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班组长培训教材-2(班组安全管理)(最终版)
第二章 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企业中根据需要组成的基本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生产过程中相互协同的同工种工人、相近工种或不同工种工人组织在一起,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基础和关键。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是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财富,作为一个优秀的班组长,应该做到管得起、理得顺、统人心、出效益。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班组长除了做好日常管理以外,还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对安全生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安全工作重点在班组、在现场,我们要从组织与技术两方面着手,从防止未遂、异常做起,从一点一滴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对铁路运输业来说,班组的安全管理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安全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班组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管理效果的好坏。
第一节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一、安全管理的含义
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班组的安全管理,要依据安全生产方针直接为搞好安全生产创造条件,要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要定期总结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教训,始终把“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个程序贯穿于确保安全的活动中。
二、安全生产的含义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这里所讲的安全生产主要是指以下六个方面:人身安全、行车安全、货物运输安全、旅客运输安全、防火安全和路外安全。
三、安全生产的本质
第一、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
第二、突出强调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所谓最大限度的保护,是指在现实经济社会所能提供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采取加强安全生产的一切措施,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根据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需要从三个层面上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实施最大限度的保护:一是在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即政府层面,把加强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纳入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最大限度地给予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二是在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即企业层面,把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最大限度地做到责任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技术到位、投入到位。三是在劳动者自身层面,把安全生产和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自我发展、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保安。
第三、突出了在生产过程中的保护。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生产的主要时空,因而也是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的主要时空,安全生产的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同时,它还从深层次揭示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在劳动者的生命和职业健康面前,生产过程应该是安全地进行生产的过程,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又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二者发生矛盾,当然是生产服从于安全,当然是安全第一。这种服从,是一种铁律,是对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尊重,是对生产力最主要最活跃因素的尊重。如果不服从、不尊重,生产也将被迫中断,这就是人们不愿见到的事故发生的强迫性力量。
第四、突出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保护。这个一定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强调一定历史条件的现实意义在于有助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紧迫性。我国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处在事故的“易发期”,搞不好,就会发生事故甚至重特大事故,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威胁很大。做好这一历史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时不我待,责任重大。因此,立足现实条件,充分利用和发挥现实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同时,最大限度是引力、是需求、是目的,它能够催生、推动现实条件向更高层次、更为先进的历史条件形态转化,从而为不断满足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这一根本需求提供新的条件、新的手段、新的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在此方针的规约下形成了一定的管理体制和基本原则。
四、安全生产的意义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保证安全生产是深化铁路改革、加快铁路发展的需要。安全不好,路无宁日,铁路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有序的运输安全局面。发生了事故,职工人心惶惶,分散了各级领导的精力,各项工作都会处于被动状态,扰乱正常的运输生产和工作秩序,铁路的改革和发展就会失去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保证安全生产是铁路走向市场的需要。在交通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旅客和货主的“安全感’是我们铁路与民航、公路、水路运输竞争的优势,安全不好,必然会损害铁路企业的形象,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安全生产对于铁路企业走向市场显得更加重要。
保证安全生产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加强劳动保护,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证旅客的安全,保证铁路运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就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保证安全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发生了事故,打乱了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不仅造成直接经济,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影响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保证安全生产是铁路职工奔小康和家庭幸福的需要。“要想富,灭事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职工认识到,发生了事故不仅破坏了运输生产,而且直接影响职工的经济收入,各种事故赔偿,事故罚款等直接、间接损失有时是无法计算的,因此,安全生产是职工提高经济收入的基本条件。发生了事故,不仅要受到政纪、党纪处分,影响工资和奖金,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害人又害己,破坏个人和家庭幸福。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铁路职工,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作为班组长,更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安全责任大如天,必须带了班组全体职工搞好班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保证上级安全奋斗目标的实现。
五、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体制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
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
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六、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主管者也必须是责任人,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指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必须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4.“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指安全生产工作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要求对各项指标考核,评优创先时首先必须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指标没有实现,即使其他指标顺利完成,仍无法实现项目的最优化,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5.“三同时”原则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6.“五同时”原则
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7.“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的支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8、“三个同步”原则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
七、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安全生产工作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职责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内各部门及各类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基本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所有安全生产制度的核心制度。它使职责变为每一个职务人的责任,用书面加以确定的一项制度。
安全生产的意义重大,它事关国家形象、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生命和财产,太多的行车事故、工伤事故的惨痛教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安全生产是如何的重要。
第二节 安全风险管理
一、安全风险管理的含义
安全风险管理就是指为防范和减少安全风险事件可能导致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通过持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的科学管理办法。
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必须尊重铁路安全生产客观规律,在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现行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和规范,促使现有安全管理更加理性和科学。
二、安全风险管理的总体要求
安全风险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三点共识”,严格落实“三个重中之重”要求,以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为重点,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为载体,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证,全面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把风险管理与既有安全管理有机融合,切实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超前防范,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使安全工作更具超前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促进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风险识别要围绕“管理、人员、作业、设备、环境”等要素,突出客车、高风险环节、关键岗位等重点,以事故故障、监测检测、维修检查、日常安全检查等为基础信息,对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查找安全风险源,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点。
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全面识别、评价安全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将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要求落实到安全生产岗位,实现风险管理与既有安全管理的有效融合,逐步建立程序清晰、职责明确、适用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形成机制健全、管理规范、覆盖全面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实现安全风险全面受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三、安全风险管理的原则
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1.结合实际、有效融合的原则。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必须尊重铁路安全工作规律,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安全风险的理念和方法对既有安全管理加以规范,促进现有安全管理更加理性和科学。
2.坚持分层分级、上下结合的原则。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逐级负责,发动干部职工自下而上全面识别安全风险,自上而下明确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把安全风险的管控责任落实到各层级、各岗位,实现全面、全员、全过程管理。
3.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要抓住当前影响运输安全的主要矛盾,围绕高铁、客车和高风险环节、关键岗位,实施系统管理、过程控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实践中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逐步实现全面覆盖,不断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4.坚持专业负责、综合保障的原则。各专业部门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认真履行安全风险管理的主管责任,切实发挥牵头、指导、协调作用。各综合部门必须承担安全风险管理的保障协调责任,保证监督检查、安全投入、资源配置等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
5.坚持实用有效、持之以恒的原则。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预防和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把安全风险管理作为铁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常态管理,坚持长抓不懈。
四、全面识别安全风险的主要方法
各部门、各单位成立风险管理技术工作小组,针对各自安全生产特点,结合历年来典型事故、设备故障和检测监控、维修检查等信息,按专业负责、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基于确保不发生列车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人员伤亡事故等顶上事件,从设备设施、岗位作业、人员素质、管理制度、外部环境等方面,采取分析原因或分析作业流程的方法,分专业系统排查识别可能导致顶上事件的各类安全风险事件或风险因素(以下简称风险事件)。
五、分析评价安全风险
各部门、各单位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事件,要逐一分析评价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和潜在后果等,按照各类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频度(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逐项(个)确定风险事件等级。路局安全风险事件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等级划分标准为:
A级风险:指风险程度很高,具有突发性、源头性、系统性的特征,可能直接导致旅客列车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旅客伤亡事故等后果极其严重的风险事件。
B级风险:指风险程度高,具有易发性、阶段性、子系统性的特征,可能导致列车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多人伤亡事故等后果非常严重的风险事件。
C级风险:指风险程度一般,具有局部性的特征,可能导致其他事故等后果较为严重的风险事件。
D级风险:指风险程度较低,具有个别性的特征,可能导致后果较小的风险事件。
安全风险事件实行分层、分级管理。路局各专业部门负责对系统内的安全风险事件进行管理和监控,重点监控A级、B级安全风险事件;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安全风险事件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六、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针对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等级,按照科学、简明、实用、有效的原则,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体系有序衔接,按风险消除、事件预防、后果降低、事故应急的策略,逐项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形成《专业系统安全风险指导手册》。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风险消除措施。是指针对导致风险事件的各类原因,采取工程改造、设备更新等各类根治措施以消除、规避风险,达到本质安全的效果。
2.事件预防措施。针对风险事件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尽管不能完全消除风险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频度。
3.后果降低措施。在不可避免地发生事故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消除事故后果或降低事故严重程度。4.事故应急措施。既不能减少事故频率、也不能消除或降低事故危害,但能减轻发生事故后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的措施。
七、加强对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
定期检查评估安全风险事件,定期组织对风险事件进行检查评估,确定风险事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对管控措施失效和长期不落实的,要及时组织分析,查找管理原因,迅速采取措施,实现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坚持持续改进。安全风险管理必须适应发展变化要求,不断改进完善。要针对设备设施、人员队伍、规章制度、生产组织等变化,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安全风险,完善控制措施。要结合分析日常发生的事故、设备故障及重要安全信息,及时评价安全风险措施有效性和适用性,补充遗漏和新认知的风险事件,调整完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使安全风险管理得到持续改进。
第三节 劳动纪律
一、劳动纪律的含义
劳动纪律又称职业纪律,指劳动者在劳动中所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是用人单位制定的规范和约束劳动者劳动及相关行为。
劳动纪律是用人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得以履行,要求全体员工在集体劳动、工作、生活过程中,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从其内涵可知,劳动纪律的目的是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劳动纪律的本质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则;劳动纪律的作用是实施于集体生产、工作、生活的过程之中。
二、劳动纪律的内容
劳动纪律的范畴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应承担的责任(履约纪律)。2.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到达工作岗位,按要求请休事假、病假、年休假、探亲假等(考勤纪律)。
3.根据生产、工作岗位职责及规则,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生产、工作纪律)。
4.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规程(安全卫生纪律)。5.节约原材料、爱护用人单位的财产和物品(日常工作生活纪律)。
6.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保密纪律)。7.遵纪奖励与违纪惩罚规则(奖惩制度)。
8.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其他规则(其他纪律)。
三、劳动纪律的基本要求
劳动纪律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充分合理地利用工时。准时开始和结束工作,遵守规定的吃饭和休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在工作时间内干与生产任务不相干的事情。一个好职工应该有遵守工时的习惯,准时上下班。上班路程时间不要安排得太紧,以免出现意外情况而迟到。合理地利用工时,尽量提高生产效率。
(二)就是忠于职守,切实负起岗位责任,充分利用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行事,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谁失其责,当加追究。
(三)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程,认真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规则。这些规定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生产组织的分工制定的,是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也是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工厂设备安全的技术保证。它不是随心所欲制定的,是经过生产实践反复检验的,必须严格照此执行。
(四)爱护机器、工具和原材料,爱护产品。机器、工具和原材料是生产资料,没有这些东西,生产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必须细心地爱护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严格机器、工具和原材料的管理,遵照保养、存放、使用的规则,切切实实负起责任。机器设备、劳动工具,不能只使用不保养。要经常擦拭、上油,坏了要及时维修,这样才能正常运转、使用,否则就可能缩短它的寿命。
(五)务必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出优质产品。劳动纪律好坏归根到底要通过我们生产的产品来体现,产品如何,又可以从一个侧面检验我们的劳动纪律。一定要有“质量第一”的观念。
(六)服从管理,听从指挥。生产组织也是一个组织,这儿也有广义上的组织纪律,即生产组织纪律,这是劳动纪律必不可少的内容。社会生产愈发展,生产过程愈成为人们的联合活动的复杂过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是工厂企业的主人,是国家的主人,应当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对待国家、集体的财产,对待工厂企业的一切,不能用旧的雇佣观念对待工作,不仅自己要严守工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还要督促大家、带动大家一起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仅自己不违反劳动纪律,还要主动劝阻、制止别人违反劳动纪律。要认识到劳动纪律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劳动纪律。为此,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要熟谙本行业业务知识,要有一定的职业修养。不仅要知道该干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干;不仅要知道不应该怎么干,还要知道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干。
第四节 安全管理新机制
2013年3月,路局重新修订了《上海铁路局运输站段安全质量考核奖励办法》、《上海铁路局干部现场安全检查量化制度》、《上海铁路局机关工作质量考核奖励办法》,新制定了《上海铁路局运输站段月度安全管理综合排序办法》、《上海铁路局干部履职督查办法》,在全局全面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
一、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的重要意义
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对于贯彻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年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开创全局安全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规范安全管理。近年来,路局以实行运输站段月度安全质量考核奖励办法为重点,加强对安全工作考核,在促进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实践效果看,由于受到考核力度不够等影响,在安全工作考核评价中仍然存在“大锅饭”和流于形式等问题,在严格管理、狠抓落实的效果上还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补强,形成一套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完备的安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因此,建立安全管理新机制,有利于安全压力层层传递,促进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为提高全局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提供了坚实保证。
二是有利于调动干部职工安全工作积极性。从安全管理新机制内容看,既对站段安全质量、干部现场安全检查、机关工作质量做出明确规定,又涉及站段安全管理综合排序、干部履职督查方面,内容涵盖站段安全管理、干部安全履职、职工安全生产、机关工作质量考核评价,加大了对干部职工安全奖惩力度,强化了对各级干部的履职督查和约束,还建立起了公示、申诉、返奖、干部奖惩问责等机制,使全局奖惩机制进一步向安全生产倾斜,更加导向安全。所以,建立安全管理新机制,对于促进干部“认真履责、严格管理”、职工“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促进现场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搭建覆盖全局运输生产岗位、路局机关处室、站段科室和生产车间三级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检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问题处理、分析和追踪制度,促进问题闭环管理,可以更好地适应路局直管站段、控制现场安全的要求,促进安全隐患问题的有效解决,确保全局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二、安全管理新机制的主要特点
路局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新出台的5个办法既相互配套、形成体系,又突出重点、各有侧重,总体看主要有七个方面特点:
一是增加奖励额度,激励更加有效。路局在坚持原有的安全质量考核每月人均500元奖励标准不变的基础上,又另外再投入每月人均400元,设立了“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专项奖励,只要职工能按标作业、干部尽心履职,就按月进行兑现发放,增加了奖励额度。除经济奖惩外,还把组织处理直接作为考核手段,使考核激励更加有效。
二是建立完善问题库,考核更加规范。按照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的思路,路局分管理层、作业层两个层面,根据问题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的后果,建立安全问题库,并强调未经路局审核公布的问题,不得计入干部检查量化完成指标。这从管理源头上克服了“以罚代管”现象。同时,纳入安全问题库的问题,按照分类性质对应进行考核,使考核有据可查、有标可依,更加规范合理。
三是考核不联责,奖罚更加科学。路局将安全问题分为作业层、管理层两个层面,分别对应“标准化作业”和“规范化管理”奖励。对“两违”等方面问题考核职工,对安全管理方面问题考核干部,做到谁违章考核谁、谁不履职考核谁,所有考核落到人头,不搞连挂考核,让考核者理直气壮,被考核者心服口服。
四是建立问题处理、分析、追踪制度,促进闭环管理。路局在新办法中规定,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5日内反馈检查发现人员,未按规定整改和反馈的不得销号。对发生的安全问题,新机制对应明确了组织分析对象,以便加强与被考核者面对面交流,让被考核者受到教育。路局还建立了安全检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检查发现问题的录入、整改、销号、考核全过程跟踪,促进隐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是坚持量质并重,强化对干部约束。新办法把落实干部责任、发挥干部作用摆在突出位置,对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修订的干部现场安全检查量化制度,对路局、站段等相关人员检查量化指标分别作出具体规定,促使各级干部认真学习业务、深入一线、敢抓敢管,履职尽责,确保安全责任和压力传递,推进安全工作落实。
六是建立了公示和申诉机制,确保公平公正。为保证考核公开透明,路局在新办法中要求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当面指出、电话或书面通知责任单位核实后,方可进行考核;要求各站段每月将安全质量考核奖励情况,在本单位机关、车间、班组的“公示栏”进行公布,并在路局“安全检查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公共查询功能。同时,在各站段建立并公布申诉热线电话,受理职工申诉,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和纠正。涉及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可填写《申诉裁定表》,通过申诉热线向路局考核办公室申诉。对已经申请裁定的问题,在未裁定之前暂不纳入考核。
七是建立了返奖制度,体现关怀鼓励。新办法规定,对因发生一般C类及以下事故中断安全天,免除当月安全质量奖励的站段,能够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经路局复查认证,可返还月度奖励的50%。对被考核的职工,能够认识问题和改正错误,认真执行作业标准,自被考核次月起连续3个月未发生违章违纪问题的,可返还“标准化作业”奖励的50%。建立返奖机制,主要是体现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引导职工树立遵章守纪安全意识,坚持按标作业;促进干部严格管理,履职尽责,确保安全。同时只返还奖励的50%,体现对没有发生问题的单位和个人的公平。
三、《上海铁路局运输站段安全质量考核奖励办法》的主要内容 该办法分总则、组织领导、标准化作业奖励、规范化管理奖励、安全绩效奖励、考核奖励程序、公示申诉和返奖、附则8章23条,自2013年6月1日起实施。办法考核奖励对象为各运输站段(含运输辅助单位),突出了“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核心,进一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促进干部“认真履责,严格管理”和职工“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控制。主要内容为:
1.建立标准化作业奖。对运输生产岗位作业人员,按照月度人均400元设立奖励,由各站段分300元、400元、500元三个档次进行奖励。奖励范围为运输站段运输生产岗位作业人员。标准化作业考核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检查发现作业人员“两违”问题,按照每件问题性质,核减当事责任人当月标准化作业奖励。发生碰触“红线”、“事苗”的,免除当月标准化作业奖励,并按照路局和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发生A类问题,每件核减奖励200元;发生B类问题,每件核减奖励100元;发生C类问题,每件核减奖励50元;各站段可结合实际加大奖励投入,确保办法实施后考核力度不减弱。
二是标准化作业奖励遵循原则。各级检查人员发现(含各单位自查)的作业层“两违”问题,均要对标考核落实到人;检查发现问题应当面指出、电话或书面通知责任单位核实后,方可进行考核;检查发现作业人员“两违”问题,不得对与其岗位作业无关的人员进行联责考核;对于不具备上岗资质、岗位作业标准(指导书)缺失,导致发生“两违”问题,不应考核作业人员;由于“两违”导致发生事故、设备故障的责任者,免除当月标准化作业奖励,并按照路局及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月度内发生多件“两违”问题的人员,按件累计核减奖励;对累计核减奖励超过个人月度奖励标准的人员,相关站段要采取离岗培训等措施。
2.建立规范化管理奖。对运输站段负有现场安全检查量化指标的管理人员,按照月度人均400元进行奖励。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为:发生碰触“红线”的,免除当月规范化管理奖励,并按照路局和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发生Z类(重点工作不落实)问题,每件核减奖励300元;发生A类问题,每件核减奖励200元;发生B类问题,每件核减奖励100元;未完成月度下现场检查定量和发现问题定量指标的,每少1次(天、件)核减奖励50元。同时,对实施管理规范化奖励应遵循原则作出具体规定。
3.实施安全绩效奖。办法对原每月人均500元的安全质量奖励予以保留,并更名为安全绩效奖。奖励对象为运输站段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员。办法还规定了对运输站段安全绩效考核标准,包括安全管理过程考核标准、安全管理结果考核标准、运输站段安全绩效奖励应遵循原则三个方面内容。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路局在运输站段安全质量考核奖励办法中新设立的400元奖励,不是“发钱”,只有规范管理、按标作业才能拿得到。
四、《上海铁路局运输站段月度安全管理综合排序办法》的具体要求
该办法分总则、组织领导、排序原则、排序标准、奖励标准、末位追究、考核程序和附则8章14条,自2013年5月1日起试行,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具体内容为:
1.排序原则。一是专业主导,综合考评,分组排序;二是安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绩效相结合;三是公开公正,结果公示,奖惩兑现;四是排序结果与干部奖励问责相挂钩。
2.排序标准。运输站段月度安全管理综合排序标准实施综合考评,采用百分制。主要是依据运输站段安全事故情况、安全折算系数、上级部门检查问题情况、行车设备质量情况、干部安全检查定量完成情况、安全问题管理情况,通过换算公式,计算出每个运输站段月度安全管理综合排序考评得分。
3.考评标准。主要有:安全事故考评标准,行车设备质量考评标准,上级部门检查问题考评标准,干部安全检查定量考评标准,安全问题管理考评标准。其中,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一般B类(B2比照一般C类)事故负重要及以上责任的单位,一般C类事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单位,当月综合排序直接排尾;发生其他问题的,对应扣减相应分值。
4.奖励标准。按系统分组对运输站段月度安全管理综合考评成绩进行排序:一是组内成员单位6至7个的,对排序前两名的单位党政正职给予奖励。二是组内成员单位4至5个的,对排序第一名的单位党政正职给予奖励。三是受到奖励单位的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由本单位与党政正职挂钩奖励。
5.末位追责。一是组内成员6至7个单位:当月安全管理综合排序末位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连续2个月安全管理综合排序末位的,给予单位党政正职诫勉谈话。连续3个月安全管理综合排序末位的,或自排序末位之月起连续12个月内,累计5个月排序末位的,由路局专业处室实施重点帮促,视情况给予单位党政正职免职处理。二是组内成员4至5个的单位:当月安全管理综合排序末位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连续2个月安全管理综合排序末位的,给予单位党政正职通报批评。连续3个月安全管理综合排序末位的,给予单位党政正职诫勉谈话。连续4个月安全管理综合排序末位的,或自排序末位之月起连续12个月内,累计6个月排序末位的,由路局专业处室实施重点帮促,视情况给予单位党政正职免职处理。
五、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对全局干部职工提出的要求
安全管理新机制的顺利实施,并使其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过程中,各级干部、全体党员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学习研究,吃透文件精神,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新机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认真履责、严格管理”意识,切实转变作风,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各项职责和要求,主动深入一线,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履职尽责,把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广大职工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的精神和要求,充分认识实施新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路局部署要求上来,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岗位业务技能学习,自觉遵章守纪、按标作业,以实际行动确保安全管理新机制顺利实施。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路局、路局党委全面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的新部署、新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全局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为推进上海局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复习题
1.安全管理的定义?
2.安全生产的定义是什么?安全生产的意义有哪些? 3.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4.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应该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5.劳动纪律的含义是什么?
6.路局实施安全管理新机制的特点有哪些?
第二篇:铁路班组长培训教材-1(班组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目录
第一章:班组管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班组安全管理 第三章:班组生产管理 第四章:班组设备管理 第五章:班组综合管理 第六章:班组团队建设 第七章:标准化班组 第八章:班组长工作艺术 第九章:班组人际交往技能 第十章: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第十一章:班组实用写作
第一章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抓好班组建设,对于全面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确保运输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转轨变型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加强班组的组织、业务、思想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职工素质和班组管理水平,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第一节 管理基础知识
一、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的产生
“管理”是个涵义较广的概念。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班组,凡是有集体活动的地方,都存在管理问题。管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管理是联劳协作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力很低,人们的生产活动尚未进行分工的时候,是不需要什么管理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许多人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协同动作,于是便产生了管理,并逐渐使管理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能。当今,管理已成为生产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企业管理,是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企业这个事物后才出现的。
(二)管理的发展
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总称。企业管理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传统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指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到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垄断阶级开始以前这段时间。这个阶段工厂的生产、工艺没有规程,工人操作没有标准,基本上是手工工场的管理方式,也叫经验管理。
2.科学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上是从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采用机器体系生产,生产技术更加复杂,分工协作更加严密,要求生产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计划性,实行标准化、专业化等。凭经验管理,靠脑子记忆已不能胜任,要有原始记录,要数据化,迫切要求管理的科学化,实行科学管理,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以美国的泰罗及甘特、福特等人为代表,为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创建了科学管理,本世纪初各国企业普遍推行,从而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
3.现代化管理阶段
大体从1960年前后,各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推行现代化管理,从而进入现代化管理阶段。现代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把管理作为系统来考察,就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考察。现代化企业管理有许多学派,但基本上是两派。一是技术学派,认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主要靠最新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管理,要应用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运筹学等数学方法,通过电子计算作为手段,把企业看成人和物组成的有机整体。特点是从生产技术上来研究如何加强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从而达到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目的;二是行为学派,认为管理主要不是靠技术,而主要是靠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特点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引导人们的积极行为。这些学派都为企业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管理实践中注意综合运用。
二、铁路企业管理常识
(一)铁路企业的性质和特征
铁路运输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它具有安全程度高、速度快、运距长、能力大、成本低、受气候条件影响小等优点。在我国,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几乎遍布全国各地,通过铁路运输,把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联结为一体。目前,铁路运输承担着全国70%左右的货物周转量和50%左右的旅客周转量,因此,铁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社会大生产的先行,是社会物资大流通的渠道,是联结城乡,沟通全国的纽带,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保障,是外贸运输在国内的主要手段。由于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建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的国情国力等原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铁路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铁路运输,是指由机车和车辆组成的列车,载运旅客和货物,在铁路线上,按运行图的车次、时间和交路运行,通过“位移”改变运输对象(旅客或货物)空间位置的一种运输。这种在空间位置的“位移量”,就是铁路运输产品,包括“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两部分。旅客周转以“人公里”为计算单位,即铁路运输旅客人数和位移(运送)公里数的乘积。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为计算单位,即铁路运物吨数和位移(运送)公里数的乘积。
铁路运输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一是铁路产品即运输旅客或货物的“位移量”同运输过程本身不能分离,在它被生产出来的同时也就被消费掉了;二是铁路产品不具有新的物质形态,它只是运输对象在空间位置的改变,不增加数量,不改变性质;三是铁路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服务性,所以铁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还必须伴随服务;四是铁路运输产品不能储存、积累和调拨,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加强客、货流组织和扩大运输能力来实现。
在我国,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大动脉大联动机式的生产管理和半军事化组织纪律等特点。
1.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全国的铁路运输任务,是在中国铁路总公司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下,由各铁路局(公司)和站段等部门各工种人员协同完成的。
铁路运输是一部大联动机,铁路点多线长,遍布全国,运输产品生产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千百公里甚至更长的距离才能完成,而且各部门、各工种又必须日夜作业,紧密配合,形成联动。铁路运输的这种与其他作业鲜明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在运输作业上要求有严格的带有半军事性质的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以保证大联动机像钟表那样协调运转。这就要求在运输生产组织中高度集中统一指挥。这一点国外铁路也无例外。我国幅员辽阔,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这样的国情下发展市场经济,国家就要加强宏观调控,这也就必然要求铁路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铁路运能和运量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就更需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2.大联动机式的生产管理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其生产活动是由多部门、多工种协调完成的,包括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要求各部门的生产和管理,都必须执行国家铁路局、铁路总公司制定和颁布的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协调配合,做到一点不差,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
3.半军事性质的纪律制度
铁路运输生产是既统一又分散,列车运行执行全路统一的列车时刻表和交路,列车作业是分散在线路各个站场进行的。由于列车运行是风雨无阻、昼夜不间断地进行,因此,计划性、时间性、标准性、统一性、组织性、纪律性都要求十分严格。所有铁路职工,不论职位高低,工作繁简,日夜班次.都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坚持标准化作业。
(二)铁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铁路企业管理,从业务范围来看,大致可以分为:
1.计划管理。主要包括长期、中期计划的确定,年、季、月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分析等。
2.生产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工作,生产能力的测算,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分析,生产调度以及其它日常生产管理等。
3.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日常工艺,技术档案,技术革新,技术组织工作和规章制度的制订、管理等。
4.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的全面管理,产品质量计划和质量分析,产品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等。
5.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设备的利用、改造和更新,设备大修计划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以及工具管理等。
6.物资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的制定,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分析,物资的采购、运输、保管和发放等。
7.劳动管理。主要包括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劳动组织,劳力调配,劳动保护,劳动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分析等。
8.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管理,财务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分析,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各种专用基金的管理,利润的确定。
第二节 班组知识
一、班组
班组是企业中根据工作需要组成的较小的基层单位。它既是企业根据内部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而进行划分的一种基本生产(工作)集体,也是企业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根据产品或工艺要求,由若干相同或不同工种的职工及若干设备、工具、材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最基层的生产和管理单元。因此,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
铁路企业的班组就是铁路企业组织安全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最基层的组织,是安全和质量现场控制的重要防线。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体的话,那么班组就像人体上的一个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够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班组按其生产产品、工作性质和业务范围一般分为:基本生产班组、辅助生产班组、职能生产班组和服务班组。
(一)班组的特点 1.班组的结构 “小”。主要表现为规模小、设备少。一个班组,少则几个人或十几人,多则数十人,属于小型群体。生产方式比较单一,有的是班组全体成员从事同一工种,有的从事同一工序,有的是几个工种或几道工序的简单组合。
2.班组的任务“全”。“全”是指企业的任何工作都要落实到班组,都要贯彻到班组。企业的人、财、物的指标都在一定程度指向班组,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在班组扎根,这就决定了班组的任务是多方位的,具有全面性。
3.班组的工作“细”。“细”是指班组的指标任务细,考核检查细,管理要求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标准、管理办法、细则、措施等都要具体地落实到班组,再分解落实到每个工种、岗位,具体到个人。
4.班组的管理要求“实”。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多层次的分解,最终都要在班组得到落实。
(二)班组的作用
1.班组处于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担负着保证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任务。同时,班组是生产经营链条上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是企业实现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合理组织及科学结合,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场所。
2.班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细胞,是企业增强活力的源头,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发挥着支撑作用。
3.班组是企业能工巧匠的“聚集库“,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技术革新的生力军,对搞好企业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起着主力军作用。
4.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前沿阵地,对搞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控制、优质服务和职工劳动保护起着保障作用。
5.班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地,在增进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方面发挥着凝聚作用。
6.班组是职工生活的“小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课堂,对培育和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发挥着“熔炉"作用。
二、班组管理的特点
班组管理就是指班组长对班组进行的管理。其主要特点是:
(一)班组管理是企业的终级管理。班组管理是运输生产第一线的管理,是对任何计划、方案的最终实施管理。班组长管的工人,是最基层的人;班组长管的事,是企业要管的大事、小事。企业生产的任务要通过班组来完成。
(二)班组管理是计划与实施的双重管理。班组的任务就是以生产为中心,具体实施上级的计划、要求。实施前要计划安排:干什么?怎么干?在哪干?谁来干?何时干?实施中还要进行控制、监督。班组管理具有计划与实施的双重性。
(三)班组管理是综合全面的管理。上面千条线,都穿班组这一根针。生产、生活、思想、纪律、学习、防火、计划生育等都要管。行政工作和党、团、工会工作都要在班组落买。班组是企业各项管理的落脚点。
(四)班组管理是双重压力下的管理。班组长既要体现上级领导的意图,贯彻上级的指示,又要代表班组成员的利益,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班组长处在企业领导和工人不断矛盾的交叉点上,因此班组长既要承担来自上面的压力,又要承担来自下面工人的压力。班组管理就是处在这种双重压力下的管理。
(五)班组管理是随机应变的管理。班组的事情干头万绪.各个班组的情况千差万别,班组管理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学习管理理论知识要兼容百家。管理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班组长要重视自己的经验,也要重视先进班组的经验。
(六)班组管理是直接面向人的管理。班组管理主要靠规章、制度、规范来管理,但要有“感情投资”。这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力量,道德的约束力,往往胜过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企业中上下级的信任,同事、工友之间的情谊,往往胜过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这就需要把规范化管理和注重人际关系,创造和谐气氛结合起来,增加班组的凝聚力。
从以上这些特点不难看出,对班组管理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三、班组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一)班组管理的任务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命令以及上级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组织职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作业纪律,认真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运输生产计划。
3.做好现场生产管理和专业基础工作,改善作业条件,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做好各项生产原始记录。
4.搞好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练功比武和双增双节活动。
5.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政治、技术、业务和文化学习,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6.关心职工生活,搞好互助互济和家访谈心,努力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增强班组的凝聚力。
7.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各项工作。
(二)班组管理的内容
班组应结合各自的特点,重点抓好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班组核算、现场管理、民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九项管理工作。
1.生产管理。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提出奋斗目标,合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安排好月、旬计划和日班计划,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班中加强生产组织,做好协调工作,搞好均衡生产,对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班后抓好总结工作,表扬好人好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作业纪律,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化和操作规程,搞好自控、互控、他控,建立安全自控机制,对危及安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违章违纪现象认真分析处理,确保运输安全生产。
3.劳动管理。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劳动力,充分利用工时,定期核算并公布班组出勤率、出工率和工时利用率情况,严格工作考核,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力和工时的浪费,做好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4.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意识,坚持开展“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建立和完善班组质量负责制,搞好工序质量控制,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设备质量,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要及时组织QC小组成员开展攻关活动。
5.设备管理。班组要加强机具设备及备品管理,严格执行设备三定(定人员、定机器、定岗位),三包(包保管,包使用,包保养)制度,做到正确使用,认真养护,及时维修,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要注重对现有设备的挖潜改造工作,满足生产发展和工艺更新的需要,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6.班组核算。班组要加强经济核算,按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和经济指标,进行指标分项核算或价值综合核算,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大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节约能源、原材料,降低消耗,增加效益。
7.现场管理。抓好生产现场管理,积极开展以物流定置,操作定序,设备、服务定质,环境定标为基本形式的“四定管理”,使生产现场做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文明生产。
第三节 班组长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一、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组长的地位
班组长既是直接的生产者,又是基层班组的组织指挥者,是由基层单位人事部门任命的班组负责人。他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纵向看,班组长处于企业生产指挥的“兵头将尾”的地位。班组长作为生产第一线的直接指挥者,需要具体负责并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要领导班组完成安全生产任务,实现经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兵头”;铁路基层单位的生产指挥一般实行站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班组长是行政指挥的终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又是“将尾”。所以,班组长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从横向看,班组长处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相互联系贯通的“枢纽”地位。班组长在企业生产中,既代表管理者一方,又代表生产者一方,具有双重身份。班组长通过对班组生产经营的组织和指挥,把企业管理层的意志和决策,转化为班组每位职工的行动,处于沟通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关系的地位。
3.从班组内部看,班组长在班组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在一定的环境下,一个班组生产、工作的好坏,管理的强弱,都与班组长息息相关,班组长应当起到“主心骨”的作用。班组工作要统一协调地进行,就必须以班组长为核心,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班组的工作做好。班组长的职位虽小,但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科研和组织职工进行政治、文化、技术学习以及提高职工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班组长的作用
1.指挥作用。班组长处于生产一线,企业的各项生产任务都要分解到班组,通过班组长的正确指挥,才能得以完成。班组长的指挥作用就在于正确执行上级的生产指令,按照作业计划有节奏地组织均衡生产。班组长的指挥作用发挥如何,关系到整个班组工作的好坏。班组长应坚决贯彻执行管理层的决策,创造性地把企业总目标化为班组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建立规范的生产秩序,合理安排组织生产,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组织作用。班组内的生产管理、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内容,都要通过班组长的组织实施,才能实现运输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低耗,以及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理想目标。班组长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班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班组长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班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带头作用。班组长作为班组的领导者,既要组织指挥生产,又要带头完成所承担的生产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班组长带头作用的强弱,关系着班组工作的好坏。班组长在班组生产中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成员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班组长的带头作用可以概括为:思想工作做在前,完成任务干在前,搞好管理抓在前.改革建议提在前,艰险任务抢在前,执行制度严在前,学习培训走在前,关心同志想在前。
4.协调作用。班组长是班组成员在生产和工作中相互关系的协调者。班组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之间必然会存在思想观念、技能特长、情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存在差异就有可能产生矛盾,就需要有人协调。班组长要善于协调班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消除误解、和睦相处、精诚合作,从而促进班组整体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很显然,班组长若没有强有力的协调、导向作用,班组之魂就会丧失,生产、工作任务就无法顺利完成。
5.园丁作用。班组是企业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班组长要像“园丁”一样,重视职工特长的发挥,要多渠道、多方面创造条件,为人才的产生、培养发挥出浇水培土的作用。实践证明,哪个班组长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哪个班组就能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
二、班组长的任职条件
1.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坚持原则,敢于管理,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有一定的业务管理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能带领班组人员质量良好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做好班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3.达到本工作岗位规定的文化素质、专业要求及职业资格等岗位标准。
4.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熟悉安全生产规程,能独立处理生产中的技术业务问题。
5.团结同志,善于做思想工作;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6.心理、身体素质好,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班组长职责与权限
(一)班组长职责
1.严格自律,领导班组成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规程,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确保现场作业安全、有序、可控,实现安全、文明生产。2.组织班组成员按定额进行生产,安全优质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组织班组开展政治、技术、业务学习,自制、自控、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组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4.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班组民主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先进生产方法和经验。
5.抓好班组管理的基础工作,按照准确、及时、简便、实用的原则,建立健全生产管理资料和台帐,深化自控型班组的创建工作,开展自控型班组的自查、自评和标准化岗位的考核工作,主持召开班组的生产、安全和交接班等会议。
(二)班组长的权限
班组长的权限,是指在实际工作中拥有的管理权力范围。概括地说,班组长要正确行使管理权力,就必须遵循生产的客观规律,服从企业对系统的统一指挥,落实车间主任的生产指令,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确保生产作业前、生产作业过程中、生产作业完成之后各个环节的协调。具体地说,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主要有八项权限:
1.指挥管理权。主要体现在:有权安排计划、分解指标;有权布置工作,分配任务;有权调度生产;有权内部协调,发出指令。
2.劳动组织调配权。主要体现在:有权对班组内部的劳动进行优化组合;有权批准权限范围内的假期,安排顶班调休;有权执行劳动纪律,维护生产正常秩序。
3.完善制度权。班组长有权根据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紧密结合本班组的实际情况,制订班组工作的实施细则。主要内容有:贯彻企业和车间有关专业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实施细则;落实经济责任制的实施细则;执行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本班组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管理有章可循,考核有据可依。
4.拒绝违章指挥和停止违章作业权。班组长对违章指挥,有权依据国家的法规、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以及企业的有关规章提出意见,直至拒绝;如:当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工艺文件不齐全,以及主要设备和原材料无使用说明书或合格证时,有权暂停设备运转;当发现职工违反操作规程进行违章作业时,应加以制止,如操作者不听劝阻,班组长有权令其停止工作,直到危害消除。
5.职工奖惩建议权。班组长有权向上级提出对本班组职工的奖惩建议。包括晋升工资,颁发奖品、奖金,授予先进荣誉称号以及提出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建议。奖励权,也被称为正激励,有人将其形容为“哄着朝前走”;惩罚权,又被称之为负激励,有人将其形容为“打着朝前走”。
6.奖金分配权。班组长有权制定班组内部奖金分配方案,对班组成员的劳动成果进行定时和定性考核,并按规定分配班级奖金,奖勤罚懒。
7.举荐权。班组长有权根据职工的德、能、勤、绩,向企业举荐人才。推荐本班组优秀职工深造、晋级或提拔到合适的岗位。
8.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权。在班组生产、生活、工作中,班组长要依法维护在劳动合同、承包合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资待遇、生活福利、发明创造、劳动休息、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职工合法权益,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有权在弄清事实、辩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向上级主管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屡纠不改,甚至打击报复者,要依法抵制。
四、班组长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一)班组长的基本素质 班组长的基本素质,是指班组长对于客观环境和客观事物的认识、适应和驾驭能力。作为班组长,其基本素质直接决定和影响班组管理的效果。一个优秀班组长往往能使一个面临危机的班组起死回生,使一个矛盾重重、人浮于事的班组重振雄风。班组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班组长的根本素质,是班组长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思想道德品质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思想意识素质、思想方法素质、道德情操素质。
(1)思想意识素质。指班组长应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当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班组长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其实,这就是班组长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同时,班组长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转换脑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意识转换成现代市场经济意识;从坐等上面布置转换成主动开创班组工作新局面;从急于求成转换成稳定发展;从怕当出头鸟转换成敢为天下先。(2)思想方法素质。即班组长应当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班组长才能提高对善丑荣辱、是非曲直的认识和辨识能力,增强预见性、创造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3)道德情操素质。其基本要求是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先人后已,克己奉公,为班组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同时,要强化公共伦理,突出制度伦理,普及生态伦理,调整家庭伦理。班组长是班组职工的核心,其行为和品德应是职工学习的榜样。成功的班组长应该做到:顶天立地,胸存大志;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谦虚谨慎,功成不居,尊君服众。
2.文化科学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主要指班组长通过学习和积累而具有的文化科学素养,以及形成的知识结构。一位合格的班组长,必须掌握自己所做的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文化水平决定着班组长在管理方面发展的潜力。随着管理的现代化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生产一线对班组长的文化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班组长只有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把班组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技术业务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是:(1)熟练掌握本班组的生产操作技术。
(2)独立处理本班组生产中出现的工艺流程、技术资料、工具设备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3)熟悉掌握本班组生产工作中的程序、性能、要领、数据和关键环节。
(4)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努力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规章和新设备的操作及养护知识。
4.管理素质。它是指班组长管理班组所具有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领导班组的生产经营活动,按时完成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制定班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并教育、监督班组成员严格遵守执行;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控制并解决班组产品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能力;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了解掌握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一定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5.心理和身体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是影响班组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心理素质就是上述因素的内在机制和对外界的承受能力。班组长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一般心理素质与认知心理素质。一般心理素质又包括智力、非智力、组织管理、品德等四个方面。智力方面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非智力方面包括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广泛的兴趣、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组织管理方面包括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品德方面包括谦虚与谨慎、宽容大度等。班组长的优良的认知心理素质,表现为优良的自行获得新知识、形成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存在的物质前提,它为人体活动提供物质能量,保证人体活动的强度、耐力等。在实际活动中,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一体化而不可分割的。
班组长在心理素质方面当有较高的要求,自控能力要强,要做到:受挫时不萎靡沮丧,成功时不自鸣得意;解决易办的事情不掉以轻心,处理棘手的问题不忧心忡忡;要克服粗浮意气,特别是在受批评、遭到误解和落埋怨时,要以平静的心态,泰然处之,力戒骄矜辞色,注意培养自己宽容大度的气质,养成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大家风范。为了防止将感情因素渗入到日常活动中去,必须将感情与日常行为分隔开,力求做到:盛怒之时,不主事;狂喜之时,不许诺;郁闷之际,避仇敌;得意之时,避密友;喜怒之极,宜慎言;烦躁至极,应慎行;众怒面前,我制怒;众喜面前,我抑兴。要善于自制,沉稳冷静地去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乃至困境,从而使自己的品德修养与处事艺术融为一体,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二)班组长的能力要求
1.要有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班组长一般应是技术上的尖子、安全上的标兵。这就是说,班组长的技术业务水平要高,安全意识要强,要成为班组精通业务的行家和技术攻关方面的带头人。
2.要有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 班组长既要“严”字当头,敢于管理,又要实事求是,善于管理,还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班组的一切有利条件,完成班组的各项生产任务,实现预定的目标,取得最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要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知人善任的能力。班组长要了解每一名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和专业特长,给每个职工分配合理的任务和恰当的工作;要针对每个职工的特点.量才用人,扬长避短,善于运用多种方法,适时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经常稳定地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4.要有沟通和协调班组内外关系的能力 班组长的地位决定了他一方面是上情下达者,必须具有上下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他是内外部关系的协调者.应具有班组与班组之间、班组与外单位之间协调关系的能力。因此,班组长要尊重上级,关心职工,团结友邻,努力做到凡是发生和本班组有关系的事,都力争在班组内部解决,矛盾不上交。
5.要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班组长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是与顾客的,有的是与上下级之间的,有的是与班组内部的,有的是与友邻单位的。对于这些问题,班组长要遇事稳重,多动脑筋。对所发生的问题,要及时地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做到妥善解决。
6.要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班组是增强铁路运输企业竞争力的源头。因此,班组长要带领职工广泛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管理方法,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在当前铁路加快现代化步伐的新形势下,班组长应更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要积极吸收先进知识和经验为我所用,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7.要有适应变化的能力
铁路运输企业的大部分班组与其他厂矿企业的班组有所不同,其设备、人员处在运动或承载运动设备之中。因此,班组长必须牢固树立动态管理的意识。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千变万化,也要不断提升适应变化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要有指导培养的能力
班组长应对职工展开业务指导,向传授必要的知识及方法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劲头,促进他们不断成长。这就尤如在课堂上,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不要先给学生答案,而只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促使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才是成功的老师。班组长也当如此。
9.要有激励减压的能力
激励的方式并不会使班组长的权力被削弱,相反,这会使班组长更容易安排工作,并使其属下的职工更愿意服从他的管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优秀的管理者常常既要善于激励职工,也要善于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它可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增强工作成功的信心。
10.要有自控和约束能力 研究表明,管理者的情绪常常会影响到其属下及其他部门的职工,管理者的职位越高,其影响力就越大,所以,管理者必须要有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作为班组长,则不仅要自律,而且要自制,要清醒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约束自己不当或不良的行为,避免出现“一会晴天一会下雨”的状况。如果班组长将心情的好坏都挂在脸上,那就会失去职工的信任。班组长要带头规范自己的言行,公而忘私,严格自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感染职工,坚决做到即使一人独处时也不违章,不违纪,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复习题:
1.企业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铁路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班组的作用有哪些?班组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3.班组长应具备哪些素质?班组长的职责与权限有哪些?班组长有哪些能力要求?
第三篇:五型班组班组长培训教材
五型班组班组长培训教材
行为科学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讲课提纲)
石
瑛
二零零八年五月
行为科学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讲课提纲)
石
瑛
一、什么是班组和班组管理
(一)班组
班组是企业组织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基本的团队,基层组织的基础力量。把企业 比喻为高楼大厦,班组就是高楼大厦的基石。班组不是历史上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社会化和协作分工发展的产物 班组的特征,可以用“小、细、全、实”四个字概括: 班组结构特点——小 班组管理特点——细 班组工作特点——全 班组工作特点——实
(二)班组管理
管理是社会组织的手段和工具,是一种组织活动
班组管理是发生在特定班组中的管理活动,它是由管理职能的履行者与班组成员一道,共同完成即定的作业任务或者工作目标的动态过程。
搞好班组管理是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班组基础打好了,企业管理才能稳定发展。班组长是企业中的“兵头将尾”,在班组管理中的作用最为重要。班组长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总要求,直接领导和约束班组内部职工的行为。班组长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
(三)建国后企业班组管理的发展 五十年代:
马恒昌小组:小组活大家干,小组事大家管、“干主任活,管主人事”。郝建秀小组:郝建秀工作法。赵梦桃小组。
“毛泽东号”机车组。六七十年代:
大庆采油三矿四队:“三老四严”。大庆5—65井组:“四个一样”,第一任组长李天照至第十七任组长刘丽(全国十大杰出岗位能手)。
洛阳轴承厂滚子终磨小组。开展产品质量“自己、检查员、用户、国家”信的过活动。岗位责任制活动。
八十年代:
合格班组,信的过班组活动。班组升级竞赛活动。QC小组活动。
以班组为单位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王海班。“五型班组”建设。宝钢集团孔利明科技创新小组。创建学习型班组。
二、什么是行为科学
(一)定义
广义概念:
行为科学是包括一切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的科学,它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是一个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其他与研究行为有关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狭义概念:
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生产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
行为科学,既是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二)研究对象
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行为,是在组织环境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规律。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科学在企业管理(包括班组管理)中的应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正确解决行为、动机、需要这三者的关系,是职工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达到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达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三)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
管理是由协作劳动引起的。
企业管理从产业革命算起,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经营管理:19世纪末之前,小生产的传统管理方式。
科学管理:20世纪初开始。泰罗制产生。用讲究效率,讲究技术、讲究方法的管理。代替凭个人方式和凭经验办事的管理。1911年,泰罗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现代管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管理领域主要有两大学派,管理科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注重应用现代科学成就,把数学(运筹学、数理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引进管理领域。行为科学派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强调人的因素的作用,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协调人际关系,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成果引进了管理之中,这相对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行为科学的由来:
1924—1932年,进行了霍桑实验,这是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
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梅约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1949年,第一次使用行为科学概念。
1953年,将这一综合学科定为“行为科学”。1956年,世界上出版了第一本《行为科学》杂志。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将行为科学引入我国。
(四)如何正确对待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中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西方行为科学具有两重性,既有资本主义企业对工人进行剥削的明显烙印的一面,又有反映人类行为某些共同规律和现代化生产客观要求的一面。因此,对它采取分析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正如列宁所说,“要把资本主义所积累的一切最丰富、历史上是我们必需的全部文化、知识和技术,由资本主义的工具变成社会主义的工具”。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我们必须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这是我们在学习国外管理经验时应采取的方针。
还要看到,行为科学是门新兴的较为年轻的边缘学科,还不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还在继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研究,通过实践,不断推动这门学科走向成熟和完善。
三、行为科学几项具体理论的应用
(一)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二战期间提出该理论。
人类的需要以层次形式出现,由低到高呈阶梯状,可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论的局限性:
1.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道德标准。
2.忽视人得主观能动作用,反映了形而上学机械论观点。
可取之处:
1.人是有需要的,要重视对人的需要的研究。
2.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3.把生理需求(衣、食、住、行……..)作为第一需要,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4.把形形色色的人类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1.深入实际,了解职工需要。满足职工需要要有针对性。
2.掌握职工需求结构和变化规律,贯彻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二)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一种激励理论,可用公式表达: 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效价)*期望值(期望概率)
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1.工作目标的确定要恰当。要与职工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相联系,这样效价就大。要让职工感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大,这样期望值就高。从而,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2.由于各个人对同一目标的效价会有不同的评价,因此当目标确定后,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深入进行思想发动,讲形势,讲意义,提高人们对目标重要意事的认识,提高目标的效价。
3.注意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将较大目标分解成若干教容易达到的阶段性小目标,有利于提高效价和期望值,使职工经常处于受激励状态,以保持工作积极性。4.注重实现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平衡,避免职工积极性受到伤害。
(三)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职工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而且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每个人会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所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的比较。其公平关系的等式为:
个人奖励感觉/个人投入感觉=他人奖励感觉/他人投入感觉
当发现比例相等时,心理平静,认为公平,心情舒畅,努力工作:相反,当发现比例不相等,低于别人时候,会产生不公平感,内心不满,影响工作积极性。
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1.人与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相互比较,社会比较,因此,必然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公平与否的问题,班组管理者对此应高度重视。
2.要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力求公平,公正、力求给人以公平、公正的感觉。要努力使职工对个人和他人的工作投入和报酬结果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真正贯彻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防止职工产生不公平后的消极反映。
(四)强化理论
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但行为的结果对动机又有反作用。如果行为的结果是好的,则对动机就会起到一个正强化的作用。反之,则是负强化。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实际上经常地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强化理论,例如进行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
正强化:表扬、奖励
强化
负强化:批评、惩罚
在班组管理中应用:
1.以正强化为主。贯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重视发现职工的优点和长处。
2.注重对期望行为的强调。注意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的目的性。
3.实事求是。无论是采取表扬、奖励的正强化,还是采取批评,惩罚的负强化,都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准确,恰如其分。4.因人而异,形式多样,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5.注意及时性。好的,及时表扬、奖励;差的,及时批评惩罚,对惩罚,一定要慎重。做到:有话在先,宽严一致;掌握时机。惩罚的最好时机一般是:错误实事已经清楚;“气头”已经过去,情绪已经冷静,错误影响尚未扩大,群众记忆犹新之时。6.运用惩罚措施,一定要从爱护员工出发。不顾后果,“直来直去”,很可爱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五)挫折理论
挫折就是碰钉子。其定义为:当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挫折的结果有利也有弊。从利的方面说,它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们克服困难和适应环境,战胜挫折的能力。从弊的方面说,挫折对有些人能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能使人们产生心理上的痛苦,一蹶不振,情绪低落,处理不好,还会导致行为偏差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挫折产生的原因:
1.外在原因(或称客观原因)
自然物理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2.内在因素(或称主观原因)
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条件动机冲突 3.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因素
挫折的容忍力,即遇到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
影响挫折容忍力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思想政治因素
3.社会经验因素
4.对挫折的知觉判断因素 5.对挫折的预见性因素
对待挫折的不同方式,对于挫折所带来的不愉快或痛苦,人们总是力图排除它,至于用什么方式,受受到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和个性特征的影响以及对待挫折的容忍力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反映。
1.坚持行为
坚持行为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其行为并不改变,分为正确的坚持行为和错误的坚持行为。
2.放弃行为
放弃行为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便停止了原来的行为,要根据放弃行为的性质评价其好与坏。有些人产生放弃行为之后,在心理活动上往往会产生下列行为:退化,逃避现实;轻生厌世;冷漠等。
3.对抗行为
对抗行为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分为直接对抗行为和间接对抗行为。4.改变行为
改变行为是指个人受到挫折后,调整目标以取代遭受挫折的目标,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为升华或补偿。5.顺应行为
顺应行为即顺应挫折,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这又叫“合理化解释”或“自我安慰”,如:“阿Q精神胜利法”,“酸葡萄作用”。
挫折行为的表现多种多样,往往是以综合的形式出现。
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1.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正确对待挫折。
2.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对受挫折的职工具体分析其经历,心理、性格状况,从而采取适合其个性的方式方法,耐心细致地加以疏导。3.改变引起挫折的环境。一个班组要创造改良好的、和谐的、友爱的环境。4.对受挫折后的攻击行为要有容忍的态度。要把受挫折者看成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真诚对待,热情帮助,创造解决问题的气氛。一般来说,面对受挫折者的攻击行为不应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击措施。有涵养的班组管理者对一般的攻击行为采取容忍态度,并不表明他软弱可欺,而是表示他比攻击者有更好的办法来应付攻击。5.要把握好受挫折后的心理机制,创造条件,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受挫折者的行为向积极方向转化。如转移注意力法,精神宣泄法等。
(六)社会知觉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偏见
1.优先效应(第一印象)2.近因效应(最后效应)3.晕轮效应(以点概面)4.定型效应(刻板印象)5.逻辑误差(特质推论)
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班组管理者研究了解这些带有一定规律性的偏见,并适当加以利用,可以产生有利影响,防止其不利影响,对于调节班组人际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七)五项修炼
20世纪90年代,《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风靡全球,作者彼得圣吉。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里,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不断学习与持续创新。为了应对企业经营危机,企业组织需要加强以系统思考为中心的五项修炼: 1.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 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
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学习型班组,形成班组团队中每个成员信息、知识和经验共享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第四篇:浅谈铁路班组安全管理
浅谈自控型班组安全管理
哈尔滨车辆段鹤岗运用车间
陈昌利 工程师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自控型班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自控型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
关键词:自控型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在生产力布局调整、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改革后带来的管理战线延长、管理难度增大,加强自控型班组建设,不断提高班组的自控、互控、他控能力,实现班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完善,应对危机,迎接挑战,促进发展显得很有实际意义。
班组是铁路单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具有保证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作用,打个比方:班组是细胞,企业是躯体。只有每个细胞都健康了,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要想让企业安全,就应从班组的安全管理抓起。
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 1.建立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
2.工长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一、健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凡上级颁发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措施、岗位作业标
准、危险预知以及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文件及各类操作证、票、表、安全学习资料等,在班组内必须齐全,并妥善保管,经常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2、班组班前会制度
班前会是班组长安排布置生产任务、凝聚人心的大好时机,在每天的班前会上,班组长应该进行安全讲话,提醒班组成员注意安全生产,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安全讲话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天生产任务的特点。
②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与预防措施。③上一班曾发生的违章行为与纠正处理方法。④提醒班组成员应注意的安全事项。⑤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指示。
⑥根据每一时期的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传达企业内外近期发生的伤亡事故教训及本班组预防类似事故的对策。
⑦要求全组人员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班前会过后,应将班前会的内容及时进行记录,以备发生事故时查阅,达到查清原因、分清责任的目的。
通过召开班前会,大家一起讨论出现的问题,使每个人都关注安全,起到互相提醒、互相监督的作用。别人今天的失误,可能就是你明天的事故,班前会上互相交流安全信息对大家都非常有益。
3、班组安全互保、联保制度
①班组必实行安全互保(联保)制,即每两人(或三人)之间结成互保(联保)对子,班组人员变动时要及时调整。
②结成互保(联保)对子应遵循以下原则:a.能力互补(师傅与徒弟、技术水平高的人与技术水平低的人、老工人与新工人等)。b.性格互补(粗心人与细心人胆大人与胆小人、鲁莽人与谨慎人搭配)。c.与岗位作业内容密切联系。
③工作前,班组长应根据出勤情况和人员变动情况明确当天的互保对象,不利遗漏。
④在每一摊工作中,工作人员形成事实上的互保(联保),应认真履行互保、联保职责。
⑤工作中互保(联保)对子之间要对对方人员的安全负责,做到四个互相:a 互相提醒:发现对方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b互相照顾:工作中要根据工作任务、操作对象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创条件。c互相监督:工作中要互相监督、互相检查,严格执行劳动保护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共同做到遵章守纪。d互相保证:保证对方安全生产作业,不发生各类大小事故。
⑥班组各互保对象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在作业过程中要实行联保。联保的主要内容:a在工作中发现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呼唤应答。b在工作中对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要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互创
条件。c 在工作中与互保对象外的人员要互相监督,共同严格执行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
4、班组安全教育制度 ①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包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生产技术知识的主要内容是:班组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或工艺流程,与生产技术过程和作业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机器设备的性能和有关知识,工人在生产中积累的生产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产品的构造、性能、质量和规格等。
一般安全技术知识主要包括:班组内危险设备和区域,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有关防火、防瀑、防尘、防毒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用品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本岗位各种工具、器具以及安全防护装置的作用、性能,及使用、维护、保养方法等有关知识。
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指对某一工种的职工进行必须具备的专业安全知识教育。它包括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和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专业安全技术教育主要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气、焊接、车辆驾驶等方面的有关安全技术知识。
②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
典型经验教育是在安全生产教育中结合典型经验进行的教育,它具有榜样的作用,有影响力大、说服力强的特点。结合这些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教育,可以对照先进找差距,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安全生产教育中结合典型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可以直观地看到由于事故给受害者本人造成的悲剧,给自己经济带来的损失,给段、车间带来的不良影响。使职工能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经常检查各自岗位上的事故隐患,熟悉本班组易发生事故的部位,以及有毒有害因素给人体带来肋影响;从而采取措施,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反事故演习活动,以增强职工控制事故的能力
二、班组长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的落实
1、班组长的管理方法
①依靠骨干的方法。班组是一个团队,要将十几人、几十人凝聚在一起,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班组长应充分利用班组“五大员”,采用分工负责、分工不分家的策略。
②突出重点的方法。每天的工作纷繁复杂,班组长应注意区分主次,优先解决重点问题,重点问题解决了,也就完成当天工作的80%,如果主次不分,很容易造成混乱。
③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班组成员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班组长应重点抓好两个极端的人员,顺带抓好“中游”人员。
④抓紧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解决问题要提倡:一要快,二要狠,三要落实。
⑤善于协调的方法。协调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以公为先,做到公心、公平、公正。
以诚为本,做到诚心、诚意、诚实。
以和为贵,做到和衷、和睦、和谐。
以适为策,做到适可、适当、适度。
以忍为礼,做到忍心、忍耐、忍让。⑥双向激励的方法——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激励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注意实时激励——把握激励的时机。
要注意适量激励——掌握激励的频率。
要注意适度激励——调好激励的程度。
2、班组长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班组长工作检查的内容
①检查职工是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责任心是否强,是否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各种安全生产制度,对于不安全的行为是否敢于纠正和制止,是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是否做到安全文明生产,是否正确、合理穿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②检查本班组是否贯彻了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建立和执行了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贯彻执行了安全生产“五同时”(班长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对伤亡事故是否坚持做到了不放过,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考核、凭证操作,班组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建立与健全,并严格贯彻执行。
③检查生产现场是否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良好。防护罩、防护栏(网)、保险装置、联锁装置、指示报警装置等是否齐全灵敏有效,接地(接零)是否完好;检查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是否有缺陷。制动装置是否有效,安全间距是否合乎要求,机械强度、电气线路 是否老化、破损、超重吊具与绳索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设备是否带“病”运转和超负荷运转;检查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的贮存、运输、发放和使用情况,是否严格执行了制度,通风、照明、防火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检查生产作业场所和施工现场有哪些不安全因素。有无安全出口,登高扶梯、平台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产品的堆放、工具的摆放、设备的安全距离、操作者安全活动范围、电气线路的走向和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危险区域是 否有护栏和明显标志等。
④检查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操作 a检查有无忽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现象。比如:操作无依据、没有安全指令、人为的损坏安全装置或弃之不用,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进行注油、检查、修理、焊接和清扫等。
b检查有无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比如:在作业场所工作时间开玩笑、打闹、精神不集中、脱岗、睡岗、串岗;滥用机械设备或车辆等。
c检查日常生产中有无误操作、误处理的现象。比如:在运输、起重、修理等作业时信号不清、警报不鸣;对重物、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物品等作了错误处理;使用了有缺陷的工具、器具、起重设
备、车辆等。
d检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和使用情况。比如:进入工作现场是否正确穿戴防护服、帽、鞋、面具、眼镜、手套、口罩、安全带等;电工、电焊工等电气操作者是否穿戴超期绝缘防护用品、使用超期防毒面具等。
e及时发现并积极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安全生产检查不仅要查出问题,消除隐患,而且还要发现安全生产的好典型,并进行宣传、推广,掀起学习安全生产经验的热潮,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结束语:
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是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财富,作为一个自控型班组,应该做到管得好、理得顺、人心齐、效益出。
第五篇:班组长培训教材
班组长培训教材
“三勤”
勤动脑
勤汇报
勤沟通 “三细”
心细
安排工作细
抓生产质量细 “三到位”
布置工作到位
检查工作到位
隐患处理到位 “三不少”
班前检查不能少
班中排查不能少
班后复查不能少 “三必谈”
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
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
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 “三提高”
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岗位技能 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班组管理法精神特点:
一是,秉遵安全第一理念,执守安全管理制度,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坚决做到不安全绝不生产。
二是,生产过程中注重质量,盯住细节,勤于检查,抓好落实,时刻注意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刻苦学习,钻研技术,言传身教,带领工友努力成为开拓掘进的行家里手和技术能手。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亲善求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化管理及亲情感召凝聚工友的思想意志,努力形成安全生产的整体合力。
五是,持之以恒,尽职尽责,在岗位上书写奉献,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班组管理法的实际运用
理念引领法
理念引领法主要包括提炼理念、宣灌理念、践行理念。
提炼理念:倡导工友每人提炼自己的安全理念,把我要安全融入人生事业规划当中。
宣灌理念:利用班前会、班后会时间,采取上网、读书读报等形式,组织工友学习安全知识,灌输安全理念,加强安全教育;运用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组织工友讨论,使大家时刻绷紧安全弦。
践行理念:牢记并践行安全理念,使每个人的安全理念成为自己安全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班前礼仪法
主要班前礼仪内容包括:
一、值班领导点名,安排布置工作;
二、班组长讲评当班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三、职工对有关工作和注意事项进行点评;
四、班组长昌导大家有一种我们一定能安全、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意识。
五、更衣后,班组长带队,集体上线。
指令处理法
指令处理法主要包括指令、处理、监督。
指令:班组人员集体到达生产线手指口述接班后,班组长先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用笔写在明显的地方,给这里工作的工友发出指令。
处理:工友到岗后,先看班组长的指令,并按要求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擦掉指令,开始工作。
督查:坚持在工作中巡回检查,逐一检查指令执行情况,若发现新的隐患,指令专人及时处理。
“三必谈”身心调适法
“三必谈”即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
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注重观察工友在工作中的思想情绪,发现情绪不正常、急躁、精力不集中或神情恍惚等问题的,及时谈心交流,弄清原因,因势利导,帮助解决困难和思想问题,消除急躁和消极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投入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的注意力。
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或处罚的人,单独与其谈心,讲明批评或处罚的原因,消除其抵触情绪。
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谈心会。工友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共享安全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手指口述交班法
当班工作结束时,班组长要向下一班班长进行手指口述交接班,将当班任务完成情况、未处理完的隐患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向下一班班组长交代清楚。
特殊工种岗位上的职工也要向下一班接班的职工进行手指口述交接班,未处理完的问题要口传口、手交手,详细地交代给对方,待对方同意并接班后方可离岗,随当班人员一起集体下班。
互助联保法
互助联保法主要包括集体上下班、相互观察、师徒连带。
集体上下班:上线、下班时,由班长带队,全班人员列队到达生产线;下班时班组长带队列队下班,避免下班争先恐后、拥挤插队打卡打饭而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为。
相互观察: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动态安全隐患的实际,要求全班每个人都能做到既是施工者,又是安检员,时刻注意观察工友身边的工作环境,并能做到相互提醒、相互帮忙、互助联保。
师徒连带:班里新工人拜老工人为师,结成一帮一对子。工作中,老工人带领新工人上线,传授相关技术安全技能,并对新工人进行帮助和约束。出现违章,师徒共同受到处罚;没有违章,且师傅所带新工人业务水平有明显提高的,对师傅进行表扬。
。”
“三不少”隐患排查
“三不少”即班前检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
班前检查不能少:坚持接班前,对工作环境及各个环节、设备依次认真检查,排查现场隐患,确认上一班遗留问题,并指定专人进行整改。
班中排查不能少:坚持每班对各个工作地点进行巡回检查,重点排查在岗职工精神状况、班前隐患整改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的动态隐患。
班后复查不能少:当班工作结束后,对安排工作进行详细复查,重点复查生产质量和隐患整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处理不了的现场向下一班职工交代清楚,并及时汇报。
“三快三勤”现场管理法
“三快”即嘴快、腿快、手快
嘴快:安排工作说到、说详、说细、说清、说明,发现工作不到位或哪里容易出现问题就及时提醒。
腿快:认真落实“三不少”制度,对班组所管的范围,不厌其烦地巡回检查,每个环节、每台设备都及时检查到位。
手快:无论到哪个地方,发现隐患和问题,现场能处理的当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
“三勤”即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
勤动脑: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勤动脑、勤思考,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迅速组织处理。
勤汇报: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尤其是有可能影响下一班安全生产或生产进度的,及时向上级汇报,使上级在第一时间能掌握生产一线的工作动态,合理分工,科学调度,统筹安排。
勤沟通:经常与队领导沟通,了解队里的措施要求;与上一班和下一班人员沟通,了解生产进度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常与工友沟通,掌握工友工作和生活情况。
亲情和谐法
亲情和谐法主要包括亲情、文明、民主、和谐。
亲情:准确掌握班里每个工友的家庭详细情况。工友过生日,组织大家一起去庆贺;谁家有困难,组织大家一起去看望;工友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组织大家一起去开导;逢年过节,与工友都带着家人一起聚会、一起热闹。
文明:针对生产线职工习惯性说脏话、开玩笑过火等不文明现象,要求班组成员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上文明岗,避免因伤和气影响团结,避免因不良情绪影响安全生产。
民主:分配工作时,广泛征求工友的意见,根据生产任务、安全状况、产品质量、文明生产等日常考核情况进行分配,并找几名班组成员全程监督。
和谐:工友在工作中偶犯错误,不乱发脾气,生硬批评,而是循循善诱,因人施教,耐心指出问题的根源;遇到问题时,不自作主张,和工友一起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