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5:5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第一篇: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我县的《实施意见》(杭委发(2004)14号)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重点,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载体,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打算汇报如下: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常态化管理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二是加强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的建设,使其发挥了重要的协调和指导作用。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抓好工作落实。每半年召开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分析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形势,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抓好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法律法规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特别在网络、声讯、出版、文化市场等领域,健全完善了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举报监督制度等,使社会文化环境治理工作走上规范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

1、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于教学之中。上好每一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并在其它课程的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展览,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聆听革命老前辈讲革命传统故事;开展“著名苏区好学生” 评选活动和“缅怀先烈,爱我中华”主题征文活动等。二是认真组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在活动月期间,各中小学校都精心策划、认真开展“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等主题班会或团、队会;组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使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受到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三是组织开展读好书活动。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社区阅览室、单位职工之家、村镇农民之家、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村文化大户等场所,通过优秀出版物推荐活动、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心得座谈会和读书会、阅读讲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全县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生动的道德教育。四是编写上杭乡土教材。为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向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结合我县实际,先后编写出版了《上杭人民革命史》、《一代英豪》等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中学版、小学版),免费发给全县中小学校,使我县未成年人通过阅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陶冶爱国爱乡情操。

2、大力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一是坚持把贯彻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未成年人手则》、《小未成年人日常行为规范》和《中未成年人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经常性教育工作来抓,并分别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开展教育,低年级学生重点进行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养成未成年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年级以上学生重点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二是举办“诚信守法”系列主题活动。自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开展了打造“诚信上杭”和深化“诚信上杭”系列活动。为推进诚信教育活动在学校的深入开展,县委宣传部、教育局组织专门人员,编写了《中学生诚信教育读本》和《小学生诚信教育读本》,作为职高和中小学开展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辅助教材。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把以《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二是县公安部门选派业务精、素质高的民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实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法制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协调学校、家长、社区落实帮教措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三是深化创建“平安家庭”、“青少年维权岗”和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会”等活动,积极构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体系,给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员,创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开展以“关爱生命、自尊自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有效的教育模式,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5、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一是认真组织开展以“看百部优秀影片、读百部优秀图书、唱百首优秀歌曲”为主题的“三百”教育活动,开展好国旗、国歌、国徽系列教育活动和科普、普法教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四项比赛(手抄报创作大赛、学生音乐剧、小品剧表演大赛、中学生演讲比赛、小学生讲故事比赛)和、“阳光少年”评选、“知荣明耻,争创新三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一系列活动,树立中小学生形象,建设和谐文明校园。三是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教育资源,精心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参观、瞻仰、考察活动和“走近红军十个一”活动(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段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写一篇颂红军作文、听一堂传统教育课、扫一次烈士墓、讲一个红军故事、开一次学红军主题班会、为群众做一件好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四是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五小行动”(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四进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和“小公民道德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五是坚持开展少先队“手拉手”活动。以加强少年儿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城市少年儿童、进城务工农民未成年子女、孤残儿童、特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库区移民少年儿童之间的“手拉手”结对互助活动,在城乡间搭建起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少先队员联系纽带。六深入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关爱留守孩子十个一活动”等扶贫救助活动,大力弘扬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尤其是今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向灾区儿童献爱心活动。七是积极组织“学雷锋月”活动。在每年3月上旬,全县各中小学组织学生走向街头开展学雷锋活动,如清除杂物、打扫街道、帮助老人做事等,从小培养未成年人助人为乐、爱集体、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三)强化家庭教育功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1、成立家教组织。县妇联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牵头成立了县家教指导委员会、县家教理论研究会。全县各乡镇分别成立了家教咨询站,举办了家长学校,组建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热心家庭教育工作的家教骨干队伍。县、乡妇联还根据需要聘请家教热心人士担任家教义务宣传员,建立家教志愿者队伍,加强与县、乡关工委的联系协调,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目前,全县有家教指导委员会(中心)1个,县家教理论研究会1个,家教咨询站23个,开通家教热线电话18个。

2、加强家教基础工作。为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奠定扎实基础,近年来,县、乡妇联、教育部门等采取自办、联办、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四百多期,参训人数达2万多人次。积极协调配合教育部门健全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每月上课、家长校访、家校联系卡制度,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反馈,同时定期聘请家教热心人士举办家教专题讲座、开家长会等进行有针对性地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全县有小学96所,独立初中22所,高中9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64所,建有家长学校192所,占应建数的100%。针对学校与家庭联系不紧,沟通不够等现实情况,全县不少学校在继续落实教师家访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了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开展经常性工作,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定期向学生家长宣传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法规、政策,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向家长讲解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向家长宣传介绍为人父母应有良好表率作用等,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长管教子女的水平,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了家庭环境。县实验小学、临城城南小学家长学校被评为市级示范家长学校。为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验小学还设立了“家长开放日”,每逢开放日,家长到校察看校园环境,到班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并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本着为学校教育献计献策,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上杭一中组建了“家长委员会”,每学年一届,定期召开会议,就学校有关事情向家长征求意见。

3、广泛实施“家庭文明工程”。以思想教育进家庭、法律科学知识进家庭、文化活动进家庭、反腐倡廉进家庭等“四进”家庭为主要内容,实施“家庭文明工程”,提高广大家庭成员素质,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坚持把实施“家庭文明工程”与创建“五好文明家庭”、“美德在农家”活动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道德新风进万家”为主题,突出家庭美德内涵,重点抓好“五个倡导”活动。即:倡导扶贫济困、倡导终身学习、倡导崇尚科学、倡导遵纪守法、倡导廉洁奉公。

(四)整合力量、齐抓共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用先进文化占领未成年人阵地。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需求,向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精神产品。一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精心策划选题,创作、编辑、出版并积极推荐了一批既反映时代气息又具有老区特色、客家特色和具有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艺作品。二是推动优秀图书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开展读好书活动。推动优秀歌曲和童谣占领舞台、进入课堂、引领时尚,组织好创作传唱。三是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益于未成年代身心健康的各类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书画摄影展、各类少儿文艺演、灯谜竞猜、美术培训班、少儿舞蹈培训,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文化生活。四是组织电影放映队为未成年人放映爱国主义影片,使未成年人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2、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传媒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加强舆论宣传,把握舆论导向,营造舆论氛围。一是认真做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落地工作。开办了《苗苗天地》、《校园之声》等少儿喜爱的节目,每天播出2个半小时,为未成年人服务。通过解答学生朋友的心理问题,给予科学的指导,指导家长如何加强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二是积极宣传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以及各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如《关注未成年人进网吧》、《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禁止使用童工》、《我县开展未成年保护法宣传活动》等深度报道。三是采取专栏、专题等多种报道形式,对我县各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做法给予充分的报道。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我县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制定严格审稿的节目播出制度,把握好舆论导向,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严禁播放宣扬暴力、色情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节目和广告。精心制作、播出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节目,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精神食粮。

3、加强文化市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一是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大力清除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书等非法出版物;抓好绿色网吧建设,坚决取缔黑网吧,杜绝在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开设网吧等场所,在全市率先安装和启用了网吧监控系统;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明查和暗访相结合,对全县网吧、文化市场进行督察,对违规违法网吧进行曝光;上杭电信分公司在每日的00:00—08:00切断了网吧上网信号源。二是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在全县设立治安报警点80个,建立治安巡逻队10支。组织开展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的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加强学校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积极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机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治安防范责任制。

4、强化社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坚持把社区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平台和依托。一是充分利用文明单位与社区、学校结对共建机制,努力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才、物力、财力支持。二是组织社会各方参与建设,着力构建各类辅导员队伍。根据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实际,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了纵横交错、上下联动的教育促进机制。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基础,在全县各乡镇、社区、村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利用“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优势,组建顾问团、讲师团、科技辅导团,发挥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等传、帮、带的作用,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广泛开展以“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进社区活动。三是以共青团、妇联等职能工作为依托,利用团委、妇联群团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志愿者、校外辅导员等管理、辅导、服务作用,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五)加强阵地建设,拓展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开放的空间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我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古田会议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临江楼纪念馆、中国古田红军园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和一批全国、省、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都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宝贵资源。我县有关单位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做好博物馆、陈列馆等教育场馆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的工作。建立馆校联系制度,把参观实践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实现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2、抓好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近年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充分利用我县各种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批县、乡、校三级未成年人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包括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工业实践基地、文艺活动基地、生态实践基地、农业实践基地、爱心实践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经统计,全县共有各种各类实践教育基地110个,全部免费为学生集体开放。这些实践基地的建成促进了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

3、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县图书馆加大少年儿童阅览室投入,近年来,投资200多万元,购书20多万册,长期向未成年人开展免费借阅服务。据统计,2004年以来,该阅览室开展免费借阅服务书刊84490册次。除此以外,还开展了“红古田信息网”、“上杭宣传网”、“上杭教育网”等基层网站点建设,为未成年人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4、抓好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投资5千多万元,建造了大型羽毛球馆、体操馆、乒乓球馆、篮球馆、网球场、水上运动中心等体育训练基地,全部免费或优惠向未成年人开放,据初步统计,每年有35000多人次在这些场馆培训锻炼。几年来,共向国家、省、市体工队输送各项体育人才30多人,培养出了以林丹为代表的顶级世界冠军。

(六)深入调查研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根据省关工委、省教育厅、省文明委、省妇联、团省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状况调查的通知》(闽关委[2007]4号)要求,我县承担了调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状况的课题任务。从2007年5月至10月,由县关工委、文明办、教育局、财政局、公安局、文体局、物价局、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配合,围绕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领域、内容、形式、层次目标和要求;各部门为学校组织的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的状况,以及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中发挥作用状况,主要经验、困难、问题和建议;未成年人家长对子女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态度和支持程度;未成年人对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感受、评价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分阶段分步骤的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其中,召开座谈会36场次,参加的对象有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社区(村)干部、群众代表;举办研讨会12场次;随机访谈180人;问卷调查2300份;填表调查200份;实地调研32场次。在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了一份几万字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中客观、详实的陈述了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状况,总结了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调研报告,县委书记赖继秋同志亲自安排专题调研,并继2004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之后,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的作出,为加强和改进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的目标和任务,细化了措施和责任,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将迎来崭新局面。

近年来,我县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对未成年人思想观念产生消极影响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净化。由于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死灰复燃,互联网上有害文化信息的四处传播,给未成年人纯洁的心灵带来冲击,一些未成年人出现了社会公德心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思想认识模糊、道德知行脱节、价值观功利化等倾向。二是学校德育的实际成效需要进一步增强。教育部门把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养成摆上重要位置,学校与社会、家长的沟通联系也趋于密切。但重智轻德的习惯思维仍然存在,德育创新不够,针对性、层次性不强;重认知、轻实践,重说理、轻体验,重教化、轻养成的教育方式还有待根本转变。三是社会文化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真正适合未成年人的校外活动场所不多、容量有限、缺乏吸引力;营业性网吧中绿色上网软件的作用有限,专项治理容易反弹。四是家庭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改善。家庭教育的指导、研究服务、培训工作薄弱,学校和家庭联系沟通不够密切。一些未成年人因辍学、不能升学,过早进入社会,出现教育空白。

二、今后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当前,社会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使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取向上面对复杂状况。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特别注重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和未成年人成长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建立健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意识,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以开展中华民族史、世界文明史的知识竞赛与实践传承活动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宣传推介古今中外优秀思想道德楷模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先进典型,激励未成年人见贤思齐,继往开来。

2、进一步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以净化网吧、网络、网游、荧屏为重点,推进社会文化环境改善。重点整治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集镇的违法违规网吧,落实文化部提出的网吧监控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未成年人远离经营性网吧,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和中小学创办“绿色网吧”,严厉打击非法、内容不健康的音像出版物包括此类游戏软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顿工作,减少对未成年人成长不利的负面影响。鼓励理论工作者、作家、艺术家等深入生活、深入未成年人之中,创作受未成年人喜欢的优秀文化产品,组织展播展演和展览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3、进一步健全“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积极搭建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平台。整合社区人力、设施、活动资源,努力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建立未成年人基本情况调查摸底、社区团队组织活动、教师挂钩社区服务等制度,发挥社区志愿者和“五老”作用,搞好教育队伍建设,形成教育引导工作机制。从倡导现代家庭教育入手,以营造良好家风为内容,依托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社区组织,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工作,促进家庭教育观念更新,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子女水平。提高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统筹能力,发挥党政各有关部门、各党群组织的作用,健全社区与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协调制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合力。

4、进一步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从实际出发,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切实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尽快给青少年学生一个校外德育活动的优良场所。

5、进一步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制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意见。要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保障措施,做好“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第二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工作总结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工作总结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三者之间并且还是相互推动的,怎样将三者合力为一呢?如何推动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呢?现将本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如下。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切实发挥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它不同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不可替代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优势。从学校育人功能来看,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社会化活动,它能按一定社会需要,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从学校育人环境来看,学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们的学习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从受教育的时间来看,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最集中,更利于全身心接受各种知识的传授,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

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它具有早期优势,是子女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益于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使儿童的智力得到尽可能早的开发,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形成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最能根据孩子的智力发展特点实施个别教育,最能培养孩子的情感,也最能有针对的对各种社会信息景进行整理、筛选。此外,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步入社会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甚至走向社会后仍然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终身受益,是非常重要的。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讲“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家庭”孩子对母亲的爱进而发展到对兄弟姐妹、邻里的爱,这就是道德发展的基本原则。

社会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延伸和发展,是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组织机构繁多,其教育内容具有广泛性、适应性、及时性与补偿性,其方式方法具有灵活多样性,若善于利用,引导得力,必然会对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青少年的素质提高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通过社会教育,学生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增强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在社会大课堂,体验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扩大社会交往,养成现代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需要,为参加现代化建设做准备。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实现 “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格局,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它是促进学校教育整体化,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德育目标的需要;是形成整体教育的思想保证,是对教育改革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和发展;是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途径,是把全党重视、社会共同参与结合在一起的重要举措。因此,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势在必行。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首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从学校教育看,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尽管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显滞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工作,只注重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忽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从家庭教育看,部分家庭存在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部分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或者溺爱,或者虐待,或者强制,或者放任,养成了孩子的不良品德;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落后,有的家庭奉行“金钱或物质刺激”,有的家庭则推行“大棒加蜜糖”等等;部分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家长们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致使孩子也染上同他们一样的坏习惯。

从社区教育看,一方面,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如,社区中还存在“三厅一社一吧”,存在赌、毒、黄等现象。在中学生中流行的电脑游戏、卡通画等,使有些学生沉迷于其中而难以自拔;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有些学生不能抵制“崇洋媚外”的心理;不能辨别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东西,有些学生消极、悲观、自私自利。此外,家长“下岗”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它会促使学生意识到竞争的压力而努力学习,同时也会给一些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如有的学生产生轻视自己的父母、轻视工农的思想。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如,社区教育基础条件不足,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新建的小区层出不穷,在这些社区中,真正符合未成年人成长建设要求的设施缺乏,尽管国家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但还远远不够。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缺少沟通,使“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没有真正的联系起来,教育思想得不到统一,相互间缺乏沟通,不能形成教育合力;有效的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社区教育也由于缺少学校的配合,不能及时而灵活的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使学生在成长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和实践的机会,从而使教育出现了真空状态。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相协调发展的途径,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有计划、讲针对性、重实效的开展教育活动。

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合作意识。教育是人民的事业,不能单纯的把它归为政府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学校的责任,全社会都应该主动参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既要分工明确,又要互为补充、互相配合、互相依赖。在教育过程中,三者之间应加强沟通,增进交流,统一思想,同步教育。为使教育网络切实地运转起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此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其次,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学校要针对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努力办好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学校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同时,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社会风气。

学校要开展“教师进家庭”活动,形成家访制度,鼓励教师以家访的形式走进家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力求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学校要开展“家长进学校活动”,诚邀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以了解学校,感受学生的学习生活,增进家长与学生的沟通。

同时,学校要主动与学生所在社区取得联系,创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第一,必须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使孩子努力方向更明确,避免了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

第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互补性。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各自发挥着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结成教育网,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使其各有侧重,形成互补。

第三,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优势。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三个基本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是基础,学校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社会是重要的依托和平台,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结合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

第三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实施方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体功能,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立体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重要性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社会、家庭环境,公民道德素质,家庭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为未成年人创设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各相关部门联系,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社会各方面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健全“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综合教育效益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知事、明理、动情、践行。同时要切实搞好“五爱”教育,并注意挖掘和发挥本地各种德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1.学校方面

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立以学校领导、德育干部、教师和班主任为主体,少先队及家长学校负责人共同组成,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引导和生活指导,使学生知事、明事。

关工委要深入学校,督促指导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推动和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三结合,优化育人环境,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机构,办好家长学校,每学期分年级段召开学生家长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适时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组织家长交流育人经验。同时,承担对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组织协调和总体规划;加强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信息交流,做到资源共享。班主任、科任教师要经常性开展家访活动,以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交流信息,提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1)、上好晨夕会,开好班会。班主任老师每天利用晨夕会时间向学生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重点进行养成教育,总结前一天班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表扬先进,对做得不足的同学提出新的要求,每周班级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配合学校工作重点,根据本班实际,确定专题,努力把本班建成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

(2)、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科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既做经师又做人师,寓德育于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发挥课堂德育主阵地的作用,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得到健康的思想教育。

(3)、通过各项活动、重大节日,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中,让学生接受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

(4)重视心理咨询室建设工作,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对一些心理、行为、品行等有问题的同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乐观向上、敢于面对挫折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分析班级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和学习情况,对一些情绪反常、行动异常、学习成绩下降幅度较大的学生,及时找出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2.家庭方面

学生家长是学生家庭教育的主体,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发挥其参与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作用。家长委员会成员应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全社会和家庭宣传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使全社会都来重视教育下一代工作。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鼓励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家长要经常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学生思想动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1)、建立家长联系簿。班主任老师要经常不断地通过书信、电话、网络、老师家长约谈等方式,随时把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状况向家长汇报,并分布倾听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意见。同时,家长也要利用书信和主动找老师交谈的形式,及时将学生在家的表现反映给学校,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共同商讨教育方法,以便对症下药。(2)、召开家长会议。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议,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情况向家长做比较全面的汇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幅度下降较大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做好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共同加强教育,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尽快提高思想认识,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

(3)、办好家长学校,定期上课,在家庭教育发面给家长提供学习机会,增长家教知识,使家庭教育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

3.社会方面

学校应主动联系所在地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村镇等,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校外教育队伍对学生开展教育;通过开展创建和谐单位、和谐社区活动,为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提供条件,组织有意义的社区教育活动;主动配合社区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净化育人环境。

(1)、发挥关工委的功能。每学期邀请革命老前辈作一次报告,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学生向革命前辈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大好时光,艰苦奋斗,奋发向上,学好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力量。

(2)、每学年邀请公检法的有关同志举行一次法制知识讲座,让学生知法懂法,自觉遵纪守法,并能积极与违法分子作英勇斗争,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和思想觉悟,自觉抵制不法思想的侵蚀。

(3)、每学年新学期开始,邀请公安交警同志举行一次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意义和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确保,安安全全到校,安安全全回家。

(4)、积极开展体验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体验社会,培养学生责任感、生存意识和感恩意识。每周一次参加便民利民社区服务活动,假期中统一组织小组进行社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学校要积极争取社区的配合支持,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如当地驻军、工厂、企业、敬老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节庆日、寒暑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活动,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寓教于各种有益活动之中,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接受教育。

四、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工作协调制度

加强对社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统筹和指导,成立由社区工作者、学校领导、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居民参加的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协调组织,定期沟通情况,研究工作,组织活动,做到学校、社区、家庭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土左旗民中附小

2016.9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网络实施方案

土左旗民中附小

2016.9

第四篇: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自我评价

关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自我评价

一个好的德育评价机制,无疑是学生道德航道的导向灯,所以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也是非常不易的,同时必须在实践中经过多次反复的探索和总结,才能逐步成熟。我校的德育评价机制正在探索中。现在的几点做法是:

1、家长参与德育评价。我们的做法是一周由家长进行一次评价,把评价表返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在家长评价中,给予必要的意见交流。期末在品德等第和品德评语中,家长的评价是班主任评价的一个重要信息源,一个重要参考。

2、学生参与德育评价。学生的评价是小组评价,同伴评价的方法,旧课程的同学主要是以口头评价为主,新课程的学生(1-3 年级)在学生的素质报告单上以书面评价为主。评价的情况是班主任评价的一个参考。

3、每个月评出一批各项先进学生,其实也是种即时评价。

4、社区每学期对学校德育进进总体评价。

四、主要经验和结论 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主要经验和结论是:

1、德育过程要全程化。人是变化的,发展的,反复的,因此,在教育中要坚持有始有终,一个德育目标的提出和确立,必须有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措施跟上,并且要持之以恒,贯穿到底,不可以忽冷忽热,甚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时抱佛脚,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针对性。全程化的另一个意思是:小学阶段的总体德育目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一以贯之,有一个全程化观念,不可以出现年级断层,更不可以出现低年级和高年级前后矛盾,前后不一的教育要求。全程化的又一个意思是:小学教育要立足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负责,为学生今后成人后的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打下基础。

2、德育成员要全员化。德育工作并不是班主任的事,也不是思品老师或辅导员的事,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对学生言传身教,这个意识全体教师必须牢固确立。全员化的另一个意思是:家长也是德育工作者,也要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子女品行不好,主要的责任应该是父母,是家庭,全社会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与舆论,经化家长和家庭在教育中的责任心。全员化的又一个意思是:社会成员都是德育工作者。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每一个与之接触的或擦肩而过的都在无意有意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都在以他们的言行举止“教育”着我们的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成员的队伍是十分庞大的。因此,全社会都应该树立“大教育观”的理念,为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友善、健康的社会大环境,以致不出现 520 的可悲现象。

3、德育要求要具体化。我们往往感叹教育苍白无力,收效甚微,功倍事半。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德育要求的笼统说教、远离学生的实际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教育往往太高太大太远,学生听不懂看不到摸不着,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往往收效甚微。德育目标具体化,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出发,把做人的道理,爱国的道理,细化为具体要求,让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德育手段要人性化。德育不是说教,不只是规定、限制和惩罚,更重要的是引领、疏导和激励,所以教师不是牧师,而是学生的领路人,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因此爱学生,爱问题生,爱所有的学生,是德育人性化的最高境界,是师德的核心所在。训斥、责罚、嘲讽决不是教育,教育是阳光,是微笑,是雨露,是全身心的爱,是真诚的期待。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发展是有前后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发展也是有反复的,作为德育工作者都有应该有这个基本的共识。

5、德育评价要多元化。德育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教育过程。一个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是一个良好的德育电动机。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把握和运用好德育评价这个机制,注意评价的多元化,通过同学互评,促进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家长参评,引导学生在家庭的良好表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家长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和主动教育;通过社区参评,引导学生如何做个好公民,促进学生社会公民意识的养成,促进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责任感,等等。所以,多元化的德育评价机制,对于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五、主要问题与对策

1、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不协调现象。在问卷调查的信息反应看,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对其影响、教育、期望、态度、方法等差异很大,尤其是民工子女、来自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破碎家庭子女等,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今后要进一步研究探讨这个问题,一是要健全各类学生家庭情况挡案和学生个性情况档案;二是建立学生成长跟踪制度;三是进一步落实帮教结对制度,动员各种力量,关爱弱势学生。四是加强校内校外、教师家长、老师学生沟通,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五是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研究,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状态和成长状态。

2、农村学校的校外教育设施、条件、资源比较缺乏,尤其像少年宫、文化广场、科学、历史教育馆、儿童公园、军事教育等几乎没有,制约了我们校外教育和活动空间。今后要通过人代会和各种途径,积极向当地和上级政府建议争取,加快对农村公共教育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校外教育条件和孩子生活的社会环境。

3、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还存在简单化、粗率化、形式化问题。德育评价是一个科学性、导向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加强操作的细化,效果的内化,结果的量化,有待进一步研究。今后要在实用、有效上下工夫,使教师、家长、学生等各个层面的评价协调一致。

4、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创造浓郁的校园德育环境尚需加大努力。今后,要以搬进新校舍为契机,科学设计和营造处处育人,时时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第五篇: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促未成年人的思想健康成长

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促未成年人的思想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将是二十一世纪希望所在,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事业成败、危及千秋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梁启超说得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学校稳定、家庭美满与社会和谐。

一、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开学初,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关工委”和“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有关工作管理,积极争取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年来,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开展的丰富多彩。我校还被评为省级家教名校。

首先,成立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为协调争取各种社会力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一主两翼”的互动教育网络,全面实施现代化的家庭教育。9月14日下午4:30,黟县实验小学在校会议室召开了一年级家长委员会成立会议。学校行政领导、一年级的语数教师及12名学生家长委员会成员(每班各三名家长)出席了会议。会上,程国营校长向各位委员介绍了我校家长学校的概况、新学年学校工作思路及本学期收费情况。接着学习了新修订的《黟县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工作章程》。随后,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机构,主任委员由一年级组长——钱明珠老师担任,副主任委员从12位学生家长中民主推举产生,分别是操贵心和汪海兰两位同志担任。会议气氛融洽,委员们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

其次规范并创新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家长学校”负责对广大学生家长进行家教理论培训、法制教育宣传等,以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教水平,促进学生家庭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培养孩子健康成长。2009年一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四次大型的家长学校授课活动。

2009年3月11日和12日,1至5年级各班家长集中在本班教室,由班主任向家长通报开学以来本班的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教育学生的建议和要求,希望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进一步向家长们宣传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六年级毕业班家长集中在多媒体教室,由程国营校长向家长做《家校携手合作,共育合格毕业生》的专题发言。他希望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思想动向,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小学毕业生。授课活动结束后,许多家长还与任课教师进行了个别交流。本次家长学校的授课活动,内容充实,指导性强,为共谋孩子教育的明天,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2009年4月27—30日,1、按本学期计划落实教学内容。通报五一之后的作息时间、特别是午睡时间,要求家长协助学校严格管理,关注学生的安全。

2、分析语、数等学科期中考试情况,提出后半学期改进的措施。

3、公布本学期班级两名优秀家长名单,邀请他们做经验介绍。

2009年11月19日至11月20日晚上,各年级组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家长学校授课计划,结合年龄段学生特点,在确定授课内容时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采用对话、提问、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使内容深入浅出。程国营校长给一年级家长授课的题目是《与孩子一道走进新课程》,通过授课使学员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了解新课程理念,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家教水平。各年级各班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就如何加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加强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同时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六年级组重点就毕业班孩子的心理特点,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与家长做了沟通。通过家校互动平台,不仅使家长们更新了理念,提高了认识,得到了启发。而且也提升了老师们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9年9月15日,学校利用两个晚上时间,分班级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召开甲流防控家长会,会上各班主任向家长们详细传达了当前的甲流疫情和学校为防控甲流所采取的做法,要求家长们配合好学校的工作,共同防御甲流,确保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结合学校教学进度,各班还与家长们分析了学生开学以来的学习情况,就学习习惯等培养方面与家长们进行了沟通、交流。程国营校长结合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要求家长倾注更多的关注、关爱和关心,关注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班主任和班集体建设的工作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核心。优良的班风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健康的舆论反映着班集体的利益及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风气,使集体保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人人争当先进的积极态势。因此班主任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而又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正确、健康的舆论,抵制和压倒不健康舆论的消极作用,同时加强班主任间工作经验的交流,探讨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

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班主任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首先要用爱去温暖学生,用情去激励学生。当学生与你心心相印时,再给他说明道理,他才会心服口服。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在什么样的时机中去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例如,我校在班级里就开展了“我想对……说……”的论坛,设立了“悄悄话”信箱,结合班级主题活动等。在活动中,认真倾听未成年人的需求,增强与未成年人的信任和理解。

三、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

目前存在较多的学校或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参加校外活动;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一片充分发挥个性、施展才华、展现智慧和自由创造的天地。

1.结合形势重大节日及纪念日,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而且让学生受到教育。

2009年3月20日下午,六年级(4)班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去东岳山举行放风筝活动,以此庆祝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的隆重召开。清明节将近,通过祭扫烈士墓、网上祭奠、举办中华经典.清明节诗文朗诵会等多种方式,缅怀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流过汗、洒过血的先烈们;国家正式设立“烈士纪念日”的第一年,4月3日下午,我校四(3)班的同学来到东岳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烈士纪念活动。这次活动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洗涤,将指引他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 为了缅怀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为了传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开展了“心系灾区,祝福祖国”主题教育。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以母亲节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全体队员学会知恩图报,始终不忘父母之恩、师长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情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各班自行组织学生阅读“雷锋”系列书籍,学习雷锋精神,了解雷锋的事迹。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助人的快乐,节约的快乐。“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结合文明礼貌月开展感恩教育。结合植树节,各中队积极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广泛组织队员进行“植树、护树”行动,为建设“绿色校园”出一份力;同时各中队也可利用这一契机深入开展“环保”教育。5月25日,各班召开“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各班学生在师生互动轻松的谈话交流中,对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6月1日,在我校举行了以“我为祖国歌唱” 为主题的“六一”庆祝活动,活动中进行了各类表彰、爱心捐助活动、文艺演出。演出节目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内容丰富,题材新颖,生动活泼,无不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成果。2009年12月31日,我校开展了 “红歌大家唱”2010年元旦庆祝活动在中操场隆重召开等,在活动中队员们的爱国情怀得到升华。

2.开展了“手拉手”活动。参加团县委和学校举行的“扶残助残有你有我”签字仪式,“我与残疾小伙伴共成长”一句话征集与温馨贺卡制作活动,关爱残疾孩子捐旧书义卖活动。当得知洪星小学幼儿班席宇胜小朋友被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急需巨额医疗费用时,少先队总队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向席宇胜小朋友伸出援助之手。6月1日上午庆祝会期间,各中队队员代表纷纷将筹集到的爱心捐助款投进了捐款箱。全体队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席宇胜小朋友献上一份祝福,送去一片爱心。经统计,全体少先队员共捐款壹万壹仟叁佰壹拾陆元捌角。

3.以“文明礼仪教育月”、“安全教育日”、“禁毒日”等为载体,开展了主题鲜明的活动,学生深受教育。

全国中小学生第十四个安全教育日,交警大队警官、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许龙飞为全体学生举行“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法制教育知识讲座。讲座中,许警官结合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告诫学生要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为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我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生命只有一次“主题班会、组织师生开展意外突发事件疏散演习、出“安全知识”黑板报等多种方式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为迎接世界法律日的到来,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围绕“做守法公民,创和谐校园”这一主题,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周活动。在活动周期间,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举办讲座、召开主题班会、出专刊、签字仪式等多种形式,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体验活动。三月初,全体师生齐聚在国旗下,举行 “安全文明礼貌月” 活动启动仪式。由此拉开 “安全文明礼貌月” 活动的序幕。我校与县市容局联合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文明小卫士劝导队”的队员们头戴小红帽、身披绶带,在老师的带领下准时来到指定区域,对学生及市民不文明行为以及不遵章守纪、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劝导,各班积极开展了以“与陋习告别,向文明握手” 的养成教育活动。5月22日,我校部分学生参加了黟县“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启动仪式。学生在进行网上签名寄语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述说着自己此刻的心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深深的爱国之情。为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和迎接5月12日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会、晨会、班队活动课,通过举办主题讲话、主题班会、播放宣教专题片等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此活动旨在让学生铭记灾难,提高自救风险防范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我校还开展了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我爱我的祖国”等各类主题教育。

总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只靠学校教育也只是一句空话,学校教育显得孤立无援,教育使命难于完成。新世纪呼唤我们培养出一代“四有”新人。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战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面临的种种挑战 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措施办法

    黄田铺镇学校 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措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运行情况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运行情况 我们认识到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起到的不同作用,使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较深入的了解到把学校、家庭、社会紧......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工作计划

    2008学年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工作计划我校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策略,其根本任务是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增进教师和家长相互了解......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总结

    育 才 小 学 “三结合教育” 工作说明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一学期来我校的“三结合教育”从学生的发展角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搭桥铺路为目......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合集]

    xx学校德育社、家、校共建工作制度为使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实验学校制订“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一、学习制度 认真学习和贯......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工作计划

    楠木渡镇新凤小学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 工 作 实 施 方 案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09小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顺河小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措施 (2009——2010年度) 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