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和历史学科的知识联系范文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和历史学科的知识联系
高中地理和历史学科的知识联系
在广大中学文科师生中,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政史地是一家。不仅仅是这三个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曲知识联系,而且也对学生对文科知识的学习起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作用。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教学中只是注重了单个学科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科间的联系和综合的话,那么现在,随着高考命题的.改革,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和综合与注重某个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已经是同等重要的了。
如何实现中学历史与地理学科的综合呢?首要的是应该以高中历史知识为基础,分析、归纳并把握历史与地理学科的知识联系。高中历史和地理学科,有着天然的、显著的知识联系。这些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年年都有体现史地综合的试题。
一、如图是学好历史的重要工具。高中历史课本中,有上百幅地图和数百个地名,而这些图和地名实际上联系着无数的历史知识。长期以来,在我国就流传着“左史右图”的说法,说明地图是学好历史的重要工具。今天,对历史地图的研读应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利用地图,就得会看地图,几大洲,几大洋,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世界主要山脉、河流,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中国政区图、地形图,常用图例等应该了然于胸。
二、空间是历史知识的一个基本要素、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历史现象的存在,都有着特定的地理位置。如学习中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国历史,就要注意和明确三个层次的地理位置。第一,东、南、西、北,东.4b、西北、东南泅南。涉及到的具体知识如:商、秦、唐、清前期的疆域;历代王朝时东北、西此、东南、西南地区的管辖;东北、.北方、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兴起情况;我国古代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转移;我国古代的人口迁徒等。第二,长江、黄河流域,秦岭、淮河,长城以北、以南等。涉及到的具体知识如:位于黄河流域的早期人类;位于长江流域的早期人类;沟通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最早水利工程;三国后期至南北朝,黄河流域的四次统一;两宋时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种疆区域等。第三,具体的省份城市。涉及到的具体知识如:发生于今天某省的古代重要战役;今天北京、西安、南京在历史上有过哪些名称,做过哪些朝代的都城等;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闽浙赣、鄂豫皖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晋察冀、冀鲁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1944年国民党豫湘桂战场的大溃败等。
三、许多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发生及变化与地理因素有关,但地理因素不是决定因素。如中国古代南方经济赶超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地理因素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南方人口的不断增加(北方人民南迁),气候温湿,降水量大、日照时间长,交通便利,土地广阔等,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持续也与地理因素有关:吴有长江天险,蜀有祟山峻岭屏障;其他如:太平军从武昌至天京势如破竹、北伐却遭失败;1926年北伐军先集中兵力打吴佩孚;红军长征远走黔、滇、川、康地区;1948年战略决战首先选在东北;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国的失败和1941年德军在莫斯科战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的失败等等都与地理因素有关。
四、“一体化”,一些地理知识,同时又是历史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有:西域,狭义指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蓖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张骞、班超通西域,丝绸之路过西域,两汉设西域都护)。这一类的还有:关中、南中、西洋、南洋、西欧、东欧,西方、东方等。古代历史上天文、历法方面的内容,如:商朝的日食、月食记录;《甘石星经》中关于恒星和五大行星的记载;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郭守敬的《授时历》同现行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五、历史上地理因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可以为今天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1、合理的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有利于经济发展。如秦朝向河套、岭南的移民,增加了当地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两个地区的开发。三国至宋,北方人民的几次大规模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和南方经济赶超北方。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东进南下,对于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其作用无疑是很大的。今天,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序幕已经拉开,引导大量农民,特别是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员“西进”,也是不容忽视的。
2、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秦汉在关中兴建的数处水利工程,灌溉了大量田地,使少雨的关中地区长时期成为我国的富有之地;都江堰的修建,既防洪又灌溉,四川乃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宋时苏湖地区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口合理,才有水田面积大、产量高,才流传下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言谚语,宋元王朝,充分利用海岸线长,港湾众多的优越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促进了宋元王朝的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河湖密布,降水量大,人口较多的优势,开凿了沟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元朝的漕运和海运,就是利用便利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南粮北运,保证了大都的粮食供应。今天,我国正在修建的长江三峡工程,正是借鉴历史经验,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范例。
3、交通问题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唐代对外交通发达,既有陆路,又有水路,既可以东去,又可以南下,还可以西进,便利的交通使唐和亚洲各国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也丰富了唐朝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我国近代工业之所以首先产生于并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与交通相对便利有关。解放前,我国西南、西北地区长期落后,则与交通闭塞有极大关系。世界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都是当时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成就,由此带来了铁路、轮船、汽车、飞机等崭新的交通运输方式,成为促进19世纪初和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修建了许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但是今天,交通问题仍是制约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致富,先修路”,不仅成为许多人民群众的心声,也成为了党和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目前,我国把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放在交通上,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用心 爱心 专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关键词: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 教师地位 更新观念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
一、注重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新教材学习体会
随着地理新教材的不断普及,新教材越来越显示出其科学性、独特性、新颖性。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其教学目标、结构体系、编写手法、教学要求、版式设计等方面都焕然一新,这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研究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的特点:
一、知识结构体系的调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地理教材按照地理科学体系来安排教学内容,对于我们地理学科而言,科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对于旧教材的选材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内容多、难点多,重点不突出,实用性差,往往给教与学带来诸多的不便。这次地理新教材的改革,逐步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地理新教材注重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做到了简化知识、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从宇宙环境分别来概述地理相关地理知识。地理新教材注重实际,有很多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题目、讨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同时又注重创新性,以全新的思维和方法建立一种崭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突出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次地理新教材,始终把人地关系放在首位,教材的编写,始终是在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不十分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这次的新教材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方面的知识不再是系统的,整体的,而是作为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在提出问题时,始终离不开人地关系,从不同的浓度和广度来选取内容,地理新教材也突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发展总是等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地球,关注未来。
三、密切结合实际
地理新教材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方面合格的人才,很注重其实用性、新颖性,把学生新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密切联系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地理新教材十分注重个案分析与研究,将地理学的知识与具体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阐明了地理的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地理新教材也注重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的剖析,对于现象过程从时间、空间来进行分层、分角度剖析,培养学生学多角度、多方位来思考问题,联系国内、国际多种重大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发展。
四、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地理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把教和学有机结合起来,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教师和学生装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要非常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编写得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为教师提供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材在选材时,在主体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提供很多趣味性、阅读性的材料给同学们学习,同时在习题的设计中也十分巧妙,练习安排了很多活动、问题可供大学分析、讲座从不同方面来培养学生能力,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五、增加了图像信息功能
地理新教材中,一改以往老教材图像信息的功能,增加了很多的插图、附图、图型等等,对于地理事物有些难的用语言文字来完整形象的表示出来,有些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地理过程运用合理的示意图,能够很形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新教材在图形方面的运用比较合理,合理设计安排了很多图像信息,围绕图像,编排文字,地理新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示意图、地图、统计资料图、景观照片、框架图等等,设计多种新颖的图像,来很好的说
明课文内容、知识,起了鲜明,直观的效果。对于学生学起来就比较轻松愉快,教师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这些图像信息,对于学生牢实的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次地理新教材的编写,确实从多方面体现了“新”的特点,无论是从内容、结构、要求,还是目的、设计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当然新教材中还有许多值得去研究,去学习的地方,需要全体师生去共同探讨研究!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浅谈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摘 要】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在教学中通过利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从过程、方法、思维素材的积累等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
【关键词】地理思维 逻辑思维 素材库 培养途径 培养方法 地理学科的综合能力可以概括为五项:地理学习能力、地理研究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测试能力。其中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而地理思维能力主要借助地理测试能力(即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储备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来展现。
地理思维是指人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提高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在深刻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当前环境问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构建地理思维训练素材库 1.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
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让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和发展,并掌握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思维技巧与方法,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如玻璃温室和大棚的保温原理和大气的保温原理是一样的吗?不同在哪里?当然,在学习教材知识时,思考无处不在,我们要充分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要注意教材知识的拓展、延伸。2.利用日常生活、生产中事物构建思维素材
只有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兴趣。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常是进行独立创造思维的,他们有很大的创造思维的潜力,有待于我们挖掘和培养。如在学习气候和我国雨带的移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总结本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本地区的降水集中的时间等。
3.借助各种媒体信息中搜集思维素材
社会发展的问题,无非就是我们如何生存得更好的问题,这种问题人人关心。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利用这种问题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平时注意新闻、报纸、网络等传媒中与地理有关的信息。如新闻报道:8月份,我国甘肃舟曲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我们可以借此让学生根据新闻报道思考泥石流的危害、成因及该地的所处的干湿地区,还可以让学生回顾我国雨带的移动等相关知识。4.注意跨学科思维素材的整合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如数学、物理的等。我们通过利用跨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的习惯。如在复习《必修一》第一章时,我们会碰到经度、纬度的概念,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画出二面角、线面角,从而加深对概念的把握。在学习大气运动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的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
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1.重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
思维常以丰富的表象作为活动基础,特别是形象思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扩大知识面。见多方能识广,在不断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思维就不断活跃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如我国地势、地形对我国河流、气候有什么影响?学生必须对我国地形、地势、气候等特点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解决之一问题。这种探究过程伴随着思维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就必须借助自身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2.让学生对观察对象获得足够的认识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局限,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没有足够的认识,因为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它们。我们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思维素材,并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认识上质的飞跃。如平原和高原有何不同?不妨让学生观察平原与高原景观图片再作比较。学生发现平原上绿油油的,水好像要渗出来,感到地势(海拔)很低;站在高原上伸手可以摘下云彩,感到地势(海拔)很高,因而从直觉上感知了平原和高原的差异。3.注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教师提出的问题新颖、独特,并具有挑战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教学中教师借助北方的井越挖越深的漫画,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问题不可能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惯,教师要给以正确地引导。
教师通过语言传递的信息尽量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为什么),减少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描述。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并有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如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回答,而不必直接讲述地理事实。通过这种途径,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适度对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1.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相互联系进行思维
知识间总有纵向、横向、多向或多层次等多种联系,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建立思维线索。要尽可能运用思维技巧,把若干地理概念或事物巧妙地联系,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可采用演示、讨论、竞赛、演讲、自学等,反复训练,逐步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掌握了思维方法,知道如何去想,知道从哪去想。
纵向思维就是顺着自己的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连续考虑,探根求源。教学上的主要表现就是教师向学生连续性地提问,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个问题就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阶梯,多个问题就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理性认识,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例如:讲授“地中海气候”,引导
学生在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时,可向学生分别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3)具体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4)这样的气候条件发育什么样的植被?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的思考步步逼进、层层深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横向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的问题的一种方式。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思维的“迁移”。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说法,正是这各种“迁移”的体现。在横向思维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求同和求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找所包含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例如: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等,虽降水的形式不同,但其产生降水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其中水汽冷却凝结所致。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分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往往带着强烈的创造精神的思维。例如:英国与日本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差异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知道环境和经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很明显,求异思维给学生带来的思维空间远远超过求同思维,它有利于思维更好地发展。2.按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思维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也是如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这种规律。如我国五、六十年代对“北大荒”的开发,使它变成了“北大仓”这一现象,我们如何去
看呢?从当时社会现实看,它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等农产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现今生态环境方面看,这里原始湿地﹑林地被破坏了,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场所甚至濒临灭绝,气候也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加剧。1998年发生的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原始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3.充分利用地图,提高思维深度、潜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可表现在不同的地图上。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能分割的信息载体,特别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要在专题地图的制作上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如以同一纬度不同地区作比较,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阅读各专题地图,进行以下思维活动:赤道、南回归线、南纬40°纬线通过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各处在什么气压带、风带?沿海有哪些洋流?海陆位置、地形及洋流对气候有何影响?各大陆分别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哪些反映出地带性分布、哪些属于非地带性?最后得出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气候的主要特征。
总之,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地
学习地理,提高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在深刻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当前环境问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常华锋主编(2004年3月);(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德立主编(1999年6月);(3)《中学地理教学法》 曹琦 主编。
(4)《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途径的探究》瞿道峰 赵延珍(5)《浅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龚鹏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地理技能的学和教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将有何新的内容,三言两语很难说清,请先读一读下面引言中的三段文字。
一、引言
1995年第3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就中学地理教材的看法答中学生问: “中学地理教材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我希望中学教材有更多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提高环境意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99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研究员的《面对21世纪的地理学》 一文,其中提及地理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指导,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互补等目标前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并指出在今后15年中,地理学应高举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为解决中国的一些问题贡献出特别的力量。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当然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两应两不应的要求:(1)受教育者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2)受教育者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吸收信息、运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照新编高中地理教学大纲(1997年试用、2000年全国通用)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包括知识要求、智能训练要求与思想教育要求),它将作为编写新教材的依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由此可见,21世纪初期,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列出下列图式:(附图 {图})
对上图说明如下:
二、人地关系
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也曾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材中的反 映显得枯燥,不着实际,或者泛泛而论,缺少生命力。曾任国际地理学会主席的怀特撰文说:“由于忽视了人地关系的总体把握,地理学失却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看来,整个地理学界都存在着人地关系思想如何具体贯彻的问题。最近我国新编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图在此问题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力求在地理教学上对人地关系的结合点能有所突破,这意味着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智力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德育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学一点,用一点,从而显示出地理知识的生命力。
三、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也提出:“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世界各国针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努力寻找一条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细观这五个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正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高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1)生态可持续发展、(2)经济可持续发展、(3)社会可持续发展、(4)人口可持续发展、(5)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据此,剖析高中新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4个字。
所谓“四”,乃指教学大纲第一至第四单元,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 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知识体系,构建一个新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知识体系,这成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 一个显著特点。它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阐明四大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领域的生存空间和多样化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或破坏浪费,并正在为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总之,这四部分知识的本质,是在探讨什么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怎样才是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
所谓“三”,指新大纲第五至第八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等,这四个单元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讨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概况,一方面侧 重“人与物”的共同发展,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旨在研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也谈到“ 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二”,指新大纲第九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和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存在着联动关系,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 的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苦果,也就是生态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酿成的后果。如果这些问题能获得很好地解决,那么,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九、第十单元还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什么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而呼唤全球直至个人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一”,即指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自始至终皆以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
五、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指高中文科学生二三年级必选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考试内容。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课,是以专题形式探讨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与文化景观、领土与国力等人文地理内容,重点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 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三年级地理选修课,属于区域地理研究范畴。从空间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全球各地区—各国家—各省、市—各县、乡镇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不同,各自的区位优势也有差别,因 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和步骤就会因地而异,各具特色。
大纲以中国作为区域地理案例,了解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以及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兼论发展观的演变
(二)人类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就会不断扩大和加深,导致“发展”的内涵愈来愈加丰富,人 们的发展观也随之而不断地变化。
一、发展观的演变
1.产业革命前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在纯自然环境中,采野果,打野兽,人们的生活、生存主要靠适应一定的地理环境;而自然环境本身则靠系统内部的平衡以及靠系统本身的功能调节来维持稳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人类选择了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从事生产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满足人类最低的生活需求,加之农牧业本身的生存性与农牧业产品的可再生性,能使生态与
生产实现自然循环。所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总体上是协调的。那时,还没有现代工业、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不大,并不危及环境容纳、清 除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
2.产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以后
50年代,很多大国迈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唯一追求的是尽快实现工业化,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 财富”,是一种特殊商品,它能够供每个人消费,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和享用,只从短期利益着想,尽可能 去多占用一些公共资源,多生产一些产品,认为:只要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类生活的较高要求,就叫做“发展”。这种经济奇迹掩盖了资源的耗减和“三废”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本没有考虑环境资源是 有限的,更意识不到环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甲厂排放废物,乙厂也在排放,谁也不愿多花钱去清除治理环境 的污染物。
60~70年代,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地兴建了污染较为严重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 工业,现代农业也广泛使用增加型技术,如发展石油农业,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地膜等。此时,人类虽已进 入现代化社会,但同时也进入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大气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觉察到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换来的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而且也认识到环境资源并不是无限供给的.于是不得不着手污染后的治理工作(即先污染、后治理)。导致人们误认为经济增长加治理污染就等于发展,并未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质量下降,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直到1972年,联合国斯 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才将“发展”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
80年代,人们进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直接增加了环境 压力;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经过众多的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潜心 研究,才促进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个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解决好环境问题要求把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相反(掠夺式开采环境资源)转变为相成(既保证人类需要,又保护环境质量)方向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布伦特兰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 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90年代,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 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这一定义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提醒人们注意: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主观要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不能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贻害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说这一定义还有欠缺之处,那就是应当把空间维度也提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所以,1995年1 1月2日国际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三 组织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国际的、地区间的、国家级的、省级的以及最基层的。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这一战略与当地的实施机制及自然环境结合的程度。”这样,可持续 发展的空间维度就有了“质的规定性”,即:
1.部门持续发展 例如,工业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交通、住宅持续发展等等。
2.区域持续发展 例如,区域间的、国家的、地区的、城市乡村的持续发展。
3.全球的持续发展
这样,把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发展战略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其特征
“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或实施持续发展的几个具体原则:
1.系统性 一般将持续发展系统看作是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5个子系统有机的组合状态和协调发展的运作过程。可持续发展既然是由5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就必定会产生整体功能。
2.和谐性 从表层状态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和谐协调发展;从深层次思考,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类的观念,从单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化为“ 与自然界协同发展。”以求人与自然互惠共生。
3.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注重公平性原则,它包含:① 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优先考虑缩小贫富差距,给全体人民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②代际间的公平— —指明任何一代对环境、对资源都不能处于优先或绝对支配地位,要留给子孙后代以同样的公平利用资源和环 境的能力和权利。③地区间的公平——既要满足本国、本地区人群的基本需求,又不对他国、他地区人群满足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4.持续性 强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便无从谈起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意味着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至少不能低于目前的水平。可更新资源要使其增殖、再生;不可更新资源要能找到替代资源。
5.渐变性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达到统一,这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化为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消费模式,这更需要一个渐变过程。所以,持续发展是渐进的,但必须是不间断的、高效的质的变化。
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行动纲领,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后代人的利益。所以,需要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关心,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广,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发展、区域持续发展等等。以下将分别加以阐述。
[附注] 本文及以下连载文稿,主要参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家科委科技司、山东师大、山东资源与环境学会主办)杂志上刊载各位学者、专家的论文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点、资料,进行整理汇编而成,特致谢意。
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
一、人类生态环境
1.主体 人类(活动)
2.环境要素 环境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矿物、生物等自然资源,也包括生存空间、容纳污染物能力的资源、充足的阳光以及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幽美的风景等(在日本,把后三者称为社会的最高财富)。
3.环境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①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②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4.人类与环境 二者的相互关系图示为:
(附图 {图})
分析上表,得出以下结论: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需求与供应关系、排放与纳污关系、改善与被改善关系,这些关系最终都涉及到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问题。
5.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或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阀值)。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从环境对人类活动提供的物质、能量的限度方面加以衡量。有学者将它表示为:人类经济活动(载荷现量)/环境承载力
此值>1,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索取,大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持度,环境已严重超载。
此值=1,表明环境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
此值<1,表明尚未满负荷,允许进一步发展。
这里不能不提到环境承载力还具有“可调节性”特征,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例如,跨流 域调水,可使缺水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提高;滥伐森林也能使该地区承载力下降。
由此说明: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调整人类经济发展行为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两条基本途径。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环境系统(或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取决于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流量等级和节律。它与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包括突发事件的出现)有关,更多地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即上述人类经济活动/环境承载力≤1),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 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反之,人类的干预程度超过资源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即超过承受极限或上述公式的值>1时),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不再能起作用。于是,系统内的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小循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都受到严重的障碍,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处于破坏状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面临着自然界的惩罚,这种恶性发展,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恶化、生态失调、对持续发展的挑战
近些年来,全球面临的四大问题已对人类生存条件构成了现实和长远的、直接和间接的、地区和全球的威胁。这四大问题的威胁是:
1.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 地球的气温在过去100年中上升了0.4~0.5C,导致海平面上升10 ~15厘米,致使沿海城市、港湾、工业区、农田,将可能面临“没顶之灾”,生物自身的生长节奏也被严重 打乱,甚至出现部分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2.臭氧层损耗及氟氯烃污染问题 臭氧层被称为“人类核保护伞”。1995年10月10日的一次观 察,南半球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已达两个欧洲大小,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报告不无忧虑地指出:南极臭氧空洞 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它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地球 上2/3的农作物会减产。据统计,大气圈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病例将增加10万人。
3.生物多样性锐减及森林死亡 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指出:整个地球环境现已全面恶化,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有150~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森林以每年46 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这意味着“大自然总调度室”将失去作用,森林“基因宝库”也将不复存在。
4.资源空心化、生态失调 地球上的资源数量有限,自从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以来,在200多年传统工业以及之后的现代农业促动下,人类按主观要求盲目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滥采、滥垦、滥伐、滥牧,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发达国家采用了跨国资源掠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生态侵 略”,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能源危机,“资源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人类不得不大声呼喊:“地球只 有一个”,“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己”。
以上所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已构成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挑战。
四、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环境是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其所有者是生存于其中的全体人类,而使用者也是全球人类。因而实现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和基本任务。
1.资源的永续利用 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可更新资源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人类对可更新资源的 利用耗竭速率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增殖速率。如果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超过资源承受的阀值,人类需要通过投入必要数量的活劳动力及物化劳动来人工繁殖这些资源(如人工造林),使这些资源年更新总量的增长等于或超过其利用数量,才能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须知资源永续利用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不可更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资源利用要开源与节约。例如,加强勘探新资源、开发新能源、向海洋要宝、开发太空资源、寻找代替资源以及解决贫矿、伴生矿的采、选、炼技术研究和利用问题。总之,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2.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利用与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光利用不保护,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短缺,光保护不利用,环境资源的价值无从发挥。保护是使资源增殖,保护是为了更好、更多地、永续的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固然不对,但封闭式的保护观念也应改变。正确的理解,应当把保护资源与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例如,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已使258个种和种群、植物354种、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针对不同的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内容,对于可更新资源应合理有效地利用、促进更新充分利用; 对于不可更新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资源。
3.环境保护与提高环境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包含自然环境与资源 和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两大部分,前者上文已经说明。所谓污染即指将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和生活污水、垃圾等,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为了防治污染,很多国家制定了环境立法,进行环境管理、监督,规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求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以及对环境的损 害速率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同化、降解的自净能力。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 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政策和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等。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也强调:“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和恢复,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行动,为促使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局面,保护地球,为人类营造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