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努力推动社会管理在服务民生中实现创新
街道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窗口,其民生服务功能日益凸显,明仁街道紧紧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服务居民,方便居民,造福居民,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街道人口、就业、社保、综治、信访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探索实践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社会多元化管理机制,着力打造快速便捷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不断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水平,解民困、排民忧、维民利、舒民心,切实促进辖区的和谐稳定。
一、搭建新平台,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网格
明仁街道现有居民6559户,16977人,下辖3个社区,33家企事业单位,147栋居民楼,该街道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考虑“地、物、情、事、组织”等因素,划分网格管理单元,探索建立社会管理“五大体系”、“ 三级平台”、“三个层级”网格化模式(五大体系即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以民生保障为基础的服务系统、以高效顺畅为要求的组织指挥系统、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应急处置系统、以真实客观为标准的考核评价系统;“三级平台”即街道社会管理网格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管理网格服务站、居民志愿社会管理网格信息员三级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平台;“三个层级”,即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也可称为网纲、网目、网格)。该街道通过建立7大类、32小类、110项信息、532项指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的工作目标,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严格梳理29个部门的118项业务流程,在街道社区网络技术服务平台上,实现与辖区居民的互动交流。将社区划分为网格,缩小了工作力量的单位面积,扩大了社区服务的密度,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我们开展精细服务提供了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二、依托新系统,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
该街道街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以“服务民生”作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的根本着力点,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原则由专门网格工作人员对社区实施24小时动态、全方位管理,小到社区环境卫生、居民矛盾化解,大到社区党建、社会治安维护等都可以做到凡事不出网格,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实效性。一是依托信息网络系统,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要求,建设亲民数字工程,进一步优化空巢老人“一键通”救助服务和“社区通”系统,通过手机信息和互联网,向居民提供传递温馨提示、就业信息、发布活动通知等服务;二是依托民生服务保障系统,实行低保审批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实现应保尽保,为“情满明仁”爱心慈善基金募集善款,重点帮扶特困群体;打造批发城、太平洋广场、向阳步行街创业带就业基地,全面推动灵活就业、家庭创业;积极争取旧城改造项目资金,对弃管小区分类施治,着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三是依托治安防范应急处置系统,建立健全预警应急管理机制,抓紧抓实辖区“四大市场”、“七小场所”安全消防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创新信访工作“121”长效机制,以“六有四无”标准协同明仁派出所在露天、批发城、太平洋、商城四大市场开展“平安市场”创建活动,按照“五个一”标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创新流动人口 “1711” 服务模式,建立“这里是我家”流动人口QQ群,为在我辖区居住超过3个月的流动人口发放“心贴心服务卡”,对流动人口实行“旅店式”管理。
三、形成新合力,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多元化
社会管理的重心在基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需要一支务实高效、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今年该街道通过开展“忆党史、铭党恩、促党建、惠民生”向建党90周年献礼系列活动,唱响主旋律,引领全体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实行服务承诺制,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构建 “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企业和商业市场中有党的工作”的组织网络,充分调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形成于党工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加强和完善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居民的法制观念和文化素养,增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努力完善党工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一个时代课题,如何破解,既要“心中有数”,也要满怀信心,明仁街道将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宣传教育,为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加强和创新社会创造条件,在不断研究探索中去实践社会管理创新,夯实基层基础,为促进科尔沁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做出积极的努力!
第二篇: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推进网格化管理,强化工作责任感
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收集社情民意信息,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精细化服务、社会化监督”为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解决当前社区管理存在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以转变社区职能为着力点,以管理无缝隙为切入点,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健全网格内的专、兼职管理服务队伍,以网格化的方式,搭建“社区牵头、单位协同、群众参与、资源整合、信息互通”的全覆盖服务管理网格和平台,基本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1、明确工作任务。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网格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后,主要承担网格内调查、维稳、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处理等基础性工作;并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协助做好网格内与民生有关的社会治安、社区矫正、公共卫生、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环境卫生、文化体育等项工作;指导网格内的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2、落实岗位要求。网格长是网格内的责任主体。对网格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四知”、“四清”、“四掌握”。“四知”,即知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知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知家庭成员政治表现、知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四清”,即隐患矛盾情况清、重点人员底数清、流动人口活动清、贫困群体户数清。“四掌握”,即掌握社情动态、掌握高危人群、掌握热点难点问题、掌握积极分子工作情况。网格长准确掌握了责任网格内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源,成为了本网格内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担当了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网格事务的第一人。社区网格工作人员推行“错时工作制”,坚持每天至少到网格内巡查1次,与居民的交流时间超过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二、构筑信息化平台,增强群众安全感
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社区内实有人口信息及重点人群、精神障碍患者、刑释解教人员、流动暂住人员信息等全部录入网络。在连接互联网的任何一台电脑上,均可实现“鼠标轻轻一点、居民信息皆知”的目标。建立社区服务QQ群、微信群,搭起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平台。每一项内容,都要做到资料翔实、信息全面、更新及时。
2、规范系统操作程序。每个社区信息管理系统都设有独立的密码和用户名,严格遵从专业公司提出的工作建议,对网格员进行电脑知识、软件认知、操作规程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保密教育,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规范化操作。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经办事处信息处理中心授权,可以调阅所有社区的信息资料,监测每个社区系统的运行情况。考虑到居民信息的隐密性,除工作之外的操作一律禁止。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定期对网络进行清理和维护,防止恶意攻击,确保系统安全。
3、强化统筹协调指导。坚持“分类考核、定量考核”并行,量化、实化考核指标,自查、互查、抽查、检查相结合,年终考评,兑现奖惩。对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社区网格工作人员,限定一个月的考验期。之后仍不能胜任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转岗。建立网格服务管理公示制度,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监督电话。
三、开展精细化服务,提升百姓幸福感
1、整合社区力量。成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人员提倡“一岗双责、一人多岗”工作制度,以“小机构、大服务”的理念,处理社区事务,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2、建立信息处理制度。网格工作人员是收集信息的责任人,把收集居民对社会的反映,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把听取群众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对收集到的意见反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有关事项分类整理,统一登记,一周一次交流,半月一次研究,周周有反馈,月月有重点。
3、健全协调处理机制。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在社区“五位一体”联席会上进行责任分解,跟踪落实。对属于社区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及时交给网格长或网格工作人员办理,属于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的问题,及时上报街道办事处牵头协调,交由职能部门处理。尤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投诉以及求助事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采取集中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督查与调研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工作进度,确保工作实效。
四、倡导社会化监督,激发居民参与感
1、完善自治制度。建立健全社区“五位一体”联席会、楼栋理事会、社区事务听证会、社区协调会“四会”制度,不断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在社区推行委员问事、居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的“五事”制度,搭建联系平台,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通过社区居民会议、社区代表会议、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形式,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网格群众的根本利益。
2、接受居民监督。不断加大社区党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开社区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社区公益服务场所都设置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全景图,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社区监督委员会和协商议事会的作用,定期听取群众对社区事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协作配合。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原来的“以线为主”变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由社区工作“ 主任一肩挑”变为“网格工作人员分担挑和社区居民共同挑”,特别是“一岗双责、一人多岗”等制度的建立,使网格工作人员之间、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与社区干部之间协作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
网格办 2017年4月12日
第三篇: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今年以来,葛大店社区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把着力点放在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在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主要做法是:
1、网格定位,延伸触角,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民小区、居民组等情况,合理设置网格。一般以200-300户为一个网格,在全社区范围内划分了18个网格。
2、整合力量,优化配置,建立与网格对应的管理服务团队。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以社区两委干部为督导员、信息员、市容管理员、治安员为骨干。
3、明确职责,落实包干,强化管理服务的责任。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中,网格党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分析梳理群众意见建议,研究对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以重点联系和专业化服务为主,网格团队成员主要发挥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制度监督员、惠民便民服务员等“五个员”的作用,信息员每天进行走访,深入了解网格内各户的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平时根据具体情况,做到群众有困难有问题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加以解决。为落实责任,我们还出台了量化考核和保障措施,定期进行考核和表彰。
4、建立平台,强化功能,运用信息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以信息中心的信息平台为依托,配备专职信息员,专门从事信息平台管理维护及信息输入、反馈工作。该信息平台具有数据查询及统计、短信互动、工作交流、网上办事等功能,群众诉求以短信、电话或走访收集后输入信息系统,系统立即自动受理,并按内容分类和流转程序传递给全市各级、各职能部门,限时办结,办理结果以短信方式或由网格服务人员反馈给当事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同时,鼓励和督促服务团队成员利用工作交流平台撰写电子民情日记,记录工作情况和所思所悟,并作为考核干部转变作风、联系服务群众、发挥职能作用等方面表现的重要依据。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基层管理服务上实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既能让群众及时反映问题、加强群众与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的交流沟通,又能全面反映受理问题办理情况,使网格管理服务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督。
5、定期研判,上下联动,发挥社区党委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网格民情研判制度,重点研究处理网格团队无法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关乎民生、民富、民安的普遍性问题。社区党委一般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听取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的工作情况,如遇重要情况,随时研究处理。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一般在社区范围内解决。社区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逐级向镇 工作中心反映,寻求上级的帮助和支持。
取得成效:
葛大店社区党委非常重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把它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基层管理服务和综治维稳的主要抓手,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确保这项工作推进迅速、进展顺利、深入人心。经过近3个月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反映在:
1、构建了为民服务之网,各种资源和力量得到统筹整合,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统筹各方力量,以团队人员的多元化来服务群众需求的多元化,以强化条块协同来改变条条各自为政的局面,党组织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构建了平安建设之网,强化了社会管理,社区更加和谐稳定了。网格团队通过经常性走访排摸,在第一时间掌握网格内的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及时进行社会稳定分析预警,努力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改变了以往群众诉求渠道不畅通,遇事只好上访的状况。即使某些问题因各种原因一时无法解决,通过网格团队推心置腹的交流沟通、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换位思考的言行举止,也让群众感到了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通过网格化管理,共征集群众意见235余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30余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苗头,化解在初期。
3、构建了感情沟通之网,改进了干部作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网格团队成员经常性地走访联系群众、面对面与群众谈心交心,实打实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近三个多月时间的实践,群众从当初怀疑、观望,到审慎接触、逐步了解,现在已有许多群众开始真正把网格团队和基层党员干部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困难愿意向他们反映,甚至家中有事也愿意找党员干部商量了。网格团队被老百姓称为“撤不走的服务队”。正是通过一件件细小事情的解决,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
4、构建了干部成长之网,提高了党员干部素质,基层的执政能力提升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要求基层干部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村服务”,变“处理线条单一业务”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把干部“赶”到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形成了推动干部学习的倒逼机制。现在基层干部主动学习的多了,闲暇无事的少了;彼此交流走访情况的多了、扎堆聊天的少了。许多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说:“以前由于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比较少,碰到群众找上门来要求解决问题,不仅没有办法,而且还感到有点紧张,说白了就是相关政策和办事程序不了解,做工作底气不足,缺乏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这项工作开展后,逼着党员干部多学知识多学业务,争当通才,现在面对群众心里有底了,也愿意跟群众打交道了”。
按照“一格多员”的模式,整合了综治、计生、市容卫生、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100余人参与到网格管理工作中。利用社区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民政等工作平台,基本情况输入电脑,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一卡一线一岗一网一站”,即,社区便民服务卡、服务热线、民情民意接待岗、社区居民(党员)活动中心等多种形式,加强与辖区单位、居民的沟通联系,掌民情、集民意、解民忧、帮民困,及时回应广大群众诉求,妥善处置各类隐患和纠纷,增进与群众的联系,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最大限度缩小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效果,促进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综合化、精细化、信息化和实效化进程。
第四篇:努力做好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努力做好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服务好业主。要想服务好业主,就要做好网格化管理和做好精细化服务。
网格化管理就是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考虑“地、物、情、事、组织”等因素,划分网格管理单元,探索建立物业服务“五大体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五大体系即: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以民生保障为基础的服务系统,以高效顺畅为要求的组织指挥系统,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应急处置系统,以真实客观为标准的考核评价系统。
我们公司已经建立了各个物业服务区域的业主资料基础信息数据库,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要严格梳理业务流程,在与业主委员会配合的基础上,实现与业主的互动交流。
针对锦绣豪园的客观实际,我们可将园区划分为7个网格:锦竹路、锦花路区域为第一网格;兆民、兆安、兆康、兆祥、兆福、兆德区域为第二网格;兆文、兆宁、兆旺、兆裕区域为第三网格;勤兴大道旁的别墅区域为第四网格;锦波、锦涛、锦滨、龙望路别墅区域为第五网格;兴旺大道沿湖别墅区域为第六网格;龙首路湖边别墅区域为第七网格。
每个网格都明确专人负责,这样就明确了专管人员的工作责任,相对缩小了工作单位面积,扩大了精细化服务的密度。业主委员会也可相应地成立网格区域的业主小组,进行民主监督和自治自律,更大程度地激发业主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细化服务,是根据服务的无形、不可分、易变即不可存储等特性,运用有形化、技巧化、可分化、关系化、标准化、差异化、可调化、效率化等多种服务技能,对企业服务的目标、承诺、展示、现场、行为、语言、过程、结果等关键的服务要素进行控制,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
精细化服务是物业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和理念的创新,是一种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具体的实际行动,是能够带给客户的美好感受一种超值服务体验。最具魅力的服务是细节化服务,服务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业主需求中细节部分的关注。每个住户的需要都不完全一样,只有千方百计地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才能够使得客户最终认同物业服务。如何为业主提供精细化服务,做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和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这些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创新。
我们日常服务中所做的工作,如:物业维修、秩序维护、绿化养护、环境保洁等都应该是规范化服务,每个业主都能接受到这种服务。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每个业主都希望能获得与众不同的“优待”,因此我们在做服务时还应考虑不同业主的一些差异性。
差异性服务就是满足不同业主的不同需求,让业主从服务的每个细节体会到物业公司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例如:为行动不便的业主提供生活用品的代购;员工食堂为就餐不便的业主提供搭伙;主动帮助住户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任何一种服务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没有一种所有客户都会喜欢的服务模式。物业服务具有无形性、突发性和随机性,需要物业服务人员临机处理,进行创造性工作,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
服务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和工作业绩。尊重客户、真诚守信,用真诚来换取业主的信任,用目光传递要说的话,这是取得信任最有效的方法。千万不要试图用小聪明蒙混过关,虚假的千言万语不如一句真诚的话语更能打动人心。
大多数业主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得到了值价相符的服务就会满意。但是,当他们得到了意料之外的东西,就会感动。如:对业主的询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和给予业主温暖的关爱;对老人嘘寒问暖,对小孩呵护关爱,努力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热诚助人,让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有物超所值的感觉。
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换位思考,诚心诚意地帮,认真着手去做,就是精细化服务的要点。
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是我们物业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需要大家身体力行地去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我们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腾飞的开始。
(周勇军)
第五篇:实施网格化管理 打造精细化服务
实施网格化管理 打造精细化服务——— 爱民佳苑区域化党建交流材料 乌达区政府网站 2011-11-10来源:
爱民佳苑社区按照新达街道党工委创新基层管理模式的新要求,不断摸索构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网格体系,按照以‚党建覆盖区域,社区形成网格,支部建在楼栋,党员进入家门‛的工作思路,从家门口的‚点‛入手,延伸到楼栋党支部的‚线‛,稳固到社区特色的‚面‛,把社区党员及群众联系到社区党支部的周围,初步形成点、线、面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在党员的‚点‛上做深,管好党员
为构建区域党建网格化的格局,做好党员 ‚点‛上的工作,对社区内174名党员队伍进行全面统筹,把党员管好,发挥每个党员‚点‛上的力量,深挖社区党员的活力。
一是为党员‚量体裁衣‛,实行分类管理。立足党员特点和特长,认真摸清辖区党员情况,将党员分为在册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困难党员五类登记,实行建册分类管理;吸纳流动党员参加远程教育;对在册党员实行信息化管理;对困难党员实行结对帮扶;对失业党员优先介绍岗位。二是为党员‚定岗定责‛,实行多重管理。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社区以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尽党员义务,建和谐爱民为主题,发动党员在社区广泛开展党员义工服务活动。党员本着奉献、服务、互助、和谐的精神,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在活动中,党员义工以‚有困难找党员义工,有时间做党员义工‛为口号,认领了环境保护、治安防范、关爱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服务岗位,每周义务奉献16小时。去年‚七一‛前夕,党员义工唐连英和白秀英为许桂茹等3名优秀老党员过政治生日;党员义工郭小英积极参与社区调解工作,通过多次耐心劝说成功地调解了程振学老人与邻居的矛盾纠纷;党员义工孙日存和景守刚每周为社区内书法爱好者辅导书法技能。目前,已有28名党员加入到义工队伍,认领了近40个岗位,累计为民办实事好事60余件,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在楼栋党支部的‚线‛上做实,建好组织
(一)实施‚1+7+N‛党员网格化管理,以线带面。社区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学习,便于开展活动,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将社区划分成‚7‛个网格,每个网格成立一个楼栋党支部,网格书记由党员担任。助理员、治安巡查员、宣传员以及矛盾调解员分别由社区党员和热心居民担任。他们负责对各网格区域存在的百姓诉求、安全隐患、矛盾排查、社区建设等问题进行排摸和上报。努力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的动态管理和服务;每个楼栋党支部根据区域党员的特点和特长进行分类编排,再组建成‚N‛个特色党小组(绿色环保、文学艺术、爱心服务、健康文明、助学帮带、平安温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行缩小了服务面积,扩大了服务密度,真正实现了党组织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有效、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社区建设更加文明和谐的工作目标。
(二)推进区域化党建新模式,为民解忧。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各楼栋支部积极开展了民情走访活动,要求网格书记做到分类了解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例会积极上报,结果及时反馈。针对第七网格书记董娜走访的网格区域内残疾人和困难家庭较多的实际情况,社区党支部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研究部署,联合市区两级包联共建单位和爱心企业启动了‚阳光爱心基金‛慈善募捐活动,为赵栓、王宁两名重残儿童家庭分别进行了500元和300元的阳光爱心救助;通过第六网格书记陈新林反映的修复残疾人通道的百姓诉求,社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区残联和拆迁办的帮助下,修复了综合服务中心前的残疾人便道,消除了残疾人的安全隐患。目前,实施网格化管理两个月以来,集中解决了社区内热点难点问题8件,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在社区的‚面‛上做精,突出特色 按照区域党建‚三有一化‛的要求,突出‚一社多品‛的服务品牌,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活动。
一是成立‚支部+协会‛组织,以党带群。社区党支部紧密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在社区内健全党建工作网络,建立‚支部带协会‛工作制度,成立了调解协会、计生协会、老年健身协会等十个协会组织,每个协会都由不同数量的党员和热心群众组成,会长也由群众中较有威信的居民代表担任。社区党支部引领协会组织变‚社区包‛为‚协会管‛,由协会组织参与管理社区工作,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提升了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的凝聚力。
二是拓宽‚红丝带‛系列帮扶渠道。将社区服务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帮困方面:启动‚红丝带‛爱心呼叫系统,为社区空巢老人配发了爱心呼叫器20个,社区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为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和帮助;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特长对重残和行动困难人员定期提供上门理发、保洁等义务家政服务;为赵栓等3名重残人员申报了‚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计划。助学方面:为萨日娜等4名大学生申请到救助资金9000元;为韩睿等3名学生申请到‚金秋助学‛资金4500元;帮助残疾人员李连生和窦永泉的子女顺利就读内蒙古广播电视学院。就业方面:积极推荐待业青年凌志涛和赵来喜参加免费创业培训班和汽车维修班;多方宣传邀请知名教师举办了为期十天的‚SYB‛创业培训班,为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居民打开了创业大门。截至目前,已经有37户困难家庭得到了社区的帮助。
三是设立‚社情民意工作室‛,搭建百姓诉求平台。安排社区人大代表、党员义工、社区干部每周一次在社情民意工作室工作,随时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了解和掌握百姓的需求,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社区支部成员分别走访社区居民家庭,询问走访对象的家庭、单位情况和生活中存在的现实困难,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归纳整理出群众反映的小区内车棚数量少等15件热点难点问题,社区通过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目前已成功办理13件。
四是做好党务公开,使民主监督落到实处。爱民佳苑作为党务公开示范点,认真按照工作要求,严格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时限和程序,保障党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和透明化。坚持把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根据实际将党务公开内容分为固定公开、定期公开、逐段公开、及时公开等4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设立党务公开监督意见箱、热线电话、社区网站,在公开期间收集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对反馈意见及时作出处理或整改,并将结果向党员、群众反馈,继而进行再公开,让民主监督落到实处。目前,社区的党务居务公开率达到98﹪,群众对社区干部的信赖度不断得以提升。五是丰富活动内容,构建文明和谐社区。一是兴办‚社区课堂‛。让社区居民周周有课堂,月月长见识。通过‚红色课堂‛了解党的政策法规,‚法制课堂‛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健康课堂‛引导健康生活观念,‚书法课堂‛培养兴趣陶冶情操。2010年国庆期间,书法课堂的11位学员作品参加了社区举办的‚喜迎国庆‛社区书法成果展。2011年春节前夕,发动书法协会成员在社区内开展‚社区温暖送春联,居民喜气迎新年‛现场义写活动,社区干部将百余幅春联亲自送到部分老党员、老军人、失能人员和困难人员家中,并为他们送去了新春的祝福。今年7月,社区邀请乌达区书画院和老年大学的书法人士与社区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举办了‚以文会友 笔墨传情‛为主题的书法笔会,以此共同庆祝建党90周年。二是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组建了老年秧歌队、健身球表演队、红歌社团、绿之韵健身队等社区文化队伍,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联系赞助单位,举办了扑克、乒乓球、桌球、象棋等文体娱乐比赛;举办‚牵手残疾人,魅力十二运‛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帮助残疾人在快乐中找到自信,在竞技中结下友谊。丰富多彩的活动填补了居民群众的空闲时间,充实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文明和谐氛围。
目前,爱民佳苑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已初步形成,它的建立使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不断增强。然而,区域化党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大胆尝试,努力在探索中寻求更适合社区特点,适合区域化党建特色的新方法、新途径。
怀仁县通过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 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
去年以来,怀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决策,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建立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全面创新社会管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对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
怀仁县委、县政府领导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不仅亲自到会讲话,还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积极参与明确表态,凡社会管理创新所需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并拨出专项资金2OO万元。办事处、社区的日常办公经费和协管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办事处经费按照县级机关财政体制实施,每个社区由财政每年补贴1万元,由办事处集中使用,协管员每月补贴400元工资,计生委每月补贴60元,全由财政支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深入试点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层层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为各社区派驻了业务通、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摸清底数,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一是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的建设。全县在推进新建办事处、社区、网格站点的同时,还按照省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案,依托基层派出所,建成了15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站长由各乡镇书记担任,成员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乡镇综治办主任、派出所所长组成。目前15个服务站已挂牌成立,建立了相关制度,购臵了电脑与省流动人口公安专网连接,责成专人负责各类信息管理,对全县网格化管理模式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
二是摸清了暂住人口和重点人口基本情况。全县开展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清查整顿专项治理,组织公安派出所暂住人口协管员、计生信息员、村(居)委员会干部、网格协管员从4月16日开始,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持山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卡,统一进村入户、进厂到组调查,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普查人员按照省实施方案要求,一人一卡认真填写,确保不漏内容不缺项,共发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卡4万份,已完成录入的有2132O份。全县还组织乡镇司法助理员、网格协管员对辖区内的假释、拘役、保外就医、刑释解教人员、问题青少年等重点人员,采取拉网过筛的办法,逐人逐户摸清底数,填表造册,全县流动人口底数进一步摸清,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了95%,办证率达到了90%,初步实现了‚管得住、控得严、服务好‛的目标。
三、实施三级防控管理,推动网格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全县先后组建治安巡逻网、农村防控网、内部单位自治网等治安防控体系。从组织、制度、督查等方面,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充分调动和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
一是重新组建了县城治安巡逻网。进一步加强了巡交警大队 建设。今年该县调整了巡交警大队长,重新招聘了巡逻干警,投资10O万元,购买了10辆桑塔纳巡逻小汽车,3辆依维柯警车、2辆微型面包车、4辆警用摩托车和2部车载电话,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主要任务是在县城街巷巡逻,受理群众诉求,及时处臵各种警情,做到了巡逻时段衔接,工作错时、交叉接应、昼夜互补,24小时不失控,进一步完善了县城主要街道视频监控建设。该县投资850万元改扩建了11O指挥中心,安装监控头177个,配备LED显示屏、大液晶屏和20台电视墙组成的综合显示系统,积极推进了县城社区巡逻网建设。全县22个社区均组建了‚两会一队‛(治保会、调委会、巡逻队),并由社区民警负责携同网格综治协管员,成立了22支网格巡逻队,经常深入网格区域内进行巡逻检查。今年以来,下达警令65O0个,开展现场指挥650多次,提供办案线索600多条。
二是完善了农村立体防护网。在继续推进和完善联户联防、农村复杂地段建立警务区的基础上,在各乡镇推广了何家堡乡依托派出所,组建5—8人的治安巡逻队伍的经验,全部成立了巡逻队。在78个农村推广安装了平安互助大喇叭工程,全县互联成网,形成了平安互助网,自开通以来,共受理群众求助194次,出警处臵46次,极大缓解了农村偷盗突出的治安现状,确保了农村社会治安稳定。
三是完善健全了单位自防网。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推行正规化保安服务,落实门卫、值班、巡逻的守楼护院责任制,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施,并与县监控中心联网,确保了内部单位的安全。
四、完善矛调网络,构建网格化矛调工作体系
一是完善了三级矛盾调处网络。按照‚以乡街综治中心、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依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既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的工作框架。
二是推行矛调五项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全县矛调工作,把信访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位,该县积极推行了矛调工作五项制度。一是推行领导第一时间接访制。各级领导带头做到第一时间接访、第一时间化解矛盾。上访人所属乡镇、单位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县党政分管领导是县级第一负责人。二是实行矛调督办机制。县矛调办加强对基层单位办理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每月定期开展一次全面督查活动,特别是对赴省进京上访和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频率高的乡镇和部门,进行重点剖析、重点督办。三是完善三级矛调联防机制。建立县矛调服务中心,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设立矛调接待中心,各村配备矛调员,着力构建与大矛调工作格局相适应的工作网络。四是建立重大决策维稳评估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出台重大决策和实施重要项目、重点工程时,必须制定相适应的维稳工作评估预案等。五是实行矛调工作‚一票否决‛制。严格实行矛调工作责任追究,对矛调工作处臵不力的,县委书记与有关乡镇、单位的‚一把手‛进行约谈,超过进京、赴省上访指标的,实行‚一票否决‛。(朔州市委政法委 李明旺)
哈巴河县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
作者:吴慧年 来源:新疆平安网 发布时间: 2011-12-7 已阅读过: 20
次
新疆平安网讯(通讯员 吴慧年)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今年,哈巴河县结合社区服务管理实际,整合各种服务管理资源,按照“便于管理、包户集中、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原则,将城镇6个社区按“单位自管式管理网格+居住式管理网格+房主式管理网格+楼寓式管理网格”等类型划分为535个网格。
根据各网络内居民构成、社会治安情况,将86名社区工作者、162名楼栋长、198单元长落实到各个网格责任区,并明确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机制。为深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将每个社区工作经费提高到10万元,并为每个社区配备了社区服务车。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每户5元包户补助,楼栋长、单元长每年700—1000元的生活补贴。
四川平昌探索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今年以来,四川平昌县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江口镇试点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了社区管理,延伸了服务触角,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建立三级网格——延伸社区服务触角 在全镇每个城市社区建立三级网格。第一级网格为社区,分别建立一个“110”便民服务办公室,具体负责居民身份证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就业信息咨询等日常性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第二级网格为居民小组,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根据实际情况,按500-1000户的规模划定居民小组,由居民推选居民小组长负责居民小组日常工作。第三级网格为楼院、路段,由本楼院、本路段的居民推选楼院长、路段长负责日常工作。为便于畅通信息、上下联动,每一级网格都要落实上一级的人员进行指导,即每个社区由2-3名镇干部联系,每个居民小组由1名社区干部联系,楼院、路段由居民小组长或居民代表联系。三级网格的建立,把社区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居民小区、楼院、路段,加强了社区管理,方便了居民办事。居民普遍反映,“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只要给楼院长打个电话,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比过去方便多了”。
实行三个联合——整合社区管理力量
整合社区现有资源,联合物业公司、辖区单位、县级部门共同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着力破解社区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是社区与物业公司联治。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小区物业公司共同组织推选好楼院长、路段长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议提出楼院长、路段长和居民代表的具体工作职责,共同负担楼院长、路段长和居民代表的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让物业公司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使其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二是社区与县级部门联管。主动加强与公安、城管、建设等相关县级部门的联系沟通,对车辆停放、卫生清扫、路灯管理等具体事宜,共同商议确定各自的管辖范围和具体工作责任,避免了因责任不清而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三是社区与辖区单位联动。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法制宣传、帮贫助困等工作,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积极联合驻社区的单位共同参与,让单位的党员干部带动居民除陋习、树新风。比如,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社区与学校联动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活动,既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又通过学生影响、带动了家长,收到了良好效果。
坚持三个统一——增强社区干部动力
对社区每一级网格的工作人员,统一制订标准,统一组织培训,统一进行考核,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是工作标准统一制订。社区的日常工作与阶段性重点工作,每一级网格有哪些任务,达到什么标准,什么时限完成,均由乡镇党委统一制订,一把尺子量到底。二是工作人员统一培训。镇党委、政府适时对各级网格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居民小组长和楼院长、路段长统一进行培训,使其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能力。三是工作成效统一考核。每年底,镇党委、政府统一对第一级网格即社区进行考核评比,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统一对第二、第三级网格进行考核评比,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分格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各级网格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呼图壁县不断规范“网格”党组织建设,使网格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网格党支部成为了与社区居民群众近距离沟通、无缝隙服务的桥梁和纽带。
选优配强建班子,确保有人干事:采取“1+1+X”模式,不断充实网格党支部人员力量。选优配强一个带头人,将政治意识强、群众基础好,热心社区工作的党员选配为网格党支部书记;合理搭配一名联络员,以社区干部分片包户为基础,确定一名包片干部为联络员,负责网格内家庭信息采集、社区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培养充实一支好队伍,将在职党员、楼栋长、单元长、物管人员、义工志愿者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开展争做“四知四能五大员”活动,做到知网格概况、知居民家情、知社情民意、知求助对象;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赢得信任;努力成为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维护稳定安全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形成了层层落实,逐级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
群策群力出点子,确保有钱办事。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采取由县财政补贴一点、乡镇以奖代补奖一点、联系帮扶单位和社区辖区单位支持一点、社区办公经费挤出一点等办法,解决网格党组织运转及工作经费,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共同支持为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充分挖掘辖区资源,整合各类力量,充分利用党员奉献日、奉献周,与社区包扶单位和部门共同开展“创先争优、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 动员辖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和社区党员干部提供物质帮助和人力支持,赠送图书、文体用品等,完善网格党支部配套设施,开展义诊服务、走访慰问等活动,帮助解决网格居民群众的实际困难。
共驻共建搭台子,确保有场所议事。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要求,整合社区资源,按照相邻就近、便于居民活动的原则,按照网格+单位、网格+物业公司、网格+居民家庭的组建模式,在网格内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楼道、院落等区域建立网格党支部及服务点,由辖区单位、物业公司、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无偿为社区网格提供办公场所。为了实现网格党组织及服务场所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县委、县人民政府将网格党支部活动场所纳入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和建设,采取由政府出面协调,对辖区内已撤并或搬迁的行政事业单位旧办公楼划归社区管理,作为社区网格党组织活动场所,或要求新建小区必须配备一定面积的居民活动场所,确保网格党组织和群众活动场所。
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信息来源:真新社区(街道)党工委组织科
真新新村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两新‛组织有近千家,以商贸企业、专业市场为主,并且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小,组织规模小,从业人数少;二是散,注册地和经营地分离;三是流,员工进进出出较为频繁;四是变,开业、歇业、停业周期短;五是杂,有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情况较为复杂。街道党工委紧密结合实际,发挥已有市场党建基础优势,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寓教育于共建活动之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动‚两新‛组织双达标工作的开展。
一、完善社区党建网格管理体系。对拥有零星党员的民营小型企业,街道党工委不遗漏、不放弃。从‚块‛上来说,凡是驻扎在社区内而暂未建立党支部的‚两新‛组织,其党员的教育与服务,由各社区党组织负责;从‚条‛上来说,凡是注册在街道经济城而暂未建立党支部的‚两新‛组织,其组织关系转入后的党员由经济城党支部负责教育、管理、服务,必要时由街道党工委向‚两新‛组织直接派遣政治指导员。2005年初,街道党工委调整了经济条线党组织架构,成立资产公司党总支,增配专职党务副书记,加强了对各经济城党支部领导和指导的工作,为今后社区党工委下属综合党委的筹建打下了基础。
二、健全‚两新‛组织党组织。对拥有一定数量党员的‚两新‛组织,街道党工委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2004年组建了青草地幼儿园党支部、海鹤医院党支部。2005年在党员人数较多而组织关系转入较少的行知学校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今年将根据实际情况正式组建党支部。新办城市女子医院拥有10名党员,不久也将组建党支部。上述新社会组织党支部,连同先期建立的轻纺、汽配和米市场等新经济组织党支部,纵向上直属街道党工委,横向上对应社区网格,通过社区管理委员会等接受相应社区党总支的统筹协调。实践证明,推进‚两新‛组织的党建全覆盖和网格化管理,为全面而顺利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实效
街道党工委对‚两新‛组织党支部提出了‚有计划、工作有台帐、活动有场地、经费有保障、时间有保证、服务有延伸、季度有考核、工作有特色‛的‚八有‛要求,对各社区党总支提出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八字要求,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
一是推陈出新,争创工作特色。轻纺支部是街道最早成立的新经济组织党支部,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街道党工委引导并帮助轻纺支部建立了市场党校,并坚持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逐步提升了轻纺市场的经营品位。汽配支部积极创设各种载体,精神文明宣传园地、科普知识宣传园地、东方汽配城报等搞得有声有色,员工运动会、歌咏比赛、节庆活动及团队拓展训练等形式丰富多彩,2004年组织开展了‚东方汽配城杯‛科技画展竞赛,2005年在各商户中开展争创‚样板店‛活动,对提升汽配城的社会诚信度与声誉起到了一定作用。米市场是街道‚共创先进支部、共建文明社区‛的‚双结对‛典型,党支部赞助吉镇社区宣传队,为吉镇社区提供活动器材,与吉镇社区联手开展‚便民服务‛;党支部书记慰问生病的职工家属,对考取大学的摊位业主子女进行奖励,同时还和吉镇社区的两个特困家庭结对扶贫帮困。街道社区党建特色之一的‚牵手工程‛也延伸到驻区单位,如丰二社区的百名党员联系百名家庭活动,其中大部分党员就是来自于丰二社区网格单位,包括网格内的‚两新‛组织。今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把争创党建示范社区、同创共建示范社区作为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主要抓手。
二是真诚服务,共建和谐社区。街道党工委把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两新‛组织党建指导服务中心。中心人员经常送电教片、参考书籍到各单位。遇到党员发展、转正等工作,中心人员上门指导,规范工作程序。为破解‚两新‛组织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转入党员‚四必谈‛制度,即‚转入的预备党员必谈、转入的‘两新’组织党员必谈、转入的人户分离党员必谈、新发现的隐性党员必谈‛,进一步明示党员义务,提醒工作变动须及时报告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还会同各单位党组织确定预备党员联系人,帮助党员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各社区和‚两新‛组织开展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对‚两新‛组织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如轻纺公寓的垃圾出路、汽配市场的裁员、行知学校的水电配套等难题,还有各单位的交通停车、员工及其子女的就医就学等共性问题,各社区党组织主动靠前,提请街道有关领导会同街道有关部门,与工商、税务、公安等区属机构进行协调解决。各‚两新‛组织利用各自优势服务社区,有人才的提供人才,有场地的提供场地,有设施的提供设施,如2004年春节前夕轻纺市场捐出300条棉被、汽配城捐出200桶食用油、米市场捐出100包大米,联手为社区贫困户送温暖。同时,各大市场又坚持向街道‚阳光援助资金‛捐款,以帮助街道的弱势群体。
榆社县城区社区100%实现“网格化”管理
加入时间:2011-12-17 来源:中国网 作者:天亮 卫军 玉文
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区基层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晋中市榆社县城区在下属6个社区中100%的实行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了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
所谓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城管委将下属的6个社区,按照规模适度、动态调整、无缝覆盖、服务合理原则,将每个社区合理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社区干部任网格长,根据网格管理户籍人口多少安排适量的工作人员。目前,榆社县城区共划分网格123个,配备网格管理工作人员178余人,实行了定人、定向、定位、定责、定时的网格化综合管理新模式,做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每个社区的网格长和网格员都可以准确地了解的了解掌握所负责区域和居民的全面情况,及时反馈居民的需求,宣传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城管委在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过程中,层层成立了领导组,设置了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落实了专门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设施,为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城区党委书记李天亮亲自带队外出培训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了独具榆社特色的信息收集处理机制,组织网格工作人员开展巡回排查,通过发放网格化管理手册和便民服务卡、公布公共服务部门联系电话等措施,畅通居民信息反馈渠道。李天亮书记、赵宏峰主任还于每天下午四时集中听取城区各网格长一天情况汇报和信息反馈,准确及时采集各类信息,将已经发生的和需要解决的各类事件进行统一登记、汇总、分析、处理。按照“及时了解受理、跟踪协调解决”的原则,实行定期会办、部门转办、限时办结,确保了各类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处理。
榆社县城管委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有效延伸了其社会管理和部门服务职能,形成“大综治”格局、“大服务”格局、“大防控”格局、“大调节”格局等,有效将辖区人、地、事、物、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落实网格管理员、网格服务项目代办员、网格信息联络员、网格纠纷化解员、网格督导检查员“五员”各自的“责任田”,收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面对面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缩小服务半径,提高了服务效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如期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城区”部门管理目标。
“前几天,我上班时屋顶太阳能漏水了,社区网格长把自家修太阳能的亲戚找来,及时帮我修复了太阳能,要不我家价值30余万元的房屋就成“水帘洞”了,屋内财产损失也大得很,网格化管理就是好!”一位家住新华社区的居民在接受采访时乐呵呵地说。
东升社区网格管理员周晓林,每天五点多就起床义务接送中小学生上学,每天夜里十一点挨家挨户检查辖区居民门窗是否关好,没关好的就帮着关好。他还特别热心公益事业,当他看到网格区有个巷子没有路灯,居民生活十分不便的的情况后,多方呼吁奔走,终于感动了有关部门,目前该巷子已安装了路灯,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他就这样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地工作着,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一个个网格,成为了群众解决迫在眉睫难题的好帮手;一个个网格,成为了居民心灵温馨的港湾;一个个网格,“网”住了群众和社区深厚的感情,“格”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