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道德培养导师推荐材料
青少年道德培养导师推荐材料
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最精彩
——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校长孙延德同志德育工作掠影
竹溪,匍匐在秦岭脚下大巴山中的全国贫困县和省财政特困县。拼搏在这瘠土上的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人,坚持走‚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礼仪兴校‛,在‚让学生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笑起来‛的发展中,一笔一画写出育人大爱——‚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市级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创新先进学校‛‚平安示范校园‛‚绿色校园‛‚规范管理奖‛等一块块奖牌,《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十堰日报》、《十堰教育》上《雨露润得花更艳》《爱心涌动泛春潮》《风好正是扬帆时》《礼仪花香春满园》《细节生辉》《学园、家园、乐园》等经验介绍,展示出这所学校发展写真。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所学校创造了如此佳绩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带头人——党总支部书记、校长孙延德,具有较高的教育智慧、大刀阔斧的干劲、依法治校的理念、科学管理的方法;源于一个他所带出的勤政务实、敬业爱生的教师团队。
沟通,心灵深处的呼唤
职业教育生源的特殊性,再加上校园硬件建设‚先天‛不足,校园基础设施与学校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一度在困惑、迷茫中徘徊。
2007年8月,时任县实验小学校长的孙延德同志走上了这所学校校长的岗位,组成了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在双双期盼的眼光中,孙延德同志和班子成员走进了教室、办公室,来到了食堂,深入到教职工中间……为了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他将‚校长信箱‛挂在了校园最醒目的地方,开通了网上‚校长信箱‛,创办了《学校管理简报》。他每天晚上的都会到教室、办公室转一转,与教师、学生谈谈,解除师生的困惑,了解他们的心愿。或立即解决,或责派专人去落实,涉及面广的由他本人或分管校长在操场面对学生公开答复,遇到暂时不能解决的,也都给学生解释清楚,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原以为是‚摆设‛的校长信箱成了学校师生与学校领导沟通的‚绿色通道‛。
当年8月,一学生反映,个别教师搞‚满堂灌‛、不注重技能训练。孙延德同志知情后迅速进行调查研究,召开相关人员会议,讨论确立了‚分层教学‛的思路。学校成立了高中部、专业组,对学生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其特长因材施教。随之而来的着眼于培养‚一专多能‛式人才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兴趣和参与意识。‚做中学‛、分层教学、‚赛中学‛的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技能竞赛、演讲比赛、文体联赛等各类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中提高,挖掘了学生长处,增强自信力。艺术活动室、声乐舞蹈兴趣小组、电子电工兴趣小组、电脑维修兴趣小组、网络维护兴趣小组……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爱好中施展才艺,享受成功。
一些住宿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孙校长投信,反映双休日、节假日回不了家的苦闷。第三天,学校便出台了学校领导、教师节假日陪伴学生的规定——开放学生浴池,添置学生专用洗衣机、免费加餐、上网络、看新闻、练技能……值周领导、教师‚陪餐‛、‚陪寝‛。同学们高兴的说:‚‘校长信箱’真是我们的‘连心箱’‛!
有效的沟通使人与人之间拉近距离、互相理解、互相信赖、互相支持,提高工作效率,创一流业绩;有效的沟通使教师们学会了变个角度看事,多把尺子量人,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的潜能,完成好自身的工作。如今,这所学校的学生最爱听他的讲话,喜欢与孙校长谈心。
示范,良好习惯的引领 有人说他‚另类‛,一点儿都不夸张。他用行动践行着 ‚学校教育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做人的准则,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2008年3月24日晚11时半左右,竹山地震波及竹溪县城。霎那间,安静的溪城沸腾起来了,他顾不上喊醒家人,就冲进夜幕,赶到校园,迅速召集学校党员干部落实地震应急预案,与党员干部彻夜陪伴着学生。5月的又一次地震预防中,他又陪伴学生两天两夜……
他给自己提出了‚两先‛要求,见到垃圾,自己弯下腰,先捡;看见学生、教师,自己先微笑点头问好。用自己的行动,用自身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寒冬酷暑、风雨霜雪,他总是踏着晨曦到校,伴着星月回家,始终同班主任、老师在一起。一日三餐,他几乎都在学校食堂与师生一道就餐,与师生一道喜乐;每天再苦再累,他也要在学生睡下以后,同值日的教师一道去学生寝室看看……
他视时间如生命。读书是一种云游,写作是一种精神。闲暇时间,静静地学习,认真体会“国学经典”对我们的影响,思索着学校的发展,并把学到的知识适时运用到工作中,并把所思所悟写出来,和同伴们交流学习。每年都有好几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师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思想工作中来,全体教职工用爱孩子之心爱学生,用管孩子之法管学生,用‚家‛的理念经营学校。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要带一名学习、生活、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重点帮助;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要与数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倾听来自学生们的各种心声,随时解除思想‚疙瘩‛。学生们用经典领悟来树立正确的道德、人生、价值观,使自己能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影响下保持专心,恒心,耐心及毅力。学习的行为规范迅速得到提升、学校的校风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活动,学生素质的提升
环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风气,好的氛围能形成好的意识,好的风气能促进正气的弘扬。孙校长带领学校一班人,用心经营校园,把无形的校园文化变成了可感立体的资源,让师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熏染和共享。古色古香的长廊、鸟语花香的清幽、新颖启智的标语、丰富引人的板报,具有特色文化的班级环境,无不吸引着你的视线,让你深深地感到一种清晰的条理与自然的和谐。
他们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校园,渗透到课堂,组织学生进厂参观、进招聘会现场,组织丰富多彩的技能大赛,组织师生走进社会免费为百姓服务,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孙延德校长常说:‚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心情比什么都重要。心情好了,学习自然就会有兴趣,进而也就有了效率。我们的重要工作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容许学校里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
如何培养学生快乐心境?他引领教师们全力探索一条能使学生培养快乐心境的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教学、文艺、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唱起来、跳起来中快乐起来。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套以文体活动为中心的‚快乐组合‛,班级有趣味兴趣小组、专业有拔河队、三人篮球队,学校定期组织乒乓球赛、羽毛球对抗赛、健身操赛、拔河赛。所有的文体活动,要求每个班级所有的人都要参加一项以上的活动;所有的文体比赛,要求每个人都要参加一项以上。每一位学生在运动中出汗,有笑声。在笑起来、唱起来、动起来、玩起来中,学生身体壮了、开朗多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明显增强了。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让教师和学生释放疲劳,感受快乐。
针对中职生礼仪缺失、行为习惯较差等不足的问题,孙校长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弟子规》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突破口,形成经典教育、安全健康教育、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大教育‛活动。节日感恩活动、‚经典故事‛演讲赛、‚与经典同行征文比赛‛等活动,让经典给力学生品行陶冶,从而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品行。学生读《弟子规》、《点亮心烛》,教师也读,而且还学习《教师人文读本》、《我为谁工作》、《细节决定成败》、《陶行知教育名著》等读物,师生在美妙的诗文韵律和生动的经典故事中,感受经典的无穷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诵读经典改变了学生,提升了教师,也改变了家长。这个做法得到了全市同行的高度赞赏。
活动,凝聚起师生的心;活动,让学生素质大幅提升。‚学会感恩‛、‚书香伴成长、智慧享一生‛、‚文明礼仪伴我行‛‚免费服务社会‛‚青年志愿者‛、趣味运动会、专业技能展示汇报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师生提供了施展才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参与意识。学生在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的过程中,接受教育、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成长起来。
加强女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已成为该校青少年道德培养的一个重点。他们定期专门拿出时间对全校女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教会女生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科学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安全度过青春期。女生管理档案、女教师联系女学生机制、教师陪寝制等女生工作常规化措施,为女生争做有文化、有品位、有气质、有内涵的成功女性提供保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青少年道德培养中不断追求完美的孙校长和他的应用科技学校,正不断走向完美——
2008年底,全市职业教育的专家们莅临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考察,实地察看了学生管理情况后,专家们赞叹不已,并将该校的经验推向全市。2009年,该校被评为‚十堰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又一次获得市、县表彰。2011年孙延德校长又在全市教育工作会上作《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的典型发言。
尽管已经取得了那么多辉煌那么多耀眼的成绩,孙延德校长却说 ‚教育是一项‘遗憾的艺术’,不管你做得多么‘完美’,都会留下许多‘美丽的缺憾’!正是这种遗憾,促使我们不断追求。让每一个学生成功,让每一个家庭幸福,用教育的理想办理想的教育,用爱和责任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他和他的团队将以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方案开发研究》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出最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新途径,把德育教学管理的触角向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延伸,构建起‚德育课程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教育资源多元互动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真正发挥德育在育人工程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幸福快乐成长,让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走向工作岗位。
第二篇:青少年道德培养基地申报材料.
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
青少年道德培养基本情况及工作规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目前尚属国家扶贫重点县和省级财政特困县。这块瘠土上的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成立于1975年3月,原名“竹溪师范”。1983年5月,经湖北省教育厅审定更名为“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1993年,依托该校成立十堰市广播电视大学竹溪分校。1997年12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竹溪县职业教育中心”。1998年5月,原在水坪的竹溪县职业高中整体并入我校。从此形成“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竹溪县职业教育中心”“十堰市广播电视大学竹溪分校”一校三牌的办学格局。2000年12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512工程”合格学校。2003年9月,经十堰市教育局批复,“职教中心”更名为“竹溪县应用科技学校”。2005年12月,经省教育厅验收确认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省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合格教学点”。
学校现占地30亩,有校舍12399.6平米,有微机室五个,电子电工实验室、理工实验室、琴房、学术报告厅各一个,有4万册图书和教学专用闭路电视系统及校园网;有在职在岗教职工72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职称41人,“双师型”教师11人),退休教职工23人。
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以“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礼仪兴校”的发展思路,以“让学生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笑起来”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秉承教师教育,突出发展中职教育,带动成人学历教育的综合性办学格局。
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多渠道开展联合办学,实行工学交替模式,形成了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为首,种植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家电维修、酒店管理4个特色专业为主的专业群,现在籍中职学生2584人,实现了就业有保障、升学有希望的办学目标。教师教育科学规划,针对性强,地方特色鲜明。继2006年初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后,2010年又获“省教师培训特色基地”称号。电大成人学历教育,抓住“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两条主线,以招生工作为重点,逐步形成全员参与、职责明确、重点突出、奖惩分明的电大招生新机制。现有成人学历教育在籍本、专科学员771人,其教学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
二、青少年道德培养现状
多年来,学校以“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礼仪兴校”的发展思路,以“让学生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笑起来”的办学理念,一切为学生着想,精心设置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壁,让学生在诗意氤氲的气氛中接受熏陶与净化。
学校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校园,渗透到课堂,把企业的规章制度与校规相结合,更严格地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定期组织学生进厂参观、进招聘会现场感受等活动,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让学生“未出学校门,已知企业事”。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技能大赛,组织师生走进社会免费为百姓服务,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全体教职工用爱孩子之心爱学生,用管孩子之法管学生,用“家”的理念经营学校,为学生提供温馨的家庭般的生活。“1+1”师生帮带团队和“1+n”师生互动团队把育人的责任具体化。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要
带一名学习、生活、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重点帮助;每个教师每个学期要与数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倾听来自学生们的各种心声,随时解除思想“疙瘩”。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学、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起来、唱起来、跳起来中快乐起来,成长起来
学校在苏州工业园区和南京建起了办事处,为每年在联建、可成、亚帝欧、绿点科技等知名企业上岗实习的千余学生,建起了“家”;为陪伴学生,给学生排忧解难的教师建起了“家”。
“做中学”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过程,实现了人人有爱好、个个有发展的培养目标。分层教学,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层提问,分层布置练习,分类进行辅导,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因有成就感而而开心地笑起来。
校园歌手大赛、技能竞赛、演讲比赛、学生硬笔书法作品汇展、篮球联赛、趣味运动会等各类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中提高,挖掘了学生长处,增强自信力,激发了兴趣和参与意识。艺术活动室、声乐舞蹈兴趣小组、电子电工兴趣小组、电脑维修兴趣小组、网
络维护兴趣小组……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艺的平台,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010年,针对中职生礼仪缺失、行为习惯较差等不足,学校以经典教育、安全健康教育、感恩教育“三大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活动。活动紧扣厚德、博学两条主线,抓住垂范、培养、互动三个重点,以《弟子规》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突破口,以传统美德育人。学校为全校师生每人赠送一本《弟子规》。学生以班为单位,内容进课堂;学校统一组织考试,以考促学。学生读《弟子规》、《点亮心烛》,教师也读,而且还学习《教师人文读本》、《我为谁工作》、《细节决定成败》、《陶行知教育名著》等读物。经典教育,喜见成效。提升了教师的内涵,引领学生提高了人文素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明显提高,带动了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形成了小手拉大手,文明共进的良好氛围。学校的这一做法在201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交流。
精心设置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承载体。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该校巧编《学生成长指南》、《学情日记》,巧用《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修身”设置了有效路径,让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得学生及家长一致欢迎。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来,学校相继获得“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市级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创新先进学校”“平安示范校园”“绿色校园”“规范管理奖”等殊荣;《爱心涌动泛春潮》《风好正是扬帆时》《礼仪花香春满园》《细节生辉》《学园、家园、乐园》等德育工作经验介绍刊登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十堰日报》、《十堰教育》上。
三、设立基地后的工作规划
“全国学校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是服务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全新载体和模式,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建“实验基地”,积极争取项目办的优质资源和服务项目,协助做好交流研讨、论坛、知识竞赛、专业培训等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道德培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积极整合德育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工作。具体计划是:
一、建设一支队伍,夯实德育基础
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为核心,党政工团和全体教职工齐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强化每个教师都做育人的第一责任人工作。用爱孩子之心爱学生,用管孩子之法管学生。每个教师每学期要带一名学习、生活、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重点帮助;每个教师每学期要与数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倾听来自学生们的各种心声,随时解除思想“疙瘩”,培养学生“老总的理想,专家的技能,军人的规范”,真正“让学生留下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笑起来”,形成德育工作全面渗透、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德育业务培训,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和素质,为搞好德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和保障。教师要用自己的爱育出学生的爱,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追求引导学生理解爱、体现爱、付出爱,把“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真爱的体现。完善德育奖惩制度,倡导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和不计得
失的奉献精神,提高教师的内在修养,调动教师的内驱力,挖掘教师的潜能,增强了德育团队的凝聚力。
二、健全两项机制,完善德育体系
一是建立教职工“全员育人”机制。为了使德育工作贯通于教学、实习、后勤服务、生活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全过程,学校推行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责任制,每个教职工都要负责6至7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每个教职工都有一本学生联系记录卡,记录对所包学生的谈话情况和思想发展情况,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
二是建立学生德育评价机制。推行德育积分管理制度。以学生本人的道德和学习行为表现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获得者以及团员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学生德育积分采取增减分办法进行,每月(四周统计一次,将积分结果在班内公布。
三、筑牢三块阵地,丰富德育资源。
一是筑牢课堂教育阵地。课堂教育是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多年来一贯坚持德育课程进课堂、上课表,同时要求德育课教师不断改
进教学方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德育课程真正能够让学生受益。各科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二是筑牢共青团、学生会阵地。学校创办业余党校把党性教育引入到学校的德育体系,开辟了一块学生德育工作的特殊阵地。加强共青团工作,积极引导共青团员中的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带领其他同学追求进步。帮助、指导学生会干部开展工作,锻炼才干。加强业余党校学习培训工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教育,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我们党的先进性。
三是筑牢课余活动阵地。各类课余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学校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指针,以加强“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环保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等六大教育为重点,制定详细的德育活动计划。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每周班会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利用专题讲座、校园网站、广播台、电子屏等媒体播放红色影片、红色歌曲、红色故事;在校园设置德育教育宣传标牌;开辟德育
宣传专栏墙报;创编文艺宣传节目等,加强校园环境净化、美化、绿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四、注重四个结合,增强德育实效。
一是德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德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继续用制度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实行日查、周评、月总结、学期表彰的管理模式,完善“首问负责制”“首视负责制”。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像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监督,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趋向经常化。精心实施包括经典教育行动、安全健康教育行动、感恩教育行动在内的“三大教育行动”,提高师生道德素质、文化品味和安全健康意识,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二是德育与重大节日、纪念日相结合。节日、纪念日所蕴含的教育因素为德育工作供了极为丰富的教育信息。在节日、纪念日来临前就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德育教育,利用班会让学生自主查找有关节日的资料,然后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学校开辟传统文化节日专栏,采用出黑板报、主题班队会、征文、主题节日欢度活动等形式
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人与人之间真诚理解和交往的意义。
三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许多学生的品行与其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谈心室,设置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并安排资历深、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老师负责心理咨询工作。学校积极在班级内组织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并把谈论的内容或者解决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内发生的一些情况和学生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行动,化解矛盾、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四是德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办学导向,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与就业指导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我校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与企业加深沟通,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根据企业的需求营造全校性的德育氛围,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习惯;在德育内容上重点加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德技”兼备的合格技术人才。
我们将以省级科研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方案开发研究》为抓手,坚持和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构建 “德育课程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教育资源多元互动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真正发挥德育在整个学校育人工程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一专多能,素质合格”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职业成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发展。
第三篇:青少年道德传统教育
青少年道德传统教育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我们对青少年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常常忽略道德传统的教育,重视物质财富而轻视高尚的道德情操,许多家长、学校更是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万事大吉。这种狭隘的教育方式,造成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争强好胜缺乏宽容,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有的甚至迷失目标走入歧途。而造成青少年忽视传统文化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包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
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所谓理论问题,就是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庞大,因此在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要着重把握住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内容进行。因为一个人若信仰社会主义,自然就会接受马克主义的理论,以及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会自愿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若具有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就会自觉地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就会有一分很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就能为国家和人民而勇于承担。而实践问题,就是对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握的原则和方法。首先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针对特点,有的放矢;坚持以体验教育为主,做到以情感人。通过思想交流,示范教育,假日活动,老少共建,协助家教,配合学校,社会实践等等。
作为北大荒的儿女,我们更应该让孩子们了解北大荒,了解“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种北大荒精神。因此,挖掘和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加强青少年的人文教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为了弘扬和继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它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传承“北大荒精神。”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因此建议:
1、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抓好舆论引导。
2、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发觉出符合时代脉搏的积极因素,为青少年提供实施传统教育的丰富素材。
3、不定期地举办“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青少年文化节”等活动,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习个人先进事迹,加强对北大荒精神的理解。
诵读传统经典 传承中华美德
为了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传统教育,第四管理区举行了“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此次诵读比赛由第四管理区的青少年参加,朗诵了《诗经》、《少年中国说》、《再别康桥》、《有的人》、《回延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青春中国》、《沁园春〃雪》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中华经典名篇。比赛一改以往生硬的背诵,而是以个人诵读或者集体诵读来进行演讲,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让青少年得到传统道德教育,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这样也能更好的展示经典名篇的意境和内涵。学生们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朗诵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通过本次诵读比赛活动,不仅使每个青少年都受到传统经典名篇的熏陶,开拓了知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而且进一步弘扬了中华美德,对促进青少年认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北大荒
精神”活动
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特殊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是多样的,青少年对价值的要求也是多样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如果没有标准,青少年就会失去方向。社会现实需要一个评判的标准。为了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意志品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生活来学习。同时为了学习“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管理区组织青少年进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北大荒精神”活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环境下,面对新的挑战,更要弘扬北大荒精神,用全体北大荒人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观,即诚信、务实、创新、卓越,引领垦区现代化建设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新的跨越。诚信是北大荒人安身立命之本,垦区兴旺发达之道。视诚信为垦区的核心竞争力,倡导诚信伦理,增强诚信意识,形成诚信风尚,打造北大荒诚信品牌,构建诚信垦区。务实是北大荒人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务实就是要求我们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一切问题。务实还要求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创新是北大荒事业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北大荒人弃旧纳新、自觉求变的内在品质。创新就是要敢为人先,力求变革,永葆活力,与时俱进。卓越是北大荒农垦事业发展壮大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指向。卓越就是不断超越,争创一流,追求最佳。
通过开展学习“北大荒精神”活动,让青少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正确思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观、权力观、地位观、价值观;研究自己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是否与时俱进。
第四篇:青少年足球培养
青少年足球培养
主讲:斯力格教授
第一节 介绍欧美足球强国青少年训练
一、德国足协后备力量培养计划(一)为教练员服务
天才促进计划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俱乐部基层教练员的知识和能力。德国足协向教练员们提供有关日常训练和俱乐部工作方方面面的一揽子服务,给予他们与实践相结合的帮助。
1、优化基层教练员的质量
2、德国足协训练基地成为足球服务中心
(二)与学校合作
在培训青少年后备力量方面,德国足协大力推动俱乐部、协会和学校间的协作。自1996/1997赛季开始,德国足协为德国东北足球协会的体育重点学校提供支持,那里有14所体育重点学校,培养约650名足球小天才。
体育重点学校为德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巴拉克、扬克尔、耶里梅斯、林克、施耐德等足球明星都曾在体育重点学校就读。
俱乐部、协会和学校合作的原则
1.对于足球而言,不可放弃学校、俱乐部和协会的合作模式。
2.学龄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当而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3.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核心,足球应该在体育课中享有适当的地位。
(三)青少年国家队
以前德国足协的教练员指导国家队青少年选手的时间不多,因而训练效果也不理想。如今,延长运动员在训练营地集训的时间,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已经成为德国后备力量培训的一大目标。德国足协准备安排为期9天的冬训以及暑期青少年周等活动。除了训练,运动员还要参加文化课学习,以免耽误学业。
统一的比赛和训练观
对其他培养足球天才的机构来讲,青少年国家队的比赛和训练观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其主要特征是: 1.在防守有序、严密的基础上,积极进攻。2.中场攻、防转换迅速、灵活,战术多变。
3.采取多变的进攻战术,在准确与迅速之间进行有针对性地转换。4.“积极的”进攻性防守。
5.在遵守比赛规则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一对一对抗。
(四)天才培训中心
德国足球不能过早地局限于超级天才的小圈子,不能从一开始就放弃大部分有天分的小选手。我们的目标是关注和培养每一名可望成功的好苗子。唯有如此,最终才有相对较大的把握确实选拔最好的选手进国家队。迄今为止,德国各地选拔和培训的组织结构各不相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德国足协的天才促进计划就从此开始。
天才促进计划概要
对11至17岁青少年足球天才的培训计划,将从2002/2003赛季开始在全德实施。暑假结束之后,德国青少年足球选手将在遍布全国的390个训练基地接受额外的培训,每周一次。个人技、战术训练是这项培训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这项计划的丹尼尔解释说“与在俱乐部不同,训练基地的教练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位小选手进行单独的指导。”(五)经费的投入
鉴于从体育运动的角度讲天才促进计划意义重大,德国足协将每年向该计划投入约1000万欧元。德国足协主席迈尔-福菲尔德说:“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德国足协天才促进计划的规模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协会可以匹敌。”
(六)德国足协天才促进计划的目标和优点
在德国,小选手不论在大城市还是在乡村,在地区级还是县级俱乐部踢球,都有被天才促进计划的教练员选中的机会。而且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定期重复的。某个男孩或女孩一旦被认定有天分,就应该得到专业人员(至少B级教练员证书)持续的、有计划的、与运动员个人特点相结合的指导。天才促进计划是对俱乐部训练有益的补充,尤其在战术和技术训练方面。它向足球天才提供了能够经常进行高质量训练的机会。
德国足协天才促进计划的目标 1.定期选拔、淘汰各地青少年选手。
2.建立遍布全国的促进男、女足球后备人才发展的机制。3.把对小选手个人能力的培养作为对俱乐部训练的补充。4.用统一的、合乎时代精神的方法促进天才成长。5.培训、造就出技、战术精湛的球员。6.培训俱乐部中的青少年教练。
7.德国足协、俱乐部和各足球协会通力合作。
8.调动各方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
9.提高所有优秀青少年选手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成长。10.及时向各足球俱乐部介绍比赛和训练的新趋势。
职业俱乐部的竞技中心
2001/2002赛季开始,不论甲级还是乙级俱乐部都有义务建立自己的竞技中心。建立竞技中心的目的就是提高青少年选手的培训水平。
第二节 法国足球的后备人才培养
一、选拔严格 1、2003年为例,共有近800名12-13岁的小选手来到巴黎西南50公里的小镇克拉枫丹纳参加这项也许是世界上最难的足球选拔,经过为期3个月的严格测试,最终只有24人取得了到法国国立足球学校培训的资格。
2、培育了亨利、加拉斯、阿内尔卡、克里斯坦瓦尔和罗腾等众多球星
二、设施先进
法国国立足球学校占地56公顷 有7块草坪场地、两块人工草坪场地。
一个体育馆、16间更衣室、一间桑拿浴室、一个健身房、一个力量训练房。3块用以培养小球技术的网球场。
(三)全面培养
法国国立足球学校不仅仅是足球训练中心 学员周一至周五9-16点一般都要上文化课。训练从16点开始。
20-21点是做作业时间,每晚22:30熄灯。
法国名帅雅凯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小选手很够得到全面的培训,以防将来有朝一日因故不能继续足球事业。
(四)注重技术
国立足球学校有6名全职工作人员,其中最为重要的也许是3名主教练迪索、默雷勒和拉法格。负责球员第二学年训练的默雷勒认为,国立足球学校训练成功的原因是注重提高球员的技术。他说:“我们95%的工作集中在技术领域。一名足球运动员首先必须学会控球、传球和左右脚射门,然后才是提高身体素质和比赛实践。我们期望经过三年的培训这些小球员在技术上达到了进入职业俱乐部青少年体系的资格。
(五)广受承认
以前在克拉枫丹纳得益的只是球员,如今这里教练员的工作也得到了承认。巴西人费罗在上个赛季去英格兰之前曾是法国国立足球学校的主教练,现在执教曼联U17队。费罗认为自己职位的变换不仅是对其在法国执教工作而且是对法式训练方法的肯定。2001年率领法国U17获得世界冠军的霍达尔是最近离开克拉枫丹纳的另一名教练,现在担任阿联酋的足球指导。雅凯对两名主要教练的离任并不感到奇怪。他说:“我总是讲,他们不要我们的教练而是要我们的球员会更好。我们不愿意教练员离开,但是这也说明了一点:法国的训练方式是高水平的。” 第三节 英格兰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英格兰足球协会制定“品质特许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英格兰足球的好苗子在继承本地良好的足球传统的同时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的足球技术。根据英格兰足协技术部的一项调查,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英格兰青少年球员的潜力必须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为青少年球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不能将发展技术与球员的文化课教育和社会福利分割开。
英超俱乐部和其他参加足球联赛的俱乐部应该更多地参与优秀球员的培养工作。有天分的年轻球员过分侧重于竞技足球,练习实践机会太少,需改善这种情况。
改善训练设施,采取伤病预防措施。
足球比赛应该成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提高后备力量教练的素质。
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保护儿童权益的培训。
足球学校
目前英格兰共有39所足球学校,具有以下特点:
1、有相应的室内室外足球运动设施,有学习和做作业的场所。
2、U13-U16球员到足球学校的车程在1个半小时以内,其他球员的车程在1个小时以内。
3、足球学校至少拥有6名全职工作人员,其中必须有1名文教和福利官员。所有工作人员皆经过审查达到一定资格标准,并且每年还要参加至少36小时的在职培训。
4、按9-16岁年龄组和17-21岁年龄组配备理疗师。
5、为运动员上保险。
6、有教学计划。
7、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比例合理。
8、每年向家长和球员提交报告,反馈信息。
9、每年最多参加30场比赛。英格兰足协前技术主任威尔金森的建议
1、比赛的水平、设施和工作人员应与参赛球员的能力相应。
2、比赛只是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比赛结果不是主要的。
3、教练员应该利用比赛提高运动员的个人技术。
4、每名球员每个赛季参加的比赛数量至多不能超过30场,这一规定将得到严格监督。“品质特许计划”对英才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制定一套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政策,保护少年儿童权益。
2、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经过审查和注册。
每个中心都需指定1名工作人员负责儿童权益保护。
3、训练比赛日程安排应合理。
4、所有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参加36小时的在职培训。
5、为运动员上保险。
6、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比例要合理。
7、对守门员进行专门的训练。教育和福利
英格兰,每所足球学校都有1名负责教育和福利工作的全职官员。
英格兰足协有一个专门的教育和福利委员会,指定教育和福利顾问与参加足球联赛的俱乐部联系,确保青少年球员的教育、福利和权益。
英格兰足协定期对足球学校的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确保年轻球员得到良好的教育,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英格兰足协和英超联盟还制定了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细则,每个俱乐部也有自己的相关政策。
第四节 阿根廷足球后备力量培养 阿根廷足球俱乐部内球队级别划分概况
级别
年龄
9级
U15
8级
U16
7级
U17
6级
U18
5级
U19
4级
U20
3级
后备队
1级
职业球队
14岁之前选手的培养工作主要由俱乐部外的私立足球学校承担,球员在那里每周训练3次。
足球在阿根廷的社会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普通的学校体育课已经不能满足爱好体育运动的孩子的需求
他们会利用业余时间踢足球,在足球学校接受系统的足球基础培训。
第五节 日本足球协会的改革措施
2004年日本足球协会(JFA)技术委员会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强化措施。一是指选手强化训练。二是指青少年选手培养。三是指教练员的培养。
“一体”即三个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互通信息。“三位一体” 图示
二、改革“训练中心制度”,加强青少年选手培养 青少年培养的中心任务是通过“训练中心制度”
日本已实施了近20年之久,是日本培养和发现优秀足球人才的主要途径。
三、以“国家训练中心”为信息发源地 “训练中心制度”的核心是“国家训练中心”。为选拔而来的选手提供了最好的训练环境。为教练员提供了提高指导水平的机会。
四、重视足球课题研究
五、日本足球训练信息流通途径
四、教练员培养制度改革
日本全国拥有足协认可资格的指导员总数约为39,400人(2003年11月底数据)。
类别
人数
公认S级教练
166
公认A级教练
公认B级教练
478
公认C级教练
1183
B级社区体育指导员
225
C级社区体育指导员
9959
公认准指导员
8981
少年少女足球指导员
18228
青少年足球培养
陈海波 西南召中心小学
第五篇:青少年道德建设报告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及思想道德建设
工作调研报告
青少年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成长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了解并掌握我乡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在1900年,梁启超先生写下了激发一代中国人豪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今,我国优良传统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古人曾把思想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思想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青少年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如果我们容忍其恶劣的思想发展,道德滑坡,我们的社会发展将更加的不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乡的经济得到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发展一日千里, 经济实力、生态环境、法制水平、文明程度不可同日而言,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大力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充分掌握目前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全面促进我乡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乡在今年三月份,启动了一次大型的“关于加强我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问卷调查”,通过我乡部分学校学生深入调研,得到了比较详实的资料,以下是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与建议报告。
一、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涉及的对象是6岁至18岁之间的我乡在校中小学生以及社会闲散青少年。
2、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个案分析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我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势,使调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真实性。共发出4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66份,有效率在85%以上;其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年龄在6-12岁的青少年占29%,13-15岁青年占46%,16-18岁青少年占25%;在校生占85%,在家务农占25%。
3、调查时间
2012年3月。
4、调查内容
分5个指标体系进行调查,每个指标体系分几道小题,共20道客观题,4道主观题。5个指标体系如下:
第一是对思想道德理论的看法;第二是对精神生活的看法;第三是对人际交往的看法;第四是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看法;第五是对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看法;第六是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我乡青少年大体了解我国核心政治理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识统一,但社会风气对青少年影响很大。
当代中国主流政治理念要求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青少年自身政治理想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表明,我乡青少年对当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相当高的认同,有67.5%的青少年认为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很有必要。高达92.5%的青少年认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必要的。道德建设的最大因素是社会风气。由此可知,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相当的重要。
2、我乡青少年思想观突出现实性,且好高骛远,没能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存在的差距。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社会经济深入人心,在青少年群体得到体现,调查表明,45%的青少年都想赚大钱过好生活,而且在未来职业上有94.6%的青少年选择当干部或当大款,没有愿意当农民或工人,说明他们已经厌倦农村生活,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念头强烈。接近一半的青少年明确做家务,有超过一半的青少年根本不做家务或仅仅做一点点家务。可在零用钱的花销上绝不含糊,有58%的青少年每周零用钱在30块以上。只说不做的青少年人数逐步增多,且青少年开销的费用增多。
3、我乡青少年近20%存在厌学情绪,很少有青少年迷恋或经常泡网吧。
由此可知,我乡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如果任由学生不良的厌学情绪发展下去,势必影响我乡的教育教学质量。
4、我乡青少年对做人的道理认识粗浅,人际交往技能欠缺,知行存在差距。
在问卷中,仅有64.5%的青少年认为不应该说谎应诚实守信,竟然有少数的青少年认为讲老实话就会吃亏,不会说谎是弱智。20%的青少年认为说谎是学习生活的一种需要。可见,我国的优良传统“诚实守信”在青少年的认识中,逐步的淡化,形成不良的认识,对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质更加困难。调查表明,70%的青少年对长辈教诲的态度是合意的就听从,不合意的就不听从;只听不从有15%,仅仅有15%的青少年听从长辈的教诲,说明了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导,会让不良的风气在青少年当中蔓延,不良的思想在青少年当中得到强化。在与长辈见面的过程中,有45%青少年采取不打招呼或一笑了之,甚至回避。说明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技能比较欠缺,不懂得与人交往,特别是与长辈的交往。
5、我乡青少年纪律观念不是跟强,但其所在的环境特别是身边的朋友生活状态不容乐观。
在问卷调查中,提出对社会、学校纪律的态度,有60%的青少年明确愿意遵守社会公德、学校的规章制度。青少年身边的朋友竟然有12%的青少年要么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休闲娱乐,如果得不到扼制,将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恶劣的指引作用,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影响我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原因
1、学校教育不力,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要求过于宽松。
问卷调查中,有20%的青少年认为学校教育不力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从另一个方面也告诉了我们学校对思想道德课或法制课不重视,开设的思想道德课课时少而且经常被其他事情占用。学校的教育方法陈旧,使学生厌学法制内容,加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课程多等使得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监督机制和考核评比机制形同虚设,自然会引起学校、老师、学生的不重视。再加上有些教师师德滑坡,在学生当中引起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2、家庭教育缺失,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校外监管不到位。
在问卷调查中,有26.6%的青少年认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从另一面证明了我乡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缺失。目前我乡青少年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多,“留守”青少年与父母团聚的时候少,父母或托管人对孩子的管教不够。加上青少年生长在农村,而家长文化程度低,青少年成长环境不乐观。而且有的家长自身问题多,抽烟、赌博、说脏话、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破坏公物等等,无法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反而不良风气侵蚀,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四、加强我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整合我乡教育资源,创新德育方法,形成良好的教育机制。
一是继续加强青少年的理论知识教育,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武装青少年的头脑,解决青少年在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环境下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二是学校要创新德育方法,比如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德育机制,德育机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提高,使学生常学常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想,使其优上加优。三是定点定时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完善我乡各种机制,提高德育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落实领导机制,真正建立完整的指挥系统,齐抓共管。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全县各个有关的职能部门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全县各个有关职能部门的独特优势,形成全县关心与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氛围。
3、坚持我乡优秀做法,发挥品牌效应,实现德育的多元发展。一是坚持我乡的“三位一体”育人工程,继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继续推进“五个和谐”“三爱一做”为载体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二是树立典型的德育学校。三是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曾有效的开展过,那么形成的德育品牌要坚持要发展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