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保我市事业单位改革全面落实、圆满完成。
刚才,XXX部长对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了说明,这也是对改革方案的解读。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全面贯彻了党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经过了深入调查摸底、充分谋划论证,通过了省委编委的审核,符合我市实际,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党政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三个方面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之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接续,要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提高治理效能,促进事业单位充分平衡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4月5日,省委书记XXX同志在省委第二十九次专题会议上,对深化全省事业单位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要求真改实改彻底改,进行“重塑性”改革,实现涉改事业单位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变。我们要坚定改革信心、保持改革定力,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切实提高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加快推动XX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务实之举。“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的殷切厚望。当前,XX正处于爬坡崛起、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实现转型发展,必须把“转型为纲”这个导向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加鲜明地树立起来,着力构建与高质量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则是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市的事业单位集中了全市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通过深化改革、转变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释放其创新创造活力,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体制机制转型的重要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激活人才技术资源,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添能。
第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推动公益事业均衡充分发展的迫
切之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公益事业的要求更高、更多样。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了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去营利性改革,在强化公益属性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职能相近或交叉的事业单位重复分散设置在不同主管部门,导致人财物力重复投入;事业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等问题突出,偏离了公益性宗旨;一些事业单位规模过小,专业技术人员少,服务功能弱化;一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编制资源短缺,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短板。这些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历史性,导致了我市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平衡不充分。这次改革,就是要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发挥好机构编制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事业单位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敢于向事业单位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刀”,真正改出动力,改出活力,改出事业单位人员的获得感,改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任务
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这次改革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稳步扎实推进为基本原则,在精简机构编制的同时,围绕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事业单位调整优化;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推进事业单位资源均衡配置;围绕公益事业集约化可
持续发展,推进事业单位科学规范设置。要重点从整体重塑事业单位、统筹推进相关专项改革、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支持保障政策、坚持和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突出“三个环节”(科学优化设置事业单位、规范制定“三定”规定、稳妥做好人员分流转岗和岗位的设置工作),具体落实24个规定动作。省委要求,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在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各县(市、区)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这个时间节点只能提前,不能延后。目前,市级改革方案和各部门(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或机构编制调整文件已经制定完备,要在会后由指导组进驻发放。各级各部门要“照单作业”“按图索骥”“下棋落子”,确保各项任务蹄疾步稳、圆满完成。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必须贯穿始终。一是要把握政治建设这个灵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涉改单位职工真心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热心投入改革。二是要注重制度安排这个根本。健全党对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要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紧盯薄弱环节,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把所有事业单位打造成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和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注重精准施策,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党的领导制度安排到位、作用发挥到位、实际效果到位;在改革中要同步设置或调整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确保党的工作不间断、党组织作用不削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落空。三是要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认真落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政策规定,把事业单位改革放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机构编制的全流程中统筹谋划推进,规范领导职数和岗位管理。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改革发展要求,选好配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
(二)以精简优化为目标,着力推进事业单位机构功能重塑再造。
优化协同高效既是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市的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一是着眼党对重大工作领导体制的变化,对党委职能部门及其统一归口领导管理部门所属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系统优化;二是着眼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按系统、领域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整体重塑;三是着眼实施国家战略,应对风险挑战,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功能再造。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推动事业单位优化协同高效。一是要抓好顶层设计。从市级到县级,从部门到单位都要把改革方案设计好、制定好,把专业性、技术性、研究性作为事业单位设立、保留、重组、重构的必要前提。要切实厘清政事关系、事企关系、管办关系,不能将由机关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承办,不能以机关的名义把该由市场做的揽在手中不放。二是要整合优化机构。对职能严重弱化甚至消亡、职能任务不饱满、长期不开展工作的事业单位,要采取直接撤销或者与其他事业单位整合等方式进行改革。要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对职能单一、规模过小、职能任务相近或交叉的事业单位,进行合并重组。三是要严格精简编制。总的要求是,机构的总量和编制总数要大幅度减下来,这个坚决不能突破。要统筹盘活用好编制资源,重点用于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础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等问题,切实把该减的坚决减下来,该充实的全面加强,把编制用在该用之处,用在“刀刃上”。四是要妥善分流人员。省委明确提出,这次改革不搞“断崖式”精简分流。因改革中机构调整出现超职数配备领导人员、超岗位聘用人员的,保留现有待遇逐步消化;超编单位可实行“退3进1”,逐步将人员调整至编制以内;由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整合组建的单位,暂维持原有经费渠道和保障政策,条件具备的同步调整到位。撤销整合单位聘用的编外人员、临时人员,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由各部门(单位)妥善处理。
(三)以建章立制为根本,着力完善事业单位治理体系。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逐步建立政事权限清单,探索实行机构职能编制规定,完善章程管理。这是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举措。我们要把这些举措落实到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要建立政事权限清单,理顺政事管办关系。这是规范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关系的载体,针对的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注意做到定位准、边界清、责任明。定位准,就是要把重心放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上。政府职能部门要从单纯注重本行业本系统公共事业发展向创造更多的公平机会和公平环境转变,从“办事业”向“管行业”转变,减少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赋予事业单位更大自主权。边界清,就是要全面梳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各自的管理事项,该规范的规范、该清理的清理、该下放的下放,真正划清两者在干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务资产、业务运行等方面的权限。责任明,就是要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准确界定相应责任,健全制度规范,既防止有权无责,又避免有责无权。二是要明确“三定”规定,明晰功能定位。探索实行“机构、职能、编制”规定,是落实机构编制法定化的重要举措,是明晰定位、规范运行、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的基本方式。去年党政机构改革过程中,我市实现了党政机关“三定”规定的全覆盖。这次改革将重新制定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的“三定”规定,作为落实机构编制法定化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中,要规范履职行为,事业单位不得承担行政职能、以机关名义向社会实施管理,不得以机关影响力参与或干预市场竞争;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要突出主责主业、破除逐利机制。要规范机构编制,根据事业单位服务性和专业性特点,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合理配置
人员编制,精干设置综合管理机构。要规范制度执行,切实维护“三定”规定的权威性。三是完善章程管理,健全治理机制。对于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实行章程管理,是推进事业单位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要坚持把体现党的领导作为制定章程的大前提,实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民主管理与依法依规运行有机统一。制定章程要专门对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作出规定,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和程序加以明确。要考虑不同行业的专业技术特点,尊重教学科研等内在规律,健全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章程制定、备案、执行的制度,构建形成运行顺畅、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现代治理机制。
(四)以服务大局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事业单位设置。
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我们坚持以服务政治大局、发展大局、民生大局为目标导向,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政策框架内,在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和调整了一批体现XX特色的事业单位。一是着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对XX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我们将市文化和旅游局的5个副处级事业单位调整为1个正处和4个副处,在机构编制规格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予以加强;在XXX文物保护所增挂关公文化研究院牌子,并从编制周转池中保证10个全额事业编制用于专项招聘历史、文化、考古等专业化人才;保留XX博物馆、XXX保护研究院、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副处建制;组建市文物保护中心,机构规格设置为正处级,并在编制分配上予以倾斜保障;整合市蒲剧艺术研究所、市蒲剧音乐舞蹈研究所,组建XXX蒲剧艺术院,机构规格设置为副处级。二是着眼服务“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保留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和市政务大厅服务中心,将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并入市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将市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并入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整合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与市政府公共资金投资建设项目服务中心组建新的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三是着眼服务保障民生重塑再造事业单位。针对果业高质量发展,保留市果业发展中心,同时做好理顺归口和强化中药材事业发展工作;针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编制上予以倾斜;针对强化公众生命安全工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将市矿山救护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大队)更名为市应急救援大队,并调升为副处级规格,同时保留市防震减灾中心。四是着眼服务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加强党的建设、“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涉及党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领域的社保、扶贫、社会救助等机构,并在编制资源分配上给予适度倾斜。各县(市、区)也要坚持以服务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导向,结合本地实际,在政策范围和机构限额内,立足重塑再造改革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设置和优化事业单位,确保实现改革效益的最大化。
(五)以专项改革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
这次改革,我们坚持将专项改革和基础性改革同步实施、一体推进,全面理顺行政执法、教育医疗、生产经营和委托代管等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一是要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眼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质量,加大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力度,有效减少冗余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实现执法效益最大化。我们严格控制行政执法机构种类和数量,除市场监管等5个领域和城市管理领域外,市县暂保留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卫生、劳动监察等领域执法机构,列为公益一类。同时,整合其他事业机构承担的执法职责,交由相关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或划归机关。二是要推进学校医院改革。着眼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将XX市信息工程学校并入XX市财经学校;积极推进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三个研究所”和市文化艺术学校改革工作,按照“校团合一”,推进教学、研究、创作、演出实现更高质量协调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市级层面保留适当示范学校,其余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逐步稳妥下放盐湖区管理。着眼持续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XX市急救中心(XX市体检中心)更名为XX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挂靠XX市中心医院,将市头针研究所更名为市脑病医院,将XX市口腔卫生学校附属口腔医院、XX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由市教育局管理划转市卫健委管理,理顺医院管理体制。三是稳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理顺政府和市场、事业单位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把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坚决交给市场,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我们按照转企一批、撤销一批、整合一批、转型一批的要求,将XX宾馆、市北赵引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夹马口引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等7个经济效益
较好的单位转企改制;将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汽车修理所等3个转企单位“封存”,实行人员只出不进、编制退一减一,稳妥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四是要理顺代管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根据省委要求,市直事业单位一般不再委托县(市、区)管理,可由属地管理的单位原则上予以下放。我们将市XX水库服务中心、市XX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市驻XX工矿区办事处、XX工程移民事务中心等10个代管单位下放所在县(市),纳入所在县(市)事业单位改革范围统筹设置。这些单位下放后,县(市)党委要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有效发挥作用。
三、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力有序推进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综合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事关群众利益,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纪律观念,严格落实责任,推动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在市委统一领导部署下,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地推进,决不能自行其是、擅自行动。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党组(党委)是改革的责任主体,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事业单位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抓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挂帅出征、靠前指挥,当好“施工队长”。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与各部门的对接,积极回应改革中的问题和诉求,重大问题提请市委编委会议研究审定。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要超前预判领导配备、人员安置、工资待遇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早谋划
制定配套的人事、财政、保险等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和任务落实,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改革风险。各级各部门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一体推动、有序衔接、环环相扣,共同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这篇文章做好做实。
二要稳妥有序实施。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部门多、整合力度大,是对现行体制机制和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这段时间,从市级改革方案的制定,到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实施意见的出台,全市上下经历了一个增强改革认识、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激发改革动力的过程,进展都比较顺利,彰显了浓厚的改革氛围。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和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研究政策措施,把问题考虑得更复杂一些、办法考虑得更细致一些、预案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工作做得更周到一些,做到蹄疾步稳、有序推进。要将改革实施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督查任务和巡察范围,对履行责任不力造成改革严重滞后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要做好思想工作。事业单位改革必然涉及到职能、人员和编制的调整变动,直接关系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思想工作至关重要。涉改单位要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涉改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正确对待个人进退流转,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正确对待岗位职务调整变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始终做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革大局放在第一位,确保改革过程中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宣传部门要全方位多形式宣传党中央改革方针和省市改革举措,宣传我市改革的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宣传机构改革后新组建部门和各涉改部门焕发的新气象,集聚推进改革的正能量。要高度关注舆情,正确引导预期,防止和杜绝炒作。
四要严肃改革纪律。严守各项纪律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迟滞拖延,决不允许搞变通,决不允许借改革之机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进人、突击花钱。上级部门不得通过项目资金分配、督查考核、评比表彰等方式,干预下级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配备。要全面加强执纪监督,对改革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同志们,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意义重大。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改革定力,落实改革举措,圆满完成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为奋力蹚出转型发展新路,乘势而上书写XX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