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养老中心
12月26日上午,江门市蓬江区委、区政府在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隆重举行江门市蓬江区三十项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项目落成启用庆典活动。这标志着作为江门市蓬江区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社区老年人可就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集生活照料、卫生清洁、送餐服务、文娱活动、日间托老、医疗护理、心理疏导、康复保健、信息支援、紧急援助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江门市政府副市长陈佳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处处长周惠明、区委书记王积俊、区长温伟文出席活动并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揭牌。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特别是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大幅增加,单靠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并不足以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必须以社区为依托,把养老服务引入家庭,使广大老年人在家中、在社区里就能享受到多样化、常态化、专业化的服务。江门市蓬江区现有户籍人口近4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6.7万人,占户籍人口14.26%。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新时期社会养老模式,蓬江区把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项目从2011年初开始规划筹建,2011年底正式动工,2012年底落成。该项目得到了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区政府无偿提供3800多平方米物业作为项目建设场地,省、市、区三级福彩公益金资助了450万元,昌兴关爱基金、伍威权慈善基金、香港通济商会等社会慈善团体捐助了220万元。为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区领导多次带队到佛山顺德、南海等地考察学习,汲取先进地区经验;区民政局领导亲自督办项目建设,切实做到项目建设进展每天一报。为使示范中心的功能设置和服务内容更切合广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区民政局专门委托社工机构深入辖区1000多户老人家庭开展调查摸底,为“三无”孤寡老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老人、60岁以上重点优抚对象等建立了健康档案,为中心投入使用后率先覆盖特殊老年群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示范中心建设过程,得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省民政厅副厅长陈桂光,江门市委副书记聂党权、副市长陈佳林、蓝华等专程到中心视察指导,省委巡视督导组在蓬江区巡视督导期间,也对示范中心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新落成的江门市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由功能服务区和管理服务区两座大楼构成,内设有社区饭堂、日托中心、按摩理疗室、心理咨询室、社区影院、时间廊、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法室、乒乓球室、棋艺室、舞蹈室、残疾人庇护工场、老年人中途宿舍、平安钟、理发室、慈善超市、老年人保健中心等。其中,位于中心一楼的伍威权庇护工场是康复及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内设辅助就业区域、职业培训区域、农疗区域和小家电维修区域,为辖区成年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生活技能训练、康复功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和辅助就业、康乐文化活动等服务。日托中心设有50个床位,由中心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专业社工为日托老人编排在中心每日的活动,包括兴趣班、体育活动、生日会等,使长者身心舒畅,让其家人放心。社区饭堂坚持“以人为本,灵活创新”的原则,实行集中就餐和送餐相结合,关顾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提供包括普通餐单、高血压餐单、糖尿病餐单在内的个性化餐单,切实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优质、均衡营养的膳食,解决其日常就餐困难。社区影院按照标准影院设计,配置了高清投影机、150寸大屏幕和50张舒适座椅,每天为老年人播放两场电影,具体播放影片由参与的老人自主决定。老年人保健中心引进辖区专业卫生服务机构资源,配有完善的保健设备,重点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健康咨询、保健及应急服务等。位于中心二至七楼电梯大堂两旁的“时间廊”是中心的一大特色,通过收集整理了300多张珍贵的江门历史图片,按大致年代排序,以“时间廊”的形式予以展示,给老年朋友们一个怀旧回忆的时间空间。除了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的活动场所外,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还配备了很多智能化系统,如呼叫中心,为辖区独居老人配备了具卫星定位、紧急呼叫等功能的呼叫手机,依托江门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平台,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整合医院、超市、家政公司等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帮助和紧急救助等服务。
江门市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实行政府委托、专业社工机构运营的方式,引入了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以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老年人服务,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随着示范中心的投入使用,预计2013年每天将为全区140多名特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50名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为200名老人提供会员服务,为300名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为500名特殊老人提供求助铃服务,越老越多的老人将通过示范中心这个平台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老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48位老人参加沙龙
建言献策
江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梁绮桦 通讯员/林文静)老人们希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老人们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到服务中心的事务中来呢?10月19日,在岭梅社区婚姻教育学校,蓬江区老龄委、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蓬江区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蓬江区白沙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了一个老人沙龙,48名老人纷纷畅谈“我眼中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到政府事务中来。
老人关心
一日三餐和会员服务
当天,白沙街岭梅、羊桥、阜康、复兴、迦南、花园共6个社区的老人分成6组,在两个讨论主题中各抽取一个进行讨论,这两个主题分别是对该中心的老人饭堂和会员服务有什么建议。
羊桥社区的老人代表刘伯说:“我是个空巢老人,虽然有子女,但子女已成家,没有和我一起居住,平常我自己做饭比较麻烦,到外面吃又不放心,所以经常随便吃吃就算。希望老人饭堂不仅向特殊老年群体提供服务,也能照顾越来越多像我这种独居的老人家。”
至于收费方面,刘伯表示,很多老人的退休金都不高,希望老人饭堂的收费与营养比外面餐厅的有优势,饭菜每餐最好在4至6元之间。另外希望低保老人可以享受更低的收费优惠。“我一直烦恼的,就是不知道如何解决我自己的一日三餐,如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那该多好啊,那这里将是我第二个温暖的家。”
在讨论另一个主题——会员服务时,花园社区的老人代表许伯说:“平常,我白天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事情去消磨时间,社区的娱乐活动比较单一,我想去上老人大学,但花费又比较多,我退休金不高,负担起来有点困难。如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后能为会员提供一系列的活动项目,老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参加,那就好了。”许伯还希望会员服务能够推广到各个社区,让有需要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贴心的老人服务,让老人们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当天,各个社区的老人代表纷纷就收费、服务项目等提出建议。复兴社区代表表示:“希望服务中心可以设立更多的活动场所,如乒乓球室,舞蹈室、棋牌室等,让不同兴趣爱好的老人都能在服务中心享受服务。”
阜康社区代表:“希望对老人进行分期分批收费,对于孤寡老人及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减免收费。”复兴社区邓玉欢女士表示:“举办这个活动,说明了市、区政府及相关单位对老年人工作的重视,重视基层老人的意见,我希望这个综合服务中心可以办得好,以后在市区内多建类似的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中心
将提供五类服务
据了解,蓬江区是我市中心城区,下辖三镇六街,现有户籍人口47万多人,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6.7万多人,占户籍人口比例13.6%,老龄化日趋严重。从2010年开始,蓬江区委、区政府筹建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计划在今年12月份投入使用,并将以此为平台,对蓬江区现有的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开展日托、康复保健、社区饭堂、文化娱乐、图书馆、体育健身等多项服务,打造具有蓬江特色的老人服务机构,推进蓬江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期望为老人提供五大类服务,包括: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服务、会员服务(主要是一些康乐活动、学习班等)、老人饭堂服务、义工服务。我们以沙龙的形式,让老人汇聚一堂,就当前蓬江区的老人服务举措及中心的建设,自由发表意见及交流,为中心的发展出谋划策,增强老人对中心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共建一个能真正满足老人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一名社工代表对记者说。
第二篇:居家养老服务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法
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条例损害老年人权益将被追责。
子女赡养义务写入《条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条例》的说明。他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亟须一部规范居家养老的法规。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300万,而这些老人中,有90%选择在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这两种方式合称为居家养老。
《条例》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还要依托城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所以,《条例》基本原文照搬了上位法中有关家庭赡养责任的内容,在第四条规定了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八项养老服务中用餐居首
柳纪纲介绍,《条例》并非按以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所写,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条例》第三条,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八大类,包含了老人用餐、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八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统筹、企业参与,本着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原则向老年人提供。在具体实施上,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扶持和补贴政策。
“可以看到,我们把就餐写到第一位,在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居家养老,对用餐便利的需求最明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
拟对《条例》实施执法检查
《条例》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不当导致老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条例》草案经人大审议后,将于1月29日投票表决。如顺利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民政、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还会出台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也计划在今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解读1 老年人就餐怎么实施?
《条例》草案此前的审议稿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但上会的审议稿没有这条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称,这项在老年食堂开放中给予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列那么全面。北京目前有3500家老年餐桌,立法调研中也得知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对老年人配餐有参与想法。根据本条例,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措施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方式可以多样。
在老年人用餐方面,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引导,但不会限制价格,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此外,还会对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给予补贴等。这方面民政局、老龄办还将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
解读2 社区养老设施怎么配建?
在养老设施保障方面,《条例》提出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对于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区县政府有责任配置,对于滥用社区配置的养老设施,应收回并用于养老服务。
《条例》中相关罚则写明,擅自改变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拒不整改的,可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相关费用。
刘维林介绍,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在此前颁布的相关法规里已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条例只给出指向性规定。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
解读3 医疗卫生服务怎么便利?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的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多数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
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储备。
但有些问题还难以依靠本条法规一步到位解决,市人大代表臧美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资源逐步向社区深入。
刘维林坦言,入户诊疗从法律上来说依然有障碍,但这种诊疗方式恰是居家养老需要的,所以不会一直搁置,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解读4 养老服务人才如何保证?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
刘维林称,全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养老人才缺口很大,这块服务在市场基本是空白。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正准备建设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被培养的主体之一就是近10万人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这些家政服务员,尤其是服务对象是老人的服务员,都可以具备养老护理的资质。
解读5 惠及范围是否全覆盖?
有代表提出,《条例》中明确了政府职责,一些服务的提供还需由政府财政补贴。但惠及范围是北京市户籍老人,还是对在京居家养老的老人,并不明确。代表担心,大量的政府补贴如用不到刀刃上,会造成浪费。
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现在这个法规是起引领推动作用的,刚性不够。但对创新性的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面纳入,给予了引导性规定。
法规大部分内容覆盖了在京老人,包括户籍老人也包括长期在京居住生活的老人。法规实施后,市政府、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出台不同内容。
政策会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地方财政主要补贴的是户籍人员;但一些外地来的常住人口,他们本人、子女也为北京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一些政策也会惠及他们。■ 探访
小区无老年餐桌 老人自己拎菜上楼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老人社区就餐和医疗还存不方便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的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区还未设置老年餐桌,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照料也存有缺憾。
8旬老人自己买菜做饭
1月24日下午,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北里小区,84岁的李淑芬刚从超市出来,左手拄着手杖,右手拎着一袋菜。超市的师傅从楼中出来跟她打招呼:“李奶奶,我帮你把米放在家门口了。”
跟李淑芬上到4层,门口放着师傅送上来的米和面粉。她说,女儿住在回龙观,自己和外孙女住。“闺女每周给我送一次菜,有菜,也有肉。我要还缺什么就到下面社区超市买,重的东西,米啊、面啊,师傅们就给我扛上来。”
李淑芬的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平时回家晚,午饭要老人自己做,有时晚饭也是她做给外孙女吃。“老年餐桌这几年老听说,但我们这里没有。我们这小区是回迁房,农民多,他们都有儿女在身边,不需要这个。但我们需要的也没办法。”老人说。
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
记者在西四环沿线的几个社区走访发现,都没建老年餐桌。对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刘斌表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基层能尽快落实,让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照料。
他介绍,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从那时起,完善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就一直在做。但几年来也没全面建起来,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小区需要老年餐桌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拿出补贴给没办老年餐桌的小区老人送餐,但餐饮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据了解,某餐饮企业曾从海淀区拿到一年10万元的补贴资金,为老人送餐。该企业能辐射10个左右的社区,每年服务人数近4000人次。这家餐饮企业的老板说,“每天配餐都没有定额,每一顿饭怎么安排,也是众口难调。”
上门看诊就是量量血压
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都有社区医务室。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遇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社区医生能否入户诊疗,却没统一规范。
常青园北里的刘美娟老人说:“我们跟大夫都熟,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就是在家看的。”但也有老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该小区社区医生解释:“由于北京卫生部门有规定,入户诊疗不能破皮,凡是破皮的都要到医疗单位。所以我们一般到老人家中,也就是量量血压等简单检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搀扶到医务室,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应拨打急救电话。”
刘斌称,现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都配备齐了,“但要实现比较现代的家庭医生的照料水平,一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基本上行动方便的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制度设计上的衔接,针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出台可执行的办法。”
刘斌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还希望民政部门多与基层沟通,了解他们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京报记者 吴为
■ 焦点
杜德印:草案名称调整不求“大而全”
“需要修改一条修改一条,需要修改一款修改一款,需要修改一句修改一句,需要修改一词修改一词,需要修改一字修改一字。”昨日下午,在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对《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提出要求。
自启动立法调研直到昨日提请审议,《条例》的名称和养老模式的选择等,都有重大调整。杜德印表示,这些重大调整反映了对提高立法公正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起施行。同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但昨日提请审议的草案名称已改。
杜德印表示,草案名称的调整,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北京市实施办法,而是针对北京96%的老人面临的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体现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立法原则。
立法之初确定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但调研发现,“社区为主”难以承载起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目前专业养老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而具备专业护理素质的家政员数量偏少。
据此,《条例》将养老模式调整为“政府主导,以专业公司的专业服务、专业运营为主,社区为基础”;同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即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务。
且《条例》还埋下“伏笔”,明确政府有培育居家养老商业保险的责任,“市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新京报记者 王姝
■ 观察
人大首次牵头起草法规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进行四审。从立法设想到提交人大审议,一年时间的锻造打磨,一部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法规即将出炉。据了解,这也是首部由市人大牵头起草的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这是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此外,法规草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能更充分发挥民主,引起社会更高关注。这不仅是人大立法工作的进步,对法规本身是宣传,为法规实施打下基础。
从立法程序上,以往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均由市政府主导起草,一般来说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多。但这一次,《条例》是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起草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自己提交法律案进行审议。
刘维林说,由于这部法规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在保证质量上还要加快速度。过去一年,这项法规经过多次调研,他自己参与的就有50多次,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意见,在政协立法协商。从最初的近30条,修改到22条,最精简的时候法规草案只有15条。四审的法规草案为20条。
经过人代会审议,法规还将吸纳代表的建议、意见,1月29日,将由7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共同表决。新京报记者 郭超
■ 互动
删养老配套设施指标代表担心执行难到位
昨日朝阳团分组审议,来自朝阳区法院的市人大代表李有光提出,此前征集意见时,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曾制定了800平方米这一指标,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不应制定类似不能马上实现、“一刀切”的数据指标。《条例》删除了这一数据指标。“有利有弊”,李有光说,“指标少了,评判标准缺失,如何保证执行到位?”
来自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市人大代表陈巴黎也提出,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虽然规划中对公共文化设施配建有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仍有部分社区执行不到位,“对于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哪些部门负责监督,哪些部门负责验收,《条例》应明确”。
两人发言结束后,同在审议现场的朝阳区委书记程连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先后发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标准,历史上已几次反复,配建的难度较大”,程连元说。杜德印强调,“只要政府下了决心,养老设施配建肯定能做好”。
“我的爱人是名医生,”市人大代表宋光成说,经常有得了急病的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所以就会上门,给病人诊断、开药、输液。但这里面有问题,离开医院后,她有没有资格在社区执业?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杜德印再次“答疑”,表示离开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内只能遵循志愿者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志愿服务。此外,可以按照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加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建议
人大代表、北京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刘学锋:北京市去年11月13日至23日,单是在家烧死的老人就有9位,“这在和平年代是很惊人的数字,政府应该管一管”,因此应该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安全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火情就能直接报警,而不单单是像上述条例中提到的只提供紧急救援呼叫设施。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养老应该鼓励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应由政府建立养老引导资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并设置一些必要条件,也不能一刀切,如何补贴应该以征信系统做支撑,比如年满70岁,按照家庭收入不同,给予老人补贴。
市人大代表温瀚英和刘颖:要给予老人居家养老良好的配套,目前一些老旧小区的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建议应该出台配套标准,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政协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医生、大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主任王以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需要所在家庭与医疗团队自愿签订协议,团队要为老人提供规范的服务。还可以运用智能医疗设备实现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像“一键式”智能呼叫器、跌倒报警系统、血压、血糖自动测量上传系统,这些新技术可以便于医生及时发现问题。
第三篇:居家养老中心管理制度
邓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管理制度
一、根据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社会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邓高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本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好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与咨询。
二、对社区内有需求老年人调查摸底,并适时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建档。
三、招募护老助理员与关爱长者志愿者,组织对其培训并指导督查服务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建立护老助理员与志愿者档案。
四、及时受理需求居家养老服务老人提出的申请,按照程序进行审批、入户服务。
五、公开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及时调整或更新服务项目,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六、协调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抓好日常工作,根据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有责任监督核查或调整服务人员。
七、定期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估,总结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验,进行考核及奖励。
八、整合社区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有偿、无偿相结合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邓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学习例会制度
一、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加服务意识。
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借鉴先进中心站点的经验和做法,提高管理水平。
三、每周一组织召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例会,汇报上周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安排本周任务。
四、各站点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表扬先进,鼓励后进,总结经验找不足,同时部署下一个居家养老工作任务。
五、所有站点每年联合召开一次工作交流会,互相学习,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良性发展。
邓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档案管理制度
一、做好社区有需求老年人的调查摸底工作,进行登记造册,每季度核实一次,并做好记录,便于动态管理。
二、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个人)、义工、志愿者及服务对象的档案:包括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人员等。
三、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热线电话记录工作。
四、定期回访服务对象,并做好相关信息记录。
五、做好托老服务各项工作的信息反馈及收集工作。
第四篇: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书
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协议书
甲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养老服务对象或家属
一、甲方承诺:
(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二)视老人如亲人,服务做到耐心、细致、周到,不怕脏、累、苦。
(三)按照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
(四)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调整服务内容。
(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对象。
二、乙方承诺:
(一)正确理解居家养老工作的性质。对甲方要以礼相待。自觉按时向甲方支付须自行承担的费用。
(二)积极配合甲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事求是地对甲方进行工作评定。
(三)服务过程中如对甲方不满,应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如实说明原因,由服务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
三、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方式。
以上内容需甲、乙 双方共同遵守,确保居家养老工作顺利开展。
甲方负责人签名(盖章):
乙方签名:
年月日
第五篇: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甲方:xxxxxxxxx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在同意共同遵守《上海市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就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乙方在本协议上签名即视为乙方已知悉并理解本协议条款,并同意受其约束。
第一条 乙方符合《上海市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居家养老服务资格条件且自愿申请并同意甲方安排服务员为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若乙方不符合资格条件,甲方将有权停止或拒绝提供服务。
第二条 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老人,乙方应自觉遵守。在服务过程中,若出现乙方要求或变相要求服务员为乙方以外的其他人员服务时,服务员视情况有权拒绝或停止服务。
第三条 服务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工作内容:
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购物等基本生活服务;
协助老年人就医、煎药、康复等基本护理服务;
陪伴老年人聊天、散步、心理疏导等精神慰籍服务。
第四条 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能擅自增加第三条约定以外及与居家养老服务严重不符的劳务负担,甲方对此保留停止服务的权利。若乙方不满意服务员提供的服务,乙方有权申请调换服务员。
第五条
服务安排:
甲方将按照“定服务对象、定服务项目、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人员”的“五定”方式,为乙方安排持有《健康证》等相关证件的居家养老服务员为其提供服务,如甲方本次安排的服务员不适应乙方的生活环境,乙方可向甲方申请调换服务员。
第六条
服务费用:
(一)依据乙方填写的《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登记表》,乙方符合《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属于_____________类型,可享受每天________________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所需劳务费由政府每小时补贴_________元。
(二)乙方有义务在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或服务停止当日正确填写《居家养老服务凭证》,并按照当月实际服务时间,准时向服务员支付___________元/小时的服务劳务费。如乙方未按时向服务员支付服务劳务费,甲方将停止服务,乙方应向服务员每日偿付当月服务劳务费总额的1%的滞纳金。
第七条 服务调整:
(一)乙方和服务员均享有调整服务的权利,若因故需要调整服务,须向甲方提前3日提出申请。
(二)甲方在接到乙方或服务员提出的服务调整申请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停止服务,并及时选派新的服务员上门服务,但服务调整期间不保证服务不中断。
(三)服务调整后本协议依然有效。
第八条 服务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其他:
(一)服务员上岗后,乙方应尊重服务员,平等对待,不得歧视和虐待,如不满意该服务员,可直接与甲方联系,进行人员调整。
(二)如乙方在服务员规定的服务时间段内发生紧急情况,服务员会及时与乙方相关监护人取得联系,同时与相应的社会应急机构如:110、120、119等取得联系。
(三)乙方在服务员到家后,有义务详细交待应做及应注意的事项,并教会服务员使用家用器具和电器,当面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以便服务员能迅速、稳妥地开展工作。
(四)甲方已明确规定服务员在服务期间不得带亲朋在乙方家中做客。如出现上述情况,乙方可与甲方联系,当即处理(但乙方主动邀请的除外)。
(五)甲方已明令禁止服务员不能与乙方发生任何借款、借物和委托办事的情况,若出现以上情况,乙方应明确拒绝,如有纠纷属私人行为,甲方概不负责。
(六)服务员每月请事假不准超过______次,每次不准超过______天,欢迎乙方监督。请假期间乙方不支付劳务费。
(七)法定假日(清明节1天、五一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十一3天、元旦1天、春节3天)服务员正常休息,乙方不需支付劳务费。若乙方需要服务员法定假日服务,且服务员同意,乙方须按照国家规定支付300%的劳务费。
(八)乙方要随时将现金和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好,如乙方因财物找不到而认为被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乙方都不得对服务员采取搜身、扣押钱财以及殴打、威逼等侵权行为。
(九)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造成本人或他人的意外事故,乙方应立即通知甲方。
(十)甲方有权拒绝乙方将服务员转为第三方服务,如需调整,乙方可向甲方提出申请。
(十一)乙方因心、脑、血管等老年常见急性突发病导致的不良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十二)乙方因病住院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期间,应由其子女履行赡养、照料老人的义务,甲方将暂停服务,乙方痊愈后,甲方将继续安排服务。有特殊情况请在补充协议说明。
第十条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协议中约定之解除及终止的条件出现时止。
补充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xxxxxxxxx服务中心(章)乙方:(签字)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