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论文(李琪)

时间:2019-05-13 05:0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党员管理论文(李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党员管理论文(李琪)》。

第一篇:流动党员管理论文(李琪)

柳江县流动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课题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基层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重要内容。为此,课题组就柳江县流动党员管理的情况开展了深入地调研。

一、柳江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柳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实现全覆盖、增强有效性、促进组织化”的要求,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努力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县有党员数16769人多人,其中流动党员1316人,占党员总数7.8%,其中流出党员数1239人,流入党员数77人。流动党员中持有《流动证》1273人,其中流出党员持《流动证》1203人,流入党员持《流动证》70人。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柳江县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摆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考核党委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成员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公安、计生、民政、人社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难点和问题,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基层党(工)委也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负责、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组织健全、职责到位、工作有效的组织网络和领导体系。

(二)健全网络,完善制度,推动流动党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要求,在县

委组织部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各基层党委(工委)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各基层党委(工委)下属支部均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点,构建了“中心—站—点”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服务网。目前,全县已建有党员服务中心(站、点)277个。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建管理网络,积极开展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组建了党组织。此外,着眼于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使流动党员规范、有序流动。要求党员外出时,必须及时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告,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凭证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组织生活并交纳党费,《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支部或组织生活所在党支部每年审核一次。同时由村(社区)党组织指定一名党员与其建立帮扶关系,采取书信、电话、家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和了解其在外出期间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情况,传达村(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对外出党员的要求,征求他们对党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家中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节前,向每位外出流动党员邮寄一张新年贺卡、送一封县委致流动党员的信,让他们时刻感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

(三)依托科技,台账管理,全面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动向。依靠先进科技手段,如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在全县范围内对党员分布及结构进行摸底调查,对流动党员状况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做好建库的基础工作,全面及时的了解全县流动党员的情况。县乡两级建立了流动党员档案和信息库,实行微机化管理,做到流动党员底数清、去向清、地址清、情况清,有准确的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使流动党员“打工不脱党”、“离乡不离党”。目前全县1316名流动党员已经全部纳入党员信息库,实现了台帐式管理,每个季度及时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每位流动员在外出务工前,各基层党支部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流动党员小读本》发到他们手中,要求其及时持证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

(四)优化平台,加强教育,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利用网络、有线电视、手机短信等手段,通过网上党校、网上党员之家等信息平台,拓宽面向流动党员宣传政策、理论学习、开展活动、传递信息的空间,使广大流动党员随时可以了解党务知识,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使流动党员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找准共产党员的位臵,坚

定信念,始终保持先锋模范作用。县、镇、村三级专门设立了13个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并通过广播、公开栏等形式对外公布。县委组织部还专门设立“流动党员电子信箱”,流动党员对家乡党组织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发至“流动党员信箱”,县委组织部确定专人及时将意见和建议打印成书面材料,及时转交给相关党组织。

(五)整合资源,强化帮扶,为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整合城乡组织资源,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帮扶服务网络。依托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服务网,健全流动党员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党务工作咨询、党的知识传播、组织关系接转、活动证发放、党费收缴、用工信息、技能培训、法律维权、回乡创业等服务。通过广泛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的活动和再就业援助行动,切切实实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协调组织、人社和农业等部门,依托乡镇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流动党员开展电脑、电工、建筑、厨师、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期,近两年来共举办培训4期,培训人员近1000人次,就业率达95%以上。县人社部门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和党员提供用工信息和就业岗位。实施党员关爱工程,募集110多万元成立了党员关爱基金,全部用于困难党员帮扶,已帮扶党员199人次,其中帮扶流动党员60多人次。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流动党员发展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信息、技术支持,全县共结成流动党员帮扶对子200余对,累计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1000余件。定期开展流动党员家庭慰问活动,近两年来共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家属120多人次,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合计48000多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柳江县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劳务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党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化、多样化,呈现出“大流量、多流向和常流动”的特点,流动党员队伍中组织难、服务难、管理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1.思想认识不足,合力难形成。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认为流动党员数量不大,管与不管不影响大局,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存在“流出地党组织管不住,流入地党组织不愿管”或“一头热,一头冷”等问题。由于党员流动地点不固定,工作变动频繁,流出地党组织很

难与流动党员保持长期联系和管理。有的地方的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好,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为软任务,进而导致在工作上缺乏相互配合,在实践中很难形成整体合力。

2.研究探索不深,管理难落实。一些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缺乏系统研究,工作点子办法不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无策对应。一些党组织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不适应流动党员的特点,包括一些先进的教育手段、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还未普及,也给流动党员管理带来了难度。此外,由于流动党员流动性大、流动地点不固定、流动地域广、就业形式和从业种类多,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相当困难。有的党组织只是在外出党员临行前叮嘱式“突击”教育一番;有的党组织虽然建立了外出党员联系制度,也只能一个阶段联系一次,很难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个别党员工作单位和通讯工具变化后,不主动与组织联系,造成党组织难与其联系沟通,教育管理工作也就无法落实。

3.组织设臵不合理,工作覆盖难。一方面,现有基层党组织基本上是按行业或行政隶属、地域条块设臵,随着党员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流动,党组织结构设臵已不适宜形势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从目前情况看,流动党员多分布于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别是有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一些流动党员找不到党组织,无法转移组织关系,过不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实践看,流动党员党组织的规范设臵、覆盖到位是工作中的一大难点。

4.体制不够规范,活动难开展。由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缺位,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一些流动党员到外地后,用人单位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够重视或没有党组织,致使部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无法落实。一些流动党员不主动亮身份,不与所在地党组织联系,使流入地党组织无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一些流动党员工作不固定,工作和居住地经常变换,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均无法对其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党组织生活也无法进行。

5.帮扶措施不健全,服务难到位。流动党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背井离乡,外出务工,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大多数人缺发展资金、缺创业技术、缺经营信息、缺致富门路。还有的法律意识差,维权能力弱,遇事茫然,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

身利益。工作中,有的基层党组织重管理、轻服务,对流动党员缺乏关心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感受不到党组织的温暖。

6.活动载体不丰富,作用难发挥。近年来,尽管各级党组织围绕促进流动党员作用发挥积极探索,形成了党员服务站、党员公开服务承诺、设岗定责等工作载体,但总的看还不够丰富和健全,不能与流动党员的思想实际、工作环境及服务愿望完全适应。部分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对原党组织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不愿发挥党员作用。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不想发挥党员作用。一些流动党员对自己放松要求,长时间脱离组织,放任自流,甚至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的客观需要,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党建工作,拓宽工作领域,把党建工作向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延伸,通过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建网络,实现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

(一)统一思想共识,建立健全机制,构建流出和流入地齐抓共管格局。中组部早已明确,流动党员持《活动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当地党组织不得拒绝接收。各级党组织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抛弃对流动党员的各种偏见,共同自觉地承担起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责,构建流出和流入地一体化共管机制,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日程,常抓不懈,抓出实效。一是建立县内外党组织互相接受流动党员工作制度,党员外出时及时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告,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凭证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组织生活并交纳党费,确保每个持证的流动党员无论到哪个地方的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都能被顺利接收。二是建立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双向反馈机制。由流出地县级以上组织部门与流入地县级以上组织部门签订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双向反馈协议书,由流出地党委组织部门与流入地党委组织部门组织流动党员进行对接,由流入地党组织将流动党员编入相应的党支部,进行教育管理。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要共同履行做好流动党员工作的责任。流入地党组织要积极为流动党员

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场所、经费、教材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及时向流动党员提供就业、择业、创业等资讯,为流动党员子女就学提供便捷服务。三是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县级以上组织部门互通信息制度。运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畅通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之间的互动沟通渠道,并对接受信息实行监督管理。如有条件,每年可召开一次双向管理联席会议,相互通报和探讨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办法,及时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县以上党委组织部、公安、民政、人社、计生、司法、团委等流动党员管理成员单位职责,签订共管协议,形成齐抓共管流动党员工作的合力。

(二)积极探索创新,改进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对流动的教育管理。结合新时期的要求,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创新管理的新机制,规范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一要严格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对流动党员严格颁证验证,将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生活的记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对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要敢于动真格,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二要注重同完善党内制度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动党员工作管理》制度、流动党员登记联系制度、活动日制度、联络员制度以及定期汇报制度等各项党内制度。对流动党员实行双向管理,流动党员要与所在地党支部、党小组取得联系,又要与所在党支部取得联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同时要结合当前流动党员的实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流动党员管理的制度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依靠制度管理党员的新路子。坚持制度创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研究制定流动党员登记卡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完善和提高。三要建立完善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结合新时期流动党员新特点,健全完善各项相关的管理机制,真正从机制上解决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设臵难健全等实际问题,逐步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向动态管理机制、目标考评机制、跟踪联系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相统一的管理机制。四要强化激励机制。基层党组织要大力培植典型,每

年评先表彰中流动党员要占一定比例。树立“组织不分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发挥典型的激励作用,促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争创实绩,永远保持着党员的先进性。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先进技术,实施信息化即时联系和教育管理服务。依靠先进科技手段,如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丰富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是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加快与广大党员的信息沟通,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工作的有效办法。一是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互动平台。与移动通讯公司合作,建立外出流动党员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通过短信息群发和接收,加强各级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让流动党员不论身在何处,都能了解党组织的一些重大活动安排,向党组织汇报自已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进而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二是要建立统筹城乡的教育资源互享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作用,城乡党员服务中心、街道、乡镇、村、居在设施、设备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为流动党员提供就近、便利的党员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管理资源从条块分割向整合共享转变,积极打造上下贯通、互惠互利、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党员教育管理新平台。三是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信息网络。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的软、硬件资源,专门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加强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平台功能的开发和完善,逐步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网络,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贯通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党委的党内基本信息管理网络,实现流动党员的信息化管理。

(四)健全机构设臵,理顺组织关系,形成属地和行业双向组织覆盖网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关键是健全党建管理网络,要不断构建完整严密的党建组织网络,把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使党员无论如何流动都始终臵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下。一是合理设臵流动党员党组织,为流动党员建立一个“家”。凡是流动党员相对集中、有3名以上持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条件成熟的,都应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或党小组,隶属党组织管理,专门负责管理那些没有固定单位或单位没有党组织的流动党员,确保流动党员能够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统一管理。二是根据流入党员的分布状况,考虑在街道(城镇)、社区以及行业和系统成立党组织。如:对分布在街道社区的流动党员,要以街道党员服务站和社区党员服务分站为依托,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对分布在各行业、各系统的流动党员,要在各行业和系统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三是拓宽工作领域,把党建工作向“两新组织”延伸。对分布在非公有制企业的流动党员,党组织要按照“哪里有党员,就把党组织建到哪里”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带动一批”的原则,通过“下派指导、灵活组建、加强服务”的办法,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方式,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同时,要理顺组织关系,实行属地和行业、系统党组织的“双重管理”,形成双向组织覆盖网络。

(五)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关怀帮扶,建立流动党员社会化管理模式。流动党员离开了原工作单位,有的生活上失去依托,精神上失去支柱,迫切需要党组织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融为一体。一要树立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中,使管理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旧模式,做到“小管理、大服务”。二要切实维护流动党员的权利。深入研究保障和维护流动党员正当权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切实保障党员的各种权利特别是民主权利,保障流动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控告权、申诉权和监督权等。三要全力搞好帮扶,切实解决好流动党员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逐步建立为流动党员服务的网络体系,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多关心流动党员,广泛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等活动,为其排忧解难,使其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利用县、乡和社区流动党员服务机构,为流动党员提供参加党的生活、发挥党员作用、开辟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等优质服务。实施党员关爱工程,利用党员关爱基金,加强对困难流动党员的帮扶,真正解决好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存在的实际问题。

(六)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工作实效,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各种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流动党员成为一面流动的红旗,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一要引导流动党员在工作生活中起带头模范作用。要根据流动党员素质相对较高、有一定号召力的特点,引导流动党员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诚实守信,按

章办事、文明经商、热心公益事业,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时刻保持先进性。二要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坚持以发展为大、发展为先、发展为重,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发展意识,强化发展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和有效形式,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主动性,构筑流动党员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尽心、尽智、尽力的载体,牵线架桥,引导其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引进资金和项目,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三要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立足流动党员工作岗位实际,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一个党员一面旗”、“保持党的先进性”等多项活动,把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目标化,构筑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

第二篇:流动党员管理

运河街道多举措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运河街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的新办法,较好地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对于确保党员先进性。

一是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员流动性越来越大,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教育管理上却存在着“五不管”现象,即流动性大、不好管;认识不清,不想管;模式老化、不会管;党员思想复杂、不服管;两地缺乏沟通、互不管。这种情况的存在,势必使党员失去管理和监督,无法保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对此,街道党委坚持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按照“条地结合、内外结合”的模式,先后制订了流动党员和离退休职工党员管理办法,实行由流入、流出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双向管理”,变“两不管、两头松”为“两地管、双落实”,激发了落实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归”。坚持因地制宜,健全基层组织。针对流动党员大多集中在“两新”组织、社区、企业和离退休干部中的分布特点,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时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确保科学管理。做到了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清、流动方向清、联系方式清、参加组织生活情况清。截止目前,全街所有流动党员落实了“双找”制度,将那些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流动党员,重新凝聚到党组织周围。

三是让流动党员“有功可建”。街道党委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激发了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育培训,使党员在流动时党性不断增强。鼓励党员大胆创业,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丰富党建主题活动内容,使每一个流动党员都成为一面流动的旗帜。通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发挥了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为推动街道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三篇:流动党员管理

村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活动的党员。为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根据上级文件有关精神,对我村流动党员管理规定如下:

一、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村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外出前,应向村党组织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当按月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3、主动与村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村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4、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村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二、区别情况进行管理

1、外出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地点比较固定的,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单位)党组织。

2、外出时间较短(6个月以内),且地点比较固定,应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地(单位)党组织。

3、外出无固定地点,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应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4、流动性大,无固定地点,但可以经常回村的,可不转移党员组织关系,仍由村党组织管理。

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

1、《流动党员活动证》由县委组织部负责提供,不得翻印。

2、《流动党员活动证》由镇党委统一领取,由组织登记发放。一般应贴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由发证的镇党委在照片上加盖印章,特殊情况未贴照片的,应与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同时使用。

3、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时,村党组织登记造册,详细登记持证外出党员的姓名、发证时间、外出原因、流向、外出时间和联系方式等情况,并报镇党委备案。

四、《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

村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村党组织同时确定流动党员联系人。

3、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4、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村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5、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6、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7、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

8、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9、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10、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11、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党员流出期间管理

1、通过适当方式与外出党员继续保持联系,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村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2、利用流动党员返乡之机,通过集中学习、召开座谈会或走访等形式,认真听取党员汇报外出期间的工作和思想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检查《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情况。

3、发现外出党员不按规定接转组织关系,或不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或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等情况时,要严肃批评教育,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村党组织原则上每年对《流动党员活动证》审核一次。

六、流出党员返回后管理

1、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村党组织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2、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3、按规定做好有关组织手续办理工作,及时纳入管理。

七、流动预备党员转正手续的办理

开具党员证明信和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流动预备党员,在外出期间如预备期满,应向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由村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转正手续。办理这类预备党员转正手续时,村党组织通过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其他途径,认真了解和考察预备党员在外出期间的表现。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应负责介绍有关情况,提供相关证明。

第四篇:流动党员管理情况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特别是在学生毕业期间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做好流动党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根据要求,现将我村流动党员管理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设立流动党员服务机构、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村党支部根据乡镇的要求,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组织的大学生村官任副组长;设立了“玉竹村流动党员服务站”,具体业务由大学生村官办理;流动党员联系登记点实行挂牌管理,并制订了“玉竹村流动党员服务站工作制度”,同时要求各村拟定相关制度。

二、对流动党员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认真组织各小组对本辖区内的流入党员进行排查。经排查,我村流入党员1人,无流出党员。

三、认真填发流动党员活动证,我村在春节前后,返乡的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同时建立相关台帐,实行建帐建卡管理。

四、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统计工作。按照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有关规定,村流动党员服务站已明确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统计工作,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统计台帐。

对外出务工创业的党员,组织他们召开座谈会,集中学习《党章》、十七大精神、重温入党誓词,认真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在抗旱工作中,组织返乡的流动党员参与,帮助困难群众送救灾物资、送技术、送知识、修路等,让他们经受一次活生生的体验,接受了一次党性考验。

掌握流动党员联系方式,有事或有必要时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教育流动党员,积极参加本支部每年一次的党员民主生活会,认真履行党员义力,在外出务工地点(单位)争先创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作用。教育他们按期交纳党费,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不同的岗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村支部为主体,随时关心外出务工党员的组织生活,经常邮寄学习资料给他们,让他们在外打工期间既熟悉掌握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学好一技之长,回乡后带动一方群众发展经济。村党支部要求各小组在搞好常规工作和自身的业务的同时,严格按照要求为流动党员做好各类服务,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随时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玉竹村党支部

2011年1月20日

附:陆锦华于2011年6月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来玉竹村党支部

第五篇:流动党员管理

党政办公室第17期2011年3月20日

灌口镇抓规范求实效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规律,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了党委牵头、支部负责、小组管理、一级抓一级的管理网络。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学习、宣传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抓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配套完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

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完善流动党员登记制度,由村、社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做到流动党员的基本、从业情况和社会表现“三清楚”,目标、制度、责任“三落实”;建立外出报告制度,党员外出前,应主动向其所在党支部报告,对未向党支部报告且外出3个月以上的党员,党支部要及时与其进行联系,并进行批评教育;建立专人联系制

度,对流出党员,党支部明确一名班子成员进行联系,加强沟通,随时掌握了解流动党员的学习、工作和履行义务等情况。

三是强化教育、提高能力。通过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等方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式”教育;对长期在外且流动地点分散的党员,通过网络、邮寄等形式把学习资料及时发放到他们手中,进行“联系式”教育;对常住外地的党员,积极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要求他们参加当地的教育活动,进行“委托式”教育;对流入党员,要求所属党组织自觉承担起教育任务,进行“融入式”教育,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就业能力,切实做到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

下载流动党员管理论文(李琪)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党员管理论文(李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党员管理

    海淀人才党委流动党员管理业务指南 海淀人才党委负责在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个人存档、单位存档中非高新技术企业的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高新技术企业流动党员的管理由海淀园企......

    流动党员管理

    某某乡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日益广泛,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也日益频繁。为进一步加......

    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提纲一、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1.是建立组织机构2.是健全服务网络3.是壮大党员队伍二、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教育管理就跟到哪里1.是动态化......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报告

    xx乡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情况报告xx县委组织部: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做好流动党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根......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措施

    **省**县22个乡镇共有农村流动党员946名。县委在充分把握流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全县农村实际,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收到明显成效。一是建立专门档案。对全县农村所有流......

    流动党员管理(精选5篇)

    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也是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维护民生、......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凤山乡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一、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文......

    流动党员管理措施

    流动党员管理措施 随着党员不断增加,尤其是部分党员离岗后又在外地自谋职业,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个难题,现就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制定如下措施: 一 、对离岗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