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央企业建设“四个一流 ”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
关于中央企业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
国资党委群工„2010‟91号
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激发中央企业广大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的创造活力,提升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就中央企业深入开展建设“四个一流”(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职工队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任务,以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尊重职工、激发活力、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为宗旨,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基础,以培养爱岗敬业、严谨诚实的企业文化为核心,以理论武装、班组建设、职工素质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等为载体,切实加强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激励和关爱,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执行能力、业务技能、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工作理念,着力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高层次、现代化的职工队伍,为把中央企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提供扎实雄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保证。
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中央企业职工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职业操守明显提升,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操作技能、业务能力、岗位贡献明显提高,技师、高级技师及其他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有明显增加,中央企业普遍建立起产学结合的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对一线职工的高水平职业技能培训和现代管理知识轮训全面普及,有利于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成长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较好地建立和形成,使中央企业职工成为具备世界眼光、顺应时代潮流、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能和国际先进企业职工相媲美的现代企业职工。
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基本要求是:一流职业素养,就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勤劳朴实、踏实工作、热爱岗位、忠诚企业、牢记使命、报效国家。一流业务技能,就是熟练掌握岗位知识,技艺精湛、业务精通、勤奋好学、开放包容,有较强的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主管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能力,关键岗位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国际先进企业职工水平。一流工作作风,就是严谨、诚实,在工作中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一丝不苟、认真精细,严格按工艺纪律和业务规范操作,信守诺言和规则,在同行业中发挥表率作用。一流岗位业绩,就是敢为人先、创新超越、不断挑战、勇争一流,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行业领先,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广大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要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搞好国企、报效国家、振兴中华的信心,争做模范公民,努力塑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企业、热爱岗位的价值取向。要加强企业优良传统教育,传承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精神,鼓励和引导职工热爱本职岗位,倾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作出不平凡业绩。要构建具有时代精神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先进文化的凝聚、激励、协调和导向作用,使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为广大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是加强职工队伍业务技能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适应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装备更新、产品创新、工艺优化的需要,鼓励职工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等级,增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切实抓好职工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考核、激励制度建设,强化对职工的综合性考核和多项技能的考核。要组织和引导职工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竞赛,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项目攻关活动。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鼓励职工通过本职岗位的扎实、勤奋工作,按照阶梯式发展规律实现自身价值,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三是加强职工队伍工作作风建设,培育爱岗敬业、严谨诚实的主流企业文化。要把爱岗敬业、严谨诚实作为企业的主流文化,大力倡导“三老四严”(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黑天和白天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工作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工作一个样)等中央企业的优良工作作风,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以自主自律、自我管理为手段,加强企业基层建设。认真学习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员工严谨工作、用心做事的良好态度。教育职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规程,严格按照工艺纪律操作,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办事认真、工作细致的理念变成职工的工作作风和自觉的行为习惯,以全优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岗位、每一位职工,为企业生产一流产品、创造优质服务。
四是加强职工队伍绩效体系建设,引导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创造一流工作业绩。要加强职工绩效管理,完善职工业绩考核办法,建立客观合理科学高效的业绩考核体系。坚持正面激励为主,激励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创造良好业绩。要充分相信和善于运用职工的智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力和团队力量,鼓励职工独立思考、自我发现问题,鼓励职工在不断实践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超越。要充分挖掘一线职工潜能,把企业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指标层层分解至每一班组、每一岗位,发动职工改善攻关,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要把职工的岗位业绩作为岗位任用、调配和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准确地衡量和评价职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业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及时查找制约职工业绩提升的因素,帮助职工寻求改进业绩的方法,提供改进机会和资源支持,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氛围,促进每位职工不断提高工作业绩,高质量的完成工作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一是继续抓好班组建设。各中央企业要深入贯彻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群工„2009‟52号),进一步明确班组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普遍开展班组长培训,提高班组长发展水平。国资委将继续抓好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远程培训。中央企业要结合班组长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组长岗位业务技能培训,要保证班组长每年都有一定的脱产时间参加培训,确保培训所需要的投入;要组织优秀班组长对口学习,交流班组建设成果,注意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和中央企业合资合作过程中导入的现代企业班组建设经验,推动班组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条件的企业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班组长出国培训,消化吸收国际知名企业班组建设的先进经验、管理理念、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要抓好优秀班组创建工作,着力提高班组建设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红旗班组、争当知识型先进职工”活动,总结、提炼班组建设经验;要对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业绩突出和具有领导潜质的优秀班组长重点培养,注意把他们选拔到相关管理、技术或领导岗位上来,为他们提供岗位晋升阶梯和职业生涯接续通道。
二是深入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中央企业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岗位需求,在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关键岗位(工种)和技术含量高、企业亟需的特有工种开展集团级和各层级技能竞赛活动,形成制度,坚持不懈,持续开展,把技能竞赛活动与职工技能鉴定、薪酬激励、人才培养相结合,对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特别优秀人才,要宣传他们的事迹,给予较高的物质奖励和待遇,并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或优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要积极参加重点行业(工种)国家级一类职工技能竞赛,选派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国际技能比赛和技能交流。要自上而下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形成全方位、系统化、专业化的学技术、练本领、赛能力、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水平。
三是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把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制订相关的创新规则,建立持续改进的目标体系,鼓励职工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使工作团队成为一个企业自主创新的基地。要支持职工围绕生产、科研、经营、服务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创新小组、攻关团队、专业技术协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技术革新、专利发明、QC攻关、节能减排等不同主题的创新创效活动,并组织职工先进操作(工作)法、创意设计、改进建议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展示和奖励职工的创新成果,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拓宽拔尖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渠道。根据企业特点,要在企业部分特有工种、关键岗位中设立首席技师或首席操作师、工种带头人、专家型技能人才等高级技能人才职位,给予较高的待遇;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发挥他们在关键时候的关键性作用。要充分发挥拔尖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通过技师研修、名师带徒、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要拓宽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使用渠道,使各工种高技能人才的高招、绝技和工作经验得到推广应用。要注重选拔拔尖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科研攻关和重大技术改造工程,在实践中提高技能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要制订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吸引和稳定一批核心高技能人才。
五是加强职工队伍培训。要健全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完善教育培训计划,保障职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要按照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的要求,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企业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保障基层一线职工学习培训经费不低于所提教育经费总额的30%。要充分挖掘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继续加强通用能力培训建设,疏通技术培训、学历教育接续通道,满足职工持续学习的愿望。要注重教育培训与岗位需求的对接,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资源用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训上,提高职工动手能力,培养实战型人才。要建立菜单式教育培训体系,善于运用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等新型培训方式,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岗位职工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培训效果和水平。要加大国际化人才培训培养力度,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对标活动,有条件的企业要有计划的选派优秀技能人才到海外项目现场和海外分支机构的关键技术岗位工作,拓宽国内技能人才的国际视野。
六是完善职工自主管理制度。要大力培养自主型职工,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引导职工有序参与和主动接受企业规范和管理,自愿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自主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完成工作任务,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要积极开展职工自主管理活动,激励职工立足工作岗位,自主发现问题、自主选题立项、自主组织团队、自主改进提高。要大力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建立便捷的职工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渠道,完善组织管理、征集受理、论证实施、评估激励等工作制度,为优秀案例提供发表的机会,创造落实的条件,采取激励的措施,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使职工自主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七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在技术复杂、通用性强、涉及人民健康安全的工种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并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上岗制度及相应的待遇相衔接。对参加企业紧缺职业(工种)高级技能以上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且被企业聘用的人员,企业可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要推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
八是完善职工队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和创新激励载体,丰富激励形式,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引导职工,把岗位贡献同收入分配及其他相应的待遇挂钩。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高技能人才、优秀班组长(含相应层级的其他基层管理人员)和其他表现突出的职工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休假、出国进修等方面制订相应的鼓励办法,拓展基层一线职工职业成长空间。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奖励。
九是做好关爱职工工作。要坚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发挥职代会制度的作用。建立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职工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要畅通职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建立企业领导人员与职工面对面互动对话沟通机制,按照定时有序沟通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就职工关心的就业岗位、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安全卫生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要运用信息网络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制度化、透明化、个性化的方式了解职工需求,并以此手段将企业的关爱及时传递到每一位员工。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活动,帮助职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精神愉悦地投入工作。要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健全困难职工档案,打造覆盖困难职工生活补助、求学资助、就业援助、医疗救助的全方位平台,对环境特别艰苦的一线工作岗位,要保证职工必要的生活条件。企业党政领导要定期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十是积极选树表彰先进模范人物。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做好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的评选表彰、宣传和服务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任务适时组织专项表彰,积极评选和向有关单位和部门举荐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关心先进模范人物的学习成长进步,落实好他们应有的待遇。通过召开表彰大会、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先进模范人物的品格事迹,使之成为激励职工群众爱岗敬业、奉献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保障机制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推进“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建设是增强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一流发展业绩的重要基础。没有一流的职工,难有一流的企业,中央企业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适应未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加激烈的竞争,实现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大集团的目标。要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职工队伍素质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职工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建设工作列入整体工作认真研究部署。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带头落实各项措施。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在职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员队伍建设带动职工队伍建设。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制订职工队伍建设规划,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结合企业特点,明确分工、整合力量、各负其责、协调推进,努力形成职工队伍建设领导有力、层次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要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推进职工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认真研究制订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主要措施,明确考核标准,建立评价机制,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要坚持分层分类原则,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职工队伍的实际,采取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使之与本企业特点相适应。进一步完善职工队伍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和管理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工作载体。
四是要抓好督导检查。要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要求,加强对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及时总结提炼中央企业建设一流职工队伍的成功经验,及时推出一批在建设一流职工队伍工作上成绩突出的典型,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带动中央企业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中央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
第二篇:关于中央企业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
关于中央企业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0-05-27 文章来源:群众工作局
中共国资委委员会文件
国资党委群工〔2010〕91号
关于中央企业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
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激发中央企业广大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的创造活力,提升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就中央企业深入开展建设“四个一流”(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职工队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任务,以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尊重职工、激发活力、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为宗旨,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基础,以培养爱岗敬业、严谨诚实的企业文化为核心,以理论武装、班组建设、职工素质工程、企业文化建设等为载体,切实加强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激励和关爱,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执行能力、业务技能、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和工作理念,着力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高层次、现代化的职工队伍,为把中央企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提供扎实雄厚的人才基础和智力保证。
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中央企业职工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职业操守明显提升,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操作技能、业务能力、岗位贡献明显提高,技师、高级技师及其他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有明显增加,中央企业普遍建立起产学结合的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对一线职工的高水平职业技能培训和现代管理知识轮训全面普及,有利于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成长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较好地建立和形成,使中央企业职工成为具备世界眼光、顺应时代潮流、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能和国际先进企业职工相媲美的现代企业职工。
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基本要求是:一流职业素养,就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勤劳朴实、踏实工作、热爱岗位、忠诚企业、牢记使命、报效国家。一流业务技能,就是熟练掌握岗位知识,技艺精湛、业务精通、勤奋好学、开放包容,有较强的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主管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能力,关键岗位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国际先进企业职工水平。一流工作作风,就是严谨、诚实,在工作中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一丝不苟、认真精细,严格按工艺纪律和业务规范操作,信守诺言和规则,在同行业中发挥表率作用。一流岗位业绩,就是敢为人先、创新超越、不断挑战、勇争一流,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行业领先,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广大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要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搞好国企、报效国家、振兴中华的信心,争做模范公民,努力塑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企业、热爱岗位的价值取向。要加强企业优良传统教育,传承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精神,鼓励和引导职工热爱本职岗位,倾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作出不平凡业绩。要构建具有时代精神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先进文化的凝聚、激励、协调和导向作用,使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为广大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是加强职工队伍业务技能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适应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装备更新、产品创新、工艺优化的需要,鼓励职工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等级,增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切实抓好职工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考核、激励制度建设,强化对职工的综合性考核和多项技能的考核。要组织和引导职工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竞赛,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项目攻关活动。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鼓励职工通过本职岗位的扎实、勤奋工作,按照阶梯式发展规律实现自身价值,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三是加强职工队伍工作作风建设,培育爱岗敬业、严谨诚实的主流企业文化。要把爱岗敬业、严谨诚实作为企业的主流文化,大力倡导“三老四严”(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黑天和白天工作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工作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工作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工作一个样)等中央企业的优良工作作风,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以自主自律、自我管理为手段,加强企业基层建设。认真学习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员工严谨工作、用心做事的良好态度。教育职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规程,严格按照工艺纪律操作,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办事认真、工作细致的理念变成职工的工作作风和自觉的行为习惯,以全优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岗位、每一位职工,为企业生产一流产品、创造优质服务。
四是加强职工队伍绩效体系建设,引导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创造一流工作业绩。要加强职工绩效管理,完善职工业绩考核办法,建立客观合理科学高效的业绩考核体系。坚持正面激励为主,激励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创造良好业绩。要充分相信和善于运用职工的智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力和团队力量,鼓励职工独立思考、自我发现问题,鼓励职工在不断实践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超越。要充分挖掘一线职工潜能,把企业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指标层层分解至每一班组、每一岗位,发动职工改善攻关,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要把职工的岗位业绩作为岗位任用、调配和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准确地衡量和评价职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业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及时查找制约职工业绩提升的因素,帮助职工寻求改进业绩的方法,提供改进机会和资源支持,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氛围,促进每位职工不断提高工作业绩,高质量的完成工作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一是继续抓好班组建设。各中央企业要深入贯彻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群工〔2009〕52号),进一步明确班组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普遍开展班组长培训,提高班组长发展水平。国资委将继续抓好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远程培训。中央企业要结合班组长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组长岗位业务技能培训,要保证班组长每年都有一定的脱产时间参加培训,确保培训所需要的投入;要组织优秀班组长对口学习,交流班组建设成果,注意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和中央企业合资合作过程中导入的现代企业班组建设经验,推动班组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条件的企业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班组长出国培训,消化吸收国际知名企业班组建设的先进经验、管理理念、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要抓好优秀班组创建工作,着力提高班组建设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红旗班组、争当知识型先进职工”活动,总结、提炼班组建设经验;要对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业绩突出和具有领导潜质的优秀班组长重点培养,注意把他们选拔到相关管理、技术或领导岗位上来,为他们提供岗位晋升阶梯和职业生涯接续通道。
二是深入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中央企业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岗位需求,在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关键岗位(工种)和技术含量高、企业亟需的特有工种开展集团级和各层级技能竞赛活动,形成制度,坚持不懈,持续开展,把技能竞赛活动与职工技能鉴定、薪酬激励、人才培养相结合,对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特别优秀人才,要宣传他们的事迹,给予较高的物质奖励和待遇,并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或优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要积极参加重点行业(工种)国家级一类职工技能竞赛,选派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国际技能比赛和技能交流。要自上而下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形成全方位、系统化、专业化的学技术、练本领、赛能力、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水平。
三是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把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制订相关的创新规则,建立持续改进的目标体系,鼓励职工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使工作团队成为一个企业自主创新的基地。要支持职工围绕生产、科研、经营、服务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创新小组、攻关团队、专业技术协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技术革新、专利发明、QC攻关、节能减排等不同主题的创新创效活动,并组织职工先进操作(工作)法、创意设计、改进建议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展示和奖励职工的创新成果,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
四是拓宽拔尖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渠道。根据企业特点,要在企业部分特有工种、关键岗位中设立首席技师或首席操作师、工种带头人、专家型技能人才等高级技能人才职位,给予较高的待遇;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发挥他们在关键时候的关键性作用。要充分发挥拔尖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通过技师研修、名师带徒、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要拓宽技能人才开发、培养、使用渠道,使各工种高技能人才的高招、绝技和工作经验得到推广应用。要注重选拔拔尖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科研攻关和重大技术改造工程,在实践中提高技能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要制订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吸引和稳定一批核心高技能人才。
五是加强职工队伍培训。要健全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完善教育培训计划,保障职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要按照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的要求,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企业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保障基层一线职工学习培训经费不低于所提教育经费总额的30%。要充分挖掘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继续加强通用能力培训建设,疏通技术培训、学历教育接续通道,满足职工持续学习的愿望。要注重教育培训与岗位需求的对接,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资源用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训上,提高职工动手能力,培养实战型人才。要建立菜单式教育培训体系,善于运用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等新型培训方式,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岗位职工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培训效果和水平。要加大国际化人才培训培养力度,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对标活动,有条件的企业要有计划的选派优秀技能人才到海外项目现场和海外分支机构的关键技术岗位工作,拓宽国内技能人才的国际视野。
六是完善职工自主管理制度。要大力培养自主型职工,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引导职工有序参与和主动接受企业规范和管理,自愿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自主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完成工作任务,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要积极开展职工自主管理活动,激励职工立足工作岗位,自主发现问题、自主选题立项、自主组织团队、自主改进提高。要大力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建立便捷的职工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渠道,完善组织管理、征集受理、论证实施、评估激励等工作制度,为优秀案例提供发表的机会,创造落实的条件,采取激励的措施,激发职工的参与热情,使职工自主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七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要在技术复杂、通用性强、涉及人民健康安全的工种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并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上岗制度及相应的待遇相衔接。对参加企业紧缺职业(工种)高级技能以上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且被企业聘用的人员,企业可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要推行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
八是完善职工队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和创新激励载体,丰富激励形式,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引导职工,把岗位贡献同收入分配及其他相应的待遇挂钩。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高技能人才、优秀班组长(含相应层级的其他基层管理人员)和其他表现突出的职工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休假、出国进修等方面制订相应的鼓励办法,拓展基层一线职工职业成长空间。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奖励。
九是做好关爱职工工作。要坚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发挥职代会制度的作用。建立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开展职工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职工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要畅通职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建立企业领导人员与职工面对面互动对话沟通机制,按照定时有序沟通和及时反馈的原则,就职工关心的就业岗位、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安全卫生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要运用信息网络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制度化、透明化、个性化的方式了解职工需求,并以此手段将企业的关爱及时传递到每一位员工。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活动,帮助职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精神愉悦地投入工作。要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健全困难职工档案,打造覆盖困难职工生活补助、求学资助、就业援助、医疗救助的全方位平台,对环境特别艰苦的一线工作岗位,要保证职工必要的生活条件。企业党政领导要定期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十是积极选树表彰先进模范人物。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做好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的评选表彰、宣传和服务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任务适时组织专项表彰,积极评选和向有关单位和部门举荐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关心先进模范人物的学习成长进步,落实好他们应有的待遇。通过召开表彰大会、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先进模范人物的品格事迹,使之成为激励职工群众爱岗敬业、奉献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保障机制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推进“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建设是增强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一流发展业绩的重要基础。没有一流的职工,难有一流的企业,中央企业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适应未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加激烈的竞争,实现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大集团的目标。要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职工队伍素质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职工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建设工作列入整体工作认真研究部署。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带头落实各项措施。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在职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员队伍建设带动职工队伍建设。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制订职工队伍建设规划,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结合企业特点,明确分工、整合力量、各负其责、协调推进,努力形成职工队伍建设领导有力、层次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要健全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推进职工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认真研究制订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主要措施,明确考核标准,建立评价机制,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要坚持分层分类原则,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职工队伍的实际,采取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使之与本企业特点相适应。进一步完善职工队伍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和管理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工作载体。
四是要抓好督导检查。要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要求,加强对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工作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及时总结提炼中央企业建设一流职工队伍的成功经验,及时推出一批在建设一流职工队伍工作上成绩突出的典型,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带动中央企业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中央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
国资委党委
2010年5月18日
第三篇:关于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单位党委
为贯彻落实xx集团党委《关于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工作热情,推动公司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现就开展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精诚团结、勇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层次、现代化职工队伍,为“再造xxx、再铸新辉煌”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目标
培养一流的职业素养,打造一流的业务技能,建设一流的工作作风,创造一流的岗位业绩。
三、基本要求
培养一流的职业素养,就是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勤劳朴实、踏实工作、热爱岗位、忠诚企业;打造一流的业务技能,就是熟练掌握岗位知识,技艺精湛、业务精通、勤奋好学,有较强的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主管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能力;建设一流的工作作风,就是严谨诚实、忠于职守,在工作中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一丝不苟、认真精细;创造一流的岗位业绩,就是敢为人先、创新超越、不断挑战、勇争一流,1 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行业领先。
四、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广大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发展大屯、做强中煤、报效国家的信心,争做模范公民,培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煤、热爱大屯、热爱岗位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做到全心服务企业、积极奉献社会、争做一流员工。
2.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学习宣传公司各级劳模的先进事迹,尤其要认真学习宣传全国劳动模范吴友良的先进事迹,以吴友良为榜样和辐射点,选树岗位标兵、先进典型,鼓励和引导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创新、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倾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不断为公司科学、安全、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3.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用中煤文化培育职工创新进取、追求一流的价值观。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宣传企业文化理念,使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追求内化为职工的价值观念,使企业精神、核心理念、员工规范外化为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追求一流的实际行动。
(二)加强业务技能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
1.鼓励职工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等级,增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切实抓好职工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考核、激励,强化对职工的综合性考核和多项技能的考核。组织和引导职工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竞赛,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项目攻关活动。
3.鼓励职工通过勤奋工作实现自身价值,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职工的个人发展。
(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培养爱岗敬业、严谨诚实的主流企业文化
1.倡导严实作风。大力倡导“三老四严”(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现场和领导在现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等中央企业的优良工作作风,把“恪尽职守、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管理规范、从严治企、清正廉洁”的24字企业工作作风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转化为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动力。
2.强化精细理念。引导职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规程,严格按照工艺纪律和规程操作,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办事认真、工作细致的理念变成职工的工作作风和自觉的行为习惯。
3.恪守岗位职责。以岗位职责为基础内容,引导职工自主自律、自我管理,制定本岗位的目标责任。严谨工作、主动负责、用心做事,提高岗位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加强绩效体系建设,引导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1、健全职工业绩考核体系。以公司全员业绩考核体系为基础,建立覆盖各岗位、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形成客观合理、科学有效的职工绩效激励机制。
2、制定职工岗位考核指标。充分挖掘一线职工潜能,把企业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指标层层分解至班组、岗位,明确绩效指标,实现目标管理,引导职工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3、科学评价职工岗位绩效。准确衡量和评价职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业绩,及时查找制约职工业绩提升的因素,帮助职工寻求改进业绩的方法,促进职工高质量的完成工作目标。
五、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内容
(一)大力开展班组建设。着重加强“八项建设”,努力做到“六抓、两落实”。“八项建设”即:加强班组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班组长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努力把班组打造成“安全文明高效,培养凝聚人才,开拓创新进取,团结学习和谐”的优秀团队;培养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班组长;培养具有一流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工作作风、岗位业绩的班组成员。“六抓”即:一抓准入制。要严格执行班组长准入制度,对班组长的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现场工作经验等6条标准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调整,所有空缺班组长原则上实行竞聘上岗。二抓学习。强化班组长和班组员工的学习,是提升班组长和广大员工能力的重要保证,通过5年的努力,班组长文化程度基本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30%;班组长技术等级全部达到高级工以上,具有 4 技师以上技术等级的班组长达到40%。三抓培训。公司制定班组长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班组长进行集中脱产培训,确保在岗班组长轮训一遍,各基层单位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班组长进行业务学习培训,通过强化学习培训,提高班组长素质。四抓考核。健全和完善公司、厂矿处、科队、班组四级班组管理检查考核机制,公司按季度对厂矿处管理班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验收,同时对科队管理班组工作进行抽查,检查结果与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直接挂钩。五抓现场。重点抓好现场人员管理,开好班前会,积极排查隐患,严格安全措施在现场的兑现,严格对照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业程序组织施工,把好现场安全关,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六抓活动。以班组长活动日、班组管理征文、班组长学习考察等形式,为班组管理工作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为广大班组长成长创造条件。“两落实”:一是班组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各单位要设立班组管理专门机构,厂矿处级要成立班组管理指导委员会,设立班组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会生产保护部,由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矿井和地面单位班组长享受适当的津贴待遇,通过落实津贴有效调动班组长的积极性,增强班组长的责任心;明确落实班组管理工作检查考核费用。为了确保班组管理检查考核、总结评比工作正常进行,矿井单位用于班组管理每年奖励费用不少于1000万元,其它单位奖励费用xxx万元。
(二)大力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活动。为了适应企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重点在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关键岗位(工种)和技术含量高、企业亟需培养的人才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5 职工技能岗位学习、练兵、选拔、比武机制,形成考核、鼓励、表彰和激励制度。公司每三年举行一届职工技能奥林匹克运动会,覆盖全矿区各主要技术工种(除此以外,公司每年还要开展十个主要技术工种的技术表演赛或技术比武活动。基层各单位每年组织一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一是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大力开展重点工程、难点工程、关键工程劳动竞赛活动,针对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系统改造、一通三防专项治理、优质服务、机车趟数、安全停时、来煤管理、保发电等等开展各类劳动竞赛,促进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二是组织和动员职工为公司安全、和谐、稳定发展献计献策,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推动合理化建议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动员职工大力开展节支降耗活动,促进公司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四是建立和完善职工“六小”技术创新成果征集、评审、发布、推广展示、表彰和奖励机制,鼓励吸引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五是大力开展群众安全工作,依靠工会“专兼群”队伍,发挥群监员岗位监督检查作用,发挥群监员接待站的职能作用;加强职代会安全生产委员会职工代表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作用,促进安全管理。
(四)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渠道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紧培养、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养”的原则,发现和培养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公司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证。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机制,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通过建立多通道成才途径,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强化各项激励措施,不断完善分配机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业绩,充分体现高技能人才劳动价值,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讲求贡献的社会氛围,为高技能人才参加培训深造、带徒传技、技艺交流、技术创新等活动创造条件。
2、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合作与交流机制,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公司内部高技能人才信息交流系统,加强各单位间高技能人才合作与交流,实现高技能人才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共享、绝技绝活共享,形成高技能人才工作合力,激发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活力。
3、完善多元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紧密联系,“菜单式”、“模块化”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模式。继续完善以“核心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方式、方法,注重鉴定实效,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公司培养和储备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4、深化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制度,由煤矿关键岗位、主要工种设臵首席技师,向公司各产业板块主要工种延伸。继续完善首席技师选拔、使用和考核管理办法,积极落实首席技师待遇,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攻关中的作用,通过名师带徒、技师创新工作室、技师研修等有效形式,切实做好传帮带,促进高技能成果向企业经济效益转化。
(五)加强职工队伍培训
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深入推进“xxxx”的发展战略,按照“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完善标准、拓宽渠道、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计划,促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1、落实责任、优化体系。继续推行培训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企业全员依法培训的主体责任。配合中煤集团做好“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培训管理体系优化”项目研究工作,为职工全员依法培训提供有效保障。
2、强化管理、确保质量。强力推进培训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培训工作的指导,结合大屯公司管理流程的制定,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煤矿普工培训与考核工作的管理,坚决杜绝“培训缺失、证书虚假”的现象。
3、明确培训需求,加强班级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需要,分专业、岗位、数量、层次、时间等内容,科学确定职工教育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培训机构要按照培训实施计划的安排,做好教学实施工作。
4、完善标准,强化技能。在制定煤矿普工安全技能考核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要强化采煤工、掘进工等煤矿普工安全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要大力推广使用多媒体培训课件和安全培训电教片,有效提升职工安全操作水平。
5、拓宽渠道、提升素质。充分利用本单位内部教育培训资源,密切与中国矿业大学、aa省煤矿培训中心等社会院校及培训机构的联系,采取校企合作、委托培训、集中授课、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六)大力提倡职工自主管理。主要在“四自”上下功夫。一是鼓励职工自主学习。正确引导职工认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义,倡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鼓励职工学习文化技术,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熟悉新设备、新材料,使广大职工成为“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积极引导职工做好安全自保、互保和安全友情提醒工作,鼓励职工争做企业安全有心人。使每位职工在岗位操作上,做到精心施工、精细操作,创造出安全优质精品。三是增强职工自主管理能力。健全和完善职工自主管理制度,大力培养自主管理型职工,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引导职工有序参与企业管理,自觉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自主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牢固树立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激发职工自主创新热情。职工群众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要鼓励职工在岗位上创新,在工作中出成果,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积极参与“六小”活动,确保职工参与“六小”技术创新率达到90%以上。
(七)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公司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促进职业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在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1.加大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宣传力度。各单位要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和宣传途径,宣传公司培养、使用技能人才政策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措施,宣传培养技能人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让职工了解职业准入制度,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程序,关心、支持技能 9 人才培养,改变“重学历轻技能,重专家轻工匠”的社会偏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2.严格安全生产岗位准入和职业资格并重制度。在技术复杂、通用性强、涉及职工健康安全的工种要推行安全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上岗就业制度的衔接。“三项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各类生产操作岗位人员、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要严格执行职业证书制度,对主要岗位技术工种操作人员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并持相应等级证书方可上岗。
3.按照职业资格“评聘分开”的原则,落实职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各单位要严格“评聘分开”,在主要工种操作岗位必须经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后,方能在相应技术工种岗位竞聘上岗。要严格岗位定员、定编,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按照职业等级择优聘用。要加强对聘用上岗职工的任职考核,促进技能人才发挥作用。
(八)完善职工队伍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强职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保证职工队伍特别是高技能职工队伍的稳定。
1.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具有公平性和竞争性的薪酬机制,建立公平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运用目标管理等方式,准确测量和评价职工业绩,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岗为公司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
2.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积极改善职工生产生活 10 条件,发挥薪酬激励的作用,对不同工作岗位、不同贡献的职工实行不同薪酬分配办法;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关心信任职工,注重发挥荣誉称号、企业文化、职业生涯、培训发展和参与激励等精神激励的作用。
3.要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对高技能人才、优秀班组长(含相应层级的其他基层管理人员)和其他表现突出的职工,在聘任、工资、带薪学习、培训等方面制订相应的鼓励办法,拓展基层一线职工职业成长空间。灵活运用公司矿(厂)长基金对优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提高奖励比例,加大考核力度,奖励向高技能人才、优秀班组长、表现突出的职工倾斜。
4.对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应奖励。
(九)做好关爱职工工作
通过关心关爱职工,及时掌握职工诉求,积极解决职工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企业活力。
1、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一线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关注职工生活。利用网络平台、领导接待日等途径,进一步拓宽和畅通职工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职工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加强“两堂一舍”管理,不断提高“两堂一舍”设施标准,努力为职工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活环境,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工作。
2、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不断完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激发职工为企业管理建言献策的主人翁精神。11 不断深化厂务公开工作,规范公司内容、程序、责任,及时将职工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公开,抓好车间区队、班组的考核和二次分配公开。加强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和群众评议制的落实,把厂务公开工作抓实抓好。
3、完善扶贫济困救助机制,扎实做好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切实抓好“扶贫济困送温暖”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从解决困难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制定帮扶措施,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难题,使每一名困难职工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管好用好“三助基金”和女职工特殊疾病基金,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审批使用大病基金、扶贫基金,做到公开透明。
4.不断提高职工生活质量,高度重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体育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和经常性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5、关心职工生产生活,推进和谐企业建设,要积极改善职工生产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障职工职业健康。组织安排职工健康体检和职工疗休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十)大力发挥劳模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的评选机制,选树典型。要在基层、班组和岗位中,真正把贡献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员工选拔出来。二是做到多层次、多岗位选树。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在坚持民主,注重实效,面向一线的前提下,把选树工作安排落实到车 12 间、班组,有针对性地开展选树典型工作。三是做到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各单位要在层层推荐的基础上,经本单位职代会通过后,上报公司总评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四是完善奖励机制。公司每两年、基层单位每年都要定期召开先模表彰大会,大力表彰先摸人物,激励职工向先摸人物学习,立足岗位做贡献。五是建立先进事迹推广机制。各单位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使先模人物的先进事迹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使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五是建立完善劳模管理机制。对于先进模范的选树工作既要评选好,又要管理好,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二)制定方案。各单位要按照公司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职工队伍实际,细化制订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和主要措施,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建设工作。
(三)督导检查。各单位要明确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工作到位、成效显著。公司将根据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适时进行督导检查。
(五)总结推广。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提炼在建设一流职工队伍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对突出典型要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带动本单位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
第四篇:xx热电“四个一流”职工队伍活动实施方案
xx热电“四个一流”职工队伍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现就开展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精诚团结、勇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层次、现代化职工队伍,为“效益优先,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工作目标
培养一流的职业素养,打造一流的业务技能,建设一流的工作作风,创造一流的岗位业绩。
三、基本要求
培养一流的职业素养,就是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勤劳朴实、踏实工作、热爱岗位、忠诚企业;打造一流的业务技能,就是熟练掌握岗位知识,技艺精湛、业务精通、勤奋好学,有较强的执行力、创造力和自主管理、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能力;建设一流的工作作风,就是严谨诚实、忠于职守,在工作中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一丝不苟、认真精细;创造一流的岗位业绩,就是敢为人先、创新超越、不断挑战、勇争一流,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行业领先。
四、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广大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发展大屯、做强中煤、报效国家的信心,争做模范公民,培育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煤、热爱大屯、热爱岗位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做到全心服务企业、积极奉献社会、争做一流员工。
2.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学习宣传公司各级劳模的先进事迹,尤其要认真学习宣传全国劳动模范吴友良的先进事迹,以吴友良为榜样和辐射点,选树岗位标兵、先进典型,鼓励和引导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创新、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倾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不断为公司科学、安全、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3.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用中电投文化培育职工创新进取、追求一流的价值观。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宣传企业文化理念,使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追求内化为职工的价值观念,使企业精神、核心理念、员工规范外化为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追求一流的实际行动。
(二)加强业务技能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
1.鼓励职工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等级,增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切实抓好职工技能培训和技能评价、考核、激励,强化对职工的综合性考核和多项技能的考核。组织和引导职工与行业先进企业对标竞赛,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项目攻关活动。
3.鼓励职工通过勤奋工作实现自身价值,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职工的个人发展。
(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培养爱岗敬业、严谨诚实的主流企业文化
1.倡导严实作风。大力倡导“三老四严”(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现场和领导在现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等企业的优良工作作风,把“恪尽职守、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管理规范、从严治企、清正廉洁”的24字企业工作作风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转化为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动力。
2.强化精细理念。引导职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和作业规程,严格按照工艺纪律和规程操作,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办事认真、工作细致的理念变成职工的工作作风和自觉的行为习惯。
3.恪守岗位职责。以岗位职责为基础内容,引导职工自主自律、自我管理,制定本岗位的目标责任。严谨工作、主动负责、用心做事,提高岗位执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加强绩效体系建设,引导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1、健全职工业绩考核体系。以公司全员业绩考核体系为基础,建立覆盖各岗位、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形成客观合理、科学有效的职工绩效激励机制。
2、制定职工岗位考核指标。充分挖掘一线职工潜能,把企业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指标层层分解至班组、岗位,明确绩效指标,实现目标管理,引导职工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
五、建设“四个一流”职工队伍的工作内容
(一)大力开展标准化班组建设。努力把班组打造成“安全文明高效,培养凝聚人才,开拓创新进取,团结学习和谐”的优秀团队;培养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班组长;培养具有一流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工作作风、岗位业绩的班组成员。强化班组长和班组员工的学习,是提升班组长和广大员工能力的重要保证,公司制定班组长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班组长进行集中脱产培训,确保在岗班组长轮训一遍,各基层单位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班组长进行业务学习培训,通过强化学习培训,提高班组长素质。重点抓好现场人员管理,开好班前会,积极排查隐患,严格安全措施在现场的兑现,严格对照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业程序组织施工,把好现场安全关,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以班组活动日、班组管理征文、班组长学习考察等形式,为班组管理工作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为广大班组长成长创造条件。
(二)大力开展技术比武和五比五赛。重点在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关键岗位(工种)和技术含量高、企业亟需培养的人才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工技能岗位学习、练兵、选拔、比武机 4 制,形成考核、鼓励、表彰和激励制度。竞赛要覆盖全单位各主要技术工种,每年组织一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
(三)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一是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大力开展重点工程、难点工程、关键工程劳动竞赛活动,针对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系统改造、一通三防专项治理、优质服务、机车趟数、安全停时、来煤管理、保发电等等开展各类劳动竞赛,促进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二是组织和动员职工为公司安全、和谐、稳定发展献计献策,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推动合理化建议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动员职工大力开展节支降耗活动,促进公司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四是建立和完善职工“六小”技术创新成果征集、评审、发布、推广展示、表彰和奖励机制,鼓励吸引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
(四)加强职工队伍培训
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按照“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完善标准、拓宽渠道、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计划,促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1、强化管理、确保质量。强力推进培训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培训工作的指导,结合xx热电管理流程的制定,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
2、明确培训需求,加强班级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需要,分专业、岗位、数量、层次、时间等内容,科学确定职工教育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培训机构要按照培训实施计划的安排,做好教学实施工作。
3、拓宽渠道、提升素质。充分利用本单位内部教育培训资源,密切与社会院校及培训机构的联系,采取校企合作、委托培训、集中授课、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五)大力提倡职工自主管理。主要在“四自”上下功夫。一是鼓励职工自主学习。正确引导职工认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义,倡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鼓励职工学习文化技术,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熟悉新设备、新材料,使广大职工成为“精一门、会二门、学三门”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积极引导职工做好安全自保、互保和安全友情提醒工作,鼓励职工争做企业安全有心人。使每位职工在岗位操作上,做到精心施工、精细操作,创造出安全优质精品。三是增强职工自主管理能力。健全和完善职工自主管理制度,大力培养自主管理型职工,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引导职工有序参与企业管理,自觉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自主履行岗位职责、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牢固树立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做好关爱职工工作
通过关心关爱职工,及时掌握职工诉求,积极解决职工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企业活力。
1、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一线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关注职工生活。利用网络平台、领导接待日等途径,进一步拓宽和畅通职工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职工生产生活的重要问题。
2、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不断完善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机制,激发职工为企业管理建言献策的主人翁精神。6 不断深化厂务公开工作,规范公司内容、程序、责任,及时将职工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公开,抓好班组的考核和二次分配公开。加强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和群众评议制的落实,把厂务公开工作抓实抓好。
3、完善扶贫济困救助机制,扎实做好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切实抓好“扶贫济困送温暖”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从解决困难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制定帮扶措施,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难题,使每一名困难职工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管好用好“三助基金”和女职工特殊疾病基金,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审批使用大病基金、扶贫基金,做到公开透明。
4.不断提高职工生活质量,高度重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体育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和经常性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5、关心职工生产生活,推进和谐企业建设,要积极改善职工生产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障职工职业健康。组织安排职工健康体检和职工疗休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五篇: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40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51号)等规定的要求,现就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关事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各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断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规范公务用车运行。同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积极探索符合企业特点的公务出行保障方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部分中央企业公务用车管理不够规范、公务用车配备范围过大、管理运行成本偏高、公务出行社会化、市场化水平较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推进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节约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环节,是树立中央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迫切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二、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一)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以下简称有关部门)所属的中央企业(不含境外中央企业,下同)。
本意见适用的人员和岗位主要是指符合公务用车配备条件的中央企业负责人(指上述中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按照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符合公务用车配备条件的其他人员和岗位(以下简称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制度、分类保障。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完善差异化公务交通保障制度,推进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实现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取消与经营和业务保障无关的车辆,从严配备并集中管理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
2.坚持厉行节约、提高效率。以公务交通成本节支情况作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评价标准,合理确定中央企业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及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并严格规范管理,切实保障履职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3.坚持分级负责、稳妥推进。中央企业要充分结合本企业实际,周密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对子企业逐级落实责任,先易后难、分类分步、层层推进改革。
三、扎实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一)根据保障岗位履职和公务活动需要,分类分级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1.积极稳妥改革中央企业负责人公务交通保障方式。改革中央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实行配备公务用车或者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原则上通过配备公务用车保障履职需要;中央企业副职负责人可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务交通保障方式。采取配备公务用车方式的,要严格执行中央以及有关部门关于公务用车配备的规定,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公务交通补贴。采取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方式的,要取消为企业负责人配备的公务用车,每月按标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者按计算的补贴标准内据实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上限由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所属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需要、所在地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标准、公务用车改革成本节支及薪酬制度改革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后执行。
2.全面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如总经理助理等岗位)公务出行全部实行社会化保障,取消配备公务用车方式。中央企业根据岗位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在有关部门核定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上限内,分档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每月按标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者按计算的补贴标准内据实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3.有序实施中央企业经营和业务保障等其他公务用车改革。中央企业应当取消与经营和业务保障无关的车辆,可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服务(生产)、商务接待、执纪等实际需要保留适当的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车型应根据实际用途按照实用节俭的原则合理确定,并严格控制数量。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过程中,要优先淘汰使用效率低、运行维护成本高、配置标准明显偏高的公务用车。
取消为退休、离任或者调离本企业的人员配备的公务用车,不得为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部门负责人及部门其他员工、非本企业人员等配备公务用车。
4.分级推进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含分支机构,下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央企业要统筹协调推进各级子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根据子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所处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以及规模、效益等情况合理确定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具备公务出行社会化保障条件的子企业负责人及其他符合公务用车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原则上要以社会化、市场化为方向进行改革,确需配备公务用车的可予以保障。中央企业要从严确定子企业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和参改人员范围,合理控制其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的数量和配备标准。
(二)合理高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加强公务用车管理 1.实行企业公务用车(含企业负责人公务用车,下同)集中统一管理。中央企业应对公务用车的购置(租赁)、更新、保养、维修以及日常使用等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新购置的公务用车应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完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程序,健全公务用车使用明细登记制度,确保每辆公务用车每次公务出行的详细信息有据可查。不得擅自增加公务用车数量,不得向子企业调换、借用公务用车及转嫁公务用车购置、租赁资金和运行费用。
2.合理控制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配置标准。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保留的轿车型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配置标准原则上不高于中央企业副职负责人公务用车配置标准,新购置的轿车型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配置标准原则上要控制在购车价格18万元(不含车辆购置税,下同)以内、排气量1.8升(含)以下。商务车型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要控制在购车价格38万元以内、排气量3.0升(含)以下。确因生产经营需要等原因必须配备较高标准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的,企业应严格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严格控制数量,集团总部原则上不超过2辆。3.严格规范企业租赁公务用车管理。通过租赁公务用车保障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需要和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视同配备公务用车进行管理。要严格按照本意见关于配备公务用车的规定控制租赁公务用车数量和标准,参照本地区同车型的市场租赁平均价格合理确定单车租赁价格,降低租赁费用。
4.加强企业公务用车费用预算管理。中央企业要将公务用车购置(含租赁)、运行维护等费用以及公务交通补贴纳入预算管理,明确预算编制、审核、调整、动态监测以及执行等规定和程序,严格控制公务用车开支范围和标准,每年编制公务用车专项预算方案并严格执行。
(三)统筹兼顾,完善公务用车相关配套改革制度 1.公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中央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转让规定制定统一规范的公务用车处置办法,公开处置公务用车,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2.妥善安置司勤人员。中央企业要根据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司勤人员岗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确定留岗人员。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好与相关司勤人员的劳动关系,保障其合法权益。
3.完善企业公务交通保障制度。中央企业要按照本意见精神制订本企业公务出行保障制度,明确公务出行的保障方式、操作程序、管理办法以及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等,做好与企业国内差旅制度的有效衔接,不得为参改人员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提供公务用车保障。
4.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要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管理情况、公务用车专项预算方案及执行情况、公务用车总量及使用明细等纳入厂务公开范围、本企业内部审计内容、外派监事会监督检查工作内容、巡视组巡视工作内容以及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范围。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意见要求及有关部门关于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予以严肃处理。
四、认真做好组织实施
(一)加强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各中央企业要严格按照本意见精神研究制定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改革时限要求,统筹做好本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组织领导工作。对于正在开展或者已经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中央企业,要按照本意见要求进行规范。
(二)分步实施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有关部门负责对所属中央企业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进行审核。力争2016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中央企业集团总部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2016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
(三)努力营造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各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加强宣传,引导企业职工转变观念,营造理解和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及时有效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
中办发〔2014〕51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现就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以下简称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指导中央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制度,不断规范管理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企业负责人配置豪华办公用房、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业务财经纪律用公款为个人办理消费卡等突招待铺张浪费、违反出问题,社会对此反映强烈。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严肃财经纪律,严禁用公款支付个人消费,对于促进中央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其有重要意义。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务求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二、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一)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所属的中央企业。企业负责人是指上述中央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
(二)基本原则
一一坚持依法依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坚决杜绝企业承担个人消费支出的行为。
一一坚持廉洁节俭。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一一坚持规范透明。通过完善制度、预算管理、加强监督,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
三、合理确定履职待遇
履职待遇是指为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提供的工作保障和条件,主要包括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培训等。
(一)公务用车
企业负责人按照1人1车或多人1车配备公务用车,企业主要负责人公务用车配备(包括购置、租赁)标准为排气量2.5升(含)以下,购车侨格(不合车辆购置税)在38万元以新配备公务用车要严格执行配备标准,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不得增加高档配置或豪华内饰。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子企业或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企业负责人未配备公务用车而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企业要制定实施办法,合理确定补贴标准。
(二)办公用房
企业负责人原则上只能配置使用一处办公用房,确因异地工作需要另行配置办公用房的,应当严格履行企业内部审核程序。企业主要负责人办公用房使用面标准按照不超过80平方米控制。严禁超标准新建办公用房,严禁豪华装饰办公用房,不得长期租用宾馆、酒店房间作为办公用房。
(三)培训
要围绕提高企业负责人政治和专业素质、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开展必要的培训。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种学历教育以及为取得学位而参加在职教育的费用必须由个人承担。
四、严格规范业务支出
业务支出是指企业负责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履行工作职责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业务招待、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通信等方面的支出。
(一)业务招待。企业负责人开展商务和外事活动的请、赠送纪念品等,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确定的标准执行。其他公务招待活动参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标准执行,不得赠送纪念品。不得将业务招待费用以会议、培训、调研等费用的名义虚列、隐匿。
(二)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企业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财务会计制度,合理确定企业负责人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乘坐交通工具的类型和等级,以及住宿、就餐等标准。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乘坐民航包机或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的包机,不得租用商务机。严格规范国(境)外接待工作,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用公款或变相用公款在国内和出国(境)旅游。
(三)通信。企业要参考电信市场资费标准合理确定企业负责人通信费用预算额度,在预算额度内按照财务制度严格规范执行。
五、严肃财经纪律,严禁公款用于个人支出
除接照本意见所规定的保障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之外,严禁违反财经纪律,用公款支付企业负责人个人支出。
(一)严禁按照职务为企业负责人个人设置定额消费。取缔企业用公款为企业负责人办理的理疗保健卡、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等各种消费卡。
(二)严禁用公款支付履行工作职、责以外的、应当由个人承担的消费娱乐活动、宴请、赠送礼品及培训等各种费用,坚决制正用公款支付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的各种消费行为。
(三)严禁企业负责人向子企业和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单位转移各种个人费用支出。
(四)企业负责人退休或调离本企业后,企业不得继续为其提供履职待遇、业务支出。
六、加强监督管理
(一)明确管理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监管职责对所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各企业要对本企业集团总部和各级子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进行规范管理和指导监督,通过制度规范和严格程序层层落实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负主要责任,分管负责人和总会计师负分管责任。
(二)健全管理制度。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规范所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具体规定和相关标准。各企业要按照各有关部门要求,制定本企业集团总部和各级子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的实施细则,细化管理规定,严格审核程序,明确相关标准。
(三)实施预算管理。各企业要将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纳入预算管理,明确预算编制、审核、调整、动态监测及执行等规定和程序。各有关部门要对所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实行备案管理,并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企业内部要逐级实施預算管理,建立审批制度,将预算管理落实到位。
(四)坚持公开透明。企业各级负责人应当将个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预算及执行情况等,作为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康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管理制度、预算及执行情况,要按照规定以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等形式定期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五)加强监督检查。外派监事会、巡视组、审计部门等要将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情况纳入工作范围,形成企业内外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合力。企业要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意见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企业负责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经济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地区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具体办法,指导监督本地区国有企业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各级企业负贵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严禁公款用于个人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