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十八谈之基础篇 新型农业现代化 何平强基固本
新十八谈基础篇: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
2011年11月30日11:31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10658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原丰
(一)人类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文明之光、农牧分工,都离不开“民以食为天”这个永恒主题,遵循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个朴素真理,验证着“农业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个理性结论。
古今中外,无数民变战乱、朝代更替,多以饥荒为导火索,因饥寒交迫而引发。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当今世界,人口激增,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而制约因素日益凸显,食物短缺、粮食危机成为重大国际问题,粮食被当成重要的战略物资。
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国家盛。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舞台上,农业和粮食生产注定是一出重头戏。
“能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寄托了党和国家对河南农业的殷切期望。
“农业是河南的优势,中原经济区建设,依然需要在念好‘粮食经’的基础上全面展开。”温家宝总理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视察河南,对河南农业和粮食生产寄予无限希望。
省九次党代会指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
确保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础,始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稳粮强农,强基固本,乃河南自身发展所需,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担当。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农耕文明从此发端,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发展,至今绵延不衰。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幅河南农村常见的春联,是千百年来农民内心愿景的真切反映,也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具体表现。
“得中原者得天下”,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历史上兵连祸结,加之水旱病虫等灾害频发,人民饱受饥荒之苦。距今最近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馑仍让人心有余悸。
“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沉重命题,一度是国人心中难以排解的“结”。
历史在警示我们:稳粮强农,民之大业,国之根本,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弦要始终紧绷!
(四)农业,是河南的优势、骄傲和光荣。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国人厨房”。
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者,对农业地位和功能的认识,清醒而深刻。“对河南来讲,粮食生产怎么保是个很大的问题。粮食生产,只能进,不能退。”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这句话,表达出河南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坚守和担当。
勤劳朴实智慧的河南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推动河南农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进入新世纪,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千亿斤、连续8年创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满足自身需求之外,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粮食及其制成品,还有大量蔬菜、瓜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河南念好“粮食经”的同时,谱写着强省富民的动人华章。今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大省的第一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为现代农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加速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五)河南农业在承载无上荣耀的同时,更担负着重大和持久的责任。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赋予河南占总量1/7的增产份额。2010年春,河南向国家做出了10年之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的郑重承诺。
举足轻重的战略定位、沉甸甸的数字,昭示着国家对河南的重视和重托,昭示着河南的勇敢担当,昭示着农业和粮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独特分量。
(六)任重道远,困难犹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粮食生产是一个弱质、低效的传统产业,河南一年生产1100多亿斤粮食,产值不过1100多亿元,只相当于搞两三个大型企业;
耕地刚性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水资源匮乏,资源约束趋紧,制约越来越大;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良种良法配套水平不高,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农业进入高成本阶段,比较效益偏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育较慢,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二、三产业,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
(七)农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要从领导方式上找症结、挖根子。
发展思路不够开阔。有的部门有的人不善于站在巩固“三化”基础、协调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农业,不善于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始终在农业的圈子里打转转;
工作方式不够科学。有的部门有的人看不清“三农”发展的新变化,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农民的新要求、新期盼,不适应农业生产规律,不符合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部门有的人不是一心扑在为农民办事上、深入“三农”实际上,热衷于干“有钱、有利”的事,把眼光盯在短期利益上,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做得不够。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
(八)困难不是缓步的借口,解困才是努力的方向,克难方是突破的重点。
决策者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气魄,赋予农业现代化全新的要求、动力和使命:
努力建设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现代化。
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哪儿?
新在不简单就现代农业谈现代农业,而是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融合,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不争资源,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新在有力推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原料和劳动力,拓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加快现代化进程,改变全社会发展的面貌;
新在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效益。充分利用新型工业化强大的技术和物质生产能力、信息化优势,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新在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更加凸显粮食安全、突出农产品质量、重视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走的是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之路,建设的是可持续农业,实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目标是盈仓富农、强基固本;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全面总结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做出的重要举措;是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农情,破解“三农”难题的客观选择;是深入贯彻中央要求,结合河南发展实际,立足“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做出的重大部署。
(九)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出路在全面改革创新,关键在转变领导方式,根本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省长郭庚茂指出:“解决‘三化’协调发展问题,要通过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来稳固粮食基础。”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在思路、科技、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闯出新路。
转变领导方式,必须坚持用工业化、信息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用示范引领的办法建设现代农业,以“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推进现代农业。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向统筹协调转,向发挥农业多种功能转,向农业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向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向适度规模经营转。
(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丰肌腴体”展新姿,实现增产、增值、增效、增收。
以吨粮田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实现集约化、内涵式增长,把7500万亩耕地打造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围绕农业“接二连三”,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
加强生态建设,推广“绿色植保”、科学施肥、农田节水等,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农业、标准农业,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十一)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强筋壮骨”夯基础,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基础地力,打牢“基础”,贯通“命脉”,增强“体质”,有效支撑农业高产再高产。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着力突破制约持续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走完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迈过技术普及“最后一道坎”。
整合种业资源,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十二)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通经活络”增活力,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
健全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证抓粮种粮“有荣誉、有实惠、有后劲”。
加强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开展统一服务,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整合各类农业项目,推动生产要素流向现代农业园区,流向种养大户和专业能手,实现集约发展。
(十三)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输血补气”添动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规划利用土地,坚守耕地红线,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发展非农产业,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产城互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健全城乡统筹发展制度,给农村居民平等自由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利益协调。
(十四)仰望辽阔星空,脚踏中原大地。探索农业大省保粮富民强省之路,为传统农区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河南上下有决心、有信心,勇于先行先试,敢于担当重任。
(十五)农道亦天道,天道酬勤,勤必有得。
遵循规律,不动摇、不折腾,抢抓机遇,大胆实践,务实重干,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三平”精神,中原农业必能脱胎换骨,生机蓬勃。
(十六)潮起中原,风正扬帆,强基固本,根深叶茂。
中原经济区建设气势恢宏,新型农业现代化东风正劲。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征途上,我们必将书写更加精彩的华章!
第二篇: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新十八谈 农业篇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
原 丰
(一)人类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文明之光、农牧分工,都离不开‚民以食为天‛这个永恒主题,遵循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个朴素真理,验证着‚农业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个理性结论。
古今中外,无数民变战乱、朝代更替,多以饥荒为导火索,因饥寒交迫而引发。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当今世界,人口激增,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而制约因素日益凸显,食物短缺、粮食危机成为重大国际问题,粮食被当成重要的战略物资。
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国家盛。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舞台上,农业和粮食生产注定是一出重头戏。‚能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寄托了党和国家对河南农业的殷切期望。
‚农业是河南的优势,中原经济区建设,依然需要在念好‘粮食经’的基础上全面展开。‛温家宝总理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视察河南,对河南农业和粮食生产寄予无限希望。
省九次党代会指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
确保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础,始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稳粮强农,强基固本,乃河南自身发展所需,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担当。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农耕文明从此发端,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发展,至今绵延不衰。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副河南农村常见的春联,是千百年来农民内心愿景的真切反映,也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具体表现。
‚得中原者得天下‛,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历史上兵连祸结,加之水旱病虫等灾害频发,人民饱受饥荒之苦。距今最近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馑仍让人心有余悸。
‚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沉重命题,一度是国人心中难以排解的‚结‛。
历史在警示我们:稳粮强农,民之大业,国之根本,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弦要始终紧绷!
(四)农业,是河南的优势、骄傲和光荣。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国人厨房‛。
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者,对农业地位和功能的认识,清醒而深刻。‚对河南来讲,粮食生产怎么保是个很大的问题。粮食生产,只能进,不能退。‛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这句话,表达出河南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坚守和担当。
勤劳朴实智慧的河南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推动河南农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进入新世纪,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千亿斤、连续8年创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满足自身需求之外,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粮食及其制成品,还有大量蔬菜、瓜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河南念好‚粮食经‛的同时,谱写着强省富民的动人华章。今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大省的第一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为现代农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加速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五)河南农业在承载无上荣耀的同时,更担负着重大和持久的责任。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赋予河南占总量1/7的增产份额。2010年春,河南向国家做出了10年之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的郑重承诺。
举足轻重的战略定位、沉甸甸的数字,昭示着国家对河南的重视和重托,昭示着河南的勇敢担当,昭示着农业和粮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独特分量。
(六)任重道远,困难犹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粮食生产是一个弱质、低效的传统产业,河南一年生产1100多亿斤粮食,产值不过1100多亿元,只相当于搞两三个大型企业;
耕地刚性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水资源匮乏,资源约束趋紧,制约越来越大;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良种良法配套水平不高,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农业进入高成本阶段,比较效益偏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育较慢,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二、三产业,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
(七)农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要从领导方式上找症结、挖根子。
发展思路不够开阔。有的部门有的人不善于站在巩固‚三化‛基础、协调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农业,不善于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始终在农业的圈子里打转转。
工作方式不够科学。有的部门有的人看不清‚三农‛发展的新变化,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农民的新要求、新期盼,不适应农业生产规律,不符合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部门有的人不是一心扑在为农民办事上、深入‚三农‛实际上,热衷于干‚有钱、有利‛的事,把眼光盯在短期利益上,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做得不够。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
(八)困难不是缓步的借口,解困才是努力的方向,克难方是突破的重点。
决策者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气魄,赋予农业现代化全新的要求、动力和使命: 努力建设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现代化。
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在哪儿?
新在不简单就现代农业谈现代农业,而是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融合,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不争资源,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新在有力推动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原料和劳动力,拓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加快现代化进程,改变全社会发展的面貌;
新在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效益。充分利用新型工业化强大的技术和物质生产能力、信息化优势,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新在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更加凸显粮食安全、突出农产品质量、重视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走的是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之路,建设的是可持续农业,实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目标是盈仓富农、强基固本。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全面总结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做出的重要举措;是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农情,破解‚三农‛难题的客观选择;是深入贯彻中央要求,结合河南发展实际,立足‚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做出的重大部署。
(九)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出路在全面改革创新,关键在转变领导方式,根本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省长郭庚茂指出:‚解决‘三化’协调发展问题,要通过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来稳固粮食基础。‛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在思路、科技、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闯出新路。
转变领导方式,必须坚持用工业化、信息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用示范引领的办法建设现代农业,以‚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推进现代农业。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向统筹协调转,向发挥农业多种功能转,向农业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向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向适度规模经营转。
(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丰肌腴体‛展新姿,实现增产、增值、增效、增收。
以吨粮田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实现集约化、内涵式增长,把7500万亩耕地打造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围绕农业‚接二连三‛,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
加强生态建设,推广‚绿色植保‛、科学施肥、农田节水等,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农业、标准农业,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十一)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强筋壮骨‛夯基础,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基础地力,打牢‚基础‛,贯通‚命脉‛,增强‚体质‛,有效支撑农业高产再高产。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着力突破制约持续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走完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迈过技术普及‚最后一道坎‛。
整合种业资源,构建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十二)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通经活络‛增活力,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
健全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证抓粮种粮‚有荣誉、有实惠、有后劲‛。
加强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开展统一服务,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整合各类农业项目,推动生产要素流向现代农业园区,流向种养大户和专业能手,实现集约发展。
(十三)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输血补气‛添动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破解‚三农‛问题,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规划利用土地,坚守耕地红线,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发展非农产业,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产城互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健全城乡统筹发展制度,给农村居民平等自由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利益协调。
(十四)仰望辽阔星空,脚踏中原大地。探索农业大省保粮富民强省之路,为传统农区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河南上下有决心、有信心,勇于先行先试,敢于担当重任。
(十五)农道亦天道,天道酬勤,勤必有得。遵循规律,不动摇、不折腾,抢抓机遇,大胆实践,务实重干,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三平‛精神,中原农业必能脱胎换骨,生机蓬勃。(十六)潮起中原,风正扬帆,强基固本,根深叶茂。中原经济区建设气势恢宏,新型农业现代化东风正劲。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征途上,我们必将书写更加精彩的华章!
重农安邦
何平
中国之重,重在哪里?河南之责,责在何方? 稳粮强农,重中之重。一亿人的吃饭问题,泱泱大国的战略安全,实赖粮食之充盈,全靠农业之基础。粮食一旦危机,犹如釜底抽薪;基础倘若不牢,必定地动山摇。
粮为政先,粮安方可议太平;农是国本,本立才能定前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乃基础之基础。农强粮丰,牵动着亿万人民的美好愿景,保障着神州大地的稳定安宁,影响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速度质量,推动着华夏祖地的振兴繁荣。
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这是国家的千钧重托,这是河南的庄严承诺,这是历史的勇敢担当,这是时代的神圣大责。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我们必须先行先试。就像唱民歌,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要有河南特色。立足省情,着眼实际,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确保粮食安全,确保食品安全,确保环境安全。
犹如摆棋局,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要找主攻方向。力求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农业效益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迈出新步伐。
好比绘丹青,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要会统筹兼顾。跳出‚农‛字做文章,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破解‚三农‛难题,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筑牢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石。
中原粮食丰产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河南农业发展的重大价值如何评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科学路径如何设计?原丰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一文作出了回答,读后令人心潮澎湃,干劲倍增:拱卫国家发展方略,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河南使命光荣,责无旁贷。
夯实基础,充满希望的田野才能硕果累累;开拓创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将日新月异。
第三篇:新十八谈之和谐篇心得体会
学习《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
建设新十八谈.和谐篇》心得体会
按照局党委要求认真学习了2011年8月15日《河南法制报》刊登的“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和谐篇”之《和谐发展谱新篇》文章,文章立意高远,分析透彻,高屋建瓴。通过文章的学习,感受颇深。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文章开篇引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直接道出了和谐的关键所在。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一个最根本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前提,稳定是基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者既紧紧相连,却又相互制约,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会制约一个国家或一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从工作的方方面面去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各项活动,以保证我市创建和谐社会各项活动顺利的开展。
一、从我当前存在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情况看,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在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从排查的情况来看,五大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因土地征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建设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如京沙快速通道建设的征地、拆迁、施工、爆破引发沿路各村一系列的矛盾纠纷;如富士康公司落户郑州建设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二是因城镇
1建设、旧村拆建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如中原新城拆迁安置工程,因工程质量问题安置村民长期上访;三是违章违规建筑,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等引发的一些矛盾纠纷。这些纠纷看起来问题不大,扩建、翻建、未批先建,但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却很大。四是村务村务以及村换届选举中引发的一些矛盾纠纷。这些问题是属于比较敏感一类的问题,各镇街道都有不同情况的反映。五是因环境污染、企业转制、以及其它等各类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从上述这些情况来看,解决这些问题,创建平安奉化,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
二、从当前国内面临的形势看,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必要的。当前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西藏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四川阿坝事件;新疆和田分裂分子煸动闹事事件以及青海甘南事件,均说明了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如果西藏**等人分裂国家的心不死,我们就不能掉以轻心,因此说,从当前国内面临的形势看,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国际环境和发展的形势看,构建和谐社会是势在必行。俄罗斯是我们边邻的一个大国,而近几年从**到稳定,从经济划破到经济快速增强,重新走上强国之路,中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将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从发展的形势看,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至于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去构建和谐社会,本
人认为应该从三方面着手:
一、从舆论导向着手,抓好和谐社会构建工作。社会的稳定与否,舆论导向非常重要的,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被称为“信义兄弟”的孙水林、孙东林二人就是很好的典范。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美德,这样的宣传、报导,会振撼每一个人,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同时会促使社会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说,创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从宣传的角度着手。
二要从建立健全机构的角度,抓好和谐社会构建工作。首先要建立有利于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从目前看,从上到下机构是健全的,上有维稳办、信访局,基层有派出所、司法所,下有人民调解组织,但是,单个组织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却很难,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应建立和运行大司法调解工作机制,如抽调公安、法院、司法、律师、城建等业务工作人员,组成一个大司法调解工作机制,有难度的调解案件,或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各类不安定因素,通过该组织去解决。因此说,要抓好和谐社会构建工作,重要的一环还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
三是从工作措施的角度,抓好和谐社会构建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有实力,因此,十七大把改然民生问题放上了重要的位置,如果每个家庭不被小孩就读、老年生活保障、病人就医等这些生活所困,社会相对而言就会和谐得多。两年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只案例,故事发生在宁海,一个右手四指被轧断的外地年轻人,背部被弹簧刀通了好几刀,倒在烂田中,破案结果是其堂兄弟所杀,所杀动机是抢其右手轧断的5000元赔偿金,干警问其5000元干啥去,他说,儿子要读书了,没有钱,我是没有办法。假如中国的穷富没有这么悬殊,假如中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也许不会发生上述惨案,因此,要创建和谐社会,最有力的措施还是要依靠经济实力来解决。
总之,创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舆论导向,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也需要经济实力来解决,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把口号付诸于行动,我想社会必将会迎来和谐的新氛围。
第四篇:新“十八谈”之廉政篇心得
新“十八谈”之廉政篇心得体会
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结合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以党的十七大反腐倡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纪律教育月学习活动,本人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只有认真学习,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反腐倡廉和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永葆党员干部的纯洁公仆本色,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身体力行,才能保证我党的事业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保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要保持廉洁自律,在具体工作中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关。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无利而不往,少数党员干部的放任自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流失,同时也带坏了一批干部,从而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反腐倡廉作了高度的慨括和阐述,提出了总体要求:一是深刻阐述了反腐倡廉的重大意义;二是深刻阐述了反腐倡廉的基本形势与总体思路;三是深刻阐述了深入推进反腐倡廉需要做好的一些重要的具体工作。这都有力地说明了我们党有决心有信心把反腐倡廉工作抓紧抓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学,扎扎实实的学,并深刻体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的重要性,使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并做到学以致用。
二、在工作中,筑牢反腐防线,以案为鉴警钟常鸣,勤奋做事廉洁做人;吸取他人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可就晚已。通过学习反腐倡廉的相关资料,观看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典型案例,使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因此,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政的警示防线,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考验。
三、通过学习,我更深切体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要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工作实践,时刻跟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做到谦虚朴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表率,在生活中,我的人生格言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快快乐乐生活。而顺应形势的发展,强化保廉意识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勤奋做事、廉洁做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兢兢业业,让廉政之风盛行,唯有这样,才能利人、利国、利己、利家、利社会!
第五篇:“新十八谈”之九教育篇:中原崛起 教育为基
“新十八谈”之教育篇:中原崛起 教育为基
振兴之本
□ 何平
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一事无成。讲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教育首当其冲。
一说起教育,总会有那么多无微不至的关切,总会听到许多发自肺腑的感叹: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了,为什么老百姓“上学难”的烦恼反而增加了?
加快建设、大学更多了,为什么还有不少寒门子弟却被挡在了校门之外?
十年寒窗、学有所成了,为什么莘莘学子却屡遭失业的困窘?
为什么GDP连年增长,但教育经费却往往捉襟见肘?“再穷不能穷教育”还常常停留在口号上;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句“钱学森之问”仍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
……
困惑也好、纠结也罢,时时听之、每每思之,教育这个涉及千家万户的永恒话题,始终与各级党委政府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紧联系在一起。
披阅历史,放眼全球,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大国,崛起之路无不伴随教育昌明。
人才决定实力,科技引领发展,教育奠定未来。“豫仁”的文章《中原崛起教育为基》,数辉煌令人鼓舞,说曲折发人深思,析现状使人清醒,明思路让人坚定,展愿景催人奋进。心也拳拳,意也浓浓,情也切切,志也铮铮,读后顿生启示、警醒、教育、激励之感。
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教育任重道远。下定决心一定把教育搞上去,下大力气一定让人才多起来,这是亿万河南人民的强烈呼唤和殷切期盼。
为了这份光荣与梦想,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尊重知识。知识是财富,是源泉。尊重知识就是尊重科学、尊重创造,就能实现伟大复兴,走向更加辉煌。
为了这份光荣与梦想,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尊重人才。人才是竞争的实力,是胜利的保证。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用好人才,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快走向先进。
为了这份光荣与梦想,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教育。昨天的教育已成为今天的生产力,今天的教育一定是明天的创造力。重视教育就是重视经济、重视发展,就应大力实施科教兴豫,不断提高国民素质。
为了这份光荣与梦想,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教师。教师是神圣高尚的职业,是知识信息的载体。重视教师就是重视下一代、重视未来,就要让尊师重教深入人心,让感念师恩蔚然成风。
振兴之本在教育。教育快速发展之日,正是中原崛起之时!
中原崛起 教育为基
□ 豫 仁
(一)基,是根,是本,是基石,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基固本,根深叶茂。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国家强盛、区域竞争,教育是根本;开启智慧、健全人格,教育是基础。
(二)强国必强教。教育关系国计,关乎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兴豫先兴教。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靠人才,根基在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必由之路。
(三)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先祖仓颉创文字,河图洛书定阴阳。庠序学校率先发轫,儒道法墨百花齐放,嵩阳书院声名远播,“程门立雪”传颂至今。开教化之先,承风雅之韵,润百代风流,尊师重教,源远流长。
东方风来满眼春。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教兴豫持续实施,优先发展深入人心,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改革创新风生水起,教育公平扎实推进,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从目不识丁到读书看报,数十载持续努力,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从集资办学到政府埋单,跨世纪的不懈追求,免费义务教育的梦想得以实现。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职业教育遍地开花,从1949年的8所职业学校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所;行行出状元,人人可成才,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身怀长技闯天下。
由“精英”到“大众”,从“独木桥”到“阳关道”,高校从1949年的2所到现在的107所,在校生从不足万人到今天的150万人,高等教育的阳光洒满中原大地,普照千家万户。
沐浴改革开放春风,民办教育应运而生,蓬勃发展,8000多所民办学校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无限活力,成为新的增长极。
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由改革开放初的不足5年提高到现在的8.9年。知识正悄然改变亿万人的命运,河南教育开启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征程。
(四)三尺讲台,粉墨耕耘;春蚕烛光,润物无声。教育的发展凝聚着万千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一代代教育人在风雨中守护,在信念中坚守,披肝沥胆,呕心沥血,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五)成就,振奋人心;挑战,依然严峻;发展中的问题,仍很突出。
“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支撑,教育是民生,教育是后劲,教育是形象,教育是未来。”卢展工书记深入教育系统调研时的精辟论述引人深思。
(六)教育是基础,但这个基础还不牢。
穷省办大教育,河南用占全国4.5%的教育经费,分担了全国10.1%的教育人口,生均经费仍居全国后列,高中、高校负重前行。
教育改革动力不足,步履维艰,重外延轻内涵,重规模轻质量;办学体制活力不足,社会办学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投资体制不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较难。
教育管理体制不活,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形式乏新,权力下放不到位,管理重于服务。一些学校竞争意识不强,融入社会能力不足。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仍是教改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教育是支撑,但支撑力还不强。
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教育结构和布局不能及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教育体系和层次不能充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高校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还不够,有的教师为职称搞科研、为评奖出成果,评审之前闭门造车、评审过后束之高阁。
高等教育基础薄弱。历史上高水平大学曾与河南擦肩而过,时至今日,39所“985工程”大学,河南一片空白;上千国家重点学科,河南只有8个。让中原父老唏嘘不已,让莘莘学子感慨万千。
教育是民生,但老百姓还不尽满意。
城市发展快,学校建设慢,人口流量大,就学需求高。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城乡校际差距较大,一些地方择校热高烧不退,一些学校大班额不堪重负。
为了孩子入托入园,多少家长愁肠百结;为了“上好学”,多少家长辛苦奔波;同样寒窗十载,河南考生比其他省份高几十分甚至上百分才能跨入名校大门。
家长望子成龙,学校压力较大,名目繁多的课外补习,五花八门的特长培训,让本该阳光灿烂的孩子失去多少童趣,少了多少欢乐!
……
直面现状,反躬自问,河南教育之难,难在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难在观念滞后、体制不活、创新不足。一言以蔽之,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方式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要。
(七)中原崛起,时不我待;乘风破浪,正当其时。
当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国崛起的舞台上精彩亮相,河南教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也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作为人口大省、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大省和欠发达的大省,河南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尤为重要、尤为紧迫、尤为艰巨。”郭庚茂省长的一番话掷地有声,令人警醒。
(八)群峰耸于山体,大厦奠于基石。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支撑在教育,基础在教育。
(九)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教育是基础。教育乃人才培养根本途径,办好教育,亿万人就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竞争力,抓教育就是抓形象,抓教育就是抓未来。
(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育是基础。建设创新型河南,教育任重道远;打造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高地,教育责无旁贷。
(十一)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破解民生难题,教育是基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提升素质、改变命运、实现就业,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
(十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必须夯实教育这个基础,全力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道难题,着力谋划好“转变”、“改革”、“发展”三篇大文章。
(十三)夯实基础,要在“转变”上做文章。转变,教育系统是主体。主体有动力,转变才有活力。转出服务活力,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主动适应保障农业和粮食、保护生态和环境、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在融入中提供支撑,在融入中提升质量。
转出为民活力,主动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大力推进教育公平,重在机会公平,重在过程公平,用制度保公平,用机制促公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揪心的“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
转出育人活力,主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人。转出干事活力,主动发挥全省教育工作者的务实精神。扎实干事,踏实做事,干中求实,做中求效。定一件对一件,对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以正确的政绩造福于民。
谋转变,党委政府是关键。必须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依靠人才上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宁肯“节衣缩食”,也要集中财力把教育搞上去。
谋转变,社会共识是前提。教育发展,人人有责,社会各界要关心、支持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
(十四)夯实基础,要在“改革”上做文章。
敢闯敢试,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消除政策性歧视,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只要有志办学就欢迎,只要投资办学就支持,只要办好学校就奖励,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
敢破敢立,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管”“办”分离,该管的一定管好,该放开的彻底放开,该下放的坚决下放。依法办学,扩大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让学校真正成为办学主体。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竞争机制,激发内部活力,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敢作敢为,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教无类,鼓励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争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教育质量评价,突出素质能力培养,不拘一格育人才。
(十五)夯实基础,要在“发展”上做文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教育发展谋划了新篇章。到2020年,河南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纲要的宏伟目标已定,必须扬起发展的风帆,启动发展的马达,开创教育美好的明天。
学前教育求普及。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00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61%以上,有效缓解“入园难”。
义务教育促均衡。优化学校布局,均衡配臵教育资源;加快城镇学校建设,解决“大班额”问题;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校安工程、特岗教师计划等项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解决“上好学”问题。
职业教育抓提升。强力推进职教攻坚,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围绕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职业教育生命力,不断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面向市场,开放办学,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就业教育、致富教育。
高等教育上水平。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坚持分类指导,科学定位,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在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特色学科支持计划中抢占先机,使我们更多学校、专业、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建设行列,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特色,办出水平,为河南学子提供更多上好大学的机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特殊教育有保障。关爱每一个残疾学生,使他们公平享受教育的阳光雨露。充实老学校,建设新学校,基本实现省辖市和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继续教育成系统。统筹继续教育的形式、内容、途径、方法,创办河南开放大学,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实现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中原大地家家爱读书,处处有书声。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重视教师,就是重视人才,就是重视智力,就是重视后代,就是重视未来。必须切实提高教师地位,着力改善教师待遇,真诚关心关爱教师;大力弘扬“三平精神”,使教师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十六)中原崛起,教育为基;千秋大业,人才为本。教育兴旺之时,将是中原崛起之日;人才涌流之时,将是河南振兴之日。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征程已经开启,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教育承载着振兴河南的希望,肩负着中原儿女的期盼。建设中原经济区,教育大有可为,必有作为。