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3 06:1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材料学

第一章 绪论

1、专业词汇:

生态环境材料Ecomaterials 材料流Materials Flow 物质流Mass Flow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 目标与范围确定goal and scope definition

清单分析inventory analysis 影响评价impact assessment 结果解释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 生态设计Eco-design/ED

清洁生产Zero Waste Processing

2、环境材料定义及材料研究的三个特点

(1)定义:生态环境材料是一种具有与环境协调的特殊功能材料,是指在设计、制造、加工、使用以 及再生过程中均考虑到资源、环境、生态等因素,具有最低环境负荷、最大使用功能、或者是能够改善环境的人类所需材料。既包括经改造后的现有传统材料也包括新开发的环境材料。

(2)特点:

• 先进性:能为人类开拓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发挥其优异性能。在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体系时,既要考虑到技术环境负担的大小,材料本身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又要顾及材料使用时的传统性能(材料的先进性),在要求优异的使用性能这一点上,新材料与传统材料是相同的。• 环境协调性(优先争取的目标):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同外部环境协调,减轻地球环境的负担,使枯竭性资源完全循环利用。在材料的生产环节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少,工艺流程中采用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技术,废弃后易于再生循环。材料及技术本身要具备环境协调性,这是区别于传统材料观念而增加的概念。

• 舒适性:使活动范围中的人类生活环境更加繁荣、舒适,人们很乐于接受和使用。

3、从手段、目标和要求角度阐述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

4、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评价系统层次阐述环境材料的具体研究内容

(1)基础研究:材料的开发、应用、再生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的理论研究。a.人类的材料需求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规律; b.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

c.与环境协调并适应环境发展的材料开发、应用和再生理论; d.低环境负担的合金理论,无机材料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理论; e.可循环性的材料自分解和分离理论;

f.材料再生循环难易程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2)应用研究:

a.清洁的无污染的材料生产、加工和制造技术基础 b.具有最低环境负担的材料工程新技术和新工艺 c.可循环性的功能材料或结构材料的分解和分离技术基础 d.废弃材料的综合再生技术基础 e.现用材料中有害元素的替代技术

f.自然资源中枯竭性金属元素的替代技术

(3)评价系统:包括使用性能和环境性能两方面的评价。

a.生态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度量标准和基准

b.现用材料的合理性评价

c.人类活动废弃的可再生资源的核算体系 d.各种材料的环境负担的基础数据库

e.“绿色标志”材料的论述体系、方法及其标准 f.自然资源的容量评价和环境容量的评价

5、研究环境材料的意义。

第二章 环境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定义及可持续发展理性设计的具体表现

(1)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两个概念:可持续性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就理性设计而言,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工业应当是高产低耗,能源应当被清洁利用,粮食需要保障长期供给,人口与资源应当保持相对平衡等许多方面。

2、列举地球环境问题(具体内容不要求)

人口的急剧增长 臭氧层的破坏 酸雨的形成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水资源的污染

热带雨林破坏 辐射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3、材料流定义及具体掌握四倍因子理论和十倍因子理论(前提假设、目标措施和公式表达)

(1)材料流(materials flow)又称物质流(mass flow),也称材料链(substance chain),材料流也可以说是材料背负的生态负荷或生态包袱。材料流理论是指用数学物理方法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所 投入的原材料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大小的一种定量分析理论。材料流理论是一种方法学,主要用于研究、评价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原材料的资源效率,找出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因此,材料流理论是研究资源效率的一种有效工具。

(2)A、四倍因子理论(factor 4)是德国von Weizsaecker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来的。

按1995年的数据,占全世界总人口20%的富人,每年消耗全世界82.7%的能源和资源。而其他80%的人每年消耗的能源和资源仅占世界总消耗量的17.3%。为了既保持已有的高质量的生活,又努力消除贫富之间的差异。Weizsaecker根据计算得出,若能采取技术措施,将现有的资源和能源效率提高四倍,就有可能达到上述的目标。这就是四倍因子理论提出的依据。因此,最初建立的四倍因子理论主要是针对消除社会的贫富悬殊,实现各国间健康、和平发展的一种技术目标。

经过努力和发展,Weizsaecker将四倍因子理论科学化了。1995年,其专著《四倍因子:半份消耗,倍数产出》出版以后,使该理论有了明确的科学含义。其意思是指在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将能源消耗、资源消耗降低一半,同时将生产效率提高一倍。由此,在同样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的水平上,得到了四倍的产出。如式(2-1)所示

RP24I0.5(2-1)式中:R表示资源效率;P表示产品产出量;I表示原材料、能源投入量。

四倍因子理论的提出,得到了世界上许多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生态学家、环境科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者的赞同。四倍因子理论对有效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也为我国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子。即从资源效率角度减少原材料消耗、增加产品的有效产出;从环境保护角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治标又治本。

B、十倍因子理论(factor 10)是由德国Schmidt-Bleek于1994年率先提出的。与四倍因子理论类似,十倍因子理论的核心是:必须继续减小全球的材料流量,在一代人之内将资源效率提高十倍,才能使发达国家保持现有的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且可以让子孙后代能够在这个星球继续生存。他认为,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在二三十年内若能将现有的资源和能源效率提高十倍,达到上述目标是有可能的。

十倍因子的概念与环境保护是直接相关的。Schmidt-Bleek教授用一个方程式将环境影响、人口和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关联起来,见式(2-2)。他推测,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在现在的基数上增加1倍,即P等于2;同时,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届时将增长3~6倍,取平均值为5,则二者之积为10。由此,对环境的影响将增加10倍。为了保持现有的生态环境水平,必须通过提高资源效率来平衡和补偿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将资源效率和能源效率提高10倍,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PGDPIPGDP

(2-2)式中:I表示环境影响;P表示人口;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章

资源的环境特征

1、名词解释:资源、可耗竭资源、可更新资源、能源、资源的直接消耗、资源的间接消耗

资源:指人类可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通常又称为自然资源。

可耗竭资源: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可更新资源: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提供可用能量的资源,一类是比较集中且容易转化的含能物质,称含能体燃料(燃料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沼气、氢等;另一类是可以利用的能量过程(非燃料能源),如太阳辐射、风力,潮汐等。

资源的直接消耗:指将资源直接用于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资源的间接消耗:指在材料的运输、储藏、包装、管理、流通、人工、环境迁移等环节造成的资源消耗。

2、分析自然资源的详细分类组成并举例说明

为研究自然资源对材料生产的影响,将自然资源分为可耗竭资源和可更新资源(可再生资源)两大类。(1)可耗竭资源

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又可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

(a)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资源产品的效用丧失后,大部分物质还能够回收利用的可耗竭资源是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指金属等矿产资源,例如汽车报废后,汽车上的废铁可以回收利用。

(b)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使用过程不可逆,且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是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这类资源被使用后就被消耗掉了。例如煤,一旦燃烧变成了热能,热量便消散到大气中,变得不可恢复了。(2)可更新资源

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例如太阳能、大气、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根据财产权是否明确,可更新资源可以分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a)可更新商品性资源 财产权可以确定,能够被私人所有和享用,并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更新资源是可更新商品性资源。例如,私人土地上的农作物、森林等。

(b)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不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所有,但是却能为任何人所享用的可更新资源是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如公海鱼类资源、物种、空气等。

3、了解自然界中三个重要的物质循环并能详述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循环过程。

自然界内处于千变万化中的物质欲维持质量——能量守恒,只有通过物质的循环来实现。自然界中三个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氧循环(1)碳循环:

在自然环境内,碳的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的。由动物呼吸或矿物燃料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热量。在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亦构成氧循环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光合反应中。

反应:6CO2+6H2O+2822J→C6H12O6+6O2 碳循环始于CO2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以各种碳化物的形式储存,经过营养级的传递、分解,有一部分经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动植物尸残体的分解转变为CO2,回归到大气中去,另一部分转入土壤或地下深层,经过漫长的演化转变成矿物。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CO2到大气中。(2)氮循环:

在生物圈中氮的循环基本模式是植物吸收N2经生物固氮作用形成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而生成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并和其他化合物进一步合成为植物有机体。除生物固氮以外,闪电和宇宙射线也能使氮被氧化成硝酸盐。食物链中成员的分解产物、排泄物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氨,亚硝化细菌把氨转化为亚硝酸盐,硝化细菌又进一步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在循环的末端,反硝化细菌把硝酸盐转变为分子态氮,又重新返回大气。

在自然界中,氮的化合物倾向于还原状态,常常存在于和氢化合的物质中,而较少存在于氧化状态。

4、掌握能源的分类并能举例说明

能源是指提供可用能量的资源,其种类繁多,一类是比较集中且容易转化的含能物质,称含能体燃料(燃料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沼气、氢等;另一类是可以利用的能量过程(非燃料能源),如太 阳辐射、风力,潮汐等。

5、简述人类对能源利用认识的四个阶段

人类对能源利用的认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在较低水平上的可持续使用阶段。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前,能源的消耗还比较少,尽管也存在局部的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但总体上不存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2)能源,毫不节制的消耗阶段。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巨大的变化,原始森林的急剧减少、大规模开发利用煤炭以及低廉的石油有力地支持了二战之后一大批老牌工业化国家的复兴和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这一时期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是掠夺性的,给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害。

(3)珍惜使用即将枯竭的能源资源阶段。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人类突然意识到矿物燃料总会有枯竭的那一天。西方国家开始节省能源、提高能效并积极寻求替代能源。

(4)即使能源资源不会枯竭,环境容量也要求人类对自己的能源消费行为加以限制阶段。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不断关注,从而意识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人类不对毫无节制的能源消费行为加以控制,环境容量将先于能源资源而枯竭。因此,对能源的利用应该首先限制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否则发展难以为继。

第四章

材料的环境负荷

1、名词解释:环境负荷

所谓环境负荷是指某一具体材料在其生产、使用、消费或再生过程中耗用的自然资源数量和能源数量,以及其向环境体系排放的各种废弃物,例如气态、固态和液态废弃物之总量。

2、简述环境负荷的评价内容

任何材料在其生产中,例如采矿、冶炼、加工成型等均涉及能源的消耗。对于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也是如此。没有能耗就不可能制备材料。而材料产业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其能耗约占工业总能耗的30%~40%。

材料的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的资源消耗。这种资源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主原料,例如生产碳钢时的铁矿 石。另一类是辅料,例如碳钢生产过程中的脱氧剂、脱硫剂、铁合金等。

材料的环境负荷的另一个因子是材料寿命周期中向环境的排放物。它包括污染物和废弃物两大部分。通常将排放物按其存在的物理特征分为大气物质、水体物质、固体物质及能量形式4种类型。

3、污染物主要包括哪三大类?(气体、水体、固体)列举每类污染物的组成及它们的来源和危害。

污染物主要包括气体、水体和固体污染物。(1)气体污染物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所产生的不利于动植物及设施的状况称为大气污染,混入大气的各种有害成分称为大气污染物。

使空气受到污染的物质有两大类:一是气体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物、臭氧5种气体污染物;二是固体或液体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主要是粉尘、烟雾、烟、雾。

大气污染物的形成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工源两类。自然源主要有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土壤风化等,一般造成二氧也硫、一氧化碳及沙尘等污染。人工污染源主要是由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等几方面的活动造成的。

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使植物变质并枯萎,以及引起工业和生活设施老化和腐蚀破坏,影响使用年限。(2)水体污染物

水体污染物的组成:悬浮固体物质、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耗氧有机物。

水体污染物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活废水,一般来自居民住宅、医院、学校、商业等生活活动;二是工业废水,主要是由工业生产中一些有害物如重金属有机物、酸碱盐、油、放射性废水等混入工业用水造成的。

水体受到污染,不仅妨碍了工农业生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还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的健康。尤其是重金属元素以可溶离子状态溶解在水中,通过人体吸收,会造成严重的病变,如金属镉离子污染会引起人体的骨痛病;汞中毒可以使人中枢神经失灵,并造成永久性病变;铬、锑及其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3)固体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组成:在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造成的变质现象的各种固态半固态和高浓度液态废弃物。

固体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工业、矿业、城市和放射性废弃物等。工业废弃物主要有冶金钢渣、煤灰、硫铁矿渣、碱渣、含油污泥、木屑以及各种机械加工产生的固体边角料等;矿业废弃物主要来自采、选矿过程中废弃的尾矿;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城建渣土以及商业固态废弃物等;放射性废弃物主要有核电站运行排放的废弃核燃料及旧的核电设备等。

固体污染物的主要危害形式有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等。由固体废弃物造成的危害中,最为严重的是危险废物的污染。易燃、易爆、腐蚀性、剧毒性和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既易造成即时性危害,又易产生持续性危害。

第5章 环境材料评价方法的研究

1、阐述LCA基本框架的组成及内容

LCA基本框架由研究目标及范围、编目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环境改善评估四部分组成。

研究目标及范围确定LCA的目的及边界条件;编目分析确定寿命周期内各阶段资源、能源消耗数据及污染物排放数量;环境影响评估根据编目分析得到的数据对寿命周期的环境综合影响作出评估;环境改善评估则根据寿命期各阶段环境负担确定可能的改善途径。

2、产品清单数据的组成,何为产品的社会数据?何为产品的企业数据? 清单分析是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列出其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各种废料排放的清单数据。产品的清单数据分为产品的社会数据和产品的企业数据两大类。产品的社会数据是指来自于社会的原材料和商品能源所携带的清单数据,以及产品出厂后通过社会流通领域,进入消费、使用阶段直至废弃后处置这些阶段所包括的清单数据。产品的企业数据则是表征企业将购进的原材料加工制作成产品过程中涉及的消耗和排放状况。这两类数据的获取是和清单分析前一步的操作——目标界定相联系的。

第8章 材料和物质的再生循环

1、名词解释:超级通用合金、简单合金

超级通用合金:超级通用合金即是合金种类最少,而且能满足多种用途要求的标准体系合金。简单合金:使合金规格简单化,容易分选;原则上不添加现在尚不能精练脱除的元素。

2、简述钢铁资源再生循环的综合性解决对策

在废铁的回收过程中分选、分离工程使十分重要的,其原因在于避免其它材料和杂质混入其中。这符合高质量的原料才能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原则。为了将废钢铁置于庞大的钢铁材料流向中予以妥善处理,必须采取如下综合性的解决对策:

(1)含有不能除去元素的废钢铁精炼制钢工艺开发;(2)杂质无害化技术的开发;

(3)确立通过材料设计可以实现再生循环的材料体系。

3、简述塑料再生技术的分类及其基本思想

塑料再生技术,如果将分选技术、清洗方法等处理技术除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回收使用过的塑料再作为原材料应用;另一类是分解成塑料的初始原料即单体,重新合成新的塑料,即材料再生循环与化学再生循环。

基本思想:将石油等为原料所合成的塑料在其功能丧失之前,多次进行使用。

4、举例说明废铝再生的单项技术

①涡流分选装置

将物体放在变化磁场中,则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此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又会在物体中产生电涡流,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物体沿前进方向弹射出去,其弹射的程度随物质的电导率而变化,从而可将金属分离开来。现在已实用化的此类装置主要用于铝和非金属的分离。②回转熔化炉

将金属混合废料投入形状像回转窑那样的回转炉内,利用金属的熔点不同分离分选金属。其是通过外部间接加热的方式,严格控制炉温,使锌等低熔点的金属溶液从靠近窑罐处流出并回收,而铁等高熔点金属则从端部以固体形式排出,采用这种方法可将不同的金属分开。③浮选法

即用密度的差异进行金属或非金属的分离,使硅铁粉末等悬浮于水溶液中制备悬浮液(密度2-3g/ml),将混合废料投入到该悬浮液中。这样一来,悬浮液中密度低的金属要浮至表面,而密度高的金属则会下沉。通过这种方法可进行金属的分离和分选。悬浮液的制作除了硅铁粉之外,还可采用氯化钙等盐的水溶液.5、了解干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的方法分类

(1)湿法冶金处理:废干电池的湿法冶金回收基于Zn、MnO2等可溶于酸的原理,使锌—锰干电池中的Zn、MnO2与酸作用生成可溶性盐而进入溶液,溶液经净化后电解生产金属锌和电解二氧化锰,或生产化工产品(如立德粉、氧化锌)、化肥等。分为:焙烧浸出法和直接浸出法

(2)火法冶金处理:即在高温下使废干电池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分解和挥发及冷凝的过程。

分为:常压冶金法和真空冶金法

第九章 环境材料与材料的长寿命化 1.名词解释:金属材料高温蠕变现象、省合金化

高温蠕变现象:蠕变是在高温条件下,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产生变形,直至最后发生断裂的一种现象。

省合金化:即只添加为了发挥基体蠕变强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合金元素。

2、列举长寿命高温结构陶瓷材料机械性能影响因素(具体内容不要求)(1)抗氧化性(2)晶界滑移和气孔(3)断裂韧性。

3.陶瓷涂层复合技术的优点及具体应用举例

陶瓷材料的复合技术(陶瓷涂层):耐热性能优异,如在燃煤锅炉和加压沸腾层锅炉的传热管陶瓷涂层以及喷气式发动机的隔热涂层。

第十章 环境材料分类

1、木材结构组成与成分组成

从结构上看,木材主要由管状细胞结构和软组织构成;

从成分上看,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索组成。

2、木材典型环境特性列举(到时候按试卷选择答题)

木材的一些典型环境特性,如木材的再生性、固碳作用、调湿性,以及与人类有关的视觉特性和触觉特性等。(1)再生性

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相比,木材的可再生性是矿产资源不可比拟的,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世界上作为可利用的木材资源已发生重要变化,人工林资源正在替代天然林资源。从生物多样性和原材料资源的角度考虑,人工林木材作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的优势更大。通过对人工林的品种、生长方式等定向培育,缩短木材的成熟期,易于工业化利用,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永久利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木材是一种最早的、最标准的环境材料。(2)固碳作用

木材中的C,H,O,N等元素的来源各不相同,以占其中50%的C元素而论,它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早期的树木研究就已表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植物有“施肥效应”,这非常有利于生物圈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通过光合作用,每生长1t木材可吸收1.47t二氧化碳,产生1.07t氧气,将碳元素固定在树木中形成纤维材料。这种固碳作用和造氧机能是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对地球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3)木材的调湿性

材料的调湿特性是指靠材料自身的吸湿或解吸作用,直接缓和环境的湿度变化,使湿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调湿性是木材的独特性能之一,也是其广泛作为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材料的优点所在,对人体健康和物品保存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作用。(4)木材的视觉特性

自古以来,木材就以它特有的质、纹、色、味等特性受到人们的珍爱,有木材存在的空间会使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感到舒适和温馨。从木材与人类和环境有关的主要环境学特性上,我们可以看到木材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材料,在居住条件以至生活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木材的视觉特性一般以木材的颜色、光泽、纹理、树节疤痕等来表示。(5)木材的触觉特性

当人体接触到某一物体时,这种物体的接触就会产生刺激值,使人在感觉上产生某种印象。而这种印象往往是以一个综合的指标反映在人的大脑中,一般常以冷暖感、软硬感、促滑感这三种感觉特性综合评定。与金属、玻璃、混凝土和石膏等材料相比,木材的冷暖感、软硬感、促滑感等触觉特性远远优于这些材料。

3、何谓仿生物材料?举例分析其分类组成

人工制造的具有生物功能、生物活性,或与生物体相容的材料称为仿生物材料。

目前的仿生物材料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天然生物材料,即通过由天然生物过程形成的材料,如结构蛋白、生物软组织、生物复合纤维及生物矿物等;另一类是指人造的生物医用材料,包括一些人造器官、人体植入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等。

4、作出仿生物材料的环境性能示意图并简述其环境性能的体现

仿生物材料的环境性能示意图

如图所示,仿生物材料的环境性能主要体现在生物相容性及环境协调性等两个方面。仿生物材料的环境协调性主要体现在材料的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等方面。首先,在成分设计上要使得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满足生物兼容性的要求,故考虑材料成分时,至少在与生物体接触的材料表面成分的设计中要让生物体对材料有一种可接受性,从而使仿生物材料的表面与环境有一种相容性。考虑到仿生物材料的用途,在制备工艺方面,一般多采用与环境、生物友好的方式。如某些人造器官、人工合成基因蛋白、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等材料及产品的制备大都是模拟天然合成过程,自动体现了仿生物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5、名词:生物陶瓷材料、仿生智能材料、生态建材、环境修复

生物陶瓷材料:生物陶瓷材料指在成分上与生物体具有相容性的一类仿生物无机陶瓷材料 仿生智能材料:仿生智能材料一般指能模仿生命系统,同时具有感知和驱动双重功能的材料。

生态建材:所谓生态建材,一般指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住质量,性能优异,多功能的建筑材料,是一类对人体、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是相对于传统建材而言的一类新型建筑材料,是环境材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延伸。

环境修复:环境修复指对已破坏的环境进行生态化治理,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6、常见的环境修复材料举例

防止土壤沙漠化的固沙植被材料、二氧化碳固化材料,以及臭氧层修复材料等。

7、生态建材的基本特点

生态建材有如下基本特点:(1)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

(2)生产时少用或不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在资源与能源使用方面,有效利用天然资源,尽量减少能耗,尽量使用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或能源。

(3)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保持清洁的原料、清洁的工艺和清洁的产品。尽量减少废气、废渣、废水的排放量,或使之经有效的净化处理。

(4)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有益无害,并且功能复合化,如杀菌、防霉、除臭、调温、调湿、调光、隔热、阻燃、消声、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与环境相和谐。

(5)废弃后使之作为再生资源或能源加以利用,或能作净化处理。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D)P14 A.专门化

B.完备化

C.丰富性

D.理论性

2.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P12 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P8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 4.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P11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 5.8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社区学前教育最优化的研究,该研究率先开展的省市有上海和(C)P262 A.湖南

B.广州

C.河北

D.安徽

6.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C)

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

C.功能异化

D.社会不重视 7.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

8.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 B)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9.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A)P59 A.学前期

B.青少年期

C.儿童期

D.成年期 10.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

P33 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 11.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P33 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12.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B)P45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 13.属于学前儿童美感的表现特点的是(C)

P120 A.理性

B.深刻性

C.行动性

D.思维性 14.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P 109 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1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P116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16.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不包括(C)P132

A.主动性原则

B.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17.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是(C)

P 143

A.娱乐性原则

B.科幻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抽象性原则 18.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B)P159 A.实践练习的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角色游戏

D.有规则游戏

19.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P163 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

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 20.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A)

P156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21.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有(A)P 185

A.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复杂性

B.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复杂性 C.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简单性

D.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简单性 22.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纬度划分,幼儿园环境设计可分为(B)P179

A.教学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B.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C.教学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D.生存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23.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D)P176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B)P256 A.家长会

B.家长咨询

C.父母育儿橱窗

D.家长开放日 25.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26.属于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是(B)P217

A.社会交际能力

B.观察能力

C.控制情绪能力

D.运动能力 27.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C)P221

A.目光直视

B.敢于批评

C.语调语速要适当

D.语气要一直不变 28.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C)P231

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专题讨论

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 29.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D)P87 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

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30.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A)P268 A.家长学校

B.亲子学校

C.家长班

D.亲子班

31.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D)P268 A.1-2岁

B.1—4岁

C.2—3岁末

D.0-3岁末 3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P70 A.溺爱

开放

专制

放任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 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

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

33.法国学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D)A.基础学习期

B.巩固期

C.努力期

D.前学习期

34.社区教育起源于(B)P261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35.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P280 A.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向性

D.整体性

36.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P279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C.过渡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二、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及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

(1)学前教育现象(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在家庭、幼儿园等各个场合中的表现以及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

(2)学前教育规律

(3)学前教育理论

2.简述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特点。

1)针对性(专门针对学前阶段的各种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或描述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现象,或揭示现象之后的学前教育规律,又或形成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

(2)系统性(明确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所具有的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同时教育学者在这一学科领域内的研究也逐渐系统化,除继续对学前教育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之外,许多教育家专门针对学前教育学这一学科本身的建设进行研究)(3)理论性(关于学前教育的研究开始呈现出高度的理论性特点,即从学前教育现象中抽离出学前教育规律,并进行高度的抽象化,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理论)。

3.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1)领先性(2)广泛(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4.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答:(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5.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3.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生活活动既是儿童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为: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②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③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2.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②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③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15.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②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③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行为态度;④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19.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狭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指教师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小组和个别形式与儿童有效地互相作用的能力,分层次指导儿童的能力,指导游戏的能力,随机教育的能力。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10.简述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1)途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市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途径);专门的德育活动(即教师为了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在游戏过程中,学前儿童自发地扮演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方法:说服(一般适合在学前儿童缺乏道德认识或经验时选用,一般有讲解、谈话、讨论三种具体方式)、范例(范例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前儿童易于接受兵见之于行动。范例主要有:父母和教师的榜样;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榜样;革命导师、英雄人物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练习(练习是品德教育重要而基本的方法。练习的方式主要有:各种实践活动中的练习;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自然环境中的练习;通过特意创设情境进行练习)、评价(评价是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学前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

2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成员;家庭的经济情况;父母的政治思想、文化程度和工作情况;了解学前儿童在家的具体表现,如智力发展、兴趣、爱好、作息制度以及生活习惯和游戏等的实际情况)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全面而具体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任务、内容、方法和工作计划,从而使家长认识教育子女的重要意义,了解教育子女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情况,主动关系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幼儿园可以通过本园教师或者外请专家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总结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可吸收家长参加下列活动:志愿者,可以负责一部分教育活动;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6.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以下内容:一般项目、课前计划(包括基本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案及其编写过程)、过程描述(包括:过程是路、时间分配记录、调整记录、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后反思(包括: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教师间的合作反思以及与专家的交流反思;记录整一活动过程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启发,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避免和实施;困惑或有待解决的问题;感想)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志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伴互助的方式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

(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反思日记包括三种类型: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

(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环节包括: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在案例讨论中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做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如何实施)、案例总结。

4.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家庭 儿童的一切发展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与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行为规范等。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在诸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地扼教养方式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发展。最常见的教养方式可分为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四种类型。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既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9.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社区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五方面: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7.论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2.论述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与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概括地说,我国的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①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②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③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20.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的幼教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衔接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12.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游戏条件的创设

(2)角色游戏的指导

(3)结构游戏的指导

(4)表演游戏的指导

(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8.举例说明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

答案要点: 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以及家长座谈会等。

10.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①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②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③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三、案例

1.佩里计划是美国High/Scope教育研基金会组织的实验研究项目。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两组孩子各方面情况,包括进行智力、语言等方面测试,查看在校学习成绩和教师评语,与家长谈话,后来还查阅警察局与社会服务部门的档案材料,在掌握与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陆续写出一些阶段性实验报告。1984年发表了克莱门特等人题为“变化着的生命”的综合性研究报告,详尽地介绍了被试从其日后的发展上许多方面胜过对比组,主要体现在智力发展、学习成绩、精神发展、中学毕业13岁起直至19岁时各方面的情况,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佩里计划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孩子在毕业率、文化水平、入大学率、职业情况、经济独立、少女怀孕情况以及青少年犯罪率等方面。请你用学前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要点:P62-67 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学前教青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人外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学习成就;学前教育与中学毕业率;学前教育与文化水平;学前教育与职业发展;学前教育与犯罪率;学前教育与经济效益。

2.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P28

2(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

答案要点: 这二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这种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学前儿童熟悉的、与之关系密切的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象的文字或符号。这不仅影响学前儿童上小学,甚至可能给今后的发展埋下危机。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象本案例中的用小学工的上课取代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或在管理方式上也完全小学化,如要求学前儿童上课手背后面,长时间不许动,更不许随便上厕所、喝水;还有教师给学前儿童布置许多家庭作业,作业做不好还要受批评、惩罚等等。这些做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儿童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 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3.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53.73%,高出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同一指标50.8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程度者为28.69%,高出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7.74个百分点;与1990年人口统计数据相似,在初中以下教育阶段,该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教育程度均低于全国各种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应指标:该行业初中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14.58%,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21.73个百分点;小学教育程度者为2.67%,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34.53个百分点,文盲0.31%,低于全国各种行业同一指标12.33个百分点。更我重要的是,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在将来能够更多地获得高文化水平。请你用学前教育效益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要点:(1)案例体现了学前教育的以下效益:文化效益,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身体、情感、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顺利实现各个学段的过渡,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案例还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儿童在学业成就、文化水平、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比较优越,在生活和工作岗位上更能获得成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有六个方面。P49-51 答案要点: 学前教育效益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功能,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效益,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个人效益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在个人认知、经济等方面的收益。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它在整个社会上所获得的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该案例中就是学前教育效益在文化效益的表现。美国佩里计划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儿童在较小年龄时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感受幼儿园的正规教育,儿童能够在认知、记忆、个性、社会化、心理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助于其智力的发展、良好成绩的获得,最终有利于其顺利完成中学,获得较高的毕业率,从而有助于个体获得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说,学前教育界有助于儿童身休、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以保证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全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在国际视野中的地位与作用。

4.开学的第一天,一大群家长围在贴有班级一周教育活动安排表的幼儿园宣传廊边议论纷纷,园长仔细打听,原来是一些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很不满意。有的家长说:“一周就安排上这么几节课,这么多的时间用来游戏,难道我们花钱给孩子上幼儿园是让他到这儿来玩的?” 请你用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要点:P88 幼儿园工作的原则(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5.“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这是我的外甥女甜甜用“就是”造的句。老师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叉子。这个句子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还有一次我翻看甜甜的图画作业,只见上面画了一个长扁的椭圆。圆是绿色的,周围画着绿色的光芒,画的名字是“太阳”。老师的评语是“画得不像,用色不当,重画。”太阳在我们眼里不是绿色的,但是我们怎么能断定在孩子眼里不是绿色的呢?我们应该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打一个大叉子。请你用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要点:P211-213(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理的工程师。(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

(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6.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某小朋友在做“炒菜”访谈,不知什么时候,她把娃娃的玩具搬到了走廊上。老师看见了,对她说:“娃娃的东西怎么能到处乱放呢?赶快把这些玩具搬回去。”她很不情愿地搬了回去。老师听到她在嘀咕着:“我都没游戏玩,我想到外面去玩。”就这样,这堂课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没有顺利进行。请你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要点:P162-163 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使得幼儿的游戏没有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游戏时,应该: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地。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游戏材料、玩具时学前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专门化玩具)和未成型玩具(非专门化玩具)。

7.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20 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里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影响之下也有了教大发展,学前教育学开使从一门新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一门体系完善的学科,其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表现在以下二点: 1 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8、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答: 总的来说,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大脑皮层机能不够完善,表现为独立性差,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心理方面,幼儿有极强的好奇心,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思维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进行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语言方面是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情感常常受外界刺激和周围人情绪的影响,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等等。同时,3-6 岁的学前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又有不同特点,并且,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幼儿身心发展上又表现出明显个性差异。因此,由于幼儿期具有这些年龄特征,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而展开。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性质来讲,不属于正规的学习活动,而是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的准备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通过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幼儿掌握被认识事物的简单常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中应该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如有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保教结合原则,等等。如案例中的两位教师,就是根据幼儿好学、好奇、好模仿的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原则,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9、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 “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1)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案要点:(1)我们的环境布置往往是按老师的理解由老师完成,即使幼儿参与也是一种“受动式”、“小面积” 的参与,即儿童参与环境创设一般得经过教师的同意,按教师的意图,甚至是教师说,幼儿做。陈鹤琴先生主张“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该学会如何领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 其含义: 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创设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努力使幼儿自主创设物质环境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使幼儿能根据活动需要,积极主动地创设学习、生活的环境;使环境趋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环境真正成为幼儿所想、所表达、所活动的空间。(2)1)强调儿童的参与性;2)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3)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4)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院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5)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试题类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1.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有()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体现学前教育的功能特征的是()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理解幼儿园所担负的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的“双重”任务?

三、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2.结合实例论述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评价该教师的行为,并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试题类型举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二、简答题 1.答: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概括地说,我国的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①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②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③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三、论述题

1.答:①解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④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⑤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答:①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前教育能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因此,我们各级幼教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并高度重视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后天教养环境。②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或外界刺激,个体不断进行新的同化和顺应,如此循环不已,使认识结构不断创新,儿童心理的发展使由较低水平的图式达到较高水平的图式。因此说,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四、案例分析题

答:这个案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熟记儿童的名字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

2.选用适当的语言 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不要用生疏的字、词、句与儿童交流,应选择儿童容易听懂的字、词、句作为与儿童交流的媒介,用词要准确,句子表达要完整、具体。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目光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儿童通过教师的眼神能明白老师要说什么。教师要使每一个儿童的眼光都注视着自己,视线必须将所有儿童包围其中。在与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教师的视线最好与儿童平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老师重视他,与老师处于平等的位置。

4.语调语速要适当

教师说话的语调对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而言,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会使交流效果更好,更能激起儿童交流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与儿童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此外,交流时的音量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教师与儿童沟通时,语气是否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语气,会使儿童感到亲切,更容易接受,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6.善于倾听

在与儿童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又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和极易受损伤的自信心。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要充分肯定其身上的闪光点、进步和成绩,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和信任,对教师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就更加重视,并欣然接受。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2.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_专门化、完备化和理论化。3.福禄培尔把儿童的教育场所称之为“Kindergarten”,意为_“儿童的花园”。4.卢梭的教育类代表作是_《爱弥儿》。

5.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孕育阶段。

6.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颜之推和朱熹。7.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的是柏拉图_的学前教育观点。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是由陶行知创办的。9.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10.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_。

11.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的决定因素是学前教育功能。12.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_是指学前教育理想的功能,它是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积极的正功能。13.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14.对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可以从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个方面来进行。15.狭义上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

16.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17.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18.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包括教育费用和_间接费用。

19.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_、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

20.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模仿、_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等三方面。21.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和_外在发展_的影响。

22.在我国,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2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和社区。

24.在农村,社区学前教育方式主要有流动幼儿园、巡回辅导站_、家庭活动站、巡回游戏大篷车等几种主要形式。25.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26.教学计划有学期计划和活动教案两种。

27.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 实践的品德教育法是练习。28.情绪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是_情绪调控能力。

29.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是:不稳定性、模仿性、外露性。

30.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 轻彼,坚持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观。31.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表现为他律性、直观性、情绪性。32.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同伴关系。

33.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包括生活时间与空间安排的安排策略和生活活动_的指导策略。34.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35.在我国幼儿园中,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一般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两类。36.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37.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三类。38.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

39.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

40.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_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41.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角色游戏。42.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为学前儿童,教师和环境。43.活动室的空间设计有两种:开放式的和区隔式。

44.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制约作用的主要表现方面为制约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制约儿童的发展方向。45. 教学活动室最主要的两个功用是教学和游戏。

46.从幼儿园特点的纬度划分,可以将幼儿园环境分为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

47.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环境。48.从幼儿园环境性质纬度划分,可以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49.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教师培养沟通能力的基础,在表达上起到了准确传递信息──表意和_传情的作用。50.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_帮助三种形式。

51.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基本要素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语言的组织能力。52.沟通能力的基本要素有目光沟通、动作沟通、语言沟通、面部表情沟通。

53.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方面、认知能力、情感方面、行为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4.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55.教师教学的经历或历程,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一种材料称为教历。56.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心具体形式有亲子班与_家长学校两大类。57.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两种。58.幼儿园与家庭的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家园联系本。

二、选择题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1.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D)A.专门化 B.完备化 C.丰富性 D.理论性

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D《林哈德与葛笃德》

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

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5.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A.社会的功能 B .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 6.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7.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B)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 8.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C)

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

C.功能异化

D.社会不重视 9.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 10.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

A.溺爱 开放 专制 放任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C.溺爱 民主 强权 放任 D.溺爱 开放 强权 放任 11.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12.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A)

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13.法国学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D)A.基础学习期 B.巩固期 C.努力期 D .前学习期 14.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1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16.属于学前儿童美感的表现特点的是(C)

A.理性 B.深刻性 C.行动性 D.思维性 17.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A)

A.学前期 B.青少年期

C.儿童期

D.成年期 18.8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社区学前教育最优化的研究,该研究率先开展的省市有上海和(C)

A.湖南 B.广州 C.河北 D.安徽 19.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是(C)

A.娱乐性原则 B.科幻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抽象性原则 20.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B).A.实践练习的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角色游戏 D.有规则游戏 21.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

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

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 2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不包括(C)

A.主动性原则 B.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23.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A)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24.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有(A)

A.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复杂性 B.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复杂性C.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简单性 D.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简单性

25.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设计可分为(B)

A.教学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B.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C.教学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D.生存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26.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D)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7.属于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是(B)

A.社会交际能力 B .观察能力 C.控制情绪能力 D.运动能力 28.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C)

A.目光直视 B.敢于批评 C.语调语速要适当 D.语气要一直不变 29.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C)

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专题讨论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 30.社区教育起源于(B)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31.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D)

A.1-2岁 B.1—4岁 C.2—3岁末 D.0-3岁未 32.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D)

A.家长会 B.家长咨询C.父母育儿橱窗 D.家长开放日

33.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A)

A.家长学校 B.亲子学校 C.家长班 D.亲子班 34.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

A.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向性 D.整体性 35.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C.过渡期的存在 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36.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三、名词解释题

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2.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3.育人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4.学前儿童体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5.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6.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7.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8.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9.“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10.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睡眠、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11.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12.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13.体验性教学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 14.有规则游戏包括由成人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四个基本因素:游戏的任务、玩法、规则、结果。

15.一般而言,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16.幼儿园为满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促进其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统称为幼儿园物理环境。17.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18.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19.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20.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愿望和发展要求,都无形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心理暗示作用,也会影响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也就是说,老师的期待和鼓励起了关键作用。

21.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2.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3.“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24.“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地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特点。(1)针对性(2)系统性(3)理论性

2.简述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1)学前教育现象(2)学前教育规律(3)学前教育理论 3.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1)领先性(2)广泛性(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4.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5.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6.简述家庭对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的影响。从家庭教养方式方面阐述:溺爱,专制,民主,放任。

7.简述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的影响。(1)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发展(2)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3)学前教育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4)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5)学前教育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8.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1)学前教育总目标(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3)短期目标(4)活动目标

9.简述幼儿园工作的任务。(1)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2)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3)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10.简述幼儿园工作的原则。(1)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11.简述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途径:(1)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2)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3)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4)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5)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方法:(1)讲解演示(2)实际练习(3)情境表演(4)感知体验(5)榜样范例

12.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途径:日常生活;专门的德育活动;游戏活动。方法:说服、范例、练习、评价。13.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促进智力发展(3)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4.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主动性原则;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教养结合原则;实践性原则。

15.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1)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2)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3)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4)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16.简述幼儿园环境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维度,幼儿园环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划分:包括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2)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维度划分:包括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3)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包括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游戏环境。(4)从环境的性质维度划分: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17.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1)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2)以园长为中心,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温暖、相互信任的环境(4)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18.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19.简述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1)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2)对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3)对学前儿童情感的影响(4)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

20.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1)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2)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3)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21.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22.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1)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23.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原则(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

24.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1)社会要求的提高(2)生活制度的变化(3)师生关系的不同(4)生活环境的变更(5)教育内容的加深(6)教学方法的改变

五、论述题

1.论述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1)孕育阶段(2)萌芽阶段(3)初创阶段(4)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代表人及代表作)2.论述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与任务。内容:(1)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2)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3)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4)学前教育的管理与领导。任务:(1)观察与认识学前教育现象(2)研究和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3)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3.论述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产生的负面功能。社会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4)家庭功能 负面功能:(1)过度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儿童成长的苦涩(2)功能异化: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 4.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1)家庭(2)幼儿园(3)社区

5.请根据有关原理,结合实际教学环境,设计一个幼儿园户内环境。

(一)空间设计

(二)教学设备

6.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7.论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2)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3)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4)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8.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1)个别联系方式(2)集体联系方式

9.如何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1)设置社区学前教育基地(2)成立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心(3)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学前教育

10.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11.借鉴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1)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介绍。(2)联系实际,建设性地提出一些措施以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12.论述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途径。内容:(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途径:(1)日常生活(2)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3)其它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13.幼儿园教师的角色(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

14.学前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人外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学习成就;学前教育与中学毕业率;学前教育与文化水平;学前教育与职业发展;学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前教育与经济独立;学前教育与犯罪率。

15.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包括: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16.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应注意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即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学前儿童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个体需要及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17.如何为幼儿游戏创设条件。包括: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18.幼小衔接的内容和途径。幼儿园方面幼小衔接的内容包括: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动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途径: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学(补修)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百拉图的___ 答案:《理想国》

2.学前教育是面向___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答案:0-6岁

3.教育功能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___、潜在层次和现实功能 答案:期望层次

4.学前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___、易感性和易表现性 答案:易激动性

5.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___的兴趣、求知的兴趣、创造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答案:探究

6.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___效应和负强化效应。答案:正强化

7.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包括___环境和精神环境 答案:物质

8.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___,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答案:《母育学校》

9.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___的表现和结果 答案:学前教育功能

10.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溺爱、___、专制、放任 答案:民主

11.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___和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个方面。答案: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

12.教育功能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___和现实功能 答案:潜在层次

13.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___环境和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答案:保育

1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___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答案:教学内容的组织

15.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以___作为基本活动 答案:游戏

16.学前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___和易表现性 答案:易感性

17.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___效应。答案:负强化

18.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___、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答案:知识技能

19.___、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答案:健康的体质

20.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___、家长学历等。答案:家庭经济条件

21.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求知的兴趣、___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答案:创造

22.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___能力。答案:教师语言的组织

23.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___ 答案:0-3岁末

24.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___和理论性 答案:系统性

25.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___、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和制约作用 答案:调节作用

26.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求知的兴趣、创造的兴趣以及___的兴趣 答案:动手

27.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___功能和实际功能 答案:期望

28.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___、个别谈话与家长开放日 答案:家庭访问

29.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保育环境和___环境 答案:教育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30.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和___的教育两个方面。答案:发展学前儿童个性

31.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___、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答案:家庭教养方式

32.推动各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___ 答案:福禄培尔

33.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___ 答案:功能异化

34.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___ 答案:《母育学校》

35.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___ 答案:环境

36.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___ 答案:来园活动

37.健康的体质、充足的睡眠、___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答案:良好的个性品质

38.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___、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答案:智力

39.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___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 答案:体验性

40.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___和家庭 答案:社区

41.教育功能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___ 答案:现实功能

42.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___ 答案:家长开放日

43.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调节作用、启迪作用、___和制约作用 答案:激励作用

44.幼儿园与家庭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___ 答案:家园联系本

45.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___、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答案:观察能力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46.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___和教育 答案:保育

47.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实践的品德教育法是___ 答案:练习

48.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将游戏分为实践练习的游戏、___和有规则游戏三类。答案:角色游戏

49.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和___ 答案:制约作用

50.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___ 答案:理论性

51.健康的体质、___、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答案:充足的睡眠

52.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___的教育过程

答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53.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___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答案:教学活动的组织

54.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___、课前计划、过程描述和课后反思 答案:一般项目

55.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指的是___原则 答案:发展性

56.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___的要求 答案:现代学前教育使命

57.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___与家长开放日 答案:个别谈话

58.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期望功能和___功能 答案:实际

59.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___。答案:陶行知

60.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___、想象力和表现力 答案:感受力

61.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一般项目、课前计划、___和课后反思 答案:过程描述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62.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将游戏分为实践练习的游戏、角色游戏和___游戏三类。答案:有规则

63.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保育和___ 答案:教育

64.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___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答案:沟通能力

65.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社区和___ 答案:家庭

66.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___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游戏环境。答案:语言

67.社区教育最初是___形式的社区教育 答案:成人教育

6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代表作是___ 答案:《林哈德与葛笃德》

69.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___ 答案:开放式

70.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___教学活动 答案:表现性

71.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___ 答案:环境

72.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___ 答案:表现力

73.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___和“平民化” 答案:“中国化”

74.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育是指___ 答案:赏识教育

75.社区教育起源于___ 答案:丹麦

76.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语言环境、运动环境、___环境和游戏环境。答案:劳动

77.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调节作用、___、激励作用和制约作用 答案:启迪作用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78.幼小衔接是___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答案:儿童身心发展

79.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一般项目、___、过程描述和课后反思 答案:课前计划

80.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___和分科教学 答案:综合教学

81.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___环境。答案:游戏

82.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园师范学校是___ 答案:江西实验幼师

83.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___等。答案:家长学历

84.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___ 答案:夸美纽斯

85.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___和表现力 答案:想象力

86.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__环境 答案:精神

87.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___的兴趣、创造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答案:求知

88.学前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和___ 答案:易表现性

89.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___能力答案:组织教育活动

90.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___、系统性和理论性 答案:有针对性

9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___ 答案:“平民化”

92.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语言环境、___环境、劳动环境和游戏环境。答案:运动

93.教育的基本功能是___ 答案:育人功能

94.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___、民主、专制、放任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答案:溺爱

95.对学前儿童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___、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答案:家庭结构

96.《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___、家庭结合”的育人机制。答案:社会教育

97.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___、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答案:感知运动阶段

98.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___,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答案:育人效益

99.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方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___和游戏活动 答案:教学活动

100.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___、精神氛围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 答案:人际关系

二、名词解释 101.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10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近的儿童之间的共同生活、共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协作关系

103.“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104.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105.有规则游戏

有规则游戏指包括成人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包括四个基本因素:游戏的任务、玩法、规则、结果。

106.“最近发现区”

“最近发现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107.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8.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三、简答题

109.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儿童教育思想;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110.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主动性原则;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教养结合的原则;实践性原则。

111.简述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答: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变更;教育内容的加深;教学方法的改变。

112.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多渠道办托幼机构;为学前教育立法

113.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答:途径: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学期儿童的生活;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方法:讲解演示;实际练习;情境表演;感知体验;榜样范例

114.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设计标准

答:安全和健康;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115.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116.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12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期末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

2.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_专门化、完备化和理论化。3.福禄培尔把儿童的教育场所称之为“Kindergarten”,意为_“儿童的花园”。4.卢梭的教育类代表作是_《爱弥儿》。

5.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孕育阶段。

6.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颜之推和朱熹。7.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的是柏拉图_的学前教育观点。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是由陶行知创办的。9.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10.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_。11.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的决定因素是学前教育功能。12.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_是指学前教育理想的功能,它是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积极的正功能。13.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14.对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可以从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个方面来进行。15.狭义上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

16.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

17.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18.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包括教育费用和_间接费用。

19.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_、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20.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模仿、_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等三方面。

21.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和_外在发展_的影响。22.在我国,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

2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和社区。

24.在农村,社区学前教育方式主要有流动幼儿园、巡回辅导站_、家庭活动站、巡回游戏大篷车等几种主要形式。

25.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26.教学计划有学期计划和活动教案两种。

27.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实践的品德教育法是练习。

28.情绪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是_情绪调控能力。

29.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是:不稳定性、模仿性、外露性。

30.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观。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表现为他律性、直观性、情绪性。

32.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同伴关系。33.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包括生活时间与空间安排的安排策略和生活活动_的指导策略。

34.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35.在我国幼儿园中,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分,一般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两类。36.课堂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37.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三类。38.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

39.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40.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_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41.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角色游戏。42.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为学前儿童,教师和环境。43.活动室的空间设计有两种:开放式的和区隔式。44.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制约作用的主要表现方面为制约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制约儿童的发展方向。

教学活动室最主要的两个功用是教学和游戏。

46.从幼儿园特点的纬度划分,可以将幼儿园环境分为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

47.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环境。48.从幼儿园环境性质纬度划分,可以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49.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教师培养沟通能力的基础,在表达上起到了准确传递信息──表意和_传情的作用。

50.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_帮助三种形式。51.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基本要素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52.沟通能力的基本要素有目光沟通、动作沟通、语言沟通、面部表情沟通。

53.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方面、认知能力、情感方面、行为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4.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55.教师教学的经历或历程,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一种材料称为教历。

56.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心具体形式有亲子班与_家长学校两大类。57.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两种。58.幼儿园与家庭的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家园联系本。

二、选择题

1.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系统性和(D)A.专门化

B.完备化

C.丰富性

D.理论性 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D《林哈德与葛笃德》

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

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5.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

A.社会的功能

B .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 6.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

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7.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B)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 8.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C)

A.过度教育

B.质量下降

C.功能异化

D.社会不重视 9.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

10.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B)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11.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12.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A)

A.保育和教育

B.体育和智育C.德育和智育

D.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

13.法国学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D)A.基础学习期

B.巩固期

C.努力期

D .前学习期

14.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

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1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16.属于学前儿童美感的表现特点的是(C)

A.理性

B.深刻性

C.行动性

D.思维性

17.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A)A.学前期

B.青少年期

C.儿童期

D.成年期 18.8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社区学前教育最优化的研究,该研究率先开展的省市有上海和(C)A.湖南

B.广州

C.河北

D.安徽 19.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是(C)A.娱乐性原则

B.科幻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抽象性原则

20.不属于皮亚杰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别的是(B)

A.实践练习的游戏

B.创造性游戏

C.角色游戏

D.有规则游戏

21.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

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

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

2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不包括(C)

A.主动性原则

B.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23.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A)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24.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有(A)

A.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复杂性

B.教育性可控性开放性复杂性C.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简单性

D.教育性可控性开放性简单性

25.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设计可分为(B)

A.教学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B.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

C.教学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D.生存环境、安全环境、休息环境和交往环境

26.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包括(D)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7.属于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是(B)

A.社会交际能力

B .观察能力

C.控制情绪能力

D.运动能力

28.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C)

A.目光直视

B.敢于批评

C.语调语速要适当

D.语气要一直不变

29.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C)

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专题讨论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

30.社区教育起源于(B)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31.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D)

A.1-2岁

B.1—4岁

C.2—3岁末

D.0-3岁未

32.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D)

A.家长会

B.家长咨询C.父母育儿橱窗

D.家长开放日

33.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A)A.家长学校

B.亲子学校

C.家长班

D.亲子班

34.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

A.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向性

D.整体性

35.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C.过渡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36.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三、名词解释题

1.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2.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3.育人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4.学前儿童体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5.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6.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7.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8.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9.“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10.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睡眠、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11.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12.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13.体验性教学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

14.有规则游戏包括由成人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四个基本因素:游戏的任务、玩法、规则、结果。

15.一般而言,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16.幼儿园为满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促进其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统称为幼儿园物理环境。17.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18.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19.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20.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愿望和发展要求,都无形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心理暗示作用,也会影响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也就是说,老师的期待和鼓励起了关键作用。21.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2.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3.“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24.“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地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特点。(1)针对性(2)系统性(3)理论性

2.简述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1)学前教育现象(2)学前教育规律(3)学前教育理论 3.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1)领先性(2)广泛性(3)对象性(4)发展性(5)延后性 4.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5.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6.简述家庭对学前教育儿童发展的影响。从家庭教养方式方面阐述:溺爱,专制,民主,放任。

7.简述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的影响。(1)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发展(2)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3)学前教育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4)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5)学前教育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8.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1)学前教育总目标(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3)短期目标(4)活动目标 9.简述幼儿园工作的任务。(1)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2)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3)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10.简述幼儿园工作的原则。(1)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3)保教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11.简述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途径:(1)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2)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3)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4)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5)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方法:(1)讲解演示(2)实际练习(3)情境表演(4)感知体验(5)榜样范例

12.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途径:日常生活;专门的德育活动;游戏活动。方法: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13.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促进智力发展(3)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4.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主动性原则;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教养结合原则;实践性原则。15.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1)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2)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3)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4)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16.简述幼儿园环境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维度,幼儿园环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划分:包括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2)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维度划分:包括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3)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包括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游戏环境。(4)从环境的性质维度划分: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17.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1)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2)以园长为中心,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安全、温暖、相互信任的环境(4)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18.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参与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19.简述教师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1)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2)对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3)对学前儿童情感的影响(4)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 20.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1)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2)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3)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21.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22.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1)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23.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原则(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 24.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1)社会要求的提高(2)生活制度的变化(3)师生关系的不同(4)生活环境的变更(5)教育内容的加深(6)教学方法的改变

五、论述题

1.论述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1)孕育阶段(2)萌芽阶段(3)初创阶段(4)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代表人及代表作)2.论述学前教育学的内容与任务。内容:(1)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2)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3)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4)学前教育的管理与领导。任务:(1)观察与认识学前教育现象(2)研究和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3)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3.论述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产生的负面功能。社会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4)家庭功能 负面功能:(1)过度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儿童成长的苦涩(2)功能异化: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 4.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1)家庭(2)幼儿园(3)社区 5.请根据有关原理,结合实际教学环境,设计一个幼儿园户内环境。

(一)空间设计

(二)教学设备

6.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7.论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2)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3)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4)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8.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1)个别联系方式(2)集体联系方式 9.如何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1)设置社区学前教育基地(2)成立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心(3)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学前教育 10.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11.借鉴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1)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介绍。(2)联系实际,建设性地提出一些措施以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12.论述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途径。内容:(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途径:(1)日常生活(2)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3)其它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13.幼儿园教师的角色(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4)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

14.学前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前教育与人外在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学习成就;学前教育与中学毕业率;学前教育与文化水平;学前教育与职业发展;学前教育与经济独立;学前教育与犯罪率。15.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包括: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16.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应注意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即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学前儿童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个体需要及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17.如何为幼儿游戏创设条件。包括: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第五篇:法理学期末复习题答案版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法的部门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2、法的渊源

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3、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

4、法律规范

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

5、法律编纂

又称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内部的加工整理而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化的新法典的活动。它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

6、法的价值

法律满足人类生存和需要的基本性能,即法律对人的有用性。

7、法律行为

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8、法的适用

通常称为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答: 概念: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特征: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 5

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2、法律汇编法律编纂法律清理的区别 答:

(一)主体不同

法律清理和法律汇编的主体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而法律汇编主体不限于有权国家机关,也可以由个人、组织来进行。

(二)目的不同

法律清理的目的,是把现存有关法律加以系统研究、分析、分类和处理。法律汇编的目的,是便于人们查阅各种法律法规,以利于法的遵守和适用。官方编制的某些权威性法规汇编,还有助于人们确定现行法的范围。法律编纂的目的,是以编制科学化、系统化的法典为目的的。

(三)性质不同

法律清理可以重新确认其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对可继续适用,列为现行法,对于可修改补充的,提上修改补充的日程,对于需要废止的,加以废止,也是直接的国家立法活动。法律汇编不改变汇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因而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仅是一项技术意义上的工作。法律编纂可以改变原来的规范的内容,即可以删除已经过时或不正确的内容,消除其中矛盾重叠的部分,还可以增加新的内容。因而是国家的立法活动。

三、论述题

1、试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答: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是指参与司法活动的各个国家机关应分工负责,依法独立行使各自的职权;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审理、裁判案件,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组织和个人干涉;司法机关作为一个组织整体,集体对审判权、检察权的行使负责。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基本涵义有三:

(1)司法权的专属性,即并非所有国家机关均有权行使司法权,除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该项权力;

(2)行使职权的独立性,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以任何形式的干预;

(3)行使职权的合法性,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适用法律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正确适用法律,不得滥用职权,枉法裁判。

2、试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答: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已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实行归类、整理或编纂,使之集中起来作有系统的排列的活动。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法律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 5

(一)法律清理

法律清理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予以审查、整理,重新确认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清理的结果,包括命令废止、责成修改、默示或明示其延长法律效力,由立法机关确认并公布后具有法律效力。

(二)法律汇编

法律汇编,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其它组织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其颁布的年代顺序或其内容的性质汇编成册的活动。法律汇编具有系统化的特点,但不改变法律的内容,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三)法律编纂

法律编纂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将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所有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清理和修改,创制新的规范,修改不适合的规范,废除过时的规范,从而编制成内容和谐一致、体例完整合理的系统化的新法律或者法典。法律编纂是国家立法机关的专门活动。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对于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立法机关发布的处于分散状态的种类繁多的规范性文件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归类、集中,便于查阅、使用、实施和遵守。

2、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法律规范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冲突,废止已经过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既可以总结以往立法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又可以为新的立法提供资料和必要的准备。

四、选择

1-15是单项选择

1.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须经()

A、到会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B、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 C、到会代表的2/3多数同意

D、全体代表的2/3多数同意

2.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

A、物

B、不可抗力

C、客观条件

D、行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一规则是()A、授权性规则 B、调整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

4.根据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可把法律权利划分为()A、公权利和私权利

B、对人权和对世权

C、专属权和可转让权

D、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 / 5

5.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是()

A、手段和目的关系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目的和本质的关系

D、理论和价值的关系

6.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进行解释。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法工委 C、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

D、最高人民检察院

7.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

A、人

B、法人

C、人格

D、精神财富

8.民法法系的发展以()为基础

A、普通法

B、衡平法

C、罗马法

D、判例法

9.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能力称为()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10.我国法律在对人的效力方面采取的是()A、属地主义

B、属人主义

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11.法律条文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是()A、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载体

B、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C、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 D、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

12.法反映的是()意志。

A、团体

B、人民

C、统治阶级

D、社会团体

13.划分法系的决定性标准是()。

A、法的传统

B、经济基础

C、政治制度

D、法律技术

14.不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活动是()。/ 5

A、法人登记B、领取结婚证书 C、土地依法转让 D、偿还债务

15.法的历史类型更替是通过()实现的。

A、生产力发展

B、社会革命

C、群众运动

D、政治改革

16-20是多项选择

16.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等法律现象。

A、法律行为

B、法律规范

C、法律关系

D、法律文化

17.法与自由的关系正确的是()。A、法总是确认、保护统治阶级的自由

B、法确认和保护自由的范围与程度受到社会生产力的限制 C、法将自由与纪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 D、法律自由是人们所拥有的最大自由

18.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规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效力

D、法律原则

E、法律溯及力

19.法本身的作用是通过()来实现的。

A、合法行为的保护

B、评价、指引人们的行为 C、非法行为的预防和制裁

D、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20.法与国家意志的关系正确的是()。

A、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B、国家意志就是法

C、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的 D、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利益 / 5

下载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材料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关系(省开)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题(2014年6月) 一、判断题(共计20分。每题1分,在答题纸的题号后选出正确答案。) 1.公共关系学所说的公众,特指与具体社会组织有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的人或人的群......

    中医学期末复习题

    中 医 学 单 选 题 1.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春秋时期属:A、孕育阶段B、奠基阶段C、分化融合阶段D、临床发展阶段E、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2.首先确立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

    社会保障学期末2012复习题

    《社会保障学》(行政管理本科)2012期末复习题 A、强调权利B、强调义务C、强调权利一、单选题 义务结合D、强调权力 1、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和主持下,1935年美国颁布 了第一部(C)。......

    中药学期末复习题

    1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 治疗疾病的一部分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 2道地药材—具有地区特色,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产量宏丰、......

    证据学期末复习题

    《证据学》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这一规......

    保险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 1.李某为自己投保了保险金额为5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投保信息中告知其职业是某公司综合部秘书。在公司改制中李某下岗,为生计在一保洁公司应聘了高层清洁工,在保......

    宪法学期末复习题

    宪法学期末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民定宪法是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2、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3、中国人民政治......

    会计学期末复习题

    会计学期末复习题 一、 单选题 1. 会计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主要目的的核算和管理活动。 2. (全面性)是指会计对所有纳入会计核算控制范围国内的经济合同,进行完整的….. 3. 一个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