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笑虎在全省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2
在全省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
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甘肃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 罗笑虎
(2015年4月17日)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王三运书记同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决定召开的,会议通过视频开到县。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全省双联行动大会和王三运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工作任务,动员各级人大组织和广大人大代表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奋力推进,不断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助推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取得更大的实效。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围绕中心,聚焦扶贫,全省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2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省委双联决策部署,结合人大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到现在已整整三年。三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人大的精心组织指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下,广大人大代表围绕双联“六项任务”,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系帮扶活动,做了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有力促进了全省的扶贫攻坚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得到了全国人大和省委的充分肯定。同时,各级人大以此为契机,在联系服务代表方面有新举措,在拓宽代表履职平台方面有新亮点,在丰富基层工作方面有新创造,在推动代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方面有新作为,活动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服从服务全省工作大局更加有力。各级人大把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与贯彻落实“1236”扶贫攻坚行动紧密结合,一方面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调研、代表议案建议督办等法定方式,监督政府落实扶贫攻坚行动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确保扶贫攻坚取得实效。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各具特色的活动载体,积极动员、组织和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紧盯双联“六项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最大所能投身到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来,帮扶活动取得明显实效。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8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的参与率已达到85.6%,累计帮助争取项目一万多个,协调落实资金一百多亿元,各级人大组织和广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有力推动了我省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入开展。实践证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已成为人大工作服从服务全省工作中心和大局的一项有力抓手。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不断完善。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各地相继制定完善了统筹协调、代表培训、信息沟通、督查通报、纪律约束等方面的工作制度。部分市州、县区把开展活动与人大履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听取涉农专项工作报告、检查涉农法规实施情况、督办涉农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等方式,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些地方还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列为代表向选举单位和选民述职的内容,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各级人大组织和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不断完善。
(三)代表在闭会期间行使职权的平台基本建立。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调研,着眼打造基层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平台,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工作。要求各地以代表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为主要活动内容,加快推进“人大代表之家”阵地建设。2013年,先在兰州、白银、金昌2 三市进行试点。去年,在其他市州全面推开。今年,要求各地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实现基层代表活动阵地的全覆盖,目前全省已建成规范化“人大代表之家”2000多个。“人大代表之家”成为代表学习培训、联系选民、开展活动、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
(四)基层人大工作得到初步加强。我们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主战场在贫困乡村,而全省8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中,县乡两级代表就占了94%,农民代表占了55%。为了指导基层代表开展活动,保障基层代表在闭会期间正常履职行权,2013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完善了代表工作的八项制度,明确了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标准以及乡镇(街道)人大人员配备等问题。去年8月,省人大常委会在平凉泾川召开了全省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意见》和泾川会议精神,基层人大工作得到初步加强。
(五)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广大代表通过走村入户调查研究、走访贫困群众、宣传法规政策、为民帮办实事等实践锻炼,调查研究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增强,履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定期深入选区、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监督,代表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强化,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据统计,代表在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通过走访联系群众、主动调查研究等方式,共提出意见建议5万多件(次),推动了“一府两院”改进工作和贫困地区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增强了监督实效。
全省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我们感到,主要是得益于“五个着力”:一是着力深化思想认识。各级人大通过发出倡议、召开会议部署、举办培训班、树立典型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着力提高广大代表和人大 机关工作人员思想认识,活动的参与热情不断增强。二是着力强化组织领导。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工作推进会以及宣传表彰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及时跟踪调研,强力督促推进。同时,各市(州)、县级人大常委会也普遍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活动开展,基本形成了各级人大联动、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格局。三是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各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完善、总结提高,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初步构建起了有利于活动开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四是着力实施分类指导。各级人大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分类指导,使每个代表都能找到参与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调动了代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五是着力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在活动中,注重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向社会和公众展示代表参与扶贫、履职为民的良好形象,有力提升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
全省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还存在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代表参与活动还未全覆盖、“六项任务”落实不够全面、个别地方工作推进力度有所减弱、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重点,打造品牌,进一步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
深入扎实地推进精准扶贫是我省当前的重大任务。为推动这项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省委就深化双联行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并强调要强化品牌打造,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双联行动已进入深化推进的新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进一步用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来统一思想认识,按照王三运书记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提出的“五个最4 大”的着力重点,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推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下一步,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任务,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以深化思想认识为前提,以各级代表广泛参与为基础,以精准扶贫脱贫为目标,以全面落实双联“六项任务”为重点,以完善代表履职平台为关键,以健全行动长效机制为保障,以强化各级人大组织指导推动为引领,进一步层层发动,创新方式,完善措施,务求实效,努力打造好这一活动品牌,实现双联活动与人大工作双促进、双丰收,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一是要在深化思想认识上再发力。在刚刚结束的省市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王三运书记明确要求,“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最艰巨的使命来抓,着力以扶贫的推进加快全面小康的进程、以扶贫的成效确保全面小康的实现”。地方人大作为地方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和民意机关,一定要紧紧围绕全省这一重大任务,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实践证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是代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效载体,是深入开展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也为代表充分发挥作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王三运书记对这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活动的特点和成效概括为“三个一”,即一种有效形式,就是这项活动开辟了人大工作服务全省中心大局的管用渠道;一项重大创新,就是这项活动搭建了人大代表闭会期间行使职权的崭新平台;一个长效机制,就是这项活动推动了人大组织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的制度形成。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宣传,提高认识,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引导,切实把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求上来,努力推动这项活动再掀新高潮、再上新台阶。二是要在代表广泛参与上再发力。一方面,要着力提高代表参与率。目前,全省8万多各级代表中,还有1万多代表没有参与到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来,这部分代表主要集中在乡村,一些代表由于动员不深入,没有参与,一些代表本身就是贫困户,无力参与。这其中,有4000多名贫困户农民代表,主要涉及甘南、临夏、陇南等7个市州,占农民代表的近1/10。这里面还有1000多名代表常年吃低保,他们既是人大代表,也是帮扶对象。要提高代表的参与率,就必须把目光落在农民代表身上,分层次分类型开展引导和帮扶。对已经致富的代表,要进一步动员、引导他们积极投身行动,帮助周边贫困群众选门路、筹资金、教技术、传信息,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对脱了贫的代表,要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进一步加快发展,稳定致富。对贫困户代表,要加大帮扶力度,指导各地尽快完成他们的信息采集、建档立卡、数据录入等工作,了解贫困原因,掌握情况底数,将他们纳入本地扶贫行动的“大盘子”,借助各方面的帮扶力量,尽早带头脱贫。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代表优势作用。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是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和中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行动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各级代表要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帮扶活动。从党政系统代表来说,要发挥了解掌握政策、联系面广的优势,在政策引导、疏导情绪、制定发展规划、引进项目资金等方面积极主动作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联系地处边远、贫困程度较深的乡村,带头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带头解决普遍性问题,带头抓好干部驻村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和工作保障,真正做到树样板、做表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从企业界代表来说,要充分发挥敢闯敢干、创业能力强的优势,在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发展资金、技术支持、就业岗位、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尤其要利用自身优势,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6 为定点村户结对帮扶、奉献爱心。从科技界代表来说,要利用文化层次高、专业技术强的特长,在指导贫困群众提高文化水平、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从教育文化卫生界代表来说,要依托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帮助贫困群众子女上学、开展义诊义检、送文化下乡等方面,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农村基层代表来说,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主体产业培育、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带头推动落实,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特别是我省还有2万余名代表是村“两委”班子负责人,他们大多都是本地从事种养殖业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科技服务、劳务输出等方面的能人,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要加大对这部分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三是要在精准扶贫脱贫上再发力。近期,省委明确提出了要在对象、内容、目标、措施、考评五个方面推进精准扶贫的要求,同时,对“1236”扶贫攻坚行动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细化实化,将研究制定出台“1+10”扶贫攻坚方案(即制定一个全省精准扶贫的《意见》,以及饮水安全、动力农电、村道硬化、危房改造、产业培育、标准化村卫生室、村级文化场所、劳动力培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社会保障等10个方面的精准扶贫专项方案)。我们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就要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扣“1+10”扶贫攻坚方案,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抓住最紧要最突出的问题,拿出务实管用的办法,做到聚焦问题、对症下药、见到实效。具体来说,要抓好三项任务。一是要下功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贫困地区发展面临最大的制约是基础设施落后。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帮助联系村积极反映和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帮助谋划一批基础性、公共性、民生性建设项目,加快通村道路、村内道路硬化和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等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群众生存和发展条件。二是要下功夫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必须从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入手,从培育特色产业方面着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要根据每一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和特色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等方式,指导联系村大力发展特色主体产业,尤其要支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市场化、组织化水平。三是要下功夫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开展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要本着贫困户所缺和市场所需的原则,以联系村青壮年、“两后生”为重点,通过定向培训、订单培训、菜单式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有技能、输的出、稳的住的技能型人才。各级人大及代表要发挥自身优势,为贫困劳动力外出打工牵线搭桥,让更多想外出务工的群众都能够有务工机会,使他们出得去、留得住、能致富。
四是要在全面落实双联“六项任务”上再发力。双联“六项任务”是全省双联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的着力重点。我们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必须把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和落实双联“六大任务”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代表履职方式、提高帮扶实效。一要积极引导代表在政策宣传和法制宣传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带动周围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二要积极引导代表在促进发展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大力开展项目帮扶、就业帮扶、培育富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增强造血功能,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贫困村户尽快脱贫。三要积极引导代表在参与立法调研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深入研究扶贫攻坚和“三农”发展中涉及到的法制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立法议案建议,推动以法制建设保障扶贫工作。四要积极引导代表在监督方面发挥作用。通过对本地涉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强农惠农政8 策资金落实情况、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等方面的监督,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资金不折不扣得到落实,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五要积极引导代表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接待群众、走访选民、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向选民述职等形式,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六要积极引导联村代表在强基固本、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发挥作用。人大代表中的领导干部所联系的村级组织和领导班子要努力实现“六有”目标。即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
五是要在代表履职平台搭建上再发力。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基层人大组织建设作为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进一步加以规范和完善,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一方面,要把“人大代表之家”作用发挥好。目前,还有部分市州的“人大代表之家”没有实现全覆盖,工作还停留在试点阶段。这几个市州要明确任务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安排部署建“家”任务,力争在9月底前实现全覆盖目标。下一步,就要在规范运行和提高质量上下功夫,使“人大代表之家”真正成为代表学习培训、联系选民、开展活动的履职平台。另一方面,要把基层人大组织建设好。年初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张德江委员长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对平凉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经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更进一步总结完善,大力推广,从而夯实基层人大组织基础。各级人大要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作为,学习借鉴平凉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转化运用,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基层人大工作水平。
六是要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上再发力。各级人大要在坚持完善好现有工作制度的同时,根据精准扶贫脱贫的新要求和开展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一要健全完善代表述职制度、评议制度和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制度。尽快完善 代表述职、评议制度,把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作为代表述职、评议的一项重要主要内容固定下来。要畅通“人大代表之家” 收集、整理、转办代表意见建议的渠道,为本级人大代表及本选区人大代表及时反馈基层群众意见建议服务。对代表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所在乡镇、县区、市州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办理,各级人大要加大督办力度,对人大代表所反映的问题要切实重视,认真研究解决,以调动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两联系”制度。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和教育实践活动中,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两联系”制度得到了较好落实,在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省人大常委会近期将制定“两联系”试行办法,对联系内容、联系方式、被联系代表的职责、代表反映选民意见的处理程序等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这个试行办法出台后,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努力把“两联系”制度落到实处。三要健立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务实管用的工作评价标准,科学设定评价和评定考核办法,以考评结果为导向,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推动双联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深入开展。
三、强化指导,狠抓落实,确保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深入开展
今年是省委确定的“工作落实年”,各级人大要把深入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作为落实全省精准扶贫最大任务的重要内容,切实把这项活动抓紧抓实,抓出新成效。
一要强化组织指导。各级人大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好组织、指导、协调、推动的职责。要根据形势任务的新要求,调整相应的协调推进小组和办事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工作指导,靠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 “一把手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代表联络机构常态抓,其他相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强化服务保障。要从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机制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为代表参与双联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创造有利条件。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落实好各级代表的活动经费,推动解决基层人大机构、人员、经费等问题,为推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深入开展和闭会期间基层人大工作常态化创造条件。
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各级人大要通过实地督查、现场观摩、会议推进、刊发简报等方式,对下一级人大的活动组织、代表参与、取得成效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半年要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及时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动活动开展。对思路清晰、举措得力、成效明显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对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要做好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上报工作,各市州要及时向省人大书面上报活动进展情况。
四要强化组织纪律。各级人大组织和代表在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双联行动“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的纪律要求,坚持心系人民,真心服务基层,真情联系群众。
五要强化舆论宣传。宣传引导和典型推广既是“六项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重要方法。各级人大要及时掌握活动动态,采取多种方式,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按照精准扶贫的新要求,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在“双联”行动协调推进会上的讲话(模版)
在“双联”行动协调推进会上的讲话
Xxx
(2012年8月1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参加由xx组织召开的xx联扶帮扶协调推进会。刚才,xx同志汇报了xx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很详细,内容很全面,并就进一步做好帮扶工作提出了几点很好的建议,下边我就做好下一步双联行动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自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坪城乡对口帮扶省市县各级单位依据省委的总体部署,按照“讲政策、听民声、奔小康、促和谐、夯基础”的要求,悉心研究,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运行态势较为顺利。总的来看,近期各帮扶部门做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部分已确定实施的帮扶项目亮点突出,效果明显,我认为突出表现在安排部署到位、组织保障到位、宣传到位、对接联系基本到位、帮扶方案制定基本到位五个方面。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双联”行动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各帮扶单位帮扶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部门与帮扶村社之间衔接协调不够紧密,个别干部与群众之间缺乏沟通,已确定实施项目工作进展慢,意向性项目有推、拖、延现象,个别村社发展意识不强,思路理得不清,当年发展计划与长远发展目标衔接不紧,甚至出现了帮扶部门“一头热”的现象,所有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本次行动的整体进程。因此,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双联”行动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固本强基、推广典型六大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真正把行动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增强开展好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大胆创新,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Xx是甘肃省重点贫困山区乡镇之一,全乡贫困面高达xx%。不仅贫困面广,而且贫困程度深,与全省、全市同步脱贫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在帮扶工作中要结合坪城实际,着眼当前,尽力帮助基层解决饮水、用电、行路以及农资、农产品购销等生产生活方面的急需问题,协调解决就医、就业、上学、养老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要着眼长远,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切实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与帮扶村社与帮扶群众一起找准发展路子,谋划主导产业,提高帮扶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尊重基层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的意见中找准问题和差距,从群众的期盼中理清发展思路,从群众的创造中寻找对策,真正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强化领导,协调服务,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序推进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过程的重大任务。省、市明确要求,这次行动不是一阵风,不是走形式,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着眼于强基固本和加快全乡扶贫攻坚步伐,进一步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干部下乡、联户等各项制度,根据单位的岗位职责,制定下基层的具体规定,把联系部门与帮扶村社、联系干部与帮
扶贫困户的联系用制度的形式长期确定下来,把帮扶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用制度的形式坚持下去,切实做到干部下基层常态化、问政于民常态化、查访问题和解决问题常态化。
同志们,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市、县委高度重视、xx万xx人民充满期待,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严要求、高标准地推进工作,快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努力为xxx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双联简报2012第7期(人大代表在行动)范文
中共四门镇委员会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简
报
第7期
四门镇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27日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
3月26日,四门镇三衙村人大代表捐赠水泥仪式。县人大积极响应省人大的“人大代表在行动”的号召,精心组织,积极行动,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捐赠水泥40吨,用于帮扶联系点三衙村、四门村的巷道硬化工程,县人大代表人事工委主任李红福、科教文卫主任龙建翔、省人大代表徐西仓、市人大代表漆理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旺盛参加了水泥捐赠仪式。
三衙村村民汪红喜高兴地对记者说:“省上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政策就是好,真真实实的帮助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县上、镇上的领导多次下来了解村里的情况和农民的困难,村里刚商量巷道硬化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水泥送来了”。村党支部书记汪月喜详细介绍了村内巷道硬化工程和村民积极响应筹资筹劳的情况,并表示,村党支部要抓住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难得发展机遇,制定目标,搞好发展规划,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巷道硬化施工现场就巷道硬化工作赵旺盛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巷道硬化工作作为深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举措来抓;二是要强化措施,靠实责任,确保工程质量;三是要宣传动员,强化教育,全民参与,迅速掀起发展村内事业的高潮。赵旺盛强调,三衙村的巷道硬化经过县人大、镇党委与村“两委”班子积极协商,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即县人大协调一点、镇政府扶持一点、村里投资一点、人大代表捐助一点,群众要正确认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在帮扶队员的帮扶下,积极谋划自己的致富门路,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随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深入开展,县人大领导多次深入联系点三衙村、四门村走访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广泛征集村民意见,认真制定帮扶作计划,谋划村内发展规划,积极为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献力献策。目前,三衙村的巷道硬化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中。
报: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镇属各支部
共印40份
第四篇:在人大代表“双联”活动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人大代表: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一个中心”、谋划“两篇文章”、打造“三大亮点”、紧抓“四个关键”、突出“五大重点”、实现“六个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扎实工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上半
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73亿元,同比增长17.9%;工业总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工业利税1.87亿元,同比增长28.4%;1-7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20.28万元,同比增长35.61%。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得到深化,通过土地流转,扩大颜楼花卉种植100余亩,发展草莓温室栽培50余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突破1万亩、优质小麦良种基地达到5000亩、有机食品示范基地达到120亩。立足现代农业建设,按照“畜—沼—果”、“畜—沼—粮(菜)”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庭院经济,全镇初步创建了营里、西官庄、张园等5个生态循环庭院经济示范村、示范户达400余户。夏粮获得丰产丰收,小麦平均单产539.3公斤,总产达3398万公斤,比去年增产25.6%,创历史最高水平。春马铃薯种植面积2.8万亩,平均单产2867.5公斤,总产8029万公斤。上半年,全镇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920元,增长13%。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实施“全民创业、百企膨胀、百千万培训”三大工程,完善政策扶持,强化部门服务职能,加强配套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热情。上半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25户、民营企业34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规模以上工企业实现增加值5.32亿元、利税3.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和91.1%。
二是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突出企业招商和专业小分队招商,先后赴西安、东莞、温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积极组织参加首届墨子文化节暨洽谈会。上半年共签订各类外来投资项目22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93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74万美元,全市首家提前超额完成实际利用境外资金任务目标。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开工建设过千万元重点项目18个,开工建设率达100%,完成投资1.89亿元。投资6000万元的新瑞阳光太阳能生产项目,仅用4个月就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已全面开工;投资8000万元的悟通香料公司扩建及新产品开发项目,主体建筑已经完成;投资6000万元的兴源锌制品项目已竣工投产;强力液压机械、高档服装面料、恒通机械、制胶化工厂污水治理、新型建材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或即将投产达效。深入开展“经济环境建设年”活动,为招商引资创造最佳投资环境,不断提升职能部门服务水平。
三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承载能力和形象明显提升。今年,我镇投资200多万元,对镇驻地的三条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铺设彩板地板砖和路沿石近40000平方米,高标准砌垒下水道2100余米,修砌花池2200平方米,栽植绿化树600余棵,新上垃圾斗5个;总投资300余万元,启动了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目前,前期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施工中。集中开展大彦三角和大彦市场综合整治活动,聘请市规划局按照市总体框架进行高标准规划,升级改造大彦旧钢材市场,搬迁重建大彦旧机电市场,开发建设酒店、超市和商贸房,真正把大彦三角变成“金三角”。目前,已邀请市测绘局、市规划局实地测绘、规划,计划10月份全面动工建设。
四是民生保证全面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立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镇参保率达到了95%以上,有效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路、吃水、就医、教育等问题,开工建设农村道路8.7公里,60%的村实现了“户户通”,投资200余万元的文公台旅游路已于8月16日竣工通车;开展沼气建设16个村、建沼气池2180个;投资40万元,在**小学新建教学楼一栋;总投资210万元,修复重建了**三座危桥;投资105万元的卫生院门诊楼建设,规划设计已经完成,近期即可开工建设。慈善事业获得飞速发展,在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活动中,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捐款支援灾区,特别是我们各级人大代表带头奉献爱心,活动中全镇累计捐款136万元,总额排在21个镇街第三位,树立了我镇干部群众的良好形象。
同时,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计划生育、土地环保、广播电视、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联、民族宗教、民兵预备役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较大成绩。
半年来
第五篇:在深化“乡村振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深化“乡村振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部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深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行动推进会,这是全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具体行动。下面,我就深化“乡村振兴”推广行动、助推“三农”战略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深化“乡村振兴”行动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全省林业部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大力推广“乡村振兴”林业科技富民模式,做大做强生态高效林业,有效促进了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据统计,三年来,全省累计推广“乡村振兴”十大创新模式xx万亩,实现总产值xx亿元,增收xx亿元,高效生态栽种的香榧、甜柿、林下套种铁皮石斛、竹林套种竹荪等,都很好地实现了亩产一万元以上甚至x万元、x万元的目标。“乡村振兴”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开辟了新路径,成为全国林业科技推广的标杆,并在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为唯一省级代表作了典型发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围绕“三服务”,创新科技富民模式。
针对我省“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情林情,围绕“服务主导产业、生产实践、林农增收”的“三服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认真总结研创出“乡村振兴”十大科技富民模式,产业壮大了、生产发展了,林农也增收了。一是服务主导产业发展。竹产业和木本油料产业是我省的两大林业特色主导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省竹林面积xx万亩,2021年竹业综合总产值xx亿元,约占全国的1/4。木本油料已形成以诸暨、东阳、嵊州等会稽山脉为主的香榧产业带,以衢州、丽水等为主的浙西和浙南油茶产业带,种植面积达417万亩。全省广大林业工作者特别是科技人员充分利用这两大资源,依托香榧、铁皮石斛、竹笋、山核桃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生物产业基地,集成立体种植、仿生培育、生态循环等先进技术,在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过认真反复筛选,总结研创出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雷竹、毛竹生态覆盖,香榧、薄壳山核桃、甜柿高效生态栽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三叶青、竹荪等十大成功模式,让科技驱动发挥出乘数效应,推动产业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服务基层生产实践。我省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平原、山地,内陆、沿海的环境因素差异较大。我们从实际出发,科学分析土壤、温度、气候等环境因素,因地制宜,把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立地条件,制定“套餐化”和“菜单式”的技术方案,使林业科技实用技术带露珠、接地气,让林农“看得懂、学得会、干得成”,做到易学、易懂、易操作,为全省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多种模式也为从业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比如,同为林下套种就有多花黄精、三叶青、竹荪三种高效生态栽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单一产品过剩导致相互压价的现象,规避了市场风险。三是服务林农增收致富。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积极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模式推广行动,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使“乡村振兴”惠及千家万户,成为山区林农致富的“金钥匙”,让更多的林农走上致富之路。如龙泉市秉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从2012年底开始在毛竹林下套种中药材“三叶青”,现已建立“三叶青”中药材示范基地xx亩,每亩产量按xx斤计算,120亩三叶青基地总产量6万斤,按照当前市场收购价200元/斤,产值高达xx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嵊州市长乐镇坎一村发展香榧高效生态栽培,2021年的香榧青蒲最高亩产量达到xx斤,亩产值达到了近x万元。刚才中央7台播放的磐安三叶青例子也是很典型,这些都是值得学习推广的典型范例。(二)织好“三张网”,构建科技富民体系。
全省各地以建设高效生态林业、加快林农增收致富为目标,创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织好推广队伍、技术服务、科技示范“三张网”,着力构建“乡村振兴”科技富民的推广体系。一是织好推广队伍网。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精干高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以省级专家和县级首席推广专家为龙头,以林技指导员和责任林技员为骨干,以林技推广能手和社会化林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新型林技推广网络,大力发展科技特派员、农村指导员和林技推广能手、林业乡土专家队伍,架起“专家”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开发运用“林技通”,通过“互联网+”林技推广服务平台,较好地解决了“乡村振兴”模式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全省已聘用首席林技推广专家229名、林技指导员1026名、林技推广能手6800名和首届省级林业乡土专家58名。譬如,宁波奉化往年雷竹覆盖材料用的大多是鸭粪,长期使用造成土壤退化,笋的产量质量下降。省级林业乡土专家虞如坤引进丽水的菌棒废料覆盖雷竹笋,通过三年的试验,较好地实现了竹笋品质的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竹林土壤理化结构的保护。二是织好技术服务网。自2004年9月举办首届全省林业科技周活动以来,已经坚持连续举办了十四届,累计召开学术报告会、研讨会140余次,组织送科技下乡3700场次,发放资料32万份,培训林农13万人次。定期举办十大模式专题技术培训班,编印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赠送给林农,让这些新技术真正惠及广大的林农,切实发挥新技术在兴林富民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省林业主导产业持续高效发展,实现山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运用全省1179个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和2283名责任林技员,实行联村、联户、联地块,手把手、一对一地指导帮扶,切实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林业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如富阳常安镇永安山村李荣富同志的甜柿基地,在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龚榜初研究员的技术支撑下,通过改良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提升培育技术等综合措施,20亩“太秋”新品种刚挂果,今年亩产量达到1500斤,由于品质好,每斤20元被抢购一空,每亩产值达到3万元,总产值达到60万元,真正尝到了好品种好价格的甜头。三是织好科技示范网。全省各地以现代林业示范园区、专业示范村、示范户为载体,建设“乡村振兴”模式示范基地,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个基地的“双百”科技示范行动,不定期组织召开现场会,充分发挥各级专家的特长,把现代林业园区作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器、教学实践的试验区、培训农民的新平台,推广示范良种良法,创新试验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新机具,树立了一大批高效集约的示范典型和示范基地。如衢江区全旺镇毛竹精品园从省林业厅实施毛竹覆盖“双百万”示范行动以来,连续多年实施推广竹笋覆盖技术,通过前期深挖垦复、配方施肥,后期覆盖增温、水分管理及合理留笋养竹等科学培育方法,不仅能使春笋提前出笋,而且能提高冬笋的产量,达到“冬笋多发”的效果,经过覆盖的基地,冬笋的亩产量达1000斤/亩,按平均售价10元/斤,光冬笋一项产值就在每亩万元以上。(三)推进“三创新”,放大科技富民效应。
全省各地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积极开展林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三产”融合发展机制和林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放大“乡村振兴”模式的富民效应。一是创新林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努力实现标准化。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十大模式的森林食品基地认定,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推广地方标准15项、企业标准30项;加强森林食品品牌打造,建立起质量追溯、企业诚信、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全省已认定十大模式的森林食品基地面积13.8万亩,森林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初步走出了一条品位高、品相好、品质佳、品牌响的精品之路。如“安吉冬笋”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盒5斤装的礼盒装冬笋售价为298元,算下来差不多达到了60元/斤的水平,远超市场价格。目前,安吉全县已有16家农业合作社获得县林业局的商标使用授权,并同时使用了溯源管理系统。这些建立合作关系的合作社,冬笋收购价比市场价高1元至2元,为林农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二是创新“三产”融合发展机制,努力实现特色化。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壮大一产、发展二产、培育三产”的思路,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新业态,推进林下种养、产品加工、休闲养生等“三产”融合,形成主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比如,温州乐清的金传高同志长期与××农林大学等研究团队合作,不断研发新技术、培育新品种,组建了石斛行业最高标准的石斛组培工厂,并将现有生态种植模式结合生态休闲养生为一体,开发石斛行业新模式─石斛休闲谷,基地亩产经济效益达12万元。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金传高同志主动带领和支持当地农户共同致富,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500人左右,辐射农户种植规模达2000亩,有力推动了当地石斛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创新林业经营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规模化。全省各地在总结推广“乡村振兴”模式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力推行林木股份制、林地股份制和家庭林场三种新型经营体系,引导工商资本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真正实现“林地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有分红”。如浦江县组建香榧林地股份合作社22家,参股农户近3000户,累计参股林地面积达1.9万余亩,加快了产业合作化、规模化经营步伐,推动了林业持续增效和林农持续增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乡村振兴”推广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发展布局上,以“盆景”为主,受益面还不广。“乡村振兴”模式还没有在全省得到系统全面的推广应用,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基地发展不平衡,企业、合作社、大户数量规模不大,综合发展能力不强,示范辐射作用不明显,还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二是在发展政策上,以项目带动为主,要素制约还比较大。由于部分模式投入周期长、产出慢,缺乏长期政策扶持,一定程度影响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受农村劳动力转移、老龄化和人工工资增加等因素影响,与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差距进一步拉大。三是在发展能力上,以一产为主,“三产”融合度还不高。大多数模式总体上仍停留在初始的发展阶段,产业链不全,经营主体和品牌培育相对滞后,二、三产创新能力不足,融合发展度不高,规模集聚效应偏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认清形势,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在助推“三农”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的一项新部署,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刚刚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明确要求,认真制定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省域“大花园”建设,加快建成森林××。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新时代我省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认清形势,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化“乡村振兴”行动为重要抓手,不断放大科技富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让现代林业发展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一)深化“乡村振兴”行动是振兴林业产业的重要途径。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林业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全省林业产值5127亿元,以占全国2%的林地面积创造了8%林业产值,淳安、临安、安吉、龙泉等重点林区县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于林业,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产业大省”的跨跃。特别是以“乡村振兴”为代表的产业富民模式,有力地提升了林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途径。如乐清市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全市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年产铁皮石斛鲜条、枫斗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0%、80%,全市铁皮石斛实现产值约18亿元,从业人员5万余人。深化“乡村振兴”行动,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调整优化林业产业,提高林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经济,建设更加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二)深化“乡村振兴”行动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林业的期待持续升温,迫切希望有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的森林食品和丰富的林业产品,这对林业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是林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就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大前提下,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行绿色生产,壮大生态经济,研究解决供给侧结构不适应、不符合、不到位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三)深化“乡村振兴”行动是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载体。
乡村振兴战略把过去提出的“生活宽裕”变为现在的“生活富裕”,虽是一字之差,却充分体现了多年来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良好态势,更强调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和共同富裕路上不落一人的决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山区林区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总体上看,我省种植养殖业附加值较低,特别是林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普遍不高,整体经营方式比较粗放,林业促农增收的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乡村振兴”行动,积极发展林药、林菌、林苗等林下经济和高效生态栽培的木本油料产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进一步打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源源不断地给山区农户带来财富。(四)深化“乡村振兴”行动是林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
我省低收入农户主要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发展相对滞后,林业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山清水秀”是这些区域最引以为豪的生态禀赋,但是目前多数生态资源依然沉睡,发挥“靠山吃山”的特色优势只是冰山一角,大量低收入农户还处于“捧着金饭碗等饭吃、找饭吃”的尴尬境地。“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就是按照农户自主意愿和劳动力、当地生态资源特点,针对性地引导农户选择特色种植、入股经营等模式,因户施策、因地施策,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比如,松阳县大力推进“种树养老,种榧致富”,玉岩镇吴山头有个农户叫吴晓元同志,2019年种了800余株香榧小苗,如今产量超3000斤,收入6万元。这充分说明道找准了、路选对了,产业才有活力,百姓才能受益。我们要把深化“乡村振兴”行动与推进林业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帮助低收入农户找准路子、选对产业,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生态经营模式运用、加工设施设备、先进工艺技术、质量安全监测、配套基础设施等一些关键环节,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工商资本和经营大户与低收入农户合作开发,推动低收入农户持股增加财产性收入,着力解决山区低收入农户的发展障碍,帮助山区群众早日实现生活富裕。三、突出重点,切实把深化“乡村振兴”行动落地见效
深化“乡村振兴”行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扶持,提高“三产”融合度,不断提升质量效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加快林农增收致富。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落实任务。
深化“乡村振兴”行动的目标是用三年时间,也就是到2025年,全省发展“乡村振兴”示范推广基地120万亩以上。一是认真制定行动计划。通过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地已有了良好基础,特别是杭州、绍兴、丽水等地已先行一步,编制了三年规划并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效果十分明显。下一步,各地要积极行动,明确下一阶段“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发展的规模、方向和重点,制定计划,争取在明年3月底前,全省除嘉兴、舟山之外的9个市全面完成行动计划制定工作。有建设任务的县,要根据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村,优化布局、落实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发展推广工作有序推进。二是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乡村振兴”是林业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具体抓手,我们在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当前的十大模式,要不断进行深化和拓展,以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乡村振兴”的模式和内容。要充分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基层林业科技人员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及时发现基层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并进行深度挖掘和认真总结,形成更多的“绿色、生态、高效”的科技富民模式。要坚持因地制宜,认真分析当地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注重当地林业产业特色,合理确定“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和规模,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的具体模式,积极稳妥地加以推广。要不断推动模式的转型升级,从过去主要以种植为主向一二三产联动发展转变,延长产业链,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效益,真正形成富有活力、具有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全产业链。三是做好示范和集聚的文章。一方面,要做好示范带动的文章,认真总结成功的科技富民模式,建设示范样板基地,通过示范基地辐射,不断扩大“乡村振兴”模式规模,到2025年在全省建成一大批“乡村振兴”的富民典型;另一方面,要做好产业集聚的文章。不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三权分置”,鼓励经营权流转,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投入,与林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县域“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发展的集聚区。通过集聚区的示范效应,最大限度地释放“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的惠民功能。(二)坚持精准施策,确保建设质量。
一要立足生态化经营。各地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实施地点和经营措施选择中,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避免过度经营、饱和开发,切实防止水土流失和地力退化。尤其是要加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品管理,确保可食林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生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良种选育,特别是香榧、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要切实加强良种采穗圃和育苗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品种全覆盖的良种种苗保障机制,稳妥推进适生新品种发展。二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各地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要坚持以标准化整合品牌、提升品牌,制订“乡村振兴”基地生产、产品加工、品牌营销的技术标准,建立起政府宣传引导、行业协会主导发展的品牌创建模式,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的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要推行“支持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编制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培育一个品牌”的示范模式,以特色林产品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推进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三要着眼精准帮扶。“乡村振兴”模式,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明显,在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要把发展“乡村振兴”与林业精准帮扶结合起来,在低收入农户集中的地区建立示范基地,加大林业实用技术培训,让资金、技术向这些基地倾斜,通过产业、科技帮扶,解决山区低收入农户的发展障碍,更好地发挥“乡村振兴”模式的富民作用。要加大推进力度,对香榧生态高效培育、铁皮石斛仿生栽培等成熟的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政策扶持办法,提高扶持标准,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结合深化林改抓推进,加快林权资产化,引导工商资本与低收入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适度规模经营,既发展富民产业,又增加林农财产性收入。(三)坚持科技引领,完善推广网络。
“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模式大多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精细化和集约化程度也较高,这就需要发挥林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把先进适用的技术传授给林农。要建立“乡村振兴”科技人员挂钩帮扶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加强科技推广服务力度,打通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的通道,让更多的山区老百姓共建共享林业发展成果。一是科技帮扶机制要更灵。按照“聚合力、健体系、出成效”要求,完善省级指导专家、县级首席专家和乡镇责任林技员联系制度,组建“乡村振兴”创新模式技术推广指导专家团队,充分发挥林技推广专家在“乡村振兴”林技推广深化行动中的作用,使“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成为高效生态林业的示范区和生产区,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的试验区和创新区。广大林业科技人员也要按照“把论文写在林地上,成果送到林农家”的要求,深入林间山头,手把手、面对面地把技术传授给林农。二是科技服务水平要更高。按照“提高县一级、强化乡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延伸户一级”的要求,加快乡村一级林技推广能力建设,研发基层林技推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林技通”的更多功能,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层林技推广与管理手段,为林农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林技推广服务;林业科研单位要加强与林技乡土专家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对林业科技的“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激发民间林业实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技术培训力度要更大。通过第一轮三年行动的计划实施,我省“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涌现出了很多典型,除了刚才会上介绍的,省厅总结出了50个“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案例。各地要根据实际,及时发现好经验、好模式,并进行认真总结;要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民营科技组织和科技示范户的典型引领作用,提高公众对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认知度;要加强新模式、新技术的培训示范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操作规程,编印技术手册,举办技术讲座,以典型示范带动,户帮户,村带村,真正让生产经营业主和农户看得懂、学得会。(四)坚持凝聚合力,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争取各方支持。省里将继续加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投入力度,整合林下经济和科技推广项目的资金,重点支持铁皮石斛仿生栽培,雷竹、毛竹生态覆盖,香榧、薄壳山核桃、甜柿高效生态栽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三叶青、竹荪等“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各地林业部门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争取支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引导模式、发展政策的研究,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指导、技术服务等工作。要主动协调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加大政策、项目、资金倾斜力度,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发展的合力。二要加强科技合作。各地要充分利用省内外林业科研单位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引导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合作,落实产业培育、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科技服务;省林科院各地分院要建立团队特派员制度,根据地方“乡村振兴”模式特色和需求,推广一批新型技术、创建一批现代基地、推动一项扶贫工作,逐步形成“科技特派员+企业+基地+农户”的服务模式,促进林业生产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三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推广已纳入森林××建设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层层落实考核责任,确保工作任务完成。要创新体制机制,出台激励政策,对在“乡村振兴”推广行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在评选先进、申报职称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调动一线基层林技人员开展成果推广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志们,深化“乡村振兴”行动,事关农民增收和民生福祉,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富民模式,不断扩大现代林业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更好发挥林业在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为我省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作出林业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