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
陕安委会发〔2011〕9号
关于印发《陕西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精神,全面推进我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将《陕西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区、各行业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陕西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0〕39号)精神,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水平,促进我省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按照“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强化措施、重点推进,明确任务、限时达标”的思路,大力推进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不断规范企业安全管理,促使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在进一步巩固近年来我省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依据国家和行业明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规范、程序和考评办法等,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方案、措施和制度,充实企业达标内容,提高达标质量;要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等多种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先进经验,积极建立健全考评和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落实、社会支持、市场推动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格局。
企业要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责任制落实、安全投入、教育培训、装备设施、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绩效评定等方面,严格对应评定标准要求,建立完善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结合工艺流程、岗位特点,特别是危险工序的特殊要求、标准和规范,制定岗位、专业、企业达标考评办法和制度。要建立完善以企业专家或技术骨干为主体的标准化建设检查机构,形成领导负责、企业自查、专业互查、定岗考评的安全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
今后五年内,着力在全省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重点突出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其中:煤矿要在2011年底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要在2012年底前,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底前实现达标。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标准,广泛发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和行业特点,加快制定完善本行业(领域)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体系。对于国家尚未出台行业标准规范的行业(领域),要抓紧制定我省的行业评定标准和考评办法;已有行业规范的,要按照《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已达标企业要按照新规范进行等级认定。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上的要求,鼓励本地区、本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活动,以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要及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完善制度,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沿着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使标准化建设真正成为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行业管理,杜绝事故发生的支撑和保障。
(二)制定方案,有序推进。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标准化创建工作任务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标准化达标创建任务量化、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单位于7月底前将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报省安委会办公室。要按照“保证质量、循序渐进、全面开展”的要求,选择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率先开展标准化建设达标活动,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做到成熟一批、考评一批、公告一批、授牌一批。
(三)分类指导、逐级监管。要建立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加强工作指导。对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的企业重点抓巩固、二级企业重点抓提升、三级企业重点抓改进,对未达标的企业重点抓限期整改。要按照企业申请评定的等级标准,主动引导和帮助企业强化安全基础,按照“建章立制、强化责任、严格整改、规范管理、实现达标”的思路,不断推进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督促企业开展标准化建设。要利用日常安全检查、安全许可证延期换证等工作,开展对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巡检抽查和定期评估,加强动态监管,确保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四)严格考评,整改提升。各地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检查指导,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化评级的申请、受理、考评、审核、核准、公告以及授牌等相关工作程序和制度,组织开展达标考评。要依托有专业技术力量的科研院校、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咨询、辅导、评审等工作。要加强对评审和咨询单位的监督指导,规范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保证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质量与公正性,提高标准化工作考核评审效率。对已达标的标准化二级、三级企业,要帮助企业分析差距原因,找准薄弱点,完善工作措施,推进达标升级。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要求,实现“四个一批”:对在规定期限内仍达不到最低标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以及发生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企业,要依法关闭取缔一些;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一批;对具备基本达标条件,但安全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的,要促进达标升级,改造提升一批;对在本行业(领域)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要加大支持力度,巩固发展一批。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惠及企业自身及其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强基固本工程。各级政府要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统一领导,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牵总,相关部门按工作职责分头组织实施,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集中力量抓好标准化创建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工作目标。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列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保障措施建立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可靠的组织保障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稳步实施,保证进度。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分行业(领域)、分阶段地组织实施这项工作,切实抓好部署、落实、跟踪、检查。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信息报送制度和公告制度,明确专兼职信息员,及时反映报送本地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先进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政策建议,定期发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展情况和达标企业、关闭取缔企业名单。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展不力、进展缓慢的企业,要采取必要的行政处罚手段,确保标准化建设进度。
(三)广泛宣传,典型引路。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多渠道地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尤其是新颁布的适用范围广泛的安全标准要及时宣贯到基层和企业,要通过举办宣贯培训班、组织专家现场咨询等方式,寓服务于监管之中,深入企业宣传辅导、答疑解惑,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服务。要及时总结推广有关地区、部门以及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培育、树立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行业”和“示范企业”,充分发挥典型企业的示范榜样作用,提高企业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政策激励,强化服务。要积极研究相关激励政策措施,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的重要内容,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相关部门通报,并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对企业的贷款审核、竞标资格、征地用地、项目核准、证照年检、评先评优等相关申请给予相应的支持或限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企业社会形象挂钩,与企业经济利益挂钩,使达标企业有荣誉感、不达标企业有紧迫感,实现从“要我达标”到“我要达标”的转变。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中不得收取费用。要深入基层、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达标创建中的疑难问题和重大问题,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的服务指导。
第二篇: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实施农业标准化 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近年来,XX市坚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大力实施以优化品种结构、改善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三品”战略,品牌农业建设初见成效。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市)”和“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
近年来,XX市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业生产基地为主体,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开展全程质量控制。把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与推进品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抓好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设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0处46.13万亩。
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强质量认证工作1
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行政区域和生产区域的一体化认证,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带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着力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带动能力。共有26处37.95万亩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分别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1个产品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4个产品取得有机农产品认证。
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品牌农业建设保障能力
在提升品牌农业建设中,XX市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监管要求,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结合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同时,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检测设备,加强生产环节质量监控,为品牌农业创建提供保障。目前,XX市已拥有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畜产品质检中心和8家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质检中心,基本上形成了以市级中心为龙头,以市场、企业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品牌农业经营主体 围绕畜牧、蔬菜、林果、花生四大主导产业,以培育、扶持有较强开发加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农业品牌经营主体,通过基地、订单、股份合作等途径,鼓励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关系,以品牌为载体,将分散的千家万户联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上市
整合现有农业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加强协作,支持和鼓励传统农产品、历史品牌产品的集中产区,积极申报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区域品牌。目前,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2家企业的2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名牌农产品,1家企业的1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5家企业的6个产品被认定为山东名牌,2家企业的2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4家企业的产品商标被认定为山东著名商标。
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品牌农业影响力
对认定的名牌农产品,通过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及运用各种媒体,推介品牌,宣传品牌,形成了政府重视、企
业主动、消费者认知、多方合力推进品牌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品牌农业输出,扩大了名牌农产品知名度。同时,积极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专销柜、放心店建设,不断提高品牌农业的辐射面。近年来,在XX市南部重点发展了蔬菜批发市场,现在年销售额达到13亿元,在北部投资4000万元新建了果蔬批发市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南菜北果”的区域化种植业布局。
完善要素保障机制,营造品牌农业发展良好环境 在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等项目安排实施中,积极扶持鼓励品牌农业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农业、发改、财政、科技、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的支持,努力创造条件,从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共同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第三篇:关于推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
意 见
松府永办字„2008‟第41号 签发人:刘彦
关于推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
各居委会、机关各部门:
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同时,居委会又承载了大量的政府职能,是基层政权工作的延伸,是政府工作的基石。做好居委会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松江区居民委员会标准化管理规程(试行)》精神,结合永丰的实际情况,现就推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传承历史文化,构建和谐家园”的工作目标,坚持 “夯实、优化、提升、拓展”的工作基调,逐步实现社区资源进一步整合,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作载体进一步创新,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各项功能进一步强化,逐步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文明社区。
2、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把居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唯一追求,立足社区,了解民意,解决民需。切实把是否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是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是否让居民满意作为衡量居委会工作的标准。
(2)条块结合,资源共享。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有关职能部门要全力支持、指导、协调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充分挖掘、调动辖区内一切力量,合理配置辖区内的各类资源,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分类指导,有序推进。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居委会基础不一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突出重点,找准切入口,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标准化建设。
3、主要目标
通过居委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明确机构设置、工作职能、硬件标准、管理制度、评判体系,大力推进工作职能的转变、工作作风的改进、管理效能的提高、工作水平的提升,最终实现群众得实惠、管理出效益、基层有活力。
二、居委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自治化、合理化、专业化”六大建设,整合社区的党建、行政等职能,理顺机制体制,逐步形成社区工作的党建群团、建设与管理、平安创建、社会保障、卫生服务和文化教育六大互动平台,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一)组织体系规范化。
1、确立工作主体。(1)设置居民区党(总)支部和居委会,居民区党(总)支部和居委会配备工作人员5—6人,党务与行政可交叉任职。根据工作需要,统筹配备就业援助员、助残员、综合协管员等。(2)居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党建群团、建设与管理、平安创建、社会保障、卫生服务和文化教育六个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居委会成员兼任,委员会成员可由一定代表性的居民等担任。(3)居民小组是在居委会的领导下,开展群众 性自治活动的组织,是居委会联系群众的工作基础。居委会根据居民居住情况可以分设若干居民小组。新型小区居委会一般6—8个楼道设一个居民小组(高层参照此标准执行);老城居委会每60—80户设一个居民小组;涉农居委会每2—3个原生产队设一个居民小组。每一个居民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小组长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2、确保工作经费。(1)城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列入街道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居委会工作经费原则上每月不高于4500元,居民区规模较大或管理任务较重的单位,可适当增加。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社区党建、居委会办公、居民活动等。街道可以为居委会增加帮困扶贫、社会稳定、实事工程、社会化服务等专项经费。居委会工作经费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经费收支帐目应及时公布,接受居民监督。有关部门依法需要委托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工作经费必须入帐。(2)涉农居委会本着节约的原则,合理安排工作经费。
(二)硬件设施标准化。
1、居委会设置的规模和范围。居委会按照便于居民自治、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的原则设立,一般规模在1500—2000户。居委会的设立、撤销、调整,由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区政府批准。居委会四址界限以道路、河流、自然小区等为准,实行网格化管理。对管理区域的居民住宅、企事业单位、厂房、菜场、门店等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管理,不出现管理空白点。新建住宅小区在居民入住率小于30%前,由临近的居委会代管或成立筹建组,入住率超过30%后,街道根据有关规定成立居委会。
2、居委会用房的面积和布局。根据《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街道办事处应协调落实每个居委会640平方米以上的公建配套用房,其中居委会办公用房200平方米以上,社区服务用房120平方米以上,活动用房320平方米以上。完善新建小区公建配套设施监管机制,对新建小区的配套设施要做到“提早介入、坚持标准、一步到位”。已建住宅区尚未达标的,可以通过改造、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逐步达标。居委会设置 “四室四站二家二栏一校一场”,“四室”指办公室、老年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阅览室;“四站”指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可2—4个居委会共用)、平安工作站、人口综合管理站;“二家”指党员之家、青少年之家;“二栏”指宣传栏、居务公开栏;“一校一场”分别指市民分校和室外健身活动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占用居委会用房,居委会用房不得用于出租创收或从事经营活动。提倡居委会活动场所综合设置,一室多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日常管理制度化。
1、例会制度。居委会主任每周一次召集居委会成员召开居委会工作例会,交流和沟通居民区近期各项工作,检查工作进度,安排下一阶段工作。
2、联系制度。居委会成员应分片包块,深入群众,联系居民,及时了解和反映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填写好《民情日记》,真正做到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3、值班制度。居委会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紧急特殊时日要加强值班,值班期间发生、发现的重大事务要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双休日值班的工作人员,安排平日调休。在法定节假日、紧急特殊时日值班的工作人员享受一定的值班补助。
4、学习制度。居委会工作人员每天保证半小时的学习时间,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时势形势;居委会可结合每周一次例会,适当安排一定时间学习;居民区党组织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居委会每半年组织一次学习小结会,回顾半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5、考勤制度。居委会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工作考勤纪律、作息制度。上班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从事公务以外的活动,中途因事离开,应向办公室其他人员说明情况。正职以下工作人员因病因事不能上班必须提出书面申请,一天以上、三天以下的由居委会主任审批。三天以上(含三天)的需向街道社区服务管理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居委会正职按 街道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擅自不上班的,按无故旷工处理。
6、信息制度。居民区发生重大问题、突发事件或居委会举办重大活动,应积极采取措施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和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反映情况,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居委会主任对信息的真实性要加强核实,严格把关。居委会在月末填写好居委会工作月报表并于下月5日之前将月报表上报到社区服务管理中心。
(四)基层民主自治化
1、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居民代表会议由18周岁以上的居民代表组成。居民代表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代表参加方可召开,所作决定、决议必须经与会人员半数以上通过方可有效。居民代表会议由居委会召集,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居民代表提议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应当及时召开。
2、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居委会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全体居民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规定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使之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3、三会制度。居委会要通过协调会、评议会和听证会的形式,让居民决定社区事务、评议政府工作、协调社会矛盾,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切实保证居民享有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充分体现群众组织的自治性。协调会、评议会和听证会由居委会负责召集。
4、居务公开制度。居委会每六个月在居务公开栏内向区域内的居民公开工作中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和社区建设管理中的有关事务,依法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工作职责合理化
1、党建群团。居民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政治、组织和工作优势,在协调关系、缓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社区和谐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和引导社区党员和居民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特长、技术组成 志愿者服务组织,在社区活动、社区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居民区党员代表大会、在职党员联席会、“三会一课”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建结对共建机制,鼓励驻区单位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依托“四小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栏内的内容每月至少更换一次。进一步发挥工、青、妇、兵等群团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2、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服务网络系统,逐步建立“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卫生服务圈和文化服务圈。全力推进查处违法建筑工作,坚持“宣传发动为先,个人自拆为主”的原则,从源头抓起,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新型小区要通过建立健全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三位一体”工作体制,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提高社区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老城区居委会要加强居民群众思想工作,配合做好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配合做好基础设施改造和危房的修缮工作。涉农居委会要发展特色农业,合理调整土地种植布局,合理设置社区商业、服务、教育、健身的网点布局,切实解决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
3、平安创建。加强平安工作站建设,确保辖区平安和谐。最大限度地做好居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减少民事纠纷,全面化解民事矛盾。强化信访案件控制,把各类信访解决在基层,杜绝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专业和群众相结合、打击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降低刑事案件发案率。扎实开展刑罚监外执行罪犯、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工作,确保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漏管、不失控。加强人口综合管理站建设,充分发挥综合协管员“六位一体”作用,进一步推进来沪人员信息采集和居住证办理工作,积极探索来沪人员管理模式,提高对来沪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
4、社会保障。发挥居委会干部和就业援助员推进就业网络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劳动就业门路,提高推岗就业成功率,确保完成街道下达的各项指标。以社会救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重大节日临时 困难救助为重点,努力构筑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关心好重点优抚对象,依法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广泛动员社会热心人士奉献爱心,给弱势群体以更多的关爱。
5、卫生服务。坚持建管并举,加强社区环境整治,清除卫生死角,推进健康社区建设。对菜场、外来人口居住点等公共部位加大管理整治力度,形成长效常态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卫生站建设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基层卫生站硬件达到市级标准,完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生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社区综合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家庭卫生健康档案和康复训练指导制度。每年举办健康讲座不少于2次。倡导居民自愿无偿献血。认真实施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坚持一票否决制,确保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落到实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防止出现食源性中毒事件。
6、文化教育。进一步推进集电化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图书借阅于一体的基层文化活动点建设。把深化群众性文体活动作为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精心安排好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文体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加。积极培育文体骨干,组建多支各具特色的文体团队。开放市民分校,根据居民需求举办各类教育培训班、讲座等,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6次,社区居民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总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50%。
(六)干部队伍专业化
1、建立定期培训体系。加强居委会干部培训,每年至少举办脱产培训1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0课时。定期组织居委会干部外出考察。进一步加强对居委会副职和年轻同志的培养,定期选派社区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心城区的居委会挂职锻炼,学习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编制《居委会工作法》,总结提炼居委会工作中的好方法,加大居委会之间交流的力度。不断完善社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使社区干部向专业社工过渡。
2、建立考评激励体系。制定科学可行的居委会考评体系,加大对居委会的考核力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分配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依托 “永丰杯”立功竞赛,街道每年评选先进居委会和先进居委会干部,给予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和奖励,树立居委会和居委会干部的典型。
三、切实加强对居委会标准化建设的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居委会标准化建设涉及面广、难度性大,但意义深远,各居委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创建工作作为今年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街道成立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居委会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推进和验收。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加强对居委会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居委会要按照标准化建设有关要求积极探索,认真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实施。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08年2月-3月)。街道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对居委会区域和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制定实施意见,分步细化相关方案。第二阶段,试点实施阶段(2008年4月-12月)。选择薛家、仓桥和三星苑三个居委会为试点重点推进,至年底完成;其他居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跟进。第三阶段,推进完善阶段(2009年1月-12月)。在试点单位召开推进现场会,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力争至2009年底全街道范围内居委会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松江区人民政府永丰街道办事处 2008年4月2日
第四篇:社区用房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
加强社区用房标准化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用房功能设置和推进社区用房标准化建设,充分体现社区服务居民群众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把社区建设成为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和社区服务、居民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一、总体目标
按照《江西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每个社区用房按不少于320平方米(其中:社区办公用房不少于120平方米,社区活动用房不少于200平方米)的配置标准,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新建、购买、调剂、配建等方式,改善社区用房条件,规范社区功能设置,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社区居民群众需求。
二、功能设置
为实现社区用房内部区域清晰、功能明确、安全方便、舒适美观,应科学地安排社区用房功能。根据服务类型,对社区用房功能进行如下分类设置(可一室多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警务室、社区接访室(矛盾调解室、心理慰藉室)、社区文体活动室(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多功能会议(学习)室、社区档案室、图书阅览室、社区残疾人康复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社区设置以下功能:居家养老服务室、社区老人日间照料室、爱心慈善超市、爱心救 助站、心理咨询室、创业服务室等。
三、社区标识设置
为提升社区形象和塑造社区品牌,方便社区居民识别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增强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有社区使用统一的社区标识(标识样式及说明详见附件1)。新建社区用房的社区标识悬挂于房顶,购买、配建和调剂的社区用房的社区标识置于社区标牌的前端。
四、社区标牌设置
社区用房标牌设置坚持“统一规范、精简实用、方便居民”的原则,分室外和室内进行设置,按要求悬挂摆放。
(一)社区门外标牌。
1、社区大门门楣正上方悬挂牌匾,内容为:“区街道社区”,其中,“区街道”为白底黑色宋体(大标宋),“社区”为白底红色楷体(行楷),规格为1米高。
2、社区大门左侧悬挂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牌匾,内容为:“区街道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居委会”其中,“区街道”为黑色宋体,“社区”为红色楷体,“党总支(党支部)、居委会”为红色宋体,规格为55cm(高)X75cm(长)。
3、社区大门右侧悬挂社区工作站牌匾,内容为:“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其中,“区街道办事处”为黑色宋体,“社区工作站”为红色楷体,规格 为55cm(高)X75cm(长)。
(二)社区门厅内标牌。所有新建社区用房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服务大厅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装饰风格(装修效果图见附件2)。大厅内墙面要求设置服务宗旨标牌,服务宗旨标牌内容为:“服务居民群众 创建和谐社区”。
(三)社区平台标牌。社区办事窗口放置服务科目牌,以引导居民办事。科目类别主要有:民政、计生、综治、社保、医保等。
(四)室名标牌。根据社区用房各个房间的功能设置,各室门楣上方或室门两侧设置功能名称标牌。
(五)院内宣传栏设置。社区办公用房院内建议设置如下活动宣传栏:党建宣传栏、居务公开宣传栏、低保宣传栏、计生宣传栏、综治宣传栏和文体宣传栏等,向居民群众公布各项事务办理情况、活动开展情况,让居民群众能更好地了解社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相互配合,按照社区用房的建设标准和功能设置标准进行建设、规划。在购买或调剂社区用房时,原则上选择居民群众较为集中、群众办事方便的地址。
(二)突出风格,全力打造和谐社区。社区用房要按照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设计方案、装饰风格和标准进行 建设,整个社区用房建设要围绕“服务居民群众 创建和谐社区”的服务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让广大居民群众到社区办事和参加各项活动时,真正地感受到“家”的温馨。
(三)严格程序,认真做好监督审查工作。县(区)民政部门要督促相关部门、街道和社区按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完成社区用房建设任务,定期对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审查,确保建设一个达标一个,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
第五篇:关于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要求,推动党支部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市直属机关工委决定在“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提升年”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章、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依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筑牢党支部在党的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目标要求,坚持把党的一切工作延伸到党支部,坚持把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责任落实到党支部,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成效体现到党支部,切实发挥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以及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中的组织落实作用,全面落实党章党规规定的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各项任务,为实施“北疆先锋”工程,打造活力党建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基本标准
通过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落实服务功能,实现组织建设更加科学优化、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组织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工作保障更加充分有力、档案资料更加健全完备的目标。
1.组织建设标准化。以实现党支部设置全覆盖为着力点,突出务实、管用、有效,全面落实“一岗双责”,优化组织设置,按期进行换届,规范发展党员,理顺隶属关系,确保应建尽建、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2.组织生活标准化。以落实党章党规规定的党支部政治生活为着力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化,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引导党员创先争优。
3.党日活动标准化。以增强党员党性为着力点,落实“主题党日”制度。“主题党日”要做到全员参与、仪式感强、主题鲜明、活动务实。
4.活动场所标准化。以满足党员活动需要为着力点,党员人数较多且有条件的党支部,要推进场所规范建设,做到硬件配置齐全、设施功能完备、管理制度健全。
5.档案资料标准化。以完善党支部基础工作条件为着力点,党支部要健全党员信息、党组织生活、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费收缴等工作档案资料。定期做好资料归类整理,专人负责、专柜保存。
三、会议范式
根据市直机关党支部建设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并推荐以下党支部会议范式。
1.基本要求。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支部会议作为党支部组织生活和党员活动的主要方式,包括经常性组织生活、学习讨论、党员党性分析、讲党课、“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各类会议和活动,一般每半月组织1次。
2.会议形式、内容和频次要求。党支部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经常性组织生活。提倡在科(所、室)务会议之后召开,内容是联系工作实际,通过党支部书记的引领和党员的发言讨论检查党员的思想和作风,“以党的话说业务的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换届选举、改选或补选支部委员、评选优秀也是经常性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经常性组织生活原则上不少于半个小时,时间根据实际需要掌握,提倡开短会。
学习讨论。党支部一般每月开展1次学习讨论,主要内容是由党支部书记领学重点学习内容,安排、督促党员学习,党员开展学习讨论。时长1小时左右。
党员党性分析。党支部年中组织1次党员党性分析,围绕半年来党员的思想作风表现,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党性状况,明确改进提高的方向,强化党内监督。
讲党课。党支部党课每年不少于2次,由党组织关系在本支部的上级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或者其他党员讲授。“主题党日”。每年不少于10次,每次均需制定活动方案,时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年按上级党组织要求召开1次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主要内容是党员总结思想、工作、学习、纪律、作风等方面的情况,对照合格党员的标准检讨思想和作风,民主评议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思想共识,推动业务工作。
3.会议程序。党支部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分为宣布会议主题和议程、逐项进行议程、支部书记总结等环节。
4.会议记录。党支部会议要由专人记录,记载会议时间、参加人员、请假人员,会议议题,党员发言要点,党支部书记总结要点。党支部书记检查会议记录,签字确认。
党小组会议可参照党支部会议范式执行。
四、考核评价
1.述职评议。上级党组织要全面检查、考核党支部落实标准化建设情况,年底要听取述职,进行点评,组织评议,把考核评议作为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中共性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入。
2.分类定级。把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作为党支部晋位升级的重要条件。全面达标且经验做法在市直机关有示范作用的定为一类标兵党支部,全面达标、业绩优秀、有特色做法的为一类党支部;全面达标且经验做法在本单位有示范作用的为二类优秀党支部,全面达标的为二类党支部;基本达标但工作一般的为三类党支部;不达标的为四类党支部。要严格掌握一类标兵和二类优秀在本类别组织总数中的比例。
3.评比表彰。年底或“七一”前后,各单位要结合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表彰先进党支部。在各单位表彰的基础上,市直机关工委结合工作情况适时对先进党支部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