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就业服务
深化就业服务、安定民生--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始终
强化意识 创新机制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推动开发区就业工作创新发展
在今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把推进就业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意识
创新机制,突出创先争优活动主题,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以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为切入点,按照“创一流队伍、争一流作风、建一流成绩”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开发区着力“四点”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开发区就业服务部门认真谋划,结合就业工作特点,以“创先争优勇当先锋,凝心聚力服务民生”为目标,着力“四点”,扎实有效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一、找准立足点,提高自身修养,提升服务水平。“高境界、真本事、明是非、重实干”
(一)所谓的高境界,主要是具有奉献精神。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党员争优秀”是创先争优活动对个人的要求,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必须有坚强的党性观念,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作为民政部门的党员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就是树立起乐于吃苦、勇于奉献、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的人、心重的人、心诚的人;在工作中不断实践爱民、为民、惠民的理念,时刻把“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冷暖安危系于心上,始终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做困难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要在行动上自觉做到服务人民群众,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组织先进、党员优秀的显著标志。创先争优活动应当也是一次增强宗旨意识、增进同群众感情的教育活动。党员要在活动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等基本观点,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从理论上为增强宗旨意识打牢基础。要重温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
要学习那些坚持党的宗旨、为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做到见贤思齐,学有榜样。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村党支部书记土丁朋措不顾两位亲人遇难、4位亲人重伤,主动组织突击队救出200多名群众。在江西抗洪抢险中,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10人英勇牺牲,其中8名是共产党员、5名是党支部书记;在甘肃舟曲抢险第一线,冲锋在前的是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这些先进人物,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生动事迹,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鲜活教材。要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深入群众之中,充满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到心相连、情相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仍在影响着党员,能不能抵制住这些腐朽思想的侵蚀,对每个党员都是一个严峻考验。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每个党员都要增强对于腐朽思想的辨别力、抵抗力和免疫力,坚决防止思想上滑坡落伍。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党的宗旨铭刻在心灵中、实践在行动上,才能把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当前这个崇尚物质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很多人的共产主义信仰越来越模糊,奉献社会的意识逐渐淡薄,“一心为公”、“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似乎成为了历史。我们作为机关党员干部,具备奉献精神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机关创先争优一定要大力弘扬党的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用老一辈“为革命奋不顾身、为建设公而忘私、为改革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历身边的典型人物,开展向袁浩、张云泉学习活动,用鲜活的典型、感人的事迹教育激励机关党员,他们的全心全意、无私奉献的精神再一次对我们激起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和奉献行动。通过国对他们的学习,让他们那样“拼命精神”回到我们的党员队伍中来,成为机关创先争优的力量源泉;激励广大党员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所谓真本事,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教育机制。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要把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通过每年开展多种富有民政特色的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不断增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员干部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实际本领。加大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力度,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定期举办民政法规和业务培训班等形式,不断增强民政党员干部职工办文办事的本领。
主要就是加强学习、强化素质、提升能力。自古以来学习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尤其是作为一个在不断成长进步中的机关单位,勤于学习是获得进步的法宝。但是目前单位中对于学习还处于被动局面,没有形成有效的自觉学习的机制,这与开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对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学习,紧紧围绕“建立学习型机构、打造书香型机关”为中心,不断抓好机关干部的读书活动和素质提升。要大讲机关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引导党员干部以学习为天职,自觉吧学习当做人生的境界和追求,树立“学习推进工作,工作带动学习”的意识。通过参加区管委会组织的各种讲座、周末课堂和每周学习一天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讲座等活动,不断激发大家的学习激情,打造成一个全民学习的浪潮。尤其是学习好中宣部、中组部推荐的书和各类讲座。通过学习。在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联系实际,吧学到的知识及时转化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知道自己工作的开展。
(三)明是非。明是非 主要是加强自己的党纪、道德,敢于自我检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目前一些部门的党内监督无力,一些党员干部不敢说真话、讲实话,甚至人人都是老好人,把说真话、实话的人当做“傻帽”。机关创先争优必须正视这种现象的存在,以讲实话、说真话为切入点,通过创先争优让党纪、道德、政策得到维护,着力营造机关讲真话的民主环境,把敢讲真话作为人品和党性来倡导,真正兴起敢于批评之风,使每一个党员都鼓励勇气,形成敢监督的氛围。培养机关党员理直气壮与各种错误倾向和违法乱纪行为斗争的勇气和胆识,实现“敢讲真话、不怕讲真话”的新气象。
服务人民群众,要体现在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但又不能只体现在这样的具体事情上。从更大范围的、宏观的视角看,还应当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各项决策上。法规政策和决策能不能真正代表群众利益、体现群众意愿,往往更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这就要求工作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关的、从事法规政策研究制定工作的党员干部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能够具有更加牢固的宗旨意识,更加深厚的群众感情,更加自觉的服务理念,坚决防止和克服本位主义、部门利益以及小团体利益的干扰和影响。制定每一项法规政策、提出每一个决策方案,都要搞好调查研究,通过民意调查、公开听证、征求意见等办法,掌握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态度。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制度和规定的出台,都要看群众是否赞成、是否满意。要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使法规政策和重大决策都能够真正造福于民,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制度是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保证,对党员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要建立健全推动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人民群众的制度,增强制度规定的引导力和约束力,使服务人民群众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通过健全制度和抓好制度的执行,强化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服务人民群众。要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提高用权为民的公信力。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根本观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怎样用权,直接关系到党的公信力。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甚至虚报政绩、造假骗官、以权谋私,群众意见很大。党员领导干部创先争优,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为民做事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勤政为民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秉公用权不谋私利。
创先争优活动是阶段性的,但服务人民群众却是没有止境的。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宗旨意识的增强上,体现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上,体现在人民群众得到切实的实惠上。每个党员和党组织都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制度长期持久地坚持下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创造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认可是对干部最大的褒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能图虚名,而要以人民满意、百姓夸奖为标准。要追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先进”和“优秀”。山西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坚持植树造林,把一个穷困山区变得山清水秀、富裕兴旺。安徽小岗村沈浩苦干6年,使小岗实现二次创业,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多元提高到6000多元。这种先进和优秀将永远书写在山川大地,铭刻在百姓心底。
(四)重实干。把工作当做事业。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民政部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坚决克服民政系统少数党员干部浮躁情绪和消极应付行为,切实改变“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官僚行为。突出“亲民”特点,把“心系困难群众冷暖和衣食住行”作为民政系统党员干部的目标所在,主动做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政策,下到乡镇村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门,访民情、问民意、听民声、解民难,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架起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上。
前一段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所以受到党员欢迎、得到群众称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创先争优活动要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必须把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要求和实际困难,做好相关工作。基层创先争优,重在干好事、干实事、干群众欢迎的事,不能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墙壁上,而要落在行动中、干事中。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承担着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责任,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推动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层落实。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态度,主动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条件的基层党组织要有计划地办几件民生实事,有专长的党员要主动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我们党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一些地方探索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和组织党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志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做法应当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以推广。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大可小。比如,先富起来的党员可以为家乡修路架桥,改善农村交通,为农民致富创造有利条件;也可以捐建希望小学或兴办其他各类学校,提高教育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可以兴办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设施,发展慈善事业,造福广大群众。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可以指导其他农民提高种植养殖技术,加快致富步伐;也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广泛传授致富技术,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还可以依托技术优势,领办集体企业,增加集体积累,拓宽致富渠道;即使是普通党员,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志愿做一些服务群众的事情,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这是服务人民群众最经常、最具体的行动,要长期坚持下去。
二、把我着力点,积极开展就业活动。大力实施以“政府主导就业、市场促进就业、”依托“就业桥梁”党建品牌,全方位开展就业服务,掀起“创先争优”热潮。
(一)送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人事劳动局党员对援助对象开展“对口帮扶”、“72小时就业服务”活动,对他们进行就业岗位宣传,开展就业政策咨询,开展就业岗位对接。让每一个帮扶的对象了解就业再就业政策,清楚各项就业政策的范围和具体办事程序,并及时跟踪服务帮扶对象,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中,全体党员职工为群众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万余份,并解答各种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咨询5000余人。
(二)送岗位。在为求职人员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积极做好和企业的对接工作,机关党员干部积极主动联系用工单位,广泛开展用工需求情况调查,搜集用工信息,为各类求职者,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员送上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今年3月19日,开发区在创业服务广场举行“开发区人才大集”活动,区人事劳动部门组织150余家单位参加招聘,上万名求职者参加,达成就业意向5000余人。其中帮助就业苦难人员300人,在区就业服务部门党员干部的帮助下实现就业。
(三)送技能。区就业服务部门根据我去劳动力的技能情况、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在积极研究劳动力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对于区内的失地农民。我们制定了《失地农民培训和转移安置就业工作方案》,通过财政补贴,学费减免、对口服务等措施,对区内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达到“就业一人,培训一人”。截至目前,失地农民转移就业5000余人。同时,为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机关党员干部在做好基本劳动力的培训同时,抓好高技能人才培训,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目标,党员干部积极联系各方面,积极建立以企业为载体、技术院校为基础、公共就业部门为平台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不断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训体制机制。
三、狠抓关键点。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探索以创业促进就业新模式,一是开展一系列创业促就业宣传活动,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了“”为主题的“创业服务”活动,以宣传创业政策、推介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平台和创业资金及贷款担保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极大提升了全区创业活动的热情,浓厚了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二是推动出台全民创业促就业政策,为了额鼓励和帮扶各类劳动者自主创业,有针对性的拟定了创业扶持政策,将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措施覆盖到本地区内所有劳动者。三是建立创业辅导基地和中小企业孵化园区。目前,经过机关党员干部的不断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整合创业基金20万,培育了创业孵化器 创业项目
对4000名城乡劳动者开展了创业培训,实现了1000人劳动者创业,带动10000万人就业。
四、寻求突破点,实现充分就业。以就业服务全覆盖为突破口,开展充分就业活动,强化统筹城乡就业。一是理清思路,按照“建立健全乡镇和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劳动保障协理员”工作思路,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开展“党员服务进农村”活动,帮助基层就业服务部门开展工作指导,推进充分就业。同时,基层就业服务设施 和人员福利。
第二篇: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
1: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可直接下沉,主要是社区设备微机联接互联网,直接录入济宁公共就业服务。
2: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直接下沉,主要是配备微机,联接互联网,组织网上报名和就地就近培训。
3:失业待遇的申报汇总,各项享受就业扶持人员的申报认定和汇总。主要做法是就近收集汇总失业人员,集中上报县就业办:对享受各项就业扶持的政策进行资料收集汇总后上报县就业办审核后,集中上报集中各项就业扶持待遇。
4:对各类人员求职和各项招用单位招用人员可以直接在社区就业服务栏发布,并可以直接在网上发布求职信息。
第三篇: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
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是“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部根据“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和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医院护理工作整体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让“群众满意”,用全程优质温馨的护理服务赢得患者的口碑,是扎实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举措。
一是改善护理服务态度,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转变护理理念,强化管理措施。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从人力、设备和配套支持系统等大力支持,切实减轻护士负担,把护士的非护理工作解放出来,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为护士提供优质护理创造工作条件。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和全体护士学习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目的和意义,进一步转变护理理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不断把握护理工作方向,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做到真正为患者服务、为护士服务。
2、改变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房补充护理人员,根据所开展工作特点和各时段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和班次,实施APN连续性排班,实行分组护理、包干到床、床边工作制,使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为其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连续全面的护理服务。
3、创建并张贴我院护理理念、护理服务口号标语,积极营造科室服务氛围。护理部通过确定全院的护理服务理念和护理服务口号,从观念上和细节上对护士提出要求。本着“创建本区域最安全、最及时有效、最人性化的医院”的医院愿景,建立我院的护理理念——“用专业护理,用心灵关爱,用规范保障”;本着“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以病人满意为评价标准”的医院服务理念,妥善处理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投诉,提出一个简洁但富有内涵的我院护理服务口号——“微笑服务,尽我职,暖您心。”。将我院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服务口号制成标语牌在各病区醒目处张贴。此项举措意在每天当护士走上工作岗位看到标语时会提醒自己应该如何对待患者,让患者满意,当一天工作结束再次看到标语时会反省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这点,这也切合了古语“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当患者看到标语时会从内心感受到我院护理人员对他们的重视和关爱。
4、举办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我院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护理部可特邀广州知名专家来我院对全院护士包括实习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全院护士从思想上意识到人文关怀细节服务及有效沟通的重要性,良好的沟通和服务会为自己的工作提供便利而且有助提升自己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5、举办护理服务现场情境模拟训练,并在全院护士中普及。各科护士长组织护士利用工作之余在科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护理服务现场情景模拟训练演示,列举本专科护理情境模拟对话,并让每位护士现场点评我们的服务不到位、不规范的地方,注重护理服务时的细
节化,如:见患者主动问好;对患者使用尊称;操作后对患者致歉或致谢;晨晚间交班时进病房有问侯声,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自己;检查前向患者介绍检查项目,消除他们的疑虑等等。让护士在护士长的带动下通过角色扮演真正融入到情境中,正反面对比,生动实际,与临床贴合紧密。或许为患者换位思考不是每个护士都能做到的,但情境模拟当你以护士的身份去扮演患者的角色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角色转换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去认识和改正,从而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6、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门诊导医服务要主动、热情,做好挂号、分诊、预约诊疗服务,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全程陪同危重病人检查、转诊、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认真落实病房药品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重点人群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对危重、昏迷、年老、躁动不安患者装好护栏;护士长、责任护士带头为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开展护士长对新入院病人24h内访视、早查房、晚查房,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落实情况;重点病人床旁查房,探讨护理问题,深化基础护理内涵。
7、开展特色服务,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添颜增色。设计制作精致的温馨提示卡、生日贺卡等,为患者提供及时、主动、超前的服务;对有安全隐患的病员进行书面交班,并在床头悬挂警示牌如防跌伤、坠床、禁忌等。及时发放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让病人对住院费用更加一目了然;给出院病人发放《连心卡》,坚持每周专人负责出院
病人回访工作,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通过制作和发放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定期组织病员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病人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8、编印<<护士行为规范>>,并举办护士礼仪培训。让每一位护理人员能够普及文明用语,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打造我院护理服务新形象。
9、修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核标准。要求全院护士做到护患沟通规范化、礼仪服务规范化、温馨服务规范化。
10、开展科室星级护士的评比活动,加大星级护士的经济奖励措施。激励星级护士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更激励其他未获得此项奖金的护士向优秀者看齐。
二是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规范护理行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各临床科室要认真落实护理部制定的核心制度,加强评价与考核。
2、严格规范护理服务行为。认真遵守卫生部下发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并按照标准逐项落实。
3、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修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并下发《护理工作质量评价细则》,加强护理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三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深入开展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广大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电脑班护士录入医嘱、收费要认真,解释账目要及时、耐心、认真,杜绝乱收费的现象。
3、不收受或索要“红包”,不参与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案件。四是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每月认真开展每例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护理部对各病区每个月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汇总通报,汇总的结果每月初下发到个科室。
2、各病区认真落实每月病友公休座谈会活动,认真倾听患者心声,及时解决患者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让患者满意。
3、在病区公示分级护理标准,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为患者提供主动全面的护理服务,让护理服务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真正地使护理服务达到让群众满意的目的。
4、积极主动参与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护理部通过上述举措将“三好一满意”的要求在护理各层面上落到实处,在“微笑挂在脸上、服务让患者满意”这一口号的引领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再配合一定的奖惩举措,激励全院每一位护士通过自身努力,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有效沟通,用心服务,从细节上赢得患者的满意,我们坚信每位护士的一小步将会是全院护理的一大步!
第四篇:公共就业服务
很高兴能有这个与在座各位一起探讨学习的机会。按照培训要求,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公共就业服务与积极的就业政策两个方面的内容,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公共就业服务
一、就业服务的概念与功能
提到公共就业服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就业服务。字数的相差,也导致的涵义的不同。
就业服务是为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提供的社会服务活动,是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组织部分。
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派遣等内容,以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二、就业服务的种类
《就业促进法》明确将就业服务活动和服务主体分为两类:
1、公共就业服务,是一种公益性服务活动,主要由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也可以由政府向其他市场服务机构购买。即: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通过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弥补人力资源市场的缺陷,保障劳动者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合法就业权益,构建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从而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
2、职业中介服务,是一种经营性服务活动,由各类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即:职业中介服务是社会上各类组织或个人通过依法成立职业中介机构,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有偿提供就业服务的活动,职业中介服务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服务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属于经营性活动。
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是向社会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机构,代表政府向全体劳动者免费提供基本的就业服务、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向用人单位提供人员招聘等就业服务,并承担着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劳动就业相关事务经办等项服务工作,可以有效地对市场施加积极影响,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同时,通过实施免费服务和就业援助,贯彻落实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劳动者可以免费获得基本的就业服务,使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得到专门的援助,有效地扩大就业、减少失业
2、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保障部第28号令)规定,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根据政府制定的发展计划,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陕西省就业促进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服务,强化基层就业指导服务,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场所,健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设备,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并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主要由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和创业指导、失业保险经办,以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机构组成。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级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开始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项目,还接受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体承办失业登记、就业登记、录用备案、档案管理等管理事务。2002年以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街道(乡镇)、社区延伸,普通建立了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承担公益性岗位开发,劳动力资源管理、就业政策落实和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等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省、市、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道(乡镇)、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共同组成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2008年,省政府《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陕政发[2008]26号),也明确提出,要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服务规范的省、市、县三级不同类别和标准的人力资 源有形市场和覆盖乡镇社区的无形市场。
比如我们紫阳县,80年代成立了劳动就业服务公司、劳动就业培训中心,2002年成立了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2006年又按照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更名为乡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县级也成立了职业介绍服务中心,2009年立项,投资600余万元的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也在2010年年底投入使用,各乡镇无形市场也逐步建立,即将投入使用。为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十分坚实、完善的基础平台。
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将在5年内,由政府出资,建设县、乡两级公共就业(包括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场所。我县2010年申报了1个县级服务中心和4个镇级服务中心,已被省发改委列为2011年建设项目,总计投资966万元,其中省级投资806万元,县级建设标准为3000平米,镇级建设标准为300平米。今年,我县又向省发改委申报了6个镇级服务中心,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立项。
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性质
《就业促进法》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如下规定:
1、是政府设立的机构
2、包括县级以上政府设立的、街道社区的
3、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
4、应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组成部分,负责为残疾劳动者提供相关就业服务,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承担残疾劳动者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工作。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分为向劳动者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和向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
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提供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领域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咨询和说明。
2、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提供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信息、市场中主要职业的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就业见习等方面的信息。
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提供有关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传授求职方法技巧和招聘用人政策法律信息,对劳动者求职进行登记,提供岗位招聘信息,推荐劳动者求职应聘,以及通过 组织劳务输出、举办洽谈会等方式,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
4、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按照就业援助制度要求,通过落实政策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
5、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根据劳动行政部门委托,经办劳动者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记录劳动者的就业状况和失业状况,为就业工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6、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地方各级政府可以按照本地区就业服务需求情况,确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向劳动者免费提供的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同时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保障部第28号令)还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提供以下服务:
1、招聘用人指导服务;
2、代理招聘服务;
3、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
5、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6、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
(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职责和任务
1、提供就业政策和业务咨询,传递职业供求信息,协助上级就业服务机构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并做好跟踪服务。
2、进行就业失业登记初审,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陕西省就业失业登记证》由省人社厅统一印制,免费向劳动者发放。
◆《陕西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是劳动者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的凭证。
3、开展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掌握辖区内各类人员就业情况,及时向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4、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并进行初审公示。
5、受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并进行初审公示,出具灵活就业证明。
6、开发就业岗位,挖掘就业潜力,多形式、多渠道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如开发少儿、老年、便民、家政、物业、公共管理等服务型就业岗位。
7、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和服务,协助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
8、推荐辖区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9、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协助上级劳动保障和税务部门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协助失业人员接续社 会保险关系。
10、开展充分就业社区、信用社区等创建活动。☆(1)充分就业社区创建
概念:充分就业社区是指社区内有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居民,基本实现就业再就业。
◆标准:
①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总体就业达到较高比例,登记失业人员和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基本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零就业家庭”现象基本消除。
②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渠道畅通,自主创业的环境宽松,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③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
◆评审办法:全年考核,年底评审
◆具体程序: 乡镇申报,县级劳动保障部门申报,市级审核汇总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审批。
近年来,我县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3年被省厅表彰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单位”,先后有毛坝镇、洄水镇、双桥镇、红椿镇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站”,环城路、会仙桥、东城门、河堤路4个社区工作站均被表彰为“充分就业先进社区”。
☆(2)信用社区创建 ◆信用社区概念:指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为基础,在街道辖区范围内,通过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建立诚实守信的纪录和个人信用承诺档案、开展信用调查等方式,办理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社区。
◆创建标准:积极参与欠款回追工作,辖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回访率100%,到期回收率达95%以上;社区各种台帐齐全、数据准确,按规定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已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有专门负责小额担保款信用调查的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社区内申请人无不良信用纪录和违法行为。
◆经信用社区推荐的,可取消反担保。
我县在2009年开始创建环城路社区为先进社区,并通过市局验收授牌为“信用社区”。但在实际工作中,取消反担保与确保小额担保贷款资金的有效回收之间,还有一定的难度。
五、公共就业服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明确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责任、基本制度、保障措施、具体任务和行为规范。这部法律的出台使公共就业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取得了法定的地位,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就业工作中承担重任,成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主要工作载体。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公共就 业服务机构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组织一系列的专项服务活动,并深入乡镇、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为稳定就业局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自2009年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和劳动部门的整合,各地也在逐步推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与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整合为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为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很好时机。
(二)挑战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还面临就业难。另外招工难也困扰着企业,企业需要一定技术的工人社会上满足不了。
2、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加快施行“资源共享、城乡对接、高速快捷”的服务方式。在劳动力供求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接续社会保险、劳务管理服务及维权等方面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对就业困难对象,全力实施就业援助,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失业预警预报制度,完善就业再就业绿色通道。
今年,在坐的各位,都是承担的我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中坚力量,我们所面临的工作任务艰巨、任道而重远。
第五篇:就业服务工作总结
三明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筹)2014~2015学年就业服务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下,招就办对原有的各项就业服务制度规定进行了大量的充实和补充。通过各项制度的完善,学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现将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
2014~2015学年,学校共有应届毕业生257人。其中,汽车类专业165人、数控加工39人、电气类28人、计算机25人。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专门开设《职业指导》课,并在就业前,安排了《就业指导讲座》,对学生在面试技巧、择业、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截止2015年7月1日,学校共组织了相关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11场,前后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学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达到了99.2%。通过对就业学生的企业跟踪调查与走访,毕业生就业质量企业跟踪调查满意度达到了91.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学校充分利用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所平台和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资源优势,建立合作培训模式。为有再就业愿望的培训对象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并提供相应职业技能指导。2014~2015学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期,共培训287
人,培训后就业260人。
三、退役士兵培训
为了提高退役军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退役军人实现充分就业,根据闽人社厅有关文件精神,三明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承接了退役军人的技能培训工作。我校作为福建省退役士兵定点培训机构之一,充分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优质资源配置,充分突出行业、专业、技能的办学特色。我校拥有一个占地约60亩的大型客车驾驶训练场,是三明市唯一增驾大中型客车和城市公交车的职业培训基地,是福建省运管局批准的三名地区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学校,这些都为退役军人的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4-2015学年,我校为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共开设了两个专业,其中,大车驾驶培训18人,小车驾驶培训118人。培训工作结束后,学校认真做好每位受训学员的就业推荐工作,促进了退役士兵实现稳定就业。
四、创业培训
2014~2015学年,学校提高创业培训讲师的水平,加强交流。根据培训实际需要,培训讲师纳入三明市创业培训讲师师资库,在统一调配三明市各区县进行教学,通过有组织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开拓视野,确保教学质量,在创业培训教学同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课程,提高教学水平。大力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2014~2015学年完成创业培训3期,培训人数75人,合格率100%,创业成功30人。
今后,学校的就业服务要更加的贴近市场、加强校企合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将就业服务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培训教育的的主体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三明区域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招生就业办 201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