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加工企业账务处理
食品加工企业账务处理
一、你这是属于小型工业企业,生产品种多,你首先得了生产的基本流程,主要产品品种以及主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件等,完善相关的仓库管理制度和主要原料的领用存制度。
掌握基本资料:1.车间的生产报表月报表,报表的内容有:生产的产品名称、规格、生产的数量、入库数量、人工工时、机器工时、耗用的原材料数量。
2.仓库的原材料月报表和成品月报表,还有敷料的耗用报表。3.月末,车间耗用的原材料数量必须跟仓库的原材料出库数量一致,车间的成品入库数量与仓库的成品入库一致。
4.在根据你公司计算成本的方法来分摊材料、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
二、成本核算方面,应选择品种法。由于又有若干大同小异的品种,应在品种法的基础上选择分类法,分类法又称系数法。品种法你应该没问题?这里着重说一下品种法基础上分类法的核算过程。这种方法将大大简化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选择一种有代表性的钟作为标准产品,它必须具有生产稳定、产量较大、规格适中等特点,将它的系数定为“1”,与其他规格的单位产品比较,求出各种规格产品的单位系数。其他产品的单位系数你可与生产部门的同仁一道确定,因为他们更清楚各种产品间的区别(在消耗上的区别)。这个不难。
简单举个例子说明系数法的计算:如A产品定为标准产品,其系数为1,产量为1000只;B产品的系数为1.1(说明其生产中的各种消耗为标准产品的1.1倍),产量为800只;C产品的系数为0.9,产量为500只。先将abc三种产品看成一种产品,使用品种法计算出“该”产品总成本假定为30000元后,现在再在这三种产品间进行成本分配。分配率=30000/(1*1000+1.1*800+0.9*500)=12.8755,A分配额(A总成本)=1000*12.8755=12875.54,B分配额=880*12.8755=11330.47,C分配额=450*12.8755=5793.99.A单位成本=12.8755,B单位成本=1.1*12.8755=14.16305,C产品单位成本=0.9*12.8755=11.58795。
再来说总成本计算,这其实也就是将abc看成一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由于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现在你企业便只有一种产品了,这个直接成本的计算就很简单了,因为不需在几种产品间进行分配了。
1、材料费(直接材料):
根据仓库提供的生产车间的领料单计算。还是应分清主、辅料的核算。
2、人工费(直接人工):
根据工资表,所有生产工人工资及其福利费。
3、制造费用:
企业没有辅助生产车间吧?那就只是一个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了。
4、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需要车间提供产量情况(包括成品、在产品、废品)。不过在我看来,第一,成熟生产不应该有多少废品吧,这样就不用单独计算废品成本了;第二,相对于每月的大量完工产品而言,在产品也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样,总成本也就不必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了,可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然后就接前例,在abc之间进行分配,进而计算各产品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区别 :
1、部分会计科目不同。
如工业会计使用的科目而商业会计没有的科目:产成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半成品等科目;
2、成本核算方法不同。
工业企业注重的是生产过程,也即是生产成本的控制核算;而对于商业企业主要是流通环节,主要针对入库、出库、期末进销差价的核算问题。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第二篇:委托加工物资账务处理
委托加工物资账务处理
1、发出委托加工物资与支付加工费用
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按实际成本,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支付加工费用、应负担的运杂费等,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的)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1】公司2007年3月20日委托北海公司加工包装木箱一批,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为150000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 150000 贷:原材料——材料 150000 【例2】承上例公司2007年5月10日支付给大地公司的加工费12000元,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2040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
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 贷:银行存款 14040
2、收回委托加工物资
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和剩余的物资,按加工收回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例】公司2007年5月16日将委托大地公司加工的包装木箱收回,按实际成本160000元验收入库。受托加工单位退回一部分木材的实际成本2600元,已验收入库。退回的木材:
借:原材料 26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2600 加工完成的包装物验收入库:
借:周转材料——包装物 16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60000
一、受托加工的账务处理
1.收到受托加工材料物资时:
可不作会计处理,但对收到的受托加工物资要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记录其收到、投入加工等材料增减。
2.将受托的材料发到生产车间加工后,将人工、辅助材料等记: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等
3.加工完成入库时,结转本批加工成本 借:库存商品—受托加工产品 贷:生产成本
4.将加工完成的产品交付,并开出发票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如果涉及消费税的,要代扣代缴消费税)
5.在备查簿上登记受托加工材料物资收付情况,并结转库存商品:
借:营业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受托加工产品
二、委托加工的账务处理 1.转材料到加工单位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2.计算支付加工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如果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贷:应付账款 3.收回加工完成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物资(包括材料及加工费)注:
①凡属于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其所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加工物资成本。
②凡属于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的,其所付的消费税先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按规定用以抵扣加工的消费品销售后所负担的消费税。
一、来料加工企业的会计处理
(一)收入的核算
首先,根据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收入确认原则,来料加工企业在报关出口后就应确认收入。因为此时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外方,加工企业对商品已不拥有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不再对已出口的商品实施控制,同时与交易相关的加工费收入已转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已能够可靠地计量。
其次,对内外加工业务收入应分别核算。目前,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往往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可能既做进出口贸易,又做生产、加工业务。这就要求企业要分清业务的主次,主营业务在“营业收入”中核算,而兼营业务则在“其他业务收入”中核算。来料加工企业也有类似问题,比如来料加工企业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既从事对外加工业务,又搞国内加工,这时就应分别核算对内、对外加工业务。外加工费收入免征增值税,而内加工费收入则要征税,如果划分不清,就不能享受免税待遇。另外,企业出售废料的收入,应在“营业外收入”中核算,因为它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
第三,境外委托方代支的费用应如实计入收入。目前,国内来料加工企业加工费收入定得普遍较低,境外委托方往往与国内来料加工企业签订某些协议,代支部分费用(如厂租、报关费等大额支出),例如某制衣厂,1997、1998年两年亏损总额高达899万元,其中1998年的加工费收入为72万元,费用成本总额为445万元,收入仅占费用的16%,而仅工资一项开支就达312万元。该厂付出312万元的工资却只取得72万元的收入,且该厂成立10年来,一直处于这种状况,却能经营下去。究其原因,原来境外委托方经常付给该厂现金(是人民币而非外汇)以供日常开支,这部分现金则挂在“其他应付款”账上,而不在收入科目中反映,这就变相转移了企业加工费收入,从而转移利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同时由于加工费收入过低,也减少了国家外汇收入。对于外商代支的此类费用可理解为价外补贴收入,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费用的核算
首先,费用核算应细化。一般地,大的来料加工企业可将费用分为“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用于生产方面的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用于办公管理方面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而对于小的来料加工企业来讲,也可将所有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对于出口方面的费用,如监管费、商检费、卫检费、打单费、场检费、招待费、补助费等,大部分企业都把它们放入“报关费”。其实,这样做不利于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最好的办法是分项单列。比如说,有的来料加工企业每月报关费有几十万元,但具体是什么开支却不清楚,而分开列记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同时,卫检费、场检费等是按车次收取的,监管费、商检费是按材料价值来计算的,如果实际支出金额偏差较大,就可检查是否有不正常开支,从而促进企业做好财务分析。
其次,购进原材料和辅料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而应单独核算并计入成本费用。来料加工企业主要原材料和大部分辅料是通过海关进口的,也有小部分辅料是从国内采购的。在国内采购的材料,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而只能计入成本费用。这是因为,按照现行税收政策,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律实行“出口免税”管理办法,即进项税额(包括进口料件和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最后生产加工环节不征税,出口也不退税。这与进料加工贸易不同,进料加工企业使用的国产料件可办理出口退税(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对从事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为生产或加工复出口的免税货物而购进的已税原材料、辅料等,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和办理退税,而应单独核算并转入来料加工经营成本中。若不能单独核算应税和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的,按销售比例分摊其耗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
二、来料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
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后,凭海关核签的来料加工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向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持此证明向主管其征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免征其加工或委托加工货物及其工缴费的增值税、消费税。货物出口后,出口企业应凭来料加工出口报关单和海关已核销的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收汇凭证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核销手续,对逾期未核销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将会同海关和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及时予以补税和处罚。
从以上规定我们知道,承接来料加工业务的出口企业在料件进口后,可凭海关核签的来料加工进口报关单和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向主管其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而无须等来料加工手册核销后再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
来料加工企业办理免税证明须报送的资料有:加工贸易业务合同批准证、对外加工装配合同、进口料件申请备案清单、出口成品申请备案清单、出口制成品及对应进口料消耗备案清单、合同基本情况(含封面)、税务登记副本复印件、申请免税报告、上一批货物的合同销案申请表。
委托加工物资企业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本科目可按加工合同、受托加工单位以及加工物资的品种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委托加工物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给外单位加工的物资,按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二)支付加工费、运杂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借记本科目(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的)或“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科目(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和剩余的物资,按加工收回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按计划成本或售价,借记“原材料” 或“库存商品”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或售价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或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也可以采用上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或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期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尚未完成物资的实际成本。
第三篇: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
1、股东分红一定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⑴所有股东是企业,股东分红给企业时,不要交个人所得税,但涉及到企业所得税,企业与企业之间,税率不同,要补交企业所得税率差额。⑵独资企业,股东分红不要交个人所得税。⑶有限责任公司查账征收企业,分给个人股东分红,要交20%个人所得税。
会计分录:(注:年终利润分配,股东分红的金额多少?是依据董事会的决定,来进行分配的。)第一步:(从利润分配先转到应付股利)
会计分录:
⑴借:利润分配—股东分红
贷:应付股利
⑵(支付给个人时)应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股利(如股东其名字多,可造一张表统一发放)
贷:应交税金—代扣个人所得税20%
贷:现金
⑶到月底交税时(用税票作为凭证)
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企业间股东分红(这股东是企业不要交个人所得税)
⑴借:利润分配—股东分红
贷:应付股利—某企业(附董事会决议)
⑵甲企业向乙企业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某企业
贷:银行存款
注:将汇款单和收据,作为原始凭证附在记账凭证内
如果企业涉及到企业所得税时,例如:甲企业所得税率25%,乙企业所得税率20%,差额5%
收到甲企业汇来分红款时,假定是10万元
⑴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0
⑵补交5%差额时,10万元×5%=应补交0.5万元企业所得税
交所得税时。
借:投资收益0.5万元
贷:银行存款0.5万元
还剩下9.5万元,转到利润分配
2、用所有者权益增资一定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答:集体企业如:国营厂、集体厂、福利厂、校办厂等。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到“国家资本金、集体资本金”增加实收资本的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责任公司,将“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到个人资本金增加实收资本的,按股息红利20%征收个人所得税。
会计分录:
借:盈余公积或资本公积或未分配利润(假定10万元)
贷:实收资本—个人资本金(假定10万元)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10万元×20%=应交个人所得税2万元)
会计分录:代交个人所得税时,①
借:其他应收款——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②收回时
借:现金20000
贷:其他应收款—某个人所得税20000(将收据和税票附上,做原始凭证)
3、股东撤资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查账征收企业,股东是个人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撤资或转让时,本企业所有者权益,大于实收资本部分,按持股的比例增值部分,征收20%个人所得税。
会计分录:
①支付时:
借:实收资本—某股东某人(假定10万元)
贷:应交税金—代扣个人所得税20%2万元
贷:银行存款8万元
注:
1、董事会批准撤资或股权转让决议书附上
2、将原股权证收回、撤股本人写张收据
3、所有者权益超过实收资本增值部份按比例×20%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依据附上。
②交税时:
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将税票作为原始凭证
4、实际账务处理的税率应用问题。
答:一是,10%税率是指非居民企业和金属回收公司。
二是,新税法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优惠税率不再作地域限制。
三是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但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2、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3、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四是其他工业企业实行25%税率。
5、“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在不同方向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应收账款”借方余额长期挂账有三种可能,一是,可能变相利润分配,二是,可能是现金或承兑汇票收进不入账放到私人口袋,三是,可能是客户有其他原因有意拖欠。
应收款余额在贷方,一是,“预收账款”或是“定金”,二是,抽心账款收到后不开票。这种都是自己责任,(如果长期挂账,超过两年者,最好自行账务处理,用普通票开,申报销售交税,免得被税务所查出要罚税款)。假如是07年12月份产品已发出,款大部分到账,还有小部分未到账,发票是在08年1月份开的票,那在07年12月份应先做一笔会计分录借“发出商品”,贷“库存商品”,在08年1月份开票时,再把这份“发出商品”用红字冲掉。
6、“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所涉及的成本的账务处理问题。
答:在结账之后,以前账目已结转,又自查出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和不准扣除项目或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部分,应在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会计分录:⑴以前多计收益,少计费用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以前损益调整
⑵以前少计收益多计费用时
借:以前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⑶结转以前损益科目时
借:本年利润或:
借:以前收益调整
贷:以前损益调整贷:本年利润
特别要说明的是当年补交上一所得税,已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抵减了当年利润,本计算应纳所得额时,应作纳税调整。
7、收到上期费用发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新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当期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到上期发票,只有在自有资金列支,(1、在营业外支出年底作纳税调整,2、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任意盈余公积。)如果钱未付,叫他重新开票,像旅差费,可以拖到下一一、二月份做账。
8、在会计实务中如何理解亏损?
答:(从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纳税也是会计,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相加的总和,减去全年成本费用+税费+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等。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据为亏损。
税法又规定企业利润在五年内允许弥补亏损,弥补亏损后的利润不是当年的实际利润,当年的实际利润,只有看十二月份的报表,但企业不能连续三年亏损,否则要上黑名单,核定征收企业最好不要做亏损。
9、企业注销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企业注销先经工商局批准(原注销单位的债权债务由谁承担)把原来的营业执照正副本拿去吊销,企业拿到工商局批准注销登记证后,才可向国税,地税申请,税务分局首先要查是否有欠税、领用发票是否用完,然后根据资料核对账本和实物数,⑴存货⑵应收款贷方⑶房产⑷账面利润
如果有存货、原材料按17%进项税转出,产成品按成本价×70%材料×17%进项税转出,应收款有贷方余额按销售收入计算补交17%增值税并调整利润和账面利润加在一起计算补交企业所得税。
10、外销业务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生产企业有自行出口权,出口产品一定要企业自家生产的产品,先有外商订单,向外税局领外销发票,外汇牌价在本将收到一笔业务时,以月初一号取外汇中间价折算人民币,银行日记账复式账页记账,开票销售时,以美元为计算单位。(外汇牌,每月以月初中间汇率,到年底作一调整)
会计分录:外销开票时(摘要栏应注明外汇牌价)
⑴
借:应收账款——某外商
贷:主营业务收入(注:外销的销售收入为不含税价)
⑵收到外汇和支付手续费时:
借: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和兑汇损益利息收支均记在财务费用)
贷:应收账款——某外商
⑶外销退税有三种形式:
1、又免又退,2、只免不退,3、不免不退和内销一样。
⑷退税率各行业不同到可在网上查询。
⑸不可抵扣将退税差做在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⑹年终结汇时如汇兑有损失(美元户要复式账页)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换算本位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如果汇兑收益时财务费用作相反记录)
贷:应收账款
11、开具销售货物发票时,货物的数量、单价及相应的涉税问题。
答:开具销售货物发票时,货物名称,型号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填写时按照订单,认真填写“单价”合同填的是含税单价,开票时要换算成不含税价,否则要多交税或发票退回作废。
12、销售并安装业务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工业产品销售并负责安装,按规定可分别开票产品销售交17%增值税。安装工程只交3%营业税,要做到5点①要有建设部门发放按装资格证书②产品是本企业生产的③合同中要注明安装费和设备款(产品)各多少④安装材料购进来时其进项税不能抵扣⑤产品成本和安装成本人工,账务处理,一定要分开核算,便于税务所审查。
如:金属结构件活动板房纲结构,纲结构产品,纲结构网架,铝合金窗,玻璃幕墙等。
会计分录,⑴(产品)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⑵(按装工程)
借: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城建税及附加
⑶交税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应交税金——营业税
应交税金——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13、加工企业“加工”业务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委托加工业务:委托方:提供材料或主要材料。受托方只能代垫辅助材料收取加工费,双方必须订立加工协议,内容,加工名称及型号规格,加工数量每吨加工费,交货地点和时间、质量、要求验收方式、付款日期,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数量允许百分之几损耗率必须写明。
会计分录:委托方,在仓库必须设立委外加工台帐(其内容委托加工单位、材料名称、发出日期、数量、收回日期、数量,经办人签字。
㈠①委托方发出时,会计分录:
借:委外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注:把原材料转到委外加工材料)
②收回时:借:委外加工材料—加工费
借: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③结转完工产品:
借:产成品
贷:委托加工材料
㈡受托方加工单位仓库也必须相应设置台帐
受托方在加工过程中,耗用的成本(如:辅助材料、油耗、电费、工资、折旧等),应在成本项目二级科目中单独设一个“加工业务”受托加工某一产品,购进上述辅助材料时
⒈
借:受托加工业务—辅助材料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是指购进辅助材料)
贷:银行存款
⒉(每月计算电费、折旧、工资时附上清单)
借:受托加工业务
贷:生产成本—电费
贷:累计折旧
贷:应付工资
贷:管理费用
⒊开票时,(凭委托方收货单和受托方送货回单收据的数量开票)
借:应收账款——某单位
贷:其他业务收入——委托加工业务
贷: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⒋结转加工业务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受托加工业务
说明:某一企业,既有主产品又有受托加工业务,其成本和费用必须分开单独核算,便于税务人员查账时一目了然,也为领导提供受托加工业务的正确成本和效益。
14、固定资产转让业务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①厂房转让交5%营业税再交3%城建税,老厂房转让和销售不动产,均要交5%营业税,在营业税下面再交3%城建税和教育附加
②机器设备转让免交增值税和营业税但税法规定要符合下面三个条件。
一、固定资产明细账上要有,二、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三、转让时不得超过账面价值
③设备开票时,先到税务所登记填表然后在税务开专门发票,月末申报时把这笔收入业务,填在免税销售一栏。
④会计分录
⒈将固定资产先转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⒉支付搬迁费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固定资产—设备
⒊收到银行存款
⒋如果固定资产清理有余额
借:银行存款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贷:固定资产清理
⒌若固定资产清理是负数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转让老厂房和不动产(或是土地)时也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过度科目,账务处理和设备转让相同只不过多一条税费
交税时,借:固定资产清理—税费(将税票附在里面)
贷:银行存款
企业搬迁收到政府的补偿款时,一定要用于相同的固定资产建造,不得有余额。在这种情况下才不要交企业所得税
①收到补偿款时,②拆厂房或房屋时
借: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其他应付款——某补偿款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③新厂房折旧时④结转时
借:其他应付款——补偿款借:其他应付款——补偿款
贷: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清理
15、企业作为股东向外投资业务的涉税问题及账务处理。
答:
1、本企业用货币资金作为股东向外投资,接受投资企业要审计,投资企业是用贷款的金额去投资的话,其贷款利息要计算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分录如下:
一、用货币资金投资时
借:长期投资—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二、支付利息
借:长期投资—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三、分回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注:08年以后分为利润企业与企业之间税率相同不要补交企业所得税)
汇款单和投资收据(或股权证复印件)作为原始凭证,股权投资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
2、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首先通过审计事务所审计,如有增值部分要交企业所得税。例如:某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通过审计110万元,增值10万元,要交25%企业所得税
①增值,借:固定资产—增值
贷:资本公积—资产增值
②提交企业所得税,借:资本公积
贷:应交税金—企业所得税
③交税时,借:应交税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④固定资产清理和设备一样(如有余额要结转)
第四篇:农业企业账务处理
园艺(种植业)账务处理问题
1、外购树木树苗,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苗木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化肥、地膜等 购买时:借:原材料------农药/化肥/地膜 贷:现金 使用后:借:农业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农药/化肥/地膜
3、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等,包括机械作业人员的人工费用 发放工资、福利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现金 结转人工成本:借:农业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4、生产过程中进行耕、耙、播种、施肥、中耕、除草、喷药等机械作业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借:农业生产成本----机械作业费 贷:现金
5、结转本月生产成本 借:消耗性生产物资-----xx苗木 贷:农业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械作业
6、出售苗木 借:农产品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xx苗木(必须将消耗性生物资产结转到农产品吗,可以不结转吗?)出售时: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7、按账面价值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农产品
8、期末结转本月销售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第五篇:企业年终会计账务处理
企业年终会计账务处理
1、提取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本年利润总额*25%-已预交企业所得税)
2、结转损益类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其他业务成本
贷:销售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所得税费用
等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3、将上述损益类科目全部结转后的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进行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支付股利等: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5、将利润分配其他明细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结转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就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期末余额。关键词:年终账务处理、年末会计处理、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