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时间:2019-05-13 05:5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第一篇: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摘要:经济建设决定着国家综合实力,大力发展经济可增强国家在世界环境中的“话语权”,如何定位经济产业发展是中国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传承与发展“三线精神”,是中国经济战略改革的历史理论,是对中国经济历史演变的科学总结,能够为中国经济事业改革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依据。结合“三线精神”内涵,本文从六盘水市经济建设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三线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三线精神;经济建设;传承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1(b)-0000-00

改革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六盘水市对经济事业发展给予诸多决策性调整,从多个方面加快产业升级改造,为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先进性指导。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一些点心的经济建设决策具有实践性意义,其中,“三线建设”堪称中国经济改革与升级的典范,由此演变而来的“三线精神”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从经济战略发展角度考虑,六盘水市必须大力传承与发展“三线精神”,据此实现经济事业的伟大革新。

1借助影视平台,回顾三线历史

作为三线精神的发源地,六盘水建设体现了三线精神的发展意义,对区域规划与改革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可以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基于文化转型发展趋势下,分析新背景下“三线精神”的发展趋势,以“三线”精神为指导,对六盘水市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改革对策、战略转型方法,同时考虑影视文化建设对区域精神的宣传作用,为六盘水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例如,在回顾三线精神发展过程中,六盘水市政府积极开展文化历史活动,联合制作《大三线》等纪录片的拍摄,同时把六盘水市相关历史融入其中。这不仅带动了影视题材的多元化发展,也是对三线精神及其发展历史的有效性回顾。

2继承传统文化,树立时代精神

“三线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依赖于文化历史变革,更是与地区文化建设存在密切关联。不断继承传统文化需符合时代精神交替与改造,帮助社会群众建立更加科学的思想意识,才能体现出新老文明之间的交替改革,为六盘水市文明发展提供指导性依据。例如,从时代拼搏角度来说,“三线精神”就是“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明古国。中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只有深入挖掘三线精神内涵,才能体现出更深刻的文化精髓。六盘水市传承“三线”精神是时代之趋势,是对历史之回顾,其要结合传统与时代两大主题情境,才能体现出三线精神的发展内涵。当前,我们必须牢记,“三线”历史是六盘水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三线”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是六盘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这些宝贵精神财富将传承于世。以“奉献、包容、创新、超越”为核心的新时期“六盘水精神”,正是它的提炼、拓展、发扬和传承。

3坚持统筹发展,促进产业转型

当前,六盘水正在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国际标准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坚持生态引领产业发展,坚持开放带动创新发展,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发展,加快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基于“三线精神”指导下,各地区开始重视经济产业规划与发展,利用新文明思想指导产业发展,帮助地区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济产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六盘水市坚持统筹发展原则,从三大产业转型中实现战略目标。例如,以全球化为向导,促进六盘水市农业产品销售走向市场化,从宣传、生产、销售等环节进一步规划发展。此外,倡导新技术在产业运营中的利用,帮助区域经济走向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工业项目服务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比如,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服务外包从可能成为现实,同时,信息技术对外包业务转型与调整起到了技术性支撑的作用。基于统筹发展思想指导下,要实现产业转型的终极目标,发扬奉献、包容、创新、超越的新时期六盘水精神,把“三线”精神融入到新时期发展中,为六盘水转型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强劲动力。

4融入现实生活,推动经济建设

传承“三线”精神,要深刻领会“三线”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把弘扬“三线”精神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勇于创新,把“三线”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入生活工作中,加快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三线精神”不是某一个地区的生活文化,而是全国范围内的休闲发展趋势,人们对”三线精神”方式有了更多的认知。因此,六盘水市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本地精神文化,号召全市人民学习新精神、新思想。六盘水市文化文明体制尚未健全,传承三线精神及相关文化,必须要接受相关部门监督与指导,才能更好地完成资源开发与利用。六盘水市快速发展产业建设项目期间,要着重考虑市场环境变动造成的经济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实现产业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三线精神”传承与发展,需要从现实生活做起,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才能发挥“三线精神”在六盘水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带领六盘水市走向更为优越的经济战略地位。其中,传承“三线”精神,要把弘扬“三线”精神与弘扬贵州精神、贵州时代精神和新时期“六盘水精神”结合起来,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奋斗,锐意进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贯彻精神内涵,发展城市未来

传承“三线”精神,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三线”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发展和财富积累夯实发展基础,让六盘水成为一座有文化的城市、留下记忆的城市,让我们的乡愁永远保留和传承。政府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政府对“三线”精神发展具有多方面保障作用,也是六盘水市文化项目开发与利用机制建设的核心支撑。“三线精神”作为现代人生活的先进理念,其具有广泛的开发与利用空间,六盘水市建设开将持续科学发展观思路,借助三线精神的引导调控作用,建立多元化产业开发平台。为了扶持六盘水市文化业发展,需在全市范围内贯彻三线精神内涵,融入三线精神指导社会群体的奋斗意识,共同参与到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战略的发展趋势,构建规模化城市区域标志着六盘水地区的发展水平,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未来六盘水市发展要坚持贯彻三线精神,以新精神文化为指导提供一系列的决策方案,保持城市在规划发展中取得理想的成效。

6结论

总之,传承与发展“三线精神”是对中国经济历史的总结,更是对六盘水市当代经济建设提出的理论性指导。为了全面落实三线建设传承的精神内涵,六盘水市必须从地区文化事业发展角度出发,以改革创新为宗旨、统筹发展为原则、走向未来为目标,从多个方面传承与发展“三线”精神,引导六盘水市按照预定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梁月兰,柴云,李方.陕西“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访陕西省原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任钧[J].百年潮.2009(03):12-15.[2]孙燕京,岳珑.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与陕西工业[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33-36.[3]林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东西部关系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04):19-21.[4]李相合,陈红.“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的经验与教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45-47.[5]李彩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3);87-88.[6]岳珑,王涛.政府宏观规划与地方城市化――“一五”计划、“三线”建设与陕西城市化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01):34-26.

第二篇:宜章县传承与发展研究

宜章县“十三五”历史文化

传承与发展研究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到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许多地方纷纷提出象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象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文化项目,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跨越,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文化也受到格外重视,并积极探索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途径。

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粤港澳,古称“楚粤之孔道”,今为湖南“南大门”,对接广东省第一城。自隋朝建县以来,历史的沧桑给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可以鉴史、育人、兴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保护、开发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宜章的历史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为把宜章建成建成郴州“大十字”城镇群新的增长极,湘粤共建开放合作试验区的主战场和“湘粤边城、山水绿城、宜居新城”的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我们必须深人思考、认真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宜章历史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

宜章作为湖南的“南大门”,从建县于公元617年起,至今已有1397年的历史。976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章。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形成了悠久、灿烂而典型的宜章历史文化遗产。从秦骡马古道的历史沧桑,到“一门九进士,隔巷两尚书”的美誉;从宜章“三堡”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到湘南起义的波澜壮举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影响和推动了宜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文化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宜章现有文化遗存177处,其中古遗址28处,古墓葬14处,古建筑102处,石刻8处,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8处。历年来有6处(点)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点)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4处(点)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1项;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5项;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3项。主要有:

一是“楚粤孔道”的边塞文化。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二一四年),石板路面,宽二至三米,到东汉建武元年形成五里一亭,十里一驿站的湘粤古道,经过历朝维修,在 2

已过去的两千年中,成为了沟通中原与岭南一带的交通要道。千百年来湘粤两地的盐铁运输,沿途的石板路面在水滴石穿中留下的无数凹陷骡马蹄印,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尽诉的历史故事。宜章是“湘南边陲,楚尾粤头,居七泽之末,联五岭百粤之徼,进可制韶关,退可蔽衡湘,固南北之咽喉,势险要之当防。”其境内的笆篱堡、黄沙堡、栗源堡,统称宜章笆篱三堡,为明代建设的军事要塞,进可攻,退可守,堪称“孔道”之要冲,扼湘粤孔道之咽喉。更给宜章人民留下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和文物古迹。

二是古代人文的书香文化。宜章自隋朝建县以来,自古有“一门九进士、隔巷两尚书”的美谈。生于唐公元845年的都统将军黄师浩,年青时在浆水村附近的石虎山景止书屋苦读,后考取武进士,出守智州(今甘肃徽县),公元860年他在浙东平定乱贼时牺牲。唐朝以其“累立战功,威震华夷,始升副将,继膺都统,铁面丹心,委身殉难,其功与节,深可嘉悯,”封他为武陵侯,宋朝以后历朝历代皇帝都有加封,有“灵佑侯”、“昭德侯”等称号;位于宜章县城关镇南关街李平章家庙又名三星祠,为五代后周宰相李谷后裔李氏族人祭祀先祖李谷的场所。宋元丰八年(1085)中进士,勤政为民,重教兴学的浮梁主薄,以至官拜司农的杜唐卿;“一门九进士”里的南宋嘉泰二年中进士,官终尚书吏部郎李伯湛;更有“明朝隔巷两尚书”的政治人物,永乐九年(1411年)中辛卯科三甲第

二十七名进士,授监察御史,历任陕西按察副使、应天府尹、兵部右侍郎,正统十年(1445年)进兵部尚书,最后为护驾而死于土木堡之变乱军之中的邝埜。明成化四年(1468),湖广乡试中举人,成化八年,登进士,历任行人、御史、两广布政使、南京右都御史,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的邓庠等等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

三是烽烟四起的红色文化。宜章是1928年1月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的年关暴动策源地,全县有3780人跟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解放后被国家民政部认定的革命烈士有1670人。也正是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和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早期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的彭邦栋;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领导人、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中夏;大革命与湘南年关暴动中的高静山、李文香、毛文科、吴泗来、胡少海、张际春、陈光、欧阳毅、曾志、彭儒、肖新槐、吴仲廉等众多革命先烈与前辈,他们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红军长征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在宜章设下的第三道封锁线和抗日战争时期,以罗良民为代表的宜章儿女,更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故事。在宜章这块红色土地上,也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邓小平、彭德怀、陶铸等许多伟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光辉足迹。

四是新时期的英模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宜章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层都涌现了一大批英模人物。有全国 4

劳动模范、省模范共产党员、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李常水;先后被评为全县第一批省级科技示范户、省“十大农家女状元”、省“三八”红旗手、省“十佳乡镇企业女厂长”、“双学双比女能手”、“湖南省县乡村优秀实用人才”等称号的刘贤玉;被追认为全省优秀教师的李黎明;全国劳模李建龙;大山卫士刘真茂;退休后先后获评“宜章县十佳老干部”、“感动宜章2011年十大人物”、“郴州市文明市民标兵”、“湖南省四好老干部”、“湖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中国好人”等称号的袁贤光等等,这些先进人物和好人能人典型的事迹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奋进的有形动力。

二、当前宜章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近年来,宜章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文化强县”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围绕“留住历史记忆,存续文化密码”主线,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推进了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较好较快发展。

一是着力保护文化遗产。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为重点,积极上向争取项目和多方筹措资金近1100万元,先后对湘南年关暴动旧址进行了

大规模的修缮、还原和消防、安防工程建设。在成功申报邓中夏故居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同时,完成了邓中夏故居的维修方案和保护规划方案,白沙圩乡腊元古村落和莽山黄家塝古村落等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方案。集中人力、物力发掘“湘粤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整理出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资料,为“湘粤古道”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县馆藏文物摄像、测绘、体量、完残程度等信息采集工作513件,其中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120件,一般文物378件。(文博系统503件,外单位10件)。目前,已采集300余件一普文物的基本信息,核实、修改文物信息200余件,拍摄馆藏文物照片1500余幅。

二是着力加快文化设施建设。近年来,宜章县委、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点建设850个自然村,安装直播卫星11780万套(户),有效解决了全县5万多农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县广播电视台节目编辑、制作实现数字化,全县城乡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6.9万户。建成了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晋升为三级馆,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点。组建13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投放高清数字电影放映机20台,实现数字电影放映全覆 6

盖。建成2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71个农家书屋,全面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的目标。相继建成了文化影视中心、中夏广场、宜人文化广场、尚书文化广场、等近20多个群众休闲、娱乐场地,全县基本形成以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队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活动网络。

三是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广场舞比赛、群众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非遗展演、青年才艺大赛,举办“莽山瑶族盘王节”、莽山杜鹃花节、全县文化艺术节,成功承办郴州莽山生态旅游节暨湖南旅游节闭幕式、中国(郴州)“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国际旅游节文化节、中国(湖南)经色旅游文化节暨“红色湘鄂粤、高铁一线牵”大型主题活动等一系列大型节会活动。借助由国家出钱,免费为群众提供节目欣赏,免费为群众搭建演出舞台的惠民政策,精心打造“骑田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把“骑田大舞台”引入机关单位,搬下基层社区,最大限度地使文化活动进百村、入万户,全县上下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才情和激情不断得到了激发。每两年定期举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章夜故事”大型巡游活动,涉及20个乡镇,参巡人数达20万人以上。2014年,我县成功入选2014-2016“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四是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

化产业,全县现有新闻出版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广告会展服务、文化设计服务、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制造销售、文化用品生产销售、文化产品生产销售、文化产品代理服务等14个门类文化企业。高度重视文化新型业态发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成立了莽山艺术团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运营。总投资达7000千万元,含观光、休闲、养植、购物、品尝、农事活动、水上游乐于一体的莽山生态旅游瑶族文化度假村项目正在抓紧实施,目前已完成了大坝、游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正整体推进瑶寨兴建和改造。总投资达10500万元的红色文化广场,已完成投资5600万元,预计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莽山实景演出剧目项目正在进行剧本的创作,项目可研报告等前期工作正在设计中。

宜章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工作手段和方式上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由于现实和传统的因素,开发利用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开发利用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和不同人群的思想认识和利益要求存在差异;二是管理机制体制不畅,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尚未打破;三是资源规划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和经营意识;四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等。

三、对宜章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文化强县”发展理念和构建宜居宜业宜游新宜章发展目标,围绕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宜章要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全力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在“十三五”规划中,要重点实施好五大工程: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域总体规划体系进行同步规划建设,加快完成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含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县广电中心、县体育中心和特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建设工程。整合乡(镇)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按照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要求,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整合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鼓励乡土文化能人、文化艺术爱好者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筑牢基层文化阵地。

二是文化资源发掘工程。充分发挥宜章县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对宜章县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纵深挖掘与整理。建立以“宜章夜故事”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莽山瑶族盘王节”等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莽山蕨根糍粑制作技艺”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传承基地。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历史文化资源台帐档案及全县历史文化资源库,启动非遗保护数字化工作。对县内的名胜古迹、历史人物、民俗文化逐一编纂成册。对一

批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包装、积极申报,力争列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文化精品打造工程。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面向全国引进文化旅游战略投资者,高起点规划建设莽山瑶族演艺中心文化工程项目。实施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即编创一台以“莽山传奇”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力争通过3-5年精心打造,使莽山成为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编创一部戏剧《我的爸爸妈妈》和一批地域特色的原创歌曲和小品,精心打造“骑田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文化遗产精品传承,对宜章夜故事、莽山瑶族盘王节、蕨根糍粑制作技艺等地域性文化,进一步挖掘、保护、包装和提升,打造宜章文化品牌。

四是文化旅游促进工程。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景区景点的深度结合,实现旅游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加快莽山瑶族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莽山瑶族生态休闲文化游;实施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邓中夏故居和宜章县委旧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提质等工程,完成湘南起义纪念馆提质改造工程,打造缅怀先烈红色文化游;实施秦骡马古道开发,推进中夏公园、尚书文化广场、北门岭红色公园提升,打造探寻古代历史文化游;实施一六温泉城、五岭长城温泉和莽山温泉大酒店等温泉线路包装,促进温泉之乡建设,打造宜章温泉度假文化游。

五是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制定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文化艺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定期选送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方面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先进地区集中培训。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做好民族、民间老艺人的保护,使传统文化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文化人才到宜章创业;鼓励文化单位、企业通过高薪聘用、客座制等方式,面向市场引进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名家大师来宜建立创作室、艺术馆,带动全县文化艺术向更高层次拓展。

第三篇:创先争优与传承红岩精神研究

创先争优与传承红岩精神研究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 李小庆

摘要:本文对红岩精神和创先争优作了介绍。同时阐明了作为党员教师,如何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承发扬红岩精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实际行动上起好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关键词:红岩精神,创先争优,教师,先锋模范。1 引言

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创先争优”活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弘扬红岩精神,推进创先争优,在实际行动上起好先锋模范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弘扬红岩精神 增强责任使命感

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磬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红岩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四个方面。红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它曾激励几代中国人奋发向上,尽管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与产生红岩精神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它仍然是激励我们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立足岗位争先创优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伟人和烈士们浴血奋战得来的,作为一名党员,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虽然没有交战的烟火,但是同样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红岩英烈们的伟大人生实践昭示我们: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获得有意义的人生价值。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武装自己,找到自己准确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一流业绩。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员本色。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弘扬正气,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党员,我庆幸遇上了今天好的年代,我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切实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身体力行,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发扬党员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先锋作用

鲁迅先生说过“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作为新世纪的共产党员,我们要以革命先辈手中的旗帜,让红岩精神,世世代代,永放光芒。“先进性是马克

①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党员来体现。”05 年1 月14 日,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高校的党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要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个核心,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个人的能力素质,为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奠定基础。同时按照党员先进性要求,加强师德修养、自觉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学校管理、教书育人等方面,做教师和学生的表率,充分发挥党员在高等院校师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②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

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③。因此高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情

操、优良的教风学风,才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它的全部使命,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提高智力和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陶冶大学生的人性,铸造健康人格,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学生的公德心、爱心、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环境下,伴随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教师队伍整体的年轻化,我国高校教师中奉献精神、协作精神下降,价值观发生改变,社会责任感下降,出现了“以

个人为中心”的意识,淡漠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单纯传授知识,得过且过现象较为普遍。缺乏无私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把物质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违背学术道德,缺乏科学精神,——不是潜心钻研,踏踏实实做学问,而是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无法真正为人师表。一些行政管理干部服务意识差,“官本位”意识强烈,官僚习气比较严重,不能很好的为教学科研等学校正常的工作服务。还有一些干部甚至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情况。高校师德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的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的师德怎样,直接关系到培养出什么人的问题。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中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信仰坚定,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爱岗敬业的良师益友。教师的思想素质、人格品质、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党员教师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的榜样、引路人,首先要以自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优秀思想的道德品质为基础,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积极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党员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要爱岗敬业、乐业和无私奉献,教书育人。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拥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乐于奉献。教师党员应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作等各个方面为广大教师树立一杆标尺,敬业、乐业、精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尽心尽责地完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本职工作。关爱学生,对待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提供真诚的服务和指导,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再次,要严谨治学,勤奋好学,不断进取,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高校教师在学问和德性这两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优良教风和学风是必需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认真履行好教书与育人的职责,学

识、才能和良好的品行是教师从教的必备条件。“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③,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一生将成为不断学习进取的一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大学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业务功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刻苦学习,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水平。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解疑释惑,帮助他们修炼学问,增进知识和能力,做到诲人不倦。强化党政管理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高等学校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除了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外,必须有一支素质精良的管理干部队伍。作为学校管理的决策者,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和服务者,党政管理干部首先要身体力行,强化职业道德,率先垂

范,做师德建设的表率。

首先,党政管理干部要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也是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党政管理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本位”思想,达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目前高校的部分党政管理干部中存在工作作风不正、“官本位” 思想严重的现象,在制度设置中常常以是否方便管理为标准,对服务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识淡漠。学校工作的落实,关键在党员干部,在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因此党政管理干部必须改进工作作风,有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优质的环境。做到尊师爱生,服务师生,任劳任怨,凭借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去赢得师生的敬佩和信赖。

其次,要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弘扬正气。高等学校是一块圣洁的地方,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它引领着社会文明风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风、学风是否良

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党政管理干部的廉洁奉公程度和正气的弘扬程度。在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

矛盾错综复杂,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下,一些行政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谋个人、小团体私利,甚至出现了贪污腐化等违法犯罪行为。高校的党政管理干部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加强个人修养,在权力、金钱面前,养正气,去歪风,过好作风关、廉洁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做遵纪守法、勤政廉政的模范。

再次,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真正站在师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办理事情,关心广大师生的疾苦。和谐校园的建设,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党政管理干部能否真正为师生服务是关键因素之一。转型时期高校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高校在发展过程遇到很多难点、热点问题,这也是广大师生最关心、与师生切身利益联系最密切的问题。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否站在师生的立场,是衡量党政管理干部是否“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标准。高校中的党政管理干部和党员教师应当按照先进性要求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成为师德建设中的楷模。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勤政廉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教兴国战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广大教师,促进师德建设。结论

作为党员,不论是学校管理工作者或者是教师,要自觉继承发扬红岩精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实际行动上起好先锋模范作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志存高远,爱国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要求自己,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第四篇:传承井冈精神

传承井冈精神

-----做一名合格的老区教师

万安县棉津中学 肖小招

绿色井冈,红色摇篮,革命圣地,心神向往。作为革命老区的一名教师,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演讲,很荣幸能在这里将我这些年在井冈山倾听的红军故事,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登黄洋界哨口,重走朱毛挑粮小道等等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来自遂川县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音乐系的毕业生,在2014年暑假参加万安县的老师招考,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当我第一次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来到我工作的学校----棉津中学时,心中的落差感简直无法形容。想想城市的繁华,看看眼前的校园,让我有了想逃走的冲动,走进分配给我的房间,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地下来了,没有水,没有卫生间,水渍斑斑的墙壁,一幅老式的架子床…….一切的一切写着两字“简陋”。教书生涯第一晚,我是流着泪度过的。我心中升起了退意,当老师的热情刹那间冷了下来。怀着复杂的心情,第一次走上了讲台,这讲台一站就站了三年多。

记忆第一节课教给学生唱的是《红星照我去战斗》。学生的歌声让我渐渐地忘记了盘山公路的晕车,忘记了简陋房间里架子床,我沉浸在了学生稚嫩的歌声里: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学生们清澈的眼睛放射着迷人的光彩,学生们纯净的眼睛仿佛红星温暖着我的胸怀。我刹时热泪夺眶而出….眼前浮现起革命战争年代先烈们在红旗的指引下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身躯….惊愕的学生望着泪流不止的我不知所措了,歌声停了,教室里鸦雀无声,良久良久一个小女生怯怯的站起来问:“老师,是不是我们唱的不好惹您不高兴了?是不是我们唱的不好您不想教我们了?老师,您别走行吗?….”一时间教室里想起了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声音:“老师,求求您别走!”

眼泪流的更欢了,我挥挥手让学生安静下来“老师这是激动的泪水,老师这是惭愧的泪水,老师这是幸福的泪水,感动的泪水…..来,孩子们,我们继续唱歌。”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嘹亮的歌声中,我结束了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正是这第一课,淳朴的学生教会了我很多很多,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让我心中升起了坚定的信念!

对,就是这个坚定信念,这不正是我在井冈山重走革命路时深深震撼我的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吗?

我为我刚到学校时思想的波动而羞愧不已。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根据地的军民始终坚持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屈服,那种坚忍不拔,永远革命的精神不正是需要我们来传承吗? 走上讲台已三载,如今我已正式的成为了一名光荣地老区教师。三年来,井冈山精神荡涤着我的思想和灵魂,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不易和伟大。不易是选择了老师就选择了清贫,伟大是选择了老师,将为祖国培养一批又一批革命的接班人!我将会用我的知识和歌声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第五篇: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成为民族脊梁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那场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其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爆发的学生爱国主义运动,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直接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开展,五四伟大的爱国精神直接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时值今天,正是五四运动发生93周年之际,这场运动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久远了。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已经过时了,对于我们也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可以这样说,五四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正是我们新的时代的所需,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我们的意识形态,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上重新认识爱国主义精神。

其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无须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将我们身边的小事切切实实地做好,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形式。在今天我们怀念五四运动,重提五四精神,在新 1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着远大的社会意义的,让我们重新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重新去审视我们的意识形态,爱国主义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帜,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它有新的内容,我们怀念五四精神,我们发扬五四精神,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种超越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是对正义价值的认可与执着追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华民

族的要义之一。三是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勤政为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感受忧患中超越忧患,并最终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四是历史责任感。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报祖国”,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超越个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一种主流意识,这些历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种高尚精神汇集在一起,便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国魂意识,成为炎黄子孙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为民族的脊梁。

下载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线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承水利精神

    传承水利精神,奉献青春年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平凡的人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是最壮丽的事业。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就像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如何传承五四精神

    如何传承五四精神 热心网友 五四运动已经过了八十六年,八十六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

    传承长征精神

    传承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家还记得这首诗吗?这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自为红军长征写的一首诗。其实,我......

    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展望工院辉煌未来 2012年五四青年节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我校团......

    传承中国精神

    传承中国精神,做龙的传人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

    传承井冈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党性修养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2011年第二期中青班赴井冈山培训 11月21日至25日,中共株洲市委党校2011年第二期中青班60名学员在井冈山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

    传承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精神,飞扬青春风采 五月四日令人向往,值得赞美,在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五月四日,一个属于我们的节日——五四青年节。 1919年的青年已过......

    传承三种精神

    发扬新三种精神 担当前行赢未来 中华文化之所以五千年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生生不息,保持持久的活力,是因为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包容胸怀,始终坚持兼收并蓄、永不停息的执着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