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05:0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之我见》。

第一篇: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之我见

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之我见

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建设具有团结进步的内涵和意义。要采取有效形式,依托文化建设和旅游建设,充分发挥基地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积极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内涵建设和队伍建设,而且要准确真实地宣传好基地价值,扩大宣传覆盖范围,让更多人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进步作用。因此,我对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一下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坚持行整修与扩建,以更有效地发挥教育基地社会宣传作用。加大投入,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基地规划,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基地发展的战略研究和统筹规划。在尊重原有建设、借鉴其他教育基地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基础上,对基地的基础设施进

二是继续坚持“馆校共建”,拓展基地宣传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努力使基地教育成为青少年校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活动点和课堂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要补充。建立有效的基地与学校的长期联系制度,实现基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建立教育基地参与未成年人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

三是继续坚持公众宣传,丰富基地宣传展出方式。基地要面向社会,把馆内陈列与流动展出相结合,陈列展出与演讲报告相结合。结合建党纪念等重要活动,充分运用报刊、出版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方式,对教育基地的陈列展览和服务项目进行广泛推介,同时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让更多的人分享民族团结进步的成果,实现教育基地与公众的相互认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是继续坚持深入群众,发挥基地社会宣传功能。要增强教育基地的服务意识,坚持面向大众,提高陈列展览等文化产品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互动性和可参与性。制作展览、图片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展板等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加强与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先做法,积极构建多层次的陈列展览协作交流平台,促进与全国教育基地藏进品、展览、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共用,形成良性的联动效应,推动我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跃上新台阶。

五是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教育基地自身能力建设。要抓住当前正在进行的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机遇,全面拉动教育基地的各项改革,增强教育基地的创新能力和运转活力。要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遵循教育基地事业自身规律,实现发展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

第二篇:中小学生实施民族团结教育之我见

中小学生实施民族团结教育之我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在中小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青少年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国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维护各民族团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多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我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课堂教学: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主要渠道

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作保障。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中小学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设置专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同时发挥各学科优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

(一)开设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统一编写,该课程在引导青少年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地中小学要按照课程标准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小学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在小学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在普通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小学和初中阶段每学年应保证10~12个课时教学活动时间,普通高中每学年应保证8~10个课时教学活动时间。

为保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各级教育部门还必须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的评估内容中,要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范围,且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同时,中小学也要把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册或学生成长记录册。

为优化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程教学效果,授课教师应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要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教学原则,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法、演示法、放录像、讲故事、参观访问等)进行教学。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在中小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各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实践证明,通过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也能大大增强民族团结教育效果。

1.语文学科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表现民族大团结的课文。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以及各民族情同手足的亲密关系。如,《难忘的泼水节》、《菩萨兵》、《亲人》。一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关系。如,《草原》中的蒙古包、奶茶、手抓羊肉和举杯敬酒、套马、摔跤等表现了蒙古族浓郁的民族风情。中学语文课本,如《向沙漠进军》、《给乌兰诺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等也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语文教师只要勇于探索,深挖教材,准确把握住语文知识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就能使学生于“润物细无声”处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2.利用政治课实施民族团结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相关单元的教学内容直接与民族团结教育相关。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在政治课教学中。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政治课教师还可结合本校的创办历史,说明党和政府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中去体会和认识。

3.历史学科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库,教材中随处可见关于民族精神的生动材料。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利用学生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讲述各民族英雄人物对民族团结作出重大贡献人物的故事。例如,张骞通西域、昭君出塞、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等。此外,还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讲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这样既让学生们收获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兴趣。

4.通过地理学科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透过地理教学可加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的新领域和新思路,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在地理课中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地域分布及居住特点、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资源分布、人文景观等,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5.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简单易学,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有竞技性,又有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有条件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从每周3节体育课中拿出1节课专门开设民族体育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开展不同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可根据各地实际创编具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格的民族健身操。还可创编将民族艺术与民族体育融为一体的民族舞。此外,还可根据各族学生实际,将武术、太极拳、摔跤、空竹、拔河、蹴球、跳竹竿、抛绣球、陀螺、滚铁环、跳皮筋、踢毽子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地区每学期还可举行全校性民族体育运动会。事实证明,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增强了学生体质,充实丰富了体育教学资源,又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6.音乐课充分利用民族音乐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学校的音乐应牢固地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民族音乐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等,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实践证明,在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是强化学生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风格独特的民歌,还有各种民间舞蹈、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这些都是珍贵的艺术宝藏。在音乐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动听的民族歌曲、民族乐器,学习优美的民族舞蹈,能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接受本民族特有的精神,从而达到强化民族团结意识的目的。

7.在美术、劳技学科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在美术、劳技课上可以开展与民俗关系密切的剪纸、泥塑、刺绣、雕刻、蜡染、编织、木偶、皮影、绘画等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制作活动,通过学生兴趣盎然地创作作品并进行展示,加深了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学科教学是中小学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手段,各学科相互补充、相互衔接,能使学生受到全过程、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民族团结教育。

二、实践活动: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手段

民族团结教育要有效开展,既要充分发挥理论教育的指引作用,更要突出实践体验的育人作用,二者不可或缺。长期以来,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知识性灌输多,体验性活动少;临时性教育多,持续性教育少”的特点。因此,要提高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效果,除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外,还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一)利用主题班(队、团)会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主题教育是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不断提升民族团结素养的有效形式。中小学应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开展相应的主题班(队、团)会,使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学生。每学期各班可召开“风俗情、团结风、民族魂”、“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各族同胞手拉手”等主题教育;学校还可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实践证明,主题教育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各民族学生创造了交流机会和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活动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领悟到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

(二)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1.营造浓郁民族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优美高尚的学校文化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能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因此,要想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中小学还需注意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想方设法创设富有民族团结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立体化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做到时时、处处有渗透,教育渗透途径自然、合理、得体。这样,学生一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民族风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团结教育。

(1)充分利用校园每一个角落,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能起到教育引导和熏陶作用。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展板、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园地、建筑物等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

(2)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文化载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大力营造民族团结教育浓厚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小学可利用校报校刊宣传民族知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民族团结歌曲,利用校园电视台播放民族团结宣传片,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校园网介绍各民族的地域分布、风土人情、语言特点、文化艺术等知识。

(3)有条件的中小学可设置“民族陈列馆”(或陈列室),有效配置文本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和音像资源(如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和各类教育软件),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人文景观、国家的民族政策等内容。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小学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载体功能,把民族团结教育融于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1)中小学每周星期一在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师生可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通过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在每周升旗仪式时可举行“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活动。

(2)各校结合每年“中小学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广泛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汇演活动。通过民歌传唱、经典诵读、民乐合奏、中华武术、中华民乐、健美健身、双语才能展示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凸显各民族文化元素融合。

(3)围绕“12个一”,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活动。中小学可根据学校实际,选择性地在学生中开展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学唱一首民族歌曲,学跳一个民族舞蹈,学画一幅民族特色的画,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影片,制作一件有民族气息的工艺品,听一次民族团结教育报告会,讲一个民族英雄故事,开一次民族团结教育座谈会或讨论会,写一篇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章,办一期民族团结教育板报,举办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比赛(如诗朗诵、手抄报、黑板报、演讲、歌咏、绘画、手工制作、征文比赛等)。

(4)组织中小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观看《形势教育大课堂》、《共和国成长的故事》等专题系列片,并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

(5)有条件的中小学可在校园举办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书法、民族风俗等主题展览活动,通过实物、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开展互动式学习交流。

少数民族中小学可结合各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和民间传统节日(回族开斋节、古尔邦节、蒙古族那达慕节、傣族泼水节等)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并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6)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中小学日常生活中。列宁曾经呼吁“铲除民族之间的种种隔膜,使各民族的儿童在共同的学校里打成一片”。为了消除民族隔膜,促进民族团结,民汉学生混合的中小学可积极推进民汉学生合班、合住,并鼓励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一起过少数民族节日。汉族地区中小学师生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师生可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也可举行民汉师生联欢、民汉学生互学语言等活动。通过开展这类活动,有利于增进校际之间和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7)中小学还可以聘请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做校外辅导员;有条件的地区可从当地民族博物馆邀请研究员为学生举办《民族历史》、《少数民族发展史》等专题讲座;聘请有关专家到中小学做形势报告,让青少年深刻了解国际社会中的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的实质和危害以及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或艺术活动,一方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三)通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

除了充分利用学校主阵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外,中小学还应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城市中小学应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或到偏远的乡村学校体验生活,或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失学儿童进行“献爱心”活动;民族地区中小学可组织学生走出去调查采访,了解当地民风、民俗等专题实践活动。民族地区中小学可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队,让学生结合实际,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到社区、公园、少数民族企业、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地向群众作宣传,让他们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知识和重要意义,共同感受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巨大成就,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感。

2.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民俗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实际感受。组织师生开展与民族学校、民族学生互访、结对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态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加深了学生对少数民族历史的了解,强化了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村里的那些事(小小说四题)什么是差距?亚楠的散文诗(九章)快乐原来是很简单的呼唤与守望(三题)红苕的情愫赶场路上的变迁又到顺河街(外一篇)距离我想对您表白(外一首)当代文学的后现代性温总理震区题照(组诗)《德拉库拉》在吸血鬼文学中的意义《莱吉亚》中叙事者的俄狄浦斯情结特殊年代的爱论《尘埃落定》的象征意蕴

200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怎样才能优质高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呢?笔者认为:

一、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仅靠教科书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挖掘和高效利用有关的教育资源。

二、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本地区民族分布的情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遵循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紧紧围绕“深入了解”、“友好交往”、“团结互助”这三个重要环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发动广大师生全员参与,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永久性的工程,必须持之以恒。

一、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要顺利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状。

(一)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在校园里制作一幅大地图,永久张贴在宣传橱窗内。图上标示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区域分布、地形地貌、人口数量、气候情况、资源状况等。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每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于何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2.学校、班级都要设立固定的宣传栏,精心设计标语、图片等宣传内容。

3.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编成儿歌童谣,让学生广为传诵。

(二)认真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生动感人的讲述、联系实际的讨论、富有情趣的表演等方式,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还要精心整合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育资源。

(三)宣讲有关民族团结方面的内容。可把从古到今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著名人物或历史事件编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专题讲座、校会、班会、宣传栏等阵地,向学生进行系统宣讲。应主要宣讲六方面的内容。

1.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友好相处,团结互助的故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唐朝“贞观之治”时各民族“和同为一家”;清朝金册册封西藏的**和**,“康乾盛世”中各民族的和睦团结;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各族人民对灾区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的同情和支持等。

2.几千年来,华夏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了闻名于世的辉煌文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世界领先的生产力水平、璀璨的文学艺术、高超的建筑技术、航海技术等,都凝聚着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的今天,同样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3.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不断走向融合,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成了各民族共同的最响亮的名字。尽管各民族生活的区域不同,语言文字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但大家都承认一个共同的祖先,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和睦统一、繁荣富强。如:唐太宗时,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曾经修筑过一条“参天可汗道”,直达长安,以方便和唐朝的联系。清乾隆年间,蒙古族的一支在流落俄国多年后,冲破重重阻挠,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4.几千年来,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遭到外寇入侵时,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如:明末清初,高山族同胞协助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康熙年间大败沙俄侵略军的雅克萨反击战。甲午战争后,台湾各族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藏族同胞誓死不被英国殖民者奴役。抗日战争中,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等

5.新中国成立以后,更加重视民族和睦团结。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中,有不少是各民族的精英。各级人民代表中,少数民族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国家还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还对处于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实行帮困扶贫,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当少数民族地区遭到灾害时,各族同胞纷纷解囊相助。目前,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谋发展,携手互助奔小康。

6.长期以来,各个民族由于语言文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在相互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解和矛盾。这些误解和矛盾完全可以得到化解。但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往往挑拨离间,蛊惑人心,扩大矛盾,引起冲突甚至仇杀。国际敌对势力也惟恐中国不乱。他们一方面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大肆攻击中国;一方面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小学生一定要相信国家主流媒体和老师的宣传教育,辨明黑白,分清是非。

(四)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收看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刘三姐》、《五朵金花》、《红河谷》、《马本斋》、《傲蕾•一兰》、《阿凡提》、“乡土”、“走遍中国”等影视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热爱祖国,抵御外侮的民族性格。观看这些影视片,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民族团结教育,而且能从中欣赏到独特的民族服装、人情风俗和自然环境。如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奇特的大理三塔和蝴蝶泉,莽莽苍苍的东北林海和黑龙江一带的自然风光。更容易激起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正常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各种体验式实践活动。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发展的动力在于儿童的活动、兴趣和需要。活动是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儿童只有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思想。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一定要将课堂教学和各种体验式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如;儿歌童谣、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都是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每学期精心组织一两次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出,参与面要广,气氛要活跃,赛后要奖励优胜者,并作为操行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长期以往,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各种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高。真是一举多得!

(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有效配置文本和音像等资源。要聘请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做校外辅导员,定期宣讲民族团结互助方面的内容。

二、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友好交往活动

(一)和本地不同民族的交往。

1.生活在多民族混居区域里的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在交往中不断增进了友谊 ,也难免发生一些矛盾。老师自己首先要当好民族友好交往的模范。更重要的是要精心指导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增进民族感情的“添加剂”,化解民族矛盾的“溶解剂”。

2.和外来民族人员的交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区、城乡、民族之间人员流动加快。以汉族为主的东部地区城乡中,也经常看到经营新疆土特产的维吾尔族人和经营清真饭店的回族人。有的城市还兴办了民族学校。一些少数民族的教师也来到汉族地区任教。这就为当地的 汉族人民提供了极好的民族交往的机会。在和他们交往前,老师一定要反复告诫学生:和他们交往,就是和他们整个民族的交往;尊重他们,就是对他们整个民族的尊重。还要介绍有关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比如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头戴白帽,忌讳猪肉,在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犯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在交往中,态度要诚恳,举止要文明,语言要得体。如果学校里有不同民族的老师和学生,更要注意和他们搞好关系。可经常举行民族报告会、民族联欢会,热心帮他们排忧解难,借以不断融洽彼此之间的情感。有民族学校的地区,应经常组织师生参观互访,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和外地不同民族的交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外出旅游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不少人家往往是举家出游。孩子们也得以大开眼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山清水秀,风景奇特,不少地方早已成为旅游热点。如桂林山水,西双版纳,新疆天池,青藏高原,海南三亚,长白山区,台湾阿里山等。借着旅游的机会,和当地的各民族人民交往,既观赏了风景,又增进了友谊,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不少的学生家长在不同民族地区经商,打工,和当地的人民结下了友谊。孩子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和当地的孩子相互交往。对于暂时没有机会外出的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和不同民族的学生通过电话,信件,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友好交往。

三、持之以恒地开展民族团结互助活动

经过充分的了解和友好的交往,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就为顺利地开展民族团结互助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小学生而言,民族团结互助活动可从三方面进行。

(一)经济上的相互支援。我国的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那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还比较贫困,不少的孩子面临辍学。历史的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发达地区人民的肩上,包括每个少先队员。教育行政部门可设立“教育扶贫基金”,通过政府出资、各界集资、师生捐资等方式筹措资金,专款专用。小学生可通过交往对象,随时掌握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知道他们生活有了困难,就要及时把有关情况报告老师,由学校发动全体师生开展献爱心活动,给他们寄钱寄物,帮助他们解救燃眉之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家庭富裕的孩子们每天只要节省五角钱,汇集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交往对象收到的将不仅仅是钱和物,而是来自远方小朋友的一颗颗炽热的爱心。

(二)教学上的相互交流。学校可组织师生开展助教助学活动,和对方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老师、学生、少先队组织、班级之间结成“对子”,随时互通信息,掌握对方的教学情况。交往对象在教学上有了困难,要及时帮助解决。

(三)精神上的相互激励。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成才,将来长大了报效祖国。无论是生活在经济落后的西部边疆地区,还是生活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都要时刻牢记“贫穷不失志,富贵须自警”。交往双方都要树立起远大的志向, “小手拉小手,认定目标朝前走。”学习成才的道路曲折而坎坷。交往双方还要经常相互提醒,相互鼓励。要开展长期的学习竞赛。做到互帮互学,共同成才。

总而言之,在“深入了解”、“友好交往”、“团结互助”这民族团结教育的“三部曲”中,“深入了解”是基础,“友好交往”是桥梁,“团结互助”是目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国各民族的团结互助一定能世代相传,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一、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情况

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工作方案,确立了依托初中历史中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及政治课中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课程内容开展初中课堂民族团结教育。高中民族团结教育主要围绕《思想政治》中的《处理民族团结的关系: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课程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在高一还专门配备了《民族常识》专用课本,纳入历史和政治课教学。各学科老师立足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民意识培养,努力挖掘并发挥学科民族团结教育功能,使课堂教学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

中学不同年级的政治与历史课中均有民族团结的专题内容,基本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基本教材体系,其课程安排按课时要求设置,是比较合理的。《民族常识》专用课本可作为学生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必要补充,按照学生自读与教师选讲的原则进行。我校结合与五顷塬接壤且有一定数量的回族学生实际,通过调研了解并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开发了《xx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现正处于试行的阶段。学校尚没有开展过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专题优质课评比,历史、政治优质课评选时有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课例参与,没有设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课题。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其它形式、途径与方法

我校每学期都举办以“温暖社会、关注老人”为主题的赴五顷塬回族敬老院的慰问演出活动,并开展以卫生清洁和关爱回族老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报告会,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定期带领学生参观习仲勋故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三、政策机制保障情况

学校尚没有专门聘请民族团结教育顾问,也没有参加过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培训,目前还没有民族团结教育课专业的教师。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一直都纳入相应的考试范围,也是考试的重要考点。教育行政部门一直都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督导评估工作,对我校主要是看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有民族团结的主题,回族学生教育权利是否有保障,民族习惯是否得到尊重等;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学校办公经费,回民学生的清真灶建设经费来自于统战部的专项经费。民族团结校外宣传主要通过标语宣传和文艺演出宣传,效果较好,特别是文艺演出,受到社会好评。

四、建议采用高质量的的系列专题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是每一个公民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以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民族团结教育重在引起公民重视并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扩大在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引导。因此,建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录制民族团结教育专题片,既能普及民族团结基本知识,又能让学生喜爱更能触及学生思想深处,而且容量大印象深、效果好。其实无论民族团结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乃至于历史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开展,更利于构建全社会的民族意识。这就如同每一个人的乡土观念一样,无需记住家乡的一物一景的具体位置与形状大小,但却能达到乡土观念根植于心。况且高水平的系列专题片其教育意义不但影响深远,更能产生综合性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之中1

园林小学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基地建设之中的情况说明

一、探索民族团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学校党支部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民族团结典范的内在要求,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凝聚民族团结正能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决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探索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开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使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主题、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与时俱进的生机活力。

自去年我校在创建大通县民族园林进步先进校活动中,根据中宣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以及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宗旨、任务,学校党支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等具体化,决定开展“五讲五做五融”主题活动,推进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五讲五做五融”的主要内涵是:

(一)、“五讲”:讲“一个硬道理”,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讲“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讲“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讲“四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讲“五观”,即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

(二)、“五做”:阅读一本有关民族团结的好书;办一件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举办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开展一次专题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参观一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争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实践者、先行者、推动者和捍卫者。

(三)、“五融”:一融是融民族团结教育于学校管理当中。使学校的以“重素质、求发展、创和谐”为办学特色,体现在学校的均衡发展之中,同时确保民族团结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指引着我们学校的民族团结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融是融民族团结教育于教育教学当中。渗透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促使民族团结教育经常化;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多媒体资源、编写民族团结“三字经”及歌谣、观摩课活动和制作《民族团结专刊》。

三融是融民族团结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利用宣传橱窗和主题展板、专题展示台、校园文化长廊,体现了学校传统国学、民族乐园、核心价值观和艺术“四大主题文化”。

四融是融民族团结教育于丰富的学生活动当中。在升国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主题实践活动、主题班队会、课本剧等活动中融入民族团结和核心价值观教育。

五融是融民族团结教育于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信息平台、校际联动、结对帮扶活动以及利用“青海省教师培训基地”,与玉树、果洛、海西、海东、海北、海南等地骨干教师到校开展跟岗研修活动,促进了两地不同民族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二、构建机制,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学校党支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新时期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有机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的格局和特色。

2、学校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专项经费,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机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并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各单位考核、教职工个人工作考核中,纳入到干部教师晋职晋级条件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做到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分工负责、责任明确、落实职责、严格督导。

三、选树典型,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比表彰活动

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呈现出“重在平时、抓好平常,以月促年、贯穿全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大大增强了教育的覆盖面,突出了教育的针对性,有力地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今年五月学校荣获“第十三届青海青年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西宁市第四届青年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苏亚青校长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第五篇: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构想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构想

北川“八一”红军小学诞生背景

马槽乡素有红色渊源,1935年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部分途径马槽,在马槽与国军地方军展开激战,同时在马槽设立红四军战地医院。千佛山战役、青片插旗山战斗伤员均运送马槽战地医院救治。

为传承红军精神,使广大青少年“以史为鉴,奋发图强”,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与2008年“5.12”后将北川马槽小学列入全国红军小学之一。但由于对口援建等诸多原因,授旗授牌仪式一直未能举行。2012年10月30日,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在马槽小学小学举行了授旗授牌仪式,标志绵阳市首家红军小学的就此诞生。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基本构想:

北川“八一”红军小学地处北川革命老区,系绵阳市唯一红军小学,所在地为当年红四方面军战斗遗址及当时战地医院,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很好的红色教育基地。为此,就北川“八一”红军小学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初步规划如下:

一、彰显红色校园文化

1、以中国历史为主的墙裙文化。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的精神财富,特别是

现代革命中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为加强对学生历史文化的熏陶,特建设以“中国历史”为主的墙裙文化。

2、以中国革命史为主的红色文化走廊

红色文化走廊,主要以中国革命为主线,呈现漫长的革命过程。

3、“红色”围墙(突出马槽相关内容)

主要以“红四军”在马槽及周边文史资料为主。

4、“红四方面军”相关雕塑

以雕塑给青少年感官上的熏陶,影响。

5、将“红军在北川”作为校本教材。

二、建设当代“红色”陈列室

1、收集陈列“红四军”在北川资料。(包括一些红军在北川、马槽小故事,红色文物,在马槽纪念刻碑,红军后代给予的关怀等等)

2、“红军在北川”文史墙

3、“红色”影片收集与展播。

三、“红色”体验

1、“红米饭、南瓜汤”式的勤俭节约生活体验。

当前学生普遍存在奢糜现象,加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历史重任。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开展“红米饭、南瓜汤”式的勤俭节约生活体验。

2、“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劳作体验(“红色”农场)

时下大多家长及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导致学生劳动意识淡薄,懒惰散漫现象严重,可谓“以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加强学生劳作体验,提高对劳动价值的认识迫在眉睫,这也是传承红军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精神的有效举措。

下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禁毒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设于中学内,设电教室(200个座位)、展览厅(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展览面积300平方米)及大型活动场(与中......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令 第1号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评审命名办法》已于2013年8月23日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颁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教育之我见

    教育之我见 聊城二中徐文莹 我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光教会了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教的学生有多少考上名牌大学。而是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人的基础教育。诚实、善良、懂得珍惜、......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教导我: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因为有这么多民族,我们就需要懂得保护和平之花,首先就是民族之间要团结。这几句简短而又......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考点梳理 考点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 为什么这么说? ① 我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民族的总称。 ② 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

    浅谈民族团结教育

    浅谈民族团结教育 上街完小黄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

    民族团结教育材料

    近年来,我校在狠抓教育教学在同时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学校毗邻东关民族群众集居区域特点为依托,对广大师生进行全面的民族团结教育,今年,结合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教育工作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