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拓展老年公寓功能延伸服务居家养老
拓展老年公寓功能
延伸服务居家养老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促使老年公寓拓展功能延伸服务居家养老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十周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长乐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与全国一样严竣。根据2008年市老龄办与省老年学学会长乐研究小组联合进行的全市“空巢老人”问题调查,2007年末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1.81%,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7.34%。农村的老年人问题更严重。全市城镇居住人口中老年人口占21.17%,而农村居住人口中老年人占28.61%。城镇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占17.01%,而农村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占28.13%。全市237个行政村中有53个村老年人“空巢”率超过50%。2010年市老龄办又进行一次统计,2009年末全市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2.34%,其中“空巢”率达31.94%。仅两年时间,全市老年人比重增加了0.53个百分点,“空巢”率上升4.6个百分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特别是“空巢老人”迅速增加,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办发[2006]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
目前我们国家养老方式依据老年人生活居住形式大致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大类型。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在自己家中由子孙照顾到终老。然而由于当今社会家庭成员结构已经从过去的多子女变成独生子女,而且由于种种原因,空巢老人家庭越来越多,单纯由子女照顾老人这种延续数千年的居家养老已经再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 需要了。现在的居家养老是指老人仍然居住自己家中,除了子女照顾,还有政府和社会提供帮助的一种生活居住形式,有人称之为社区居家养老或社会化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则是一种让老年人离开自己的家,到各种养老机构生活,其生活照料和护理由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养老机构负责提供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各有长短。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养老固然温馨、亲切、自由,但人到高龄,一旦生活不能自理,身边缺少亲人照护的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还是需要入住养老机构。
近几年来,我市养老机构迅速发展。2007年长乐市仅有公办社会福利机构一家,民办养老机构三家,共有标准床位226个。仅仅经过三年,2010年全市养老机构已达到12家,床位783张。但床位数仍只达到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9.46‰和“空巢老人”总数的2.96%,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目前,福州市不少区(县)依托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通过政府补贴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开展日托、家政、陪医取药、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等项目服务。我市已列入福州市居家养老试点县市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市场上保姆的价格越来越高,既使是未经专业培训的保姆,价格往往也高于老年公寓入住价格,重金雇请保姆照护的居家养老只能是少数富裕家庭老人的享受。对收入不高的普通老人来说,最好还是住在自己家里,在非常需要之时以可以承受的价格请人上门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依托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现有功能,延伸服务居家养老,是非常值得推行的办法。
二、老年公寓拓展功能延伸服务的主要内容
老年公寓拓展功能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护理陪伴。这是身边没有子女的老人一旦生病时最需要的一种服务。老年公寓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经过专业培训,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居家养老的老人生病需要时可以与老年公寓联络,由老年公寓 派出护理人员或联系社会护工上门服务。如陪同上医院就医,取药煎药喂药,量体温测血压,按摩推拿,聊天谈心等。
(二)配餐送餐。不愿意或自己不能上街买米买菜,回家煮饭做菜的老人,可以由老年公寓食堂配制适合老年人或者自己喜欢的饭菜,再由老年公寓派人送上门来。
(三)家政服务。老年公寓派出家政人员,如清洁工上门为老人打扫房间,洗衣做饭等。
(四)日托照料。白天把老人接进老年公寓,按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的需求分类,与大家一起生活,晚上再送回家去。
(五)健身娱乐。老年公寓拥有较多适应不同年龄不同体能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和设施,白天可以把有需求的居家老人接进来,与大家一起参与活动,晚上再送回家去。
(六)定期探望。根据居家老人的要求,定期派人上门检查生活和健康状况。甚至在老人生日或重大节日上门与老人一起过生日或过节。
(七)临终关怀。派人上门服务,帮助老人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由于老年公寓拥有为老年人服务的多种经过培训的专业护理队伍,技术设施较为完善基本医疗、经验丰富、场所宽敞等资源,比起由社区成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具有更多的便利和优势,服务质量更高,服务成本更低。如我市博爱老年公寓特聘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荣获长乐“十佳医师”称号,在台湾护理养老连锁机构担任过20多年管理和医务工作的资深老医师,全天候在老年公寓坐诊。还从台湾购进专业鼻胃管,由专业人员为不能进食的老人鼻伺喂食。有一家由宗教人士兴办的老年公寓,社会上不少宗教人士经常来到这家老年公寓当“义工”,帮助照护入住的老人。这些热心的“义工”也是老年公寓延伸居家养老服务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
三、实施老年公寓延伸服务居家养老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公寓延伸服务居家养老,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老年公寓要加强硬件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位于人口聚居地点,邻近医院、超市的老年公寓最适宜延伸居家养老服务。老年公寓内除了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房,还要配套建设园林绿化、健身娱乐、医疗保健、饮食餐厅等场所及设施设备。要拥有足够数量,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队伍,同时还要与医院、保姆站的护工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不同老年公寓间也应保持合作关系,以备业务繁忙人手不够时互相支援。要配备用来救护和接送居家老人等生活用车。
(二)当地社区(村委)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要引导和组织热心于老年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在老年公寓与需要提供的居家老人之间牵线搭桥,帮助两者建立快捷沟通方式。如老年公寓建立空巢老人包括住址、电话、健康等内的基本资料档案,居家老人的电话能够一键直通老年公寓服务台等。
(三)政府要落实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认真贯彻福建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闽政[2006]8号)和福州市政府《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榕政综〔2008〕234号)文件精神,落实文件中规定的资金补贴,税费减免,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有线电视等收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开展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公寓能同时享受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应该得到的各项优惠待遇。长乐人多地少,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但据了解,我市1999-2009年间,全市小学(含初小)共撤并了121所,这些闲置校园占地面积达27万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共3万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面积7万多平方米。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金通过租赁或转让产权等方式,利用闲置校园改建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四)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指导和管理。民政局作为养老服务机构的政府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查养老服务机构场所、设备设施、服务人员相关资格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把好入口审批关。老龄办配合民政局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规范建设,不断提高 服务水平,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劳动、物价、卫生等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依法履行监管和服务职责。
(五)市区兴建综合性大型养老机构。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基本建成以政府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示范,以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以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文件明确要求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以上。我市目前尚未达到这个指标。市区是全市人口最多最集中地区,应尽快选址兴建一所规模较大、环境优美、配套完善、设施健全、管理规范的老年公寓。这所老年公寓同时也是市老年社会福利院和市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但为全市老年人服务,而且也对全市各地的养老服务机构起示范、指导、培训作用。
(福建省老年学学会长乐研究小组
曾国新)
2011年3月
第二篇:居家养老服务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法
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条例损害老年人权益将被追责。
子女赡养义务写入《条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条例》的说明。他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亟须一部规范居家养老的法规。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300万,而这些老人中,有90%选择在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这两种方式合称为居家养老。
《条例》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还要依托城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所以,《条例》基本原文照搬了上位法中有关家庭赡养责任的内容,在第四条规定了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八项养老服务中用餐居首
柳纪纲介绍,《条例》并非按以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所写,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条例》第三条,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八大类,包含了老人用餐、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八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统筹、企业参与,本着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原则向老年人提供。在具体实施上,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扶持和补贴政策。
“可以看到,我们把就餐写到第一位,在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居家养老,对用餐便利的需求最明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
拟对《条例》实施执法检查
《条例》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不当导致老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条例》草案经人大审议后,将于1月29日投票表决。如顺利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民政、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还会出台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也计划在今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解读1 老年人就餐怎么实施?
《条例》草案此前的审议稿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但上会的审议稿没有这条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称,这项在老年食堂开放中给予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列那么全面。北京目前有3500家老年餐桌,立法调研中也得知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对老年人配餐有参与想法。根据本条例,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措施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方式可以多样。
在老年人用餐方面,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引导,但不会限制价格,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此外,还会对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给予补贴等。这方面民政局、老龄办还将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
解读2 社区养老设施怎么配建?
在养老设施保障方面,《条例》提出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对于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区县政府有责任配置,对于滥用社区配置的养老设施,应收回并用于养老服务。
《条例》中相关罚则写明,擅自改变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拒不整改的,可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相关费用。
刘维林介绍,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在此前颁布的相关法规里已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条例只给出指向性规定。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
解读3 医疗卫生服务怎么便利?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的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多数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
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储备。
但有些问题还难以依靠本条法规一步到位解决,市人大代表臧美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资源逐步向社区深入。
刘维林坦言,入户诊疗从法律上来说依然有障碍,但这种诊疗方式恰是居家养老需要的,所以不会一直搁置,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解读4 养老服务人才如何保证?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
刘维林称,全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养老人才缺口很大,这块服务在市场基本是空白。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正准备建设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被培养的主体之一就是近10万人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这些家政服务员,尤其是服务对象是老人的服务员,都可以具备养老护理的资质。
解读5 惠及范围是否全覆盖?
有代表提出,《条例》中明确了政府职责,一些服务的提供还需由政府财政补贴。但惠及范围是北京市户籍老人,还是对在京居家养老的老人,并不明确。代表担心,大量的政府补贴如用不到刀刃上,会造成浪费。
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现在这个法规是起引领推动作用的,刚性不够。但对创新性的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面纳入,给予了引导性规定。
法规大部分内容覆盖了在京老人,包括户籍老人也包括长期在京居住生活的老人。法规实施后,市政府、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出台不同内容。
政策会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地方财政主要补贴的是户籍人员;但一些外地来的常住人口,他们本人、子女也为北京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一些政策也会惠及他们。■ 探访
小区无老年餐桌 老人自己拎菜上楼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老人社区就餐和医疗还存不方便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的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区还未设置老年餐桌,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照料也存有缺憾。
8旬老人自己买菜做饭
1月24日下午,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北里小区,84岁的李淑芬刚从超市出来,左手拄着手杖,右手拎着一袋菜。超市的师傅从楼中出来跟她打招呼:“李奶奶,我帮你把米放在家门口了。”
跟李淑芬上到4层,门口放着师傅送上来的米和面粉。她说,女儿住在回龙观,自己和外孙女住。“闺女每周给我送一次菜,有菜,也有肉。我要还缺什么就到下面社区超市买,重的东西,米啊、面啊,师傅们就给我扛上来。”
李淑芬的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平时回家晚,午饭要老人自己做,有时晚饭也是她做给外孙女吃。“老年餐桌这几年老听说,但我们这里没有。我们这小区是回迁房,农民多,他们都有儿女在身边,不需要这个。但我们需要的也没办法。”老人说。
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
记者在西四环沿线的几个社区走访发现,都没建老年餐桌。对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刘斌表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基层能尽快落实,让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照料。
他介绍,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从那时起,完善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就一直在做。但几年来也没全面建起来,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小区需要老年餐桌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拿出补贴给没办老年餐桌的小区老人送餐,但餐饮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据了解,某餐饮企业曾从海淀区拿到一年10万元的补贴资金,为老人送餐。该企业能辐射10个左右的社区,每年服务人数近4000人次。这家餐饮企业的老板说,“每天配餐都没有定额,每一顿饭怎么安排,也是众口难调。”
上门看诊就是量量血压
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都有社区医务室。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遇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社区医生能否入户诊疗,却没统一规范。
常青园北里的刘美娟老人说:“我们跟大夫都熟,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就是在家看的。”但也有老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该小区社区医生解释:“由于北京卫生部门有规定,入户诊疗不能破皮,凡是破皮的都要到医疗单位。所以我们一般到老人家中,也就是量量血压等简单检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搀扶到医务室,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应拨打急救电话。”
刘斌称,现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都配备齐了,“但要实现比较现代的家庭医生的照料水平,一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基本上行动方便的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制度设计上的衔接,针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出台可执行的办法。”
刘斌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还希望民政部门多与基层沟通,了解他们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京报记者 吴为
■ 焦点
杜德印:草案名称调整不求“大而全”
“需要修改一条修改一条,需要修改一款修改一款,需要修改一句修改一句,需要修改一词修改一词,需要修改一字修改一字。”昨日下午,在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对《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提出要求。
自启动立法调研直到昨日提请审议,《条例》的名称和养老模式的选择等,都有重大调整。杜德印表示,这些重大调整反映了对提高立法公正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起施行。同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但昨日提请审议的草案名称已改。
杜德印表示,草案名称的调整,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北京市实施办法,而是针对北京96%的老人面临的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体现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立法原则。
立法之初确定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但调研发现,“社区为主”难以承载起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目前专业养老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而具备专业护理素质的家政员数量偏少。
据此,《条例》将养老模式调整为“政府主导,以专业公司的专业服务、专业运营为主,社区为基础”;同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即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务。
且《条例》还埋下“伏笔”,明确政府有培育居家养老商业保险的责任,“市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新京报记者 王姝
■ 观察
人大首次牵头起草法规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进行四审。从立法设想到提交人大审议,一年时间的锻造打磨,一部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法规即将出炉。据了解,这也是首部由市人大牵头起草的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这是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此外,法规草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能更充分发挥民主,引起社会更高关注。这不仅是人大立法工作的进步,对法规本身是宣传,为法规实施打下基础。
从立法程序上,以往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均由市政府主导起草,一般来说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多。但这一次,《条例》是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起草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自己提交法律案进行审议。
刘维林说,由于这部法规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在保证质量上还要加快速度。过去一年,这项法规经过多次调研,他自己参与的就有50多次,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意见,在政协立法协商。从最初的近30条,修改到22条,最精简的时候法规草案只有15条。四审的法规草案为20条。
经过人代会审议,法规还将吸纳代表的建议、意见,1月29日,将由7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共同表决。新京报记者 郭超
■ 互动
删养老配套设施指标代表担心执行难到位
昨日朝阳团分组审议,来自朝阳区法院的市人大代表李有光提出,此前征集意见时,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曾制定了800平方米这一指标,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不应制定类似不能马上实现、“一刀切”的数据指标。《条例》删除了这一数据指标。“有利有弊”,李有光说,“指标少了,评判标准缺失,如何保证执行到位?”
来自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市人大代表陈巴黎也提出,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虽然规划中对公共文化设施配建有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仍有部分社区执行不到位,“对于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哪些部门负责监督,哪些部门负责验收,《条例》应明确”。
两人发言结束后,同在审议现场的朝阳区委书记程连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先后发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标准,历史上已几次反复,配建的难度较大”,程连元说。杜德印强调,“只要政府下了决心,养老设施配建肯定能做好”。
“我的爱人是名医生,”市人大代表宋光成说,经常有得了急病的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所以就会上门,给病人诊断、开药、输液。但这里面有问题,离开医院后,她有没有资格在社区执业?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杜德印再次“答疑”,表示离开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内只能遵循志愿者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志愿服务。此外,可以按照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加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建议
人大代表、北京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刘学锋:北京市去年11月13日至23日,单是在家烧死的老人就有9位,“这在和平年代是很惊人的数字,政府应该管一管”,因此应该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安全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火情就能直接报警,而不单单是像上述条例中提到的只提供紧急救援呼叫设施。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养老应该鼓励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应由政府建立养老引导资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并设置一些必要条件,也不能一刀切,如何补贴应该以征信系统做支撑,比如年满70岁,按照家庭收入不同,给予老人补贴。
市人大代表温瀚英和刘颖:要给予老人居家养老良好的配套,目前一些老旧小区的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建议应该出台配套标准,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政协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医生、大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主任王以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需要所在家庭与医疗团队自愿签订协议,团队要为老人提供规范的服务。还可以运用智能医疗设备实现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像“一键式”智能呼叫器、跌倒报警系统、血压、血糖自动测量上传系统,这些新技术可以便于医生及时发现问题。
第三篇: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书
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协议书
甲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养老服务对象或家属
一、甲方承诺:
(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二)视老人如亲人,服务做到耐心、细致、周到,不怕脏、累、苦。
(三)按照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
(四)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调整服务内容。
(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对象。
二、乙方承诺:
(一)正确理解居家养老工作的性质。对甲方要以礼相待。自觉按时向甲方支付须自行承担的费用。
(二)积极配合甲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事求是地对甲方进行工作评定。
(三)服务过程中如对甲方不满,应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如实说明原因,由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
三、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方式。
以上内容需甲、乙 双方共同遵守,确保居家养老工作顺利开展。
甲方负责人签名(盖章):
乙方签名:
年月日
第四篇: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甲方:xxxxxxxxx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在同意共同遵守《上海市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就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乙方在本协议上签名即视为乙方已知悉并理解本协议条款,并同意受其约束。
第一条 乙方符合《上海市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居家养老服务资格条件且自愿申请并同意甲方安排服务员为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若乙方不符合资格条件,甲方将有权停止或拒绝提供服务。
第二条 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老人,乙方应自觉遵守。在服务过程中,若出现乙方要求或变相要求服务员为乙方以外的其他人员服务时,服务员视情况有权拒绝或停止服务。
第三条 服务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工作内容:
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购物等基本生活服务;
协助老年人就医、煎药、康复等基本护理服务;
陪伴老年人聊天、散步、心理疏导等精神慰籍服务。
第四条 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能擅自增加第三条约定以外及与居家养老服务严重不符的劳务负担,甲方对此保留停止服务的权利。若乙方不满意服务员提供的服务,乙方有权申请调换服务员。
第五条
服务安排:
甲方将按照“定服务对象、定服务项目、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人员”的“五定”方式,为乙方安排持有《健康证》等相关证件的居家养老服务员为其提供服务,如甲方本次安排的服务员不适应乙方的生活环境,乙方可向甲方申请调换服务员。
第六条
服务费用:
(一)依据乙方填写的《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登记表》,乙方符合《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属于_____________类型,可享受每天________________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所需劳务费由政府每小时补贴_________元。
(二)乙方有义务在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或服务停止当日正确填写《居家养老服务凭证》,并按照当月实际服务时间,准时向服务员支付___________元/小时的服务劳务费。如乙方未按时向服务员支付服务劳务费,甲方将停止服务,乙方应向服务员每日偿付当月服务劳务费总额的1%的滞纳金。
第七条 服务调整:
(一)乙方和服务员均享有调整服务的权利,若因故需要调整服务,须向甲方提前3日提出申请。
(二)甲方在接到乙方或服务员提出的服务调整申请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停止服务,并及时选派新的服务员上门服务,但服务调整期间不保证服务不中断。
(三)服务调整后本协议依然有效。
第八条 服务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其他:
(一)服务员上岗后,乙方应尊重服务员,平等对待,不得歧视和虐待,如不满意该服务员,可直接与甲方联系,进行人员调整。
(二)如乙方在服务员规定的服务时间段内发生紧急情况,服务员会及时与乙方相关监护人取得联系,同时与相应的社会应急机构如:110、120、119等取得联系。
(三)乙方在服务员到家后,有义务详细交待应做及应注意的事项,并教会服务员使用家用器具和电器,当面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以便服务员能迅速、稳妥地开展工作。
(四)甲方已明确规定服务员在服务期间不得带亲朋在乙方家中做客。如出现上述情况,乙方可与甲方联系,当即处理(但乙方主动邀请的除外)。
(五)甲方已明令禁止服务员不能与乙方发生任何借款、借物和委托办事的情况,若出现以上情况,乙方应明确拒绝,如有纠纷属私人行为,甲方概不负责。
(六)服务员每月请事假不准超过______次,每次不准超过______天,欢迎乙方监督。请假期间乙方不支付劳务费。
(七)法定假日(清明节1天、五一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十一3天、元旦1天、春节3天)服务员正常休息,乙方不需支付劳务费。若乙方需要服务员法定假日服务,且服务员同意,乙方须按照国家规定支付300%的劳务费。
(八)乙方要随时将现金和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好,如乙方因财物找不到而认为被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乙方都不得对服务员采取搜身、扣押钱财以及殴打、威逼等侵权行为。
(九)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造成本人或他人的意外事故,乙方应立即通知甲方。
(十)甲方有权拒绝乙方将服务员转为第三方服务,如需调整,乙方可向甲方提出申请。
(十一)乙方因心、脑、血管等老年常见急性突发病导致的不良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十二)乙方因病住院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期间,应由其子女履行赡养、照料老人的义务,甲方将暂停服务,乙方痊愈后,甲方将继续安排服务。有特殊情况请在补充协议说明。
第十条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协议中约定之解除及终止的条件出现时止。
补充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xxxxxxxxx服务中心(章)乙方:(签字)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第五篇: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
篇一: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1.以人为本,及时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2.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认真接待热情服务,对服务对象咨询的事项应予以一次性告知,疑难问题应约定时间,应予以解决。
3.落实分管责任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各自职责与分工,做到可以办理的事情当场办结,因申报资料不齐全等因素,造成一时不能办结的需向服务对象耐心解释,明确办理的时间和地点。
4.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篇二: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书
xxx社区居家养老协议书
甲方:x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 医疗服务站
甲方承诺:
(一)正确理解居家养老工作的性质.对乙方要以礼相待。
(二)积极配合乙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事求是地对乙方进行考勤和工作评定。
(三)如对乙方不满或其他事由要求换人,应提前与甲方联系,说明原因。
(四)不得有无辜强加乙方的行为。
乙方承诺:
(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二)视长者为亲人,服务做到耐心、细致、周到,不怕脏、累、苦。
(三)按照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接受长者及家属的工作安排,准时上岗,不无故缺勤。短假必须经丙方同意,两天以上假期须经甲丙双方同意。
(四)自觉接受甲方的管理,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
(五)不得索要丙方额外钱物。
附则
(一)乙方在上下班和工作期间,要注意安全,如发生意外,由乙方自负。
(二)在乙方服务期间内,非乙方原因,丙方发生意外,甲乙两方均不承担责任。
(三)甲、乙、丙三方共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任何一方出问题各自负责。
以上内容需甲、乙双方共同遵守,确保居家养老工作顺利开展。
(四)丙方(以下丙方为服务对象)因心脑血管等老年常见急性突发病导致的不良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五)丙方因病住院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期间,应由其子女履行
赡养照料老人的义务,甲方将暂停服务,丙方痊愈后,甲方将继续安排服务。
甲方签名(盖章):
乙方签名:
年 月 日
篇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种制度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1.定期参加居家养老工作会议,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本村实际,开展工作。
2.做好本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摸底工作,并进行了登记入薄,每半年核实一次,便于动态3.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管理台帐。
5.严格遵守服务人员招聘、培顺流程。
6.抓好居爱养老服务的日常工作,协调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根据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核实,有责任监督、检查或调换服务人员。
7.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监促检查,每半月进行一次回访及督查。
8.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对外宣传和咨询工作。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简介
一、服务形式: 1.日间照料服务: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和精神慰藉服务。2.上门照料服务:由服务人员上门为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长期生病卧床及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空窠老人提供照料服务。
3.和合式服务:把志趣相投的老人组合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专门场所,让老年人可以发挥自身兴趣和特长,缓解身心,扩大交际面。
二、服务内容: 1.生活照料类:为老年人提供休息、配餐、理发、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
2.医疗保健类:为老年人提供康复保健、心理卫生、临终关怀、健康教育等医疗服务。
3.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维护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的服务。
4.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学校、图书阅览、书法绘画、远程学习培训等服务。
5.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休息健身设施、健身团队等服务。
日托室管理制度
1.定期向老人宣讲卫生保健知识,做好老人思想、生活管理工作。
2.保持日托室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
3.统一日托室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固定位置,不许任意搬动。
4.保持休息室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清扫1—2次,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5.日托室内不许吸烟。
1.日托室开放时间,上午8:00——17:00 2.请勿在休息室中大声喧哗,或做其它任何影响他人正常休息的行为。
3.不随便搬动设施,爱护床具、被褥等公共物品,损坏者应照价赔偿。
4.在日托室中休息,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做到文明、礼让。
5.注意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闭照明灯、风扇或取暖设施的电源。
1.用餐人员按规定时间就餐。
2.用餐人员进入食堂后,须按顺序排队打饭,不许插队,做到礼让、有序、避免浪费。
3.提倡文明用餐,不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得随意浪费水、电。不得随地泼洒污水。
4.用餐人员必须按自己饭量盛饭打汤,避免造成浪费。
5.在食堂用餐人员,一律服从食堂管理和监督,受护公物、餐具,讲究道德,如有损坏照价赔偿。篇四:1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兴化市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民政部《关于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的通知》(民函?2005?48号)和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村(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立足村(社区)实际状况,以保障社区老年人为重点,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医疗、体育健身、精神慰藉和法律援助等需求为出发点,组织发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07年,已经建成的1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要继续按既定职能正常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并且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创新服务内容、方式和机制;2008年在全市所有的村和社区都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的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开展福利服务,并适当兼顾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努力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三、措施及要求
(一)建立组织网络。
每个村(社区)都成立由村(居)委会主任任站长, 负责民政或老龄工作的村(居)委会成员、村(社区)居民小组长、义工代表为成员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领导小组,负责村(社区)的居家养老工作,并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服务站及时发放招募倡议书,组建居家养老义工服务队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并根据队员的特长、职业、年龄等分类登记造册。
(二)调查服务需求。
居民小组长对居民小组内的各类老年人发放《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表》,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调查,并按照年龄分类汇总(如60周岁至69周岁、70周岁至79周岁、80周岁至89周岁、90周岁以上不同类型),对不同类型老人的基本需求有大致了解。同时将空巢独居老人、困难老人、残疾老人、百岁老人的服务需求单独汇总。
(三)广泛宣传发动。
各居家养老服务站要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向居民发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公开信和招募志愿者义工倡议书等形式,使广大居民了解开展居家养老的目的和意义。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管理制度。各服务站要根据实际制定《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职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承诺》、《社区居家养老考核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居家养老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运行规范。
(五)明确服务对象和内容。
各服务站必须根据老年人需求合理确定服务内容,与参加居家养老服务的单位、个人签订服务协议书。义工、志愿者服务队员认领服务对象后,要签订服务承诺书。居家养老服务站要及时向村(社区)公示结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收费方式和服务电话等。每次服务后填写服务情况反馈表。
(六)加强指导和监管。
区、镇(街道)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管,督促各服务站正常、规范开展服务。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管理水平和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走访调查、电话询问等多种形式了解服务站开展服务的情况,确保资助资金全部用于设施改造和养老服务等方面。建立年检制度,对符合受助条件的继续完成资助,对不符合受助条件的,停止资助或追回已资助的资金。
兴化市民政局
二○○八年七月十日
篇五:居家养老服务站职责
______镇
1、对本站服务范围内老年人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统计;
2、接受本社区居民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咨询,受理养老援助服务;
3、培育相对稳定的养老服务队伍;
4、介绍联络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
5、跟踪反馈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适时制定改进服务的措施。
______镇
1、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常事务管理,保证服务站的正常运作;
2、组织对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人员的考勤、考核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3、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妥善安排服务人员上门开展服务;
4、经常听取服务对象与家属的意见,及时了解服务情况,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5、监督、指导服务人员开展工作,协调解决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纠纷。
_____镇社区(村、居)服务对象需求情况调查统计表
______镇
服务人员名册
服 务 协 议
甲方:(服务对象)乙方:(服务人员)丙方:(居家养老服务站)
为规范居家养老服务,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根据协议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经友好协商,甲、乙、丙三方就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有关事项签订协议如下:
1、甲方需乙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每月服务时间为 小时;
2、乙方须按确定的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向甲方提供优质的服务;
3、甲乙双方商定乙方的服务费为 元/小时,由甲方按月及时支付给乙方,支付时间不迟于次月的5日;
4、丙方应加强对乙方的考勤考核,及时听取甲方的意见或建议,协调处理好甲、乙双方间的服务关系;
5、本协议期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协议期满,各方均可终止本协议,但应提前7天告知其他方。若均未提出异议,则本协议按照前期限自动延续。
6、本协议一式四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人员与社会服务对象(家属)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