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党建解发展三困
抓党建解发展三困
加天山
山西永和县位于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面积121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比高达88.4%。总人口6.5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贫困人口5416户1.45万。发展之困,在于生态脆弱、三产比例失衡、因病因灾返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障,紧紧扭住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奋力凝聚攻坚合力。强队伍精准引领,7个乡镇全部配强班子,7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53名致富能手进入贫困村“两委”班子;重培训精准激励,采取聘请专家、外出考察、集中办班等形式,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压责任精准帮扶,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主阵地,深入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用干部“脱皮”换群众脱贫。
绿水青山才是群众脱贫的金山银山。永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耕地面积35.8万亩,25°以上坡耕地占到70%以上。“十二五”期间,永和坚持“林果富民、生态立县”战略,累计完成治理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6%,粮食产量平均提高50%以上。“十三五”期间,永和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脱贫的路子,采取生态补偿、购买式营林等多种措施,为贫困人口开启“生态脱贫通道”,实现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永和以红军东征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以三北防护林建设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禀赋独特,但是旅游资源丰富的沿黄河4个乡镇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问题突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万,占全县贫困人口的80%。永和把文化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来抓,坚定实施“文化引领、旅游立县”战略,积极探索“旅游+扶贫”的精准扶贫模式,精心挖掘以“和文化”“伏羲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基因,让失衡的三产比例平衡起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永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目前有3601人,占贫困人口的24.8%。面对“穷根”与“病根”交织盘绕的现状,把“健康永和”建设作为遏制贫困的重要抓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为重点,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服务“三大平台”,构建食品安全、绿色环境等“四个体系”,实施幸福家庭、共筑爱巢等“六大行动”……贫困人口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两个全覆盖”,让疾病不再成为“脱贫之痛”。
(作者系山西省永和县委书记)
第二篇:教师队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待解之困[推荐]
教师队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待解之困
——对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摘要]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我国农村教育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仍存在不少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的高度,从体制上、政策上寻找建设农村教师队伍的良策。
[关键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既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要发展教育事业,抓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村教育无论如何是重头戏,而农村义务教育又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中。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瓶颈在教师,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师资质量和水平就成为现阶段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践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实选择和关键所在。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问题分析
1、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在农村教师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文化基础知识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体、音、美等艺体类、职业技术类和综合活动课学科教师却很少。很多学校干脆不开这些学科,要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2)学历结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有很多是民转公的教师,还有大部分是中专毕业生,虽然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也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事实上并没有接受完全的大专或本科的教育,有其名而无其实。(3)年龄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特别是一些小学教学点,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令人担忧。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现象更是严重。
2、地域分布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地区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从雷万鹏博士调查的情况来看,教师的数量在经济发达地区较经济落后地区相对充足,东部、中南省份较西北省份相对充足;平原地带较山区相对充足。(2)同一地区,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很多乡村小学基本是“一人一校”,有的甚至一个公办教师也没有,而是清一色的代课教师。而在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小学由于待遇和条件较好,教师就比较多,甚至超编导致人满为患。
3、教师编制存在缺陷。首先,编制标准不够科学,呈现编制“倒挂”。现行的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城市、县镇和农村的生师比,分别是19∶1、21∶1和23∶1。单从学生数量来看,这个比例很正常,但我国广大农村地广人稀、生源分散、交通不便、学校规模较小、成班率低等重要因素没有被考虑进去,由此造成了目前农村学校的教师困局。农村教师编制标准不够科学使得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教师进出口渠道不畅通,严重阻碍了农村师资的正常补充。袁桂林教授认为,这样的编制“倒挂”,在客观上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其次,农村中小学有编不补现象普遍。一方面是教师紧缺,一方面在有的地方又“有编不补”。有的贫困地区因为地方财力困难,空额一直难补;而在另一些地方,存在“吃”教育空编的现象。一名在某中部大省教育厅工作多年的退休老领导说,在市县一级,教育的空编被“调剂”给其他部门的情况很普遍。“有编不补”的直接后果是教师年龄偏大和代课教师多,教师工作负担加重,在岗教师难进修提高。
4、经济社会地位偏低。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有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从此,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全部上收到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制基本建立起来。尽管农村教师的工资问题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当地农民相比,农村教师工资并不低,但与其他行业(例如公务员)比较,农村教师的工资显然要低得多。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享受不到福利,即便有福利也是要么不健全,要么福利待遇比较低。收入低、福利水平低不仅导致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还使他们产生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直接降低教学热情,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平衡与发展,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农村教育的质量。
5、教师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城乡经济利收入水平的差距在拉大,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不稳定,特别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日前,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许多,造成教师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骨干教师向东南飞,乡镇教师往城镇挤,农村中小学成为向城市输送优质师资的培训基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自古依然,农村教师是理性的个体,他们通过社会流动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无可厚非,但这种逆向流动却导致农村的教育质量就会持续处于低谷,加剧了农村教育的生存环境。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急需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加强和改进。从长远和根本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待遇合适、保障有力,同时又要求较高、管理规范、相对稳定而又合理流动的农村教师管理体制。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农村教师工资福利长效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实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其落脚点是县级财政,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但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来说,不仅相当多的县级财政难以承担,即使一些地(市)级财政也不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建议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实行义务教育以省级财政负担为主,省级政府承担均衡省内县级间财政能力的责任,中央政府承担均衡省际间财政能力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教师工资福利的长效保障机制。这也是防止农村地区教师流失的根本措施。具体办法是提高教师工资,确保农村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标准;同时,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完善农村教师医疗、居住等福利条件。
2、改革教师编制制度,优化农村教师资源的配置
我国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对农村学校很不利,因为这个标准仅仅考虑了生师比一个维度,而缺乏教育质量理念,缺乏城乡均衡发展导向。因此,应尽快调整城乡“倒挂”的不合理的教师编制标准,抓紧研究和制定城乡双轨制编制标准,实行向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倾斜的编制制度。比如,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应该以学生人数和班级数为基准核算,兼顾学生规模和学科发展需要;农村教师编制核算等级从学校提升到乡镇,这样有助于实现乡镇内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教师主要集中于乡镇,而农村教师资源缺边的现象;探索建立区域性的教师劳动力市场,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实现地区之间的农村教师资源优化配置。
3、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教和大学生支教工作
城镇教师支教和大学生支教政策是平衡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政策。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城镇教师的支教政策,鼓励并组织落实好大学生的支教活动,防止搞运动和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本土实际,探索有效的支教模式,实行按需支教。比如支教应主要瞄准贫困地区,重点针对农村学校的急需学科,选派城镇教师和大学生下乡支教,特别是扩大英语、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支教教师比例,切实满足农村教育发展需要。
4、建立高效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
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教师从生存阶段向发展阶段转型的根本保障。首先,建立健全各级中小学教师进修和培训机构。各级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教师培训机构。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还应该重视并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如对不同学科、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分期分阶段培训,对参加教师培训的农村
教师进行考核等等。再者,还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应承担的项目或比例,运用制度化的手段确保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所需的经费投入。例如,教师学历学位提高培训以教师个人付费为主,政府适当支持;非学历提高培训以各级政府财政投人为主,少量的收费必须严格控制;新课程师资培训等专项培训必须由政府来负担全部的费用,培训经费要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予以保证。
5、建立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发展的动态预警系统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民主性、科学性不断提高,但教育政策制定依然缺乏灵活性和完整性,某些教育政策的制定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尝试建立一种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发展的动态监控系统,通过设立农村教师发展观测站、收集农村教师发展状况的指标、加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评估可督导等形式来加强教育预警,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超前性。只有这样,农村教师队伍才能真正稳定、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段震榜.中国现代农村教育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3]雷万鹏.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实证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张道祥.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08(9).[5]刘欣.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分析与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8.[6]农村教育发展待解教师编制之困[N].中国教育报,2009-4-8.[7]邬跃,樊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第三篇:履职尽责解民困
履职尽责解民困
灵台县民政局边玉才
灵台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积极开展“寒冬送暖”集中救助专项行动。一是分布工作人员密切关注街头和车站生活无着人员,尤其是流浪未成年人的安危,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各种生活无着人员全力主动积极施救,确保其安全过冬。二是加大昼夜轮班巡视和救助保护力度,重点做好夜间巡视救助。安排工作人员深入街头巷尾,掌握流浪乞讨人员信息和动态,耐心劝说、引导接受救助,对其中的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安排专人护送。三是对精神病人、危重病人积极协调卫生部门先救治后救助。四是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御寒衣物和详细的人性化的救助方式。
截止目前已为11名流浪乞讨人员和3名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真情爱心救助,共发放棉衣28件(套),返乡安置费3120元,并在城区繁华醒目处和车站等多处公布救助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全年累计护送返乡受助人员44人(次),其中往平凉市福利院报送病残弃婴5名,抚养费1.5万元。
灵台县民政局边玉才
第四篇:民情日记:察民情解民困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察民情 解民困
今天,我和组织部全体干部来到组织部的联系点—华江瑶族乡同仁村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顺便为村里送去了一些春耕生产物资。
首先是到同仁村查看村委办公楼的维修情况,并和同仁的村干部、村民代表、企业代表就目前群众收入、企业经营发展及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进行了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提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级道路硬化。二是农村党员管理。三是目前华江的毛竹产量较低,一些企业的加工原料还需要从外地购买,造成加工成本大。通过座谈,使我了解到当前我县行政村一级党组织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优势是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的村“两委”干部普遍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有敢想、敢创、敢干的创业精神;同时也让我看见了不足的一方面是:群众工作难做,加上村级集体经济和办公环境落后,村干部想干事但又无权干事、无钱干事,这样一来必将很大程度上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村干部的待遇,给他们为群众办事搭设一个良好的舞台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组织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乡政府,我们还与华江的三家班子进行了座谈,乡党委书记唐东明、乡长欧阳勇对目前全乡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简单汇报之后,提出了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林业生态安全和林权改革问题,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和管理。二是华江乡自来水厂的管理收费问题。三是乡镇党员干部队伍交流问题,他们认为应该加强各乡镇干部队伍的交流学习,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的积极性和增强各个岗位的综合工作能力。四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矛盾纠纷逐渐增加,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五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特别是企业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最后是毛竹的病虫害防治问题。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的,我们当场都一一进行解答,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表示将向县委、政府汇报,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发挥好带头作用,以打造服务型乡镇党委为目标,结合华江“生态立乡、竹业富乡、旅游名乡”的发展路子,尽早确定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主题,创新思路,抓出亮点,为兴安县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树立榜样。
通过与基层干部座谈,我了解到了乡镇干部的真实想法。华江有它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竹木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林权、生态、病虫防治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受到文化知识、素质等的限制,加上很多群众又有“小富即安”的想法,群众工作难做,增收的难度加大,发展的途径更为困难,政府干部的工作就更难做。所以,作为联系点领导,我们需要加强和他们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力量,真正使华江乡今后能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第五篇:抓党建
着力抓党建合力促发展
——湖北孺子牛鞋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湖北孺子牛鞋业有限公司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生产鞋材及成品鞋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总资产1.66亿元,现有员工1420人,党员38人,支部班子成员5人。
近年来,公司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以增产、增收、增效为目标,积极拓展“开放、融入、转变”的党建工作,实现了企业超常规发展: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1500万元,人均年工资19000元,2012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1800万元,人均年工资21500元。今年元至4月份已实现销售收入7200万元,利税610万元。“孺子牛”牌系列产品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消费者满意产品”。公司支部多次被刘河镇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被蕲春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陈文进同志当选为湖北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蕲春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
一、党建工作融入到生产经营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为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奠定思想基础。
1、党建工作与“发展生产”相融入,实现效益连年递增。紧密围绕生产实际,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实现了年年都有新发展。为认真落实公司两会精神,全面完成各项经营指标,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宣传发动工作,为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一是引导党员、职工树立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破除满足现状的思想,实现生产月月上台阶。二是党支部坚持形势任务教育不断线。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统一思想,讲形势、交任务、提要求,要求每名党员做到身边无“三违”,及时的克服和制止了
不规范行为。三是抓好职工稳定情绪工作。针对干部职工调整比较频繁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做工作,组织党员与职工结对子、谈心活动,用一带一的形式,保持了职工情绪的稳定。
2、党建工作与创精品工程相融入,实现优质降耗。一是以创精品
工程为龙头,推动质量标准化作业水平。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和党员的带动作用,职工们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在实际工作中,较好的摆正了质量与安全,质量与产值的关系,营造了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促进了达标工作的发展,连续三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使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质量水准。二是围绕降低成本工作广泛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并组织党员开展修旧利废和科技降成本等项活动。
3、党建工作与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融入,让职工幸福就业。
近几年来,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加强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先后兴建了两栋高标准的职工宿舍楼,创办了职工之家、职工澡堂、职工学校,职工食堂,现在职工实现了免费就餐。同时,生产车间全部安装了制冷空调、大型排气扇,改善了办公环境,新成立了安保科,添臵更新了全套安全消防设备,精简、优化了安全生产流程,从而让职工幸福就业。
二、党建工作融入到深化到制度改革中,为公司快发展、大发展、全面发展提供了动力。
1、党支部进一步完善了党内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完善了七
项制度:支部选举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支部议事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并上墙公布,做到严格按制度办事。
2、党支部积极参与并组织进行各项改革工作,强力推行绩效考核。
今年来,根据公司下达的经济指标,党支部积极主动地谋划各部门的经济任务,每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大大提高了工作质效。二是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指标分解后如何落实是个关键,在日常工作中,不仅参与指标下达,而且注重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的落实,确保了各项指标落实到位。三是积极稳妥地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进
行广泛的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领导工会积极及时召开职代会,针对改革的具体方案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讨论,征求了党员和职工的意见,完善了各项分配制度。之后又先后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保证分配制度的改革的正确实施。
三、党建工作融入到党员、干部的管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不断
加强了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1、抓好日常的管理教育,加强了党员的思想建设。今年来,始终
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并组织党员认真开展了“爱岗位、明责任、守纪律”教育活动。使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在改革和各项生产建设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今年来,认真落实党员发展目标及规划,狠抓了积极分子培养和启蒙教育,本着积极慎重的发展方针,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近年来先后共发展党员5名,完成了发展规划,今年有2 名职工写了入党申请书,有1名确定为党的积极分子,进一步壮大了党员队伍,增强了组织发展的后劲。
3、加强了党建管理,以干部转变作风为重点,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为确定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是认真学习了转变干部作风的九条规定,加强了教育考核力度,使全公司每名干部都在实际工作中较好的发挥了作用。二是狠抓了干部素质的提高,组织干部和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增强了干部的政治敏感力。组织并要求干部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在干部作风上,提倡调查研究作风,做到上岗到位,每天工作有记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今年来,全公司干部和班子成员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落实各自的岗位责任制,为群众做表率,以求实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和支持。
四、党建工作融入到素质教育中,以提高全员素质为目标,加强了
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活动中,突出了以下重点工作。
1、党建工作与班组建设相融入。在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把工作的重点下移,充分发挥班组阵地的党员作用,加强班组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工作更贴近生产实际,更贴近职工的思想实际,较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2、党建工作与提升职工素质相融入,以提高职工技术队伍素质为重点,强化了教育培训工作。①狠抓职工的技术培训。为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抓了全员安全技术培训,支部参与和认真制定了培训计划,并狠抓培训计划的落实,为保证培训的有实效,党支部加强了对职工的考试、考核教育力度,对优秀的给与奖励,对不及格的停止工作,补考及格后方许上岗。②认真落实岗位规范。为了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以“三化”管理为目标,即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秩序化,认真制定了各工种的岗位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制作好牌板,挂到公司宣传墙上,让职工都能看到,从而起到推动规范化的目的。③开通了网络商学院,每月定课时,定时间,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学习、培训。
3、党建工作与建设精神文明相融入,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围绕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以“爱岗位、明责任、守纪律”活动为主线,实施全员素质提高工程。二是开展了“企业文化与我”活动和“我为品牌添光彩”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聚集力、向心力,全力打造“脚踏实地,一步一印,吃草献力,拓荒进取”的孺子牛精神,三是以创精品工程为重点,树立本单位的形象,坚持从规范职工操作入手,人人争上规范岗,文明岗,每名员工争上精品工程。为提高职工素质,树立开拓形象起了积极作用。
2012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