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已、观人、争优先-沈丹萍
观已、观人、争优先
历史的年轮前进到了2011年,我们可爱可敬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90周年了。回顾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在曲折、艰难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辉煌而伟大的事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7799.5万党员中的一员,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在创先争优活动当前,在“回眸入党成长路,践行宗旨永争先”主题活动中,我深刻地审视了自己的成长路,瞻仰了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成长路上多曲折,以己为镜找变化。2006年12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想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站在烈士陵园前,站在党旗下,怀着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怀着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憧憬,我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竭尽全力,奉献才能。当时的我,作为班级里第一名共产党员,学习上,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思想上,不断更新,不断提高,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刻保持先进性;生活上,谨言慎行,时刻告诫自己要维护好党员形象,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如今,跨入社会已近两个年头,与当初慷慨激昂、报效祖国的热血之情相比,多了份从容与淡定;面对实实在在的社会,少了构想,多了现实。曾经梦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因为现实,而变得越来越遥远,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慢慢的不再那么坚定了,似乎一切都被平淡的工作与生活冲淡了、代替了,已与普通民众无异。而创先争优活动犹如一阵清风,又如当头一棒,吹醒了我、敲醒了我;“回眸入党成长路,践行宗旨永争先”,犹如一面镜子,一条时光隧道,让我看清现在的自己,看到过去的自己,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党员身份,让我重拾共产党员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热情。
干事创业多艰难,以人为镜知差距。从科学发展观到创先争优活动,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沈浩到常德盛再到杨善洲、崔根良,他们的优秀先进事迹一次次地感动着我。在各级党组织的引导下,学习到了沈浩同志6年如一日,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为党和小岗村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到了常德盛同志“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富不是天生,穷不会生根”的信念,四十年如一日,造就了蒋巷村人民的富裕安康;学习到了杨善洲同志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情系大山、开荒种树、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学习到了崔根良同志不断创新、敢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责任意识,忠诚于党、永葆先进的先锋品质。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心灵震撼,同样是共产党员,对照他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国家的新希望,我又做了什么。曾经,我也是一名村干部,与常德盛同志一样在苏南的农村工作着,然而却缺乏他那种改天换地的勇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突破,未能深入群众,访民生、问民情,未能农村工作当成一项事业,去谋划、去实践。曾有幸参观过蒋巷村,见过常德盛同志,难以相信,一个将穷土恶水、荒凉偏僻的落后贫困村变成富裕和谐、全国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雄式人物,居然毫无架子,远远走来,就是一位普通农民,讲话亲切、诚恳,言语间毫无盛世凌人之感,一位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在那瘦小的身躯中赫然显现。作为一名只有4年党龄、两年工作经验的我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对象,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我要告诫自己,不论身在何职,都要始终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以一颗真诚、勇敢的心为人民服务,不论贡献多少、功劳大小,始终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默默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未来路途多岔路,以优为镜立方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安监工作者,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为吴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首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到安监局工作已有半年了,但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熟悉,手头的人事工资、信访等工作还存在盲区,需要专研的问题还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如各类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以及人事工资方面的文件政策,以提高理论素质;由于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够,在工作中还要虚心向同事请教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其次必须要放下架子,从思想上、行动上,做一名人民的公仆。从大学生村官到机关工作人员,身份上的转变偶尔会使自己有骄傲情绪,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坚定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提高机关效能,办实事、办好事。最后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是人类伟大理想和事业,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势必要经历曲折,遇到困难,在混沌、迷茫中,只有坚定心中的信念,才能经得住困难,才能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前进。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生之年可能无法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能看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景象,但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一代代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都向着这一目标前进,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第二篇:人本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正确性在于:(1)它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3)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韵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52页)最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这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经典表述既是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段话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列宁的理解,社会关系分为两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两类社会关系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一般指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是指建立在物质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包括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关系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所以,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都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页)。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3.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
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0页)
第二层含义指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4.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人的本质不仅不是抽象的,而且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487页)所以,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必然是历史的、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变化的”。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的变更,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人的本质。5.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对此论断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一18页)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写的《费尔巴哈》中还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同上书,第29、30页)“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同上书,第25页)“那些发展着自己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同上书,第31页)在马恩看来,人的本质不应到人的天性中去寻找,而应到他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中去寻找。马克思虽然也承认每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即利己心趋利避害等人的天性,但他却认为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同上书,第84页)“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5页。即“生产”不仅为人生产出财富,而且也为人生产出人的社会关系,即人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的上述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即利己心趋利避害等人本身所固有的天性,而是人本身之外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则是所有制。这样,马克思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所有制决定了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则是所有制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人的本质。如,原始社会是公有制,所以,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是没有利己心的。当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后,人们才有了利己心,才有损人利己的事情发生。而再建立公有制社会,可以消除人们的利己心,而产生利他心,人们都能大公无私。这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宣称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而马克思的理论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上面的。因为私有制产生利己心即私心,而私心又是万恶之源,所以,要消灭人的私心即万恶之源,首先就得消灭私有制。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布:从“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的“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5页)
而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后,人们生活的情况就与私有制迥然有别了。那时,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这就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笔者注),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是因此就是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同上书,笫37、38页)而恩格斯则进一步描述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同上书,第3卷,第323页。)
然而,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证明,人的本质并非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决定的,而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如利己心同情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天性)、思维属性(如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等)与社会属性(如归属感不能离群索居等)所构成的综合体。其中的基础便是属于自然属性中的利己心趋利避害以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天性。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绝不可能成为人的本质,充其量只能给人的本质提供一个表演的舞台或施加一定影响而已。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凡在建立起“公有制”的地方,人们并没有如愿以偿地看到马恩美妙预言的实现,相反倒发现,凡是“私有制”所具有的“弊端”,“公有制”不仅都具有,而且“私有制”没有的“弊端”,“公有制”也能“创造”出来肆虐社会。“消灭私有制”的结果,人们不仅没有收获“共同富裕”,“进入自由王国”,相反倒弄得“共同贫穷”;而有的地方,人们不仅没有获得自由,反而被绑进“古拉格群岛”。
至于说建立公有制就能消灭利己心,则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童话。不用说的,综观实行公有制国家的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十有八九都死在任上,可谓在权力桌上不死不撂筷。而且还自己选择接班人,有的父亲选儿子,有的兄长选弟弟,这不说明实行公有制国家的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也有利己心吗?最高领导人利己心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广大芸芸众生了。“文革”时期,中国实行的可谓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农村农民房前房后种点庄稼蔬菜都被视为非法,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城市里理发的掌破鞋的都不允许单干,统统组织到“公有制”里,以避免“小生产”的“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列宁选集》第4卷,第181页)况且人人都在学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斗私批修”的毛主席的教导,“狼斗私心一闪念”。然而,庶几人人都在为了“利己”保自己而专门整人。所以,“文革”期间,不知有多少令人毛骨悚然的悲剧就发生了。正如北岛有句名诗所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铭志。”。可见“公有制 ”不仅不能消灭人的利己心,反而更加重了人的利己心。这也从反面证明,人的利己心和趋利避害以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才真正是人的本质,它并不能随所有制的改变而改变。
再说,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使马恩的人的“本质论”陷入逻辑悖论的怪圈中。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看来,所谓事物的本质,即一种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稳定不变的,并决定事物的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而“一切社会关系”,不仅不是人本身所固有的,而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它的“总和”怎么能成为人的本质呢?
2006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结尾处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凝聚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努力把‘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篇章。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其中,在高举“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方面,没有再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在人的利己心的驱动下,财产的有效占用和积累增值仍旧构成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而在人类尚未能找到新的更有效的途径解决财产的占有与积累增值的问题的情况下,私有制就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也是不可能消灭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核心观点,就是彻底消灭私有制,显然这是有悖于人的本质的,自然不可能取得成功。
第三篇:观《变形记》有感.doc(已审阅)
观《变形记》有感
六年级占圳宇
看了《变形记》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这一期《变形记》主要讲的是深圳公子哥易虎臣与山村少年吴宗宏互换角色一周的过程。
易虎臣是一个厌学、臭美、酷爱手机的“手机狂”。在学校里,他上课不听讲;不尊重老师;开玩笑不分场合。为了梦寐以求的iphone4s,他答应爸爸参加了《变形记》。
山村少年吴宗臣,是一个尊敬老师,爱学习的人。他常常做梦梦见一个人,每次想奔上去抓住那个人的手时,就跌落山崖。那个人就是他去世的亲生父亲,现在母亲虽然改嫁了,但他的继父却对他格外的好,每天辛勤地采松脂供他上学,为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城市,他也决定参加这次《变形记》。
易虎臣来到山村,山村孩子围上来,送他从田野里采摘来的野花,虽然这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但那些孩子的热情,让他感到一丝温暖。这个城市孩子吃惯了大鱼大肉,老师怕他吃不惯洋瓜,从山上采了一些野菌子,中午吃饭时,易虎臣竟吃了两大碗,想不到平时粒粒不沾的他,今日却大开胃口。来到学校没多久,易虎臣就产生了恐惧感,这个事实——床上有老鼠,对于山村孩子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他却怎么也接受不了。渐渐地,易虎臣已适应了山村生活,在这几天里,易虎臣特别在意一个叫“小黑”的男孩,处处关心他,时时照顾他。易虎臣还教他跳街舞,帮他找爸爸,让分离六年的父子重逢„„曾经
不受欢迎的公子哥,因为这些山村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竟主动提出不要iphone4s。
山村少年吴宗宏到了她做梦都想飞来的大城市;大方爸爸给他一千块作为见面礼。这天晚上,吴宗宏在软绵绵的床上翻来翻去一整夜都没有睡,他的情绪太激动。大方的爸爸,温柔的妈妈,热情的妹妹,还有他身下的软床,这么好的家庭条件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还有他想象中的学校折腾的他整夜合不上眼。第二天一大早,他怀着紧张的情绪走向学校,来到学校,令他大吃一惊。学校的规模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中的规模,他想象中的学校是有两百多人,一间寝室住八十多人,实际上这所学校有三千多人,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寝室才住六个人。条件超好的学校,大方的爸爸,热情的同学„„这一切对他来说就像做梦一样,经历许多的他,猛然发现:这一切都不是他的,这如同一个梦,这个梦是要靠他以后努力学习才能实现的。
转眼间,七天过去了。易虎臣很伤心,对着编导说:“你们让我来,现在又要我走,到底是什么意思”山村孩子也舍不得他离开,一个个都痛哭耆老。最后唱了一首歌,这是易虎臣教他们的《再见》,想不到今天真的到了再见的时候了。深圳孩子也舍不得吴宗宏离开,他们在最后一天举行了捐款仪式。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看完之后,我的心感到无比惭愧,爸爸妈妈辛勤地在烈日下工作,我却不好好学习,每天想着玩,上次我语文考了85分,我退步了。山村孩子学习条件那么艰苦,我们的学习条件比他们好上一百倍,一千倍。
他们梦想着考上大学,走出山沟,我们却一心想着玩,我们以后一定要勤奋学习,不辜负父母的一番苦心。
第四篇:观《 雨人》读后感
看完了《雨人》,惊觉亲情的魅力竟是如此细腻而又震撼人心。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两兄弟围绕亲情和金钱的纠葛情感。由汤姆*克路斯饰演的查理,一个活跃在纽约都市里精明的商人。当他的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有一天,他被通知参加他父亲的遗产分配他的父亲去世了,在分配遗产得时候,从律师得口中他得知了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哥哥。而父亲把所有的钱300万元都给了他的哥哥,由奥斯卡影帝德丝汀〃霍夫曼饰演的雷蒙德,一个患有自闭症的人,他孤独的生活在疗养院里,每天孤独的看着一遍又一遍播放的老片子。当别人试图改变他的生活方式时,他就会痛苦和恐惧。查理不能让300万元给那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哥哥,不能让医生支配那300万的遗产。所以他挺而走险,把他的哥哥从养老院里骗了出来,在路上他发现他的哥哥在交流和生活方面是个弱智,而却是一个数学上的天才,他可以把在他眼前看过的数据都记得清清楚楚。
兄弟俩的交流在路途中在相互的接触中彼此了解,对他的哥哥,查理从一点都没感情只是想着骗取遗产的念头,到爱惜和疼惜自己的哥哥,想让哥哥能走出自闭,能走向正常的社会交流。两兄弟在路途中开车,旅游,赌钱,喝茶中彼此加深感情,血浓于水,流淌在两个人之间相同的血液和兄弟的亲情是任何时间和距离都割舍不了的,只会在彼此的深入接触中慢慢加深。当查理开着水龙头想让雨人洗澡的时候。雨人大叫着,原来幼年时他曾经不小心烫伤年幼的弟弟小查理。当雨人在歇斯底里的尖叫时,查理的心震动了,其实他的心底是多么渴望着亲情的呵护。一种在浓浓的亲情在查理的心中围绕着,他开始真心的对待他的哥哥,一点一点的试着让哥哥走出自闭溶入社会中。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最强大脑》中的一个中国雨人——周玮,他两岁时被诊断为脑瘫,每个人都耻笑他,只有他的妈妈和姐姐依旧呵护他。也许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冥冥之中鼓励着他吧,最后他果然成功晋级了!我深信:只要是金子的,它总会发光啊,只要经过不断地淬练、旁人的否定和亲人的鼓励,最后它总会绽放出万丈的光芒!
世间最牵动我们的心的莫过于亲情,随时随地都善待我们的亲人吧!
第五篇:人力资本观与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人力资本观与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徐国成 徐充
【摘 要】人力资本观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物质资本投资带来经济增长之后所出现经济现象而产生的一种理论体系。它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我国目前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现状,提出我国教育投资的对策,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人力资本 优先发展
【作者简介】 徐国成(1964-),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吉林 长春 130117)
徐 充(1953—),男,吉林长春市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 130021)
人力资本观是在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物质资本投资带来经济增长后所出现的经济现象而产生的一种理论。针对传统的资本、劳动投入分解后经济增长量会出现巨大剩余、活劳动减少而价值量却增加等经济现象,人力资本观都给予了明晰的解释。
一、人力资本观的主要观点
1、以劳动力要素分析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以西奥多.W.舒尔茨(T〃w〃Shultz)、爱德华〃丹尼森(E〃F〃Denison)等为代表。西奥多.W.舒尔茨指出,传统的经济理论把经济的增长仅仅归结为物质资本的增加,而实质上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更重要。同时,舒尔茨把教育投资视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突出强调教育投资的作用。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使其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对此,他作出了最令人信服的定量分析和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论证出美国1929年一一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美国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1]
2、以构建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为中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以保罗〃罗默(Paul Romer)、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等为代表。保罗〃罗默、罗伯特〃卢卡斯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即知识积累模型。
保罗〃罗默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为不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积累过程,提出知识积累论即人力资本存量越多,人力资本的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就越高,因为知识通过教育具有“溢出效应”,投入的越大,积累的越多,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率就越高,经济增长就越快。罗伯特〃卢卡斯把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知识积累模型当中使之内生化、具体化为“每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最后得出结论: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为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在实践中的边干边学。
综上,人力资本理论明确指出了其发展的最佳途径是学校教育。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重新组合,不断为社会积累人力资本。因此,优先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渠道。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本发展的核心
优先发展教育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使投资主体依据人力资本的合理性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规模,从而实现教育发展处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领先的位次。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上,确立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地位;在政府和居民收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为教育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财力,尤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速度应不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保证教育优先形成相对完 善的体系、合理的结构、适度的规模和较高的质量。
1、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确定了教育要优先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是教育投资,并且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教育投资的数量和质量。这是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包括人的知识、技能、文化水平等,而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教育;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舒尔茨指出:“教育远不是一种消费活动。相反,政府和私人有意识地作投资,为的是获得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潜力,它蕴藏在人体内,会在将来做出贡献” [2]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人们接受教育后,形成了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从而增加了人力资本的存量。[3]
2、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特征决定了教育要优先发展。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特征决定了教育要优先发展。一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间接性、长期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果是人的知识、能力提高后形成的劳动力,只有将劳动力再次投入到生产领域并与生产资料结合后才能产出物质效益。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回报。但人力资本一旦形成,就可
[4二]是人力资本以相当长时间地发挥作用,维持其收效,所有者可终身受益。投资的累积性、可变性。由于人的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因此,人力资本的存量不是一次投资形成,而是经过不断连续追加才能形成,正是由于这种追加才使教育要优先发展。
三、我国人力资本现状及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教育投资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公共教育经费的总量低,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少。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美国年教育经费总量平均为3145.76亿元,日本年教育经费总量平均为1649.54亿美元,德国、法国年教育经费总量平均在700-900亿美元,中国、印度年教育经费总量在100亿美元左右。我国又是人口大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只有208美元,仅相当于美国1998年的1∕
9、加拿大的1∕
7、德国的1∕6,[5]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财政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偏低。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政府投入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维持在2.5%左右,直到2001年才突破3%的比例,而发达国家公共 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都在5%以上。[6]
2、我国教育供给不足,教育资源匮乏。义务教育发展基础仍相当薄弱,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调查显示:到2001年,全国15岁以上的文盲为8700万,超过德国的人口总数,尚有522县未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了全国10%的地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辍学与流失的问题,这既降低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积了成批的低素质人口和文盲。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半数初中生无法升学。
3、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人才资源欠缺。至目前为止,中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877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5.5%,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7.5%;高级人才仅占5.5%。[7]人才结构分布不合理,行业、产业布局不均匀。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学、环保等工程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地区间分布不均衡,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85%集中在东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目前通过各种渠道,中国移居国外的本科以上的各类专业人才已达到45万人[8]。越是人力资源不发达,越不容易留住人才,而人才流失过多反过来又加剧了人力资源的不发达。
四、以人力资本观为指导,制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从我国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来看,还未真正摆脱传统观念的掣肘,一整套运行机制还存在着某些不利人力资本形成和开发的方面,如,教育的生产性虽已被理论界所接受,但并没有实施决策;教育的纯消费观念仍继续支配着决策行为;长期以来,我国对固定资产投资,称为“基本建设”,认为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而对教育投资,把它定性为“非生产性开支”,这种观点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行为和投资方向,这实际上仍是一种重视物质投资而轻视教育的做法,这种不协调性必然制约着教育的优先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人力资本观为指导,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正确选择教育投资模式。按照综合国力和人均GNP水平划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确选择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国的教育投资渠道单一,投资面过窄是造成教育资金不足、人力资本生产不能满足经济增长需要的主要原因。所以应打破教 育投资过于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教育投资梁道,提倡和动员社会力量办学,积极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对教育进行投资,积极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等等,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体、多种力量共同办学的教育投资新模式。
2、改革人力资本投资的新体制,建立新的教育投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存款余额已达到15万亿以上,在如此大的社会资源条件下,我国教育却困于经费短缺,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市场机制把社会资源导入人力资本投资市场,因此导致我国社会团体、家庭和个人的许多资源并没有投入到人力资本生产中去,这表明我国存在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障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进一步改革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建立新的教育投资运行机制是紧迫的、必要的。
3、优先发展教育要防止教育投资“过度”问题。教育投资“过度”是指在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投资比重过高、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教育发展规模过大等问题。“优先发展”决不等于“过度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下做好人力需求预测,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信号,把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判断人才市场的走向,并根据人力资本价格的浮动,以确定增加或减少某级某类教育投入量,否则就容易出现教育投资过度的偏差。
4、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加大教育投资的总量。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物质前提,它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因此,确定教育投资应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保证教育投资比例应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而增长,体现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的原则,按教育投资占总投资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来规划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教育。
5、优先发展教育还要调整投资方向,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使各地区教育资金积累能力 5 及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平衡,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为弥补此缺陷,国家应给予其政策及财力上的支持,保障受教育者的机会均等和弱热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减少教育不公平现象,体现教育的公益属性。
[参考文献]:
[1] 周新芳.人力资本理论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08,(1).63 [2] 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和研究的作用 [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6 [3](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和研究的作用 [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80 [4] 刘华东 教育投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的核心[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9)[5] 王玉崑 教育经济学 [M] 2005:101 [6] 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N]中国教育报.2003.6.23:3 [7] 张忠元、向洪主编:人力资本LMl.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107 [8] 张忠元、向洪主编:人力资本LMl.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36
The human capital view and our country educate give priority to the strategy to search newly Xu Guo—cheng1 xu chong2(1.Jilin University Marxism institute graduate student 2.Jilin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Marxism, doctoral tutor Jilin Changchun 130012)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uman capital theory core viewpoint analysis,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 gives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the strategic necessity, through to our country human capital and the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proposed our country educates the investment the mentality, the measure and the means, to formulates gives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 strategy to have the guiding sense.Key words: Human capital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6
联系方式:徐国成 邮箱:jl-xgc@163.com 电话:*** 0431-8617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