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政治必修3同步练习 第4单元 第10课.doc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十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C.②④
【答案】B 【解析】②“决定”说法错误;④提供智力支持说法错误,应为精神动力。
2.教育家陶行知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这段话告诉我们()①要在改造主观世界中改造客观世界 ②加强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③要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C.②④
【答案】D 【解析】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强调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故③④正确,选D。
3.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必须()①发挥教育对文化传承的决定作用 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④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A.①②
C.①③
【答案】B 【解析】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要求,②入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遏制浪费,③正确;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错在“决定”上;浪费属于落后文化,④不准确。
4.近年来,无论是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还是最美妈妈、最美司机,一系列平凡人的非凡事迹,无不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令我们产生由衷的敬意。最美平凡人的行为
B.②③
D.①④ B.①③
D.③④ B.①③
D.③④()①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④表明思想道德修养重于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③
C.①②
【答案】A 【解析】作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平凡人的行为并没有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不选;④说法错误;①③正确,所以选A。
5.“如和煦的春风,吹散心中郁积的疑惑;似夏日的阳光,照亮阴霾笼罩的心灵;是成长的阶梯,铺就实现梦想的旅途;是智慧的加油站,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这就是书籍的魅力和力量!每读一本书,就是一次通透的心灵体悟、一次魅力无穷的美的享受、一次人生旅程的智力加油。”这表明()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题干强调读书对于年轻人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的意义,A、B、D不符合题意。
6.读下图《品质篇》,它启示我们()
B.③④
D.②④
A.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要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D.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答案】C 【解析】漫画中的文字“„完美‟应该是一只永远也装不满的瓶子”,启示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7.古人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身”是指人的身体、体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把人的幸福界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A.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 B.对幸福的理解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C.必须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
D.应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身‟是指人的身体、体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质”可以推断出,身体和灵魂的结合是指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符合题意。
8.古人云:“言不宿诺,行不苟从。”“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说明()①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 ②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展 ③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否定 ④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②③
C.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我们今天不仅强调德治,更强调法治,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也是一种发展,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9.著名哲学家康德说,世上有两种东西,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和头顶未知的星空,越是拥有对它们历久弥新和不断增长的崇敬之情,就越能充实我们的心灵。这句话告诉我们()A.思想道德修养的升华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 B.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C.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必定是有科学文化涵养的人 D.既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又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了人要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和提高科学文化修养,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B错误;C说法错误。
B.③④
D.①② 10.(2015·山西太原调研)“修养的基础是内心对话,人在这种对话中既是自己的原告,又是自己的辩护律师和法官。”这句话旨在说明()A.要用自我教育的方式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B.要用自省、自律的方式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C.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完全依赖于自我感悟
D.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内心反省能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人们可以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C、D说法错误。
11.(2015·深圳宝安调研)“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此外,还有“中国式广场舞”“中国式旅游”“中国式跨栏”……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A.尊重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B.改造或剔除腐朽文化 C.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文化自信 D.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 【答案】D 【解析】针对网友爆料的一系列“中国式”,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脚踏实地,重在实践,故D正确;A说法错误,此类现象是不文明的现象,应该改造;B说法错误,不是腐朽文化;C与题意无关。
12.(2015·湖南长沙联考)近年来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警卫战士等接连不断,层出不穷,在全社会刮起一阵学习“最美”、效仿“最美”之风,这种氛围有利于()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④加强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
A.①④
C.①③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因此②说法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因此③说法错误;全社会刮起一阵学习“最美”、效仿“最美”之风,有利于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④符合题意;故A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
B.②③
D.②④ 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近来,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老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的行为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温度明亮。
运用“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相关知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年学生应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答案】①青年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②青年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学习道德模范身上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时代气息,并发扬光大。③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④青年学生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14.(2015·湛江调研)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广东各地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优秀家风对文化传承、子女成长、道德修养乃至家庭发展、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社会文明进步才有源源不断的推动者与建设者。反之,老人赡养无着、子女教育缺失、亲人情感淡漠不仅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直接关联,而且会对社会风尚、社会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认识。
(2)材料
一、材料二共同体现了联系的什么特点?请进一步分析应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1)①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可以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③开展“好家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培育和传承优秀家风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充分认识家风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影响。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处理好家与国、家风和社风的关系。③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利用优秀家风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引导千千万万个家庭培育“好家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第二篇:2013届高三政治(必修4)一轮同步练习:1.3时代精神的精华
4-1-3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各国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建立、如何建立封建制度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儒、道、墨、法诸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的局面。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②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③哲学的内容虽是虚幻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④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③表述错误,哲学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现实的反映,其内容是客观的。材料并未涉及哲学的产生,排除④。
2.有位哲人讲道,我们所从事的哲学理论研究不是可以马上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它更多地通过间接的方式,时时刻刻影响人们生活和观念,这说明()
A.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答案] A
[解析] B、C错误,D与材料主旨不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3~4题。
3.十九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坚持群众路线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工人运动的发展这一实践活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故选B项。
4.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深厚的理论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④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真理是永恒的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源于实践,②说法错误;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没有永恒的真理,④错误。
5.有人曾问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①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
②能够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③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④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强调了哲学的重要性,①④符合题意。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错误。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③错误。
面对着一定时代社会发展的诸多内容,哲学家可以反映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那一方面;可能正确或比较正确地进行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乃至错误和歪曲地进行反映。因而,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回答6~7题。
6.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主要说明了()
A.哲学不一定都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不一定都是追求智慧之学
C.不一定所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答案] C
[解析] 审题时抓住“真理”“谬误”,说明了哲学有正确或比较正确、错误或比较错误之分,C项观点是正确的。A、B两项观点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故选择C项。
7.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这主要是因为()
①不同的哲学对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不同
②不同的哲学家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不同
③不同的哲学家的知识构成等主观因素不同
④不同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真理或谬误,主要受哲学家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等客观条件以及哲学家本身的知识构成等主观因素的影响,B项是正确的。①④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8.以往的哲学家只在于认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
A.科学性B.革命性
C.实践性D.物质性
[答案] C
[解析] 材料指出了人的两项基本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实践。故选C项。科学性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实践的检验,革命性在于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①②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③是任何哲学都能够实现的。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A、B、C三项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都没有在历史观上真正坚持唯物主义倾向,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D项。
11.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充分体现了()
①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③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④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不能直接体现②③。材料从哲学角度体现了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从文化生活角度体现了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12.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科学发展观()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丰富和发展
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③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④是哲学发展的巅峰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材料的中心旨在揭示科学发展观是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这说明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①②③当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二五”规划明确把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必须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试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答案](1)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指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变革,推动时代进步。
14.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三个“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形成了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
念和哲学基础。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必须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
(2)上述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1)①真正的哲学必须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才能真正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立足国情,又把握世界潮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坚持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和世情,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
[纠错笔记]
我做错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支招]
老师讲评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高三政治复习必修2 第3单元 第5课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五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许多代表、委员在微博上与网友积极互动,晒出议案、提案。会议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又利用微博让公众及时了解两会信息。这是()①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两会代表、委员切实履行义务的表现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①②
C.②③
【答案】C 【解析】两会代表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两会信息,体现了他们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人民更好地实现当家作主,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体现,②③正确。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故①不选。④说法错误。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对“人民当家作主”应这样认识()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B.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人民行使立法权
C.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统一行使国家权力,D正确。
3.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近年来不断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相关的立法议案。这表明人大代表是在()A.行使提案权
C.提出相关质询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人大代表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即提案权、质询权、发言表决免责权等;其次要读懂题干。B错误,人大代表没有制定相关法律,只是提出议案,且
B.制定相关法律 D.协助法律实施 B.①③
D.③④ 人大代表也没有立法权,立法权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也未表明人大代表怎样协助法律实施,故不选D。综合可知A正确。
4.评议工作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各级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实施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人大强化监督职能体现了()A.人大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大可以代行政府发展经济的职能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我国政府部门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答案】D 【解析】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我国政府部门对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人大不能代行政府的职能,所以A、B、C表述错误,D表述正确。
5.全国人大代表李某针对当前广大农民共同关注的“新农村合作医疗”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获得大会表决通过。在此过程中,人大代表履行了()①审议权 ②表决权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A.①②③
C.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权利。“提出了提案草案”是提案权;“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过程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审议权和表决权,①②③当选。质询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排除,因此选A。
6.下图漫画表明()
B.②③④
D.②④
A.人大代表能够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B.人大代表自觉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C.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D.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答案】B 【解析】A、D与题意不符。C观点错误。
7.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了关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等19项内容,作为今年的重点办理建议,交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改委等38家承办单位进行办理,由全国人大7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 ②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一起构成我国权力机关体系
A.①②
C.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故本题选①②组合。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故③不选;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一起构成我国权力机关体系,故④不选。
8.十八大提出“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提高基层人大代表和专职委员的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基层代表的政治权利 B.使执政党与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更加规范和顺畅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是坚持依法治国 D.使人大更好地代表人民制定法律法规、监督“一府两院” 【答案】D 【解析】使基层代表能够更好地履行政治权利,而不是进一步扩大基层代表的政治权利,故排除A。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同权力机关的关系,故排除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故排除C。
9.某全国人大代表说:“我不是为自己说话,老百姓的话我必须说”。这充分体现()A.公民的诉求就是人大代表的诉求 B.公民的利益得靠人大代表来维护 C.人大代表应接受当地选民的监督 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D 【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
B.①③
D.③④ 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材料中“我不是为自己说话,老百姓的话我必须说”,表明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由此可见,D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C表述正确但不符题意,故不能入选。
10.(2015·重庆重点中学调研)作为人大代表应具备“腿功”“耳功”“脑功”“手功”,更应具备“嘴功”,当代表不是到人大去挂“眼科”“耳科”,应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要求人大代表()A.在审议议案、表决决定时,敢于阐明自己的建议 B.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C.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D.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答案】A 【解析】作为人大代表应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因此要求人大代表要在审议议案、表决决定时,敢于阐明自己的建议,故A正确;B说法不全面,排除;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11.2014年10月,某县人大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并由选民对代表开展评议。自2002年以来,这一活动已持续10多年。该县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①体现了人大代表由选民产生,要对选民负责 ②保障了广大选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 ③方便选民监督人大代表,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能力
A.①②
C.①④
【答案】C 【解析】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体现了人大代表由选民产生,要对选民负责,所以①入选;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选民没有质询权,所以②不选;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所以③不错误;④观点正确入选。
12.(2015·山西太原调研)2014年8月31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以161票赞成、2票反对、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修改预算法的决定。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①行使立法权 ②行使决定权 ③坚持依法行政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②③
B.①③
B.③④
D.②③ C.②④
【答案】D
D.①④
【解析】修改预算法,是法律的修改与完善,是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的体现,①说法正确,②与题意不符;投票表决,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④正确;坚持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③与题意无关。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年9月28日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了“占领中环”的非法集会。国务院港澳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相继表态,谴责“占中”,支持特区政府依法处置,维护香港社会稳定,保护香港市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并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行政长官普选问题的决定,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实行普选的宪制基础,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地位和有效性,不容挑战,必须得到尊重和遵守。
(1)国务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什么关系?
(2)请结合材料,运用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地位。
(3)作为同龄人,请为参与罢课和走向街头的香港学生写一条劝告意见。
【答案】(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2)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的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规定,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最高决定权,它代表全体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独立地行使国家主权或统治权。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对香港特区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地位和有效性。
(3)如:要多一些独立的理性的思考,选择合理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愿望和要求,要意识到非理性抗争行为背后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14.(2015·湛江调研)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共取消、转移、下放和委托实施行政审批500多项,公布了《广东省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不得擅自增设或者调整,目录以外不得实施行政审批。
材料二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但广东中小企业还存在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模式、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缩利润空间等问题,广东各级政府从多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材料三 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条例是全国第一部规范行政许可监督管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评价和监督管理进行规范,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行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政府简政放权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小企业应怎样走出发展困境。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省人大上述举措的依据。
【答案】(1)政府简政放权有利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立足国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转型升级。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待遇。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创建品牌,建立健全公司组织机构,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④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④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四篇:2011年高三政治_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1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①2009年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 ②2009年举办中国俄语年 ③10月16日济南为迎全运会开幕式成功实施消云技术 ④四川九寨沟的自然遗产
⑤温家宝总理对朝鲜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答案:B 2.电视版《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最高收视率17.3,成为各地电视台的动画片收视之冠。而后,其动画电影票房达到9000万元,估计2009年衍生产品可能达几亿元。这告诉我们()A.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C 3.“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 答案:C 4.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 答案:B 5.2009年4月26日至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网博会上提出了“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政府部门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积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先
8.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说明()A.非公有制经济已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以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答案:B 9.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文化意义是()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C 10.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山东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体育盛会。济南全运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2亿元,城市基础建设和环境美化成效显著。同时,“全运经济”成为济南经济新亮点,加快了旅游、金融、商贸、通讯、文化和体育产业等服务业发展。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③政府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A.①②④ C.①③④ 答案:A 11.200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答案:B 12.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B.①②④ D.②③④
A.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C.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享受 答案:C 18.2009年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公益课《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生准时收看,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以切身体验来阐明浅显又深刻的应急避险道理,让生命教育深入人心。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的这一举措说明()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C.①③
答案:A 19.春节、中秋节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是欧美人的传统节日,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中,人们也逐步地过起圣诞节、情人节来。这说明欧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具有()A.强制性 B.潜移默化的特点 B.③④ D.②④
C.政治倾向性 D.消极作用 答案:B 20.在我国已经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仍然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A.潜移默化的 C.深远持久的 答案:C 21.作家余秋雨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说明文化影响具有()A.潜移默化的特点 C.相对独立的特点 答案:A 22.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十一运的主题口号和宣传口号,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把筹办全运会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属于先进健康的文化。它必将使十一运成为全国人民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的盛会,有力推进全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力促进山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增强山东的综合实力。
27.材料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从“艳照门”事件、“百度竞价排名”**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暴力和低俗倾向再次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整治互联网,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6月19日新华网载文指出,自2009年1月5日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以来,行动深入推进,阶段性成效明显:先后曝光了十批低俗网站,关闭了5000多家非法网站。但目前整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网站更多源于利益驱动,致使低俗信息屡禁不止。下一步,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材料二:据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我国网民数达到3.38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已达到1.75亿,占总体网民的51.8%。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合理性。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低俗文化会败坏社会文明、腐蚀人的心灵。国务院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有利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2)我国网民迅速增加,网络传媒迅速发展,它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它“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网络低俗之风不断蔓延。网络文化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8.金融之危,文化之机。国际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材料:一般而言,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会紧缩物质需求,而对那些能够放松心情、舒缓情绪的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而且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投入相对较小,创造的就业岗位却很可观,同时,如果能很好地输出文化,还可能改变出口产品的结构,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危机时期恰恰是文化产业兴旺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能够表现出明显的“反经济周期调节性”。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其中的奥秘。
答案:(1)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人有重大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9.2009年,安徽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此,各地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学校开放了阅览室、舞蹈室,有的学校举办了各种文体、艺术活动,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数学校都开全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得到了保障,等等。这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
第五篇:2014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单元综合提升(必修2).
单元综合提升
1.《政治生活》内综合
本单元中的我国的外交政策与第一单元中的我国的国家性质,与第二单元中的政府职能有内在的联系:
(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2)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是政府履行对外职能的体现。2.与《经济生活》的综合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之一,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之间关系等相联系。
(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与社会主义本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知识相联系。(3)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相联系。3.与《文化生活》的综合
(1)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分析说明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
(2)运用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说明如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4.与《生活与哲学》的综合
(1)运用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观点分析国际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的变化。
(2)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联合国的作用。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观点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
答题模板3 “依据”类主观题
此类题主要是分析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空间交会对接被世界航天专家公认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零误差的交会对接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了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大步。2012年6月29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但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
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问题上所坚持的宗旨、原则的依据。
例题剖析 本题要求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问题上所坚持的宗旨、原则的依据,应结合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几个方面回答,注意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的结合。
答案(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符合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在开发国际空间上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模板一 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说明材料某方面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比如“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等。
第二步“分”,即对确定的观点、原理进行分解,比如把文化创新分解为根本途径、基本途径(两个)、坚持正确的方向等方面;把唯物辩证法分解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等。
第三步“筛”,即把分解的观点、原理依据材料作出取舍,比如,如果材料描述的是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吸收外来文化,则涉及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如果材料描述的是把某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则涉及抓主要矛盾。
第四步“联”,即把保留下来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联结。按照“理论(观点)+材料中体现或符合(违背)这一理论(观点)的做法或言论+意义”的模式作答。模板二 未确定知识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内容的理论依据
第一步“定”,即依据设问,确定答题的范围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确定的答题范围以及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从课本中抽调出所需要的理论观点。
第三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四步组织答案,按照“理论(观点)+材料中体现或符合(违背)这一理论(观点)的做法或言论+意义”的模式作答。
失分警示 对限定知识范围的和未限定知识范围的,应具体分析。
2012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6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本次峰会意义重大。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讲话。指出过去10年里,各成员国团结协调,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维护了地区和平、安全、稳定,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和平发展的旗帜,各成员国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和广泛共识。未来10年,各成员国要增进互信,加强安全、能源、交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结合材料,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能“加强合作”的政治生活依据。
答案(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加强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促进其发展。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上海合作组织在各领域合作的长足发展体现了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