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电影的定义 特征 发展方向
微电影的定义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故事情节。
微电影的特征
微电影具有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相对简单;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强;创作环境自由,表达机会更多的优势。
对于观众来说,“微电影”因其时间短,内容丰富多彩,并可以通过视频网站、手机、地铁电视等新媒体收看而广受快节奏的当代主流人群喜爱,一部好的“微电影”往往超过传统的电影;
对于发行商来说,因其时间短、内容丰富多彩,容易剪辑和时间调配,因此“微电影”已被很多视频媒体购买或者采用;
对于商家来说,因其收看免费而不会植入广告后被挨骂,越来越多的商家将企业广告片做成了一部精彩的“微电影”,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震撼的画面带给大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传统的广告中脱颖而出。
“微电影”已逐渐被认同,相信它将会是自“微博”之后的一个热门话题与媒体形式。
微电影的发展方向
(一)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如果说传统电影强调意义,那么微电影则侧重于趣味性,微电影的“微”决定了它必须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吸引观众并让观众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这就对微电影的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内容上不仅要新鲜有趣,而且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适当采用较为诙谐的网络语言。
而随着观众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提高,它的深度也不容忽视。执导微电影《纵身一跃》的蔡康永曾用震撼、提醒、讯息、启发四个词来概括微电影,如果微电影缺乏一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那整部电影将成为广告的附庸,失去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价值,继而失去观众兴趣,沦为庸俗娱乐。现在的微电影多是噱头大于创意,但是好的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创意。比如佳能的《Leave Me》,没有明星出镜,却用短小精悍的故事打动人心。[3]虽然明星增强了微电影的可看性,但绝不能走“明星轰炸”的老套路,否则只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只要题材创新、形式灵活、制作精良,即使起用新人也能收到很好的播出效果。(二)平衡数量和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
对电影艺术在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的纠结,以微电影的形式提出来,不仅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质问,也是对微电影前景的一种审视。[4]尤其在各大网站相继开辟微电影疆域的当下,微电影数量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增加,保证品质,适量植入应成为网站和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2011年引起微博热议的桔子水晶酒店的星座系列微电影,就因其巧妙地运用了植入技巧而聚集了大量的网络人气,达到了企业营销的目的。
(三)差异化经营,打造微电影品牌
各大网站要根据自身实力制定不同的策略和方向,可以走高端精良制作的“大片”路线,也可以选择亲近平民的“草根”路线;可以拍单集的电影,也可以拍系列的网络剧;可以以校园爱情、星座为主题,也可以采用旅行、城市的话题。业界的新浪、优酷、网易、奇艺等网站已率先走上了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微电影是大众流行消费产品,大众品牌消费的今天,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微电影品牌的塑造尤为重要,品牌效应将带来更长远的收益。可以打造网站自身的品牌,如在业界具有良好口碑的“优酷出品”、“奇艺出品”,也可以利用明星、导演的品牌效应,还可以通过改编微小说、畅销书、名著来形成品牌效应。(四)丰富微电影类型,培养微电影人才
目前出品的微电影,以剧情片、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话题也多集中在青春、爱情、梦想、亲情等方面,而微电影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在影片类型上进行多种尝试,如纪录片、动画片、音乐片等。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番外篇也应成为新类型的思路。贾樟柯监制、联想集团出品的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就采用了纪录片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联想公益计划支持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草根公益团队的成长历程和感人事迹,在传播微公益理念的同时,也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而由网易打造的电影《东成西就2011》番外篇、《雪花秘扇》番外篇《闺蜜》在创造高点击率和转发率的同时,更是带给微电影创作一个新的思路。微电影的创作从剧本到导演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特别是品牌营销类的微电影,要求创作人员兼具电影和广告两个领域的知识,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各大网站和企业要通过电影大赛、影人计划、微电影节等平台发掘新人,培养微电影人才。
(五)扩大传播效果,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时长的局限,要想收到好的传播效果,在制作上可借鉴美剧边拍边播的模式,即采用预告片、正片、花絮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看到预告片后先产生兴趣和期待,同时也可根据观众反馈及时调整拍摄内容。在平台选择上,要利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传播,一是注重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二是通过设置奖品等形式鼓励网友转发,扩大微电影的人际传播。
微电影要实现规模盈利,就要走产业化道路,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除了依靠广告、点击率外,还可开拓周边产品、微电影版权、艺人经纪、微电影节等获利渠道。同时,还应加强与影视公司的合作,实现自身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已经率先开始尝试:盛大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聚合平台,拥有盛大文学、游戏、音乐、视频等海量原创内容。对于盛大来说,各种资源就像零散的珍珠,通过微电影整合起“文学—剧本—影视—游戏”的产业链条。[5]目前,盛大已推出了改编自起点中文网小说的微电影《昨天》和改编自盛大游戏的微电影《星辰变》。
2012年,微电影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是未来具有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只有不断地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推陈出新,微电影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篇:微电影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微电影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微电影:2010年12月,凯迪拉克和中影集团携手吴彦祖斥1.3亿巨资合拍了《一触即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概念:微电影。《一触即发》即号称全球首部微电影。接着许多公司都开始将微电影作为一种营销传播的手段,并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因为它已经具备了自身独特的属性和特征,完全不同于电视广告、电影和网络视频。从广义上来说,所有适合微博平台收视与传播的3-5分钟短视频都是微视频,包括新闻、音乐、体育、娱乐、拍客、短片等等,主要是用来满足用户的基本信息消费。微电影则是特指由专业团队制作、用电影的叙事手法表达内容,然后利用微博进行收视和分享传播的短片。微电影更多的是用来满足企业的商业诉求。1这是新浪给出对微电影的定义。而大多数人认为,微电影是片长在30秒—300秒之间,具备与传统电影大片同样的高制作水准、符合当下主流人群对精神自由的进一步追求,碎片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使过去曲高和寡的电影艺术回归大众化。由于微电影受到片长的时间限制,能否让微电影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之内将影片的情节紧凑且完整的呈献给观众,同时将人物形象鲜明地塑造出来,成为衡量一部微电影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微电影有着它独特的受众,根据2011年12月的中国微电影分析报告显示,19—39岁的人群占微电影受众的73%,可以覆盖传统的媒体平台难以覆盖的高端人群、中坚人群、意见领袖人群;他们对新媒体有着天生的敏锐感,对为电影这类新生网络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度,所以以他们为主要目标开展品牌传播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到《66号公路》;益达的《酸甜苦辣》系列;三星盖世的《纵身一跃》等优秀的微电影都散发着其独到的魅力,显然它不是新瓶装旧酒,它能够在互联网上成燎原之势发展,有着它现实的客观因素:
一、微电影是Web3.0的必然产物
高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广告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可以一句话概括为Web3.0 造就了微电影。企业广告的演变离不开媒介形式的演变,企业的广告形式在Web3.0时代需要创新,传统的硬广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2011年广电总局更是办不了“限娱令”,“限广令”更是进一步压缩了电视植入式广告的空间。此时,活化的软性植入方式必然是未来企业广告的走向。
(二)影视技术的更新和普及是微电影产生的直接驱动力
影视技术突飞猛进,影视设备的购置成本大幅降低,技术壁垒越来越低,甚至用照相机、手机就可以拍摄制作微电影。例如《纵身一跃》就是蔡康永用Sumsung Galaxy拍摄出来的。影视技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尝试微电影的制作、发布,这也正是微电影能够发展壮大的直接驱动力。没有影视技术的进步普及就不可能有微电影,这是微电影制作的最现实的物质基础。
(三)“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
“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或者说微时代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发展。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它既可以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要,1.引用自新浪“2011首届微电影节”中,新浪营销总经理李想的讲话。也可以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包括坐车、等人、排队等闲暇时间,用3G 手机或网本看完一部“微电影”,感受一场关于青春和梦想的共鸣、旁观一场海枯石烂的爱情。微电影传播效应的特点
微电影在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它不仅颠覆了传统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开创了企业广告的新路径,其在传播效应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一)传播内容上呈现“三微”特点
微时长、微周期、微投资是微电影的三个本质性特征。微时长是微电影最核心的本质特征,指片长时间超短,一般在30秒—300秒之间,这是微电影的一个鲜明特点。这就要求影片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叙事,内容也就必须具有创意性,高度凝练,并有利于快速传播。微周期是制作周期比较短,一般只有几天时间,最长也不超过一个月。微投资是指微电影成本低廉,进入门槛较低,而传统的电影从剧本到拍摄再到发行,整个过程投资巨大, 无论是专业性还是投资成本都有着极高的进入门槛。
(二)传播渠道主要利用新媒体播放
传统电影的播放渠道主要是院线,而微电影不走院线播放,其播放平台主要是新媒体,如电脑、3G 手机等,受众观影更加便捷。由于电脑和手机体积较少,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适合在流动状态播放,如在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播放,这就使影片有可能随时随地的播放,受众面更加广泛;另一方面,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有可能随时接触到网络媒体,对微电影的获取、接收、观看都变得更加容易。
(三)传播主体更加专业
微电影的创作者一般都是由专业团队组成,导演、摄像、演员等技术人员都有从事过电影或者电视剧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甚至有明星加入,并且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有别于草根的网络视频。当然,相较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而言,其创作门槛已大大降低。从目前来看,微电影的主要制作方多为视频网站或者广告主,例如优酷网和中国电影集团联合出品了《11 度青春》系列,桔子水晶酒店出品了《星座微电影》系列。创作和广告的联姻成为微电影的另一显著特点,电影内容中植入广告,广告商品成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关键因素,甚至整个故事设计都是围绕某一广告商品展开,《你能型》、《坚韧·勇敢·爱》、《回家》、《改变世界》等微电影严格意义上就是潘婷、大众银行、三菱汽车、英特尔公司精心制作的商业大片;《一触即发》中不管场面何等宏大、剧情何等惊险,但本质上依然是凯迪拉克的惊艳“表演”;新浪的“四夜奇谭”系列的投资商是三星集团……所以,微电影也是广告宣传转型的另一发展方向,成为广告宣传新的重要载体。
(四)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
微电影改变了传统电影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其传播模式呈现双向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这种新型的电影传播模式,颠覆了由固定银幕和封闭场所构成的物理空间,受众可自由点播、点评自己喜欢的电影,而且受众对电影的操控性增大,暂停、回放、跳跃甚至利用软件进行改编,这使受众 的自我表达得到了最大阐释。另外,受众在电影制作中不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他们甚至可以参加微电影的剧本修改和创作的整个过程,可以主宰剧中人物的命运。电影制作变成了一种实践,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和推动的实践。2011 年8 月新浪视频和别克汽车举办了新浪微剧本大赛“向前的理由@别克”,剧本通过新浪微博发送,最多5 条微博构成一部微剧本作品,选择优胜剧本拍成微电影,并且在新浪及其他视频媒体中进行二次传播。这种微电影的创作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受众的积极参与性,受众通过微博轻而易举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去,这在传统电影的创作中很难实现,改变了传统电影制作的流程和观念。
微电影营销方式的特性
微电影作为新的营销传播方式,一方面带给受众全新感受,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好的微电影使受众得到精神上的认同和愉悦,是一种良好的视听体验,能够快速建立起受众与品牌之间的信任。它不同与广告,但商业痕迹依旧存在甚至在主导;不同于电影,但制作精美甚至打动人心,有人将微电影比作“一种拍得像电影的更高级别的广告”,倒不如说是“成功进行商业营销的网络电影”更为贴切,与TVC或者植入式广告而言,微电影营销方式具有如下特性:
(一)宣传软性化
微电影从制作之初,就是完全为企业定制的,目的与广告完全相同,但是它没有了广告那样的生硬宣传方式,不是一味地向受众传递噱头,告诉消费者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在直接地表达着广告的概念,完全没有故事性。微电影采用了更加柔和的宣传,除去赤裸裸的宣传,公关色彩更强,通过故事情节来打动观众,从而让观众在非常愉悦的心境下接受企业的相关信息,根据2011年微电影行业数据分析显示,89.6%的受众是愿意接受微电影广告的。其中8.9%的用户认为微电影播放区周围的文字广告用户接受度最高。微电影以其特有的传播手段,开创了新的营销模式,为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和空间。
(二)成本低廉化
在传统的广告而言,主要用于电视投放与植入电视或电影,而其广告投放费用是所有媒介中最高的,所以广告的时长受到明显限制因为多一分钟的广告意味着多一分钟的制作成本,同时也意味着多一分钟的投放成本;微电影的“微”同时也体现在微投资上,一部微电影的投资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像《一触即发》那样斥资上亿的微电影不多。微电影在投放上花费就更少甚至不需要花费企业一分钱,只需要简单地上传到视频网站、自己的官网或者交友网站即可。大大缩减了品牌的促销费用,为产品节约了成本。
(三)传播便捷化
微电影微电影对于受众来说,最重要的是娱乐功能,有趣的创意会被人们不断地转发和分享,近似于网络病毒营销。微电影的魅力在于短小而有悬念,容易吸引受众主动且多次观看,而受众自发撰写的微电影影评,进一步达到持续传播和强化品牌冲击的效果。
微电影通过人们对于微电影的评论和转发更加方便,更容易受到观众欢迎。同样微电影毫无疑问会成为公司营销方式中的宠儿。
(四)广告电影化 微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影文化,能更好地诠释品牌理念,未来有可能会取代电影植入。微电影有明确的营销传播诉求点,诉求方式更加坦诚、自然、直接。因无时间限制,情节完全可控,也为创意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三、微电影营销模式解读及建议
将微电影以商业定制的模式加以应用,其实质上就相当于加长版的广告,然而这些增加的长度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由于新媒体具有其特殊性,传统媒介播放的广告内容和表现形式都不可能直接平移进微电影中。为了吸引基数庞大且口味与众不同的新媒体受众,微电影也需要做足功课,精益求精,其商业价值和营销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从形式到内容都需要进一步依托媒体特性和受众需求进行创新,也需要更多的线上线下活动来来与其配合。
(一)深入表现企业价值观和产品诉求点
将品牌、产品诉求巧妙地融合在一个好的故事中,让一个故事的主题成为品牌的核心概念(或 价值观)是微电影的主要特性。对于营销传播而言,微电影既是一个热点,更是一个工具。通过微电影营销使品牌最大限度地在市场上被关注到,触动消费者的心灵,使其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和内涵,增加品牌的亲和力。就现状而言,投拍微电影的企业多是国际大牌企业,这些已经拥有知名度的企业会更多地把传播重点放在打造品牌理念上面。微电影通过展现故事的方式吸引受众,并且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做,有效地影响受众的情绪情感,帮助品牌建立与观众的情感纽带,提升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
(二)娱乐和广告深度整合,着力后期推广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的运作模式完全不同,目前国内的微电影的制作方式和流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广告代理商提出创意大纲(脚本),制作公司搭建团队完成制作,这一类比较像TVC 的制作过程,制作成本比较高,客户意识导向偏重;另一类是广告主直接找到视频网站,通过视频网站搭建团队,这样制作成本低,且创作空间相对较大。相比于电影而言,短小的微电影在投拍成本上相对低廉,但其主要花费却在后期传播上。因为需要客户、制片公司、视频网站、公关公司等多个团队共同协作,所以合作良好的团队是微电影营销的基础。
就推广而言,微电影多选择在各大知名视频网站的重点位置播出。由于大众对微电影的需求就是能够在娱乐的同时接收到企业品牌的信息,所以微电影的推广必须将广告和娱乐平台整合。比如在视频、SNS网站投放,在几个平台之间形成互动。
(三)淡化产品,释放品牌
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对心灵的触动。将品牌倡导的价值和信念泛化为某一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乃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微电影营销恰恰做到了淡化产品,凸显品牌,让品牌的内在精神感动他人,影响社会,而不仅仅只是产品的自我标榜。微电影和广告联姻,可以从创作之初便结合广告元素进行构思,改变以往影视作品创作后期广告硬性植入的惯常做法,避免观众产生抵触情绪。即使是在网络平台播出,同样可以收获巨大的点击量和广告收益。微电影营销应致力于让观众动情,而不局限于产品曝光或产品本身炫目的体验,让观众萌生品牌梦想,衍生对品牌灵魂的认同。事实 上,将品牌体验从产品体验升华到情绪体验,甚至上升到精神高度正是微电影营销模式的精髓所在。
第三篇:散文定义及文体特征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二.散文的特征
⒈较强的纪实性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但对纪实性的理解,至今仍有较大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一是主张绝对真实:“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散文家们要靠旅行访问,调查研究了积蓄丰富的素材,要把事件的经过,人物的真实,场地的实景,审察清楚了,然后才提笔伸纸。散文特写决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是在这里。”(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散文特写选(1959-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二是主张“大实小虚”:“散文写作,在选材上也并不是绝对地排斥任何虚构的。也就是说,在保持题材上大体真实(请注意,这里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学科学中的‘真实性’的含义,故称之为‘题材的纪实性质’)的前提下,某些细节的虚构,乃至某个次要人物的虚拟,不但在创作实践上是有成例的,被允许的,而且有时甚至是很必要的。„„关键则是要‘大实小虚’。”(韩少华《散文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写作论》)
三是供实用的散文,要严格地写实;供欣赏的散文,允许有虚构的成分存在:“谈散文创作,我们还不能不谈虚构。虚构是文艺创作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概括社会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突出作品主题均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散文创作也不一味地排斥这种方法。具有写实特点的散文体裁之所以不排斥虚构,是因为人们写散文,自古以来就有供实用和供欣赏的分别。供实用的散文,只能严格地写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而供欣赏的散文,在写实上就不那么严格,允许有虚构成分存在。”(冠显《散文写实说》)
在这三种意见中,我们认为第二种意见是可取的。首先,“大实小虚”说在实践上反映了散文创作的客观实际。以冰心《小桔灯》为例,据散文家韩少华说:“前不久,在拜访冰心同志的时候,得到了她的指教,得知文章中的小孩一家,以及作者同他们的接触,包括女孩父亲的姓氏都是确凿的,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只是在个别次要之处做了一点虚构。”冰心在《漫谈〈小桔灯〉的写作经过》一文中,对该文“个别次要之处做了一点虚构”作了补充说明,即“我的朋友”这个次要人物是虚构的。“大实小虚”说在理论上也是顺理成章的,散文是文学作品,而虚构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手法,所以散文不可能与虚构无关,但这种虚构又不能破坏散文的纪实性原则,所以它只能是“大实小虚”了。
尽管散文的细节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这一点也应该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⒉取材的广泛性。
散文的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大千世界几乎无不可写,所以郁达夫说:“散文清淡易为,并且包括很广,人间天上,草木虫鱼,无不可谈。”(《<达夫自选集>》鲁迅说,散文的“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致罗清桢》,《鲁迅书信》P241),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周立波说:“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历史,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散文特写选·序言》)骆文说,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好处甚多。一石之嶙,可以为文。一水之波,可以写意。一花之瓣,可以破题。实在自由。”(《我的散文观》)
正因如此,有人讲散文作者“触目闻声,随处可感。鲁迅目阅白雪纷飞而抒怀,形成《雪》的精魂;茅盾见白杨挺拔而命笔,致成《白杨礼赞》;巴金观朝暾乍涌而心吟,因有《海上的日出》;吴伯萧忆纺车声韵而挥毫,写下名篇《记一辆纺车》;杨朔赏茶花绚丽引起创作冲动,留下脍炙人口的《茶花赋》。总之,一个作者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有可能被取来作为写散文的材料。”(汉基《关于散文取材种种》))。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 有的。可以写国内外和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写文艺论争,写伦理道德,也可 以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和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 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在取材领域上,小说、戏剧、诗歌都不能与散文相比。小说的题材,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戏剧的题材,要有激动人心的矛盾冲突。诗歌的题材,要有深郁的情韵。而散文却没有这些限制,可以写小说、戏剧、诗歌的材料。都可以写散文,不可写小说、戏剧、诗歌的题材,亦可写散文。
取材广泛,首先表现在它选择题材可以不分古今,不分中外,不分大小上下,凡能给人以知识、美感,陶冶人的情操的东西都可信手写来,缀成优美的篇什。其次,表现在写作散文时,可以在一个主题的统率下选取不同时间、空间的材料,十分自由。如秦牧的《土地》。
我们承认和强调散文取材的广泛性,但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可写成散文。那种不分青红皂白,挖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写散文要选取揭示“人类那种崇高感和庄严感”的材料,要选取反映具有“超世俗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材料。
3.形式的灵活性
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为其服务的形式也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①结构多种多样
首先散文的结构中心多样。既可以用人物为结构中心,如《藤野先生》;可以用典型的细节为结构中心,朱自清《背影》;可以用景物为结构中心,郁达夫《故都的秋》;也可以用某一象征事物作结构中心,如《茶花赋》。
其次,散文的结构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按时间发展先后顺序或以空间转移为序组织材料,如《小桔灯》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以作者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为序,如张洁《挖荠菜》和杨朔《荔枝蜜》;有的以某一思想为统帅,把材料分别组织在几个不同的侧面之内,如《土地》。
②表达方式自由灵活。散文可以自由地使用叙述、描写等五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可使用暗示、象征、比兴、联想等手法。记叙散文以叙述、描写和议论;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间用叙述、描写和抒情。
③语言运用自如。现代散文的语言主要是现代汉语,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借用文言词语和用法,方言俚语、歌谣谚语等语言形式。文言语辞如陶铸《松树的风格》中:“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用歌谣谚语的如:朱可桢《大自然的语言》中引用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郦道元《巫峡》中“长江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⒋诗意浓郁
散文不象小说、戏剧靠虚构的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和塑造的人物形象吸引读者,而是靠浓郁的诗意和理趣来感染读者。在抒情、叙事类散文中要追求诗意。有的散文家说,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象苹果饱含果汁一样。毫无诗意的散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散文作者努力在生活中寻求诗意,并使自己的作品富有诗意。杨朔说:“不要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诗意两个字,杏花春雨,固然有诗,铁马金戈的英雄气概更富有诗意。你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凡是遇到这种动情的事,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形成我文章里的思想意境。”“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总要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东风第一枝>小跋》,转引自《现代散文序跋选》P190,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散文的诗意与它是一种长于抒情的文体分不开的,其诗意的浓度同作者感情的深度总是成正比的。为什么散文长于抒情呢?因为:a、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无论写到什么,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见解,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心灵的歌声”(高尔基)。b、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所谓散文笔调。散文笔调,首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
议论性散文中,追求文章的理趣也是散文富有诗意的一种表现。朱自清评鲁迅的杂感说:“这里吸引我的,一方面固然也是幽默,一方面还有别的,那就是传统的理趣,现在我们可以说是理智的结晶,而这也是诗。”这类文章让我们为作者深邃的思想所震撼,被其中精辟的论辩所折服。如韩愈的《马说》,朱自清的《匆匆》。散文的说理与议论文不同,它必须借助形象来说理(苏轼《赤壁赋》),将情与理交融起来,使之“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普列汉诺夫语)⒌语言优美
优美的语言是散文所以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散文语言具有以下特征:
①讲究文采。常用多种手法,或浓墨重彩、或淡笔轻彩,着力表现事物的“画意”,再现美好的形象。有的散文作家有意识地化常语为奇语,以更好地表现散文的“诗情”和“画意”。如朱自清先生《春》中开头几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再如《赤壁赋》中写箫声一段: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散文讲究文采,但并非只使用华美的语言,有的散文家使用最平常的语言,写出极美的文章来。即所谓的“家常风”。如魏巍《我的老师》。
②灵活疏放。
作者可以浮想联翩,随意点染,任情穿插,时而叙,时而议,时而抒情,或将它们水乳交融起来。可谓腾挪翻飞,无不随心应手。
③注重节奏。
句式富于变化,有时骈散相间,平仄相调;有时长短交错,张弛相映,使作品富有音乐美。请看袁鹰《青山翠竹》中的一节: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子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坎了,还有深埋于地下的竹根。⒍(篇幅)短小精悍。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层次较少,结构不很复杂,但又具有选材精要,言简意赅,立意深邃的特点。郁达夫“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现代散文序跋选》)秦牧说:“像苏州的园林,小是小了,然而却境界深邃,天地开阔。(《园林 扇画 散文》见《笔谈散文》)
三、英美散文的特点
英国散文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唯其如此,才显得活泼强悍,有较强的可读性;英国的散文多少都带有某种教化的目的,有的明显一些,有的隐蔽一些,有的表现为直接,有的表现为间接,某些时代散文家的教化意识强些,有些则弱些,有的并不表现在每篇具体的文章中,而是多篇文章所形成的总体之中;英国散文一般都明白、清晰、简洁,华丽庄重的文体不是英国散文的主流;英国散文的语气亲切随和,笔调轻松活泼,幽默风趣;英国散文总是流荡着作者个人的情感,因此是一种富有作者个性的体裁;最后,它的结构一般比较精巧,也许由于篇幅短小,写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精密的构思,并能有力地将其付诸实现的缘故。英国散文是有特色的,属于散文中的上乘。约翰逊的理性论辩、哈慈利特的隽言妙语、狄更斯的通俗写实、卡莱尔的历史写作、达尔文的科学论证、罗斯金的经济忧患、阿诺德的文学探讨、罗素的哲学见解、克拉克的电视讲座等等,共同描绘出英国散文作家多元面貌与英国历史语境交织出来的思想景观和散文图画。
美国散文在题材和体裁上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和探索性的特点,风格多元并存,思辨性突出,写实性很强,幽默感独特。爱默生、麦尔维尔、詹姆斯、弗罗斯特等人的散文让人感受到无比强撼的思想活力和冷峻的辩证思维,气度非凡。梭罗、克莱恩、杰克.伦敦、庞德、安德森、海明威、福克纳、考普兰、韦尔蒂等人文笔清新自然,简约洗练。马克.吐温、欧.亨利、瑟伯、佩雷尔曼、冯内古特等作家的散文犀利幽默,充满张力、辛辣与苦涩。门肯、爱德蒙.威尔逊、李普曼、怀特等在大众文化的历史性挑战和机遇中为保持散文的文学地位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怀特,以博大的视野、精致的文笔、敏锐的观察、真朴的个性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家”。沃尔夫、塔利斯、麦克菲、狄迪恩等人的新闻主义手法也给散文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道格拉斯、鲍德温、马丁.路德.金、金凯德、汤亭亭等少数族裔作家的散文创作又给美国的散文的发展图景增添了有力而必需的一笔。
四、英美散文教学的一得之见讲授英美散文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所述纯属个人体会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
首先应当注意英美散文的立论方法。英美散文家大都具有这样的本事,抓住一件事情,层层敷染,演化开去,讲得头头是道,在漫不经心中引出一番人生的道理来。要做到这一点,作者不仅需要见微知著的慧眼,而且要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让思想的光芒向四处辐射,使文章显得丰富充实。然后再把这些光束聚集在题旨上,折射出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戈尔德.史密斯的“国家偏见”(National Prejudice)、米尔恩的“金色的果子”(Golden Fruit)、普里斯特莱的“反讽原则”(The Ironic Principle)都属于这类文章。发散性思维的运用还见诸于正式的评论或近乎于正式评论的散文,只不过采用的技巧不同罢了。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论点,然后或旁征博引,或如剥笋壳般层层剖析,或夹叙夹议,或举例说明,将文章加以铺陈,然后再慢慢收拢,自然地得出结论,与文章的开首相呼应。
第四篇: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一、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3、潜伏性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4、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第五篇:草原文化定义及特征
草原文化是推动内蒙古巨型企业成长的人文密码。
草原文化深远地影响和熏陶着内蒙古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和企业文化。内蒙古企业的成长壮大是草原文化在经济领域的积极体现,是草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现代文明合乎中国国情的、部分实现一次次完美对接。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正是因为草原文化多元、开放、包容、发展的特质,才使内蒙古巨型企业在传统产业获得现代性方面成为可能。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崇拜英雄、倡导刚健有为,这些积极因素是巨型企业健康成长的催化剂。随着内蒙古现代企业的崛起,草原文化必将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国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一种重要形式。
而伊利、蒙牛、永业等企业深受开放包容的草原文化影响,最终创造了品牌效应,实现了国际接轨,完成了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接。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作为内蒙古企业的杰出代表,伊利开放,实现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对接;蒙牛进取,实现了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对接;永业创造,实现了与科技、管理和组织创新的对接。
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草原文化作为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仅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而且具有独特的精神禀赋。它是草原民族维系的纽带,生存发展的动力,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草原文化的这种基本精神,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概括以下四点:
1、开拓进取精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易经·易传》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这种精神的经典表述。
3、自由开放精神。向往自由,追求开放,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之
一。对于草原民族来说,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开放的环境,因而在民族性格和文化形成过程中,自由开放的因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他们来说,自由开放早已不再是纯粹的精神王国的至上原则,而是人们在现实的活生生的生活中践行的对象。由于草原民族把践行自由开放的精神融入其民族性格和气质之中,因而在他们那里,自由是那样自然而然的事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完全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这是草原文化同其他文化相比最具个性的地方之一。
4、崇信重义精神。崇信重义既是草原民族的行为准则,也是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草原民族以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为荣,以轻诺寡信、背信弃义为耻,为追求这一崇尚的价值目标,他们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因此,守信讲义历来被认为是草原民族最优秀的民族禀性之一,也是草原文化始终高扬的精神旗帜。
2、英雄乐观精神。崇尚英雄,倡导英雄乐观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和价值取向之一。这一点,在草原民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乐观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很多史籍描写草原民族“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写照。因此不难看出,草原文化是孕育英雄的文化,也是英雄辈出的文化;英雄乐观精神是草原文化最具意义的精神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