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政工作考核评估自查报告
2010年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自查报告
(2010年7月)
2010年4月以来,学院党委根据甘高工委„2010‟4号文件要求,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指导原则,认真对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情况进行了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兹汇报如下:
一、自查自评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我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考核评估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和党委常务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院领导为成员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考核评估办公室,由常务副书记段生成为主任,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基础部、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为使师生员工深刻认识思政评估的重要性,我们在全院组织传达、学习省上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认真学习和动员,大家一致认为,这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推动学院党的建设以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更好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精心部署,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参加全省高校思想政治考核评估,既是对我院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检验,又是对全院师生员工的一次难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精心部署,严格要求,通过自查自评自改,对学院近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扎实的检查和评价。
在自查自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的各项标准和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和省高工委《关于做好2010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的通知》要求,将我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开展情况与其进行对照,根据是否达标来评价我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自查自评主要分五个步骤:一是考核领导小组认真研究考核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将评估指标进行分解,落实任务,责任到人;二是相关部门搜集整理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材料,报送到考核评估办公室;三是听取汇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考核评估领导小组汇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情况;四是深入实地检查督促,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五是考核评估领导小组集体评议,对照评估体系逐条分析,进行总结。
在自查自评过程中,我们不但回顾了四年来的工作,总结了经验,找出了不足,而且使全院师生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为我们做好今后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认真的自查自评,我院自评成绩为980分,自评为“优秀”等次。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1.健全组织机构。学院在2005年就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党委重要的议事日程,列入干部的任期目标,与学院当前工作及长远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成立了由党委常务副书记任会长、分管学生和教学工作的两位副院长为副会长,学工部部长、团委书记、骨干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生辅导员为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探讨,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并组织力量认真实施;成立了学院业余党校,有目的地对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每年制定党员理论学习计划,具体将本年度党员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方法步骤和目的要求作出安排部署;每年围绕主题理论学习内容和重大政治事件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培训或学习教育活动。
2.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为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了《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化安排部署。四年来,先后制定了40多项学生工作管理制度,使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逐步使我院思政教育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3.加强督导检查。为加大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成立了学院常务副书记、纪检书记和教务副院长任正副组长的工作督查组。督查组每学期对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落实、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等情况,通过看、听、查、座谈等方式进行全面的督导检查,并将督查结果及时向党委反馈,畅通渠道,切实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4.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近年来,先后投资7500多万元,新建教学大楼2栋,学生公寓3栋,学生餐厅1栋,新增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校内实训基地25个,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36个;投资近160万元,改造400米标准跑道风雨操场2个、新建篮球场6个,排球场3个;改造图书馆,新添置图书30万册;投资160万元进行校园围墙、校内马路、校门的改造;与中国电信黄羊分公司协议,改造校园网,并由电信公司无偿投资180万元建设 “校园翼机通”(一卡通)信息化系统。投资180万元,改造锅炉房、开水房、澡堂等公共设施。通过建设,学院在设施和场地上保证了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机制
1.切实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在全院范围内通过公开报名,党委审查的方式选聘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15名青年教师为系学生辅导员。同时,加大学生公寓楼管理力度,除配备16名公寓管理员外,选配综合素质较高、有一定学生管理经验的23名青年教师为公寓楼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进一步充实了辅导员队伍。制定了《辅导员管理办法》《公寓辅导员管理和考核办法》,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在工作过程中,狠抓辅导员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育人功能。以思想建设为立足点,打牢辅导员敬业奉献的思想基础。通过表彰奖励、政策驱动等措施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以素质建设为根本点,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依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满腔的政治热情,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工作艺术,真正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学习的老师、生活的良师和情感沟通的益友。通过建立辅导员学习制度、工作研讨制度,不断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通过建立与学生谈心制度、辅导员进公寓楼等制度,实现辅导员和学生的零距离接触;通过建立辅导员联系“特殊生”制度,实现“特殊生”的及时转化。公寓辅导员对学生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年有许多学生在他们的帮助和教育下,转化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明确规定班主任由系部推荐、学生工作部考察、报党委会议审定,严把队伍质量关。完善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并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以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每年组织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搭建互相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坚持实行班主任跟班制,早操、课间操、晚自习都要求班主任到所带班级检查工作。跟班制已经成为学院每位班主任的自觉行为。正如省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武文斌所评价的那样:这种看似最笨、最原始的办法,实际上是最管用的办法。
3.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社团建设。每年院团校通过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请院领导做主题讲座,就学生干部的个人素质提升,班团管理规则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干部素质。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精神,组建了29个学生社团。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创办了团刊《青年之家》、学生专刊《祁连文学报》、《学生工作简报》等,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成长、展示自我、表达思想、反映情况的平台。
另外,还加强了党委宣传组织部门、团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专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及时调整补充院学生会、系团总支、系学生分会的成员,使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总数达140人以上。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工作作风扎实、党群结合、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4.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求各总支(支部)、各部门把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构建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为优化学生思政教育管理,院党委决定把学生工作重点由学工部转移到系(部),理顺了部门关系,充分发挥了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聚合了各方面工作合力,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院、系、班“三位一体”联动,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系(部)、处(室)各负其责、全员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三)坚守主阵地,把好主渠道
1.理顺工作关系,加强组织领导。为落实“05方案”,根据学院工作实际,2006年初,党委决定由基础部党总支书记兼任思政教研室主任,将思政教研室作为二级机构管理,由院党委直接领导,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理顺了工作关系。
2.注重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思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关键在于教师。一是重视师德建设,强调既教书又育人,深入开展向孟二冬、王选、方永刚等模范教师学习活动,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更是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所在,从而做到从教学的细节入手,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二是引进优秀人才,择优录用硕士2名,本科生1名,充实了教师队伍,使思政课教师达17人。三是加强内部培养与使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及参加各种学习、考察、学术交流,有4名同志取得硕士学位,先后有30多人次参加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组织的思政教师研讨班、骨干教师培训班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加大培养力度,在职称评定上给予支持,思政课教师中,已有6人取得高级职称。四是加强理论学习和研讨,提高教师对思政课程设置方案实施和“三进”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五是悉心培养青年教师,从备课、讲课到科研工作,推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采取专题讲座、公开教学、上示范课等方式帮助培养青年教师。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职称结构相对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理论水平较高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组织政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学习传达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后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文件精神;开展了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专题报告会,有关领导在认真学习领悟了方永刚的事迹后,有感而发地谈到:老师的职责就是以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3.规范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合理高效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及时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思政课管理制度。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使用、集体备课、公开教学、考试、评估表彰、联系学生、科研活动、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的管理使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使思政课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多次就思政课教学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思政课课程设置方案的实施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三进”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积极拓宽“三进”工作渠道,把准学生思想脉搏,形成课内课外教学互动。根据学院实际,做到思政课教学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了思政课教学既教书又育人的功效。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保证了思政课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思政课教师能自觉关注学生思想状态,依据各自的优势运用不同的形式广泛开展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有书面问卷式的调查;有面对面谈心式的了解;有个别解惑式的问答;有心理咨询式的循循善诱;有系统跟踪式调查。通过调查获取的素材,在集体备课时相互通气,认真商讨学生中存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如对新生就如何适应大学环境进行指导,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择业的指导,对女生进行专题指导教育等等。并采取不同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时组织开展党章知识竞赛、“知荣辱,树新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比赛、百科知识竞赛、大学生书画比赛、迎春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思政课活动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认可和欢迎。通过课内课外教学互动,大大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紧扣时代脉搏,开展形势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自觉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坚持把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作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教育成效的基本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的原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搞活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努力增强教育的现实感、时代感和针对性、实效性。在开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同时,能结合学生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教学,适时举办讲座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及时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如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安排专人对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进行录制,及时组织全院团员收看《十七大报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直播或录播录像,认真聆听了胡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并组织讨论交流。组织全院学生学习“全国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侯海燕、“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李春华、“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张晓同学等的先进事迹。通过类似这样的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强烈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自觉性。
五年来,广大党、团员积极为“5.12”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石羊河流域及省农牧厅系统和学院重病职工、特困学生等捐款捐物,捐款总额达10多万元。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自编约12万字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义并在教学中使用。
同时,能坚持创新载体,加强廉政文化教育。通过举办反腐倡廉教育报告会,开办反腐倡廉教育宣传专栏,组织开展党纪法规知识测试和答题活动,召开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个别谈心活动等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生动具体的反腐倡廉教育。以廉政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开展了以“廉政、务实、奉献、高效”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处(室)、系(部)、文明个人活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处(室)、系(部)高效廉洁的良好形象;把廉洁教育纳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上消极腐败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服务师生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我院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方针为指导,精心部署,认真研讨、落实思政课的设置,开足开好思政课。积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思政课教育扎实有效,特色鲜明,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四)拓展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
1.启动《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规划》示范项目,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院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放在重要位置,破解难题,创新思路。2009年初,制定并实施《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培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项目来抓。《规划》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运行机制、内容、组织和管理及与素质教育相关问题等六个方面科学地规划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提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是学院育人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丰富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对于巩固第一课堂教育成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着眼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丰富教育内容,明确教育目标,改革运行机制,以素质教育的理念设计和规划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通过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现了大学生素质拓展。
2.抓养成教育,培养文明行为习惯。为进一步实施《公明道德实施纲要》,重点开展了“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把“三管住”(管住自己的嘴,不讲脏话、粗话、不乱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贴乱画,不乱扔垃圾,不折树摘花;管住自己的腿,不翻越护栏、不践踏草坪)作为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切入点。坚持不懈的养成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3.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为宗旨,积极构建“大型活动届次化、小型活动系部化、社团活动经常化、班级活动日常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基本上形成了“年年有主题,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的校园文化氛围。2006年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道德实践系列活动。2007年开展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共创学院美好明天”系列主题教育。2008年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我的青春我做主”女生专题教育等多项主题教育;2009年开展“凝聚青春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和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活动。还组织开展了学习先进典型事迹活动、“学雷锋”活动、节水专题教育、贫困生励志教育活动、贫困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抵制毒品,爱心传递”宣传教育活动、“文明个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创建活动、“校园十大文明现象,十大不文明现象”征集评选等一系列活动;2010年,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思想政治考核评估,开展了 “抓三风(学风,作风,教风),迎评建” 系列活动。还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校园“百家讲坛”、开展“环境优雅,师生在行动”校园卫生周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第四届大学生“读书与人生”诗文朗诵会、校园读书月活动、第二届校园“青春之舞”街舞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和学院统一安排的3月5日学雷锋活动、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庆祝七一活动、迎国庆系列活动和纪念“12.9”系列活动等,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充实了学生课外生活,优化了育人环境,促进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大大提升了青年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实施品德行为“经济对话”,开展感恩主题教育。2008年,组织开展了以“感恩〃责任〃奋进”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实施当代大学生品德行为的“经济对话”。通过组织主题团会,班主任指导《人才资本投资效益分析表》的填写,学生计算出“家长投资”、“学习投资成本”和“学习投资成本效益分析”。计算国家和家长对学习的总投资,再对比学习时间,可计算出每月、每天、每节课的平均学习成本(理论和实际成本),进一步计算出学习投资回报率。给家长
写一封信,算算亲情帐,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花费的一笔细账,特别是较大的开支项,“实话实说”长大不容易,恳求父母回一封信,写明这些钱的来源,召开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专题报告会,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国家和家长理论投资成本每日达13.44元,家长投资成本每日10.20元(学生实际有效学习时间计算的投资成本)。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在学院形成感恩的氛围,唤醒青年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进而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学会珍惜父母的爱,珍惜父母的劳动;学会节约,避免浪费。
5.拓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立了“文学社”、“艺术团”、“青年之声广播站”、“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和“计算机兴趣小组”、“育雏研究小组”、“车辆发动机”等学科兴趣小组。通过教学生产实习、实验实训、公益劳动、勤工俭学和科技“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院畜牧、农机科技志愿者社会实践队长期服务于周边地区的养殖和饲料加工企业及农户,把畜牧兽医技术、农机具使用维修技术送到畜禽棚舍、农家院落,手把手为农民传授实用技术,现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深受群众欢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近年来,院团委先后2次被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八部委评为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5支社会实践团队被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八部委评为“优秀团队”、9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学院组队积极参加“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5件作品参赛,5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5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6.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积极发展学生党员。业余党校每年制定详细合理的年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认真做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吸收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尤其是新吸纳的学生党员,采用召开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单独谈话等形式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要求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处做表率,人人当标兵,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校成为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四年来,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1012人。在培训班上,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讲党课,前后有5位正副书记、正副院长坚持亲自给学生授课。有近2000名师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22人加入党组织,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名,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拓宽思政工作渠道。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编印了《心理保健必读》校本教材、主编了教育部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出版发行)、编发了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苑丝语》。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调查研究,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心态,缓解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每年在“5〃25”心理健康日,院团委、各系团总支、学生社团通过板报、宣传栏、团刊等媒介加大宣传。2010年5月,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近100余名骨干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常务副书记段生成等校内心理健康教师做了《心理学就是帮人快乐幸福生活的学问》、《人生就是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和《克服负性情绪,积极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心理咨询基本常识与技能》等专题报告。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特征;如何克服焦躁、压抑、悲观、失望、愤怒、怀疑、抑郁等负性情绪,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如何进行心理咨询等。
通过几年的扎实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院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中职生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院列项目通过省心理协会鉴定验收,认为该项目填补了我省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的空白,得到了省心理健康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2009年获省教育厅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1名教师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5名教师取得省教育厅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证书。
(五)重视经费投入,健全奖励制度,绿色助学工程稳步推进
1.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奠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基础。为切实保障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在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仍从事业费中为思想政治工作划拨了充足的活动经费。2007年,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费用达89.17万元,占总收入比例的3.14%;2008年,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费用达118.58万元,占总收入比例的2.77%。2009年,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费用达134.11万元,占总收入比例的2.78%。
2.健全奖励激励制度,大力开展评优树先工作。学院始终重视评优树先工作,通过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感染教育青年学生,以树立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理想,激励青年学生奋发图强,争优创先,积极向上。学院先后制订了《表彰奖励制度》、《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评选办法》、《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标准》、《“三好学生”评选办法》等制度。2009年,学院评选表彰了“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学生最喜爱的老师”72名;表彰奖励院级“三好学生”277名,“优秀团员”189名,“优秀学生干部”104名,“优秀团干部”81名,“先进班集体”11个,“先进团总支”2个,“先进团支部”6个,“优秀学生社团”2个。
3.稳步推进绿色助学工程,排解家长经济困难之忧。成立了学院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制定了《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试行)》和《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暂行办法》、《中职生“双零”培养模式》等制度。在做好国家贫困生助学贷款的同时,通过“奖、补、减、贷”及“工学交替”等措施,帮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大北农奖学金”“何康教育基金”“威龙奖学金”“甘肃—深圳奖学金”、“特困生困难补助”等,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通过“党员一日捐”“爱心救助”等公益活动建立了学院“困难学生资助基金”,以资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05年以来,学院用于资助学生的金额达2371万元,资助学生26700多人次,共有824人次办理国家助学贷款,金额达371.25万元。仅2009年度,用于资助学生的金额达609.13万元。批准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327人,贷款总额达150余万元。保证了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了学院“不让每一个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郑重承诺,也为经济困难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六)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院党委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长抓不懈。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与各部门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学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学习安全知识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制定《防震救援应急预案》,坚持把每年一次的防震避震演练作为全体学生的一堂实践逃生技能课,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学院根据青年学生所处的生理阶段,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转发了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了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内容涉及防震知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等。每年集中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法制教育活动、“学生安全教育防范月”主题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安全和法制意识,有效避免了学生中的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成立了学院安全检查小组,定期对教室、宿舍、公共设施等进行彻底排查,及时清除安全隐患,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安全检查常抓不懈,促进了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能结合学院实际,紧密围绕学院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体系和特色,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和丰硕的成果:学院被武威市委评为“文明单位”。2007年,院党委被省农牧厅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我院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作了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院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第九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被团省委评为“甘肃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并连续四年被共青团武威市委评为“武威五四红旗团委”;院学生会、车辆工程系学生分会被团省委、省学联评为“优秀学生会”,大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被团省委评为“高校优秀学生社团”;1名教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工作者”,1名教师被评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1名教师被省委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名教师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名同志被省高校工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9名教师被省农牧厅党组和武威市委授予“优秀党员”;学生参加“挑战杯”第七届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17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17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181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8名学生荣获“省级三好学生”、6名学生荣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2006年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评估中,我院思想政治工作因成绩突出,特色鲜明,被评为“优秀”。
基于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我院培养的学生素质高,技术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十分走俏,就业形势喜人,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牧医高职01〃2班学生杨芃,2005年被河北永昌兽药集团公司招聘为业务员,工作半年后他提出辞职,但他欠公司的药品销售款万余元销售款未收回。公司经一个多月联系未果而放弃了追款。一年后,他追回欠款后,主动回到公司,当面向领导致歉并说明原因,办清了
一切手续。他的诚信让公司感到很“意外”,公司对学院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大加赞赏,这家公司老总由此对我院毕业生的诚信度更加信赖,第二年起便追加了对我院学生的用人计划。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在省高工委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细致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省委、省高工委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教育方式和方法亟待创新,组织、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还存在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
2.专职辅导员数量不够。受编制制约,我院专职辅导员队伍配备不足,学生辅导员主要以兼职为主;
3.学院校园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学院地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单一,思想教育实践环节缺乏经费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需加强。
因此,学院在今后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查找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责任到人,落实整改。切实加强组织、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使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2.进一步强化“三育人”的意识。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心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着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多方努力,力争基本上解决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并进一步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5.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工作软、硬件建设。特别要加快校园网建设,借助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构建和谐的学院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增强工作的活力,努力开创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思政部卫生工作自查报告
思政部卫生工作自查报告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在学校的领导下,思政部高度重视部门卫生工作,卫生工作关系到思政部教师的健康,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为此,思政部要求值班教师每天做好办公室的卫生工作,要求每位教师加强自律,做好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衣着整洁,有病及时医治,保持良好心态,为学生做表率。
二、“三生教育”开设卫生健康教育专题,加强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在“三生教育”专题中,开设“禁毒防艾”“幸福生活”“绿色低碳生活”等专题,专门请防疫站的专家给学生上课。上课内容既涵盖了大学生日常卫生健康,又涉及到大病、重病的防治等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思政课渗透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中,渗透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教导大学生既要做到身体健康,又要实现心理心态健康。
四、实行学生到课情况登记,强化大学生卫生健康教育。自2009
年以来,思政部实行学生到课情况登记制度,严格考察学生到课率,严格追踪缺课学生情况,并上报各系。
经过积极努力,我部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体现,抓好卫生工作,教师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建立一个卫生、和谐的思政部努力。
思政部
2012年8月24日
第三篇:思政评估宣传手册简要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基础知识
为什么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行评估?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05课程方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二级指标,加大其权重和显示度。
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05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粤发“2005”12号)。
每5年进行一次评估。因此,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是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的重大举措,是促进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中央16号文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一,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第二,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第三,要加强思政教育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结果对学校有何影响?
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不到基本要求的,该校教学水平测评不能评为优秀等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的结果对高校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水平测评的等级。
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有多少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核心指标?
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有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6个,其中核心指标6个。
总分100分。总评分≧90分且所有核心指标得满分,评为优秀;75≦总评分﹤90分且不少于5个核心指标得满分,评为良好;60≦总评分﹤75且不少于3个核心指标得满分同时其他3项核心指标不全为零分,评为合格;总评分﹤60分或3个以上核心指标为零分,评为不合格。
评审专家实地评审包括哪些程序?
1、召集学校班子成员,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院长(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人员召开评估汇报会,听取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和思政部课程建设汇报。
2、召开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思政部教师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
3、进行随机抽样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4、查阅和核实学校提供的相关资料(侧重对原始资料进行审阅)。
5、察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备、设施等办公条件。
6、观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7、召开评估情况通报会,由专家组组长代表专家组向学校反馈评估意见。
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哪些具体课程?
本科院校须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并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另外还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基本内
容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根据规定,该课程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概况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何时成立?
大约有两、三年了,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工作的总目标是什么?
对照指标,找出差距;制定措施,查漏补缺;完善建设,争取优良。
我院何时接受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地评估?
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组于2012年11月14日至16日对我院进行实地评估。
我院如何设置思政课课程?学时、学分如何计算?
从2006起,我院的人才培养严格按照‚05方案‛规定开设思政理论课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按教学计划加强教学组织和管理,保证规定的学时学分,保障教学质量。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48学时(含实践教学1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32学时(含实践教学12学时);第三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48学时(含实践教学12学时);第四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学分,96学时(含实践教学24学时);《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必修课,采用教师集中授课、形势报告和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每学期课堂教学课时4节,四学年八个学期共128学时,记2学分。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班额情况怎样?
为规范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效果,我院按照‚05方案‛逐步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额,从教学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合理控制课堂人数,自2010年起,做到与专业课班额保持一致,以50人为一个标准班,所有课程的班级人数均控制在两个标准班(60-100人)以内。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情况如何?
我院思政部现有专任教师30人左右吧。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有哪些?
我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以动态考核取代传统的一次考试定成绩的静态考核,考试评价方式呈多样化,包括演讲式、研讨式、校外专题调研、专题论文、开卷式、闭卷式、专题展示成果和笔试等,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课堂状态、教学互动等)和期末笔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合而成。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情况怎样?
1、实践教学学分得以落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12学时;‚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课12学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12学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24学时。
2、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1)就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2012年5月4日,学院与所处的穗丰村签订了双方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协议,成立了学院第一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2)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查。2009-2010级共收回调查报告约3000份,优秀的调查报告装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集。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开展情况怎样?
学院思政部与学工部、宣传部等多个部门联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如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等,举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纪念汶川、玉树、舟曲灾年日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同在蓝天下,共享生命的感动‛为主题的亚运应急献血队伍启动仪式暨无偿献血活动等。
2010年5月20日,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率玉树民间土风歌舞团来学院演出,作为该团唯一进入广东校园演出的高校,党委、思政部、学生处组织学生同台表演,共同展现了藏汉一家、血浓于水的人间大爱。
思政部还与财经系联合指导学生启动和较好地实施了‚96132‛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即指导学生阅读9部中外名著,撰写6万字读书日记,公开发表1篇文章,参加3次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2次独立的活动策划。‚96132‛工程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财经系邵凤琴同学撰写的‚短期借款——利息调整‛的账务处理及其应用一文发表于核心期刊《会计之友》。
丰富的第二课堂延伸了学生第一课堂所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特长和个性,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综合能力。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调研和质量监控如何进行?
学院建立了教学督导听评课、教学信息反馈、学生座谈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网上评教等教学监控制度评价体系。督导按学院规定经常听评思政课,与教师当面交流讨论。院领导和教务处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记录在案;教学信息员每两周填写一次教学信息反馈,教务处每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评教,结果及时反馈给系部。
思政部以每个学期末都将对全校大
一、大二两个年级的每个班随机抽调1-2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保证了教学监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情况如何?近几年评教结果怎样?
学院每个学期都组织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网上评教共包含
1、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
2、教书育人结合,维护课堂秩序;
3、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4、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5、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
6、讲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
7、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概念,新成果;
8、能给与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9、讲课有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能调动学生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
10、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共计十项评估指标。学生评教信息做到院领导掌握全貌,思政部领导了解本部门教师情况、教师知晓本人被评结果。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思政部教师改进教学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2009-2011三个学六个学期,思政部教师课堂教学学生网上评价分数的平均分分别为:89.52、91.24、90.22、91.64、91.68、92.31,平均分均在90分以上且逐年提高。从学生网上评教结果来看,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优良,学生满意度高。
第四篇:思政工作发言
攀枝花市妇联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4月1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此次调研工作的要求,现将市妇联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妇女思想政治工作是妇联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妇联组织了解妇女群众需求、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途径,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妇女群众的所思、所想是做好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基础。为此,呼和浩特妇联立足本市实际,针对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人员的流动引发的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矛盾,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一、呼市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推进妇联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整合力量资源:注重整合政府资源、企业资源、集人力、物力、财力,为妇女提供帮助;注重整合媒体资源,倡导男女平等的理念,为更好地解决贫困、弱势妇女的实际困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注重整合妇联工作资源,发挥“双学双比”、城镇妇女“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小公民道德建设和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等五大载体及其成员单位作用,共同做好各项工作;注重整合民间资源,不断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努力把爱心人士的知识、技能凝聚起来,把人们的热情、帮助凝聚起来,形成了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呼市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出现的问题
(一)是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空白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经济组织的崛起,流动、留守、个体、私营、自由职业者等各种新的女性利益群体出现,妇联组织的建立难以及时跟进,从而使得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空白区。这些情况表明,单靠传统组织网络的联系、凝聚作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做好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二)是弱势妇女群体的生活压力增大。如留守在农村的妇女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育孩子,而且长年与丈夫分居两地,夫妻情感、孩子教育等问题不断突出;进城务工妇女往往会遭受到就业、教育、医疗、生活等方面的歧视,成为“城市边缘人”,有的甚至陷入重婚、做二奶的困境,承受着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双重压力;城市下岗女工由于经济收入的减少、生活成本的增加,往往家庭贫困,自己未老先衰,经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这些现实的利益问题已成为诱发妇女思想问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表明,依靠那种简单的以是非对错进行说教的传统方法,已完全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妇女思想
政治工作。
(三)是未成年女性的思想状况亟待关注。近年来,少女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不仅成为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已成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这些情况表明,我们在未成年女性思想道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不足。
(四)是留守妇女思想状况存在四不强,即:依法维权意识不强;社会保险意识不强;学习意识
不强;城市归属感不强。
1、依法维权意识不强。流动妇女中很少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有的人对基本的法律上时都一无所知,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以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缺乏用法律武器保护
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2、社会保险意识不强。由于流动性较大,大多数流动妇女为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用人单位也不严格执行劳动法有关规定,流动妇女通常把解决目前生存根本问题放在首位,也无暇顾及保
险事宜。
3、学习意识不强。流动妇女大多数从事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工作之余很少参加学习培训,学习动力也不足,得过且过的想法占有很大比例。
4、城市归属感不强。流动妇女从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方面,难以真正融入陌生的城市,加之他们与城市的居民缺少沟通交流的机会,没有真正从内心热爱和关心生活着的城市。
针对这些问题,呼和浩特妇联认识到,传统的妇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妇女思想状况的发展。新形势下的妇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强化资源整合,把解决妇女思想问题与解决妇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的过程与行动帮助的过程结合起来,借助解决实际困难这一环节来升华思想、提高觉悟,帮助妇女群众培养起健康、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思考与对策
(一)注重人文关怀
解决妇女群众的所盼、所急是做好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凝聚妇女力量参与和谐建设的思想基础。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功能,通过开展贫困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救助、少女救助等活动,使妇女群众特别是弱势妇女群众在得实惠的过程中感受到精神依托和社会温暖,增强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增强了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贫困救助中增强自强意识。在医疗救助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法律救助中加强思想疏导。在少女救助中注重
身心健康。
(二)及时调整教育内容
不仅要向妇女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要针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把市场经济知识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等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来。要根据新形势下经济建设的重点、人们思想变化的难点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适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实效性。吸收和应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学科整合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重大趋势。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要发展,就要吸取包括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使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现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体系。继承和借鉴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中创新。一方面,要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吸收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有
益成果。
(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固定阵地
呼市现有妇女123万人,少年儿童50.1万人,家庭77万。从目前情况看,全市没有一个妇女儿童活动场所。由于缺乏固定场馆及硬件设施,我市妇女儿童活动缺乏载体。在调研中发现我市绝大多数群众性文艺团体都是妇女、儿童由其是退休和下岗妇女和未成年儿童组成,没有固定活动阵地,群众活动常常无法正常进行,活动场所没有保障限制了她们的参与热情。妇联系统的“家和万事兴”系列活动也苦于没有载体而无法深入进行。妇联的活动凝聚了最广泛的群众团体,搭建了良好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但是由于没有固定的场所,往往许多教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四)着重做好流动、留守、自由职业者妇女思想政治工作
1、树立平等观念,创造良好氛围。消除少数人歧视流动人口的陈旧观念,正确肯定他们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真诚地理解他们、接收它们、关心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文化娱乐环境。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对流动人口进行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建立学习、考试、发证、上岗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他们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加强对妇女儿童的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文明程度,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3、构筑维权网络,铺设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司法部门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维权机制,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司法部门对涉及侵害流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案件立案审判时,在法律许可的限度内,以体现法律保护弱者的原则,向流动妇女和儿童实行法律倾斜。
4、提供政策支持,建立保障机制。积极推动流动妇女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突破户籍管理制度限制,把进城务工的妇女养老、医疗等纳入社会统筹和城市管理体制,保障他们
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5、搭建活动阵地,丰富业余生活。加强社区针对留守妇女群体建设文化阵地,以家庭、社区为单位,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做到活动吸引人,组织凝聚人,从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
一是围绕建党90周年和创先争优举办了全市“唱响主旋律 巾帼展风采”文艺演出活动,营造了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二是围绕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建功“十二五”,邀请省直机关党校专家举办了“构建你的幸福家庭”、“做成功快乐的职业女性”专
题讲座。
2.大力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一是注重学前教育,开展大型学前教育公益讲座。市妇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邮政局开展了“阅读伴您成长”早期阅读公益讲座,邀请我国早教专家、共青团中央低幼中心主任蒋宁博士为700余名幼教老师和幼儿家长传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知识。组织家教讲师团成员到学校、企业、机关开办讲座,5000余人听取了讲座。二是举办家教巡回讲座。市妇联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与省家教讲师团以“家校共建,打造孩子健康人生”为主题,开展了为期3周40场次的家教讲座;同时,市妇联联合各区县妇联、教育局、企事业单位以“读懂你的孩子”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讲座20场,更新广大家长教育观念,普及家教知识,聆听讲座的家长达25600人。三是牵头召开攀枝花市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会议交流了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和经验,现场参观了西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开展的亲子 活动、感恩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关注家庭教育,切实推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3.认真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市妇联制订下发了《攀枝花市建设学习型家庭实施意见》,建立家庭学习长效机制,把创建任务层层落实到各单位和部门。召开“建设学习型家庭 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推进会,就如何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建立和谐家庭关系、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进行专题部署。以“家家爱学习,人人要进步”为主题在全市开展“巾帼读书月”系列活动,营造热爱读书、崇尚科学、沐浴书香、提升境界的良好氛围。深化“岗村联动”活动,深入开展“岗村联动”,发挥巾帼文明岗资源优势,与示范村探索建立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指导、科技文化下乡、扶贫帮困、项目牵手等共建机制,帮助农村妇女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全市有60个市级以上巾帼文明岗参与“岗村联动”,帮扶市级巾帼示范村17个。发动各级各类“巾帼文明岗”在“全民读书月”期间开展向农村“巾帼示范村”捐赠图书活动,充实“巾帼文明示范村”图书室。依托“妇女之家”,组织妇女读书交流。通过读书活动强化家庭成员学科技、学技术、学法律、学管理、学礼仪、学平安知识等学习意识,6000多户家庭参与到活动中来。
深入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幸福攀枝花 巾帼齐行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团结动员全市妇女推进文化建设和幸福攀枝花建设,市妇联召开系统专题学习交流会,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市九次党代会精神,交流各行业妇女如何 参与幸福攀枝花建设。广泛开展“幸福攀枝花 巾帼齐行动”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在妇女中形成“做幸福女性,建幸福家庭,建设幸福攀枝花”共识。
2、加强宣传、整合资源,精心组织“八个一”系列活动 市妇联通过媒体、网络及下发通知等方式广泛宣传,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百年“三〃八”庆祝活动主题歌曲,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征集到优秀作品《旗帜百年颂》、《最美女儿情》等作品200余件,通过推广传唱,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以“和谐攀枝花〃魅力新女性”为主题举办了攀枝花市庆祝“三〃八”节100周年歌咏大赛,通过层层选拔,来自各县区、大企业、教育、公安、电业、市直机关等1100名妇女参加比赛,展示了攀枝花妇女的时代风采。市妇联、市纪委(监察局)按“五家” 建设(即以德治家、以学兴家、以法护家、以俭持家、以洁美家)的总体要求,牵头编辑出版了由省政协副主席曾清华主编、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现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题词的《家最温暖》和谐家庭建设读本,并向社会公开发行。此外,市妇联还组织开展了“三〃八”普法维权周宣传活动、出版了反映攀枝花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历程的画册——《花舞钢城》、制作了专题片、联合主流媒体专题宣传百年“三〃八”等“八个一”系列活动。
母亲节倡议书尊重母亲,树立时代儿女好形象关爱母亲,树立良好社会新风尚感恩母亲,共建文明和谐攀枝花
2、开展母亲节关爱行动。母亲节期间,在攀枝花日报、晚报向全市母亲发出慰问信,号召广大母亲弘扬家庭美德、科学教育子女,做“四自”母亲。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根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要求,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会同关工委4次到西区开展家庭教育试点工作调研,在全市推广西区试点经验。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开展“父母大讲堂——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巡回讲座,为期14天,五个区(县)24所中小学校11600余名学生家长参加讲座。举办了《三岁看大》0-3岁早期教育大型公益讲座,600余名家长听取讲座。继续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召开攀枝花市优秀“小公民”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小公民24人。
七、落实“党建带妇建”工作机制,创先争优,加强组织建设
1、落实党建带妇建、党群共建工作机制
2010年,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转发了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就各级党组织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活动方式和阵地建设等方面加强对妇联组织的领导,明确了要求和措施。
一、以“五家”建设为抓手,以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切实开展针对妇女的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以德治家、以学兴家、以法护家、以俭持家、以洁美家”的五家建设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一是以德 治家。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建设活动,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特别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贯穿于家庭建设的始终,增强广大家庭爱国爱家的意识,共建和谐家园。二是以学兴家。实施女性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城市妇女巾帼建功,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把女性创业就业培训及健康向上的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融入家庭建设中,通过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三是以法护家。结合全民普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党纪政纪的宣传教育,通过“平安家庭”、“廉洁家庭”等创建活动,增强广大家庭成员遵纪守法、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以家庭稳定推动社会的稳定。四是以俭持家。结合低碳发展理念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开展“低碳家庭”、“节约型家庭”的创建活动,积极倡导家庭清廉节俭,低碳生活理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五是以洁美家。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和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巩固,大力普及健康知识,通过“洁美家庭”、“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女性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以女性影响家庭,以家庭推动村居,以村居促进城乡,不断增强文明意识,养成卫生习惯,自觉维护生产生活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遵循“全员参与、长辈带头、学以致用”的原则,继续有效推动活动开展。一是宣传发动,广泛参与。指导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利用“三八”节、“母亲”节等时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强化宣传,形成“家家爱学习,人人求进步”的舆 论氛围,努力调动广大家庭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广大家庭的参与率;二是优化方案,有效指导。按照《攀枝花市建设学习型家庭实施意见》,结合新要求,进一步拓展建设学习型家庭的相关内容,指导广大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三是示范带动,整体推进。通过“爱心家庭”、“学习家庭”、“平安家庭”、“低碳家庭”、“洁美家庭”、“星级农户”等一批示范户的评选表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激发热情,引导妇女自觉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做出新贡献,引导各类家庭根据实际情况创建不同类型的家庭。
进行典型宣传。市妇联将在已经评选表彰的攀枝花市十佳“爱心家庭”、“学习家庭”、“平安家庭”、“低碳家庭”、“洁美家庭”中筛选出事迹突出的典型家庭,请相关媒体采访,大力宣传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妇女儿童宣传教育工作。
二、在全市妇联系统和妇女群众中继续深入开展“幸福攀枝花 巾帼齐行动”大学习、大宣传、大提升活动。进一步动员组织广大妇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市九次党代会以及市委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精神,调动、激发广大妇女发挥优势作用,积极投身幸福攀枝花建设,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幸福生活;继续发动基层妇女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学习活动,运用好已经举办了的“幸福攀枝花 巾帼齐行动”征文、演讲比赛活动成果,将20篇获奖征文 和10名演讲决赛文稿汇编成册供全市广大妇女赏析学习。
三、结合学习型家庭建设组织开展家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一是开展家庭才艺活动。指导各县区采取不同形式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健康向上、贴近生活的节目,开展家庭才艺比赛,全面展示家庭文化成果,积极挖掘优秀家庭才艺人才,展现地方文化底蕴和绚丽多姿的艺术风采。并推荐和选拔优秀节目1个准备参加省上组织的展演。二是举办家庭文化作品展示活动。为展示家庭成员刺绣、编织、串珠饰品、剪纸、布艺、书法、绘画及其他民间手工制作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家庭特色的文化作品。组织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好各具特色的展示活动,并择优挑选2-3件具作品报市妇联为展示做准备。三是开展“我家的幸福生活”摄影活动。要求各级妇联组织发动女性摄影爱好者以“我家的幸福生活”为主题,从展示家庭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角度摄影照片,突出的摄影作品,并推荐和筛选出主题鲜明、视角新颖、创意独特作品参加省妇联即将举办的“我家的幸福生活”摄影大赛。四是推荐表彰典型。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市妇联将在已经评选表彰的攀枝花市十佳“爱心家庭”、“学习家庭”、“平安家庭”、“低碳家庭”、“洁美家庭”的基础上,通过基层妇联评选推荐出9个家庭人员参加四川省优秀母亲和孝女孝子孝媳孝婿评选表彰。
按照相关部署和要求,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开展了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活动。注重在学习上下功夫,在实践上推动工作,着力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市妇联编辑下发学习宣传资料和读本,建立职工学习室,通过专家讲理论、领导作报告、典型讲经验及党员谈体会等形式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解。
2、狠抓儿童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以庆祝“六一”为契机,加强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举办“庆六一〃祝福祖国”少年儿童绘画、摄影大赛,各县区分别开展初赛,收到作品1000余幅。在全市中小学生中继续开展争当“优秀小公民”活动,24人被授予2009攀枝花市优秀“小公民”荣誉称号。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市妇联根据我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年至2008年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结合心理学、社会学有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形成了调研报告。2009年,市妇联被省文明委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
3、狠抓家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开展“以德治家、以学兴家、以法护家、以俭持家、以洁美家”为重点的家庭建设实践活动(简称“五家”建设)。
面向家庭、学校和社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截止年底,全市建立家庭教育示范基地60个,建立市、县区两级家庭教育指导员队伍,有家庭教育指导员325人。在西区开展家庭教育创新试点工作,形成三级管理体制。针对我市考生家长面临的实际问 10 题,组织家教讲师团成员赴区县举办了13场中高考考前辅导讲座,受到4000余名家长的热烈欢迎。
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评选表彰19个“平安家庭”示范单位和500户“平安家庭”示范户。动员组织2000余名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参加网络活动,收看了“平安健康家庭生活理念”优秀科普影片,参与“平安健康家庭调查问卷”、“全国平安健康家庭征文征图大赛”,102人获奖。
举办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家庭文化活动。在“三八”节举办攀枝花市“家和万事兴”家庭健身才艺大赛, 各县区、大企业层层选拔、推荐16户家庭带来戏曲、舞蹈、小品等节目,展示了现代家庭的风采,展示了我市家庭文化建设和群众性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深入开展“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洁美家庭”、“廉洁家庭”等一系列“家”字号创建活动,构建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全市全年评选表彰各类先进家庭典型6718户。
近年来,安康市妇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省妇联工作部署,关注妇女命运、了解妇女动态、倾听妇女心声,以“四德”教育和“四自”精神为重点,不断深化妇女思想政治工作,从小家庭入手做精神文明建设大文章,从而使妇女的精神面貌得到了良好的改观,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的引导、保护和发挥,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安康市突破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扩大宣教凝聚妇女
为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妇女群众头脑,努力用时代精神凝聚妇女、感召妇女,安康市妇联在全市妇联系统开展了十七大精神“百人千场”宣讲活动,224名妇女干部开展宣讲活动137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使10余万妇女群众受到科学发展观的洗礼,了解了中央的惠民政策,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心。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妇女对理论学习的需求,组织了全市各界妇女学习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学习十七大精神报告会,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安康市妇联立即在全市妇联系统中深入开展了会议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并通过发放宣讲材料、召开座谈会、深入农户宣讲、进行骨干培训等方式将会议精神宣传到妇女和群众中去,共发放宣材材料1000余份,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召开座谈会23场次,走访群众100余户,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投入新一轮农村发展改 革。连续开办两年的“新安康,新女性”专题广播和专栏文章,是市妇联分别和安广台、安康广播电视报社联合推出的,两个栏目以引导、鼓励妇女践行“四自”精神,倡扬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展示安康妇女风采,服务广大妇女群众为栏目宗旨,通过广播、报纸各成体系、又相互呼应的播报,形成了辐射广泛、全面立体的宣教网络。安广台共制作《妇联要闻》、《今日女性》、《我爱我家》、《健康新空气》、《女性维权》等专题广播400余期,讲述了黄海燕、王英等一批安康优秀女性的精彩人生,展示了王玲、王小娥等十多位女企业家的风采,推荐了《简爱》、《于丹论语心得》等书籍,探讨了育儿心得、女性健康、家庭理财等知识,报道了典型女性维权案件,答复了妇女群众运用法律方面的疑惑,成为广大妇女学习知识、沟通交流的一座桥梁。安康广播电视报开设《女界》专版,邀请专栏作家谈生活、谈情感、谈社会、谈学养、谈婚恋,撰写“女性素质”和“女主持人谈女性美”系列文章,并举办了安康市首届“女性文学”大赛,通过200多篇充满关爱的文章,不断将健康女性、现代女性、魅力女性的理念传播给广大妇女,受到了广大妇女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多少年都没有在教室听课了。这次是啥都不想,认认真真再当回学生”。农村妇女参选参政骨干培训班的一位学员笑的合不拢嘴。今年9月,为期4天的农村妇女参选参政骨干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办,184名基层妇干和农村女能人齐聚一堂,接受科学发展观、参选参政、法律法规、现代礼仪、卫生保健等知识培训,妇女们强烈的求知愿望,认真的学习态度,踊跃的课堂提问让授课教师为之感动,不断调整授课内容,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努力把最生动、最新鲜的知识讲授给学员。近年来,市妇联先后制发了《安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安康市“十一五”时期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继续做好城乡女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通过妇女学校培训、职业技校培训、整合资源培训、开办专题讲座等方式,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参加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培训。仅2008年,就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蚕桑、养殖、农家乐、“十字绣”和再就业等技能培训班1874期、培训妇女200740人次,举办 “女性礼仪文化”、“女性健康知识”等系列专题讲座 场次、培训妇女 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妇女的综合素质,增强了自身发展能力,也在广大妇女中形成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拓展载体引领妇女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妇女参与其中,促使广大妇女涵养优秀品格,培养健康情趣,参与经济建设,为安康突破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市妇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打破单一宣教局面,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的重要方法。在农村,“双学双比”活动如火如荼,广大妇女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将改善生存状况的巨大热情转化为建设家园的实际行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近年来,涌现出市级产业示范户225户、农村女经纪人227名、国家“双学双比”女能手14名,省级“双学双比”女能手33名。在城镇,市妇联不断将“巾帼建功”活动向生产服务领域、高层知识领域、新经济组织领域延伸,在“巾帼文明岗”广泛开展“四德”教育,充分调动各条战线妇女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广大妇女岗位成才,岗位建功,岗位创优,并结合“双创”工作,制订了《2008年—2010年全市“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将“双创”工作纳入“巾帼文明岗”创建内容,充分发挥“巾帼文明岗”在全市“双创”工作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巾帼文明岗”8个,省级“巾帼文明岗”19个,市级“巾帼文明岗”73个。涌现出省级以上“三八红旗手”11名、“三八红旗集体”4个、“三秦巾帼十杰”3名、全省“优秀创业女性”5名,巾帼建功标兵19名。
多年来,安康市妇联始终坚持把和谐家庭创建作为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在全市广大城乡家庭中广泛开展了以争创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双合格家庭等为特色的“文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着力推动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同时,举办了安康市首届“优秀母亲”评选活动和“准妈妈风采展”,与纪委监察部门联合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与发改委、环保、城建等部门联合开展了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五年来,全市涌现出省级以上“五好文明家庭”25户、“双合格”家庭105户、“优秀母亲”8名,评选出市级“文明和谐家庭”200户、“文明和谐家庭”标兵户20户、优秀母亲8名。通过特色创建活动,进一步倡导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促进了和谐安康建设。
利用“奥运年”契机,安康市妇联精心组织了“百万妇女迎奥运、学礼仪、讲文明”活动、千名妇女迎奥运长跑活动和迎奥运妇女健身操展演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了“金州大舞台、家家展风采”、“家庭才艺大赛”、“男女平等国策宣传暨演唱赛”,进一步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丰富了广大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了安康妇女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人为本服务妇女
“千言万语不如实事一件”,为广大妇女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是最好的政治思想工作。近年来,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为依托,市妇联开展了项目扶贫、健康保健、信访维权等各项服务,使妇女群众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妇女儿童的关心关爱,感动于妇联组织为妇女儿童的贴心服务,进一步增强拥护党、支持妇联工作的信念。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安康的妇女儿童特别是农村妇女儿童生存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安康市妇联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拓展项目争取、合作领域,共争取并执行“大地母亲”水窖、“燃灯计划”助学项目等国际、国内项目45个,资金近1600万元,着力改善妇女儿童生活发展条件,在贫困救助中增强了妇女群众的自强意识。在平梁镇高梁铺村,随着“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顺利竣工,结束了该村自古以来手提肩扛、喝泥汤水的历史。工程竣工仪式上,男女老少像过年一样聚集一起,共同见证着清水的流出水管的刹那。女村主任黄小丽激动的说:“现在留守农村的主要劳力基本是妇女,翻山提水对妇女来说真是一大难,市妇联现在让我们吃上了自来水,真不愧是我们的“娘家人。”
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疏导是妇联工作的一个特点。随着劳务输出的力度逐渐加大,安康市妇联将关爱的目光投向了农村留守儿童。2008年,安康市妇联就全市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建立了全市92509名留守儿童档案,下发了《关于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和《安康市妇联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积极开始试点工作,通过推行家长代理制,建立“家长学校”,组建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主题团、队活动等方法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全市建立“代理家长学校”18所,石泉、汉滨等县(区)已有1186名爱心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石泉经验正在走出全省、走向全国。
女性健康,妇联关爱。2008年,安康市妇联先后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保健咨询和“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启动仪式;与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开展“关爱女性 关注健康”查体活动,为中省市直各单位女干部进行优惠健康检查及妇女病普查普治,并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优惠检查一次;依托9辆“母亲健康快车”开展了多次大型宣传义诊活动,共义诊13009人(其中妇女7849人),普查6293人(其中妇女3314人),免费发放的常用药品价值21000余元,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39000余份,免费接送孕产妇、患儿、危重病人3577人,有效促进了妇女儿童的健康。
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娘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安康市妇联建立健全了村级投诉箱、乡镇维权点、县级维权站、市级维权中心的四级维权网络,全面推行以主席接待日制度、维权工作走访制度、首问负责制度、责任主体落实制度、目标考核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依法维权“五制度”,不断加大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思想疏导等工作力度,对妇女儿童侵权案件参与调查、跟踪督查、积极陪审、加强调处,五年来全市维权网络累计接待来信来访8793件,实施法律帮助524人、协调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78人,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有效维护了妇女儿童的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树立了妇联干部可亲、可敬的良好形象。
春风春雨总关情,安康市妇联一点一滴的思想政治工作犹如和煦的春风、轻盈的春雨,滋润、温暖着广大妇女的心田,将广大妇女紧紧团结在妇联组织周围,凝聚在市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之下,在安康城乡孕育了满目绿色,谱写了一曲曲和谐之歌。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各级妇女组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抢抓三大机遇,实施三大战略的总体部署,在组织引导广大妇女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中,以家庭为阵地,以提高妇女素质为主线,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各级妇女组织应有的作用。
一、发挥活动载体作用,用喜闻乐见的活动教育妇女
各级妇联组织从妇女群众的需求出发,把寓教于乐的活动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精心设计鲜活生动的活动形式,组织吸引广大妇女群众参与,在参与中达到学习教育的目地。一是针对妇女群众求富、求知、求美、求乐和渴望亲情的强烈愿望,开展了以 “美德在农家”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市妇联年初在临泽县平川镇芦湾村召开“美德在农家”活动现场会,对评选出的好婆婆、好媳妇、好少年、好邻居、好妯娌等进行表彰奖励。并组织了趣味文体活动,开展了社与社之间的拔河赛,户与户之间的三代接力赛,村与村之间的文艺表演赛。二是开展以“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市、县(区)成立了家庭教育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形成了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组织网络。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不定期的家教讲座活动,对不同年龄段的家长进行现代家庭理念的教育,把“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宣传落实到社区、家庭。三是开展“关爱女童,奉献爱心”活动。妇联会同教育、计生等有关部门发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900多名家庭困难,面临失辍学的女童进行帮扶救助。今年3月份,在甘州区安阳乡建起了全市第一个“春蕾女童班”,30名女童得到了完成小学学业的救助。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才艺展示、广场文艺演出、女职工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把文明进步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到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起到德沐万家、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挥典型示范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妇女
各级妇联组织把在农村妇女中开展的“学科技、学管理、比规模、比效益”的“双学双比”活动作为提高妇女素质,发挥致富女能人示范带动作用和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一是建立女党员、女干部与致富带头人联系制度。县(区)妇联开展了“双百”帮促活动(即百名女领导干部帮扶百名妇代会主任率先致富,百名女党员、村妇代会主任帮助百名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五个一”结对帮扶活动(一名女党员、一名女干部、一名女能手、一名女农牧民技术员结对帮扶一名贫困妇女),形成了上下联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合力。二是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组织乡与乡之间开展基地建设赛、村与村开展了项目赛、户与户开展共同致富赛,激励更多妇女争当种植能手、养殖状元、加工大王,并成立乡村女能人联谊会,搭起了不同行业致富女能人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的桥梁。三是围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展“四带”活动。即一人带十人、十人带百人、百人带千人、千人带万人的劳务输出帮带活动,今年已组织动员248名妇女进北京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三、强化职能作用,用科学的机制激励妇女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妇女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妇联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立妇女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虚功实做,量化分解任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规范工作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有新的开展。建立妇女代表联系制度和妇女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市妇联常委联系执委、执委联系妇女代表、代表联系妇女群众,拓展联系妇女群众的渠道,为做好妇女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第五篇:思政工作论文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交通事业大发展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更是我 省交通事业大发展的关键一年,为实现全省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十七大精神的总体方针和纲领,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紧密结合交通工作实际,进一步及时、准确反映和把握交通系统内部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精神脉搏,以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来适时指导我们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在交通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团结、稳定、向上的思想氛围,为全面推进我省交通事业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竭尽全力构建起和谐交通大环境。为此,必须采取如下得力措施:
一、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要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结合公路部门实际,要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继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坚定交通系统内部广大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本项工作,我段一是用党的理论从宏观上教导广大干部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另一方面用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进行反面教材警示及正面典型示范的微观教育,使广大干部戒骄戒躁、完善人格。
二、积极构建和谐交通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路部门作为我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工作的一分子,作为驻地经济发展的护路神和人民出行的踮脚石行业,必须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开展公路养护工作过程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完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消除一切影响当地可续发展的事件,在系统内部积极倡导并推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使公路工作彰显时代发展要求,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良好交通环境。
1、大力促进广大职工和谐相处。针对公路系统职工文化层 次普遍较低、个别职工在工作中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现状,我段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开展了道德素质与传统美德、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及老一代惠路人优良传统和光辉事迹教育活动,并不断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和工友和睦相处,使广大职工形成相互关心、团结一心、工作尽心的团队精神,营造出了一种良性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育工作中,我段特别是大力开展了公民道德素质和传统美德教育,组织广大职工系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并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问答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道德素质和美育观,使他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懂得
电,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严格执行公务用车派车制度;严格执行招待费审批制度,控制接待规模、次数和标准,反对比规格、讲排场的不良风气。通过这些活动真正达到了节约能源、削减排放、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点的层面,成为可观可触的现实。
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得到第一位的认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终明确“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并积极实践,广大职工作为公路部门的主人翁,他们的提高、成长和其合法权益、切身利益的有效维护将直接关系到公路事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努力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要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
1、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按照创建学习型单位的时代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塑造人的目的,使广大职工真正成为思想先进、素质过硬的公路人,为切实达到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我段支部认真开展了如下工作:(1)每月开展1次中心组学习并按时给各养管站下发学习安排表,要求干部职工采取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下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长学与短训相结合的办法,做到了有安排、有重点、有笔记、有心得、有总结,从多方面全方位着手,二是全面维护广大职工利益。
1、深入调查并妥善解决广大职工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具体困难。只有职工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有力的保障时,才能增强他们的工作干劲,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化强制为自愿。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到生产一线去,到公路养护工作前沿去了解广大职工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包括职工家人长年患病、子女上学困难等问题,并尽量在第一时间予以帮助解决,我段还利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对离退休职工和生产一线职工进慰问,在生产大忙季节为一线职工送去饮料等慰问品,使他们在心理上深受鼓舞和感动,或以更大的干劲干好本职工作,或为本段发展建言献策。另外,在职工的福利发放和保险缴纳方面应该充分予以保证,必要的福利发放不到手中,应缴的保险上缴不了就会影响职工的情绪,进而严重损害他们搞好公路养护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只有在物质待遇得到保障,广大职工的人心得到有效凝聚后,支部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1)职工拥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既能为我们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帮助,又能为职工个人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我段支部竭尽全力抓了职工的法律知识教育工作,以大量法律案例生动告知他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使他们能够不触犯法律法规,录个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