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
药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备案办法
2009-04-20 11:25
第一条 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规范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备案办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28号公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第56条规定的“申请人完成药物临床试验后,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申请生产的申报资料,并同时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报送制备标准品的原材料及有关标准物质的研究资料”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药品标准物质是指供药品标准中物理和化学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校验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供试药品赋值的物质,包括:生物标准品、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生物参考品。
第三条 药品标准物质原料受理范围:
1、首次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品种。
2、已上市但需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的,且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验用标准物质的品种。
3、已有国家标准的,确认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品种。
4、补充申请中,确认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品种。
5、申请试行标准转正,确认没有相应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的品种。第四条 药品标准物质原料受理程序:
1、现有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目录可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查询。
2、申请单位可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网站下载“药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单”(附件1)或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单”(附件2),按要求填写,加盖公章。(一份)
2、申报单位按本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将药品标准物质原料申报单及技术资料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标准物质管理处初审、备案。
3、我所相关技术部门负责人对药品标准物质原料相关资料进行技术审核。
4、标准物质管理处对符合要求的原料出具 “药品标准物质原料受理单”或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原料受理单”。
5、对确认已有相应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品种,企业可暂不提供制备标准物质的原材料及技术资料,但需携带申报单及申请生产原料及制剂的药品质量标准到标准物质管理处备案。标准物质管理处将出具“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确认单”或“国家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确认单”。
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标准物质管理处负责药品标准物质原料的受理、备案及咨询工作。
第五条 药品标准物质原料质量要求:
1、用于制备标准物质的原料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药品质量标准规定。
2、报送的原料必须为同批生产或精制,质量均匀稳定,单一密封包装。
3、化学对照品原料的要求:供制备含量测定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9.5%;仅供制备薄层鉴别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0.0%;仅供制备红外鉴别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8.0%;仅供制备有关物质检查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5.0%。
4、生物标准品及生物参考品原料的要求:供制备抗生素效价测定用原料的活性成分应与临床应用样品一致;供生化、基因工程药品及生物制品检验用生物标准品原料应与待检品同质,无干扰性杂质并具足够的稳定性。
5、中药化学对照品原料的要求:供制备含量测定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8.0%;仅供制备鉴别用的原料一般要求纯度不低于95.0%。
6、中药对照药材原料的要求:原料必须来源准确,无污染,无虫霉,且为当年或近1-2年生产的新鲜药材(非饮片)。
7、中药对照提取物的要求:提取物的原料必须来源准确,提取工艺、流程应符合标准要求。
第六条 药品标准物质原料数量要求
1、含量测定用生物标准品/化学对照品原料数量一般不得少于200g,原料中间体各1-5g。
2、仅供制备鉴别检查用化学对照品的原料数量一般不得少于100g。
3、中药化学对照品原料数量一般不得少于10g。
4、用于制备中药对照药材的中药材(非饮片)3-5kg,对照提取物需1kg,同时提供相应中药材腊叶标本三份(注明中文名、英文名、拉丁名、习用名、鉴定人及鉴定日期等),一批中成药。
5、对于价格昂贵、提取困难的药品标准物质原料的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协商。
第七条 药品标准物质提供技术资料(一套)
1、原料的检验报告书。其中中药材检验报告中应注明注药材的中文名,拉丁名,种属,产地,产地习用名,药用部分。
2、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3、确证原料化学结构或组分的试验资料。
4、原料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理化性质、有关物质、有机溶剂残留量、纯度检验、含量测定及活性测定等)。
5、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的药品原料及制剂(药材及其制品,成方及单味制剂)的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一式两份)
6、原料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
7、如原料经过精制处理,则需提供原料精制的详细试验报告(包括:精制条件,试剂,处理步骤)。
8、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原料还需提供原料的制备报告(如:名称结构确证原料来源原料药用部分原料提取
制备方法原料的纯度检查,包括2种不同的展开系统和HPLC含量测定条件及图谱等)。
9、中药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的原料还需提供制备工艺。第八条 其他要求:
1、如企业曾制备过工作用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需提供2支并附研制和检验报告,以作为制备国家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的参考。
2、如该药的同品种已在国外批准上市,请尽可能提供国外同品种质量标准及国外药典标准品/对照品或原研发厂的标准品/对照品,数量不少于2支。(此条款不作为强制性要求)
3、进口检验用药品标准物质按《药品进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篇:标准物质的申报
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规则
1.范
围
本规范规定了国家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的编写要求、内容和格式,适用于申报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定级评审的研制报告。2.引用文献
JJF1005-2005《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及定义》 JJG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JJF1071-200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术语和定义
3.1 标准物质(RM)Reference material(RM)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3.2 有证标准物质(CRM)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一种鉴定的特性量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在我国,有证标准物质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审批、颁布。3.3 定值 Characterization
对与标准物质预期用途有关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化学、生物或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特性量值的测定。
3.4 均匀性 Homogeneity
与物质的一种或多种特性相关的具有相同结构或组成的状态。通过测量取自不同包装单元(如:瓶、包等)或取自同一包装单元的、特定大小的样品,测量结果落在规定不确定度范围内,则可认为标准物质对指定的特性量是均匀的。3.5 稳定性 Stability
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和贮存条件下,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能力。
3.6 溯源性 Traceability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4.报告编写要求 4.1一般要求
标准物质研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描述标准物质研制的全过程,并评价结果的重要技术文件,在标准物质的定级评审时,作为技术依据提交给相关评审机构,因此,报告应提供标准物质研制过程和数据分析的充分信息。
研制者应将研制工作中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和创造性工作体现在报告中,写出研制的特色。
报告应作为标准物质研究的重要技术档案保存。
4.1.1报告的内容应科学、完整、易读及数据准确。4.1.2报告中采用的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或国际相关领域公认的要求,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
4.1.3报告中使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应遵照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执行。报告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加以注释。国际上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
4.1.4报告的图、表和照片应确保能够完整清晰复制或计算机扫描。
4.1.5报告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4.2 报告的结构
报告由以下部分构成: 封面 摘要 目录
概述(或引言)标准物质样品制备 均匀性检验 稳定性检验 定值
不确定度评定 比对和验证 结果表达 合作者 参考文献 附件 注:根据具体情况,报告可不包括上述全部要素,但必须包括具有下划线的要素。所有要素应符合以上顺序。5.报告各部分的内容 5.1 封面
报告封面格式见附录A。
5.1.1 标题
报告的题目应以简明、准确的词语高度概括报告的主题,一般与所研制的标准物质名称一致,如“空气中甲烷气体标准物质研制报告”。字数不宜超过30个汉字。报告分册编写时,各册编号和副标题应在标题下一行居中位置,如:“第1册 研制过程和结果”、“第2册 数据汇总表及附件”。标题形式见附录B。
5.1.2 完成单位
完成单位为标准物质研制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当完成单位不止一个时,可依次分行排列。
5.1.3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是该标准物质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员。
5.1.4 完成时间
指报告完成编写的时间,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如2007年10月。5.2 摘要 报告摘要是介绍报告内容和重要信息的简短陈述,应体现研制中创造性工作和解决的技术难题。摘要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5.2.1 摘要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报告内容。
5.2.2 摘要应说明标准物质的研制目的意义、测量方法、定值结果和最终结论等。
5.2.3 摘要一般不超过500字。5.3 目录
目录表明报告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目录由报告的章、节、条款、附录等序号和名称依报告论述的次序排列而成。一般只列出章、第一层次的条款和附录的编号、标题及所在页码,标题与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内标题一致。5.4 概述(或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范围,国内外现状、同类标准物质信息、预期目标和应用前景等。5.5 标准物质样品制备
5.5.1 说明标准物质候选物的选择原则、来源、检验方法,与待定特性量值相关的物理化学特性,提供相关测量数据及谱图等证据,如“候选物纯度测量数据等”。
5.5.2 标准物质样品制备 本部分的编写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详细描述标准物质候选物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必要时可用流程图表示。b.描述为保证标准物质均匀、稳定等,在制备过程中采取的必要措施。
c.对不易均匀的物质,应进行均匀性初检,描述抽样和检验方式,列出数据,判断均匀程度。
d.标准物质样品的混匀、分装方法,操作过程。当进行粒度与含量(成分)分布的测量时,需给出实验数据。
e.对分装容器有特殊要求的标准物质,应描述其材料的材质,及其对量值影响的实验数据。
f.标准物质样品制备的数量,包括对于一次全部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的数量,最小包装单元的实际质量或体积等。5.6 均匀性检验
主要包括均匀性检验方案设计、测量方法、测量过程、统计分析和结果判断等内容。必要时,在测量过程中提供测量条件,如测量仪器的主要参数等。
5.6.1 所研制的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抽样方法和操作步骤、总体最小包装单元数量及具体抽样数量。
5.6.2 测量方法描述和实验数据列表。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考虑将数据表放入“数据汇总表及附件”(分册)中。
5.6.3 简要描述所选择的统计检验方法,并进行检验,得出样品均匀与否的判断,给出最小取样量。在报告中应体现数据统计结论一览表。5.7 稳定性检验
主要包括稳定性检验方案设计、测量方法、测量过程、统计分析和结果判断等内容。5.7.1 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给出不同时间间隔的稳定性检验数据,能够体现出特性量值的变化趋势。
5.7.2 所研制的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检验方法的描述和实验数据列表。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考虑将数据表放入“数据汇总表及附件”(分册)中。
5.7.3 如果是研制气体标准物质,在稳定性检验中应提供放压试验的数据。
5.7.4 简要描述所选择的统计检验方法,并进行检验,得出标准物质稳定与否的判断,给出标准物质的有效期限及相关证据。
5.7.5 对于易变的标准物质,应进行短期稳定性实验,提供测量数据。
5.7.6 描述标准物质保存条件。5.8 定值
5.8.1 溯源性描述
报告中要求对所研制标准物质的溯源方式做出明确描述,一般应用溯源图表示。
5.8.1.1 所研制标准物质的定值测量方法的预研究,主要包括拟采用的定值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溯源性评价。
5.8.1.2 所研制标准物质的定值测量方法的确认过程,必要时,在附件中提供定值方法的研究报告。
5.8.1.3 对于所研制标准物质的溯源性的保证措施。包括:所使用的测量标准、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校准,实验室资质确认和质量保证、以及参加定值实验室能力考核等。
5.8.2 测量方法描述。
5.8.3 测量过程描述,应包括测量的主要仪器设备、测量条件和测量步骤等。
5.8.4 描述定值数据统计处理方式和数据采用原则。
5.8.5定值数据汇总列表,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考虑将数据表放入“数据汇总表及附件”(分册)中。5.9 不确定度评定
5.9.1 描述所研制的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识别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
5.9.2 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
5.9.3 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5.10 比对和验证
如在研制标准物质过程中,对定值结果或测量方法进行了国际、国内比对或测量验证工作,应在本部分简要描述比对和验证过程,并列出比对或验证数据、偏差和相关图表等。5.11 结果表达
5.11.1说明所研制的标准物质的认定值(标准值)确定方式。
5.11.2 明确给出所研制的标准物质的认定值(标准值)和不确定度,如以扩展不确定度表达,应给出包含因子k值。
5.11.3 所研制的标准物质的认定值(标准值)和不确定度较多时,建议列表给出。如提供参考值或信息值时,应给出提供的原则和规范表达。
5.11.4 必要时,应提供对特性量值影响函数的描述。5.12 合作者
主要是指参与标准物质合作研制和参加定值测量的单位等。5.13 参考文献
是指研制者在编制报告过程中曾引用和参考的有关资料。5.14 附件
一般包括: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校准证书、所用标准物质的标准物质认定证书、必要的谱图等内容。
北京国质联企业管理中心协助各事企业单位申报标准物质
联系人:杜杏
第三篇:药品原料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书
质量保证协议书
甲方(供方): 乙方(需方):
为了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企业形象,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本着平等互利、诚实守信的原则,拟定以下质量保证协议:
一. 甲方责任:
1.甲方遵守国家药政法规,向乙方提供合法、有效的“企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加盖企业印章)及法人委托书等证明性材料。2.甲方起始物料的来源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甲方必须按照注册批准的工艺进行生产,并按照完善的质量体系来管理产品的整个流程,如不符合国家规定,乙方可拒收甲方提供的物料。
4.甲方提供的物料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如采购合同中约定的质量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的,按合同约定标准执行。如甲方提供的物料不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约定,由此而引起的市场投诉或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罚等造成的损失应由甲方承担;如对乙方造成名誉损失,乙方可追诉其责任。
5.甲方提供的物料,其包装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包装规定和运输要求。
6.甲方提供的物料,其标签或说明书及检验报告书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对效期内物料的质量负责。
7.甲方提供的物料,乙方在验收、检验、生产时如发现品种、规格、内在质量等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甲方应负责给予退货或换货,并承担由此而发生的经济损失。
8.甲方如有产品再认证、组织机构的重大改变及关键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关键物料和人员的变更,应及时书面通知乙方,并提供相关证明性资料。
9.甲方如在产品生产、储运过程中发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偏差,应及时书面通知乙方。
10.甲方有义务协助乙方进行偏差调查。11.甲方有义务接受乙方现场审计。
12.甲方必须按照乙方的采购订单标明的品种、规格、数量和送货时间进行送货,因送货不及时或送货数量不足,以及因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合格而未及时补货,造成乙方停产、减产、以及由此产生的因无法及时完成市场供货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甲方承担。
二. 乙方的责任:
1.乙方作为合法药品生产单位,需向甲方提供合法、有效的“企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加盖企业印章)等证明性材料。
2.乙方如发现破损、包装污染及数量短少应及时通知甲方,甲方应给予退换货或其他方式补偿,如产生费用由甲方承担。
3.乙方发现甲方物料有质量问题,应提供质量部门的书面报告,并积极配合甲方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4.乙方承诺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储存条件,因储存不当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5.乙方的产品质量标准如有改变,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以便于甲方及时按照新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
三. 协议说明:
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2.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3.本协议有效期限两年,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
代表:
****年**月**日
****年**月**日
第四篇:标准物质申报材料
经系统研究过的标准物质,经鉴定通过后,可以申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或二级标准物质。
(1)申请办法
1、向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
2、按要求填写标准物质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申请书(申请书格式见附录I),申请书可从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获得。
3、将填好的申请书及有关技术资料交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二)申报标准物质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申报标准物质应提交以下资料:
1、申请书;
2、制备设施、技术人员状况和分析测量仪器设备及实验室条件的情况;
3、研制计划任务书;
4、研制报告,包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稳定性考察、均匀性检验,定值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及数据处理等;
5、国内外同种标准物质主要特性的对照比较情况;
6、用户试用情况报告(至少三份);
7、标准物质证书的式样;
8、保障统一量值需要的供应能力和措施。
(三)标准物质证书的编写
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或生产)者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证书”给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扼要叙述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均匀性、稳定性、特性量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储存方法等。使用户对标准物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1)标准物质证书编写要求文字简洁,通俗易懂,篇幅一般以1-2页为宜。
(2)证书中使用的名词、术语要前后一致,援引的公式及技术数据应准确无误,文中采用的物理至单位、符号及专有名词、术语均应符合国家统一规定。
(3)证书应印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标记。(4)证书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项目:
1、封面;
2、内容与说明;
3、参考文献。
(5)样品编号 为便于对标准物质进行监督与检验,用于发售的标准物质最小包装单元均应编号。编号方法由研制(或生产)单位自定。(6)标准值 标明该标准物质被确定的特性量值。(7)有效期限 标明该标准物质作为标准使用的最终日期。(8)制备方法简述 简要介绍制备标准物质的原材料来源、制备方法和制备程序以及制备注意事项。
(9)特性量值测量方法 简要介绍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测量。方法。
(10)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给出被确定的标准物质特性值(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并注明不确定度的来源。
(四)评审 气体标准物质的申报
1.一级标准物质的定级鉴定
(1)凡申报一级标准物质的,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聘请专家对申报的技术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2)根据需要,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授权国内具有检验条件的实验室对样品的标准值进行检验,检验后,提交检验证书或原始数据。检验费由申请单位支付。
(3)经过初审和检验后,对数据和材料需进行补充和改进的,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进行改进。(4)初审和检验通过后,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技术评审委员会按《标准物质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一)部分规定的条件进行评审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示认可与否,票数超过与会委员的三分之二者,评审即为通过。通过评审的,评审结果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批后,颁发一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统一编号,并列入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目录作为全国通用形式正式发布。
2.二级标准物质的定级鉴定
(1)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根据需要,聘请国内具有检验条件的实验室对申请二级标准物质的样品进行检验。检验后,由负责检验的实验室提交检验证书或原始数据。检验费由申请单位支付。(2)经检验合格的,由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按专业分类委托部级归口管理部门聘请专家组成部级标准物质技术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技术评审委员会按(标准物质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二)部分规定的条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将评审结果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3)国家质监督检验疫总局批准后,颁发二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统一编号,并列入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目录
第五篇: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标准物质管理制度1、2、标准物质包括化学分析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建立标准物质台账,包括名称规格,有效期、证书以及报废处理。3、4、5、定期标定标准溶液,并作好记录。按标准物质特性存放在符合其存放的环境要求的地方。使用人保证标准物质的完整无损,不受污染、损失、混乱和丢失,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6、所用的标准溶液储备液按规定期限保存,使用前稀释,现用现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