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淡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淡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洲乡中心学校 陈 刚
《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使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注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展个性化地学习。
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资料,并结合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收集抗震救灾英雄人物与其先进事迹。这样,在预习时学生已经了解地震的知识,听课时候也颇为兴奋,效果极佳。学习在“人机互动”中通过与课文中地震有关的文字资料,在事物的声、形、发展变化中去获取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相互作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认识过程,产生了强烈地学习欲望,从而形成了学习动机。
二、创设学习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这节课我是利用播放课件方式导入的。我收集了一些汶川地震图片,制成课件,随着背景音乐《生死不离》的徐徐响起,学生通过课件中的那一幅幅触目惊心地地震画面深切地感受到地震给人类带来了的严重灾害,同时也感受到了在灾难中人与人之间体现出来的浓浓情感。让学生入情入境,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欲望,营造了探究的氛围。学生有了身临其境地感觉,自然产生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更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地思想感情。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自主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间地合作
课文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在课件出示了这个句子后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并让小组合作共同讨论,找出有关父与子了不起的句子。在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深刻理解和领悟。自主探究、协作式的学习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地形成也有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小组学习后再全班集中学习,通过品读的方式感悟这位父亲伟大的爱和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课文中有这样一组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句子后我问:“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是什么力量使他没完没了地挖掘?”学生回答后我又利用课件把“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都是血迹”这个几个词语隐去,然后听写这几个词语,听写后课件再现这几个词语,让学生再次品读,体会父亲的心情与父爱的伟大。
通过品读引导学生走近父亲,体会父亲的心情与父爱的力量。把听写当作一种触动学生情感的手段,通过有感情地读要听写的词语,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学生在静静听写词语的时候也就与课文人物产生了共鸣。
课文最后,一个安全出口开辟出来了,我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说:在这劫后重逢的激动时刻,父亲颤动地说:“出来吧,阿曼达!”然而儿子却说---生引读儿子的话:“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的,我不怕。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问学生:“儿子的话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出来交流后回答,感悟出儿子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在总结全文,再次感受父爱的伟大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后我说:“同学们,这地震中的奇迹让我们感受到这父子满怀着至真至诚的爱。在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也涌现许多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英雄,请你也来说说你心中的抗震救灾英雄吧。”
在学生讲述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关的图片,生动形象视频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那样的震憾人心。
在学生讲述后我评价到:“同学们说得真好,正像你们所说的,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让我们学会爱,让我们懂得爱,让我们用真心去爱身边的人吧!”
在课件播放《爱的奉献》音乐声中结束了这节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了孩子们自主创新的能力。现在当你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我们的学生,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无论哪一学科你都会惊喜地发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一个习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意识已经渗透了孩子们的心田。确实,堂的活力在课堂里,放手让孩子们去探索、去攀登、去跋涉、去创造,让课堂成为孩子们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天地,将孕育出无限的生机。
第二篇: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谈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凤翔县石家营中学 张晓霞
【 摘 要】:本文阐述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作用、以及利用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的。【关键字】多媒体 课堂教学 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大量的事实证实,在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他们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现代教育学》认为:在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运用声光设备,强化形、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证明,现代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人类文明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它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感知的对象,揭示其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为学生领会难度较大的科学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代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和形象化教学,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毫无疑问,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它的形、声特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
例如,上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第三章第二节“电现象”时,我在多媒体教室,播放静电竖发,冬天漆黑的晚上脱毛衣时放电等片段后,学生情绪逐渐兴奋,接着演示静电除尘实验,并通过视频展示台上的摄像头,将整个实验过程反映到投影机屏幕上,保证每个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通过一连串的现象再现和实验演示,再加上逼真的视听感觉,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对有关电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再又如,在讲述“大气的压强”时,不只是将其定义写出来讲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在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看一段形象生动的录像“马德堡半球实验”,接着分组讨论,几分钟后再把录像图象放慢,甚至停留在某一变化过程,按其变化分析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可见,多媒体为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有利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教学,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
二、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可以优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
中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多做演示实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所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入电教多媒体,便能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而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述直线电流的周围磁感线环绕方向、以及摆上小磁针的指向等问题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可使这一在同一空间发生的几个物理现象得到简洁、有序的表现和阐述,使教学手段得已进一步优化。有的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对这类物理现象,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使他们达到全面彻底理解,成为学习难点。电教多媒体投影仪,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实践中,可以制作基片,电流流向抽拉片,磁力线环绕方向覆盖片,某几点磁场方向抽拉片,放小磁针时磁针的指向覆盖片等多种投影底片组成复合片进行投影,通过覆盖、旋转、抽拉等多种演示手段,把各个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此难点就轻而易举突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微观现象变为宏观现象,便于观察。
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渠道。以物理科为例,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实验学科,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验证,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不少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有些虽不是微观世界的,但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难题。怎么办?运用现代多媒体可以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象,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原子因失去电子而使物体带正电,原子又因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带负电这一物理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形象地感知这一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物理现象,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知识。
3.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现代多媒体在这方面能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如物理序言课的教学,除了演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如火箭、卫星、核电站等)的录像;在讲机械运动时,播放地球自转、饶太阳公转及整个太阳系运动影像;讲惯性时,播放“小女孩脚踏香蕉皮会摔跤”的影像;讲杠杆时,播放“两个小孩跷跷板”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学生看时如临其境,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准备了无尽的动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传统教学容易抑制学生的自发兴趣和自发联想,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电化教学弥补了常规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电教多媒体作用于学生视觉、听觉。恰当运用了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新旧知识尽快吻合,它可以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止为运动,变虚幻为真实等等。电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促进了教学的改革。然而这种电教多媒体的运用,是不是就可以代替课堂教学呢?怎样才能使其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呢?我认为,电教多媒体所提供的生动的、鲜明的视听感知现象,是形成想象的基础,抓住学习的心理的特点,为学生的形象思维提供了依据。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可能代替课堂教学。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不应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例如,在演示化学实验时,关于颜色的变化、沉淀的产生,气体的产生等,实验现象较明显,直接演示即可,可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手段,将上述有关的实验现象通过课件的形式做出来,既分散了学生精力,又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物力,还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2、电教不应该满堂灌。一堂课,使用媒体的种类和各种媒体的次数过多,致使学生眼花缭乱。电教满堂灌,老师的主导作用失去,学生被动地处在视听中,易使学生产生平淡感、疲劳感,失去了现代多媒体的作用。
3、运用电教媒体要直观。一是让学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用感官直接感受,直接观察。能够运用实物教学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这比机械地将实物制成一些投影片投影到荧幕上效果要好得多。二是正确对待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实验,直观形象,既能培养学生实验的各种能力,又对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直接得出新理论、。新概念的结论。因此,实验教学是任何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
总之,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了课堂教学,又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最终要受人支配,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将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学规律及其他教学因素揉合在一起,才能使现代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的,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带待于我们去探索、去发展、去完善。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促进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和
2、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实用教程
第三篇: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世纪,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不断地探索、研究、解决化学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积极地探索、实践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高科技手段在教学领域的重要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传统教育方式的重要补充与发展,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要运用好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必须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两方面进行更广泛的探索。本文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讨。
一、初中化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
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声音、图像、音像、动画等传播媒体集于一体,赋予教学信息传播以交互功能,一改传统教学基本上靠教师口授、板书、演示的局面,给传统初中化学教育带来了新面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
1、表达形式灵活多样
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图像演示、动画模拟等多种表达形式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形象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化学特性、分子运动、空间结构、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时间利用率高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将大量的音像和图片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大大节省了教师演示、讲解的时间,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联想、思考,课堂时间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经形成,以后只需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改变,在原有电子程序基础上进行改进,不必一切从头做起,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再有,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素材在互联网上到处可寻,网络资源的共享为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由于表达形式的灵活多样,时间利用率的提高,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灵活安排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德育教育等相关内容,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穿插于化学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化学”教学方式,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内容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联想培养、兴趣培养、思维培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交互式”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景,师生互动,可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进行有机结合。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信息输入,对学生展开主导活动,师生以化学教学的多媒体手段展开多层次的相互作用。
二、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合理的安排、精心的设计,除根据教学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应用多媒体外,还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落实到化学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取材要广泛,内容要丰富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密切相关,与人类每天都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进行化学教学内容设计时,除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利用多媒体技术适时穿插素质教育、德育教育有关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学辅助材料取材要广泛,内容要丰富。取材内容要结合中学生好奇、获知的心理特征,要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取材以利于学生理解授课内容、掌握知识、提高素质为基本原则,以能刺激学生兴奋点,引导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为达到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这一目标,教师也应加强学习,善于积累。同时,还应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2、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晰
多媒体教学表达形式灵活多样,但一节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是表现形式越多,穿插内容越多越好,一节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必须授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能准确定位与把握学生,教学内容编排必须合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时要注意根据教学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策略的设计,合理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不应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地位,而过分追求教学媒体本身的质量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有时,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多媒体作为辅助的教学手须,教学效果会更好,一节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多媒体课件,比纷繁复杂、不知所云的课件更能完成教学目标。
3、优化设计,重点突出
有了丰富的辅助材料,合理的结构安排,在下一步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就应根据教学重点的不同,合理地对教学媒体进行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是信息的载体或信息传输的通道,它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动画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化学教学系统运行中,在激励学生动机和引导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都要与化学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协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优越性。
合理的课堂教学应包括以下环节:引趣设疑,启迪思维;探索解题,认识主题;整理归纳,深化完善;巩固练习,迁移发展。对以上每个教学环节的各个教学组件都要进行必要的优化设计,把握多个媒体的取舍与呈现时机,各个组件衔接要合理,各个部分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方针、目的、强度要合理。
三、初中多媒体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初中多媒体教学正处在兴起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忽视与学生的交流
由于多媒体技术涉及范围广泛,且其制作效果因使用者的熟练程度不同其质量会有所差别,使得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过分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而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化学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程度(力度)上有高低之分,学生对化学信息的内化尝试也有深浅之分。所以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原则不能变,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2、一劳永逸,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一个教学课件一旦完成,个别教师便将其束之高阁来年再用,这样虽然节省了其教学备课的时间,但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时代,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所作教学课件的素材、内容可能已陈旧过时,已无法满足学生求知、好奇的要求,教师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与热点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同时,每年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课件一成不变也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积累新的教学资料,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课件,保持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
3、教学过程中滥放实验视频。无论什么实验都通过多媒体了解,学生体会不到实验的乐趣,不能亲眼观察现象,不能亲身感受变化,当然也培养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谨习惯。另外,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现在网上课件很多,有的教师盲目下载使用,结果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符,导致课堂效果不好。
4、课件过于追求美感。诚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教师不能忘记课堂的宗旨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是音乐课。有的教师过于追求课件艺术化,把声音穿插的哪里都是,换屏有背景声,显示文本一会儿飞入、一会儿旋转,出答案有背景声,等等。这些辅助效果我认为适可而止,过多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课件应该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切合实际。
多媒体课件教学虽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仍须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手段为辅助”的原则,扬长避短,灵活地使用多媒体,使它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作用。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淡志华(范文)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府谷县华阳九年制学校 淡志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启发性、互动化的学习已经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文章、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进行最佳的课堂教学。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系列交互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参与进来,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很好的调动起来,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进入良好的循环系统,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目的。
一、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优化了阅读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一定数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及书籍的阅读,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尝试将网络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中,寻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交叉点,通过一种全新的手段,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让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网络技术相融,以探求一种高效、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应用到阅读和写作当中,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所蕴涵的超大信息量正切合了“大语文观”的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既能促进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使学生获得独特情感体验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在入境、析境、建构表达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意义建构,并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开阔视野,增加生活体验。
二、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
中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很多学科的知识都涉及到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学习其他的学科,比如《石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讲的是植物,《巨人与孩子》讲的是童话,《鲁迅自传》讲的是文学名人,《南京大屠杀》讲的是历史故事,《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讲大自然的现象,《走进纽约》讲的是国外大都市的生活。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描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面,第一拳打在鼻子上,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处,第三拳太阳上正着。观看相关文章的视频远比在教室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去想象那画面来得直观。看到一方恶霸被打的惨样,让我们有解恨的感觉。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信息资源,查找相关视频以及课文的朗读等知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轻松的教,学生轻松的学,不仅增加了教师自己的知识储备,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中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口技》一课时,教师可播放口技表演的录音,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2.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中学的古诗文,韵味隽永,蕴意深远。在教学上往往注重学生对其意境的领悟,因生活时代、场境的局限,这是现在的学生很难做到的。所以在教授古诗的教学中可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与古诗意境匹配的优美图片。如讲授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配合表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壮自然景观的幻灯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投影上的画面融为一体,近而感受一代枭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使学生的心与海涛一起翻腾。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神奇,有表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伟;在《清平乐·村居》中有表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温馨、惬意,也有表现“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童趣;在《相见欢》中有表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孤寂惆怅、亡国哀楚„„这一幅幅画面带来的惊羡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边读边赏,理解诗歌的意境,以及抑扬顿挫地朗诵。其情可塑,其意也明。取得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启发想象,培养创造。
想象,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通过观看雨林遭到毁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雨林毁灭的厉害程度,要让学生们由衷感到雨林毁灭对我们人类的威胁,同时要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怎么才能更好的保护雨林”,发表意见,之后可以请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和老师听,再一起讨论。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得到了及时反馈和肯定,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热情。我认为,想象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已存的,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的,还有待创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和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四、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起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一本书在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摇头晃脑,“子曰诗云”。教师是知识与价值的垄断者与传播者。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受到挑战:在七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电子图文面前,教师只能做学生与信息系统间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服务者和协调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将定位于教材开发,教学研究和评价,定位于挖掘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帮助学习者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提高学习者生存能力。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接受现代科学教育价值观,以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借鉴先进的教法,牢牢把握网上资源丰富与学习者语文能力养成的客观规律,创设异彩纷呈的学习情景。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角。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也在进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有机的结合,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如课文《愚翁移山》是一篇寓言,一般学生会感兴趣,文章内容也简单。教师可以讲述相关的知识,教学生自己利用信息资源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了解课文的寓意,请学生分小组或是自己讲述文章。学生讲完教师再补充,这样学习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
1.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搜集、筛选资料,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获取新知。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教师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体现了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如《回乡偶书》一诗中,学完正文后,由学生从网上自选一首怀乡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学,为学生学习古诗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供了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体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三峡》一课,教师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在自己课下收集资料、现场查找网上资料的基础上,或以导游的身份,或以游人的身份,或以三峡人、作家、诗人等不同的身份,介绍三峡,这一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如搜集、整理信息资料,运用资料,语言表达等。另外,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互补的“平台”,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
2.发挥计算机学习工具的优势,人机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看客”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环境。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学生在“人机互动”中,通过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事物的声、色、光的发展变化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认识过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文中的重点是鲁提辖打死镇关西的那三拳,可以将文章列一个表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计算机上面填好表格:“第一拳打在什么地方?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上自己体会到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现成的话,也可以是自己理解后的话,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有所得。教师可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多元理解切换到大屏幕上,利用计算机这一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比如,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设置汉字输入的窗口,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名人名言输入到计算机中。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我们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在语文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尚无充分的经验,但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优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及时汲取新知识,日渐积累,日益丰富自己的头脑,以更好地适应语文课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然而我们也应该同样的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在语文课中的运用虽然冲击着传统的语文课课堂教学,但是不等于说它可以包办代替一切。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仍不能抛弃,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存各自发挥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使我们有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环境。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信息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信息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五篇: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技术发展至今, 已经能为教育创建可行的多媒体教学平台, 提供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机遇和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广范应用。本文主要谈及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守的一些原则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英语 多媒体 教学 提高 培养 优化教学 适时适度
适当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 就会带来疲倦。”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努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这是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之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不仅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而且还会积极主动, 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英语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抽象、枯燥的单词、短语、语法知识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动画与视听的结合,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节省教师板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按照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写板书上,比如抄写一些重点词汇和词组的例句,而现在的中学英语由于课程安排非常紧张,为了节省时间很多时候要放弃在黑板上抄写例句这个步骤,但这样一来学生只靠听一两次而未能做到真正的理解。运用了多媒体,教师在课前把例句写进课件,上课时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把它们展现在屏幕上,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非常有效地达到授课目的。而且抄写板书的时间节省下来可以为学生补充更多的课外课内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3.多媒体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单纯的听讲为主,学生感觉课堂枯燥乏味,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更难以培养他们的观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而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能够视听、思考结合,动脑、动手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对提高单词记忆能力和知识的巩固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大增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记忆效率,从而使学过的单词不易遗忘,达到了巩固记忆的目的。此外,使用课件可以创造生动形象的英语情景与氛围,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断激发他们说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等。
4.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之前,外语学习主要靠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靠教师的讲授。如今学习外语的材料和手段非常丰富, 市面上的教材、教参、教辅书琳琅满目, 有声资料(如磁带、VCD)和多媒体软件越来越多, 方便学生课内课外独立自主学习。学生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自主学习有许多优点, 例如: 能自己把握进度, 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中不受他人的干扰。运用多媒体辅助学习, 可重复某些没有听懂的内容。自主安排的学习没有老师提问和同学的注意, 通常焦虑程度低。学习材料图、文、声、像并茂, 能充分调动学习器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在对话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对话教学,学生以听为主,处在被动的信息接受地位,所接触的多为机械的带有重复性和程式化的练习,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听”是消极的知识输入方式,“说”是积极的知识运用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听和说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接受者和知识运用者。以Book 2A L41 对话为例:利用视频编辑得到Jim 在中国的一所学校里学习的画面,再将画面切换到英国伦敦,切换到法国巴黎,切换到中国上海,然后把三个城市编排在一起,两个男孩在交谈,教师提出问题:(1)Where was Jim born ?(2)How long did he live there ?(3)Why was he in Paris ?(4)Where is he studying now ?Why ?(5)Does he enjoy living in China ?学生回答后,教师对画面中的人物Jim 和Li Lei 分别设置静音,以画面人物的说话动作来促使学生开口,为其配音;接着小组练习,之后学生进行自由操练。操练时,学生点击画面人物,该人物就出现静音,再点击可恢复声音。这种人机交互性学习,使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2、多媒体在书面表达中的应用
书面表达一直是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感到棘手的难题, 运用多媒辅助教学书面表达课, 它以新颖的课型、清晰的图片和材料、大量的信息传输以及活跃的课堂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大了课堂容量, 给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书面表达中常见的错误, 制成课件进行教学, 直观快捷, 课容量大, 效果明显。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现错句, 运用彩色下划线, 或者采用粗体、斜体字, 将错误部分标出, 既醒目又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书面表达中有代表性的错误制成课件, 由学生共同批阅,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短语和句型改正错句, 随后展现正确范文。另外,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限时练习写作, 再将学生的书面表达通过投影仪打在屏幕上, 共同讨论,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分析他们的作文:(1)审题是否清楚;(2)格式是否正确;(3)“踩点”是否全面;(4)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名词、代词等词的用法是否正确;(5)句子的框架是否完整;(6)句子排列是否有条理;(7)拼写和标点是否正确运用;(8)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3、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它涉及的量大、面广,利用传统的教学一支粉笔,一言堂,会使整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堵塞学生积极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能力。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的文字意思,还可以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抓住重点。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课文教学,则能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有效地促进英语课堂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如Book 3 :the Universe and Ma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