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甘肃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文明单位的创建、评选、表彰工作,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创建文明单位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是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 省级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并取得优异成绩,能够在全省发挥先进示范作用的单位,是省委、省政府授予单位的省级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1 为宗旨,以加强班子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科学管理为重点,以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生产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创造优美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以建设学习型、诚信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和谐型单位为目标,坚持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促进单位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第二章 评选标准
第五条 省级文明单位评选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单位领导班子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机构健全、计划周全、措施具体、人员落实、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经费保证、工作到位,并取得明显实效。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以身作则,在创建活动中,2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受到群众好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得到加强,近两年党组织建设受到上级党委的表彰。
(二)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全体干部职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单位内部形成“知荣耻、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完善诚信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推广先进经验,创建诚信单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注重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促进干部职工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 3 和心理疏导,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窗口单位要重视行风建设,自觉抵制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本地区行风民主评议中名列前茅。
(三)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单位干部职工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达90%以上。深入开展和谐单位、和谐机关、和谐处室、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着眼于增强干部职工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继续开展文明机关、文明科室、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岗位以及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职工、诚信单位和绿色单位等创建评选活动,积极参加城乡共建、社区共建、军民共建、拥军优属等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所在地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做出贡献,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四)社会服务优质规范。机关干部转变服务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广泛发扬民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群众满意率较高。下属各个单位、各基层站所、4 各种服务窗口恪守职业道德,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增加便民措施,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切实改善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服务宗旨明确,服务理念领先,服务态度端正,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技能过硬,服务纪律严明,服务项目齐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美,服务效果良好。
(五)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积极争创学习型单位。广泛开展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建设,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精心培育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企业精神、和谐精神。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防疫制度。模范执行计划生育国策,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坚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有比较完善的职工图书文化室、健身房等各类文化体育设施,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六)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干部职工的合法权 5 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普及法律常识深入扎实。单位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安全生产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单位无重大经济、刑事和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邪教活动,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
(七)工作环境整洁优美。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域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并取得明显成效,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八)业务工作实绩突出。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省同行业前列。非生产经营性单位内部管理严、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社会形象好,业务工作处于全省同行业领 6 先水平。
第三章 申报和评选
第六条 凡符合省级文明单位标准的各级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和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或工会基层组织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省级文明单位。
第七条 省级文明单位评选分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三个级别。凡连续两年保持市(州)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符合省级文明单位评选条件的可推荐申报省级先进单位;连续两年保持省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可推荐申报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六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可推荐申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第八条 省级文明单位的评选按照指标分配、自愿申请、逐级推荐、提前公示、集中培训、择优评选的程序进行。(1)指标分配。省级文明单位的指标分配坚持“条块结合、总量控制”的原则,由省文明办根据各地、各行业的实际情况下达评选指标。(2)自愿申请。凡符合省级文明单位评选 7 标准的单位,可自愿向所在县(市、区)和市(州)文明委提出申请,参加评选。中央在甘企事业单位、驻甘部队,应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申报文明单位。(3)逐级推荐。市(州)文明办按照省级文明单位评选标准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经市(州)文明委审定后,提出拟推荐名单。占行业指标的,由省主管部门和行业按评选标准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征求市(州)文明委意见后,提出全行业拟推荐名单。(4)提前公示。市(州)文明办和省直主管部门、行业需将拟推荐文明单位名单在市(州)属主要媒体或全系统内以适当方式进行为期15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报请市(州)委、政府审定后正式向省文明委提交推荐报告。(5)集中培训。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申报推荐坚持“先培训,后参评”的原则。申报单位的负责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专兼职干部必须参加由省文明办统一组织的学习培训。不参加培训的单位原则上视为自动放弃参评。(6)择优评选。省文明办对各市(州)推荐的文明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验收,经省文明办主任办公会议讨论审定,并征询有关方面和群众意见后,提出表彰建议名单,报省文明委审议。
第九条
省级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主要采取抽查基层单位、察看环境建设、查阅文档资料、进行民主测评、听取工作汇报等方法进行。
第十条
省级文明单位推荐、审核工作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防范邪教不力、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以及经济、业务工作达不到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的申报单位,均实行“一票否决”。
第十一条 省级文明单位的推荐和评选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申报的单位取消申报资格,已命名表彰的单位撤销荣誉称号并通报批评。
第四章 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 文明单位的表彰分县(市、区)、市(州)、省、国家四级,分别由同级党委和政府命名表彰。其中,国家级文明单位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省级文明单位每两年命名表彰一次;市(州)、县(市、区)级文明单位每年命名 9 表彰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同级党委、政府可直接命名表彰。
第十三条 省级文明单位由省委、省政府颁发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奖牌和荣誉证书。
第十四条 连续两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符合全国文明单位评选条件的,可推荐其申报参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三届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可推荐申报参评“全国文明单位标兵”。
第十五条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等对待、同等奖励。对获得省委、省政府或国家表彰的各类文明单位,由其上级主管机关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条件的单位可对全体干部职工增发一个月的工资。实施公务员法机关(含经审批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优秀公务员可按20%的比例确定。
第五章 指导和监督
第十六条 各级文明委(办)要切实做好创建文明单位 10 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考评、监督及日常管理工作,积极研究和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第十七条 文明单位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省级文明单位主要依托所在市(州)、县(市、区)文明办和主管行业管理。
第十八条 各级文明办和各行业要加强文明单位的档案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单位概况、创建工作安排、总结,申报审批表,有关创建活动的记录、照片、音像资料以及单位重大变动情况,各类考核记录、奖惩记录等。
第十九条 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须每年对创建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并于年终向省文明办报送自查报告,凡未按要求报送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的,原则上视为自动放弃其荣誉称号。省文明办每两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考评,凡符合标准的,保留其荣誉称号。对于工作停滞不前,出现突出问题的,给予必要的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严重滑坡,出现重大问题的,及时报请省文明委批准后撤销其荣誉称号,并通报其主管部门和主管机关。
第二十条 被撤销省级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 11 标兵荣誉称号的单位,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经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两年后方可在原级别重新申报。
第二十一条 省级各类文明单位如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要及时向省、市(州)文明办备案,否则,不再保留“文明单位”称号。文明单位与非文明单位合并,须重新进行考核验收、申报推荐、批准命名。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州)、县(市、区)可根据本办法修订市(州)、县(市、区)文明单位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文明军营的评选表彰工作由省军区政治部另行做出规定,由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共同表彰。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甘肃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沾文明委[2008]8号
沾化县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改进对全县各级文明单位的建设和管理,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加快建设富足生态和谐新沾化,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文明单位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群众公认,经主管部门考核、评选、推荐,由各级党委和政府命名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同级党委、政府命名的各类先进单位中的最高荣誉称号。
第三条 文明单位的级别分为: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县级文明单位。
第四条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是吸引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四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摆到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 —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纳入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要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是文明单位建设的主管部门,担负具体组织、协调、指导、管理文明单位的工作职责,各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第二章 文明单位创建标准
第六条
组织领导有力,创建活动扎实。能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创建领导机制和工作责任机制,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纳入工作目标规划,紧密结合业务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公正廉洁,以身示范,全体员工普遍参与创建活动。积极支持和参与县里的重大活动,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第七条 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认真落实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突出抓好诚信建设,积极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努力争创诚信文明行业、诚信文明窗口。
第八条
业务工作领先,社会效益显著。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办事公道、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单位制度健全,工作规范,讲究诚信,服务周到,社会信誉高,群众反映好,业务工作居同行业前列。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诚信经营,— — 安全生产,科学管理,质量第一,服务优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第九条 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重视智力投资,加强对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积极主动,成效明显。模范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圆满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目标。落实卫生防疫制度,卫生防疫和群众保健工作先进。注重文体设施建设,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健全规范,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员工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风貌健康向上。
第十条
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公开办事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治安防范网络建设,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治安状况、公共秩序、工作纪律良好,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全体员工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单位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
第十一条 生态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单位有独立的院落,内外环境卫生整洁,管理有序,无脏、乱、差现象,搞好绿化、美化,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制度健全,环卫措施完善,治污措施得力,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环保工作居于同行业先进水平。
第三章 文明单位申报评选
第十二条 文明单位评选范围。凡是符合文明单位创建标准的党政事业单位及其基层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均有资格申报文明单位。
— — 第十三条
文明单位评选实行自愿申报。凡具备申报资格,经自查符合文明单位创建标准的单位,可自愿向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请,参与文明单位评选。
第十四条
文明单位评选坚持择优推荐。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应分别从连续获得两年以上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县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中择优产生,由县文明委负责推荐,由批准机关命名表彰。
第十五条 文明单位评选实行提前公示。拟命名的县级文明单位名单,拟推荐的市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的名单,应在新闻媒体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无异议后方可命名表彰,向上级文明委申报。
第十六条 文明单位评选实行动态管理。省、市、县级文明单位的复查评选,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合格的继续保留其称号,不合格的撤销其称号。县级文明单位每三年全部重新申报评选一次,未参加评选或未被重新命名的,不再享有“文明单位”称号,牌匾存放在本单位荣誉室内,作为一种历史荣誉。
第十七条
县级文明单位由县委、县政府批准命名。凡参与县级文明单位评选的单位,应在自查基础上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填写一式两份的县级文明单位申报表。县文明办对各申报单位组织考察考核,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经县文明委审定通过,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命名。
第十八条
文明单位评选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系统、各行业可在所属单位中评选、命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先进单位”,但不得命名“文明单位”。
第四章 文明单位奖惩
第十九条 凡被命名为文明单位的,由批准机关命名表彰,颁发奖牌,授予荣誉称号。
— — 第二十条 对各级文明单位和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办法由文明单位或文明单位的上级部门参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奖自行确定。
第二十一条
文明单位发生违反本《办法》或其他严重损害文明单位声誉情况,命名、管理机关将视情节轻重,做出予以批评、警告、限期改正、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处理。被撤销荣誉称号的单位,经过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二年以后可参加评选。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撤销文明单位称号:
(一)领导班子成员中有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二)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三)因经营和管理等原因造成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或严重亏损的;
(四)不讲诚信,管理混乱,行业风气不正,社会声誉不佳的;
(五)发生刑事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治安状况混乱的;
(六)出现“黄赌毒”问题,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制止不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七)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八)环境面貌较差,工作平庸,停滞不前,失去先进示范性的。
第五章 文明单位管理
第二十三条 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由县文明办具体负责。第二十四条 对文明单位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指导、监督、检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好文明单位的评选和复查工作;建立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档案;总结推广文明单位的工作经验。对不符合文明单位标准的行为及时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发生严重问题的单位,及时向命名主管机关报告,视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并督促整改。
— — 第二十五条 县文明办对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坚持集中考核、社会监督员监督和群众评议“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按6:2:2的比例,计算各文明单位的综合得分。
第二十六条
县文明办对文明单位的检查、考核依照《沾化县文明单位考核细则》进行。
第二十七条
文明单位开展重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内部出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县文明办报告。
第二十八条 文明单位改变单位名称、变更隶属关系,要及时向县文明办报告备案。重划、重组、分立、合并的,文明单位称号自然取消。
第二十九条
文明单位牌匾应悬挂于单位的显要位置。文明单位称号被撤销后,应自行摘下牌匾,不再悬挂。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适用全县各级文明单位的评选、表彰、管理,由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三十一条
文明机关的评选、表彰、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施行过程中的问题,由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沾化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08年11月5日
— —
主题词:精神文明 文明单位建设 管理 办法 沾化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11月5日
— —(共印15份)
— —
第三篇: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一、成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组,组长负总责,副组长具体负责,成员各负其责,定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
二、党、团、工、妇各组织总动员,加强创建宣传力度,形成争先创优氛围。
三、实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职责。
四、对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考核评价细则,定期检查工作进展和效果。
五、深入开展岗位文明工程、家长文明工程和幼儿文明工程,树建文明园风。
六、大力度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有计划地投入,建设高标准的绿色校园。
七、全面深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八、建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反馈机制,定期发放反馈意见表,设置反馈信箱。
九、处室、班级和教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实行评模选优一票否决制。
1.违反教师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家长和社会反映强烈的;
2.工作马虎,安全意识淡泊,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
3.民主管理观念落后,无视群众利益,造成群众上访的;
4.违反园规园纪,自由散漫的;
5.进行迷信、赌博活动,生活方式不文明、不健康的;
6.对待家长态度不好,引发家园之间矛盾的;
7.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瞒报的。
第四篇:甘肃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甘肃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全面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水利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范围内由中央、地方和各级政府投资或补助资金建设以及其他投资主体兴建(包括新建、续建、改建、扩建、加固、修复)的防洪、灌溉、供水等纳入基建管理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省列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包括:水库总库容100万m3、四级堤防、1万亩自流灌溉、0.5万亩提灌、中等供水、流量2m3/s泵站等规模以上以及其它需纳入基建管理的水利工程。
第三条
水利工程建设须严格遵守国家、水利部和省上颁布的有关法规、规程、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进行合同管理。
第四条
建设各方要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实行质量安全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第二章
建设管理体制
第五条
水利工程建设按照规模和性质,实行省、市(州)、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管理和项目法人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六条
省水利厅作为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水利部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制订全省水利建设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省列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
(三)组织省属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审批建设计划;
(四)负责省列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和设备招标监管,对开工报告和建设计划进行备案;
(五)指导省列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和造价管理;
(六)负责省列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
(七)负责水利设计、监理、施工和造价单位的资质管理,培育和管理水利建设市场;
(八)负责组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稽察和检查。
第七条
省内流域管理机构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职责是:
(一)受省水利厅委托,监督、管理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
(二)参与组织流域内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第八条
各市(州)水利(水电、水务)局作为本区域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各项制度;
(二)负责本市(州)水利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和设备招标监管,审批中小型项目开工报告和建设计划;
(三)负责本市(州)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四)负责本市(州)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阶段验收和初步竣工验收;
(五)组织市(州)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六)积极支持本市(州)内省属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七)组织对本市(州)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查。
第三章
建设程序管理
第九条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第十条
项目建议书编制一般由政府或筹建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的管理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在报送项目建议书的同时,向取水工程所在地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预申请。
第十一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筹建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水利厅初审后,按国家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同时,要委托有资质的设计或咨询单位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在主要内容上有重要变动,应经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
第十二条 初步设计报告由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编制。省水利厅对初步设计报告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查审批。
要建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制度。
第十三条 施工准备是在主体工程开工之前,项目法人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一)办理报建登记手续,交验项目前期工作有关批准文件;
(二)办理有关土地征用手续;
(三)施工用水、电、通信、路以及场地平整等工程;
(四)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五)组织建设监理、主体工程和设备招标;
第十四条 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必须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报告。开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建设资金基本落实;
(二)经招标,确定了建设监理单位,签订了监理合同,并经主管部门备案;
(三)主体工程招标已经决标,工程承包合同已经签订,并经主管部门备案;
(四)施工图设计可以满足初期主体工程建设需要;
(五)办理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第十五条 建设实施过程中,涉及变更原审批的设计方案、设计标准、项目调整及单项设计变更造成概算投资变化50万元以上的,必须报请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审查批准。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动用预备费要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审查批准。
第十七条 招标设计(技施设计),对初步设计如有重要修改、变更,由承担招标设计的单位提出报告,项目法人审查后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审查批准。
第四章
项目法人责任制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性项目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以及资产增值保值的全过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
生产经营性项目要实行资本金制度。
有关单位在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同时提出项目法人的组建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正式成立项目法人。
第十九条 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管理负总责。
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地方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或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中型水利工程项目,由省人民政府负责或委托地方政府组建项目法人,任命法人代表。
投资2亿元以下的水利工程,由工程所在地的市(州)、县人民政府组建项目法人,任命法人代表。
第二十条 投资在2亿元以上大型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健全的职能机构,一般应有计划、合同、财务、技术、质量、安全等管理机构,并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二)有较固定、专业较齐全的技术、经济和管理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全员人数的50%,其中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总人数的10%、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总人数的40%。
(三)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正派,能够深入实际、带领全体人员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四)项目法人的技术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等级水利工程建设技术管理经验,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独立处理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并已取得水利工程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第二十一条 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职责
(一)严格按照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规定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和要求完成建设任务,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二)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和建设法规组织工程建设,协调建设项目的外部关系,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三)按照国家建设资金管理有关规定,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制定投资建设计划,严格资金管理,控制工程概算。
(四)组织勘察设计、建设监理和施工招标。与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鉴订合同,实行合同管理。
(五)申办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六)编报工程建设、计划、财务、统计等报表工作。
(七)组织工程阶段验收,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创建文明建设工地活动。
第二十二条 项目法人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一般情况下,项目法人即是项目的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项目法人也可以设立实施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与项目法人的组建原则、职责基本一致。
第二十三条 项目法人要组织监理单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施工图进行审查。施工图设计要符合初步设计确定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与现场实际不相符或达不到要求的图纸,项目法人有权拒绝接收,并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补充。
第五章 工程招标投标管理
第二十四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和水利部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实行行政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五条
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自觉接受行政监督部门的行政监督。第二十六条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一般采取事前报告、事中监督和事后备案的方式进行。
行政监督的主要内容是:
(一)对招标准备工作的监督
1.招标工作应具备的条件是否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
2.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分标方案、招标计划安排、对投标人资质(资格)要求、评标方法、评标委员会组建方案以及开标、评标工作具体安排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招标公告的内容、发布方式及媒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4.招标文件(含资格审查文件)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对资格审查(含预审和后审)的监督 1.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资格条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和有关规定;
2.招标人或其代理人是否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仍在处罚期限内或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信用等方面存在劣迹进行审查;
3.是否存在歧视、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行为。
(三)对开标的监督
1.开标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对设有标底的,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当场公布;
3.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是否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予以公开。
(四)对评标的监督
1.评标专家抽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评标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评标方法、标准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
4.招标人或其代理人是否向评标委员会提交所有投标人的信用档案资料;
5.评标报告的讨论及通过、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及其排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五)对定标的监督
1.定标原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招标文件的要求;
2.定标的时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招标人应在发布招标信息时向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报告(含招标文件),行政监督部门发现招标文件有违法违规的内容时,应当在开标前责令招标人修改。招标人或其代理人在开标前,须提前向行政监督部门报告开标的具体时间、地点,行政监督部门可以派人到现场监督开标活动。
第二十八条
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最早在评标开始前48小时内,由招标人或其代理人从符合有关规定的评标专家名册中随机抽取,行政监督部门可以派人进行现场监督。
第二十九条
行政监督部门可以派人对评标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招标人必须按照有利于保密的原则选定评标地点,所有参与评标工作的人员获知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和评审地点后,不得与外界进行信息联络。
第三十条
在确定中标人后15日内,招标人须向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对发现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经所在行政监督部门同意,监督人员应及时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一)在开标过程中,发现严重违规行为时,监督人员有权要求招标人暂停开标或依法宣布开标结果无效。
(二)在评标过程中,监督人员有权检查评委的打分结果,必要时可要求评委对有疑问的打分予以解释。发现评标委员会成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时,监督人员有权取消违规人员的评标资格和相关人员的工作。如有严重违规行为,有权要求招标人或评标委员会中止或取消评标活动,另行组织评标或做出评标结果无效的决定。
(三)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监督人员可以要求招标人重新招标。
1、未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招标的;
2、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内接受的投标文件不足三家的;
3、在开标过程中出现无效标、废标,使得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的;
4、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否决所有投标的;
5、招标人编制的标底出现严重问题的;
6、在招标过程中出现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第三十二条 对不提交招标报告(含招标文件)、招标投标情况报告以及不接受行政监督的招标人,行政监督部门可以对其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不接受行政监督的招标人,行政监督部门可以对单位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第三十三条
对招标人或其代理人、投标人、评标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其他行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四条
对参与招标投标行政监督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监察工作,由监察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必须进行招标:
(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二)设备、材料、建筑物构配件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㈠、㈡、㈢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第三十六条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中,应当公开招标。
应公开招标的项目采取邀请招标的,必须经省水利厅批准。
第三十七条 评标委员会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单位和专家组成,应为5人以上的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三十八条 严禁违法分包和层层转包。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或将中标项目肢解转让。
第三十九条
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实行合同管理,建设各方都要认真履行合同中确定的权责和义务。
第四十条 项目法人不得将施工单位带资承包作为投标条件,更不得强制要求施工单位将此类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单位不得以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
第六章 监理管理
第四十一条 实行建设监理制,监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和质量,并协调建设各方的关系。
第四十二条
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任务。禁止监理单位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担工程监理业务。监理单位不得转让、分包监理业务。
第四十三条
监理单位根据所承担的监理任务,组建项目监理机构、编制监理大纲。
项目监理机构必须进驻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应当持证上岗,要做好监理日志,及时进行工序验收签字。监理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工程从事监理工作。
第四十四条 监理单位与项目法人之间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合同关系,与承包单位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监理单位应当依据合同,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工程监理工作,维护项目法人和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五条
项目法人对监理工程师的授权要充分,以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
要杜绝同体监理,监理人员不得在所监理工程的项目法人或施工、设备制造、材料供应等单位任职或受聘,各建设管理单位的人员不得在所辖项目上承担监理工作。
第四十六条 规范合同及工程计量管理。施工单位应按月对已完成的质量合格的工程进行计量,提交完成工程量月报表和有关计量资料;监理工程师收到月支付报表后,要认真审核,提出签证付款意见;业主单位收到监理工程师的签证付款证书后,认真核对工程量、合同单价,经审核确认后向施工单位支付。
第四十七条 严格合同外项目管理。设计变更可以由业主、监理、设计、承包商提出,应当提出设计变更建议书。设计变更建议书由监理工程师负责进行审查,审查中应充分与业主、设计、承包商进行协商。审查同意后由业主委托原设计单位负责完成具体的工程变更设计工作,提交工程变更设计报告。
第七章 计划和资金管理
第四十八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下达后,项目法人要编制工程建设计划。省属重点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计划,需报省水利厅审批。其它项目的工程建设计划由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报省水利厅备案。
第四十九条 计划下达后,建设单位要按照批准的建设标准、内容、规模实施,不得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和项目。需要调整的,由原审批部门批准后调整。
第五十条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单位认真落实好配套资金,与中央或省上安排的资金同步到位,做好各渠道资金的衔接落实工作。
第五十一条 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单位按水利统计的要求,及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各地和省属重点水利工程务于每年5月15日、12月15日之前,分别将前半年和全年的项目资金落实和建设进展等情况上报省水利厅。
第五十二条 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要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开设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和滞留。
第五十三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单位制订财务管理办法、严肃财经纪律,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基本建设支出预算,不得改变资金的使用性质和使用方向。
项目法人依据有关规定接受审计部门财务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
第八章
质量安全管理
第五十四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切实履行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实行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度。
第五十五条 水利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第五十六条 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领导人责任制和终身责任制。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的行政领导责任人、项目法定代表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法人代表,要按各自职责对其经手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负领导责任和终身责任。
第五十七条 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各参建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承担工程的质量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对质量安全工作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五十八条 政府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实行监督的制度, 省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负责省属重点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并指导市(州、地)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各市(州、地)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第五十九条 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安全检查、监督。项目法人要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督促参加工程建设各有关单位搞好安全生产。所有的工程合同都要有安全管理条款,所有的工作计划都要有安全生产措施。
第九章 工程验收管理
第六十条
水利建设工程验收按验收主持单位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
法人验收包括单元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等;政府验收包括阶段验收、专项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六十一条
验收工作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经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设计变更、修改文件,施工合同等。
第六十二条
验收主持单位负责组织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工作组)负责验收工作。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工作组)对工程验收不予通过时,应明确不予验收通过的理由并提出整改意见。项目法人应抓紧组织处理有关问题,整改结束后,按照有关程序重新组织验收。
第六十三条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以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决定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
第六十四条
竣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其处理原则由验收委员会协商确定。主任委员对有争议的问题处理有裁决权,但当有半数以上验收委员不同意裁决意见时,应报请验收主持单位决定。
第六十五条
项目法人全面负责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参建单位以及生产准备单位应做好有关准备和配合工作,并派代表出席竣工验收会议,负责解答验收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并作为被验收单位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第六十六条
竣工验收鉴定书是项目法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凭据。有关验收结论不解除项目法人以及工程参建单位依照合同和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六十七条
水利建设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验收程序、验收主要工作以及有关验收资料和成果性文件等具体要求,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八条
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当具备依据有关规定对工程进行鉴定的能力。由于参加验收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原因导致有关验收结论有误时,由相关人员承担直接责任。
第六十九条
验收委员会(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工程验收,并在验收成果文件上签字,对验收结论负责。验收人员对验收结论持异议时,应将有关意见在验收成果文件上明确记载并由其本人签字。未签字视为同意验收结论。
第七十条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其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建立相应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第十章
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
第七十一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第七十二条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审批及遵守建设程序情况;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实施情况;工程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方向及完成情况;工程建设形象进度;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质量情况。
第七十三条
加强对工程参建各方行为的监督,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检查拖欠工程款、设计费、监理费等现象,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
第七十四条
加强工程概算执行情况,重点是资金结算情况的监督,工程结算按工程合同进行,严格控制合同外项目的支付。
第七十五条 检查工作必须注重实效,要认真查阅工程建设的各种基础资料,听取各方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促使项目法人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七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七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甘肃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篇: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西财发[2007]14号
关于印发《西吉县财政局文明股室建设 管理办法》《文明股室标准》的通知
局机关各股室:
现将《西吉县财政局文明股室建设管理办法》、《文明股室标准》,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附:
1、《西吉县财政局文明股室建设管理办法》
2、《文明股室标准》
中共西吉县财政局党总支 西吉县财政局 二00七年一月二十日
抄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市、县文明办
送:本局各局长
西吉县财政局办公室
2007年1月20日
西吉县财政局文明股室建设管理办法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局文明股室的建设和管理,把文明股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提高创建水平,充分发挥文明股室在全局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股室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创建文明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股室整体文明程度,把三个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第三条 创建文明股室活动在财政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做好规划指导、协调组织、检查监督工作。各股室要把创建文明股室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列入议程,定期研究,狠抓落实。各股室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形成干部职工齐创共建的良好局面。
第二章 文明股室条件
第四条 根据区、市、县有关文明单位建设管理的规定,文明单位应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文明创建成效显著,能在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中起示范带动作用的综合性先进集体,是基层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称号。因此文明股室申报必须基本符合下列条件: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创建目标明确,有创建规划和创建领导班子,制度健全、责任到位、经费落实,创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以身作则,作风民主,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局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坚持和完善股室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2、业务工作实绩显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科学管理,质量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机关股室廉洁高效、公正公平、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群众满意率高。服务性股室工作规范,周到细致,优质高效,业务工作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3、思想道德风尚良好(1)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突出抓好诚信建设,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文明服务,抵制和纠正各种行业不正之风。高度重视对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并落实到位。(2)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按规定自觉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积极投身各类扶贫帮困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组织、发动。在股室内部适龄、健康的从业人员中按16:1建立志愿献血者名库,积极主动地抓好无偿献血工作。(3)参与支持文明共建。积极主动地参与、支持辖区的文明共建活动,与所在社区、村镇挂钩结对,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拥军优属活动,共同推进文明城区的建设发展。
4、环境优美环保达标环境清洁,绿化美化。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除灭“四害”、健康教育、卫生整治等各项创建活动;内外环境无脏、乱、差现象,工作生活环境绿化、美化、洁化效果明显,“门前三包”落实。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环保制度健全、措施落实。绿化面积、污染控制指标等全面达标。工作秩序井然,办公服务设施配套。
5、遵纪守法秩序安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股室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安全生产落实。全体员工无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股室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邪教活动。达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股室标准。
6、科教文化事业繁荣重视文体科教卫工作,完善各类科教文体设施,开展科普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
7、必备条件必须是爱国卫生先进股室,才有资格参加文明股室评选。
8、否决条件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一)股室内存在违法违纪,受到党政撤职以上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二)股室内部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严重影响股室形象的;(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符合局规定要求的;(四)计划生育工作不符合局规定要求的;(五)环境卫生脏、乱、差的。
第三章 文明股室建设
第六条 各股室要根据文明股室标准,结合本股室特点和实际,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并将创建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职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定期检查、考核和总结。
第七条 在我局深入开展文明股室文明职工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创建活动,形成创建体系。
第八条 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创建文明股室的意识,使每个干部、职工了解本股室创建文明股室的规划和目标,了解本股室、本岗位的具体任务,把做好本职工作和规范自身行为纳入到整个创建文明股室活动中。
第四章 文明股室的申报、评选和命名
第十条文明股室评选范围:财政局范围内各股室。
第十一条文明股室评选、命名实行届期制,每两年为一届。届满未被重新命名的,文明股室荣誉称号自动取消。
第十二条文明股室的评选,必须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按照自愿申报和组织推荐相结合,局考核和群众评议、舆论监督相结合,日常考核和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保证评选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确保评选质量。
第十三条 文明股室评选实行预申报制度。每届期初,各创建股室分别向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提交预申报表及创建工作计划(各一式两份),进而纳入全局创建计划。凡未列入创建计划的股室,原则上不予评选该届文明股室。
第十四条文明股室的评选程序为:
1、自愿申报。纳入全局计划并具备申报资格的股室自愿向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申报资料:《文明股室申报表》(附创建工作总结)一式三份。
2、局内审核推荐。财政局按照文明股室的标准对申报股室进行审核,并经局领导签署意见后报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3、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依据本办法并参照《文明股室考核验收评分细则》,组织相关股室对各申报股室进行明查暗访,检查考核。并就综治安全、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一票否决事项征求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审核意见,以适当方式征询有关方面和群众意见,提出文明股室建议名单,报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评审。
4、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公示后,报财政局批准命名表彰。
第十五条 文明股室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奖励原则,由财政局通报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同时颁发牌匾。
第五章 文明股室管理
第十六条 文明股室的管理原则上实行条块结合,分级管理 第十七条 文明股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制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建立文明股室创建活动档案;总结推广文明股室的创建经验;监督、检查文明股室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等。
第十八条 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对文明股室有检查监督权。文明股室质量下降或发生严重问题,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可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撤销文明股室荣誉称号的处理。
第十九条 文明股室在届期内悬挂由财政局颁发的荣誉匾,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届期满,未被重新命名的股室,不得对外悬挂文明股室荣誉匾,由财政局收回,交局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第二十条 申报股室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一经发现,立即撤销其荣誉称号,收回“文明股室”牌匾,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其股室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文明股室要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主动听取、收集群众的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