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方志军事迹[大全]
实现农民创业致富梦想的“火车头”
----记普定县“世纪农民农业合作联社”创始人方志军
在马官、坪上、马场3个乡镇12个行政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长满一棵棵金刺梨树,在金刺梨树林中,常看见一个人的身影,这个人就是方志军,其实,在方志军心理,已着手规划更大发展模式。
【引导】 村民种植金刺梨
今年40岁的方志军,出生于普定县马关镇,从他能记忆起,大多数村民生活都比较贫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初期,村里的年轻人都挤进打工族行业,虽然能挣到一些钱,但还不能彻底走上致富梦想。
2009年,方志军得知西秀区双堡镇一些村民种植金刺梨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便放弃在一家公司当副总经理的职位,选择到双堡学习金刺梨种植技术,同时,他在那里租了100亩地,种植起金刺梨树,两年后,赚取了人生的 “第一捅金”。
“我富起了,不算富,要让更多乡亲们致富,才是我的心愿。”2010秋天,方志军带着一手金刺梨种植技术,回到了家乡普定县马官镇水坝村,把自己的心中种植金刺梨的想法试探着告知了村长。刚开始时,村长十分质疑,为了打消村长心中的担忧,他专门收集了许多有关金刺梨种植致富的资料,送给村长阅览,看完后,从村长的表情中,方志军看出了村长还是半信半疑。
为了彻底让村长相信,金刺梨种植是一条让村民脱贫致富的路,10天后,方志军又亲自驾车,把村长送到双堡镇去实地走访考察。“一亩地能收入5—6万元,这种植金刺梨,比栽种传统玉米、水稻强得太多了。”面对着实际考察的数据,村长相信了。
2010年底,在村长支持下,方志军开始向水坝、长坡、小河、皮关、对门等7个村村民,宣传金刺梨种植致富之路,遇到那些思想保守的村民,方志军便利用晚上时间,提上一些水果等礼物,亲自到去家里游说。磨破嘴、跑断腿,当年,152户村民利用自己空闲土地,试着种植上方志军免费发给的金刺梨苗。
按照金刺梨苗生长规律,需要2至3年才能结果,为了不让种植金刺梨的村民因投入管护资金而产生前景担忧,方志军自己拿出8万元钱,购买肥料、请劳动力,无偿的帮助种植户管护金刺梨苗。并且,还手把手将他学到的种植技术教给一些年轻村民。
2年后,金刺梨树开始挂果了,条条枝桠上,挂满金刺梨,惹人喜爱。随着金刺梨的不断长大,种植户逼切丰收的心也越来越强烈。10月底,是丰收的季节,村民也开始采摘金刺梨上市销售。
“30元钱一斤,不愁销路。”水坝村试种户村民李静收入近10万元,激动得手舞足蹈像一个孩子。那一年,试种户在刺梨种植上均获得了可观收入,少则2万元,多的则近10万元,这一下,让所有的村民彻底相信了金刺梨的种植的确是一条致富之路,方志军也高兴得几夜没合眼。
【实现】
金刺梨种植合作社
2012年10月后,方志军原免费发苗种植的那个村村民,几乎都找上门来,要求领取金刺梨苗发展种植。面对这么多的种植户,方志军却又些愣住了,真没想到有这么多村民都愿意种植。
更让方志军没想到的是,一些挨邻乡镇的村民也纷纷找上门来,要求种植金刺梨苗,方志军也爽快的答应了技术支持。据方志军统计,报名要求种植有近400户,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
方志军又将一困困金刺梨苗送到种植户的家中,并教他们怎样种苗,怎样进行日常管理的技术。“你好傻呀,把自己积累的栽种技术,一点不留地转授出去,你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结局?”面对一些村民的好言,方志军并不在乎,在他的心理,已有着更大的想法。
那两年,安顺周边许多村寨,也种植上了金刺梨苗,“这大规模无序种植,金刺梨市场还会像以前那样好吗?会不会产生金刺梨伤农?”这些问题,一直在方志军心理不停的思索,为了寻找到解决问题方案,方志军又自己掏钱外出考察,最终,他获取到一个经验----成立种植合作社,(即: 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的运用,方志军心理很清楚,就是农户只管种植,然后待金刺梨成熟后,把它采摘后,按照当年的市场价格卖给公司,因为公司与农户签订了收购协议,所有市场风险,全部由公司来承担。
“那怕想尽各种办法、或赔得我倾家荡产,也要组建金刺梨合作社,让村民从金刺梨种植中致富起来。”回到村里后,方志军下定决心,邀约种植户座谈,向种植户讲解合作社模式,当听完方志军讲解后,所有的种植户立即赞成了这一想法。
2012年12月,以马官镇水坝、长坡、小河、皮关、对门、金河、号营等村为主的450户村民,组建起了“安顺市林森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方志军。
种植合作社成立后,方志军是更忙了,每天,几乎奔走金刺梨种植的田间地头,教种植户修枝、造型、施肥等技术,种植面积实在太大了,方志军一人忙不过来,他便从其它金刺梨合作社请来技术人员,指导村民管理好金刺梨种植。
2013年,“安顺市林森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4300亩金刺梨中,有1500亩获得丰收,其余2800亩刚栽种的金刺梨,也在茁壮成长。
为了抵抗更大的金刺梨种植市场风险,2014年5月初,方志军又通过考察、并咨询农业专家,成立了“贵州安顺市世纪农民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目前,该合作联社收纳合作社56家,包括马官、坪上、马场3个乡镇12个行政村,以及安顺市开发区石板村、老凹村等,金刺梨种植约5万亩,每年种植出的金刺梨,基本能满足普定县引进的金刺梨深加工企业的需求。年销售产值4个多亿,带动了种植户的年人均收入从4851元增长到1.21万元。【梦想】
发展万亩生态观光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央对贵州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贵州的生态资源
丰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吸引着更多旅客来贵州观光休闲、度假。而地处黔中的安顺市,有着独特旅游资源,壮美大瀑布、神秘龙宫、静怡的夜郎湖。
2014年6月,方志军又开始思索:“金刺梨种植实现村民致富,但毕竟是农业产业,很担心是桃花一现的现象,若让村民的土地长久有收益,需走生态发展之路。”
6月中旬,方志军又将自己实想向贵州省林业专家杨祖文教授进行诉说,杨教授建议走一套新型模式:“城市绿化树种植+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园。”
返回普定后,方志军对此发展模式进行了摸底,得到了安顺市农委有领导的大力支持,随即,方志军对此发展模式进行了选址,经过一星期考察,最终决定“城市绿化树种植”项目落户在普定县农业园区,用地将达1000亩,投入资金500万。同时,把“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园”定在坪上镇对门村夜郎湖边,用地面积规划为1万亩。“城市绿化树种植”的发展之路,在方志军的心里,已有了一定的设想,就是由他组建的公司,向农户无偿发放需种植苗木,并且还帮助农户栽种成活,然后交给村民自己来管理,每年,方志军支付给农户一定的管理费,当苗木长大出卖后,收益与村民平分。“树生长在我的地里,我一点也不担心得不到收益。”方志军的这一想法,每户农户都拍手赞成。
同时,方志军还设想,“我将在‘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园’里面种植各种果树,修建生态小屋,栽种花卉、修砌塘池等,计划投资5个亿。”
方志军的项目,已被几名外商看重,正在与他协谈合作。
目前,方志军的已把他设想写成书面材料,向安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了递交。预计在8月初,方志军实组建的公司将正式挂牌。
随着实现梦想项目的推进,方志军将吸收当地老年劳动力上万人,也将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方志军,一名名符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第二篇:方志自我剖析材料
方志自我剖析材料
一年来,本人在宾馆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本人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努力做好本职的各项工作,各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同时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围绕这次改进作风年活动,针对自己平时的工作情况,现就自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整改和努力的方向。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身学习抓得不紧。自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以来,一直缺乏对《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研究学习。理论学习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深入地系统地学习研究。同时存有经验主义的倾向,不是运用安标的规范指导工作、分析问题,而是凭经验判断和处理一些事情,出现认识滞后、事倍功半的现象。
2、自我要求不高。在思想观念中摆脱不了一些条条框框和陈旧观念的束缚,存在思维定势,习惯于墨守成规,工作中不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创新的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虽然都按时完成了,但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工作成效不太显著,表现在工作片面性、随意性较大,而且在工作中,看表面现象多,看实质问题少,注重近期效应,忽视长期影响,缺乏预见性探索与研究。
二、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1、狠抓学习,努力提高知识水平。一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安全知识的理念;二要认真落实学习计划,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便在月度安全培训会议中为大家讲解安全知识;三要拓宽学习领域、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增强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实践,切实提高工作能力。
2、严于律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更新观念,消除不思进取,内动力不强的不良思维。为此,自己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和宾馆的工作实际,狠抓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融入体系运行,巩固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成果,保持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
3、针对自己工作不深入,作风不踏实等表现。通过学习,认识要大大提高,彻底改进自己工作和思想不相适应的环节,切实加强自己的纪律观念和工作的积极性,严格按照安标要求,加强安全标准化的各项工作,把安全教育培训、实战演练、安全检查和各项日常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自己工作的实效性,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总之,今后我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在改进作风年活动中,继续查摆自己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努力把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做好,取得成效,做一个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三篇:彭文军事迹
向道德模范学习主题班会讲稿
班主任:覃琴
班级:六(2)班
时间:2011年11月1日
彭文军事迹
彭文军,男,汉族,1960年6月生,贵州省开阳县黔顺公司驾驶员。2000年,彭文军从中铁建设五局辞职,回到老家贵州省开阳花梨乡,跑起了个体客运。不久后,他就发现在花梨至开阳县城的客运沿线,有不少六、七岁的小孩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每次碰到这些孩子们,彭文军就会叫他们上车,并承诺以后上学都可坐他的车,不收钱。从此,每天早上7:20左右,在花梨乡清江村旁通往县城的公路上,总会有11个孩子准时在这里坐上一辆牌号为贵A70757的金龙大客车;7:40左右,在翁昭村大湾路段,有23个学生上这辆车;7:50左右,在翁昭村中院路段,又有6个学生上车……于是,11年过去了,孩子们换了一拨又一拨,许多免费坐他车上学的孩子已经离开本地、外出求学了,而他一直信守当年的承诺——免费送沿途的孩子上学。彭文军说:“我既然说得出,就要做得到,而且要做到底。” 2006年,彭文军为了可以多带几个乘客,就往与开阳县城反方向的花梨乡建中村建溪组去接乘客,这样,附近的30多个学生又坐上了他的车。为了保证既送孩子上学,又能接到乘客,他每天早上都
是先送学生到学校,再返回去接乘客。2011年,花梨乡中院小学教学点撤销,部分学生转到开阳县城关镇南凉小学和顶兆小学读书,这样,彭文军客运沿线上的“免费乘客”又增多了。为了安全行车,每天早上,他都推掉了沿途乘坐短途的乘客,尽量让孩子们坐上车。彭文军11年始终如一的“爱心送学”行为,让不少家长深深感动,“没有彭文军的热心肠,咱们的娃娃不知要多走多少路啊!”有朋友为他算了一笔帐,每个学生带一趟至少2元车费,11年来,他起码少赚了10万元。对此,他只是一笑了之:“哪个开车不想多赚点钱?可顺路带学生,这是我的一点爱心,这也是我当初向孩子们和家长的承诺。做人要讲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我也希望孩子们懂得这个道理,更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回报社会。”彭文军开客车11年,收到5面锦旗。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事迹感动了许多的人。2008年,他被开阳县文明委评为感动开阳十大真情人物。
贵州省美德少年杨昀鹰事迹
照顾母亲是我的责任,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贵阳市南明小学学生、13岁的杨昀鹰荣获“美德少年”的殊荣,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14名。
杨昀鹰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不仅不能照顾家里,还需要人照料。
由于父亲经常在外出差,杨昀鹰小小年纪就开始做家务、照顾生病的母亲……父亲不在家的时候,他就是家里的男子汉,做饭、洗衣,担起家里的责任。
杨昀鹰不仅是做家务的好手、妈妈的帮手,有段时间,他除了帮生病的妈妈从单位拿资料外,还要去医院拿妈妈治病用的药。
尽管如此,他却从无怨言,课余时间还积极参加书法、珠心算、航模等课外活动,小昀鹰的学习也名列前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航模连续三年全国拿奖、书法过六级、擅长二胡等。
对于这次荣获“美德少年”称号,懂事的杨昀鹰这样说道:“照顾母亲是我的责任,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篇:李军同志事迹
李军同志事迹
李军,1986年参军,1990年退伍,现纳雍县武装部职工。
2008年8月,李军“纳雍社区”论坛(“爱心纳雍”论坛前身)组织发起了第一次公益活动,募集善款8400元,购买图书、工具书507册,书包、文具盒各178个以及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拍等,组织7名义工送到未通公路的纳雍县龙场镇四新小学,建成第一个村级小学爱心图书室。
随后的日子,依托“爱心纳雍”,李军将业余时间放在爱心事业上,以无私奉献、热情执着、低调务实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身边亲人、朋友、同事,感动了网络上素未谋面的许多陌生人,使爱心志愿活动越做越大。从2008年8月至今,历时二年半,志愿者增加到78人,为纳雍县境内26个乡镇的52所村级小学以及境外六盘水市水城县保华乡黄屯小学、双营小学,双噶乡河沟小学等4所小学建成56个爱心图书室,总价值543600元,惠及阅读学生23000人。
2009年9月,与广东爱心企业——安华.理达律师事务所合作实施了纳雍县锅圈岩乡平坝小学蓝球场铸水泥硬化装蓝板项目,投入28753元。
2010年8月与纳雍县团委合作实施“爱心纳雍圆梦大学”项目,整合助学金998262元,资助160名贫困学子读大学。
筹资26万元修建了纳雍县昆寨乡杨家丫口小学、金竹林小学、碓窝河小学三所希望小学。
2010年12月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合作募集资金185228.97元,为纳雍县羊场乡等的9所小学和5个教学点的2321名小学生购买了成套冬装。
与爱心人士合作,启动纳雍羊场乡场坝小学240名学生、保卫小学学生247人的免费午餐项目,2010年一个学期耗资85322元。
第五篇:(刘军)个人事迹
刘军同志个人事迹
遵纪守法,拥护四项原则,热爱党的技工教育事业,做“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忠诚实践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一线。按照学校教学安排,长期担任电工生产实习教学,并先后担任《电机与变压器》、《电工学》、《电工基础》、《安全用电》、《可编程序控制器》、《高等数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每学期工作量超过260课时,所任学科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达到98%。在教学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了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技术人才。
2008年担任“金蓝领”电工技师班《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理论和实习教学,视教学质量为生命,对教学内容一丝不苟,对学员认真负责,所教学员通过上级的职业技能鉴定,均顺利结业,为学校赢得了荣誉。2009年担任“金蓝领” 电工高级技师班主要培训内容的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改进适合当前技工学校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创造性运用这些理论服务于教学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能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注意知识的更新,把课本上没有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敏捷,眼界更加开阔。
1995年至1999年,每年都对参加全市技工学校技能比武的学生进行赛前辅导,参赛学生先后两次获总分第一名。
2002年11月至12月,为学校设计了电力拖动控制、变频调速、数控编程、PLC等四个实验室和数控加工车间的电气线路,并组织学生进行施工,克服粉尘污染等问题,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为学校节约了资金, 又锻炼了学生。
2004年暑假,对参加省、市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辅导,一名学生获省三等奖,两名学生获市二等奖。
2005年6月,完成了“金蓝领”项目所需电气实习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保证了学校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2006年暑假,对参加“银鹰杯”全市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辅导,一名学生获二等奖,三名学生获三等奖。
2007年暑假,对参加“潍柴杯”全市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辅导,一名学生获二等奖,三名学生获三等奖。
2008年暑假,对参加“海龙杯”全市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辅导,一名学生获一等奖,三名学生获二等奖。
自2008年2月至8月,在学校搬迁新址过程中,积极 肯干,服从安排,先后参与完成了十个实验室的重建,并维修23台机床的电气线路,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多年来,能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坚持科学的态度,大胆进行探索,总结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参与编写了校本教材《电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写出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及专业论文,其中有多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在省、学校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
由于自己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取得了一些成绩,现综述如下:
1.制作的教学课件《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在2005年全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填补了学校该奖项的空白;
2.撰写的论文《参加全市电工技能竞赛有感》 在2005年全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获优秀奖;
3.撰写的论文《浅谈电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和安全问题》2006年7月在《齐鲁学刊》发表;
4.撰写的论文《PLC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在《理论新探索》2007年第12期发表;
5.撰写的论文《新型磁电复合材料传感器的理论分析》在《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第1期发表; 6.撰写的论文《初学PLC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科教天地》2008年第6期发表;
7.撰写的论文《在教学中解决教材“冲突”的几点做法》2005年被学校评为三等奖;
8.撰写的论文《对教材选用的的几点看法》2007年被学校教学年会评为三等奖;
9.2006年参加全市优质课教学评选获优秀奖 ; 10.2006年9月参加潍坊市2006“银鹰杯”职业技能大赛获二等奖;
11.2006年12月被学校评选为“2006教学能手”; 12.2007年参加潍坊市“潍柴杯”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第一名);
13.2007年10月被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潍坊市首席技师”荣誉称号;
14.2008年1月被潍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潍坊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15.2008年6月参加学校首届技能节获教师组电工操作第一名;16.2008年参加潍坊市“海龙杯”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第一名);
17.2008年9月被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山东省技工院校优秀生产实习指导教师;18.2009年2月被潍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潍坊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19.2009年5月参加学校首届科技文化技能节获教师组电工操作第一名;
20.2009年9月被潍坊市人事局、潍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潍坊市技工教育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