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木工程理论与实践论文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理论与实践》学习报告 题目土木工程新型建筑材料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2011级7班 学生姓名张帅
学号
201101020734
2015 年
5月 教师评语:
成绩评定: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土木工程新型建筑材料 摘要
随着建筑市场的需要,新型建筑材料应运而生,适应了各方面的需要。所谓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具有复合、绿色、节能、轻质高强等优良特性。
现在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愈加倾向于新型建筑材料的的使用,和能源的节约以及再利用,这不仅是能源方面的突破,也是出于环保的要求。新材料和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而求还能节省资金与造价,提高施工单位的收益,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土木工程材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对生存空间以及环境的要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研究使用和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城镇化的全面推进,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实施,预示着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土木工程材料有着更大的市场需求,也意味着我国土木工程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状况、把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目录新型建筑材料概述„„„„„„„„„„„„„„„„„„„„„„„„„„„„„„4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4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情„„„„„„„„„„„„„„„„„„„„„„„„„„„„„5
3.1 新型墙体材料„„„„„„„„„„„„„„„„„„„„„„„„„„„„„„5
3.2 保温隔热材料„„„„„„„„„„„„„„„„„„„„„„„„„„„„„„6
3.3 高分子化学建材„„„„„„„„„„„„„„„„„„„„„„„„„„„„„6
3.4 复合材料„„„„„„„„„„„„„„„„„„„„„„„„„„„„„„„„7
3.5 防水密封材料„„„„„„„„„„„„„„„„„„„„„„„„„„„„„„7
3.6 装饰装材料„„„„„„„„„„„„„„„„„„„„„„„„„„„„„„„7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建议„„„„„„„„„„„„„„„„„„„„„„„„„„„„„7
4.1 完善市场细分,健全新型建筑材料的营销体系„„„„„„„„„„„„„„„„7
4.1.1 从产品上看„„„„„„„„„„„„„„„„„„„„„„„„„„„„8
4.1.2 从渠道上看„„„„„„„„„„„„„„„„„„„„„„„„„„„„8
4.1.3 从推广上看„„„„„„„„„„„„„„„„„„„„„„„„„„„„8
4.1.4 在管理上看„„„„„„„„„„„„„„„„„„„„„„„„„„„„8
4.2 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的应用步伐„„„„„„„„„„8
4.3 确定新型建材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9
4.4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9
结语„„„„„„„„„„„„„„„„„„„„„„„„„„„„„„„„„„„„9 土木工程新型建筑材料调查报告
新型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建筑结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一般指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已有成功应用并且代表建筑材料发展方向的建筑材料。凡具有轻质高强和多功能的建筑材料,均属于新型建筑材料。即使是传统建筑材料,为满足某种建筑功能需要而再复合或组合所制成的材料,也属于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黏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对于建筑行业来讲,新型建筑材料是个广义的概念,以水泥、玻璃、钢材、木材四大材料为原料的新产品;黏土空心砖、各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各种砌块的新型产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用于建筑的各种制品以及采用各种新的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建筑制品等均属新型建筑材料的范畴[1]。2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一般来说,新型建筑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
(1)轻质高强化。轻质主要是指材料多孔、体积密度小。如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的使用,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满足建筑向空间发展的要求。高强主要是指材料的强度不小于 60MPa。高强材料在承重结构中的应用,可以减小材料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灵活性[2]。
(2)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施工技术,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产品规范化、系列化。这样,材料才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发展情景,如涂料、防水卷材、塑料地板等建筑材料的生产。
(3)节能化、绿色化。随着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力度的逐步加大,建筑保温、防水、装饰装修标准的提高及居住条件的改善,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即参评质量与档次的提高及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材料功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还要求材料无毒、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即新型建筑材料应是所谓的“生态建筑材料”或“绿色建筑材料”。
(4)多功能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功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要求新型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即要求材料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还要求兼具呼吸、电磁屏蔽、防菌、灭菌、抗静电、防射线、防水、防霉、防火、自洁、智能等功能。(5)复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利用符合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所为复合技术是将有机与有机、有机与无机、无机与无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适当的比例复合。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有效地将集中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3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状况
从1979年到199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型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需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3.1 新型墙体材料
只有促使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新型绿色墙材主要包括农业废渣类、建筑垃圾类、石膏类和复合墙体材料等。目前墙体使用的四大材料主要是钢筋材料、水泥材料、塑料和木材。木材作为其唯一一个可以再生并且能够循环利用的材料,是一种可以永久利用的再生资源。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第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50年。墙新型墙体建筑材料以节能保温、舒适美观、利用废弃物、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应提高建筑产品技术含量,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等促进新型墙体的发展。3.2 保温隔热材料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
目前,我国用于建筑外保温的节能材料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外墙外保温增多,外墙内保温有所减少,一部分别墅使用外墙夹芯保温技术。材料更是多种多样。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资源分布不平衡,导致以上保温材料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我国的保温材料市场还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不够高档的现状。同时可以看到,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保温技术,研究开发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组建专业工程队伍进行标准化施工,保温材料及技术正在向高效率、高性能、高环保方向发展。3.3 高分子化学建材
国外高分子化学建材发展迅猛,发达国家化学建材产值已超过水泥。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兴起,对建筑涂料的耐候性要求越来越高,高耐候性涂料树脂的研究开发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涂料研究的活跃领域。目前,最活跃的领域是含氟树脂和有机硅改性树脂的研究。建筑防水密封材料在国外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快,向高分子树脂和高分子改性沥青为基料的方向发展;沥青油毡胎基向玻纤胎基、化纤胎基或树脂薄膜胎基方向发展;屋面防水构造由多层向单层、双层方向发展;施工技术由热熔粘结向常温、自粘、机械固定等方向发展。3.4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就是将现有的植物、矿物及塑料等材料有机结合,使之展现出更优异的理化性能。在建筑和公共设施领域中广泛应用。如阴井盖、纤维增强树脂筋,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透明天棚、建筑模板等。复合材料将向着价廉、适用、耐久、成型方便、投资少、材料本身兼容性好、工艺合理,并能尽可能回收利用,以减少环境压力的方向发展。[3] 3.5 防水密封材料
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防水材料在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民建对防水材料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建筑防水材料发展迅速。种类齐全,规格、工艺等也初具规模。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产品结构不合理,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第二是产品质量不容乐观,假冒产品较多;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差、渗漏严重。3.6 装饰装修材料
装饰装修材料前提是满足绿色建筑;这对促进装饰装修材料的节能、环保、健康有重要意义。(1)绿色、环保发展趋势是大力推进节能型屋面、节能型墙体和节能型门、窗。
(2)绿色建材是环保型装饰装修建材,不含放射性物质,不含甲醛、芳香烃等有机挥发性物质。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建材产品,已经引起国家和人们的高度关注。
(3)绿色建材是健康、促进型装饰装修建材。以高科技技术含量研发的材料及产品,成为新宠,具有代表性的是抑菌材料、杀菌类材料、空气调节类材料及产品。4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建议
4.1 完善市场细分,健全新型建筑材料的营销体系 营销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带来中国市场的快速成熟和发展,已经使单点突破的效应越来越差。当前的建材家居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系统化营销时代,系统化之后还有营销的精细化。4.1.1 从产品上看 从短缺到过剩,是中国建材家居行业营销面临的第一个显著变化。现在在大多数的细分行业里,你的产品都不可能一骑绝尘,想从产品力上远远超越竞争者已经难上加难。完全靠产品力的优势已经很难了。因此,中国的企业前所未有的开始重视产品核心卖点的提炼,开始重视产品核心价值层以外的附加价值。4.1.2 从渠道上看
渠道成员随着各行业市场化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经销商从销售商向服务商的转型正在进行。渠道模式的变化使企业对渠道的控制不再那么简单。如今,粗放的渠道经营难以支撑销售目标,厂家需要对渠道投入更大的精力。渠道之争,对于企业的营销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4.1.3 从推广上看
包括媒体传播、公关活动和促销活动在内的行为都是促销行为。随着竞争的加剧,推广已经向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要看到,当前的传播阵地在建材家居市场、网络、展会、小区、装修公司甚至婚介所,这么分散但又细分而精准的传播阵地出现后,企业到底如何构建自己具有建材家居产品销售特色的推广模式,就变得无比重要了。4.1.4 在管理上看
企业如何组织高效的营销团队,如何吸纳优秀的营销人才,如何进行管理等等这些问题是企业打造核心营销能力的根本。由此可见,试图依靠单点突破成就企业的快速成长已是痴人说梦。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已经使单点突破的时代走向终结。因此,中国建材家居企业要想做大并且做强,无疑面临一个全方位、体系化的综合实力的提升,而不能单纯依赖企业某个单一的优势。4.2 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的应用步伐
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规程和管理办法,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门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力争在工作到一定程度时以几个部门联合下文的方式予以法定化。
4.3 确定新型建材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4.4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力争在下世纪 30 年代从总体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在 2015 年部分有条件的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5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顺应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理念而研发的新型建筑材料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将建筑技术与人们审美理念相结合起来,充分从现代建筑建造、装饰中体现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生活品质的档次。未来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还应积极联系党和政府的政策,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并结合市场实际状况,充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大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建设,最终实现规模完善、品种齐全的现代化建材一体化服务体系。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建筑材料应加大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建材的环保指标,研发真正的绿色建材产品,不断拓宽市场领域,把握未来新型建材的脉搏。
参考文献: [1] 张光磊.新型建筑材料[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 郑迎朝.新型建材的商业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信息.2008.[3] 范文昭.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二篇:创新理论与实践论文题目
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考核题目
1.浅议创新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创新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创新企业文化为例(可以选其他)
3.刍议我国传统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4.刍谈我国传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5.浅谈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6.培养造就创新型大学生的途径选择
7.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
8.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障碍与对策
9.管理创新在家族企业发展中的必要性
10.11.撰写一份创业方案 自拟题目
要求:
1、最后一次上课带来;
2、字数要求2000以上,A4纸打印
3、其他要求:文章内容及字号要求:
(1)文章包括论文题目、作者、文章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
第三篇: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论文
创业理论与务实
姓名:熊娟娟 班级:通信一班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改善就业结构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一个群体,大学生蕴含着很高的创业热情和潜在能力。
随着每年大学生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毕业后,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了很大的问题。而要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生存,竞争确实很激烈。而大学生自主创业,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更有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已经开始创业了。对于这一现象,本文对其现状、目的及意义作以简单剖析。
一、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尽管国家和学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仍令人堪忧。热情虽高涨,但付诸于实践者实为少数。
二、大学生创业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远远超过空缺岗位的数量。有专家指出,近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而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大概只能提供110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岗位缺口在1300万左右。因此,今后在很长时期内,大学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创业具有现实意义。
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学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
3、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建筑与土木工程创新与实践论文
关于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探讨
(****大学,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与其他教育相比,它肩负着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落后已成为较突出的问题。围绕现研究生教育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设置具体的培养目标、注重专业式培养模式与导师制结合、注重专业成绩考核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科研训练制度、丰富科研训练形式、完善导师集体指导、建立科研实践基地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研究生教育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School of Science,Wuhan 430070,China)Abstract: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in China,compared with other educational.It bears the important task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nation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has become a more prominent issue.Around current lack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This paper presents a diverse curriculum,setting specific training objectives,focus on combin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with Tutorial,focus on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assessment to improve postgraduate ability to innovate,proposed to improve scientific training system,wealth in the form of research training,perfect the pecific guidance of tutor,establish research practice base in order to improve postgraduate practical ability.Key words: innovation;practical ability;postgraduate education
0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研究生是国家拔尖人才的主要来源,宏观与具体方面的原因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阻碍了国家的科技创新。同时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面向社会的挑战至关重要,加强科研训练对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必不可少。本文针对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对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创新自中国古代就有所提及,《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即倡导高等教育应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思考探索本领、具有创新精神的有用之人。最早用“创新”一词的是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 创新的思想被逐渐运用于各领域,并把创新思想提上了日程。1.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加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研究生培养目标也始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特别强调:硕士学位授予者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授予者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适应社会的必然结果。1.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成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自从1999年研究生开始扩招以来, 其数量更是急剧增长, 到2008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相当于1978年的30倍。短短30年间,其增长数量如此惊人!在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 研究生的就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其就业比率也并非像有些学校所说的90%多, 甚至100%, 其就业单位也并非如人所愿。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 增幅为12.9%。据统计,2008年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100万, 再加上2009年的600万毕业生, 这庞大的高校毕业生队伍,就业的严峻形势可见一斑。但即使面对这么多供挑选的毕业生, 用人单位还是发出了人才难觅、创新性人才更是难觅的感慨。因此,无论从重要性上, 还是从就业的紧迫性上, 都决定了要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注重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与讲座制度
(1)课程设置。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选修课。社会需要的是素质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领域的宽度,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应注重选修课的设置, 并要求学生修够一定的选修学分。在选修课的设置上,要根据文理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如文史类的研究生应相互修文史哲、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实现大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理工类的研究生也应在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学科上学习其他的知识,以实现大理科的思想。
(2)讲座制度。讲座制度在有些大学就作为学分制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而在很多学校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学校有必要要求学生参加讲座,并以学分制来选修。做讲座,应多请些学科专业专家, 这些人的思想体现着本学科专业的特点,能引领本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刻理解与探究,对其他非专业的学生也会起到开阔视野、启发思想的作用。讲座一定要定期做,最好是系列讲座,也就是要讲求系统性。西北大学的李同升等人在《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提到“思想素质+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模式,此模式也强调学术讲座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重要性,并把讲座与文献阅读、实际调研、科研训练、学术会议、学位论文等紧密联系和相互交织。通过此环节,全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2.2 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
各国都有明确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如在美国就明确地将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学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的人员,而后者则培养在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具体职业的人员。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基本上培养的是科研和教学型人才,对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没有明确的规定。但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的就业面越来越广,且在企业和实际教学单位从事社会实践性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培养目标要把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复合型人才结合起来,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社会型人才。因此, 在设置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加强专业的实践环节,对具体专业也分为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各种人才的培养设置不同的培养模式。比如对理科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注重与相关企业的联合,采取协作式的培养模式, 以加强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则适合用导师制,由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课题钻研,以培养其过硬的科研能力。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科专业,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个人特长与爱好, 分配不同的比例进行学术培养或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或者是对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进行二者结合培养。对于文科类的研究生而言,应以学术型为主;而对于理科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则更讲求实用性, 因此在培养时应与企业、科学研究相结合,以使培养出的研究生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2.3 在培养过程上注重专业式培养模式与导师制的结合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综合了导师制、专业制与协作式三种培养模式,三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但笔者认为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专业式的培养模式与导师制的结合, 克服我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学术轻应用的弊端。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之下,发展研究生的应用能力,不但有利于研究生的就业,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导师制的实行, 既是研究生自身的培养要求, 也是培养过程的需要。导师制的优点迎合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研究生的口味,有利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之下, 发展专业知识,增强研究技能。当然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尽职尽责,而不能只忙于自己的事情或者是研究生过多而忽视对整体研究生的培养。同时, 要实行单一导师制与多导师指导相结合。一个导师的时间和精力、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以一位导师为主、其他导师为辅,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创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2.4 在评价机制上注重专业成绩的考核
在我们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改变我们的评价方式,变学位论文的发表为论文与实践成绩结合。对于专业式培养的研究生而言, 可以要求他们不像其他硕士生那样花很多时间去做学位论文, 只要他在第一线实践环节的成绩优秀, 符合相应的实践要求, 他就可以顺利毕业。对于这些专业学生而言,根据其所在的专业联系相应的公司企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要相结合,达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而对于学术型人才的考核仍以科研成绩及论文为主,通过考试、考核、答辩等各个环节,由研究生学位委员会和评定小组, 对研究生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这种灵活自由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总之,在选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之下,注重专业性,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不断借鉴国外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科研训练对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3.1 科研训练在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研训练是生成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源泉。参与科研训练是研究生获得知识的一种实践方式。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主要是通过科研训练培养硕士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通过科研训练既可以检验所积累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扩展,使硕士研究生能够在科研训练环节中恰当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付诸于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实践出真知, 也出创新,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科研训练来磨练。科研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相匹配的科研训练活动, 能给研究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以及专业能力培养的机会,使研究生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能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巩固专业知识,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获取知识,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实现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科研训练可以很好地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为研究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实践能力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科研训练是提升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动力。缺乏实际的应用情景,硕士研究生难以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之中, 无法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科研训练为研究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帮助研究生将课堂中获得的间接知识变为直接知识,使研究生拥有真实体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科研训练使研究生能够身处科研情景之中,能够身临其境了解现实情况, 从中发现困惑和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此外,研究生在科研训练活动中直接感受各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碰撞,这一方面促使研究生深化对现实和自我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推动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发展。加强科研训练环节, 提升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
4.1 完善科研训练制度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必须有良好的培养环境才能逐步实现。在科研训练中培养实践能力,需要有稳定而有效的制度来保证。首先应将科研训练环节的内容、目标、要求、考核方式、成绩和学分计算列入培养方案,并体现在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使科研训练环节的实施规范化、制度化,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训练活动;其次,制定并完善科研训练实施规则,保障科研训练的进行;再次,制定和完善科研训练考核制度,对研究生科研训练活动进行定期检查、考核、评价,形成稳定的激励机制,促使导师、研究生按计划完成科研训练任务,实现研究生科研训练的目的。
4.2 拓宽科研经费渠道
目前我国研究生课题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建立的基金项目、企业事业单位或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个人自筹。研究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获取国家、地方财政拨款建立的基金项目即纵向课题少之又少, 直接接受企事业单位的资助也微乎其微,研究生自筹课题经费也不现实。因此,必须拓宽研究生科研训练经费来源渠道:一是完善导师课题资助制度;二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为研究生建立更多的科研基金,设立更多的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三是培养单位必须建立研究生创新项目,让更多的研究生享受创新经费;四是发挥社会力量和校办产业作用。通过以上途径, 不仅可以让更多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更重要的是能独立承担课题, 这对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4.3 丰富科研训练形式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繁多,专业基础各不相同。因而在科研训练中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其内容、手段也应因人而异。单一的科研训练形式不可能满足广大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研究生科研训练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除传统的科学实验、社会实践、读书报告、课题研究、学术沙龙、学术论坛外, 应创新科研训练的方式方法。比如开设学科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举办关于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征文比赛;开展科研方法交流活动和科研成果评比活动以及科研创新事例展等,让研究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个性需求,参与到最适合自己专业特色的科研训练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4.4 完善导师集体指导
在研究生的指导上,实施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大力推进导师集体指导方式。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由指导教师与研究生讨论后提出,经导师组讨论后通过;研究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可以随时向导师组成员询问问题,接受导师组成员的指导;导师组集体开展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考核、中期检查和学位论文开题, 导师组讨论决定研究生能否进入学位论文答辩。这种指导方式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可以使研究生博采众长,吸取每位导师的学术精髓,广开思路,形成自己创新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4.5 建立科研实践基地 研究生科研训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操作和简单的验证,而是面向社会,推动科研社会化和产业化应用的实践与创新。因此,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利用企业在生产实践、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联合实践基地。这种合作将使研究生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上实现社会化的要求,贴近实际。同时,以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为载体,可以积极吸纳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加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力地缓解研究生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余树英.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2] 孙钦娟.基于自我发展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3] 张善超,王得新,王佳伟.如何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04:310-312.[4]
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5] 孙琳,殷明.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26-27.[6]
王斌,苏同营,贾强,高洁.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6:64-65.[7] 陈闻,杨丽媛.论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01-104.[8] 高亚楠,马勇.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商业经济,2014,01:114-115.[9] Lijuan ZENG,Yunkuo MA.Tacit Knowledge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for Graduate Students[J].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2014,62:.[10] Juan SHI.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Creative Ability of Scientific Community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J].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2015,84:.
第五篇:土木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本站推荐)
摘要:《土木工程估价》是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随着越来越先进的软件系统、硬件设施,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针对《土木工程估价》教学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土木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设计并进行了实践,以促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估价;教学方法;创新设计与实践
《土木工程估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学习到施工图纸工程量计算,还可以根据课堂上多媒体图片、有关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相关的小视频进一步了解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该课程主要考察学生识图、工程量计算、预算书编制和清单计价的综合应用能力。故该课程涉及工程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工程施工技术等多门课程知识,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各大院校内《土木工程估价》这门课程也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因此,如何将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及分析和设计实践课程的方法与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演示,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单项工程建筑工程量的计算与工程造价的编制能力,已成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的一步。
1《土木工程估价》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学生识图能力不强
施工图纸是编制工程造价文件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是学生大一基础课在工程制图与识图、AUTO-CAD就已打下的看图、识图的功底,所以学生要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就必要通过看建施图和结施图来完成装饰部分天、地、墙以及结构部分混凝土钢筋的计算。如果工程制图和AUTOCAD这两门课程没有学习好,不会看建施图和结施图,这就给这门课程在工程量的计算上造成极大的困难。所以图纸看不懂,就会造成工程量计算的误差,比如错算、多算等问题,工程量计算的错误就会直接影响最终总造价了。
1.2钢筋算量看不懂平法标注
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也是算量的重要一步,因为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严重的影响到最终总造价。在早前的教学中,课程上只是介绍了钢筋的型号和类别以及钢筋下料长度简单地计算,比如:螺纹钢筋、光圆钢筋、一级光圆钢筋、二级螺纹钢筋、三级螺纹钢筋,不同直径的各类型钢筋。平法识图的引入,使我国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钢筋的算量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标准图集作为主要参考,通过对新图集的学习让学生看懂平法识图并更好地掌握钢筋计算,平法图集的引入不仅让施工图纸设计方案上发生了重大的改革,也给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识图计算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之前的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钢筋平法相关课程学习,那么必定很多学生看不懂平法图纸,更不会计算平法规则下的钢筋工程量了。因此,平法图集下钢筋识图与算量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1.3教学配套设施和软件未与时俱进
《土木工程估价》是一门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强的课程,同样也要求各院校在硬件设施上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很多学校并未对《土木工程估价》这门课程设置专门的多媒体的教室,并在对应的电脑中安装天正建筑和AUTO-CAD以及对应的广联达算量与计价软件,这样就会影响上课质量和效率了。采用多媒体教学只能查看比较简单的图片,而对应讲解钢筋计算时如果利用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老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钢筋三维图形,通过算量软件识别出每根钢筋的形状,所在位置,这样学生看图就可以一目了然,通过软件直观的了解各个构件的钢筋是怎么锚固、怎么搭接,学习软件的同时又进一步学习了平法识图的钢筋分布。同样在2016年5月份全国已开始实行增值税计价模式,而使用的教材是2014年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在计税模式上还是使用的营业税计税模式。所以这需要授课老师不断地外出进行前沿知识的学习才能够在知识上与时俱进,才能够第一时间传授新的知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1.4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对应《土木工程估价》这门课程,相关工程量计算的训练往往只有对应章节的例题,虽然例题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比起实际的工程还是相差甚远,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图纸算量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相应的课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如果按照书本上的例题讲解,那么学生单单只会做做题,如果拿到一整套实际工程项目的图纸就无法下手了,不知道该算什么,怎么算,按照什么顺序去计算。足足可以证明这门课程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是欠缺的。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土木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设计与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2.1注重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专业教师在讲授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时,不单单只引入课本中的例题,课程上,就是用一套稍简单的工程项目图纸,对照图纸来讲解工程量计算规则。以整个单项工程为案例进行教学,重点加强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这样即使学生在大一的课程中工程制图与识图、AUTO-CAD的基础课没有打牢,不会对照建施看结施图,在《土木工程估价》这门课程中,又有一次新的机会把之前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重新学习一遍,课程设计的完成也会更加顺利。所以电脑中需先安装CAD软件和广联达算量和计价软件。在以往的教学中,钢筋计算部分安排的课时较少,为了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法知识,我们将课时量增加,并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图集与图纸一起学习。打开广联达算量软件中钢筋三维图像,将施工图中难以看懂的构件及构件间的位置关系用三维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例如每根钢筋的位置、形状、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某些三维图像显示需要扣减的部分比较多,不容易理解,所以需要对应钢筋三维图像查看相应的计算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一看就懂,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的记忆。授课老师在讲解课程设计时,同样需要明确课程设计的指导步骤:(1)熟悉图纸和查找相应的规范。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看懂建施图和结施图,熟悉工程量清单以及本地区的定额和计价依据。(2)列项。培养学生列项的习惯,以免出现漏算,重算的情况。学生在列项时应按照书本章节的讲授顺序进行列项,从基础到主体围护结构,再从主体到装饰装修,最后再计算措施项目。(3)算量。按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在课堂上主要讲述土石方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等几个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4)套项。根据学生对图纸的理解,按照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的材料做法进行套项。(5)取费。根据当地省份13版建安工程费用定额进行取费,在分部分项工程费和单价措施费的基础上取费率计算总价措施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最后就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单项工程含税总造价了。
2.2开设学科专业竞赛,使工程造价算量大赛常态化
参加工程造价专业竞赛,通过参加各高校间全国算量大赛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水平,也能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同时也为学校增得了荣誉,为自身就业增加了优势。以一个实际建成项目作为实训,为了弥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工程量计算规则掌握的不足,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已建成项目进行现场指导,算量大赛的事先准备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1)申请立项:专业课教师留意大学生实践及创新竞赛项目的相关网站,该类竞赛信息一发布就可向学校申请报名参赛,同时向校领导申请参赛需花费的费用。校领导批准后,该项竞赛就以立项的形式确定下来了,学生参赛的一切费用均由学校支出,这样就免去了学生资金方面的负担。(2)集中训练:在工程造价班级选拔比较优秀的3-4名参赛学生进行集中训练,集中训练主要安排在比赛前的两个月,时间相对集中可以进行系统培训。以一套在建实际工程项目图纸为例,进行手算速度训练,让学生能快速准确的算出工程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尤其是钢筋的平法识图,看明白图纸,准确完成工程量的计算。(3)相互交流:通过组织参加竞赛,参赛者在网上交流学习,还可以通过咨询专业课教师、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寻答案等途径提高专业技能,学好专业知识。
2.3鼓励专业老师多参加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培训
由于现代化市场信息更新较快,相对应的工程造价专业也紧跟时代潮流发生快速变化,由于多数专业课老师都是一毕业就来学校工作,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那么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规范。需要院系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专业老师同样可以关注相关建筑网站各类培训的报名,并积极地向系领导院领导申请,争取名额。通过培训对专业知识进行充电并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相应课程内容中。学校也应该多鼓励专业老师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在今后的考核中可以实行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这样让专业授课老师更加有紧迫感,可以在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专业知识。
2.4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资源的限制,大部分高校不具备实习基地应具备的硬件条件,这就需要校外实习基地来提供实习场所。校外的实习基地不单单指固定的工地,也可以是与建筑单位,造价咨询公司合作,每学期的生产实习、认识实习都可以安排学生去这类型单位进行实习。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部分院校还启动了“青蓝工程”,利用寒暑假时间送专业教师去企业工作,使得老师、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际工作锻炼。为今后学生走上社会可以第一时间适应工作流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提升了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能更轻松的完成自身的毕业设计,更顺利的毕业。
3结束语
《土木工程估价》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核心学位课程,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采用最新造价软件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理论知识是学生获得最全面、最先进的教育的前提。教学质量的好坏更是对学生毕业后从业技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根据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在教学方法创新上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以提高识图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教学改进方案,分析了改进前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措施与方法,并决定在今后的课程上按照以上改革措施实施,希望培养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快的投入工作且获得更多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高云莉,王庆春,姜蕾,许辉.基于实践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2).
[2]张忠扩.建筑工程估价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4,(2).
[3]陈波.《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8).
作者:余蓓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