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认真落实海洋石油安全检查意见的函(安监总司函%B5
【发布单位】国家安监总局
【发布文号】安监总司函海油字[2005]75号 【发布日期】2005-12-08 【生效日期】2005-1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监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认真落实海洋石油安全检查意见的函
(安监总司函海油字[2005]75号)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加强海洋石油作业的安全管理,我局于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8日组织开展了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专项督查。
现将《关于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专项督查情况的通报》发给你公司,请认真研究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督促被检单位落实整改措施,举一反三;要求其他有关单位进行对照检查,加强日常管理;切实加强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请于12月31日前将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报告我办。
附件:关于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专项督查情况的通报
二○○五年十二月八日
关于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专项督查情况的通报
国家安监总局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
2005.11.24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经国家总局领导同意,国家总局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以下简称“海油办”)于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8日,组织了三个督查组(每组4-5天时间)分别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的渤海湾北部区域、南海、胜利油田海上石油相关单位的作业现场和设施进行了专项督查。
督查组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抽查等方式,对被检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生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和安全许可证发放等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
督查组检查了中海油的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公司(天津)、天津分公司渤西油气处理厂、湛江海运公司中海油8号、3号油轮、湛江海工预制厂;中石油的大港油田赵东-
1、赵东-2平台和冀东油田海82平台;中石化胜利油田的海洋钻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海洋船舶公司、海洋石油开发公司、桩西采油厂和胜利9号平台、作业3号平台、埕岛中心1号平台、老163等2处滩海陆岸采油设施;还检查了挪威国家(东方)石油公司(深圳)的“睦宁”号浮式储油生产装置(FPSO)。
此次督查共检查发现比较重要的安全问题111项,其中中海油方面共有23项;中石油方面共有65项;中石化方面共有23项(具体问题见附件)。
对被检单位检查的情况和问题,各督查组分别作了反馈和通报。现将三个督查组检查的总情况做简要通报。
一、督查的总体看法
从检查的情况看,各被检单位都比较重视海上油气安全生产工作,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海洋石油作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职责明确,责任制落实情况较好,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完善,能够认真开展海上石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职工的安全意识较强,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也较浓,作业现场管理也比较规范。今年以来,各被检单位尚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能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各单位都比较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被检查单位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海上安全生产工作,在年初制定并下发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各单位的安全工作;推行层层安全承包制度,与有关二级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二级单位领导实行风险抵押、严格考核、重奖重罚。基本做到了人人有专责,事事有标准,岗岗有规范,安全有考核。胜利油田每一名职工均签订了《自我保护承诺书》,做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海上安全工作。
二是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如中石油海工公司和事业部分别确定了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并兼任安全总监,两个事业部还任命了安全副总监,成立了安全监督站;各基层单位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平台和船队设置了专职安全员,其他基层单位设置了兼职安全员。目前该公司共有安全管理人员38人,专职安全监督14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基本形成。
三是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如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制定并发布了《滩海勘探开发作业管理暂行办法》、《海上作业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等23项规章制度;中石油海工公司组织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HSE考核奖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28项。
(二)积极推行HSE管理体系
绝大多数被检查单位均发布实施了HSE管理体系文件,严格进行初始状态评审、危害识别及风险分析等步骤。中海油的有关单位严格体系审核和内审制度,重视风险管理,能够按要求辨识重大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隐患管理措施。胜利油田海洋钻井公司针对第二版体系文件在应用中暴露出的缺点,本着全面、简单、易于了解、重视规定、兼顾程序的原则,对过去一些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发布了第三版体系文件。
(三)认真做好海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各单位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各有关单位做好管理人员、出海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修订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做好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准备工作,及时提交了应取证单位和设施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目前,绝大多数单位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四)认真实行第三方发证检验制度
各海上作业单位在海上项目建设中,加强设计图纸的审定,综合考虑海域风、浪、流、冰等自然环境影响,由发证检验机构进行审批后再开始建造。第三方检验单位,对现场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验,并最终对工程进行综合验收评定并颁发合格证书和安全证书。无论是采油平台的建造,还是海底管道、电缆的设计、施工和投产,都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设计图纸审查、施工监督、投产验收,严把安全设施关。通过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投产后安全可靠运行。
(五)加强现场管理,注重设施维护
各被检海上作业单位,能够严格现场管理,注重设施的配置,自检和维护保养;对防井喷、防硫化氢、防台风都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了对海上作业单位的现场检查,促进了基层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六)抓好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
结合生产实际和以往应急过程中的经验,各被检单位均制定了《海上作业应急计划》和《海上溢油应急预案》,并对应急准备和演练记录进行考核。为提高海上综合应急能力,确保油田涉海石油勘探开发安全运行,胜利油田建立了海上应急中心,组织了船岸大型应急实战演练。胜利油田各二级单位结合自己的生产实际,都建立了各自的应急预案,普遍进行了应急演练。
(七)重视承包商安全管理
各被检单位都制定了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所选择的海上作业承包商实施HSE体系合同管理,合同中明确甲乙双方的安全环保责任、义务和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对施工现场存在健康、安全、环保重大隐患的承包商,有权立即停止其施工作业,并吊销其海上作业许可资格。这样把部分安全环保压力传递给承包方。让承包方必须认真对待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严把工程安全环保关,确保海上作业安全运行。
(八)积极开展海上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各被检单位都比较重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海上特种作业人员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大港油田公司今年组织两大公司66人(油田公司13人)参加了海上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资质培训,海上四、五小证培训取证618人(油田公司9人),海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324人。中石油海工公司还委托中海油渤海培训中心和天津水运学校等培训部门,加强对新入厂员工和转岗人员的“三级”教育。胜利油田到目前为止,共有216名涉海单位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安全资格培训,8500人进行了四小证培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被检单位在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但在检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意识有待增强,安全技能有待提高
检查中发现有的被检单位有些安全帽未标明有效期,个别人员的救生衣和安全帽穿戴不正确,氧气瓶、乙炔瓶混放,守护船的攀登网未挂,去掉吊机拔杆限位器,钻台上内防喷接头不规范等。这说明实际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强。从使用空气呼吸器、操作救生艇不熟练等情况看,职工的安全技能还有待提高。
(二)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还不到位
虽然各单位都建立了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实行了HSE管理体系,但个别人员对于本岗位的职责欠清楚,实际做的与规定的不相符。如检查中发现有的单位消防通道堵塞,呼吸器数量不足,作业许可证制度不严格,作业现场乱堆杂物,禁烟场所有大量烟头,动火审批程序、档案管理不规范,可燃气体报警器测试失效,应急演练的实战性不强等,说明实际工作中管理不严格,工作不扎实,规章制度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三)HSE管理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检查中发现个别单位尚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的单位虽建立了HSE管理体系但未通过第三方认证。同时,有的单位HSE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持续改进。
(四)安全设备不足,管理维护不到位
检查中发现一些平台的保温救生服配备不足,没有配备相应的充气泵,把备用电源当正常电源使用等;还有被检单位用渔船倒班;存在救生圈破损、消防接头锈蚀、索具未经检验、灭火器未经有资格单位年检;一些重要的设备设施没有及时进行第三方检验,设备设施有锈蚀、损坏、失去检测功能仍在使用等现象。
(五)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在检查中发现一些被检单位,公司级应急计划无应急程序,有的无防硫化氢管理规定,有的应急计划没有按规定演练,应急演习与计划不统一,有的作业现场工作环境和条件人为发生改变后,不做风险评估等,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完善和漏洞。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根据这次督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各单位海上作业的安全生产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处理扩大产能、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对石油天然气的旺盛需求,各石油公司海上开发项目逐年增多,产能逐渐扩大,公司的体制结构、人员情况也在变化,给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因此为适应安全发展的新要求,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产能、效益的关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到做好海洋石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思想意识上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加快海洋石油的开发生产工作。
(二)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海洋石油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风险高,危险大。海洋石油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安全投入要比陆上石油开采大,装备技术水平要求高。简易经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合海上石油开采水深不断加大的需要,也不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必要的安全装备,如保温救生服配备不足、用渔船倒班等,必须按要求配备,不能为了省钱而少配或不配。通过必要的装备,提高海洋石油作业安全水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对于在用的设备,每年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强维护保养,按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检验,确保其能发挥正常的作用。
(三)严格遵守“三同时”制度,实现本质安全
为了保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投入生产后的安全运行,防止出现安全欠帐,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三同时”工作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各单位应该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吸取国内其他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加强项目管理,完善可操作的程序,防止“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现象,从源头上杜绝隐患的产生。
(四)要严格现场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被大量国内外石油企业所采用,证明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各单位应重点把体系运行好,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发挥体系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要将体系运行落实到每个管理层,每个操作岗位,不能把建立体系当成一种形式。应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做到持续改进,不断规范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从细节入手,从每位员工做起,减少“三违”现象,实现安全生产。
(五)做好安全培训,完善应急救援工作
各单位虽然在海上安全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检查的情况看,还是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不仅要做好职工岗位操作方面的安全技术培训,而且要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树立珍惜生命的理念,增强职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在应急救援方面,应加强体系建设的完善,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应加强应急救援的知识培训和实际演练,提高设备操作、应急程序的熟练程度;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单位之间的协作,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形成企业、政府、部门联动的有效机制。
(六)认真做好隐患整改,促进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生产
各大石油公司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这次督查的情况,作为国际化的大型现代企业,首先要树立接受国家督查、监管的意识。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要就事论事,要举一反三,要从深层次、高起点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全管理、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各类体系运行的落实工作认真反思和全面审视我们的海上石油作业安全生产工作,要在“预防为主”上下功夫,强化责任主体,督促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作业单位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认真抓好抓实。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能立即整改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要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人,限期整改。要建立整改情况报告和督办制度,将隐患的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此次督查工作得到了各被检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在这里我代表全体督查组成员表示感谢。通报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煤安监司函办〔2011〕1号[推荐]
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征求修改意见的通知 煤安监司函办„2011‟1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加快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研究起草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印发给你们(亦可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征求意见”栏目下载),请认真组织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于1月31日前书面(或以电子文档)报送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
联系人:陈东科;联系电话:010-64464024
传真:010-64463954,64464154
电子邮箱:chendk@chinasafety.gov.cn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 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
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及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条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以下简称“六大系统”)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并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完善“六大系统”的第一责任人,要落实分管负责人和具体分管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做好“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第五条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驻在辖区内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执法监察。
第六条2011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监测监控系统、1 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都要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第二章 监测监控系统基本要求
第七条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和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第八条煤矿安装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构成监测监控系统的各配套设备应与安全标志证书中所列产品一致。
第九条甲烷、馈电、设备开停、风压、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风门、风筒等传感器的安装数量、地点和位臵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中心站要装备2套主机,1套使用、1套备用,确保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第十条按规定对传感器定期调校,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第十一条 监测监控系统在瓦斯超限后应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
第十二条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应在矿调度室内,及时做好应急处臵工作。
第十三条 新建、改(扩)建、技改等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监测监控系统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投入生产。
第十四条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硐室内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第三章 人员定位系统基本要求
第十五条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第十六条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必须满足《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定位分站、基站等相关设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第十七条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
第十八条 矿井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臵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巷道分支处应设臵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第十九条 矿井调度室应设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中心站,设臵显示设备,显示井下人员位臵等,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第二十条 新建、改(扩)建、技改等矿井的人员定位系统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投入生产。
第二十一条 煤矿紧急避险设施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臵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对进、出安全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
第四章 紧急避险系统基本要求
第二十二条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
第二十三条 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
第二十四条 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第二十五条 紧急避险设施的容量应满足服务区域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第二十六条 紧急避险设施的设臵要与矿井避灾路线相结合,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
第二十七条 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第二十八条 紧急避险设施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第五章 压风自救系统基本要求
第二十九条 煤矿企业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必须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第三十条 空气压缩机应设臵在地面;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臵安装,但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第三十一条 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 150毫米及以上;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为 100毫米及以上;采掘进工作面为50毫米及以上。
第三十二条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有条件的矿井可设臵压风自救装臵。水害严重的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安设压风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
第三十三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臵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臵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臵。每组压风自救装臵应可供5~8人使用。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安设压风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
第三十四条在主送气管路中要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进入与自救装臵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第三十五条压风自救装臵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臵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第三十六条 压风自救装臵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
第三十七条 压风自救装臵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臵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臵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压风自救装臵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分贝。
第三十八条 压风自救装臵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安装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米以上,管路安装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第三十九条 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臵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臵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2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
第四十条 井下压风管路应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应采取保护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采用高压软管)。
第六章 供水施救系统基本要求
第四十一条 煤矿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安全避险的需求,建设完善供水施救系统。
第四十二条 供水水源应引自消防水池或专用水池,有井下水源的应与地面供水管网形成系统,地面水池应采取防冻和防 护措施。
第四十三条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应敷设供水管路,在压风自救装臵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应安装供水阀门。
第四十四条 矿井供水管路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并设臵供水阀,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险时的需要,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的20米供水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
第四十五条 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输送营养液提供条件。
第七章 通信联络系统基本要求
第四十六条 煤矿必须按照安全避险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
第四十七条 煤矿应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井下电话机应是本质安全型。宜安装应急广播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安装的无线通信系统应与调度电话互联互通。
第四十八条 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以及采掘工作面和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设电话。井下避险设施内、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第四十九条 掘进工作面距端头30米~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距两端10米~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 采掘工作面的顺槽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顺槽中部应安设电话。
第五十条 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臵及设施。
第五十一条井下基站、基站电源、电话、广播音箱应设臵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
第八章 管理维护
第五十二条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员、值班人员、维护人员等相关人员。
第五十三条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六大系统”管理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息时,及时上报。
第五十四条应加强“六大系统”的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
第五十五条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六大系统”。
第五十六条应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
第五十七条煤矿井下监控分站、传感器、读卡器、基站等设备必须具有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
第五十八条“六大系统”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
第五十九条要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第六十条每季度应对备用电源的放电容量或备用工作时间进行测试。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时间达到标准时间的80%时,应及时更换。
第六十一条维护人员应定时检查、测试在用设施设备及线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检查、测试、处理结果报调度中心站。
第六十二条“六大系统”中任何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均应立即维护,在恢复正常运行前应停止其服务范围内的采掘作业。
第九章 验收
第六十三条验收部门应根据“六大系统”要求组织验收。中央企业和省属国有煤矿企业负责对下属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程进行验收,其他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由省辖市(地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验收。验收结果报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同时报送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六十四条煤矿企业或煤矿应按规定时限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并对建设完善工程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的,方可向上级验收单位提出验收申请。
第六十五条中央企业、省属国有煤矿企业和省辖市(地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自接到煤矿企业或煤矿验收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组织现场验收。
第六十六条煤矿企业或煤矿申请“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验收时,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验收申请书。
(二)预验收报告。内容包括“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试运行情况;预验收的时间、内容、方式、人员、发现问题整改情况;预验收结论等。
(三)设计和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主要包含:
1.“六大系统”设计资料、图纸及审批文件;
2.管理及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值班制度;
3.操作规程、故障处理期间的安全措施;
4.值班、操作和维护人员的配备、培训情况;
5.“六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6.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制度;
7.系统运行和管理资料(设备布臵图、设备台账、报表、值班记录、维修记录等);
8.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设备设施检测检验报告。
(五)设备供应单位资质证明材料。包括设备生产单位提供的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检验合格证、计量器具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六)工程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材料。
(七)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六十七条中央企业、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和省辖市(地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成立“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项目验收工作机构,按照“建设完善一个、组织验收一个”的原则,及时组织对提出申请煤矿的“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进行验收。
第六十八条中央企业、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和省辖市(地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应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对“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程进行现场验收。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验收不合格:
(一)设计变更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
(二)系统设备设施及数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
(三)系统功能不完备或运行不稳定,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和安全避险需要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六大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的;
(五)系统相关资料缺失或不全的。
第十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九条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辖区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驻在辖区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实施监察。
第七十条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未按规定期限和内容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要求的煤矿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责令停产整顿。
第七十一条 新建、整合、技改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安全专篇》中未包含 “六大系统”有关内容,或有关内容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安全专篇》不予通过。
第七十二条 新建、整合、技改煤矿没有按要求完成“六大系统”建设的,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予通过。
已通过审批、正在实施中的新建、整合、技改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安全专篇》中,未包含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有关内容的,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第十一章附 则
第七十三条 各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监管细则。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将对“六大系统”的监察纳入煤矿安全监察计划。
第七十四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国家安监总局41号令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15年修订】
发 文 号:总局令第41号
发布日期:2011-08-05 实施日期:2011-12-01 根据2015年5月27日《总局79号令:修改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等规章的决定 》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格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工作,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是指依法设立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工商核准文件从事生产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企业。
第三条 企业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活动。第四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企业申请、两级发证、属地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监督全国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央企业及其直接控股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总部)以外的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
第六条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其负责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工作,委托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涉及剧毒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工作,不得委托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涉及危险化工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工作,不得委托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
受委托的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受委托的范围内,以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名义实施许可,但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和个人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受委托的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称实施机关。
第七条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受委托的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委托事项予以公告。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监督受委托的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对其法律后果负责。
第二章 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
第八条 企业选址布局、规划设计以及与重要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的规划和布局;新设立企业建在地方人民政府规划的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八类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三)总体布局符合《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标准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条件外,还应当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要求。第九条 企业的厂房、作业场所、储存设施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经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和施工建设;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由具有综合甲级资质或者化工石化专业甲级设计资质的化工石化设计单位设计;
(二)不得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和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必须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
(三)涉及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装置装设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大型化工装置装设紧急停车系统;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化学品的场所装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泄漏报警等安全设施;
(四)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分开设置,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距离;
(五)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同一厂区内的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的布置必须适用同一标准的规定。
第十条 企业应当有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对本企业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已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和储存设施,应当执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每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与职务、岗位相匹配。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化工工艺、装置、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二)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四)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五)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七)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八)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
(九)变更管理制度;
(十)应急管理制度;
(十一)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
(十二)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
(十三)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十四)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十五)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十六)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
(十七)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十八)承包商管理制度;
(十九)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辅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第十六条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其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依法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或者相应的专业学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化工化学类(或安全工
程)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者化工化学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企业应当有危险物品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依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本条第一、二、三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提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并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依法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并按照安全评价报告的意见对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整改。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为用户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当符合下列应急管理要求: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二)建立应急救援组织,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三)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生产、储存和使用氯气、氨气、光气、硫化氢等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除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外,还应当配备至少两套以上全封闭防化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还应当设立气体防护站(组)。
第二十二条 企业除符合本章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还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
第三章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第二十三条 中央企业及其直接控股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企业(总部)以外的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新建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应当在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
第二十五条 企业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一)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文件及申请书;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清单;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复制件;
(四)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资格证或者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制件;
(五)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报告,新建企业提交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规定的文件;
(六)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证明材料;
(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证明文件;
(八)危险化学品登记证复制件;
(九)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工商核准文件复制件;
(十)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十一)新建企业的竣工验收报告;
(十二)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以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设施清单。
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除提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文件、资料外,还应当提供重大危险源及其应急预案的备案证明文件、资料。
第四章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
第二十六条 实施机关收到企业申请文件、资料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即时告知企业不予受理;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实施机关职责范围的,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企业向相应的实施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允许企业当场更正,并受理其申请;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告知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补正告知书,一次告知企业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企业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按照实施机关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立即受理其申请。实施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二十七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受理后,实施机关应当组织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文件、资料进行审查。对企业提交的文件、资料实质内容存在疑问,需要到现场核查的,应当指派工作人员就有关内容进行现场核查。工作人员应当如实提出现场核查意见。
第二十八条 实施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审查过程中的现场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
第二十九条 实施机关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实施机关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条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主要负责人、企业名称或者注册地址的,应当自工商营业执照或者隶属关系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实施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制件;
(二)变更主要负责人的,还应当提供主要负责人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安全资格证复制件;
(三)变更注册地址的,还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已经受理的变更申请,实施机关应当在对企业提交的文件、资料审查无误后,方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隶属关系的,仅需提交隶属关系变更证明材料报实施机关备案。
第三十一条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当原生产装置新增产品或者改变工艺技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时,应当对该生产装置或者工艺技术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并对安全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在整改完成后,向原实施机关提出变更申请,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实施机关按照本办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十二条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有危险化学品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应当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原实施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文件、资料。实施机关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十三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继续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提出延期申请,并提交延期申请书和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申请文件、资料。实施机关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
第三十四条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符合下列条件的,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届满时,经原实施机关同意,可不提交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七、八、十、十一项规定的文件、资料,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一)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
(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二级以上的;
(三)未发生死亡事故的。
第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分为正、副本,正本为悬挂式,副本为折页式,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实施机关应当分别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副本上载明编号、企业名称、主要负责人、注册地址、经济类型、许可范围、有效期、发证机关、发证日期等内容。其中,正本上的“许可范围”应当注明“危险化学品生产”,副本上的“许可范围”应当载明生产场所地址和对应的具体品种、生产能力。
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的起始日为实施机关作出许可决定之日,截止日为起始日至三年后同一日期的前一日。有效期内有变更事项的,起始日和截止日不变,载明变更日期。
第三十六条 企业不得出租、出借、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其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冒用他人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实施机关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本办法和有关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规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实施机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及其监督管理工作中,不得索取或者接受企业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非法利益。
第三十八条 实施机关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机关应当撤销已经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超越职权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程序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三)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第四十条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机关应当注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被批准延续的;
(二)终止危险化学品生产活动的;
(三)安全生产许可证被依法撤销的;
(四)安全生产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
安全生产许可证注销后,实施机关应当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或者本机关网站上发布公告,并通报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一条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15日前,将本行政区域内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情况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实施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不符合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发现企业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活动,不依法处理的;
(三)发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依法处理的;
(四)接到对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依法处理的;
(五)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和监督管理工作中,索取或者接受企业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第四十三条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发现其不具备本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暂扣期满仍不具备本办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 企业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生产危险化学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的;
(二)接受转让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三)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第四十六条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七条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主要负责人、企业名称、注册地址、隶属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新增产品、改变工艺技术对企业安全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未按照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时限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的,责令限期申请,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其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未按照本办法第三
十二条规定的时限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并且擅自投入运行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申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发现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实施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并给予警告,该企业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自实施机关撤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之日起3年内,该企业不得再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五十条 安全评价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资质半年,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相关责任人依法给予处理:
(一)从业人员不到现场开展安全评价活动的;
(二)安全评价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安全评价报告存在重大疏漏,但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从事安全评价活动的。
第五十一条 承担安全评价、检测、检验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
企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依法吊销其相应资质。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将纯度较低的化学品提纯至纯度较高的危险化学品的,适用本办法。购买某种危险化学品进行分装(包括充装)或者加入非危险化学品的溶剂进行稀释,然后销售或者使用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危险化学品目录,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布的危险化学品目录。
(二)中间产品,是指为满足生产的需要,生产一种或者多种产品为下一个生产过程参与化学反应的原料。
(三)作业场所,是指可能使从业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任何作业活动场所,包括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储存、装卸等场所。
第五十五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印制。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的文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格式、内容和编号办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另行规定。
第五十六条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的细则,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4年5月17日公布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国家安监总局令 第9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9号
《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已经2006年9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局长 李毅中 二○○六年十月二十日
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安全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根据《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和《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安全生产标准包括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AQ)。
第三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统称安全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统称国家标准委)对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实施管理。
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统称安标委)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粉尘防爆、涂装作业、防尘防毒等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统称分标委)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
第二章 立项和计划
第四条安全监管总局根据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组织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工作规划和计划。
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由国家标准委下达和公布,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由安全监管总局下达和公布。
第五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科研院所、协会、学会、中介机构等单位可以申请安全生产标准的立项:
(一)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规定的;
(二)在安全生产标准范围之内的;
(三)市场和企业急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有促进作用的;
(四)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推动作用的;
(五)规范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的;
(六)规范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的。
申请国家标准立项的,还需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对符合本细则第五条规定的安全生产标准立项条件的,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在每年10月31日前向相应的分标委秘书处提出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的项目建议。
安全生产标准的项目建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或者修订的必要性;
(二)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完成时限;
(五)其他有关情况。
第七条对向分标委提出的标准立项建议,经分标委会议通过或征询全体委员意见并经主任委员同意后,报安标委秘书处。
对全部上报的标准立项建议,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工作规划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经安标委会议通过或征询全体委员意见并经主任委员同意后,报安全监管总局审议。
第八条安全监管总局对安标委提出的安全生产标准项目建议进行审查。涉及行业标准的,由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后下达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涉及国家标准的,由安标委向国家标准委申报,按照有关规定审查后由国家标准委下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第九条因安全生产工作急需,确需制订或修订有关安全生产标准的,按照本细则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增加补充计划。
第三章 起草
第十条安标委及分标委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委、安全监管总局下达的标准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指导和督促标准起草单位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安标委及分标委应当及时掌握标准制修订的进度。各分标委秘书处应当每季向安标委秘书处汇报一次标准制修订的进度,安标委应当每半年向安全监管总局汇报一次标准制修订情况,重要情况应当随时汇报。
第十一条经安标委及分标委确认的标准起草单位应当制定标准工作计划,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并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
标准工作计划和标准起草小组名单应当报安标委或分标委备案。
第十二条标准起草单位应当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标准及规范、规程、文献等资料,及时掌握相关标准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动态信息。
第十三条标准编写的层次结构(章、条、款、项)、格式、用语、公式、表格和字体,应当遵循GB/T1.1~1.2的规定。
第十四条标准起草单位应当按照计划,在调查研究、试验验证的基础上,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说明及有关附件,其内容一般包括: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的,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五)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第四章 征求意见
第十五条标准起草单位在完成标准起草工作后,应当将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送到分标委秘书处。分标委秘书处应当对标准的格式、内容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程序性审查;经审查同意后,起草单位将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寄送给部分委员和相关单位专家征求意见。必要时,可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的专家应当涵盖相关科研、生产、使用、检测检验、培训、监管监察等领域,且专家中委员的数量应不少于10人。
第十六条收到征求意见稿的专家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意见,且反馈意见的专家数量应当超过征求意见专家数量的三分之二。反馈意见期限为自对方收到至回函日止30天内。
第十七条对于专家反馈的意见,标准起草单位应当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并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完成标准送审稿和意见汇总处理表。对不采纳的意见,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并在意见汇总处理表中予以说明。
第五章 审查和报批
第十八条标准起草单位将完善后的标准送审稿、标准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和其他有关附件一式三份送分标委秘书处。
第十九条分标委秘书处将标准送审稿送主任委员初审同意后,提交全体委员审查。审查采用会议或者函审方式。
审查前,由标准起草单位提出审查专家名单和审查申请。秘书处应当在审查会议前一个月或函审表决前两个月,将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及有关附件(函审还应包括函审单)提交给审查者。会议审查时,应当进行充分讨论,尽量取得一致意见。需要表决时,必须有不少于出席会议代表人数的四分之三同意方为通过。函审时,也必须有四分之三的回函同意方为通过。会议代表的出席率和函审单的回函率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二。
会议审查时未出席会议也未说明意见者,以及函审时未按规定时间投票者,均按弃权计票。
对有分歧意见的标准或条款,应有不同观点的论证材料。
第二十条会议审查应当有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当包括对本细则中第十四条第二项至第十项内容的审查结论,并附审查人员名单。函审时应当形成函审结论并附函审单。
审查标准的投票情况,应当以书面材料记录在案,并作为标准审查意见说明的附件。
第二十一条对分标委审查过的标准,原则上,安标委不再进行审查;对于一些重要标准,安标委可组织进行专门审查。
通过审查的标准,经安全监管总局分管领导同意后,由安标委提请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
第二十二条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标准送审稿,由标准起草单位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连同标准编制说明、意见汇总处理表和其他有关附件一式三份送分标委秘书处。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外先进标准的,应附有该标准的原文或者译文一式二份。
标准起草单位提供上述资料时,应当同时提供电子文稿。制定、修订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还应当提供中文和英文通报单。
第二十三条标准报批稿经安标委秘书处复核和秘书长签字后,送主任委员或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审查。经主任委员或其委托的副主任委员审查同意后,按标准的分级分别向安全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报批。国家标准向国家标准委报批;行业标准向安全监管总局报批。
第六章 发布和备案
第二十四条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委统一编号、发布。行业标准由安全监管总局统一编号、发布。
第二十五条行业标准应当在发布后30日内依法报国家标准委备案。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安全标准不能归入相应分标委的,标准起草单位可直接向安标委秘书处提出立项申请,依照本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标准发布实施后,分标委或安标委应当按规定进行复审。复审周期不超过5年。复审不合格的,应当及时提请修订或废止。
第二十八条制定标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资料,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标准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及时归档。
第二十九条煤炭行业标准(MT)的制修订程序,依照本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本细则自二○○六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第五篇:工作联系函(南昌市安监站)
工作联系函
南昌市市属各建筑施工企业:
凡从事建设行业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相应特殊工种作业的安全知识及防范各种意外事故的技能。要求各施工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即由江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颁发《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截止2013年元月1日之前,原所持有的操作资格证全部作废,请各企业请按照如下通知,尽快办理新证申报的相关手续:
1、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申报流程:
江西建设监督网→网上办事大厅→施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申报→企业注册(已注册的企业直接登录用户名及密码即可申报)→返回登录用户名及密码即可申报
2、申报需要上传的材料:
⑴个人电子版照片(小一寸彩照);
⑵身份证(年龄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且符合相关工种规定的年龄要求);
⑶初中及以上学历证书;
⑷近三个月内县级(区级)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证明,且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疾病和生理缺陷。
以上材料均需原件扫描,并加盖公司电子印章,且上传的图片不大于20M。
3、所有特种作业人员申报成功后,请致电考核基地教务负责人
(陈玉),具体考核时间等基地通知;南昌片区的各个工种考核人员,只要人满70人,考核基地就会及时开班考核,各公司预留的联系电话须保证能联系到人。
4、另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考核收费标准)。
5、考核基地具体地址:小蓝工业园富山二路89号,小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后面600米左右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左转200米即可。
6、咨询电话
江西省安全质量监督局信息中心88157269
江西建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基地85297852
联系人: 陈 玉***
QQ:204790955
江西建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基地201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