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坪村全面发展“十佳村”推荐材料

时间:2019-05-13 06:2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洞坪村全面发展“十佳村”推荐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洞坪村全面发展“十佳村”推荐材料》。

第一篇:洞坪村全面发展“十佳村”推荐材料

创先争优谋发展 全面发展奔小康

——洞坪村全面发展“十佳村”推荐材料

洞坪村位于洞坪乡中部,为洞坪乡政府所在地。辖8个村民小组183户706人,耕地面积687亩,林地面积6450亩,水面面积63.9亩。近年来,洞坪村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知道,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使该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经济建设,带领群众致富

近年来,洞坪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调整农业产业为抓手,一手抓传统种养业,一手抓新兴产业,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一是推广发展中药材种植。该村现有彭云钢等金银花种植大户5户,散户若干,金银花种植总面积达120余亩;茯苓种植大户1户,年平均种植面积达120亩左右。二是鼓励发展传统养殖。为使村民基本经济来源有保障,村 里在每家每户都饲养猪、牛的同时,鼓励规模养殖,村里现有存栏2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4户,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户,2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户;常年牛存栏1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2户;养殖规模达800只的养鸡大户1户。三是探索发展新兴产业。竹子狸俗称“竹老鼠”,为我国特种养殖动物之一。该村吴廷生户已发展至存栏数量200多只,2011年销售量已达2000多只,产品远销长沙、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

产业的发展导致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村民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截止目前,洞坪村已全面完成了危房改造,无特困户和危房户家庭;自来水和电视入户率达到100%;村上有7台用于商品交换的运输工具;商品销售网店更是沿街一字排开,村民生活十分方便。

二、强化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洞坪村丝毫没有落下。2011年通过“一事一议”项目硬化了上下龙寨、梨树等处的入户道路,目前村级主干道硬化率已超过90%;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维修、翻修了灌溉水渠3416米,架设抗旱专线1500米,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修建了垃圾场1个,垃圾池6个;修建 沼气池6口;乡邮政所也将在今年12月底完工。

因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绿意盎然的村庄,清洁的村组道路,整洁有序的农家院落,给洞坪村的整体形象又增添了几分亮色。

三、加强文化建设,树立文明新风

作为乡政府的所在地,洞坪村的文化生活堪称丰富。村上有农家书屋1个,书屋内整齐有序,书种丰富,常年向村民开放;2009年下半年,群众自发成立了业余文艺队,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为宣传各种政策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常常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计划生育、新农保、新农合等各项政策;今年,电影公司还下到村里放映了《地震灾害预防》、《农村防范诈骗常识》、《中小学生逃生自救》等科教片,以及《平原枪声》、《火龙对决》等经典故事片,累计放映电影共12场。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村里形成了争创文明的新风,涌现出吴可生等尊老爱幼模范典型,关贤举等助人为乐模范典型,多年来村民无攻来斗殴行为发生。

四、抓好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洞坪村牢牢把握住这根弦,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提升村支两委干部 的服务能力。

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村里年度内开展了2次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了2次农业科技培训,无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九年义务教育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并连续2年被评为县级计划生育双合格村。

如今,洞坪村的各项事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正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大步迈进,如果被评为全面发展“十佳”村,将是对该村的莫大鼓励,该村将以此为动力,用更足的劲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洞坪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第二篇:洞上村调研报告

洞上村调研报告

洞上村位于西营镇中部,距镇政府约3.5公里路程。本行政村经济发展缓慢,村民大多以农业与外出务工为生产生活手段。本行政村交通不便,地理环境以丘陵为主,水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一、村情民生

截止2009年10月,全村共有40余户,150多口人;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青壮年多务工在外,人均收入4400余元。

全村有11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其中女性党员2名。

得益于去年洞上村的“五项工程”,村主干道铺上了长约1.5华里的水泥路,连接村外的西龙线;村民普遍用上了干净便捷的自来水,免去了每日挑水的麻烦。

本村共有困难户11户,其中低保户5户,五保户3户,残疾户3户,占到本村总户数的百分之二十五。

本行政村耕地面积约622.5亩,人均4.15亩,在现实生产劳动中,村民多以老年夫妻为生产单位耕种10-15亩土地,且机械化程度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村集体中存在着各种老问题与新问题,但归结起来就是民生和发展,以及村民的思想解放问题。

(一)、村级经济组织发展落后,村民思想较为保守 我村的村级经济组织只有一个养鸡合作社,是由赵显

宏同志牵头,两户村民加入组成的。该合作社瞄准市场需求,以土鸡蛋生产为经营方向,由于产品营养价值高,受到批发商的青睐,一有一定数量的鸡蛋,就销售一空。但是,土鸡蛋的销售有季节性的特点,母鸡产蛋旺季时,收购价格较低;冬季需求旺盛,且价高,但母鸡产蛋较少。所以,鸡蛋的保鲜成为瓶颈。

本村比较适宜养牛业的发展,但由于大多数村民思想保守,怕担风险,村民

一、两户又缺乏实力,致使该很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搁浅。洞上村与辘轴凹村之间有一块面积较大,地形较为平坦的土塬,土塬上的作物多为玉米,秋收后会留下大量的玉米秸秆供肉牛食用。总之,场地,食物均具备,只差村民解放思想、放手创业。

(二)、人口流失严重,耕种机械化程度低

由于多数村民在农闲时缺少经济来源,大多数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其次,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是村民选择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青壮年大量进城后,本村流失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青壮年进城后,留下大量无人耕种的土地,常住的中老年农村劳动力多选择租种这部分土地来增加经济收入,这样一来,常住本村的农户户均耕种土地可达10-15亩,但由于农村严格的土地流转制度,致使土地很难成片耕种,实行机械化。以此次秋收为例,无论是谷子还是玉米均以人工收割为手段,即使运输环节仍有农户不得不采用手提肩挑的办法搬运,村里仅有的两台三轮农用车很难满足运输的需求。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荒坡绿化程度低

本村学校没有老师任职,没有小卖部供应生活必需品,卫生所也名存实亡。这一系列设施的缺失,不仅给本村村民带来诸多不便,也是造成大量人口流失的负面原因。

村集体有一些闲置的荒坡,绿化程度低,若能绿化改善,将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

三、对策与合理化建议

(一)、解放思想,引进项目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经济的具体形式。由于本村的养鸡合作社规模还很小,效益还不明显,所以大多村民对发展项目,投入资金仍处于观望状态。可以预料,在土鸡蛋市场前景看好的未来几年,洞上村加入养鸡合作社的村民必将增多。但是,我们不能静待村民自己觉悟,村委会应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引导,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从而促使村民解放思想、放手创业。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村应积极筹建养牛合作社。秸秆还田虽然这几年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但在洞上村施行很不现实,但传统的焚烧既污染环境,同时又给防火工作带来隐患,若有一个50头规模以上的肉牛合作社的话,就可使玉米秸秆变废为宝,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按照支部书记赵显宏同志的设想,发展养牛合作社前期,牛粪可以作为无公害肥料使用;合作社壮大后,可以建立大型沼气池,产出沼气供应村民可造福洞上。如此,一个生态产业链就基本完善了。

村里有了相关产业后,村民可在家门口做一些零工,同时又可兼顾家庭,这样既留住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又可维持村里的社会稳定。

(二)、创新土地使用权制度,发展规模化种植

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如今农村生产力发展迅速,联产承包制已不适应农村的发展,虽然不少外出务工农民将土地租种给村民种植,但不允许进行连片改造。一些本可改造成连片土地实行大规模种植的土地却无法施行。究其原因,无非是租种合同期限较短,合同规定权利义务模糊。

如果政府农经部门可以发挥组织优势,推行制度创新,引导村民签订格式合同,并宏观统筹,通过引导村民置换土地的方式使租种农户的土地尽量连成片,形成一定规模。可以预见,农民靠种地可以过上小康生活的话,必将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涌进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三)、绿化荒坡,建设生态洞上

洞上村人口少,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不现实,但花费少量资金绿化洞上的荒坡还是可行的。

我认为,村集体完全可以通过村民大会的形式表决是否每年花一些精力在绿化上,改善自己的人居环境。洞上村面积小,投入少量精力就可见到成效,可为全镇的其它新政村起到示范标杆作用。

第三篇:《十八洞村》观后感(通用)

《十八洞村》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八洞村》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十八洞村》观后感1

弥漫山间的薄雾、航拍下呈镜面的梯田、旋转在盘山公路上的黄色小车、飘浮云间的矮寨大桥,一只威武帅气的公鸡站在屋檐上抖擞羽毛,下过雨后干净窄巷——清新,就像清明过后,大地变得翠绿,空山新雨后的纯净。

近期,单位组织收看了《十八洞村》,还未收看时,想应该是一部“政治色彩浓厚的教育片”。但是当屏幕中的美景出现时,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一位永远在田间插秧的主角、一位每当想女儿时就喝酒“唱歌”的哑叔、一位张口闭口“娶媳妇”的年轻汉子、一位整天坐在门栏上望天“想要儿子”的落魄男子、一位吃了一段时间苞谷饭的护林员,这样一群杨家班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组成了一支脱贫攻坚队伍,也是影片的主人公。

整部片子,看到的是人间温暖和大爱,温暖而感动。很多镜头是在路上奔跑,沾满稻田里泥土的胶鞋在山间的小路上急切奔跑——只为拦截拉着菜刀去找拐走女儿的男子的杨英莲,只为追赶怕因自己被气走的驻村干部……儿子多年前带走的母亲陪嫁的三把板凳,在多年后依旧完好无损地带了回来;麻妹重复了三遍台词:“小南瓜,我们永远守着你。你活一岁,我们活五十岁;你活五十岁,我们活一百岁;你活一百岁,我们活一百五十岁”,既是摇篮曲,又是祖父母爱的誓言。

整部片子,带着农村的质朴感,多出了很多不用硬凹就浮出来的萌点,充满着诙谐:驻村干部小王第一次进村,并不认识路,直冲冲地开着车来了,至山前,没路了,遇见一拉着牛的大叔,问大叔如何进村,大叔淡淡地说了一句“背着车进去”;主角杨英俊斗志昂扬,带着队伍脱贫时,妻子麻妹难得幽默地说“你自封为班长,为什么不封个连长当当”;小王到杨懒家去,说“这是我见过的单身狗里最乱的家”,杨懒似梦似醒地反驳“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麻妹给小王讲述火屋上的板凳经过多年的烟熏结实得很,杨英俊说了一句“挤火车会挤坏”……诸如此类,忍俊不禁。

整部片子,看到是尊重。导演并没有去渲染杨家班的贫困户生活的“穷困”,反而更多笔墨去描写他们从一开始的不认同、不配合,到后来的反思,积极响应,感受到了导演给予被帮扶的对象尊重;杨英俊带着杨家班的贫困户们愚公移山、填土造田,让他们当回“农民的样子”,是对中国8亿多农民的尊重;镜头里的智障小姑娘永远穿着一身干干净净、粉粉嫩嫩的衣服,是给予特殊家庭的尊重;镜头里杨英俊最多的场景就是插秧,杨懒面对修路占了自己的田土时的流泪,是对于土地的尊重。

整部片子,流露的是淳朴的生活气息。十八洞村里的人自给自足,每顿一碗酸鱼、一碗辣椒、一碗酸面、一碗苞谷烧,一口架在柴火上的锅,这就是生活;偷树人看上好的树材,可以做屋梁的那种,不经主人同意伐去,然而礼性不能少——一瓶酒、一块红布包裹几张钞票,就放在树根那儿,这是流传的“砍屋梁”习俗;对于杨懒和村里人举行绝交酒的场景“反光的地面倒映着蓝天,中间一张长桌一只鸡,村里的长老们以一种凝固的姿态占据着长桌的周围”,这是流下来的规矩。

整部片子,展示的是一种包容。镜头里的十八洞村既有白色的小楼房、也有木制的老房,整体构成一副和平安宁的`小村;施又成提着两大桶酒——请乡亲们喝酒来弥补曾经欠乡亲们的水,乡亲们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唱歌,给予其冰释前嫌后最真挚的祝福;当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的时候,留守乡村的人们更多的不是怨念,而是对一方水土割舍不下的乡情,还有对儿女们越飞越高,越过越好的期盼。导演并没有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乡村被城市蚕食的失落,没有刻意煽情,而是以克制、包容的情绪客观的展示真实发生的故事。

看完这部这部电影,记忆最深刻的是,主角杨英俊说的那句话:“我杨英俊辛辛苦苦种地几十年,到头来还是贫困户”。他安分守己种了几十年,除了自家3亩田,还为村民种了7亩多田,却种成了贫困户。驻村干部小王说“谁说种地不能脱贫”。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书记说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种地是一份职业,老百姓将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们所选择的工作同样也是自己的终身职业。选择做什么其实并不难,难的却是一辈子的执念,脚踏实地,执着地坚守着同一份事业,唯有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每一件事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方得始终。

这部片子,看到的是希望。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老一辈的杨家班不忘对土地的热爱,愚公移山,填土造田;新一代的杨家人通过开网店、组织刺绣培训,借鉴外来经验,将本土文化和特色广泛传播;十八洞村在追求物质脱贫的同时,用双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实现了精神上的脱贫与超越。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想电影就是生活本身,一如电影最后,年轻人回到乡村,带着离家时带走的母亲陪嫁的三把板凳,薪火相传,自强不息。

《十八洞村》观后感2

《十八洞村》讲述了军人杨英俊在退伍后没有和战友一起出去打拼,也没有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紧紧守护着自己家乡的那片故土,守护着自己的妻子和智障的孙女小南瓜,用祖辈留下来的田地和插秧经验,在家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务农的故事。

杨英俊为了给孙女治病而返贫,当被识别为贫困户时,相比于其他人的开心,他却显得格外的焦虑,他回到家中重新认识自己,不甘心当贫困户,甚至想把贫困户的牌子摘掉,认为自己务农一辈子,最终还被识别为贫困户,这是一件可耻的事。秋林镇显头村第一书记张少华说:“当我看到这里时,由衷的钦佩这位老战士,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甘愿做贫困户等待国家的救济而不愿自己去努力,甚至把党的好政策错误的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等,但是国家的帮助只是暂时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杨英俊的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虽然贫困、艰苦,但他不甘落后,不想拖国家的后腿。”“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为此,扶贫工作队的小王认为杨英俊正是有这种斗志和勇气,让他当他们杨家族的班长,带领杨家班立志、立身、立行,一起与“穷”打一场脱贫攻坚战。

在与杨家班一起商讨下,找到了真正贫穷的首要原因是没有土地。于是,扶贫工作的小王在网上找到了一片上百亩的煤矿地,这让扶贫工作队看到了希望,让杨家班看到了希望,因为很少人会觉得矿地可以用来种地,即使知道能作为耕地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利用它,但是杨家班的人做到了,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杨英俊带领杨家班在荒地上一起填土造田,改造尾矿,解决了地少人多的矛盾,人工造出大片人工田,吸引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员都回家,造福家乡。他既改变了自己的境遇,更改变了杨懒、杨三金的精神面貌,让他们当回了“农民的样子”。

不管是贫困户还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首先要重视的是精神脱贫,没有谁生下来就要不如别人,不要放弃向上的希望,使贫困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的帽子,创造幸福生活。我们作为基层工作者也应当像小王一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和片中的主人公一样有不惧怕任何问题的决心和毅力,要像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雄鸡一样,永远志气高昂,永远朝气蓬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奋勇向前,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八洞村》观后感3

之前许久没有看过电影了,最近的这次就是单位组织观看《十八洞村》。

甫一看名字立即就联想到了湖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电影一开,果不其然,任务式的观影总是让人提不起兴趣,所以刚看开头的时候是存着几分漫不经心和无所谓的,但是随着画面的徐徐展开和剧情的不断发展,我逐渐看到了湖南山乡所保有传统、温情、质朴、坚持,以及最重要的底层困难群众苦苦维护的。体面和尊严,一样样无不令人动容。

雨后一片空灵、鲜绿、清新充满桃源气息的梯田,阻断村里村外车不能进的山间小道,反复出现的雄赳赳气昂昂抖擞精致羽毛来回踱着大步好似巡视王国一般的傲然独立的雄鸡,村委会高高悬起的不断增加的被褥铺盖,为救自家猪崽不顾安危缒绳而下的残疾人老杨,身体永远板直双目坚定有神的杨英俊,坚持不住的年轻包村干部,等等等等,这一切要素激荡交融完美叙述了十八洞村的扶贫故事,以及最核心的杨英俊的自尊自强和艰苦奋斗。

片中最令我动容的两句话,“我杨英俊辛辛苦苦种地几十年,到头来种成了贫困户”“小南瓜,我们永远守着你。你活一岁,我们活五十岁;你活五十岁,我们活一百岁;你活一百岁,我们活一百五十岁”。头一句自嘲深刻反映出了杨英俊的无奈不甘和深藏心底的尊严,后一句看似轻松实则沉重的童谣般的誓言描绘出了麻妹夫妇对小南瓜不离不弃的大爱和担当。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失去奋斗的方向,失去活着的勇气和尊严,失去对生活的挚爱,踏着所幸的是,杨英俊夫妇有志有爱有梦,有勇气和决心面对这一切,改变这一切,足矣。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或许杨英俊就是我们的猛士,如片中特写的雄鸡一般,永远羽毛鲜亮仪态方正,敢于栉风沐雨迎难而上,尽管步履艰难却从不回头永不屈服的猛士。

《十八洞村》观后感4

精准扶贫先要精神扶贫,只有在精神上脱贫,才有机会去做后面的物质扶贫。

以杨英俊为代表的杨家班成员由于种种原因,被定义为精准扶贫对象,但是杨英俊不同,他只是踏踏实实种地,但没有更加有效的途径致富,并没有懒惰,但有的人是只想要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帮扶,并不想自己努力过上好日子,并以此为荣,帮扶小队通过深入农户家庭,与他们心交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主动想要脱贫的愿望,来达到让十八洞村村民脱贫的目标。

在这其中,我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小南瓜由于脑膜炎致残,但是她的祖父母都很爱她,想要一辈子陪在她身边,我在想,对于残疾孩子的家长来说那是最残酷的事情,接受事实很困难,本该因为新生命的降临而充满希望与欢喜,但是他们要承担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和巨大的心理负担。

我也在重新思考我自己,不应该责怪我的家长,在我小时候没有把我送进医院进行治疗,导致我的左腿行动不便,我也开始慢慢化解内心的坚冰。

再者是要想使现状得到改变,就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当面对煤矿开采导致的大片荒地的时候,帮帮扶小队看到了希望,没有人会觉得那可以用来种地,但即使知道那能作为耕地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利用它,一望无际的荒地很容易让人感到失去希望,但是杨家班的人做到了,不仅看到了机会,还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荒地上填土,人工造出大片人工田,还造福了其他村民,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家。

我认为,不管是困难户还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首先要重视的是精神脱贫,永远不能自己就应该是贫穷的,没有谁生下来就要不如别人,不要放弃向上的希望,不要忘记爱人、爱自己。

要像片子中多次出现的雄鸡一样,永远志气高昂,我们的中国也就会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出彩而出彩。

《十八洞村》观后感5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是书记2013年11月3日视察十八洞村时提出的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看了电影《十八洞村》,我感慨良多。作为湖南省偏远的花桓县十八洞村,交通、经济、教育等一直相当落后,即使到了近年仍未能驶入时代发展的快车道,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极度贫困的现状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耳边响起书记的话“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精准扶贫首先要扶的就是精气神。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但长期的贫困会使部分群众丧失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扶贫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差距,确定对策,重拾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如果困难群众的集体智慧发挥出来,潜力是十分惊人的。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方法在分类施策。对贫困户和贫困地区要进行精准“号脉”,精准扶贫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十八洞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传统的苗绣、鲜美的酸鱼,这些都是现成可以利用的,可以开发的,引入现代市场机制,用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推销、开办农家乐吸引游客,这些很快就收到了实际效果,村民增加了收入,增强了信心。

精准扶贫要善于利用经济能人,复制成功模式。贫困地区有不少的人外出打工,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回乡创业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既可以就近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孩子,又可以增进夫妻感情免除两地相思之苦,同时可以有效利用家乡的资源,打造因利制宜的产业,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回报乡情。先富起来的帮助贫困对象,使命光荣,而且能得到乡亲们的尊重和爱戴。

精准扶贫要注意短期产业和长期产业相结合,注重发展支柱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贫困群众等米下锅,等不得长期项目,所以要首先发展“短、平、快”的项目,尽快打开局面,增强人民的信心,同时也要选准适合当地发展的支柱产业,从根本上解决落后地区的经济面貌。

精准扶贫要充分利用配套政策,积极利用金融手段,走农户加公司的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号召村民不拘形式组成股份制企业,入股可以是技术、资金、土地等生产资料,尽可能使贫困户搭上经济发展的快车,让他们有做主人的感觉,要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感受社会主义温暖,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篇:18洞村影片有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观《十八洞村》影片有感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讲话中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锋阶段。

《十八洞村》这部以少数名族为题材的电影在“精准扶贫”的社会大背景下拉开了序幕。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因为孙女小南瓜患病,并且自己坚持在家守护农田,最后成了村里贫困户。最后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赢一场扶贫攻坚战的故事。影片除了以“扶贫”为贯穿影片的主线外,还提及的创新、环保和对优秀传统的传承。

作为讲述少数民族题材的剧情片,《十八洞村》通过镜头对乡土民族风情的生活写实还原,为观众展现了湘西少数民族的乡土风情。以扶贫改造的真实事件反映了当地淳朴村落的生存状态和对扶贫思想意识的改变。扶贫,并不只是“靠输血”、“靠救济”,真正脱贫,要靠影片中基层干部小王那样为杨家找到“土地”、林场守护员“种老稻谷”、“开网店”等精神上的脱贫,以达到“自造血”,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从而真正摘掉贫困这顶帽子。

十八洞村孕育了杨家人的立志,立身,立行,杨家人抒发了十八洞村的志气,杨家人向我们展现了做人踏实不怕苦,做事认真肯担当。整部影片通过直接或闪回的镜头和对白以角色对“贫困“、”外出打工”、“生存环境”和“留守儿童及老人”反映出了人们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无奈。用三次鸡叫把影片分成三段式讲述从习惯这种生活状态到改变贫困生活的过程。2个小时左右的电影,在向我们诠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充满斗志和希望的声音。伴随美好与和谐中,十九大在京闭幕,而十九大的精神还在不断升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进入了冲锋阶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每一位党员的工作宗旨;我们每一位党员要意识到脱贫攻坚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履行职责;要“出真招,见实效”,真正做到精准帮扶,杜绝表面功夫,面子工程;要以实际行动努力助推贫困户脱贫,解决困难群众迫在眉睫的问题。每一位党员都要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发扬党员干部优良作风,不抱怨、不退缩,为富国强军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第五篇:十八洞村观摩学习心得

十八洞村观摩学习心得

为认真做好“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进一步深刻认识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的时代意义,进一步深刻理解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深刻领会精准扶贫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自觉性、主动性,以更加积极奋进的状态投入脱贫攻坚,5月25日,我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赴湘西花垣十八洞村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2013年11月3日,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从此,十八洞村的扶贫工作按下了快进键。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花垣县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了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认真探索十八洞村“可复制、可推广”模式。短短两年多时间,十八洞村新拓宽的村道铺上了沥青,新修建的水渠让自来水进村入户,改造后的民居更显苗家风情,整个村寨焕然一新,处处都焕发着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

作为精准扶贫的起源地,如今的“十八洞村”因总书记的视察成为闻名全国的“明星村”,但当地的老百姓并没有因此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而是积极探索和实践着精准扶贫的思想内涵,靠发展本地六大特色产业:即猕猴桃种植,黄牛、羊、猪养殖,苗绣专业合作社,劳务输出,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

沿娄怀高速一路向北,途经矮寨大桥,下高速后沿盘山公路驱车近30分钟,来到十八洞村,只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铺就了青石板路,新修的木板房、新扎的竹篾墙、新添的青片瓦……在融融的绿水青山映衬下绘成了一幅别致的乡村水墨画。走进村民施吉文家,他们回忆起当年总书记来到家里的情景时,仍然激动不已。现在,施吉文家因总书记曾经到访,经常有游客前来参观。同样,总书记到访并召开过座谈会的施成富家,也成为大批游客必须要光顾的农家之一。施成富家厅堂中央悬挂着总书记在十八洞村与村民们座谈时的照片,施成富家人指着照片,回忆着当时与总书记拉家常的情景,对我们说:“感谢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苗寨,我们的生活才有今天如此大的变化。”如今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施成富家实施了民居改造,厨房、厕所修葺一新,土坪也铺了青石板,并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成富家厨房”,招牌菜是苗家腊肉、豆腐、酸汤,回头客骆驿不绝,生意越发红火。

向贫困宣战,不仅要有物质的投入,更需要催生内在的动力;美好的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包含“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十八洞村在实施精准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十八洞”这个名字带来的荣誉感,把村民们的心凝聚在了一起,思想的统一,为整个村寨的脱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总书记的调研,带动了十八洞村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十八洞村更注重宣传思想道德精神,积极探索十八洞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注重创新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为精准扶贫奠定思想基础。” 导游给我们介绍十八洞村的发展经验与思路。

一路走访,一路听导游介绍十八洞村“七步走、九不评”方法,开设“道德讲堂”,设立“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制度”,出台“113”工程和农家乐、苗绣合作社、猕猴桃种植基地等经验模式,我们感慨良多,受益匪浅。“以前的十八洞‘年年扶贫年年贫’,老百姓‘等靠要’思想严重,自从总书记视察提出精准扶贫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全村在家家户户的门牌号上建立了思想道德建设管理信息,用道德准则引导约束村民行为,村民互相打分实现星级评比,评出星级个人和星级农户,这种方式在全村掀起了助人为乐和尊老爱幼热潮。”十八洞村导游说。

在脱贫攻坚战中,不仅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原则,摒弃以往“输血”式扶贫,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改“吃小灶”、“栽盆景”为全方位、立体化帮扶,强力恢复和增强贫困群体“造血”功能。更要从根本上为他们“扶智”、“扶技”、“扶信心”,真正让贫困群众有望、致富奔康有路,才能真正实现让贫困地区脱贫,让贫困农民摘帽。

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交流,干部职工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耳濡目染,触动心灵,深受教育,受益良多,真正将“两学一做”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开拓了眼界,找到了差距,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勉励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深刻理解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内涵,认真学习总结十八洞村的发展经验,不断增强责任、创新意识,努力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深刻领会“两学一做”要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提高践行“两学一做”要求的主动性、自觉性,以更加饱满的精气神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不骄不躁,勇挑重任,强力推进,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这是观摩学习,我受益颇多,回去之后要把十八洞村的先进理念、经验实践、深刻感悟运用到扶贫工作中,从自己做起,进一步增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自觉性、主动性,以更加积极奋进的状态投入脱贫攻坚,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早日与全国人民一道脱贫致富奔小康。

下载洞坪村全面发展“十佳村”推荐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洞坪村全面发展“十佳村”推荐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调洞村科普工作总结

    调洞村2010年科普工作总结 我村在镇科普办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认真按照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切实提高科普工作水平和公众科学文化......

    广坪村先进事迹材料

    党群齐心谋发展 边界之村展新窑 ——黄盖镇广坪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9岁诞辰的日子里,我作为先进支部代表在这里发言,感到十分......

    柏杨坪村生活会实施方案

    柏杨坪村党支部 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 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活动办关于开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班子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要求,按照我镇......

    花坪村2011年工作计划

    花坪村2011年工作计划 我村2011年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力争在原有建设基础上加以提升,使全村生活环境得以较大改善的工作思路,以夯实基础为前提,以继续推进乌龙茶种植产业为......

    凤坪村基本情况简介

    凤坪村基本情况简介 河西街道办事处凤坪村位于舞水河上游,距市中心3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410户,总人口1405人,总面积15310亩,耕地面积1212.68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7500元。近......

    关坪村文明村汇报材料

    抓党建促发展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关坪村创建“州级文明村”工作汇报材料 关坪村党总支关坪村民委员会 2012年3月31日 尊敬的考评组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村在各级党委、政府......

    水晶坪村绿化管理制度

    水晶坪村绿化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实现水晶坪村创建“市级园林村”,加强绿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质、打造人居和谐、生态文明的友爱村,根据国家有关绿化相关法律、......

    洋坪村防汛预案

    洋坪村预案防汛是关系全社会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在上级防汛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村的实际,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