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地税局等部门关于沈阳市个人出租房屋(最终版)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68号 【发布日期】2009-09-28 【生效日期】2009-09-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地税局等部门关于沈阳市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工作实施
方案的通知
(沈政办发[2009]6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地税局、公安局、房产局、财政局、综治办5部门联合制定的《沈阳市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沈阳市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市地税局、公安局、房产局、财政局、综治办)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个人将自有房产出租给其他自然人(单位)居住或用于生产经营,由于城镇房屋出租点多面广,隐蔽性强,不仅存在社会治安隐患,而且在税收管理上,由于税务部门缺乏较为有效的信息来源渠道和管控手段,难以准确掌握房屋租赁特别是个人房屋出租的真实计税依据,漏征漏管现象较为突出。为防范和消除隐患,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切实加强我市个人出租房屋的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个人出租房屋税收依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辽政办明电〔2009〕136号)要求,市政府决定从2009年9月1日起,在全市开展为期4个月的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各项税收政策和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以规范房屋租赁双方的涉税行为为重点,大力整治个人出租房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个人出租房屋的税收征管,逐步实现出租房屋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工作,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由市地税局、公安局、房产局、财政局、综治办参加的全市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协调全市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工作。市地税局为联席会议的召集部门,负责具体协调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地税局征管处。
各区、县(市)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并指定相关部门及人员具体负责清理整顿工作。
三、清理整顿的对象和时限
本次清理整顿的对象是我市各区、县(市)和建制镇范围内所有出租房屋的个人。重点清理整顿的部位和地区是:规模较大的集贸市场、各大医院、重点学校等周边地区,以及近几年新建的产权归个人所有的高档商住楼宇、大型宾馆、酒店、门市房等出租房屋面积较大、租金额较高的个人出租房屋。清理时限从2007年1月1日起始,对个别出租收入金额巨大、偷逃税性质严重的,可追溯到以前年度。
四、清理整顿的主要内容
本次清理整顿的内容为2007年1月1日以来个人出租房屋所取得租赁收入应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纳税义务履行情况。
五、实施步骤
本次清理整顿工作包括自查申报和重点检查两个环节,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9月1日至9月20日)。
各区、县(市)建立由区、县(市)政府、地税局、公安局、房产局、财政局、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9月20日前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各区、县(市)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对内要加强培训,对外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包括出租房屋税收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做好政策把关、业务辅导、票证管理等工作,提高广大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地税、公安、房产、财政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将已掌握和整理好的个人出租房屋信息,分区、按街道、逐户提供给联席会议办公室。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与自查申报阶段(9月21日至10月20日)。
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组织对辖区内重点部位和重点地区的个人出租房屋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掌握出租房屋的地点、面积、房屋原值、租金收入、出租人姓名、承租人姓名以及租金变化等信息,依托获取的信息建立房屋租赁业工作台账,摸清底数。同时,要组织个人出租房屋者进行自查,纳税人自查后要填写《个人出租房屋税收自查情况统计表》。税务机关要根据调查摸底和自查情况,逐户核实房屋出租者是否申报纳税,对未申报纳税的,要向出租人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并补缴相关税款。
在自查阶段,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于10月20日前将纳税人自查情况及《个人出租房屋税收自查情况统计表》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
第三阶段:重点检查阶段(10月21日至12月20日)。
在纳税人自查申报的基础上,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精心组织各部门力量,形成执法合力,对重点部位和自查不实的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房产租赁各项税收足额入库。
1.检查方法。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结合纳税人的自查情况,认真核实,对重点部位和不自查或自查不彻底的,要重点进行清理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登记。复查面要达到30%以上。对经通知申报纳税而拒不申报纳税和偷税、抗税的纳税人,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予以处罚,同时及时向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反馈查处情况。
地税、公安、房产、财政等部门要联合行动,根据摸底调查的情况和上报的自查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筛选、甄别,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检查,对有严重偷逃税行为的纳税人,要加大处罚力度,并通过媒体给予曝光。在清理检查中,凡是发现涉及重大的税收违法行为,可以进行全面、延伸检查。
对清查的房屋租赁情况,以及核定税额、纳税情况和违章处理情况以社区为单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加大举报奖励力度,举报中心电话:12366。
2.税款征收方式。清理整顿中,对相关资料齐全、能够准确核实房屋租金收入的,督促出租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对于纳税人申报租金收入较低且无正当理由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计税收入和应纳税额,依法征收。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12月21日至12月末)。
清理整顿工作结束后,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对前三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认真总结,主要包括检查的户数、清理出的漏征漏管户、征收的税款,部门协作机制的发挥落实情况,改进今后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同时,要加强基础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个人出租房屋情况建立管户台账,收集、归档与房屋出租税收有关的资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查找工作漏洞和薄弱环节,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完善我市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征管措施,建立各相关部门长期配合工作制度,积极探索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委托房产局、街道办事处(社区)、乡镇等部门代征的管理体制,促进房屋租赁税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房屋租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于12月25日前将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情况及《个人出租房屋清理情况统计表》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
六、清理整顿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区、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增强对加强房屋租赁税收管理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攻坚克难精神,切实加强对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清理整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本次清理入库的税(费)收入进行单独统计,层层汇总上报。
(二)强化责任,密切配合。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努力建立房屋租赁税收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地税部门要认真履行执法主体职责,切实做好业务培训、指导等工作;公安部门要协助地税部门严厉打击拒绝和阻挠税收检查、拒绝缴纳税款和偷逃抗税行为,登记辖区内的出租房屋和承租双方人员的相关信息,落实对出租房主的治安管理责任以及法律、法规宣传,保证清理整顿活动顺利开展;房产部门要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出租房屋基础数据库,并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信息及时向地税部门通报;财政部门要做好经费保障工作;街道办事处(乡、镇)要结合日常社区管理服务,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协助地税部门开展房屋租赁税收政策的宣传、调查摸底、催报催缴等工作,日常管理中发现的漏征漏管户信息要及时向税务部门反映。
(三)精心组织,整体推进。要把本次个人出租房屋清理整顿工作与强化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相结合,与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和清理漏征漏管户相结合,与宣传诚信守法经营、曝光违法案件相结合,与整顿税收秩序、优化税收环境工作相结合,统筹兼顾、周密部署、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的具体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整顿和规范房屋租赁税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在清理整顿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并注意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
(四)巩固成果,建章立制。要以本次个人出租房屋税收清理整顿工作为契机,查找我市在出租房屋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抓紧进行整改。同时,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加强房屋出租税源监控力度和基础管理工作。强化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部门协作机制,构建协税护税网络,建立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对本次个人出租房屋清理整顿情况进行总结考核,考核情况与奖励挂钩。同时,各区、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于12月中旬前认真做好清理整顿工作总结,向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做专题报告。
七、清理整顿工作经费
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个人出租房屋税收依法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辽政办明电〔2009〕136号)精神,本次清理整顿工作按清理入库房产税额的10%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专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参与清理整顿和委托代征出租房屋地方税费的基层地税局、公安局、房产局、街道办事处(乡、镇)等在开展清理整顿工作中发生的业务支出,以及必要的加班补助、误餐补助等人员支出。具体经费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另行制定。此项专项经费政策仅限2009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编委办等部门关于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52号 【发布日期】2009-07-23 【生效日期】2009-07-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编委办等部门关于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交接工作方案和
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沈政办发[2009]5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编委办、人事局、财政局、公安局等4部门《关于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交接工作方案》和《关于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关于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交接工作方案
(市编委办、人事局、财政局、公安局)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号)和《中共辽宁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04〕5号)精神,为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理顺我市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为切实做好交接工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基本原则
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维护我市社会治安稳定的有力保障。各相关部门在此次理顺城市公安管理体制工作中,要本着先易后难、有利工作、确保稳定、不留遗患的原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做好理顺体制移交和衔接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决定此项工作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春明同志和副市级干部、市公安局局长许文有同志负责,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田家同志牵头,市编委办、人事局、财政局和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理顺体制交接工作协调小组,专门负责组织协调交接工作,督促检查有关部门交接工作落实情况,解决交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三、交接内容
市公安局下设的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大东、东陵、于洪、苏家屯、沈北、浑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北站地区、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细河等15个分局的人员、编制、经费、资产管理权限交由市公安局垂直管理。
(一)人员。各公安分局公安专项编制,在编在职且经过市人事局、公安局审批的公安民警、工勤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人事档案、工资统发等人事编制工作事项全部移交市公安局管理。体制理顺后,各公安分局人事管理依照市直机关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办理。
(二)经费。将应由各区财政负担的各公安分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划转到市财政,并由市财政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安排支出。
(三)资产。将各区公安分局的全部国有资产划转到市公安局管理,并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办理划转手续。
四、交接办法
(一)人员编制交接。
1.市核定各区分局公安专项编制,各公安分局要按照在职民警、在职工勤人员、离退休人员、停发工资人员等不同类别,分别填写《沈阳市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移交人员编制名册》,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区编委办、人事局、公安分局审核并报市编委办、人事局、公安局审定后移交市公安局。
2.各公安分局对移交范围内的各类人员工资、津贴、补贴项目和标准,按照市直机关统一规定,经市人事局审核后将工资关系移交市公安局。
3.各公安分局核定各类人员工资发放数据,经市编委办、人事局、财政局审定后,纳入市财政工资统一发放。
(二)经费核定和基数划转。
1.经费核定。
(1)人员经费核定。以市人事部门认定的2009年6月2日编制内在职的公安干警、工勤人员和离退休人数为准,按照规定的工资、津贴补贴项目和标准核定。
(2)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核定。按照2006年、2007年、2008年财务决算收入数(不包括中央、省、市的政法专项资金;中央、省基建专项资金、市基建财力和区配套资金)的3年平均数核定。
2.基数划转。按照核定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数额,剔出上缴的非税收入3年平均数后确定划转基数。
(三)资产移交。
在资产移交前,各公安分局对本部门的全部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清产核资后,经两级政府资产管理部门核准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按照规定程序将资产移交市公安局。
五、交接步骤
(一)准备阶段。各公安分局按照移交工作要求,认真做好交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好交接文件,录入数据,填写各类交接表册。
(二)接收阶段。由市编委办、人事局、财政局、公安局和各区人事、财政部门对各类报表和信息数据进行审核、审批后,正式移交市公安局。
(三)时间安排。理顺体制交接工作以2009年6月2日市长办公会议议定时间为起始标志,人员交接工作于7月底前完成。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资产移交、经费核定、财务核算体制的建立等工作。从2010年起,各公安分局的经费、资产、财务管理体制全部纳入市本级预算管理,人员工资从2010年1月1日起由市本级统一发放。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是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基层公安机关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全市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决策。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在理顺体制期间各地区要确保各区公安分局正常工作的开展,对年初纳入预算的经费要及时拨付到位,不能因体制划转而减少投入。
(二)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理顺工作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既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又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积极协调解决理顺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确保交接工作按期顺利完成。
(三)落实责任,严肃纪律。理顺工作涉及人员、经费、资产多个方面,政策性强。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严格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坚决防止借理顺之机突击进人、侵占国有资产等现象的发生。市公安局和各公安分局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强力保障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关于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意见
(市编委办、人事局、财政局、公安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理顺我市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的决定,现就理顺城市公安分局管理体制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如下:
一、关于自定编制问题。为解决工勤人员不足问题,皇姑区政府为区公安分局增加了18名自定编制,调入了17名工人。这部分编制和人员未在市级人事、公安机关管理范围内。此外,铁西分局3名工人、开发区分局2名工人没有编制,未经市公安局审批,由区政府同意调入的。这些编制的核定不符合政法专项编制管理的规定,不在上收之列,由市编制部门协调所在区进行妥善处理。
二、关于未落关系的军转干部和公安院校毕业生等人员调整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理顺体制决定前已由市人事局、市公安局派遣到各分局的军转干部、公安院校毕业生及区人事局已同意接收调入、但未落关系的367人,由各区人事局办理人事、工资关系后,纳入接收范围。涉及公安机关干部和警力调整的,工资关系暂时不变,待工资由市统发后一并理顺。
三、关于文职雇员和临时用工人员问题。为解决警力不足问题,各区政府同意,共招聘了340名文职雇员。这部分人员是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厅有关精神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经费由区财政承担,签订了劳动合同。为弥补工勤人员不足,各分局还通过财政拨款雇佣了643名临时工,其中大部分签订了劳动合同。为不影响各分局正常开展工作,上述人员仍然保持现有身份,经费渠道不变,继续由各区、开发区公安分局管理。
四、关于联防队员问题。根据市长办公会议《关于组建专职治安联防队伍的会议纪要》(办综三字〔1992〕71号)精神,我市1992年建立治安联防队伍,目前在岗1159人。根据市政府《关于解决我市专职治安联防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业务会议纪要》(市政府业务会议纪要〔2007〕第231号)要求,一是各区政府根据社会治安的实际需要,确定本区招录人员,并全面实行劳动用工制度;二是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各区政府要承担本辖区录用专职治安联防队员的工资、保险和办公等经费支出,并为联防队员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意外伤害等社会保险,每年列入各区财政预算。理顺管理体制后,治安联防队员继续由各区政府按照原管理体制执行。
五、关于被辞退民警问题。目前,市公安局共有被辞退民警325名,其中,各分局共有185名。2009年6月30日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纪要》(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09〕第42号)明确:“为被辞退民警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其中需要补交的费用暂时缓缴,今后需要缴纳的费用,由市财政承担,据实核拨”。各分局现有的被辞退民警由市公安局协调市劳动保障局办理“两险”。
六、关于部分区拖欠工资、津贴补贴问题。个别区新接收的军转干部和公安院校毕业生由于办理调入手续、晋级晋档工资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审批等原因,存在欠发工资的问题;还有一些区由于财力所限,没有及时发放警察执勤岗位津贴以及政策规定发放的超时加班、手机话费等补助。理顺管理体制后,各区公安分局、区人事局和区财政局要根据相关政策,认真核实各类工资、津贴补贴的拖欠金额;各区要在2009年12月31日以前,一次性补发拖欠的工资、津贴补贴。对极个别特殊困难的区,由市公安局和区政府签订兑现协议,最迟在2010年底前兑现完毕。
七、关于各区公安分局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和基层派出所建设资金问题。根据国家对公安部门“三基”工作要求,各区公安分局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和基层派出所建设项目有的已列入各级政府建设计划,有的尚未列入。对“三基”建设所需资金,理顺管理体制后,对已纳入计划的,由各区公安分局、区发改局和区财政局对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资金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对尚未到位的资金,仍然按照计划中明确的原资金渠道解决。其中应由省、市负责的资金仍然由省、市负责落实;应由各区负担的资金,仍然按照原资金渠道由各区负担,并由市公安局和区政府签订协议,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予以落实。对没有纳入计划的项目,其投资比例和资金解决渠道按照现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关于7个高校公安派出所整建制划归属地公安分局增加市本级财力支出问题。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纪要》(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09〕第42号)决定:“高校公安派出所整建制划归属地公安分局管理,由市公安局调配人员开展工作”。目前,7个高校公安派出所归部属或省属院校管理,实有人数93人,全部为在职人员。7个高校公安派出所整建制划归属地公安分局管理后,其经费由市本级财政安排。
九、关于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资金问题。目前,15个公安分局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相对滞后,大多数公安分局只解决到50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员。总的情况是:应补贴人数为9313人,应发放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48096万元;已补贴人数743人,已发放3822万元;未补贴人数8570人,未补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44274万元。理顺管理体制后,将15个公安分局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所需资金纳入到市公安局的补贴计划中统筹安排。同时,本着“从优待警”的原则,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对市公安局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的投入。各区政府应充分考虑本区公安干警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建委等4部门沈阳市创建全国无障%A2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62号 【发布日期】2009-08-26 【生效日期】2009-08-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建委等4部门沈阳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沈政办发[2009]6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建委、民政局、残联、老龄办《沈阳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沈阳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实施方案
根据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的通知》(建标〔2007〕261号)精神,为确保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我市城市无障碍建设水平,确保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信息交流、居住小区和居住建筑等相关设施达到《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保证残疾人、老年人安全便捷出行,为构建和谐沈阳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学校、社区、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城市道路建设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严格审批管理。
1.对不符合无障碍建设规划要求的项目,规划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监督建设单位予以改正。
2.对不按照无障碍建设规范设计、建设或施工的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予竣工验收备案。
(二)对已建成的相关设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无障碍改造,改造内容包括路口坡化、建筑物出入口坡化,盲道设置,安全走道及楼梯,无障碍厕所及厕位,无障碍停车位,显著位置设置无障碍标志,大型场所设置无障碍行进路线图,公共服务建筑设置低位窗口、服务台、电话,观演场所设置轮椅座位等。
1.由市建委、财政局和各地区、相关单位负责,对不符合无障碍建设标准的公共基础设施,列专项资金逐步改造完善。
2.由市城建局、各地区负责,确保城市道路、广场、公园、公厕等设施无障碍改造率达到80%,且布局合理。
3.由市交通局、公安局、桃仙机场、铁路局负责,对公交车站、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过街通道、公交车辆等进行无障碍改造,交通路口设置过街音响信号装置,主要公交车站设置盲文站牌。
4.由各地区、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负责,确保政府公共办公建筑无障碍改造率达到80%,且布局合理。
5.由市卫生局、商业局和各地区负责,确保综合(专科)医院、大中型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等建筑无障碍改造率达到80%,且布局合理。
6.由市商业局、旅游局、邮政局、信息产业局、金融办、各地区负责,确保星级宾馆、饭店,邮局、电信、银行等建筑无障碍改造率达到60%,且布局合理。
7.由市文化局、体育局、科技局和各地区负责,确保文化馆、纪念馆、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场馆等设施无障碍改造率达到70%,且布局合理。
8.由市教育局和各地区负责,确保高等院校、中小学、托幼建筑等设施无障碍改造率达到30%,且布局合理。
9.由市教育局、民政局、残联、老龄办和各地区负责,确保特教学校、福利企业、康复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设施等无障碍改造率达到80%,并逐步对社区及残疾人、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10.由市房产局和各地区负责,确保居住小区无障碍改造率不低于60%,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公寓、宿舍无障碍改造率不低于80%,且布局合理。
11.由市旅游局、文化局负责,对各旅游景点相关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
12.由市广电局、沈阳电视台负责,在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中加配相关字幕,在电视台开办相关手语节目。
13.由市残联、商业局、卫生局负责,在商业、医院等窗口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推广手语。
14.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开展无障碍宣传工作,制作播出无障碍公益广告、宣传片,印发宣传资料,提高公众的无障碍意识,教育公众维护、爱护无障碍设施,形成无障碍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15.由市公安局、行政执法局负责,加大监管力度,对侵占无障碍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摊位、停车位等依法进行纠正和查处。
三、时间安排
(一)2009年9月30日前,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完成无障碍建设情况普查,对照《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标准》制定建设和改造计划,上报市无障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2010年9月30日前,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完成所有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任务,接受国家有关部门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和副组长,市建委、民政局、残联、老龄办主要领导,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财政局、规划局、城建局、交通局、房产局、信息产业局、商业局、文化局、广电局、卫生局、体育局、旅游局、金融办、行政执法局、邮政局等相关部门,沈阳电视台、沈阳铁路局、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等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沈阳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负责日常工作。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市无障碍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制订计划,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强力推进,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建设或改造前,要组织相关专家成立无障碍建设技术指导组,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施工时,要尽可能减少对现有环境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无障碍设施要与原有环境景观相协调。建设或改造完成后,要本着“建管并重”的原则,加强后续养护管理,确保无障碍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三)保证资金投入。无障碍设施改造经费由市、区(开发区)、业主单位3方共同承担,以区(开发区)和业主单位为主,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政府资金主要用于补贴公益性建筑和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多方筹集资金,制定管理办法,专款专用,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四)严格监督检查。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对全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改造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无障碍设施立即责令相关地区、单位或部门进行整改,情节特别恶劣的转交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予以查处,并对相关责任部门予以通报。各地区和有关单位、部门要广泛发动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残疾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对我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改造、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工作效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等部门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等部门
关于北京市住宅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市建委、市社会办、市民政局、市规划委等部门制订的《北京市住宅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北京市住宅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试行)
(市建委 市社会办 市民政局 市规划委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住宅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活动,维护广大业主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住宅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运作及活动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
第四条 市建设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各区县建设房屋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负责对本辖区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运作及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业主大会
第六条 业主大会由物业区域内全体业主组成,代表和维护物业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一个物业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大会。物业区域的划分,应当综合考虑建筑规模、停车位、绿化、物业服务用房及相关设施设备共用等因素,便于业主共同决策和社区管理。
第八条 销售房屋之前,开发建设单位应当通过招投标或协议方式选聘前期物业服务机构,并同时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提出划分物业区域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规划许可证明文件及附图;
(二)物业服务用房、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社区活动用房等公共配套用房规划及建设方案。
第九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会同区县规划、建设房管、国土、民政等部门对前述资料进行审核,划分物业区域,出具意见书。
意见书中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物业区域四至范围、总建筑面积、总单元数等;
(二)物业服务用房规划面积、坐落位置(要落实到幢、层、房号);
(三)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社区活动用房规划面积、坐落位置(要落实到幢、层、房号);
(四)规划停车位数量、分布情况;
(五)规划绿地面积、分布情况;
(六)其他公共配套用房及设施情况。
第十条 开发建设单位在办理前期物业服务招投标备案手续时,应提交物业区域划分意见书。
第十一条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自物业区域内物业交付首户业主之日起30日内向物业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报送房屋分户及建筑面积清册,以及筹备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所需的其他材料。
物业交付之日指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交付日期,实际交付日期与合同约定不一致的,以实际交付日期为准。
第十二条 首次业主大会会议自物业区域内物业交付首户业主之日起即可筹备,具备法定表决条件的,应及时召开,开发建设单位应及时书面告知物业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业主也可以提出书面申请。
筹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所需费用由开发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在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的指导下,社区居委会负责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的筹备工作。社区居委会人员担任筹备组召集人(未成立社区居委会的,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指派工作人员担任),负责组织业主代表、开发建设单位、社区居委会、派出所等单位代表组建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以下简称筹备组)。其中,业主代表人数不低于筹备组总人数的一半。
除召集人外,筹备组成员人数应为单数,每人享有一票表决权。
第十四条 筹备组中业主代表的产生,由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组织业主推荐,业主也可以自荐或联名推荐。
业主代表应当具有业主身份,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履行业主义务等。
第十五条 筹备组成员确定后,应当在物业区域内的显著位置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 筹备组应当遵守以下工作原则:
(一)少数服从多数;
(二)筹备组成员辞职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而出现缺额时,应按原组成方式及时补足。
第十七条 筹备组应当制订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召开方案,并完成以下工作:
(一)确定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形式和议题;
(二)拟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草案)、管理规约(草案);
(三)确认业主身份,确定业主在首次业主大会会议上的表决权数;
(四)确定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产生办法及名单,制订业主委员会委员选举办法,明确选票发放人、计票人和监票人推选办法;
(五)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的其他筹备工作。
第十八条 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应当规定以下事项:
(一)业主大会会议召开的形式、程序和规则等;
(二)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数量、任期和候补制度等;
(三)业主委员会会议召开的条件、形式、程序和规则等;
(四)业主委员会换届程序、补选办法和议事规则等;
(五)业主委员会日常活动及印章管理制度等;
(六)业主大会会议、业主委员会会议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等;
(七)其他事项。
第十九条 筹备组应当将以下事项在物业区域内公示:
(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召开方案;
(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草案)、管理规约(草案);
(三)业主及其专有部分面积明细表;
(四)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产生办法(草案);
(五)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及简况。
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业主对上述公示事项有异议的,应当在公示期内向筹备组提出,筹备组应当登记并作出答复。
第二十条 筹备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完成筹备工作,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大会会议。
因故无法按时完成筹备工作的,筹备组应当按照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召开方案的规定,在物业区域内公告相关情况及解决办法。
第二十一条 首次业主大会会议应当对以下事项进行表决,并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半数以上且占总人数半数以上的业主同意:
(一)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草案)、管理规约(草案);
(二)业主委员会委员。
第二十二条 筹备组应当自首次业主大会会议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将表决结果在物业区域内公告。
第二十三条 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召开,但应当有符合法定表决权数的业主参加。
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按照业主大会会议召开方案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发放、回收书面表决书,并做好签收和登记工作。
第二十四条 业主可以书面委托代理人参加业主大会会议,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事项和业主专有部分面积,一名代理人可同时代理业主的具体人数应当在业主大会会议召开方案或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中明确规定。
房屋所有权人超过一人的,可推选一人行使表决权,也可由各共有人按照所占份额行使表决权,但共有人所代表的总业主人数为一人。
物业区域内的人防、车库不计算表决权数。
第二十五 条业主人数较多,业主可以幢、单元、楼层等为单位共同推选业主代表参加业主大会会议,具体办法应当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中明确规定。
推选业主代表参加业主大会会议的,业主代表应当于参加会议前3日,就业主大会会议表决的事项书面征求其所代表业主们的意见,但业主代表不能代替业主本人作出决定。表决书应当经业主本人签字后,由业主代表送达业主大会会议投票表决。
第二十六条 业主大会定期会议每年应至少召开一次,由业主委员会根据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规定组织召开。
第二十七条 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0%以上且占总人数20%以上的业主提议,或突发重大紧急物业管理事情需由业主共同决定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临时会议。
第二十八条 业主可以幢、单元、楼层等为单位,共同决定本单位范围内的物业管理事务,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及管理规约,不得与业主大会的决定相抵触。
具体议事方式、程序、原则应当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中规定。
第三章 业主委员会
第二十九条 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接受业主的监督,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召开业主大会会议;
(二)定期向业主或业主大会报告相关情况;
(三)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机构签订物业服务合同;
(四)及时了解业主、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物业服务;
(五)监督管理规约的实施;
(六)督促业主交纳物业服务费用;
(七)配合社区做好本物业区域内的社区建设工作;
(八)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应当是本物业区域内的业主,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三)遵守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履行业主义务;
(四)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公正廉洁;
(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六)具备必要的工作时间。
第三十一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为单数,具体数额应当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中明确规定。
业主委员会委员选举产生后,应当组织召开首次业主委员会会议,由委员推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
第三十二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30日内,持以下材料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备案:
(一)业主大会决议;
(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
(三)业主委员会委员名单;
(四)其他材料。
第三十三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在备案后7日内将有关情况抄送区县建设房屋行政管理机构,并书面通报区县公安分局和物业所在地社区居委会。
第三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年限应当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中明确规定。
第三十五条 业主委员会备案后,持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出具的备案证明向区县公安分局申请刻制业主委员会印章,印章内容应当包括任期时限。
第三十六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其委员资格终止:
(一)物业转让、灭失等原因不再是业主的;
(二)无故连续缺席业主委员会会议三次以上的;
(三)丧失履行职责能力的;
(四)有犯罪行为被判处刑罚的;
(五)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大会提出辞职的;
(六)拒不履行业主义务的;
(七)在物业区域内的物业服务机构任职,或与其关联机构有利害关系的;
(八)其他原因不宜担任业主委员会委员的。
其中有(一)、(三)、(五)项情形的,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自动终止,其他由业主大会会议作出决定。
第三十七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资格终止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3日内将所保管的档案资料、业主委员会印章及其他属于业主大会所有的财物移交给业主委员会;拒不移交的,其他业主委员会委员可以请求物业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协助移交,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八条 业主委员会会议应当按照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规定组织召开。经三分之一以上委员提议,应当及时召开业主委员会会议。
第三十九条 业主委员会会议应当有超过半数的委员参加,作出决定时应当经全体委员半数以上同意,每名委员拥有一票表决权。
业主委员会会议应作书面记录,由参会委员签字后存档。
业主委员会委员不得委托他人参加业主委员会会议。
第四十条 业主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可以邀请物业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派代表参加。
第四十一条 业主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应当由参会委员签字确认,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3日内以书面形式在物业区域内公告。
第四十二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建立档案,并指定专人保管,主要包括以下材料:
(一)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会议记录;
(二)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决定;
(三)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物业服务合同等;
(四)业主委员会委员选举及备案材料;
(五)专项维修资金账目;
(六)业主意见及建议。
第四十三条 业主委员会委员候补制度应当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中规定。业主委员会任期内,委员出现空缺时,按候补制度自动补足,并履行备案手续。候补人数不超过业主委员会委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第四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任期届满前2个月,应当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换届选举。
第四十五条 新一届业主委员会产生后15日内,原业主委员会应当将其保管的档案资料、业主委员会印章以及其他属于业主大会所有的财物移交给新一届业主委员会;拒不移交的,新一届业主委员会可以请求物业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协助移交,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六条 业主委员会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业主委员会应当自备案事项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申请变更备案。
第四章 指导监督
第四十七条 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应当告知物业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并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出现违反法律、法规或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情形的,社区居委会应向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报告,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应当及时给予指导。
第四十八条 业主委员会不按时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会议的,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0%以上且占总人数20%以上的业主提议,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组织召开;逾期仍不召开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有权指导社区居委会组织业主召开业主大会会议,重新选举业主委员会。
第四十九条 业主委员会逾期未组织召开业主大会会议换届的,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组织召开;逾期仍不召开的,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的指导下,社区居委会组织业主召开业主大会会议进行换届。
第五十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不得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
第五十一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决定,并通告全体业主。
第五十二条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五十三条 业主委员会违反规定或超越职责范围使用印章的,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通告全体业主;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示范文本、表样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另行发布并推荐使用。
第五十五条 本规则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非住宅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设立、运作及活动参照本规则。
第五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农委等部门沈阳市基层农业技术推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32号 【发布日期】2009-05-15 【生效日期】2009-05-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农委等部门沈阳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沈政办发[2009]3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农委、编办、人事局、财政局《沈阳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
沈阳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联系农民与科研院所的纽带和桥梁,是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4号)精神,推进我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我市决定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改革。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沈阳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坚持精简高效、职责清晰、科学设置的原则,按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状况,用2年时间设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推广站),逐步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农事企业广泛参与,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网络健全、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改革的内容
2009年制定推广站组建计划,完成区域性推广站的组建工作。2010年完成乡级推广站的组建工作。
(一)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设置的原则,主导产业形成区域优势的可设置区域性推广站,主导产业不突出、没有形成区域优势的可建乡级推广站。
(二)新组建的区域性推广站和乡级推广站均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农作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民的科技培训及农业信息服务;多元化农技服务组织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各地区可根据各自特点和需求细化其公益性职能。
(三)新组建的区域性推广站的人权、事权、财权归区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和业务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业务受区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组织关系实行属地化管理。新组建的乡级推广站人权、事权、财权的归属,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
(四)各地区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制定符合本地区农业特点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报市农业主管部门审批。
(五)市农业、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进行全程指导,特别是在人员的聘任上要严格把关,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市农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区域性推广站建设标准,经验收合格的,市财政适当给予一次性的以奖代补资金补贴,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三、有关要求
(一)改革后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服务。
(二)为了减少人员编制,各地区政府所在地及其附近的乡镇不设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工作由区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可以根据承担的工作量,适当增加区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人员编制。
(三)此次机构改革所需人员编制,由各地区在所辖的事业单位内部进行调剂,但不得突破事业编制总数。区域性推广站人员编制控制在4-7人,乡级推广站编制控制在3-4人。
(四)区域性或乡级推广站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应重点聘用有经验、懂技术、有学历、有职称的技术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市人事和农业部门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好考聘工作。
(五)为确保此次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地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主要领导要全面负责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沈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沈阳市人事局
沈阳市财政局
二○○九年五月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