方面强调自助和家庭责任、教会帮助和社区组织的帮助,并主张减少国家的干预:只有当家庭无法提供对家庭成员的保护时,较大范围内的社会力量或较高层的行政力量才能够介入。因而在养老服务的供给方面,家庭以及教会等社会组织承担了较重的服务职责,政府只在其中承担有限责任。另一方面,悠久的法人结社主义和互助主义传统使得相应的社会组织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教会、各类自助团体等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约占服务总量的30%―60%\[14\]。

在瑞典的法律中,子女和亲属并不承担对老年人的物质赡养义务和照料责任[15],相关要求更多表现为子女对父母的精神赡养。相比之下,由于受到福利经济学以及平等和博爱精神的影响,瑞典政府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中承担着较重的职责,直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并负担其所需的财政支出。由于政府已经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就比较有限,有限的服务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此外,社会组织所从事的也基本上是一些补足性的工作,如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心理辅导、延缓老年痴呆发展速度等的服务。

英国居家养老服务的责任主体中,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和家庭都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英国的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负责养老服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居家养老事业提供财政支持,监督和检查相关社会组织及私人机构开展服务工作,并通过官办民助或民办官助的方式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家庭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来源,其中女性亲属更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家庭成员尽可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并将老年人送进养老机构视为一件非常令人内疚的事情。英国的社会组织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骨干作用,它们接受政府和社会各界捐助并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英国保守党1987年提出了社会组织“不仅仅是政府的补充也是政府之外的另一种选择”的竞选纲领[16]。此外,大量的商业性为老服务机构也在为英国的老年人提供广泛的服务,约4%―7%的服务由私人市场提供[15]。

与英国相类似,日本同样强调政府、家庭、社会组织、市场在服务供给上的多元一体,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介入程度较高,主要的服务都由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工作者提供;不同之处在于,与英国活跃在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相比,由于秉承互帮互助的理念,日本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多数发源于民间、活跃于社区层面,是一种居民互助型的组织,自发和自为的特点比较明显。日本政府通过保险资助的形式予以补偿和鼓励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3.服务内容

在具体的养老服务内容上,这五个国家的差异不大,几乎能够涵盖老年人的所有需求。既包括对健康、半自理、失能等不同健康程度的老年人的服务,也包括对不同收入程度的老年人的服务,还包括上门送餐服务、收入服务、一般护理服务、家务服务、入户探望、紧急救助、贫困收容、法律咨询、家庭保健等不同项目的服务。但是这五个国家在具体的服务内容方面各有侧重、略有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美国由于强调个人独立和个人自助的价值取向,因而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也多以促进老年人进行独立生活、体现老年人价值为目的。在众多服务项目中,医疗救助保障(Medicaid)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老年人的需要获得了强制性的覆盖。

德国由于强调家庭的作用,因而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还注重满足家庭照顾者的需求,家庭照顾者可以申请照顾费用补偿,补偿额度参照雇用其他人照顾家庭成员所花费的费用。

瑞典由于强调博爱和平等,因而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具有全面主义和平均主义的色彩,服务项目也更加普遍化。日常需要的服务(包括个人卫生、安全警报、看护、送饭、陪同散步等,以及进行住房改造、安装警报系统等)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

1.居家养老服务需要首先保障老年人的住房需求

保障老年人的住房需求,为老年人提供适合的住房、营造“家”的氛围是各个国家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的首要任务。在我国,“家”除了被看作是独立和尊严的象征之外,还是血缘家庭的体现,因而作为“家”的承载体的住房对于老年人而言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一是保障老年人的住房权,满足老年人的“居家”需求。一方面,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占老年人的房产、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恶劣的房屋;尤其在拆迁重建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老年人的住房,避免强行拆迁等对于老年人住房的侵犯行为。另一方面,对于侵犯老年人住房权的行为应予以严厉惩处,鼓励老年人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改善老年人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满足老年人的自主生活能力并保障安全。是否有住房、住房面积大小、住房设施是否齐全不仅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同住对象,从而影响居家养老服务的来源,也会影响老年人是否能够依靠室内设施进行独立生活。我国目前已针对老年人的问题开始进行旧房改造,并在有需要的家庭和社区内增添无障碍设施。事实上,要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尤其是独居老年人、残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需要改造硬件的地方还有很多。与此同时,社区内的居住环境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因此,对于老年人住房的保障应不仅仅停留在住房内部,还应包括居住社区环境的改造;其资金来源可以来源于基金会,老年人住房应该有社会组织的较多参与,并不完全走市场化路线。

2.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随着各个国家在居家养老服务地点上的扩展,机构、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差距也不再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三种服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老年人无论是选择家庭、社区还是机构来养老,都是为了获得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一是三种养老服务模式应当相互借鉴、融合。通过营造“家”一样的养老机构,和具有机构完善设施和便捷服务的“家”,既让老年人在住房条件、服务条件方面获益,同时又不会造成老年人与更广泛人群的隔离。

二是三种养老服务模式应当实现平滑对接。居家养老并非意味着脱离养老机构、回避养老机构。家庭或者机构应该是老年人自我选择的结果,这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有关。机构和家庭并不能完全分离,养老机构应当成为老年人无法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时的承接者。

3.构建“四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责任体系

尽管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各个国家的四个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程度有所不同,但都已经显现出了多元责任主体的特点。就上述五个国家的共同经验来看,我国在居家养老服务责任体系的建设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重视对家庭成员的保障。无论是从社会向家庭的回归,还是家庭向社会的扩展,家庭都是居家养老服务中非常重要的责任主体,为家庭成员提供喘息式服务、进行资金补贴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是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的公益链条。一方面要促进形式多样、互帮互助的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专业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要促进资助型基金会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支持,弥补社区社会组织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三是还应当明确政府的责任归属,发挥政府在新型养老文化的建立、政策体系支撑上的重要作用,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血亲价值的动力机制,在充分利用家庭成员、邻里朋友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和足够的资金支持将家庭成员从原先繁重的养老任务中解放出来,或许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

4.转变居家养老服务的理念

上述分析显示,居家养老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养活老年人。因此,居家养老的服务理念应当从以往单纯的老年人照料向促进机体康复转变,提升老年人自我生活的能力,减缓老年人残疾和失能的速度。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意外风险的增加,老年期也是残疾高发的一个阶段。但事实上,多数老年期致残的残疾人及其家属认为这只是老化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现象,不需要治疗和康复,因而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最终导致生活能力的下降和失能。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服务,不仅可以增强老年人自我活动的能力,还能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我国老年人从“养老”到“善养”的转变。

5.在“量”的满足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高

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且服务供给尚处在探索阶段,很难实现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面对其他国家的经验,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需要迎头赶上,但也不可急功近利。可以首先从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量的需求角度入手,积累经验,在对老年人需求实现了普遍满足的情况下再着重提升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莉莉.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J].人口学刊,2013(2):49-59.[2] 陈成文,孙秀兰.社区老年服务: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0(1):116-120.[3] 顾丽梅.英、美、新加坡公共服务模式比较研究――理论、模式及其变迁[J].浙江学刊,2008(5):107-112.[4] [英]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17-18.[5] 刘晓梅.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及路径选择[J].人口研究,2012(5):104-112.[6] 郭竞成.居家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J].社会保障研究,2010(1): 29-39.[7] 祁峰.英国的社区照顾及启示[J].西北人口,2010(6):20?C28.

第二篇:居家养老服务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法

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条例损害老年人权益将被追责。

子女赡养义务写入《条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条例》的说明。他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亟须一部规范居家养老的法规。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300万,而这些老人中,有90%选择在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这两种方式合称为居家养老。

《条例》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还要依托城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所以,《条例》基本原文照搬了上位法中有关家庭赡养责任的内容,在第四条规定了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八项养老服务中用餐居首

柳纪纲介绍,《条例》并非按以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所写,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条例》第三条,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八大类,包含了老人用餐、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八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统筹、企业参与,本着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原则向老年人提供。在具体实施上,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扶持和补贴政策。

“可以看到,我们把就餐写到第一位,在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居家养老,对用餐便利的需求最明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

拟对《条例》实施执法检查

《条例》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不当导致老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条例》草案经人大审议后,将于1月29日投票表决。如顺利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民政、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还会出台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也计划在今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解读1 老年人就餐怎么实施?

《条例》草案此前的审议稿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但上会的审议稿没有这条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称,这项在老年食堂开放中给予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列那么全面。北京目前有3500家老年餐桌,立法调研中也得知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对老年人配餐有参与想法。根据本条例,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措施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方式可以多样。

在老年人用餐方面,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引导,但不会限制价格,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此外,还会对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给予补贴等。这方面民政局、老龄办还将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

解读2 社区养老设施怎么配建?

在养老设施保障方面,《条例》提出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对于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区县政府有责任配置,对于滥用社区配置的养老设施,应收回并用于养老服务。

《条例》中相关罚则写明,擅自改变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拒不整改的,可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相关费用。

刘维林介绍,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在此前颁布的相关法规里已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条例只给出指向性规定。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

解读3 医疗卫生服务怎么便利?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的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多数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

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储备。

但有些问题还难以依靠本条法规一步到位解决,市人大代表臧美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资源逐步向社区深入。

刘维林坦言,入户诊疗从法律上来说依然有障碍,但这种诊疗方式恰是居家养老需要的,所以不会一直搁置,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解读4 养老服务人才如何保证?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

刘维林称,全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养老人才缺口很大,这块服务在市场基本是空白。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正准备建设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被培养的主体之一就是近10万人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这些家政服务员,尤其是服务对象是老人的服务员,都可以具备养老护理的资质。

解读5 惠及范围是否全覆盖?

有代表提出,《条例》中明确了政府职责,一些服务的提供还需由政府财政补贴。但惠及范围是北京市户籍老人,还是对在京居家养老的老人,并不明确。代表担心,大量的政府补贴如用不到刀刃上,会造成浪费。

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现在这个法规是起引领推动作用的,刚性不够。但对创新性的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面纳入,给予了引导性规定。

法规大部分内容覆盖了在京老人,包括户籍老人也包括长期在京居住生活的老人。法规实施后,市政府、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出台不同内容。

政策会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地方财政主要补贴的是户籍人员;但一些外地来的常住人口,他们本人、子女也为北京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一些政策也会惠及他们。■ 探访

小区无老年餐桌 老人自己拎菜上楼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老人社区就餐和医疗还存不方便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的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区还未设置老年餐桌,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照料也存有缺憾。

8旬老人自己买菜做饭

1月24日下午,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北里小区,84岁的李淑芬刚从超市出来,左手拄着手杖,右手拎着一袋菜。超市的师傅从楼中出来跟她打招呼:“李奶奶,我帮你把米放在家门口了。”

跟李淑芬上到4层,门口放着师傅送上来的米和面粉。她说,女儿住在回龙观,自己和外孙女住。“闺女每周给我送一次菜,有菜,也有肉。我要还缺什么就到下面社区超市买,重的东西,米啊、面啊,师傅们就给我扛上来。”

李淑芬的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平时回家晚,午饭要老人自己做,有时晚饭也是她做给外孙女吃。“老年餐桌这几年老听说,但我们这里没有。我们这小区是回迁房,农民多,他们都有儿女在身边,不需要这个。但我们需要的也没办法。”老人说。

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

记者在西四环沿线的几个社区走访发现,都没建老年餐桌。对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刘斌表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基层能尽快落实,让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照料。

他介绍,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从那时起,完善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就一直在做。但几年来也没全面建起来,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小区需要老年餐桌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拿出补贴给没办老年餐桌的小区老人送餐,但餐饮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据了解,某餐饮企业曾从海淀区拿到一年10万元的补贴资金,为老人送餐。该企业能辐射10个左右的社区,每年服务人数近4000人次。这家餐饮企业的老板说,“每天配餐都没有定额,每一顿饭怎么安排,也是众口难调。”

上门看诊就是量量血压

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都有社区医务室。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遇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社区医生能否入户诊疗,却没统一规范。

常青园北里的刘美娟老人说:“我们跟大夫都熟,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就是在家看的。”但也有老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该小区社区医生解释:“由于北京卫生部门有规定,入户诊疗不能破皮,凡是破皮的都要到医疗单位。所以我们一般到老人家中,也就是量量血压等简单检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搀扶到医务室,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应拨打急救电话。”

刘斌称,现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都配备齐了,“但要实现比较现代的家庭医生的照料水平,一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基本上行动方便的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制度设计上的衔接,针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出台可执行的办法。”

刘斌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还希望民政部门多与基层沟通,了解他们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京报记者 吴为

■ 焦点

杜德印:草案名称调整不求“大而全”

“需要修改一条修改一条,需要修改一款修改一款,需要修改一句修改一句,需要修改一词修改一词,需要修改一字修改一字。”昨日下午,在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对《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提出要求。

自启动立法调研直到昨日提请审议,《条例》的名称和养老模式的选择等,都有重大调整。杜德印表示,这些重大调整反映了对提高立法公正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起施行。同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但昨日提请审议的草案名称已改。

杜德印表示,草案名称的调整,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北京市实施办法,而是针对北京96%的老人面临的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体现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立法原则。

立法之初确定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但调研发现,“社区为主”难以承载起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目前专业养老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而具备专业护理素质的家政员数量偏少。

据此,《条例》将养老模式调整为“政府主导,以专业公司的专业服务、专业运营为主,社区为基础”;同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即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务。

且《条例》还埋下“伏笔”,明确政府有培育居家养老商业保险的责任,“市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新京报记者 王姝

■ 观察

人大首次牵头起草法规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进行四审。从立法设想到提交人大审议,一年时间的锻造打磨,一部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法规即将出炉。据了解,这也是首部由市人大牵头起草的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这是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此外,法规草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能更充分发挥民主,引起社会更高关注。这不仅是人大立法工作的进步,对法规本身是宣传,为法规实施打下基础。

从立法程序上,以往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均由市政府主导起草,一般来说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多。但这一次,《条例》是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起草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自己提交法律案进行审议。

刘维林说,由于这部法规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在保证质量上还要加快速度。过去一年,这项法规经过多次调研,他自己参与的就有50多次,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意见,在政协立法协商。从最初的近30条,修改到22条,最精简的时候法规草案只有15条。四审的法规草案为20条。

经过人代会审议,法规还将吸纳代表的建议、意见,1月29日,将由7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共同表决。新京报记者 郭超

■ 互动

删养老配套设施指标代表担心执行难到位

昨日朝阳团分组审议,来自朝阳区法院的市人大代表李有光提出,此前征集意见时,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曾制定了800平方米这一指标,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不应制定类似不能马上实现、“一刀切”的数据指标。《条例》删除了这一数据指标。“有利有弊”,李有光说,“指标少了,评判标准缺失,如何保证执行到位?”

来自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市人大代表陈巴黎也提出,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虽然规划中对公共文化设施配建有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仍有部分社区执行不到位,“对于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哪些部门负责监督,哪些部门负责验收,《条例》应明确”。

两人发言结束后,同在审议现场的朝阳区委书记程连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先后发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标准,历史上已几次反复,配建的难度较大”,程连元说。杜德印强调,“只要政府下了决心,养老设施配建肯定能做好”。

“我的爱人是名医生,”市人大代表宋光成说,经常有得了急病的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所以就会上门,给病人诊断、开药、输液。但这里面有问题,离开医院后,她有没有资格在社区执业?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杜德印再次“答疑”,表示离开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内只能遵循志愿者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志愿服务。此外,可以按照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加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建议

人大代表、北京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刘学锋:北京市去年11月13日至23日,单是在家烧死的老人就有9位,“这在和平年代是很惊人的数字,政府应该管一管”,因此应该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安全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火情就能直接报警,而不单单是像上述条例中提到的只提供紧急救援呼叫设施。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养老应该鼓励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应由政府建立养老引导资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并设置一些必要条件,也不能一刀切,如何补贴应该以征信系统做支撑,比如年满70岁,按照家庭收入不同,给予老人补贴。

市人大代表温瀚英和刘颖:要给予老人居家养老良好的配套,目前一些老旧小区的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建议应该出台配套标准,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政协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医生、大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主任王以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需要所在家庭与医疗团队自愿签订协议,团队要为老人提供规范的服务。还可以运用智能医疗设备实现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像“一键式”智能呼叫器、跌倒报警系统、血压、血糖自动测量上传系统,这些新技术可以便于医生及时发现问题。

第三篇: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书

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协议书

甲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养老服务对象或家属

一、甲方承诺:

(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二)视老人如亲人,服务做到耐心、细致、周到,不怕脏、累、苦。

(三)按照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

(四)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调整服务内容。

(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对象。

二、乙方承诺:

(一)正确理解居家养老工作的性质。对甲方要以礼相待。自觉按时向甲方支付须自行承担的费用。

(二)积极配合甲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事求是地对甲方进行工作评定。

(三)服务过程中如对甲方不满,应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如实说明原因,由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

三、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方式。

以上内容需甲、乙 双方共同遵守,确保居家养老工作顺利开展。

甲方负责人签名(盖章):

乙方签名:

年月日

第四篇: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甲方:xxxxxxxxx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在同意共同遵守《上海市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就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乙方在本协议上签名即视为乙方已知悉并理解本协议条款,并同意受其约束。

第一条 乙方符合《上海市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居家养老服务资格条件且自愿申请并同意甲方安排服务员为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若乙方不符合资格条件,甲方将有权停止或拒绝提供服务。

第二条 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老人,乙方应自觉遵守。在服务过程中,若出现乙方要求或变相要求服务员为乙方以外的其他人员服务时,服务员视情况有权拒绝或停止服务。

第三条 服务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工作内容:

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购物等基本生活服务;

协助老年人就医、煎药、康复等基本护理服务;

陪伴老年人聊天、散步、心理疏导等精神慰籍服务。

第四条 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能擅自增加第三条约定以外及与居家养老服务严重不符的劳务负担,甲方对此保留停止服务的权利。若乙方不满意服务员提供的服务,乙方有权申请调换服务员。

第五条

服务安排:

甲方将按照“定服务对象、定服务项目、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人员”的“五定”方式,为乙方安排持有《健康证》等相关证件的居家养老服务员为其提供服务,如甲方本次安排的服务员不适应乙方的生活环境,乙方可向甲方申请调换服务员。

第六条

服务费用:

(一)依据乙方填写的《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登记表》,乙方符合《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属于_____________类型,可享受每天________________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所需劳务费由政府每小时补贴_________元。

(二)乙方有义务在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或服务停止当日正确填写《居家养老服务凭证》,并按照当月实际服务时间,准时向服务员支付___________元/小时的服务劳务费。如乙方未按时向服务员支付服务劳务费,甲方将停止服务,乙方应向服务员每日偿付当月服务劳务费总额的1%的滞纳金。

第七条 服务调整:

(一)乙方和服务员均享有调整服务的权利,若因故需要调整服务,须向甲方提前3日提出申请。

(二)甲方在接到乙方或服务员提出的服务调整申请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停止服务,并及时选派新的服务员上门服务,但服务调整期间不保证服务不中断。

(三)服务调整后本协议依然有效。

第八条 服务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其他:

(一)服务员上岗后,乙方应尊重服务员,平等对待,不得歧视和虐待,如不满意该服务员,可直接与甲方联系,进行人员调整。

(二)如乙方在服务员规定的服务时间段内发生紧急情况,服务员会及时与乙方相关监护人取得联系,同时与相应的社会应急机构如:110、120、119等取得联系。

(三)乙方在服务员到家后,有义务详细交待应做及应注意的事项,并教会服务员使用家用器具和电器,当面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以便服务员能迅速、稳妥地开展工作。

(四)甲方已明确规定服务员在服务期间不得带亲朋在乙方家中做客。如出现上述情况,乙方可与甲方联系,当即处理(但乙方主动邀请的除外)。

(五)甲方已明令禁止服务员不能与乙方发生任何借款、借物和委托办事的情况,若出现以上情况,乙方应明确拒绝,如有纠纷属私人行为,甲方概不负责。

(六)服务员每月请事假不准超过______次,每次不准超过______天,欢迎乙方监督。请假期间乙方不支付劳务费。

(七)法定假日(清明节1天、五一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十一3天、元旦1天、春节3天)服务员正常休息,乙方不需支付劳务费。若乙方需要服务员法定假日服务,且服务员同意,乙方须按照国家规定支付300%的劳务费。

(八)乙方要随时将现金和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好,如乙方因财物找不到而认为被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乙方都不得对服务员采取搜身、扣押钱财以及殴打、威逼等侵权行为。

(九)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造成本人或他人的意外事故,乙方应立即通知甲方。

(十)甲方有权拒绝乙方将服务员转为第三方服务,如需调整,乙方可向甲方提出申请。

(十一)乙方因心、脑、血管等老年常见急性突发病导致的不良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十二)乙方因病住院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期间,应由其子女履行赡养、照料老人的义务,甲方将暂停服务,乙方痊愈后,甲方将继续安排服务。有特殊情况请在补充协议说明。

第十条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协议中约定之解除及终止的条件出现时止。

补充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xxxxxxxxx服务中心(章)乙方:(签字)签订日期: 年

日 签订日期: 年

第五篇: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

篇一: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1.以人为本,及时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2.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认真接待热情服务,对服务对象咨询的事项应予以一次性告知,疑难问题应约定时间,应予以解决。

3.落实分管责任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各自职责与分工,做到可以办理的事情当场办结,因申报资料不齐全等因素,造成一时不能办结的需向服务对象耐心解释,明确办理的时间和地点。

4.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篇二: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书

xxx社区居家养老协议书

甲方:x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 医疗服务站

甲方承诺:

(一)正确理解居家养老工作的性质.对乙方要以礼相待。

(二)积极配合乙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事求是地对乙方进行考勤和工作评定。

(三)如对乙方不满或其他事由要求换人,应提前与甲方联系,说明原因。

(四)不得有无辜强加乙方的行为。

乙方承诺:

(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二)视长者为亲人,服务做到耐心、细致、周到,不怕脏、累、苦。

(三)按照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接受长者及家属的工作安排,准时上岗,不无故缺勤。短假必须经丙方同意,两天以上假期须经甲丙双方同意。

(四)自觉接受甲方的管理,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

(五)不得索要丙方额外钱物。

附则

(一)乙方在上下班和工作期间,要注意安全,如发生意外,由乙方自负。

(二)在乙方服务期间内,非乙方原因,丙方发生意外,甲乙两方均不承担责任。

(三)甲、乙、丙三方共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任何一方出问题各自负责。

以上内容需甲、乙双方共同遵守,确保居家养老工作顺利开展。

(四)丙方(以下丙方为服务对象)因心脑血管等老年常见急性突发病导致的不良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五)丙方因病住院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期间,应由其子女履行

赡养照料老人的义务,甲方将暂停服务,丙方痊愈后,甲方将继续安排服务。

甲方签名(盖章):

乙方签名:

年 月 日

篇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种制度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1.定期参加居家养老工作会议,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本村实际,开展工作。

2.做好本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摸底工作,并进行了登记入薄,每半年核实一次,便于动态3.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管理台帐。

5.严格遵守服务人员招聘、培顺流程。

6.抓好居爱养老服务的日常工作,协调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根据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核实,有责任监督、检查或调换服务人员。

7.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监促检查,每半月进行一次回访及督查。

8.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对外宣传和咨询工作。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简介

一、服务形式: 1.日间照料服务: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和精神慰藉服务。2.上门照料服务:由服务人员上门为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长期生病卧床及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空窠老人提供照料服务。

3.和合式服务:把志趣相投的老人组合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专门场所,让老年人可以发挥自身兴趣和特长,缓解身心,扩大交际面。

二、服务内容: 1.生活照料类:为老年人提供休息、配餐、理发、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

2.医疗保健类:为老年人提供康复保健、心理卫生、临终关怀、健康教育等医疗服务。

3.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维护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的服务。

4.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学校、图书阅览、书法绘画、远程学习培训等服务。

5.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休息健身设施、健身团队等服务。

日托室管理制度

1.定期向老人宣讲卫生保健知识,做好老人思想、生活管理工作。

2.保持日托室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

3.统一日托室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固定位置,不许任意搬动。

4.保持休息室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清扫1—2次,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5.日托室内不许吸烟。

1.日托室开放时间,上午8:00——17:00 2.请勿在休息室中大声喧哗,或做其它任何影响他人正常休息的行为。

3.不随便搬动设施,爱护床具、被褥等公共物品,损坏者应照价赔偿。

4.在日托室中休息,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做到文明、礼让。

5.注意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闭照明灯、风扇或取暖设施的电源。

1.用餐人员按规定时间就餐。

2.用餐人员进入食堂后,须按顺序排队打饭,不许插队,做到礼让、有序、避免浪费。

3.提倡文明用餐,不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得随意浪费水、电。不得随地泼洒污水。

4.用餐人员必须按自己饭量盛饭打汤,避免造成浪费。

5.在食堂用餐人员,一律服从食堂管理和监督,受护公物、餐具,讲究道德,如有损坏照价赔偿。篇四:1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兴化市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民政部《关于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的通知》(民函?2005?48号)和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村(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立足村(社区)实际状况,以保障社区老年人为重点,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医疗、体育健身、精神慰藉和法律援助等需求为出发点,组织发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07年,已经建成的1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要继续按既定职能正常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并且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创新服务内容、方式和机制;2008年在全市所有的村和社区都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的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开展福利服务,并适当兼顾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努力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三、措施及要求

(一)建立组织网络。

每个村(社区)都成立由村(居)委会主任任站长, 负责民政或老龄工作的村(居)委会成员、村(社区)居民小组长、义工代表为成员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领导小组,负责村(社区)的居家养老工作,并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服务站及时发放招募倡议书,组建居家养老义工服务队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并根据队员的特长、职业、年龄等分类登记造册。

(二)调查服务需求。

居民小组长对居民小组内的各类老年人发放《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表》,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调查,并按照年龄分类汇总(如60周岁至69周岁、70周岁至79周岁、80周岁至89周岁、90周岁以上不同类型),对不同类型老人的基本需求有大致了解。同时将空巢独居老人、困难老人、残疾老人、百岁老人的服务需求单独汇总。

(三)广泛宣传发动。

各居家养老服务站要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向居民发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公开信和招募志愿者义工倡议书等形式,使广大居民了解开展居家养老的目的和意义。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管理制度。各服务站要根据实际制定《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职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承诺》、《社区居家养老考核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居家养老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运行规范。

(五)明确服务对象和内容。

各服务站必须根据老年人需求合理确定服务内容,与参加居家养老服务的单位、个人签订服务协议书。义工、志愿者服务队员认领服务对象后,要签订服务承诺书。居家养老服务站要及时向村(社区)公示结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收费方式和服务电话等。每次服务后填写服务情况反馈表。

(六)加强指导和监管。

区、镇(街道)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管,督促各服务站正常、规范开展服务。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管理水平和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走访调查、电话询问等多种形式了解服务站开展服务的情况,确保资助资金全部用于设施改造和养老服务等方面。建立年检制度,对符合受助条件的继续完成资助,对不符合受助条件的,停止资助或追回已资助的资金。

兴化市民政局

二○○八年七月十日

篇五:居家养老服务站职责

______镇

1、对本站服务范围内老年人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统计;

2、接受本社区居民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咨询,受理养老援助服务;

3、培育相对稳定的养老服务队伍;

4、介绍联络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

5、跟踪反馈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适时制定改进服务的措施。

______镇

1、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常事务管理,保证服务站的正常运作;

2、组织对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人员的考勤、考核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3、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妥善安排服务人员上门开展服务;

4、经常听取服务对象与家属的意见,及时了解服务情况,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5、监督、指导服务人员开展工作,协调解决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纠纷。

_____镇社区(村、居)服务对象需求情况调查统计表

______镇

服务人员名册

服 务 协 议

甲方:(服务对象)乙方:(服务人员)丙方:(居家养老服务站)

为规范居家养老服务,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根据协议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经友好协商,甲、乙、丙三方就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有关事项签订协议如下:

1、甲方需乙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每月服务时间为 小时;

2、乙方须按确定的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向甲方提供优质的服务;

3、甲乙双方商定乙方的服务费为 元/小时,由甲方按月及时支付给乙方,支付时间不迟于次月的5日;

4、丙方应加强对乙方的考勤考核,及时听取甲方的意见或建议,协调处理好甲、乙双方间的服务关系;

5、本协议期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协议期满,各方均可终止本协议,但应提前7天告知其他方。若均未提出异议,则本协议按照前期限自动延续。

6、本协议一式四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人员与社会服务对象(家属)各执一份。

下载典型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典型福利类型下居家养老服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相关制度,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探索深化居家养老工作的新途径。 2、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

    居家养老服务点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负责人:******(社区主任)联系电话:****** 联系人:******(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点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提供家庭病房服务)******(社区特聘律师,提供法律咨......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1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年社区在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

    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为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人文环境,更好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内居家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的,特制订天后宫社区居家养老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甲方:XX街居家养老服务部 乙方: 乙方符合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经报街、区相关业务行政部门同意后,经协商一致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并共同遵守: 一、 双方权利......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1、老人需要注意的饮食特征是:食物多样、热量适当、脂肪适量、容易消化、含铁钙丰富、戒烟戒酒。老人饮食的基本原则是:宜淡、宜早、宜少、宜缓、宜软、宜温......

    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

    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居家养老服务标准

    居家养老服务标准A、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明确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 B、自尊自爱,和蔼热情。 C、不得泄露雇主的私人秘密和有关家庭信息,积极遵守雇主的隐私,不得泄露雇主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